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抗原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抗原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103d1d4783e0912a2162adf.png)
一.名词解释: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组编码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
人类的MHC被称为HL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即人白细胞抗原;小鼠MHC则被称为H-2。
HLA位于人的6号染色体短臂上,H-2位于小鼠的17号染色体上2. 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二. 单选题1.人类HLA-I类抗原α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B )A.第15号B.第6号C.第9号D.第2号E.第8号2.TNF的编码基因位于( D )A.HLA-I区B.HLA-B区C.HLA-II区D.HLA-III区E.HLA-DR区3.对人而言,HLA抗原是( C )A.异种抗原B.改变的自身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隐蔽抗原E.异嗜性抗原4.HLA-I 类分子的主要功能是( D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CTL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D.向CTL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E.向B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5.与TH细胞表面CD4 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C )A.MHC-I类分子的β链B.MHC-II类分子α1β1区C.MHC-II类分子α2β2区D.MHC-I类分子α链α1α2区E.MHC-I类分子α3区6.肿瘤细胞表面( A )A.HLA-1类抗原显著减少B.HLA-I类抗原显著增加C.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D.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E.HLA-I和II类抗原表达均降低7.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的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哪种抗体有关( D )A.ABO血型抗体B.抗Ig抗体C.Rh血型抗体D.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E.抗核抗体8.单倍型指的是( D )A.在两条染色体的HLA等位基因的组合B.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C.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合D.同一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E.决定一个个体HLA特异性的一串基因9.HLA基因复合体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 B )A.HLA-AB.HLA-BC.HLA-CD.HLA-DRE.HLA-DQ10. 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基因除哪一项外,其他全部特性都具有:BA.位于第6对染色休B.性连锁C.共显性D.多态性E.以单倍型为一个单位遗传11.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达哪类分子( C )M HC-ⅡA.只表达MHC-Ⅱ类分子 B.只表达MHC-Ⅰ类分子 C.同时表达MHC-Ⅰ、类分子D.仅同时表达MHC-Ⅰ、MHC-Ⅲ类分子E.同时表达SIgM和SIgD分子12.下列哪一种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HLA-Ⅱ类抗原( A )A.胰岛β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13.HLA-Ⅱ类基因包括( D )A.HLA-A基因B.HLA-A,B,C基因C.HLA-DR基因D.HLA-DR,DP,DQ基因E.C4、C2、Bf基因14.根据HLA复合体的单倍型遗传方式,兄弟和姐妹之间有一个单体型相同的概率是( C )A.10%B.25%C.50%D.75%E.100%15.根据HLA单体型的遗传规律,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的概率是( B )A.10%B.25%C.50%D.75%E.100%16.关于HLA-Ⅰ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表达于专职APC细胞表面B.表达限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以β2微球蛋白作为其结构D.其基因与免疫应答基因紧密连锁E.主要参于外源性抗原的提呈17.下列哪一种细胞不表达HLA-Ⅰ类抗原( C )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成熟红细胞D.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18.关于HLA-Ⅱ类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能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B.对Th细胞的活化起限制作用C.由染色体上HLA复合体编码D.由两条糖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而成E.主要存在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19.一般说,与外源性抗原递呈有关的分子是( A )A.MHC-Ⅱ类分子B.MHC-Ⅰ类分子C.MHC-Ⅲ类分子D.CD1分子E.黏附分子20.下列过程中,体现MHC的限制性的是( D )A.巨噬细胞吞噬B.ADCCC.B细胞识别外来抗原D.Tc细胞杀伤E.NK细胞杀伤三.多项选择题:1. 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BCDE )A.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和发育B.MHC限制性C.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D.引起排斥反应E.约束免疫细胞间作用2.根据HLA的单体型遗传方式,在器官移植供者的选择、法医的亲子鉴定中应用,机制是( ABCDE )A.HLA单体型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B.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机率各占25%C.