血流动力学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血流速度和方向,评估血管功能 和血流状态。
04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 增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研究
根据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化的血流动力学研 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血流动力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心血管疾病诊疗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心血 管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为治疗提 供依据。
重症医学应用
在重症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于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药物研发与评价
热稀释法
在导管头端加热一定量生 理盐水,通过温度变化计 算心输出量。
血气分析
抽取动脉血液样本,分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了 解氧合状态。
动态监测技术
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通过放置在心脏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心输出量和血流 动力学参数。
生物阻抗分析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身体阻抗变化,评估体液分布和循 环血量。
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 血流动力学概述 •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 血流动力学治疗与干预 • 血流动力学研究展望
01
血流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总结词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的流动和压力变化的一门科学。
详细描述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心血管系 统中的流动特性、压力分布、血流量 、血管阻力等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04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 增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研究
根据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化的血流动力学研 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血流动力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心血管疾病诊疗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心血 管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为治疗提 供依据。
重症医学应用
在重症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于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药物研发与评价
热稀释法
在导管头端加热一定量生 理盐水,通过温度变化计 算心输出量。
血气分析
抽取动脉血液样本,分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了 解氧合状态。
动态监测技术
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通过放置在心脏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心输出量和血流 动力学参数。
生物阻抗分析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身体阻抗变化,评估体液分布和循 环血量。
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 血流动力学概述 •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 血流动力学治疗与干预 • 血流动力学研究展望
01
血流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总结词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的流动和压力变化的一门科学。
详细描述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心血管系 统中的流动特性、压力分布、血流量 、血管阻力等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动力学监测--血流幻灯课件

< 12 < 12
120/80 100/60
~ 2.0 < 2.0
>1500 > 400 >1500 > 500
急性室间膈破裂
6
60/6-8
60/35
30
≤ 90/60 < 2.0 >1500 > 2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血容量性休克
0-2
15-20/0-2 15-20/2-6 2-6 ≤ 90/60 < 2.0 >1500 ≤ 250
心源性休克
8
50/8
50/35
35
≤ 90/60 < 2.0 >1500 ≤ 250
脓毒性休克 早期
0-2
20-25/0-2 20-25/0-6 0-6 ≤ 90/60 ≥ 2.5 <1500 < 250
心内膜损伤:瓣环,腱索,乳头肌
气囊膨胀时禁忌退导管。
(三)在位维持(in place)
静脉血栓: 在无禁忌情况下,可适当使用抗凝剂。
肺梗塞: PAC尖端向远漂移,长时间膨胀气囊时易发; 疑有肺栓塞时,可观察PADP-PAWP的关系变化。
气囊破裂或脱离: 不要超过推荐的膨胀气量(1.5ml)。
导管相关性感染 : 缩短留置时间; 减少重复操作如抽血、测心排量; 无菌操作和护理。
感染性休克可分为高排低阻型和低排高阻型
(三)指导临床药物治疗
1、一般型
CI>2.5 L·min-1·m-2,PAWP<2.0kPa, 当HR>100次/min,动脉收缩压18.6kPa(140mmHg), 可考虑应用镇静剂或小剂量β-阻滞剂。
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知识护理课件

血液的特性
血液具有粘滞性、凝固性和渗透 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维持血液 循环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血压与脉搏
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压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压达到 的最高值,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血管的搏动,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密切相 关。脉搏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05
血流动力学护理实践
护理评估与诊断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 态。
诊断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 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 如心脏疾病、血管病变等 。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 确护理目标和重点。
VS
详细描述
个体化护理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实践 证明,个体化护理方案在血流动力学护理 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护理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总结词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是推动血流动力学护理发展 的重要途径。
概念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 流动状态、血流速度、压力、阻力、 血流量等参数,以及心脏、血管等器 官对血流的调节作用。
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生理功能维持
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如氧气和营 养物质的运输、代谢废物的排除
等。
疾病诊断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共同 特征,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 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血液具有粘滞性、凝固性和渗透 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维持血液 循环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血压与脉搏
