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

温病
温病

张某,男,48岁。

病史:患者于4月13日起病,始见发热,微恶寒,微咳,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略数,未引起重视。4月15日因症状加重于某医院门诊就诊,症见发热增高,体温达38.6℃,并见心烦,口渴欲冷饮,咳嗽频频,咯痰色黄,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数。予输液3天,热减,余症不解。后又配合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3剂,热退,咳嗽大减,仍口渴,大便干,小便短少,舌质红,脉略数,又予沙参麦冬汤加减3剂而愈。

叶天士曰:“夏暑发自阳明”暑温初起为阳明里热证,而非表热证。暑为热之极,致病力强,暑季炎热,常自汗出,腠理开泄。

以“审证求因”为立论基础和认识方法、,从“天人相应”观念出发,联系四时气候变化推求病因。

浊邪:“湿与温合”,即湿热邪气;清:清窍,指头面部清窍和心窍;湿与热相合,热蒸湿动,上蒙清窍,阻遏清阳,出现头昏耳聋、神志昏蒙等清窍壅塞的见症。

两阳相劫:指风与热两种阳邪相合,容易劫伤津液。

患者,女,5岁,某年4月18日初诊。主诉:发热、咳嗽3天,加剧伴气促1天。病史: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曾服西药未效。昨起高热,咳嗽加剧,并略见气喘,喉间有痰,胃纳不佳,口干喜饮,二便尚调。查体:T 38.7℃,面色略红,咽稍红,舌红,苔薄黄,脉数。风热邪气→风温薛某,年23岁,住绍兴。病史:夏至以后,奔走于长途赤日中,前1日自觉头目眩晕,鼻孔灼热,次日即发剧烈之病状。身热自汗,神识昏蒙,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状若中风,但无口眼歪斜等症。脉弦数,舌鲜红无苔。暑热邪气→暑温

卫气营血:生理含义-卫气营血是由水谷化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其在人体的分布层次及功能有所不同。辨证含义-代表温病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四类证候。

营分证和血分证在症状上如何鉴别?斑疹隐隐→多部位、多窍道出血,斑疹显露,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舌质红绛→舌质深绛。

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一般规律:即“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多见于新感温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传变。反向传变:病邪由深出浅,向外透解。--多见于伏气温病,或病变好转向愈,逆传:特指由肺卫传至心包。--见于风温。特殊传变:①不经卫分,起病即呈气分证、营分证甚或血分证。--见于暑温、伏气温病②证候交叉重叠:如卫气同病、卫营同病、气营两燔、气血两燔等。③整个病程卫气营血界限不清,出现卫气营血同时受累,表里内外兼并发病。

三焦:生理含义-①三大部位的划分;②六腑之一。辨证含义-代表温病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三类证候。

汤某,男性, 12岁,学生,×年10月6日初诊。半日前突感冷热、头痛、少许汗出、口渴、纳可、二便正常、面色红、苔薄白、脉浮数。查体温38℃。阶段:卫分证病位:肺卫(邪犯肺卫)

张某,男,11岁,×年7月13日入院。因发热、头痛、昏迷入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余日,神识已清。现午后发热38℃,已有半月不解,形体消瘦,语声低微,手指颤动,握碗捏筷亦感困难,大便燥结,舌质光红少苔,脉象细数。阶段:血分证,病位:肝肾(虚风内动)

梁某,男,28岁。夏月病已六日,曾连服中药清热、解毒、养阴之剂,病势有增无减,某医院诊断为乙脑。中医会诊时,体温高达40.3℃,脉象沉数有力,腹满微硬,哕声连续,目赤不闭,无汗,手足妄动,烦扰不宁,有欲狂之势,时有谵语,四肢微厥,昨起下利纯青黑水,舌苔老黄焦燥。阶段:气分证病位:以大肠为主,影响到胃及心包(阳明热结)