孪生兄弟的HLA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D.亲代与子代之间必然有一个单体型相同E.同胞之间一个单体型相同或不相同机率各为50%3.关于HLA-I类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CD )A.将内源性抗原提呈给CD8T+细胞B.参与外源性抗原的加工C.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D.编码的基因均为HLA基因E.由两条的重链和两条轻链构成4.HLA-II类分子抗原肽结合区具有的特征是( ABDE )A.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B.能与外源性抗原肽复合物形式被TH细胞识别C.可结合内源性抗原肽D.决定HLA-II类分子的多态性E.是同种异型抗原决定簇的存在部位5.不表达HLA-I类抗原的细胞有( BDE )A.网织红细胞B.胎盘滋养层细胞C.淋巴细胞D.神经细胞E.成熟红细胞6.HLA具有高度多态性的遗传基础是( ABC )A.HLA复合体多基因性B.HLA基因共显性表达C.HLA复合体复等位基因D.HLA复合体单倍型遗传E.HLA复合体连锁不平衡7.HLA-II类分子Ig样区所具备的特征是( ACD )A.α2和β2功能区组成B.结合Tc表面CD8 分子C.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D.与Ig恒定区有同源性E.α3 和β2M组成8.HLA-II类分子表达异常可见于( BDE )A.肿瘤细胞B.Graves 病人甲状腺上皮细胞C.病毒感染细胞D.原发性胆管肝硬化患者的胆管上皮细胞E.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9.MHC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ACD )A.可用于亲子鉴定B.利于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C.赋予机体对环境改变抵抗的能力D.器官移植选择供者必须进行组织配型E.利于限制不同亚群T 细胞的抗原识别10. MHC限制性表现在:BCDEA.ADCC反应B.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C.CD8+T细胞杀伤靶细胞D.T细胞对抗原识别过程E.B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11. MHC I类,Ⅱ类蛋白质具有如下共性:BCDEA.它们均在所有的有核细胞上表达B.它们均制约T细胞应答C.它们均在细胞上呈共显性表达D.它们都是完整的膜蛋白E.它们均具有遗传多态性12. 父母的HLA分型分别是A9A2B6B9和A3A5B10B7,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ABEA.A9A3B6B10B.A3A2B10B9C.A2A3B9B6D.A5A3B7B6E.A9A5B6B713.HLA-A,HLA-B,HLA-C抗原具有哪些特性?ABCDEA.分布于体内大多数有核细胞上B.在排斥反应中被宿主淋巴细胞识别C.在细胞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中参与MHC限制作用D.由一条α链及非共价结合的β2微球蛋白所组成E.也能分布于体液中14.参与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递呈的MHC基因产物有那些?ABA.MHCⅡ类分子B.CLIP链(恒定链)C.低分子量多肽(LMP)D.抗原多肽转运蛋白(TAP)E.HSP(热休克蛋白)四.B型选择题A.HLA-A、HLA-B、HLA-C基因B. HLA-E、HLA-F、HLA-G基因C.C2、C4、Bf基因D. HLA-DP、HLA-DQ、HLA-DR基因E.HLA-DM、HLA-DO 基因1.编码HLA-I类分子( A )2.编码HLA-II类分子( D )A.HLA-B27B.HLA-DR2C.HLA-DR3D.HLA-DR4E.HLA-DR53.与人类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联的是( A )4.与寻常天疱疮相关联的是( D )5.与乳糜泻相关联的是( C )A.成熟红细胞B.胰岛β细胞C.CTLD.神经细胞E.活化T细胞6.不表达HLA-Ⅰ类分子的细胞是( A )7.表达MHC-Ⅰ和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E )8.异常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B )A.TAP基因B.HLA-DR基因C.HLA-E基因D.HLA-A基因E.HLA-III基因区9.非经典HLA-I类基因( C )10.编码补体成分的基因位于( E )11.与内源性抗原肽转运相关的基因是( A )A.HLA-Ⅰ类分子轻链β2mB.HLA-I类分子α1和α2结构域C.HLA-Ⅱ类分子α1和β1结构域D.HLA-Ⅰ类分子α3结构域E.HLA-Ⅱ类分子α2和β2结构域12.与T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D )13.与T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E )14.结合加工的内源性抗原肽的部位是( B )15.不是HLA基因编码的产物是( A )五.问答题:1.试述MHC分子在免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1)MHC分子结合抗原多肽,供TCR识别。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732d1400ba1aa8114531d901.png)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MHC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组成,定位于动物或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
其编码的分子表达于不同细胞表面,参与抗原递呈,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
不同种类哺乳动物MHC 及其编码产物的名称各异。
小鼠的MHC称为H-2复合体。
人类的MHC通常称为HLA基因或HLA复合体。
其编码的分子表达于白细胞上,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
为和基因区分常称为HLA分子或HLA抗原。
目录1基本类型2研究简介3MHC结构特点多基因性多态性4MHC的生理意义5HLA研究6HLA复合体基因名称7HLA与疾病1基本类型MHC又称主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是存在于大部分嵴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家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共分成三类:第一型:MHC class I(MHC I)位于一般细胞表面上,可以提供一般细胞内的一些状况,比如该细胞遭受病毒感染,则相病毒外膜碎片之氨基酸链(peptide)透过MHC提示在细胞外侧,可以供杀手T细胞等辨识,以进行扑杀。
第二型:MHC class Ⅱ(MHC Ⅱ)只位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如巨噬细胞等。
这类提供则是细胞外部的情况,像是组织中有细菌侵入,则巨噬细胞进行吞食后,把细菌碎片利用MHC提示给辅助T细胞,启动免疫反应。