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压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压达到 的最高值,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血管的搏动,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密切相 关。脉搏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05
血流动力学护理实践
护理评估与诊断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 态。
诊断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 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 如心脏疾病、血管病变等 。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 确护理目标和重点。
VS
详细描述
个体化护理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实践 证明,个体化护理方案在血流动力学护理 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护理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总结词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是推动血流动力学护理发展 的重要途径。
概念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 流动状态、血流速度、压力、阻力、 血流量等参数,以及心脏、血管等器 官对血流的调节作用。
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生理功能维持
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如氧气和营 养物质的运输、代谢废物的排除
等。
疾病诊断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共同 特征,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 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血流动力学ppt课件

39
氧代谢
(Oxygen metabolism)氧气从肺部进入 循环系统再由循环系统输送至组织器官 并最终被细胞所利用的过程。
根据氧在机体内的不同阶段而分为 氧输送、氧供应和氧耗三个过程。
精选课件
40
氧输送:空气中的氧输送到细胞内利用氧的部位-线粒 体的过程。分四个阶段肺通气、肺换气、氧在血液中 运输、氧在组织中的释放。
通过阻抗变化计算出SV
精选课件
32
精选课件
33
提供的参数及临床
意义
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P) 心输出量/心脏指数 (CO/CI) 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 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
代表后负荷 影响因素:血管收缩和扩张程度;血流量 引起SVR增加的因素:低血容量,低温,低心输出量, 血 管加压因子 引起SVR降低的因素:休克,贫血,血管扩张因子
精选课件
19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
PiCCO:是一种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 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 PiCCO 技术在热稀释测 量的同时,分析动脉脉搏轮廓并计算出主动脉顺应性。 根据校正动脉脉搏轮廓公式,计算个体化的每搏量 (SV)、心输出量(CCO)和每搏量变异(SVV),以 达到多数据联合应用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目的。
精选课件
21
精选课件
22
精选课件
23
精选课件
24
监测参数
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 直接测量,数值准确
胸腔内总血容量(ITBV) 心脏舒张末总容积量(GEDV)
不受呼吸和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准确反映心脏前负 荷的指标。
精选课件
25
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是由正压通气引起左室搏出 量发生周期性改变,可用来判断容量反应性。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ppt课件

16
中Hale Waihona Puke 静脉压(CVP)里程碑之一▪ 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压力。
1959 ,Hughes and Magovern 首次 描述了测量CVP的方法,并用来指 导液体治疗。
至今 CVP 成为血容量指标,用来 指导液体治疗。
17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2
▪ 但此时的中心静脉压值仅是初始压力,并 不是意味着在血流动力学治疗中需要维持 高的中心静脉压。
31
▪ 动态阶梯性液体复苏策略包括早期扩容、 维持容量状态和递减治疗(包括脱水治疗), 也提示维持较低中心静脉压的重要性。
▪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过于激进的液体复 苏导致液体过负荷,从而使得无论是严重 感染、外科手术或外伤以及胰腺炎的患者 病死率和致死率升高。
11
▪ Boyd发现,液体正平衡超过4 d或第12天仍 在正平衡、中心静脉压升高至大于12 mmHg超过12 h,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明显升高。
▪ 近期关于感染性休克复苏的ProCESS研究 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远低于早 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研究,相比2个研 究发现,ProCESS研究复苏所用的液体量较 EGDT研究少,中心静脉压较EGDT研究低。
▪ 肺容积减少时,由于肺泡外血管急剧扭曲 而倾向于塌陷;同时,周边气道塌陷引起 的肺泡缺氧导致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这两 方面因素导致PVR、肺动脉压升高,右室射 血阻力增加。
45
恰当的肺复张与通气策略可改善 右心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中Hale Waihona Puke 静脉压(CVP)里程碑之一▪ 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压力。
1959 ,Hughes and Magovern 首次 描述了测量CVP的方法,并用来指 导液体治疗。
至今 CVP 成为血容量指标,用来 指导液体治疗。
17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2
▪ 但此时的中心静脉压值仅是初始压力,并 不是意味着在血流动力学治疗中需要维持 高的中心静脉压。
31
▪ 动态阶梯性液体复苏策略包括早期扩容、 维持容量状态和递减治疗(包括脱水治疗), 也提示维持较低中心静脉压的重要性。
▪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过于激进的液体复 苏导致液体过负荷,从而使得无论是严重 感染、外科手术或外伤以及胰腺炎的患者 病死率和致死率升高。
11
▪ Boyd发现,液体正平衡超过4 d或第12天仍 在正平衡、中心静脉压升高至大于12 mmHg超过12 h,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明显升高。
▪ 近期关于感染性休克复苏的ProCESS研究 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远低于早 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研究,相比2个研 究发现,ProCESS研究复苏所用的液体量较 EGDT研究少,中心静脉压较EGDT研究低。
▪ 肺容积减少时,由于肺泡外血管急剧扭曲 而倾向于塌陷;同时,周边气道塌陷引起 的肺泡缺氧导致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这两 方面因素导致PVR、肺动脉压升高,右室射 血阻力增加。
45
恰当的肺复张与通气策略可改善 右心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课件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方法1---被动抬腿试验
被动抬腿试验模拟了内源性快速补液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被动抬腿试验局限性
随着腹内压
压
增高,PLR
内
阴性率增高
腹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方法2---容量负荷试验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方法3---呼气末阻断(EEO)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与容量状态的关系
容量反应性阳性
容量反应性阴性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状态评估
腔静脉评估 左室容积半定量评估 左心室充盈压评估 3D左心室容量评估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状态---CVP
重症B超ac声k与er血D流D动,力V学incent J L. Should we measure th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to guide fluid management? Ten answers to 10 questions[J]. Critical Care, 2018, 22(1):43.
