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课程设计
UG_课程设计书
3.1台钳底座实体化模型的建立1.在UG NX6.0中调用模型模块,并建立新的文件。
单位选为毫米,文件命名为“2_1_1”。
2.点击“格式/WCS/旋转”,选择“+XC轴:YC——>ZC”,设置视图方位(如图3.1.1图3.1.2)图3.1.1图3.1.23.点击“基本曲线”按钮,选择“直线”,确认窗口下方的对话框中ZC栏内数值为0。
在XC、YC栏内分别输入第一个点的坐标(7.5,-10),按回车键,再以同样地方式输入剩余点的坐标:(7.5,0)、(0,0)、(0,-10)、(4,-10)、(8,-29)、(18,-29),得到如图3.1.3所示的曲线。
图3.1.34.选择“基本曲线”对话框中的“圆弧”按钮,关闭“串模式”复选框,确认“创建模式”已设为“起点、终点、圆弧上的点”,选择第3步中第一个点和最后一个点,在半径栏内输入40,并将光标置于该两点连线左下方任意位置,按回车键绘出如图3.1.4所示的圆弧。
图3.1.45.选择“基本曲线”对话框中“编辑曲线参数”按钮,然后选择第4步绘出的圆弧,再单击“补弧”按钮,得到该圆弧的补圆弧,如图3.1.5。
图3.1.56.选择“基本曲线”对话框中“倒圆角”按钮,把曲线倒圆的方法设定为“2 曲线圆角”,在半径栏内输入5,在图形区按顺序选择直线1(垂直与XC轴且与第5步绘出的补圆弧相连的直线)和第5步中绘出的补圆弧,然后在相连位置处附件任取一点,倒出圆角,如图3.1.6。
图3.1.67.选择“回转”按钮,选取图形区中所有曲线,将“指定矢量“通过”矢量构造器“设定为”YC轴“,将”指定点“通过”点构造器“设置为相对于WCS 的(-80,0,0),”限制“对话框中”结束角度“设定为360,其余为0,点击”确定,得到如图3.1.7所示的实体模型。
图3.1.78.点击“格式/WCS/远点”,在XC栏内输入25,YC栏内输入-29,ZC栏为0,确定后坐标系原点被移动到点(25,-29,0)处。
ug软件课程设计
ug软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界面布局,理解其主要功能模块;2.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二维绘图的能力,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3. 使学生了解UG软件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业中的应用,拓展其专业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UG软件进行建模、绘图、装配和制造等操作;2.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知识产权,遵循行业规范;3.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和克服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UG软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三维建模和工程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概述- UG软件的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 UG软件的安装与界面认识2. 基本操作与功能模块- 常用菜单命令与工具栏的使用- 坐标系的创建与变换- 视图操作与布局调整3. 三维建模- 基本几何体的创建与编辑- 二维草图绘制与约束- 实体建模与参数化设计4. 二维绘图- 视图布局与标注规范- 工程图纸的创建与修改- 标注与注释的应用5. 装配与制造- 零部件的装配关系与约束- 装配体的创建与编辑- 制造工艺与刀路轨迹生成6. 综合实例分析与操作-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三维建模与二维绘图- 分析UG软件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业中的应用- 项目分工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ug课程设计
ug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认识、工具栏使用及视图操作。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UG软件中草图、建模、装配和工程图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流程。
3. 帮助学生了解UG软件在机械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二维草图绘制和三维建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装配设计和工程图创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运用UG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沟通、分享、互助。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在分析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概述- 软件界面认识- 工具栏及菜单栏功能简介- 视图操作与布局2. 草图绘制- 草图基本概念与操作- 基本绘图命令与编辑- 尺寸标注与几何约束3. 三维建模- 建模基本概念与操作- 基本建模命令与编辑- 表面与实体的创建与编辑4. 装配设计- 装配基本概念与操作- 零件装配方法与技巧- 爆炸视图与动画制作5. 工程图创建- 工程图基本概念与操作- 视图创建与布局- 尺寸标注与注释6. 综合实例与应用-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例操作- 分析与讨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UG软件的基本操作、草图、建模、装配和工程图等模块。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组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UG软件在各模块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ug课程设计
广东ug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广东Ug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认识、工具使用等;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培养学生对产品设计的初步认识,了解产品结构及其在三维建模中的表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简单三维建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产品装配和出工程图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产品设计的能力。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课程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年级较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学习积极性较高。