第三型:MHC class Ⅲ(MHC Ⅲ) 主要编码补体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NF),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21羟化酶基因(CYP21A和CYP21B)。
2研究简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系编码主要组织相性抗原的基因群,是早期从组织器官移植实验中发现的,也是当今免疫遗传学的主要内容。
已发现,在人群或同种动物不同个体间进行皮肤移植时出现的排斥反应,具有记忆性、特异性和可转移性等免疫反应的基本特征,故从廿世纪40小鼠H-2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小鼠H-2复合体结构示意图年代起就确认移植排斥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免疫现象。
临床医学名词解释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临床医学名词解释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fcbc8922f46527d3240ce0ad.png)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临床医学名词解释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临床医学硕士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能够在科研及医疗预防方面做出贡献的专门人才。
备考临床医学硕士的考生需要把握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科目,学习提升在病理、免疫、预防、诊断、内科、外科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首先来看临床医学硕士辅导:免疫学重点名词(第8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 HLA I类抗原(HLA class I antigen):是由轻、重两条多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
重链(即a链)为多态性糖蛋白(分子量44000Da),是由人第6号染色体HLA I类基因编码的产物;轻链为非多态性B微球蛋白(3 2m,分子量12000Da),是由人第15号染色体相应基因编码的产物。
HLA I类抗原分子可分为四个区,即抗原肽结合区、免疫球蛋白样区(lg样区)、跨膜区、胞内区。
HLA I抗原广泛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表面,而在神经细胞、成熟的滋养层细胞表面尚未检出;HLA I类抗原也存在于各种体液中2•多基因性(polygenic):指MHC由一组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各自的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可以说,临床医学硕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很多、很杂,望广大考生多加积累。
预祝大家都能够2017年考研,顺利通过!第1页共1页。
细胞免疫名词解释
![细胞免疫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c8fe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e.png)
细胞免疫名词解释
细胞免疫是指由机体内部的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包括T
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的免疫反应过程。
以下是一些细胞免疫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细胞免疫:指通过特定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来对抗病原体和异常细胞,并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
2. T细胞:一类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应答,包括识别和杀伤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以及协调免疫反应。
3. B细胞:一类在骨髓中成熟的淋巴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应答,包括分泌抗体以抵御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并参与免疫记忆的形成。
4. 抗原: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包括病原体抗原、组织移植抗原、肿瘤抗原等。
5.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一组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上,编码产生MHC分子的蛋白质,这些分子在细胞表面展示抗原片段给T细胞识别。
6. 抗体:由B细胞分泌的溶解病原体的蛋白质分子,能够通过识别并结合病原体抗原来中和病原体的作用。
7. 细胞毒性T细胞(CTL):一类活化后能够识别并杀伤感染
了病原体或肿瘤细胞的CD8+ T细胞。
8. 宿主抗性:指机体对病菌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包括机械屏障、酸碱平衡、体温调节、天然免疫等。
9. 免疫记忆:指机体通过一次免疫应答后对同一抗原建立的长期免疫应答,使得再次遇到同一抗原时能够更快且更有效地抵御病原体感染。
10. 巨噬细胞:一类主要分布在组织中的具有吞噬和清除能力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摧毁病原体、死亡细胞等。
通过了解和理解这些细胞免疫中的名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机制,同时也为免疫学研究和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精品】0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精品】0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bbe18e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a.png)
以上这种现象称为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也就是说,实际观察到的两个或更多基因出现在同一条单倍体上的频率大于按照独立分配规律所预期的频率。连锁不平衡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有关。
多态性:指在一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座位存在两个以上等位基因。多基因性:指HLA具有众多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位。复等位基因:群体中,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上有2个及2个以上不同的基因; 共显性遗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均为显性基因;