பைடு நூலகம்
容量反应性
腔静脉呼吸变异度:
SVC>36% IVC>18%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
主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 峰流速变异度>12%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其他心肺交互作用相关动态指标
容量负荷试验 被动抬腿试验 呼气末闭塞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心肺交互作用
心肺交互作用 指在呼吸周期中因 呼吸作用,引起心 脏容量变化,进而 造成血流动力学改 变的作用。
15s
》5%
容量反应性---方法1---被动抬腿试验
被动抬腿试验模拟了内源性快速补液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被动抬腿试验局限性
随着腹内压
压
增高,PLR
内
阴性率增高
腹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方法2---容量负荷试验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方法3---呼气末阻断(EEO)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与容量状态的关系
容量反应性阳性
容量反应性阴性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状态评估
腔静脉评估 左室容积半定量评估 左心室充盈压评估 3D左心室容量评估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状态---CVP
重症B超ac声k与er血D流D动,力V学incent J L. Should we measure th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to guide fluid management? Ten answers to 10 questions[J]. Critical Care, 2018, 22(1):43.
பைடு நூலகம்
容量反应性
腔静脉呼吸变异度:
SVC>36% IVC>18%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
主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 峰流速变异度>12%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其他心肺交互作用相关动态指标
容量负荷试验 被动抬腿试验 呼气末闭塞
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心肺交互作用
心肺交互作用 指在呼吸周期中因 呼吸作用,引起心 脏容量变化,进而 造成血流动力学改 变的作用。
15s
》5%
血流动力学检测PPT课件

1 适应证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腹部大而复杂的手术 大量输血 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 各类休克 心力衰竭等
2 穿刺途径
左、右颈内静脉 左、右锁骨下静脉 左、右股静脉
3.注意事项
判断导管在上、下腔静脉或右房内 调零 确保导管测压系统内无凝血、空气,导管无扭曲 测压时确诊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意义: 测量中心静脉压(CVP) 肺动脉插管 抽取静脉血 输液 输各种药物
中心静脉压(CVP)组成: 右心室充盈压 静脉内壁压即静脉内血容量 静脉收缩压和张力 静脉毛细血管压 意义: CVP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 注:CVP不能代表左心功能,当病人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CVP也就失去参考价值
概 述
1无创伤 2创伤性
一 分类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临床麻醉、重症监测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还可分为常用的和选择性两种 1.常用的包括心电图,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 2.选择性包括肺动脉压,心排血量,体或肺循环血管阻力等
适应证
内、外、小儿各科的重危病症 创伤、休克、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疾病 心、胸、脑外科等较大而复杂的手术
1.76 0.86 0 0 0.01 0.01 0.61 0.05 0.05 0
5.6 5.5 0.24 0.03 0.1 0.34 1.39 1.0 1.0 0.13
3 方法
1 无创(间接测量法) 袖套测压法 自动化间接测压法 电子血压计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2 有创(动脉直接测压) 以下主要介绍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
意义 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 动脉压波形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 方便采动脉血测定血气、电解质变化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腹部大而复杂的手术 大量输血 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 各类休克 心力衰竭等
2 穿刺途径
左、右颈内静脉 左、右锁骨下静脉 左、右股静脉
3.注意事项
判断导管在上、下腔静脉或右房内 调零 确保导管测压系统内无凝血、空气,导管无扭曲 测压时确诊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意义: 测量中心静脉压(CVP) 肺动脉插管 抽取静脉血 输液 输各种药物
中心静脉压(CVP)组成: 右心室充盈压 静脉内壁压即静脉内血容量 静脉收缩压和张力 静脉毛细血管压 意义: CVP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 注:CVP不能代表左心功能,当病人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CVP也就失去参考价值
概 述
1无创伤 2创伤性
一 分类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临床麻醉、重症监测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还可分为常用的和选择性两种 1.常用的包括心电图,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 2.选择性包括肺动脉压,心排血量,体或肺循环血管阻力等
适应证
内、外、小儿各科的重危病症 创伤、休克、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疾病 心、胸、脑外科等较大而复杂的手术
1.76 0.86 0 0 0.01 0.01 0.61 0.05 0.05 0
5.6 5.5 0.24 0.03 0.1 0.34 1.39 1.0 1.0 0.13
3 方法
1 无创(间接测量法) 袖套测压法 自动化间接测压法 电子血压计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2 有创(动脉直接测压) 以下主要介绍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压
意义 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 动脉压波形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 方便采动脉血测定血气、电解质变化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课件

22
2/22/2021
主动脉弓离断
A型:中断在 左锁骨下动脉 远端
Company Logo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3
B型:中断在左 颈总动脉与左锁 骨下动脉之间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4
Company Logo
C型:中断在无名 动脉与左颈总动脉 之间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0
Company Logo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1
主动脉弓离断
❖ 占CHD<1%,合并PDA、VSD
❖ 分型:
A型 占30%-44% B型 占50%-67% C型 占3%-5%