但可能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经验,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1. 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技能水平;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3. 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概述- Ug软件的发展历程- Ug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应用领域2. Ug软件的基本操作- Ug软件的安装与启动- Ug软件界面认识及基本操作- Ug软件工具栏及功能菜单介绍3. 三维建模基本概念与原理- 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 三维建模的原理及方法- 常见三维建模类型及特点4. Ug软件三维建模实践- Ug软件建模工具的使用- 简单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编辑- 复杂三维模型的建立与优化5. 产品装配与出工程图- 装配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Ug软件装配功能的运用- 工程图的创建与标注6. 设计与创新实践- 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团队协作进行产品设计实践- 创新设计理念的培养与运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Ug软件概述及基本操作第二周:三维建模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三周:Ug软件三维建模实践(简单模型)第四周:Ug软件三维建模实践(复杂模型)第五周:产品装配与出工程图第六周:设计与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Ug软件在三维建模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ug8.0课程设计
ug8.0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UG8.0软件的基本界面及功能模块,了解各模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UG8.0进行三维建模,掌握基本的建模方法与技巧。
3. 理解并掌握UG8.0装配功能,能对简单的装配体进行设计、修改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UG8.0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与分工合作。
3.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掌握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投身工程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与成就。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能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三维建模感兴趣,但缺乏实际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项目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UG8.0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UG8.0软件概述:介绍UG8.0软件的发展背景、功能特点及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UG8.0基本操作与界面认识:学习软件的启动、退出、界面布局及基本操作。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基本操作与界面认识3. 三维建模基础:学习基本图元、草图、拉伸、旋转、扫掠等建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三维建模基础4. 三维建模实例分析与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建模过程,掌握建模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 三维建模实例5. 装配设计:学习装配模块的功能,掌握装配体的设计、修改和分析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装配设计6. 工程图绘制:学习工程图模块的使用,掌握工程图的绘制与标注方法。
ug模具设计与相关课程设计
ug 模具设计与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UG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使学生了解模具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
3. 引导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模具造型、分模、加工编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中模具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为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操作基础:UG界面认识、基本操作、常用工具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UG软件概述及基本操作2. 模具设计基本原理:模具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流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模具设计基本原理3. 模具造型设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参数化设计。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具造型设计4. 分模与拆模设计:分模面的选择、分模线的设计、拆模技巧。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分模与拆模设计5. 模具加工编程:加工工艺、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设置、后处理。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模具加工编程6. 模具分析与优化:模具强度、刚度、精度分析,优化设计。
- 教材章节:第六章 模具分析与优化7. 实践项目: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模具设计与制作。
- 教材章节:第七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作能力。
ug三维课程设计
ug 三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2. 学生能够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学生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简单的三维建模操作;4.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三维建模中的常用工具和功能;5. 学生能够理解三维模型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编辑和修改;2. 学生能够运用三维建模技巧制作简单的零件和装配体;3. 学生能够运用渲染功能为三维模型添加真实感;4. 学生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模型分析和尺寸标注;5.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三维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三维建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4. 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尊重和责任感;5. 培养学生关注三维建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三维建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分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基本操作与界面布局:介绍UG软件的启动、界面认识、基本操作与个性化设置,使学生熟悉软件环境。