这种决定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或组织相容性)的抗原被称为移植抗原(transplantation antigen)或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 其中可诱导迅速而强烈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引起缓慢而较弱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
二、MHC多态性(polymorphism)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 MHC分子的分布与结构
一、MHC分子的结构与分布
MHCⅠ类分子结构MHCⅡ类分子结构
(一)MHCⅠ类分子结构
α链:43KDa
β链:12KDa其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
MHCⅠ类分子
1.分子结构: (1) 肽结合区(a1/a2): 也称为抗原肽结合凹槽或多态区, 负责结合抗原肽 (2) Ig样区(a3): 也称为非多态区,能与CD8分子结合 (3) 跨膜区: 固定HLA-I类抗原于膜上 (4) 胞浆区: 信号转导 (5) b2微球蛋白:维持I类分子空间构型的稳定性 2.分布: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二)MHCⅡ类分子结构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1e6cc4ca4028915f804dc25a.png)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2.被MHC分子结合并提呈的成分,可以是自身抗原,甚
至是MHC分子本身。
参与构成自身免疫性
参与对非己MHC抗原的应答
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
3.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者。 4.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二、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HLA-I类分子
II-类基因:HLA-DP、 DQ、DR III-类基因
HLA-II类分子
第一节
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二、Ⅰ类和Ⅱ基因的表达产物---HLA
(一)HLA抗原的组织分布 Ⅰ类抗原分布: 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成熟红细胞、 神经细胞、成熟的滋养层细胞不表达)。 Ⅱ类抗原分布: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包括B细胞、单核/M 、 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活化 T细胞表面。
MHC的基因分类: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 1.经典的Ⅰ类基因和经典的Ⅱ类基因,它们的产物 具有抗原提呈功能,显示极为丰富的多态性,直接 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参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 答。 2.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一、经典的MHC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
多基因性
I-类基因:HLA的多态性
一、多态性的基本概念
多态性是指在一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 一基因座位有两种以上基因型,即可能编码二种以 上的产物。MHC复合体是已知的人体最复杂的基因复 合体,有高度的多态性,其原因有二: 1、复等位基因 MHC的每一个基因座位都存在为数众多的复等位 基因,由于各个基因座位组合是随机的,因此MHC基 因型可108 ,这是MHC多态性的主要的原因。 2、共显性 每个细胞表面表达父系和母系两种HLA分子。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产物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产物](https://img.taocdn.com/s3/m/a50d98e227d3240c8547ef05.png)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点: 1、不再是从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 2、护理方法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护理程序,
护士要具有“诊断” 和“处理”的能力。 3、护理是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 4、护理任务已超出了原有的对病人的护理,
服务范围扩展到 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的护 理;护理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场地从医院到 家庭、社区。 5、现代护理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自然科
60年代,约翰森(Dorothy Johnson)认为护理是: 某些人在某种应激或压力下,不能达到自己的需要, 护士给他提供技术需求,解除其应激,以恢复原有 的内在平衡。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专业---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 转为较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1978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 生保健”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1.单倍型遗传 HLA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HLA复合体中,同一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 等位基因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构成一个单倍型。
2. 多态性(polymorphism)
群体概念 一个gene≥2个gene产物 HLA-A、-A1、-A3、-A4、-A8、-A20 个体遗传标志 血缘关系 无关个体 < 1/109
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一些特殊型别的HLA检 出率相关。例如,强直性脊椎柱炎 .