Company Logo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6
Company Logo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7
Company Logo
动脉导管未闭
❖ 占CHD的15-21%
❖ 分型
根据动脉导管的形态 可分为管型、漏斗型 、窗型、哑铃型、动 脉窗型
2/22/2021
Company Logo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11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 占CHD的1%-5% ❖ 分型 I. 心上型 II. 心内型 III. 心下型 IV. 混合型
2/22/2021
Company Logo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12
Company Logo
2/22/2021
心上型(约占45%): 左右肺静脉在心房后汇 合形成汇总静脉,然后 通过垂直静脉与左上腔 静脉相连,经无名静脉 、上腔静脉回流至右心 房。
2/22/2021
主动脉弓离断
A型:中断在 左锁骨下动脉 远端
Company Logo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3
B型:中断在左 颈总动脉与左锁 骨下动脉之间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4
Company Logo
C型:中断在无名 动脉与左颈总动脉 之间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0
Company Logo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1
主动脉弓离断
❖ 占CHD<1%,合并PDA、VSD
❖ 分型:
A型 占30%-44% B型 占50%-67% C型 占3%-5%
Company Logo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6
Company Logo
2/22/2021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7
Company Logo
动脉导管未闭
❖ 占CHD的15-21%
❖ 分型
根据动脉导管的形态 可分为管型、漏斗型 、窗型、哑铃型、动 脉窗型
2/22/2021
Company Logo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11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 占CHD的1%-5% ❖ 分型 I. 心上型 II. 心内型 III. 心下型 IV. 混合型
2/22/2021
Company Logo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
12
Company Logo
2/22/2021
心上型(约占45%): 左右肺静脉在心房后汇 合形成汇总静脉,然后 通过垂直静脉与左上腔 静脉相连,经无名静脉 、上腔静脉回流至右心 房。
临床医学课件-血流动力学与输液治疗

输血前的患者评估和血型鉴定是输血治疗的基础工作。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 病情和进行血型鉴定,可以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
输血前的感染预防和处理
输血前的感染预防和处理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和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减少 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
输血反应和处理
输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掌握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应对 输血相关问题。
血管是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通道,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血管的构造 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的流动和调节机制。
血压测量和分析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掌握 血压测量的方法和分析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心肌收缩与松弛原理
心肌的收缩和松弛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了解心肌收缩和松弛的机制有助 于我们理解心脏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理。
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衰竭状态,因多种原因引起。掌握休克治疗的基本原 则可以帮助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进行合理的救治。
液体复苏方案的选择和应用
液体复苏是治疗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并合理应用,可以提 高治疗效果。
液体与电解质平衡的维持
液体与电解质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功能。了解液体和电解质的代谢和调节机制可以帮助我们保持 正常的生理功能。
临床医学课件-血流动力 学与输液治疗
深入探讨血流动力学和输液治疗,了解血管结构和功能、血压测量和分析、 心肌收缩与松弛原理、心脏的心输出量计算等重要概念。
血流动力学介绍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规律及其对心脏和器官的影响的学科。了解血流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输血前的感染预防和处理
输血前的感染预防和处理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和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减少 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
输血反应和处理
输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掌握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应对 输血相关问题。
血管是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通道,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血管的构造 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的流动和调节机制。
血压测量和分析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掌握 血压测量的方法和分析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心肌收缩与松弛原理
心肌的收缩和松弛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了解心肌收缩和松弛的机制有助 于我们理解心脏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理。
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衰竭状态,因多种原因引起。掌握休克治疗的基本原 则可以帮助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进行合理的救治。
液体复苏方案的选择和应用
液体复苏是治疗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并合理应用,可以提 高治疗效果。
液体与电解质平衡的维持
液体与电解质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功能。了解液体和电解质的代谢和调节机制可以帮助我们保持 正常的生理功能。
临床医学课件-血流动力 学与输液治疗
深入探讨血流动力学和输液治疗,了解血管结构和功能、血压测量和分析、 心肌收缩与松弛原理、心脏的心输出量计算等重要概念。
血流动力学介绍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规律及其对心脏和器官的影响的学科。了解血流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休克的治疗ppt课件

8
.