- 教材章节:第一章 UG软件概述与安装- 内容列举:启动与退出、界面布局、工具条、菜单栏、快捷键设置。
2. 三维建模基本概念与原理:讲解三维建模的基本术语、原理和方法,为学生后续建模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 教材章节:第二章 三维建模基础- 内容列举:建模术语、建模原理、建模方法。
课程设计ug
课程设计ug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运用科学方法验证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与能量在生活和环境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三个部分:物质的基本组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具体内容如下:1.物质的基本组成:介绍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讲解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化过程和守恒定律,通过实例说明能量转化的现象。
3.物质与能量的关系:探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作用,分析物质运动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转化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验证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自然科学基础》第三版,重点使用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相关内容。
2.参考书:推荐《物质与能量的奥秘》等辅助阅读材料,供学生拓展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热源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物质与能量学习方面的成果,将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贵州大学ug课程设计
贵州大学ug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贵州大学UG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UG软件的历史发展、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建模、装配、绘制工程图等。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任务,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观念,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UG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熟悉、基本功能模块的使用等;第二部分是UG软件的建模技术,包括二维草图、三维建模、特征操作等;第三部分是UG软件的装配技术,包括组件装配、爆炸图制作等;第四部分是UG软件的工程图绘制,包括图样设置、线型管理、视图布局等;第五部分是综合实例训练,包括实际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系统地传授UG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UG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再次,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UG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权威、实用的UG软件教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UG软件相关的专业书籍,以拓宽知识面;多媒体资料方面,收集一些UG软件的操作视频教程,方便学生课后自学;实验设备方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计算机上顺利安装和使用UG软件,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大学ug课程设计
大学ug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认识、工具栏使用、视图操作等。
2. 学习并理解UG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如草图、拉伸、旋转等。
3. 了解并掌握UG软件在工程图绘制、装配和运动仿真等方面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简单零件的三维建模。
2. 学会使用UG软件绘制工程图,并进行尺寸标注。
3. 掌握利用UG软件进行装配设计和运动仿真的基本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软件的浓厚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其能够遵循工程规范进行设计。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能够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UG软件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和装配设计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概述:介绍UG软件的发展历程、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该软件有全面的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UG软件基本操作:学习UG软件的界面认识、工具栏使用、视图操作等基本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UG软件基本操作3. 三维建模:学习并掌握UG软件中草图、拉伸、旋转、扫掠等三维建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三维建模4. 工程图绘制:学习UG软件中的工程图绘制功能,包括视图创建、尺寸标注、符号标注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程图绘制5. 装配设计:掌握UG软件中的装配设计方法,学习如何进行部件装配、爆炸图生成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装配设计6. 运动仿真:了解并学习UG软件中的运动仿真功能,进行简单的运动分析。
教材章节:第六章 运动仿真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安排6个学时,每个学时对应上述一个教学内容。
ug课程设计三千字