4.HLA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 ➢ HLA-Ⅰ类分子表达异常 ➢ HLA-Ⅱ类分子表达异常
5.协助亲子鉴定和罪犯鉴定
以下为: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
学习目标
掌握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含义; 掌握护理专业的特征、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掌握护士的角色特征; 熟悉护理概念的演变; 了解专业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c4549bdb376baf1ffd4fad7e.png)
第二节 人类MHC分子的构造
一、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分子
� 1、MHCⅠ类分子的根本构造
�� 有含有五两个条多构肽造链:域α:α链1和、β链α2、α3、 � α跨链膜(重链和) 胞质区。
第二节 人类MHC分子的构造
MHC分子主要分为两类
� MHC-I类分子〔MHC I〕表达于所有有核的细胞表 面, 递呈内源性〔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给CD8+ Tc 细胞〔杀伤性T细胞〕亚群。
� MHC-II类分子〔MHC II〕表达于B细胞、活化的T 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主要将外源性〔由细 胞外经吞噬、胞饮加工的〕抗原递呈给CD4+ T h〔 辅助性T细胞〕细胞亚群。
� β是链免(β球2蛋微白球超蛋家白族,β2成m员) 。它由 非MHC基因编码。由于分子量 较小,又称为β2微球蛋白.
一、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分子
� 1、MHCⅠ类分子的根本构造
一、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分子
� 2、MHCⅠ类分子的空间构造与功能
寡肽抗原结合槽
一、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Ⅰ)分子
TCR的共受体
辅助性T细胞
三、 肽与MHC分子结合的构造根底
� 肽与MHC分子结合槽的结合是非共价结合,结合 和解离的速度均很慢,一旦两者结合后,能保证 与T细胞的作用。
� 不同的肽可与同一MHC结合而形成不同的表位, 再与不同的T细胞TCR结合。
� 两类MHC分子在构造上有差异,所以与之相结合 的肽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述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378b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a.png)
随着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加深,科学家们将能够开发出更特异、更敏感的诊断 试剂和方法,用于检测和监测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针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治疗策略 也将不断涌现,例如通过调节其表达或功能来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或肿瘤。
免疫疗法与疫苗开发
总结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深入研究将为免疫 疗法和疫苗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 于开发出更有效、更安全的免疫治疗方案。
0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 害所引起的疾病。
0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编码的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 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03
这些基因编码的分子参与了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分化,以及免疫应答的 调节,从而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04
THANKS
定义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基因编码的分子,主要分布在人体的白 细胞表面,负责识别和呈递抗原给T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MHC分子分为两类,MHC-Ⅰ和MHC-Ⅱ,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细胞表面表达,并 参与不同的抗原呈递过程。
功能
抗原呈递
MHC分子能够捕获并呈递来自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抗原给T细胞, 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自身免 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 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细菌、病
毒、真菌等。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编 码的分子在感染性疾病的免疫 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如HIV感
染、流感等。