二、右心功能从幕后走到台前
遮挡在 左心 阴影里 的右心
9
.
左右心室的特点
右心室 肌肉薄、收缩力弱、顺应性高(急性扩张) 正常时右心不足以使PAP>40mmHg 降低CVP——VR=CO VR不变时,予强心仍无法增加CO
左心室 肌肉厚、心缩力强、压力高
10
.
右室压力负荷对左室的影响
首先,右心室输出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左心 室输出量减少;
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机体实时状态和 反应,进行以目标为导向的定量治疗。 血流动力学治疗不限于休克,而涉及重症 治疗从病因到预后的全过程。
5
.
启示
流量指标的最高优先等级 右心功能从幕后走到台前 中心静脉压越低越好 休克病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6
.
一、流量指标的最高优先等级
流量是核心,是准则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氧输送不足 —— 流量改变
75岁男性,主诉“排稀水样便2天,加重伴意识障 碍2小时”;2天前出现排黄色稀水样便,10余次/ 天,伴腹痛、发热,自测体温最高37.8,无呕吐, 未及时诊疗,2小时前再次排便后家人发现意识模 糊,反应迟钝,急诊我院,发病以来,进食量少, 尿量不详。
既往高血压病史,平素140-150/50-70mmHg
18
.
初始原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BP下降 CO
SVR
CO
前负荷 收缩力
SVR
分布
19
其它
.
初始原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治疗是目标导向的量化 治疗,根据目标指标的变化过程,确定治 疗起点,推进和引导病程发展过程。
20
.
继发原因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失血性原因导致的低容量性休克,经早期 液体复苏和彻底止血后,如患者仍处于休 克状态,通常已经不再是低容量性休克, 而可能是分布性休克或其他两类休克。
[课件]血液循环理论及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PPT
![[课件]血液循环理论及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c094dd0242a8956aece417.png)
血流动力发展的里程碑
• Swan联想到带气囊的心脏导管可以随血流在心 脏内向前飘移, 1967-1970年他与Ganz合作研 制了顶端带气囊,血流导向的肺动脉漂浮导管 (Balloon-tip flow-directed Catheter),并 应用于临床,因此常把肺动脉漂浮导管称为 Swan-Ganz导管。
血液循环的“故事”
•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约公元前460-377)提 出了人体的“体液学说”:人体由血 液、粘液、黄胆和黑胆四种体液组成, 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 的体质。他认为脉搏是血管运动引起 的,而且血管连通心脏。
血液循环的“故事”
• 古希腊著名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384-322)(上图)被誉为仅次于神的权威,但他对人的 血液循环毫无认识,他提出人体内(血管内)充满着空 气。 • 古希腊的医生、解剖学派创始人赫罗菲拉斯 (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写有《论解剖学》等著 作,他在解剖人体时最早发现了血管,并第一个区别了 动脉和静脉:动脉有搏动,静脉没有搏动。 • 古希腊的著名解剖学家埃拉西斯特拉特(Erasistratus, 公元前304-250年)在肉眼所能及的范围内详细观察了 动脉和静脉在人体全身的分布,甚至注意到了微血管的 状态。 他对心脏和血管系统之观察研究,给后人留下 宝贵资料。他第一个精确地描述了心脏的半月瓣、三尖 瓣和二尖瓣等结构。
血液循环的“故事”
• 17世纪,英国科学家威廉· 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 (左图)真正找到了血液流通的途径,为人们充分了解人和动物 的生理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 哈维的老师哲罗姆· 法布里修斯(Hieronymus Fabricius,15371619)(右图)发现了静脉瓣,但是法布里修斯没有能理解这些 瓣膜的真正功能。 • 哈维受到启发,他做了绑扎人体上臂血管和计算血流量的实验 (右下图)。发现动脉和静脉中血液流动的方向相反:一个从心 脏流向肢端, 一个从肢端流回心脏。哈维还对动物搏动着的心脏 进行了仔细观察。他发现,心脏的左右两部分并不是同时收缩的,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房室口的瓣膜是单向阀,静脉中的静脉瓣 也是单向阀。很明显,血液从心脏里被推送出来后,沿着动脉流 到全身,又循着静脉回到心脏,瓣膜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血流动力学课件讲解

血流速度
血管阻力和动脉压力影响血流速 度。
静脉回流和心脏收缩的联系
静脉回流
靠心脏收缩和肌肉收缩来推动。
血液回流
静脉瓣膜避免了血液逆流,促进血液回流 至心脏。
心脏收缩
心脏收缩提供了更强大的驱动力,推动静脉血液回流。
循环系统中的流速和流量
1 流速
血液在动脉中流速快,而 在毛细血管中流速慢。
2 流量
心脏每分钟将5升的血液 推送到循环系统。
3 血压
动脉血液流速和流量决定 了血压的高低。
静脉
将脱氧血回流到心脏。
血液循环的过程和路径
1
氧气供应
2
动脉将氧合血输送到各个器官。
3
二氧化碳的回流
4
静脉将脱氧血回流到心脏。
心脏收缩
左心室将氧合血推入主动脉。
氧气和营养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释放到组织。
血管阻力和动脉压力的关系
血管阻力
血管阻力越大,动脉压力越高。
动脉压力
动脉压力正常范围是 120/80mmHg。
血流动力学课件讲解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科学。本课程将深入探讨血流 动力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血液组成、血管结构、循环过程、心脏功能和血压 调节等。
什么是血流动力学?
定义
血流动力学研究血液在循环 系统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其对 器官和组织的影响。
重要性
了解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诊断 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优化器 官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应用领域
血流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心脏 病学、重症监护、麻醉学以 及体育医学等领域。
血液的组成和构成
血液组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含量 约占血液体积的45% 约占血液体积的1% 约占血液体积的4% 约占血液体积的50%
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护PPT课件

详细描述
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脏电信号的异常,导致心脏的跳动频 率和节律不正常。在危重症患者中,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电 解质紊乱、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等因素引起的。
休克
总结词