李某,男,20岁,学生,×年9月10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因淋雨后起病,始觉恶寒怕冷,发热,次日自觉肢体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服用1周抗生素后,发热仍不退,又服中药1周,仍未缓解。就诊时体温39℃,汗出后热势稍减,继则复热,口渴欲饮,脘腹痞满,时有呕吐,头身困重,小便黄而短少,苔黄腻,脉滑数。阶段:气分证病位:脾胃(湿热中阻)

卫气营血辨证重在确定温病的深浅层次及病变阶段,三焦辨证重在确定温病的病变部位。

“斑为阳明热毒”——出血、肌肉、气血两燔,阳明胃热炽盛,气分高热内窜入血;阳明主肌肉,热迫血液从肌肉而出为斑。斑为阳明热炽内迫血分,外溢肌肉所致,病偏血分。“疹为太阴风热”——充血瘀血、皮肤、气营两燔,风热

郁肺,气分热邪内窜入营;肺合皮毛,热迫血液瘀滞于皮肤络脉之中而为疹。疹为太阴气分热炽波及营络,外发肌肤而成,病偏气分。“斑宜清化,勿宜提透,疹宜透发,勿宜补气”

斑疹诊断意义:(1)观察斑疹的色泽而知盛衰: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2)注意斑疹的疏密而知轻重:宜见:斑疹外发,标志着营血分热邪有外达之机,故“宜见”。

不宜见多:如斑疹外发过多过密,表明营血分热盛毒深,故“不宜见多”。(3)结合全身脉症而判预后:①斑疹是营血分热邪外透之象。②若斑疹透发后身热渐退,脉静身凉,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的顺证,预后较好。③若斑疹外发,身热不解,神昏谵语,为正不胜邪,邪热内陷营血;或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四肢厥冷,为胃津枯涸,气随津脱,均为逆证,预后不良。

斑出热不解的治疗:温热病斑已出,说明热邪已外透,本应热势渐解。但热仍不解,为胃津大伤所致。根据热势的轻重及病人体质的差异,有三种治疗方法。

1、胃津大伤而热邪仍盛的治法:“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治疗气营两燔证的代表方,

2、热邪已退,胃津大伤,虚热内生的治法,“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3、胃津大伤兼肾水素亏的治法:“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舌质的诊断意义:温病的舌质变化通常为:淡红舌→红舌→绛舌→紫舌,多提示温病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病理发展。一般来说,红舌、绛舌、紫舌皆为热的反映,舌色越深,说明热邪越盛,阴液越伤,病变越深重。

逆传心包的含义:温邪侵犯肺卫,没有顺传于阳明气分,而是直接内陷心包,出现高热、神昏、肢厥、舌謇等症状的一种病机传变过程。

王某,女,6岁。发热3日不退,咽痛,咳嗽,口渴,饮水不多。查咽喉红肿,扁桃体肿大。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风温风热袭肺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花15、连翘12、牛蒡子9、桔梗6、竹叶9、芦根20、甘草6+柴胡12、杏仁9、黄芩9、石膏25、丹皮12、丝瓜络12(水煎频服,1剂病减)男,34岁,干部。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1周为主诉。春节前1周,患者白天仅觉咽部轻度不适,至夜间熟睡中,突发剧烈刺激性干咳而醒,无痰,持续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每晚发作1~2次。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浮略数。查咽部无明显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风温风热犯肺治法:宣肺止咳,养阴润肺

方药:桑叶10、菊花10、桔梗9、杏仁10、芦根15、薄荷10、甘草6+生地12、沙参10

陈某,女,42岁,2月20日初诊。春节期间休息不足,加上饮食不注意,进食油炸煎炒之品过多,病初起咽痛、干咳,甚则胸闷痛,2天后渐至头痛、微恶风,发热37.5 ℃。查咽红,唇红,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略数。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风温风热侵袭肺卫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叶12、菊花12、连翘12、桔梗10、杏仁10、甘草3、薄荷4.5+岗梅根20、板蓝根20、蝉蜕3(3剂病减)