ug课程设计三千字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ug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基本的绘图和建模操作。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ug软件的发展历程、功能和特点,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了解ug软件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熟练操作ug软件进行绘图和建模,能够运用ug 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阅读和理解ug软件的相关文档和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ug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图和建模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ug软件的基本操作1.1 ug软件的启动和界面熟悉1.2 文件的基本操作1.3 视图的基本操作第二章:ug软件的绘图方法2.1 二维绘图的基本方法2.2 三维绘图的基本方法2.3 绘图的进阶操作和方法第三章:ug软件的建模方法3.1 基本体的创建和编辑3.2 布尔运算3.3 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ug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通过操作演示法,向学生展示ug软件的操作技巧和建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ug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ug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多媒体资料将提供操作演示和案例分析,实验设备将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团队合作情况,包括出勤、提问、讨论等。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绘图和建模练习。
UG简单课程设计
UG简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UG(此处假设为某个学科或技能的缩写)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相关任务。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UG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相关知识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UG软件,进行基本的设计和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UG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相关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UG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UG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UG软件的操作:讲解UG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熟悉、工具使用等。
3.UG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UG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UG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UG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UG软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UG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丰富其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大纲,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2.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3.教学地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ug编程教学课程设计
ug编程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UG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软件界面及常用工具的操作方法;2. 学习并掌握UG编程中的草图绘制、建模、装配和制图等基本功能;3. 掌握UG编程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了解加工工艺及参数设置。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草图绘制、建模、装配和制图等操作;2. 培养学生运用UG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和制造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机械制图知识,学习兴趣浓厚,但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基本操作与界面认识:包括软件安装、界面布局、基本工具的使用,使学生熟悉UG编程环境;教材章节:第一章 UG软件概述2. 草图绘制:讲解草图绘制的基本概念、工具及操作方法,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掌握草图绘制技巧;教材章节:第二章 草图绘制3. 建模与装配:学习建模的基本方法、工具和装配技巧,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建模与装配;教材章节:第三章 建模与第四章 装配4. 制图:介绍制图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教材章节:第五章 制图5. UG编程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讲解加工工艺、参数设置等,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UG编程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六章 UG编程应用6. 综合实训:整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七章 实训案例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分配相应课时,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ug培训课程设计
ug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
2. 学生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简单的二维图形绘制和编辑。
3. 学生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三维实体的建模、修改和参数化设计。
4. 学生了解并掌握UG软件中的装配和工程图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UG软件,提高建模速度和准确性。
2. 学生能够运用UG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复杂产品的设计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和制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要求。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让学生通过UG软件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三维设计感兴趣,但UG软件使用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概述:介绍UG软件的发展历程、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该软件有全面的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UG软件基本操作与界面布局:学习UG软件的安装、启动、退出等基本操作,熟悉软件界面布局。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基本操作与界面布局3.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学习二维图形的绘制、编辑、标注等操作,掌握二维绘图技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4. 三维实体建模:学习三维实体的创建、修改、参数化设计等操作,掌握三维建模技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三维实体建模5. 装配与工程图:学习装配体的创建、编辑、爆炸视图等操作,以及工程图的生成、修改等。