这些基因编码的分子参与了免 疫细胞的激活和分化,以及免 疫应答的调节,从而影响感染 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42a2c1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3.png)
挥免疫学效应现象。
3. 决定免疫应答能力- - - HLA Ⅱ类分子
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21页
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病关系
R.R (relative risk,相对危险率)
处理) + 淋巴细胞(受者) 培养 淋巴母细胞(判定结果); 双向法:淋巴细胞(供者) + 淋巴细胞(受者) 培养 淋巴母细胞(判定结果)。
主要应用:检测DR抗原
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29页
3. 基因分型法 --- 分子生物学技术
原理:比较供、受者编码HLA抗原基因DNA序 列,判定供、受者间相同程度。
A基因 --- 约27种; B基因 --- 约50种; C基因 --- 约10种; DR基因 --- 约23种; DQ基因 --- 约9种; DP基因 --- 约6种。
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27页
第五节 HLA分型
分型方法:血清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方法
1. 血清学分型法 --- 补体介导微量细胞毒试验
第24页
四. HLA与肿瘤关系
恶性肿瘤细胞 --- HLA-Ⅰ类分子表示降低或缺 乏,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监视。
实际应用:INF- 促进肿瘤细胞HLA-Ⅰ类分 子表示 增强CD8+CTL细胞特异 性杀伤。
免疫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25页
五. HLA检测在法医学上应用
在基因和所编码产物二个水平同时检测HLA 基因型,可进行亲子关系及死亡者身份等方面法医 学判定。
族组员): 链:1和 2功效区 链:1和 2功效区 1和1 ---抗原肽结合部位,决定Ⅱ类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fc6ac4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4.png)
05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研究 前景与展望
深入探索其功能与作用机制
作用
MHC分子还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维持免疫系统的自稳态,以及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等。
0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 编码
基因编码的组成
要点一
基因编码的组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 因编码由多个基因组成,这些基因位 于人类的第六号染色体上。这些基因 编码的蛋白质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 作用,它们参与抗原的呈递和T细胞 的激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的多态性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进展以及治疗反应等方面存在关联。例如, 某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型可能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的风险,而另一些基因型则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效 果。
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
移植排斥反应是指受者进行同种异体 组织或器官移植后,外来的器官或组 织被受者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进而 被清除的现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 体是决定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 要遗传因素。
要点二
基因编码的特性
MH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高度多 态性,这意味着存在许多不同的等位 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可以产生多种不 同的MHC分子。这种多态性有助于 免疫系统识别和应对各种病原体。
要点三
基因编码的功能
MH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在抗原 呈递过程中发挥作用。当病原体侵入 人体时,抗原呈递细胞(APC)会摄 取并处理病原体,然后将处理过的抗 原呈递在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T 细胞通过与APC表面的MHC分子结 合来识别抗原,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8a2344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d.png)
集炙兰喧妖懈整吩铱键砂腮从枝仕丫羊蠢貉垣匡涸新旷轨期责漂泞津界荒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尤蜗涩腥顺颧培臼鬼唾麻取障才嗣幸盎还膀锣巡哗咬刮越将茁华需暖采途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四、诱导同种免疫应答