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法:(1)咳嗽有痰者:+清热化痰药,瓜蒌、浙贝、竹沥

等。(2)热重、喘甚者:+清热平喘药,黄芩、桑白皮、鱼腥草、知母、葶苈子、苏子、枇杷叶、地龙等。(3)痰中带血者:+凉血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藕节等。(4)胸痛明显者:+行气活血药,枳壳、郁金、佛手、桃仁等。(5)咯吐腥臭脓痰者:为肺痈,+千金苇茎汤(芦根、薏苡仁、冬瓜子、桃仁)以化痰逐瘀排脓。

男,3岁,12月14日初诊。症见高热(39.1 ℃)烦躁,气喘息促,面赤额汗,身热,腹满不实,舌红,苔黄,脉浮数。查心率140次/min,呼吸55次/min,全肺有喘鸣音及散在水泡音,叩诊右肺后下呈浊音。血常规:WBC19.2 ×109/L,中性74%,淋巴32%。胸片:两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

西医诊断:细菌性肺炎

中医辨证:风温邪热壅肺治法: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3、杏仁6、石膏12(先煎)、甘草3+莱菔子5、桔梗3、蝉蜕6、白前3、葱白2寸(水煎频服。2剂病减)

陈某,女,70岁。患者发热、咳嗽、喘促约10天,当地医生用抗生素、补液治疗后热退。现喘促不能平卧,痰稠难咯,口气热臭,渴欲饮水,腹稍膨隆,自觉饱胀不欲进食,大便1周未解,虽有便意但不能排出,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实。

中医辨证:风温肺热腑实治法:宣肺平喘,通下热结

方药:大黄9(后下)、杏仁9、瓜蒌皮15、瓜蒌仁15+芒硝9(冲服)、火麻仁15、桔梗6、甘草6(1剂大便通后喘减)

清营汤:犀角-清营凉血,玄参、麦冬、生地-清营养阴,清营养阴;丹参-凉血活血,以防瘀滞,黄连-清心泄热,银花、连翘、竹叶-轻清透热,宣通气机。治法:清营养阴,透热转气。吴鞠通将口渴作为是否用黄连的主要依据。口渴明显者,说明气分热邪仍盛,故用黄连清气;不渴者,说明热邪已完全入营,故去黄连以防其苦燥伤阴。

黄某,女,21岁,3月16日初诊。发热2天,心胸灼热不安,伴口渴欲饮,鼻咽干燥,小便黄,大便干。查T39.3 ℃,P102次/分,唇舌红,苔薄黄,脉数。胸片未发现异常。中医辨证:春温(热灼胸膈)治法:清泄膈热方药:凉膈散加减大黄12、芒硝10、甘草5、栀子10、竹叶7、黄芩10、

连翘10、薄荷7+麦冬10(2剂热退)

焦某,男,70岁。因反复高热,时有谵语,腹痛腹胀,大便15天未通就诊。曾自备大黄50g水煎服仍无排便之感。症见面色潮红,全身发热,口唇燥裂,口渴,频饮冷水。查全腹胀满伴压痛,舌红绛无苔,脉沉。中医辨证:春温热结阴亏治法:增液通下

方药:增液承气汤加减玄参30、生地24、麦冬24、大黄10(后下)、芒硝10+枳实10、厚朴10、陈皮6、甘草6(2剂后大便通)