休克是危重症患者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详细描述
休克主要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器官功能障碍等。在危重症患者中,休克可能是由于 大出血、严重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的。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
监测结果易受干扰
血流动力学监护结果易受 到患者体位、药物等因素 的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 性。
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监测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实现血流动力学监护 的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 和准确性。
无创监测
研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 技术,减少患者痛苦和并 发症。
多模态监测
结合多种生理参数进行血 流动力学监护,提高监测 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现代血流动力学监护
引入了超声、心排量监测等技术,能 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 态。
02 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基本原 理
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定义
血流动力学监护是指通过一系列监测 技术,对患者的血液流动状态和循环 功能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估患者的病 情状况和治疗效果。
血流动力学监护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 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患者 循环功能的异常,为医生提供准确的 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监测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
通过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和尿液等指标,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 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干预措施
根据初始评估和持续监测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输血和输液等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脏电信号的异常,导致心脏的跳动频 率和节律不正常。在危重症患者中,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电 解质紊乱、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等因素引起的。
休克
总结词
休克是危重症患者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详细描述
休克主要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器官功能障碍等。在危重症患者中,休克可能是由于 大出血、严重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的。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
监测结果易受干扰
血流动力学监护结果易受 到患者体位、药物等因素 的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 性。
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监测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实现血流动力学监护 的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 和准确性。
无创监测
研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 技术,减少患者痛苦和并 发症。
多模态监测
结合多种生理参数进行血 流动力学监护,提高监测 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现代血流动力学监护
引入了超声、心排量监测等技术,能 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 态。
02 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基本原 理
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定义
血流动力学监护是指通过一系列监测 技术,对患者的血液流动状态和循环 功能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估患者的病 情状况和治疗效果。
血流动力学监护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 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患者 循环功能的异常,为医生提供准确的 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监测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
通过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和尿液等指标,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 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干预措施
根据初始评估和持续监测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输血和输液等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血流动力学ppt课件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血流 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评估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 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02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电解质、蛋 白质、葡萄糖和激素等物质,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 质,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
血液的特性
血液具有粘滞性,即其流动性受到一定阻力。此外,血液还 具有凝血和纤溶功能,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止血机制。