ug课程设计绪论
ug课程设计绪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ug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ug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具备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ug软件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ug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工具栏和功能模块;理解三维建模、装配、渲染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ug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渲染等操作,具备一定的参数设置和模型优化能力;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简单的创新设计,并输出符合工程要求的设计图纸。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ug课程的兴趣,使其认识到ug软件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ug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熟悉、工具栏使用、功能模块了解等。
2.三维建模方法: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等。
3.装配方法:自底向上装配、自顶向下装配等。
4.渲染技巧:材质设置、灯光调整、渲染参数优化等。
5.创新设计实践: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和渲染等操作,锻炼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ug软件的基本操作、三维建模方法、装配技巧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维建模、装配和渲染等方法。
3.实验法:上机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ug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ug课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ug软件使用手册、教程等参考书,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验设备: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上机操作,提供足够的计算机和ug软件许可证。
ug数控加工课程设计
ug数控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UG数控加工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界面布局,了解各功能模块的作用;2. 学习并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加工工艺及参数设置;3. 掌握UG数控加工中常用的刀具路径策略及编程方法;4. 了解数控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原因,学会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简单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2. 能够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加工策略、刀具和参数;3.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零件加工的能力;4.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对质量、安全意识的认知;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积极寻求解决方案;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编程技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数控加工有初步了解,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数控加工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UG数控加工软件概述- 软件界面与基本操作- 功能模块介绍及作用2.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分类- 数控加工工艺及参数设置- 数控编程基本概念与格式3. UG数控加工编程- 常用刀具路径策略及其应用- 编程参数设置与优化-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实践4. 数控加工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 常见误差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误差分析与解决方法- 提高加工质量的措施5. 实践操作- 简单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 复杂零件的加工策略与编程- 数控机床操作规范与安全注意事项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UG数控加工软件概述、基本操作与界面熟悉第二周: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学习第三周:UG数控加工编程策略及参数设置第四周:实践操作(简单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第五周:数控加工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第六周:实践操作(复杂零件的加工策略与编程)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依据教材章节进行系统组织和安排,旨在确保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ug10.0课程设计
ug10.0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UG10.0软件的基本界面、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UG10.0进行三维建模、二维绘图和装配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掌握UG10.0中常用的工具和命令,如草图、特征、约束、表达式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UG10.0软件完成中等难度的三维建模任务。
2. 学生能通过UG10.0软件进行二维工程图的绘制和修改。