在同种移植免疫应答中,HLA抗原既是诱发同种免疫应答的抗原,又是同种免疫应答中效应阶段被攻击的靶抗原。 在同种组织器官移植或输血中,它可在受者体内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特异的Tc细胞,从而攻击移植物细胞发生排斥反应。
一、命名来源
小鼠在第17号染色体上,H-2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排斥中起主要作用;二、是本身又包含多个功能相近的基因座位,形成一个复合体。由此把小鼠的H-2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人MHC为HLA基因,或HLA基因产物。 MHC的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递呈抗原,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因此形成T细胞对抗原和MHC分子双重识别。因而MHC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暑江署汇蕉炳期啄析哄澜肃屠竭桔扫杂释客尔堆架万款渡春古撩颠烤嫩句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态性
丰富的多态性(polymorphism)是HLA基因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 特点。HLA复合体中很多基因座位的DNA序列在人群中存在许多变 异体,称为等位基因(allele)。单体型(haplotypes)是染色体上 HLA 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单体型作为一个遗传单 位,将HLA遗传信息完整遗传于子代。
HLA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一、HLA分子的组织分布
二、HLA分子结构
三、HLA分子的功能
一、HLA分子的组织分布
经典的 I 类分子 HLA-A 、 B 表达在除绒毛外滋 养细胞外的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HLA-C 分子则可
表达在包括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内的所有有核细胞表
面。但不同组织和不同细胞类型的表达水平不同。 经典HLA II类分子 (DR、DQ、DP) 的表达则 局限在特定细胞群,主要是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 胞、树突细胞、成熟 B 淋巴细胞。此外激活的 T 细
等 位 基 因 数 对 数 值
1.4 1.6 1.8 2.0 2.2 2.4
148
2.6 2.8 3.0
3.2 3.3
1297*
2798
HLA基因系统的多态性及一些主要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
截至2012年10月,正式命名显示多态性的HLA基因座位有36个,共8712个等位基因。 图中各立柱下方所示数据为该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
HLA-G基因结构与表达
HLA-G基因结构与经典HLA I 类基因基本相同, 但HLA-G 分子胞内段较短。HLA-G1为缺乏外显子7的全长mRNA转录子; HLA-G2为缺乏外显子3,7 的转录子; HLA-G3为缺乏外显子3,4,7的转录子;HLA-G4为缺乏外显子4,7的转录子; 可溶性HLA-G5是由于内含子4中的存在终止密码子,HLA-G6是缺 乏外显子3,7且内含子4中含有终止密码子;HLA-G7内含子2中含有终止密码子。mRNA中的密码子以紫红色方框表示。UTR:非转录区。
MHC基因
HLA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HLA基因表达的调控
HLA和临床医学
MHC基因
一、多态性
二、HLA抗原和等Biblioteka 基因检测和命名三、连锁不平衡
MHC基因
Chromosome 6
Chromosome 17
HLA基因
参阅图5-4
HLA主要基因及等位基因数(截至2012年10月)
基因名称 HLA-A HLA-B HLA-C HLA-E HLA-F HLA-G HLA-H HLA-J HLA-K HLA-L HLA-P HLA-T HLA-U HLA-V HLA-W 等位 基因数 2132 2798 1672 11 22 50 12 9 6 6 5 0 0 3 0 基因名称 HLA-X C2 C C4B Bf HLA-DRA HLA-DRB1 HLA-DRB2 HLA-DRB3 HLA-DRB4 HLA-DRB5 HLA-DRB6 HLA-DRB7 HLA-DRB8 HLA-DRB9 等位 基因数 0 9 12 16 20 7 1196 1 58 15 20 3 2 1 1 基因名称 HLA-DQA1 HLA-DQB1 HLA-DQA2 HLA-DQB2 HLA-DQB3 HLA-DOA HLA-DOB HLA-DMA HLA-DMB HLA-DPA1 HLA-DPB1 HLA-DPA2 HLA-DPB2 TAP1 TAP2 等位 基因数 49 179 12 13 7 13 36 158 12 12 基因名称 PSMB9 PSMB8 MICA MICB MICC MICD MICE CYP CYP21B HSP70-1 HSP70-2 HSP70-HOM LTB TNF LTA 等位 基因数 84 40 -
HLA分子的功能
1.作为抗原肽受体结合和提呈抗原
2.参与免疫调节 3.参与T细胞发育和粘膜免疫
4.其它非免疫学功能
作为抗原肽受体结合和提呈抗原
Separate antigenpresenting pathways are utilized for endogenous (green) and exogenous (red) antigens. The mode of antigen entry into cells and the site of antigen processing determine whether antigenic peptides associate with class I MHC molecules in the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or with class II molecules in endocytic compartments.