高血压的分类与特点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 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冠心病与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与血流动力学异常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些 异常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了解药物对血 流动力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 助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血流动力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临床医学
血流动力学在临床医学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心血 管疾病、肾脏疾病、脑血 管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生理学研究
血流动力学是生理学研究 的重要领域之一,有助于 深入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生 理机制和调节机制。
概念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特性,包括血流速度、血流量、血压 、血管阻力等,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生理机制
了解血流动力学的生理机制有助 于理解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 以及在疾病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应重视镇痛镇静治疗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推荐强度:(7.92±1.36)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18.血流动力学理论是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基 础〔推荐强度:(8.51±1.04)分〕
19.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应以早期 充分液体复苏为先导〔推荐强度: (8.16±1.24)分〕
血流动力学治疗
• 以血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 根据机体的实时状态和反应; • 目标导向的; • 定量的; • 治疗过程
血流动力学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包括从病因到预后的全过程 不仅是监测及支持
一种治疗方法 --定量治疗
一种治疗策略 --临床行为改变
20.血流动力学ABC理论可以指导不同类型 休克和休克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推荐强度:(7.83±1.21)分〕所谓 ABC理论,是指加用正性肌力药物前应 将容量调整到最适状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21.治疗感染性休克时需要维持一定的目标 血压以敢删组织灌注,更高的血压不能 改善预后〔推荐强度:(7.92±1.16) 分〕
22.根据氧输送和氧代谢理论,血乳酸是反 映组织灌注的较好指标,可结合混合静 脉血氧饱和度、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等指标阶梯性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推 荐强度:(8.32±0.85)分〕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3.根据静脉回流理论,应尽可能维持较低 的中心静脉压〔推荐强度: (7.50±1.89)分〕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26.Starling定律是容量负荷试验的理论基 础〔推荐强度:(8.43±0.93)分〕
27.氧输送理论为临床对循环和呼吸的干预 提供了理论基础〔推荐强度: (8.00±1.18)分〕
28.根据氧输送氧代谢理论,降低氧耗量是 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手段〔推荐强度: (7.70±1.39)分〕
24.根据心肺相互作用理论,应注意机械通 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推荐强度: (8.19±1.08)分〕
25.机械通气时的胸腔压力周期性变化,导 致每搏输出量的变化,由此可用每搏输 出量变异度评估容量反应性〔推荐强度: (7.62±1.42)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机体内运动 特点和规律性的科学。
血流 动力 学指
标
每个指标 只要测量准确 都反映客观存在; 都有可应用的价值; 不可相互替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种治疗理念 -- 个体化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 机体内运动特点和规律性的科学〔推荐 强度:(8.61±0.77)分〕
2.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是以血流动力学理 论为基础,根据机体的实时状态和反应, 目标导向的定量治疗过程〔推荐强度: (8.62±0.55)分〕
15.意识状态的改变可以是全身低灌注的早 期表现〔推荐强度:(7.86±1.36)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6.急性胃肠道损伤可以是休克的早期表现, 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助于改善胃肠道 功能〔推荐强度:(7.81±1.31)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29.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时,在关注动脉收缩 作用的同时应注意对静脉回流的影响 〔推荐强度:(7.65±1.38)分〕
30.理解心室压力-容积的相互关系,有利 于正确选择对心脏功能的干预措施级精 确调整〔推荐强度:(7.68±1.38)分〕
13.感染灶的去除及抗生素的应用是严重感 染时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措施〔推荐 强度:(8.51±0.87)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4.经验性抗感染时,血流动力学状态应作 为抗生素选择的重要依据〔推荐强度: (7.70±1.41)分〕
8.肺复张操作之前即过程中应进行循环功 能评估〔推荐强度:(8.47±0.97)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9.治疗低氧血症,除了考虑容量过多外, 还需重视容量不足〔推荐强度: (7.68±1.58)分〕
10.应关注急性肾损伤时肾脏相关激素对全 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推荐强度: (7.00±1.94)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1.治疗腹腔内高压时应同时关注腹腔内压 对腹腔局部及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推荐强度:(8.30±1.13)分〕
12.血液净化不仅是为了替代器官功能,且 是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手段〔推荐强 度:(8.32±1.06)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3.血流动力学监测不等同于血流动力学治 疗〔推荐强度:(8.59±0.80)分〕