3. 学生能运用装配设计功能进行简单产品的组装和运动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和制造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享、交流与协作。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UG10.0软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制造业等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UG10.0软件概述- 界面认识与基本操作流程- 功能模块简介2. 三维建模- 草图绘制与编辑- 基本特征创建与编辑- 高级特征应用- 参数化设计3. 二维绘图- 工程图界面与基本操作- 视图创建与编辑- 尺寸标注与注释- 图纸布局与打印4. 装配设计- 装配环境与基本操作- 零部件装配方法- 约束与表达式应用- 运动仿真与分析5. 实践项目- 中等难度三维建模实例- 二维工程图绘制实例- 简单产品装配实例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以UG10.0软件为载体,系统地组织了三维建模、二维绘图和装配设计三大部分内容。
结合教材章节,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UG10.0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培养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ug运动仿真课程设计
ug运动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UG运动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运动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
2. 学生能掌握UG软件中运动仿真模块的操作流程,包括运动副的创建、驱动力的施加和运动分析。
3. 学生能了解运动仿真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解读,理解运动仿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模型的搭建,并对其进行运动分析。
2. 学生能够通过运动仿真实验,掌握运动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方法,提高模型的运动性能。
3.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运动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UG运动仿真,培养对工程设计和分析的兴趣,增强对制造业的认同感。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运动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UG软件运动仿真模块的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运动仿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工程设计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UG软件运动仿真模块,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UG运动仿真概述:介绍运动仿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运动仿真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2. 运动仿真模型构建:讲解运动副的创建、驱动力的施加、约束条件设置等操作,使学生掌握运动仿真模型的基本构建方法。
3. 运动分析及结果处理:教授运动分析的操作流程,包括仿真参数设置、仿真结果查看和数据输出,培养学生分析运动性能的能力。
4. 实例分析与操作: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第一节课:UG运动仿真概述,介绍运动仿真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型腔模加工专业:机电一体化学号:设计者:指导教师:设计日期:2013 年9月28 日至2013 年10月11 日目录摘要 (1)1.零件的实体建模过程 (2)1.1零件分析 (2)1.2建模过程 (2)2.毛坯的建模过程 (11)3. 零件工艺分析与编制的工艺过程 (11)3.1工件分析 (11)3.2工艺规划 (13)3.3创建刀具 (13)3.4.进入加工环境。
(13)4.创建刀具 (14)5.创建几何坐标系 (19)6.创建操作 (21)6.1创建平面铣粗加工 (21)6.2创建平面铣精加工 (27)6.3创建型腔铣粗加工 (29)6.4创建型腔铣精加工 (32)6.5创建孔加工点定位 (33)6.6创建工件孔加工 (39)6.7 工件整体加工 (42)7.车间工艺文档 (45)参考文献 (47)心得体会和感想 (48)摘要Unigraphics NX软件是构建于最新的体系结构——NX体系结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新体系结构,是UGS公司同其主要客户一起设计开发出来的,以支持完整的产品工程。
用于产品设计、分析、制造,帮助用户实现产品创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NX被当今许多世界领先的制造商用来从事概念设计、工业设计、详细的机械设计以及工程仿真和数字化的制造等各个领域,是当前世界主流CAD/CAM软件之一。
1.零件的实体建模过程1.1零件分析如图所示零件为一个凸台型腔模,根据给出的零件图分析可知,该零件底部为一个长方体结构,在长方体上部有一个凸台,凸台上有三个定位孔,凸台上部还有一个小凸台,小凸台上部有一个矩形凹槽,四角用光滑圆角连接。
1.2建模过程1.2.1选择XC-YC平面为基准面,按零件图尺寸绘制底面草图。
1.2.2底面拉伸建模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底面各边线,方向为z轴方向,在【开始】的值中填11.5,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底面的拉伸建模。
1.2.3在底板上表面进行拉伸建模,根据零件图,绘制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底面上表面各边线,方向为z轴方向,在【距离】的值中填7,布尔运算方式为“求和”,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底面上表面的拉伸建模。
1.2.4在上表面上制草图,首先确定圆心位置,然后画直径为∮26的圆。
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上表面绘制的草图各边线,方向为z轴反方向,在【距离】的值中填10,布尔运算方式为“求差”,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建模。
1.2.5在拉伸圆底面上绘制草图,根据零件图,绘制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绘制的圆,方向为z轴反方向,在结束栏选择“直至下一个”,在【开始】,布尔运算方式为“求差”,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底面上表面的拉伸建模。
1.2.6重复1.2.4操作,在上表面上绘制草图,首先确定圆心位置,然后画直径为∮35的圆。
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上表面绘制的草图圆,方向为z轴反方向,在【距离】的值中填7,布尔运算方式为“求差”,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建模。
1.2.7 在拉伸圆底面上绘制草图,根据零件图,绘制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绘制的圆,方向为z轴反方向,在结束栏选择“直至下一个”,在【开始】,布尔运算方式为“求差”,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底面上表面的拉伸建模。
1.2.8在上表面上绘制草图,首先确定圆心位置,然后画直径为∮90的圆。
在圆上做两条对称的平行线,在做一条45°斜线,然后根据零件分析把多余的线快速剪切掉,把几个角用圆角光滑连接。