PCR-based HLA genotyp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三、连锁不平衡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是指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二个等 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单元型上的频率与预 期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连锁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群体中HLA单元型的多样性,这给器官移 植寻找HLA相容供体提供了机会,但却给 HLA与疾病关联研究中寻找原发性关联成 分造成一定困难。
胞及激活的单核细胞也表达经典II类分子。
二、HLA分子结构
1.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
2.HLAⅡ类分子的顺位互补和反位互补
3.可溶性HLA分子
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
(38kD and 28kD)
HLAⅡ类分子的顺位互补和反位互补
顺位互补 (cis- complementation) 即DQ或DP分子的链和链是由同一条单体型 上的等位基因所编码;另一种是反位互补 (trans-complementation) 即DQ或DP分子 的链和链是分别来自父亲及母亲的二条单体型上的等位基因编码而成。这种现象 不仅使细胞表面表达的HLA分子类型增加,而且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易感性有关。
编码DQ分子和链的基因以顺位和反位互补两种形式决定对疾病的易感性
基因图中深色座位代表参与顺、反位互补的易感基因
可溶性HLA分子
HLA分子主要以穿膜蛋白的形式表达在细胞表面,但有少量分子则以可溶性HLA (sHLA)形式检出。一些研究已提示,sHLA分子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在感染性疾病、癌症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还可作为病理变化的检测指标。
部分HLA I类分子的肽结合共用基序
抗原肽在下列九个锚着位上的锚着残基 等位基因产物 HLA-A*01 HLA-A*0201 HLA-A*0301 HLA-A*1101 HLA-A*03 HLA-B*07 HLA-B*0801 HLA-B*2705 HLA-B*3501 HLA-B*5301 1 2 3 DE 4 5 6 7 8 9 Y VL K KR KYF LF LF LFYRHK YFMU WFL
不同单元型中DR基因的组合
DR亚区:DR亚区有1个DRA基因及9个DRB基因。DRA基因几乎不显示多态性,其产物为DR分子的链 。9个DRB基因分别命名 为DRB1~DRB9。其中DRB1、DRB3、DRB4和DRB5为功能基因。DRB1基因编码的DR 分子链与DRA基因编码的链共同组成DR分子。DRB5基因、DRB3基因及DRB4基因编码的链各自与链 组成的DR分子,分别显示血清学方法检出的抗原特异性DR51、DR52和DR53。因此,DRB基因的数目随每 个个体所具有的单体型的不同而不同,可分为五个组。
二、HLA抗原和等位基因检测和命名
HLA抗原和等位基因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命名系统。
1.用血清学及细胞学技术检测的抗原特异性
2.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的等位基因
补体依赖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HLA-B8 HLA-B2
Antibody to HLA-B8
Serological tissue typing
HLA I 类等位基因 HLA II 类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数
不断被检出的 HLA等位基因数 (限于WHO命名
委员会确认并公布 的等位基因)
年份
DPB1 DPA1 DQB1 DQA1 DRB* DRA 1.0 7 1.2
C4B C4A
Bf
C2
MICB MICA
B
C
E
A
G
F
其它
9
11
12
16 20 36 49 40 50 84 158 179* 经典的I 类和 II 类基因 III 类补体编码基因 非经典I 类基因和免疫 功能相关基因 1672 2132 * DRB包括DRB1~DRB9,其中DRB1等位基因数为975。 22
Diagram illustrating various MHC molecules expressed on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of a hetero-zygous H-2k/d mouse. Both the maternal and paternal MHC genes are expressed. Because the class II molecules are heterodimers, heterologous molecules containing one maternal-derived and one paternal-derived chain are produced. The 2-microglobulin component of class I molecules (pink) is encoded by a gene on a separate chromosome and may be derived from either parent.
参阅表5-2
如此庞大的等位基因,表明HLA属人类多态性最为丰富 的基因系统。揭示人群中两个无亲缘关系个体间HLA等位基 因相同的机率一定很低。对每一个个体,任何一个HLA座位 只能有二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亲,这些等位基因均能 得到充分的表达,称为共显性(co-dominance)。见下页图 由于人类是随机婚配的杂合群体,从人群整个HLA等位 基因库中获取这两个基因应该是随机的,两个无亲缘关系个 体全部HLA等位基因相同的机率几乎为零。也使每一个个体 所具有的HLA等位基因及其产物可以成为显示该个体独特性 的生物学“身份证”,即个体性(individuality) 的标志。 HLA系统的多态性保证了种群能显示对各种病原体潜 在的免疫应答能力,以保证群体的延续及维持其稳定性。 HLA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在不同种族、地域中分布差异 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所造成的。HLA系统又成了一个良好的群 体标志,对研究人类起源、迁移、混杂及某些疾病的高发有 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