4.血流动力学治疗贯穿重症治疗的全过程 〔推荐强度:(8.16±1.39)分〕
5.准确、及时的液体治疗改善器官功能, 改善预后〔推荐强度:(8.08±1.42) 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须同时注意对容 量、心功能和微循环的影响〔推荐强度: (8.19±1.27)分〕
7.所有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存在 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 是治疗ARDS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强 度:(7.17±1.74)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18.血流动力学理论是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基 础〔推荐强度:(8.51±1.04)分〕
19.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应以早期 充分液体复苏为先导〔推荐强度: (8.16±1.24)分〕
血流动力学治疗
• 以血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 根据机体的实时状态和反应; • 目标导向的; • 定量的; • 治疗过程
血流动力学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包括从病因到预后的全过程 不仅是监测及支持
一种治疗方法 --定量治疗
一种治疗策略 --临床行为改变
20.血流动力学ABC理论可以指导不同类型 休克和休克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推荐强度:(7.83±1.21)分〕所谓 ABC理论,是指加用正性肌力药物前应 将容量调整到最适状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21.治疗感染性休克时需要维持一定的目标 血压以敢删组织灌注,更高的血压不能 改善预后〔推荐强度:(7.92±1.16) 分〕
22.根据氧输送和氧代谢理论,血乳酸是反 映组织灌注的较好指标,可结合混合静 脉血氧饱和度、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等指标阶梯性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推 荐强度:(8.32±0.85)分〕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3.根据静脉回流理论,应尽可能维持较低 的中心静脉压〔推荐强度: (7.50±1.89)分〕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26.Starling定律是容量负荷试验的理论基 础〔推荐强度:(8.43±0.93)分〕
27.氧输送理论为临床对循环和呼吸的干预 提供了理论基础〔推荐强度: (8.00±1.18)分〕
28.根据氧输送氧代谢理论,降低氧耗量是 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手段〔推荐强度: (7.70±1.39)分〕
24.根据心肺相互作用理论,应注意机械通 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推荐强度: (8.19±1.08)分〕
25.机械通气时的胸腔压力周期性变化,导 致每搏输出量的变化,由此可用每搏输 出量变异度评估容量反应性〔推荐强度: (7.62±1.42)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机体内运动 特点和规律性的科学。
血流 动力 学指
标
每个指标 只要测量准确 都反映客观存在; 都有可应用的价值; 不可相互替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种治疗理念 -- 个体化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 机体内运动特点和规律性的科学〔推荐 强度:(8.61±0.77)分〕
2.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是以血流动力学理 论为基础,根据机体的实时状态和反应, 目标导向的定量治疗过程〔推荐强度: (8.62±0.55)分〕
15.意识状态的改变可以是全身低灌注的早 期表现〔推荐强度:(7.86±1.36)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6.急性胃肠道损伤可以是休克的早期表现, 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助于改善胃肠道 功能〔推荐强度:(7.81±1.31)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从理论到实践
29.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时,在关注动脉收缩 作用的同时应注意对静脉回流的影响 〔推荐强度:(7.65±1.38)分〕
30.理解心室压力-容积的相互关系,有利 于正确选择对心脏功能的干预措施级精 确调整〔推荐强度:(7.68±1.38)分〕
13.感染灶的去除及抗生素的应用是严重感 染时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措施〔推荐 强度:(8.51±0.87)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4.经验性抗感染时,血流动力学状态应作 为抗生素选择的重要依据〔推荐强度: (7.70±1.41)分〕
8.肺复张操作之前即过程中应进行循环功 能评估〔推荐强度:(8.47±0.97)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9.治疗低氧血症,除了考虑容量过多外, 还需重视容量不足〔推荐强度: (7.68±1.58)分〕
10.应关注急性肾损伤时肾脏相关激素对全 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推荐强度: (7.00±1.94)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1.治疗腹腔内高压时应同时关注腹腔内压 对腹腔局部及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推荐强度:(8.30±1.13)分〕
12.血液净化不仅是为了替代器官功能,且 是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手段〔推荐强 度:(8.32±1.06)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3.血流动力学监测不等同于血流动力学治 疗〔推荐强度:(8.59±0.80)分〕
4.血流动力学治疗贯穿重症治疗的全过程 〔推荐强度:(8.16±1.39)分〕
5.准确、及时的液体治疗改善器官功能, 改善预后〔推荐强度:(8.08±1.42) 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须同时注意对容 量、心功能和微循环的影响〔推荐强度: (8.19±1.27)分〕
7.所有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存在 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 是治疗ARDS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强 度:(7.17±1.7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