如图所示1.2.9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绘制的草图,方向为z轴方向,在【距离】的值中填10,布尔运算方式为“求和”,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建模。
1.2.10以新建小凸台上表面为基准平面绘制草图,四角采用圆角光滑连接。
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上表面绘制的草图,方向为z轴反方向,在【距离】的值中填5,布尔运算方式为“求差”,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拉伸建模。
完成零件的建模过程,图如下。
2.毛坯的建模过程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零件的底部,方向为z轴方向,在【距离】的值中填41.5,布尔运算方式为“无”,预览后单击【确定】,完成毛坯的拉伸建模。
3. 零件工艺分析与编制的工艺过程3.1工件分析根据零件图分析,模型的总体尺寸160×120×38.5mm,零件需要进行平面铣、型腔铣和钻孔,精度等级要求较高。
3.2工艺规划1.毛坯尺寸:160×120×41.5mm2.工件安装利用标准垫块使毛坯高于平口虎钳10cm以上,再夹紧安装到机床上。
3.工步安排(1)选用D20的平刀,对工件表面进行粗加工,再用同一把刀进行精加工。
选用D7平刀对零件型腔进行粗加工,再用同一把刀进行精加工。
具体加工工步如下表:工件加工工步序号加工内容进给方式刀具转速进给速度01 工件表面粗加工平面铣D20平刀100025002 工件表面精加工平面铣D20平刀1500 25003 工件型腔粗加工型腔铣D7平刀1000 25004 工件型腔精加工型腔铣D7平刀1500 250(2)选用D15cm中心钻确定3处中心孔,再用D12cm的麻花钻钻3处孔,具体加工工步如下:点位加工工步序号加工内容刀具加工位置选择循环方式循环组参数设置组数切削参数暂停时间进给速度01 定位中心孔D15中心钻类选择标准钻 1 2 2 25002 钻3处的孔D12麻花钻类选择标准钻断屑2 15 2 2503.3创建刀具刀号子类型图标名称类型刀具直径/mm 有效长度/mm01 D20 平刀20 5002 D7 平刀7 5003 D15 中心钻15 3504 D12 麻花钻12 353.4.进入加工环境。
点击【开始】按钮,然后点击【加工】,选择加工环境,点击确定。
4.创建刀具4.1单击创建刀具按钮,按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
选择平面铣刀,修改刀具尺寸直径为20,刀具号为1,完成D20平刀的创建。
4.2单击创建刀具按钮,按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
选择型腔铣,创建D7的平刀,刀具号为2。
4.3单击创建刀具按钮,按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
选择钻孔,创建D15的中心钻,直径为15,刀具号为3。
4.4单击创建刀具按钮,按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
创建D12的麻花钻,直径为12,刀具号为4。
5.创建几何坐标系5.1创建第一个坐标系MCS,单击【格式】,在下选列表中单击【WCS】,选中【原点】如图所示。
5.2再右击MCS_MILL,点击编辑,出现如图界面,单击按钮。
选择与WCS重合。
6.创建操作6.1创建平面铣粗加工选择D20刀对工件进行表面粗加工,点击几何体后的,设置几何体。
切削参数中余量改为1,金给和速度中主轴转速改为1000,具体操作如图所示(1)选择平面铣,点击确定。
(2)点击几何体后的,设置几何体。
(3)选择切削区域。
(4)选择切削参数。
(5)选择进给和速度。
(6)点击生成刀轨,然后点击确认刀轨。
选择3D动态显示模式,调整播放速度,点击播放。
6.2创建平面铣精加工复制刀具路径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FACE_MILLING_AREA】操作,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粘贴刀具路径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FACE_MILLING_AREA】操作,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
修改平面铣参数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FACE_MILLING_AREA_COPY操作,进入平面铣对话框,刀具不变,导轨参数不变,加工方法为MILL_FINISH,主轴转速改为1500rpm。
6.3创建型腔铣粗加工选用D7平面铣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型腔铣加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操作与平面铣类似)6.4创建型腔铣精加工复制型腔铣粗加工程序,单击操作导航器,在操作导航器中对CA VITY_MILL单击右键,选择复制,再单击粘贴,复制出刀路CA VITY_MILL_COPY,再双击CA VITY_MILL_COPY,在型腔铣对话框中,修改刀轨设置参数,加工方法改为MILL_FINISH,主轴转速改为1500rpm,具体操作步骤如图:6.5创建孔加工点定位(1)选择点定位(2)指定孔,操作如下(3)指定参数,数据如图(4)设置主轴转速(5)点击生成刀轨,并确认刀轨。
选择3D动态显示,修改合适的播放速度6.6创建工件孔加工(1)选择孔加工方法(2)选择需要加工的孔,方法与孔的点定位选择方法相同,选择参数组2。
(3)指定钻孔深度15,停留时间为2秒,退刀距离为25。
(4)确定主轴转速为500rpm。
(5)点击生成刀轨,并确认刀轨。
选择3D动态显示,修改合适的播放速度6.7 工件整体加工(1)在操作导航器中选择所有需要加工的操作,点击生成刀轨,然后确认刀轨。
操作如图(2)选择3D动态显示,选择合适的速度播放(3)加工完后如图所示7.车间工艺文档后处理生成NC加工代码,使用加工应用模块生成加工零件的刀具轨迹,经过处理生成NC 指令,单击程序视图,在操作导航器中,选中所有的程序,然后单击后处理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ILL 3 AXIS,然后单击确定,生成NC代码,保存好文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参考文献1.张兴华 UG NX5.0数控加工范例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周玮 UG NX5.0应用与实例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3.孟爱英 CAD/CAM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4.胡凤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5.周伟平机械制造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心得体会和感想体会:很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学习UG课程设计的机会,谢谢上官老师对我们的教导。
UG是一个交互式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
UG的主要功能是工业设计和风格造型、产品设计仿真、确认和优化、模具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对UG的几个板块更加的熟悉。
对模具的加工工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学习了解模具的基本知识,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收获了很多,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自己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感想:设计的过程是不断修改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设计是一个拔高的过程,将自己学习的知识综合运用到设计当中,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