祁某,女,34岁,6月25日初诊。尿频尿急1周,溺时疼痛,尿色红赤,身热口渴,腹部胀满,大便干结5日未行,苔黄燥,脉弦数。尿常规:RBC(3+),WBC(3+);中段尿细菌培养:副大肠杆菌>10万/ml。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阳明腑实,小肠热盛,二肠同病治法:通阳明之结,泄小肠之热方药:导赤承气汤加减生地15、赤芍12、黄连6、黄柏9、大黄9(后下)、芒硝10+石韦15、凤尾草30、白花蛇舌草30(2剂腑通溲畅痛解)王某,男,20岁,5月3日入院。发热、头痛、腰痛5天。呕吐频盛,吐物为咖啡样液,并衄血、痰中带血,解黑便1次。查体温39.5 ℃,胸腹及两上肢皮肤见较密集之瘀点。咽部充血,软腭见10余枚出血点,全腹压痛拒按,两肾叩压痛明显。舌质紫绛,苔黄燥,脉涩。血常规:WBC22 ×109,中性86%,淋巴14%;尿常规:尿蛋白(3+),红细胞(2+),颗粒管型(2+);血小板50 ×109,DIC阳性。

西医诊断: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热盛动血,瘀热互结治法:清热凉血化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粉9、赤芍9、丹皮9、生地60+通草9、丹参30、玄参30、银花30、车前子30、大黄15、连翘12(3剂后热退,出血停止)

刘某,男,38岁,5月20日就诊。自觉发热1月余,每日入暮至夜半,自觉全身发热,手足心热甚(体温波动在37.8 ~38 ℃),心烦少寐,口干咽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略数。曾用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而求治于中医。

中医辨证:阴虚发热治法:滋阴透邪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鳖甲30(先煎)、青蒿10、丹皮10、生地20、知母10(3剂后全身症状改善。)

郑某,男,12岁,8月12日初诊。始见发热头痛,面赤烦渴,至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日趋严重,高热不退,神昏抽搐,后转入我院,经检查确诊为乙型脑炎,住院治疗3天病情如故,特请中医会诊。时见高热少汗,体温40.5 ℃,神昏肢厥,频作抽搐,右侧为甚,颈项强硬,面色青黯,小溲短赤,大便4天未解,口干唇燥,舌红绛,苔白黄干,脉弦滑数。

中医辨证:暑温(气营两燔,热闭心包,引动肝风,热结肠腑)治法:清气凉营,开窍熄风

方药:加减玉女煎合牛黄承气汤加味石膏50(先煎)、知母10、玄参10、麦冬10、生地30、大黄10(后下)+青蒿10、天麻10、全蝎3、羚羊角(先煎)3,安宫牛黄丸2粒,先用开水化服1粒,6h后再服1粒(翌日高热渐退,神识渐清,抽搐显减,便下1次)

三才汤:人参-补气,天冬、地黄-养阴。

连梅汤与黄连阿胶汤同为泻南补北之剂。①黄连阿胶汤以黄芩从黄连,以白芍从阿胶,清心与滋肾比例相当,用于阴虚火炽、虚实并重之证。②本方用

一味黄连泻心火,而用乌梅、麦冬、生地、阿胶四味药滋阴,其功用偏于养肾阴,用于肾阴虚兼余热扰心之证。

王某,女,36岁。胸闷、心悸10余年伴舌强、言蹇、左侧肢体麻木1年。素有风心病病史,1年前突然右头痛,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诊断为“右侧基底节脑栓塞”,治疗1月好转出院。现症:神清,两颧红,言语蹇涩,左手脚活动欠利且肌肤较右侧偏冷,舌红,舌下瘀紫,脉细涩偶有间歇。

中医辨证:阴虚阳亢,瘀阻络脉治法:滋阴潜阳,化瘀通络,佐以益气通脉

方药:三甲散加减炙鳖甲30、炮山甲5、地鳖虫10、炙龟板30、牡蛎30、郁金12、当归5、丹参30、黄芪30、党参30、麦冬12、降香5、五味子5、赤芍10、川芎5、甘草5(服药1月,舌体转动灵活,肢体活动较前灵活。)阶段性治法:上焦湿热——辛宣芳化,“辛宣”,一为解表,一为宣肺;“芳化”,即芳香化湿。

中焦湿热——辛开苦降,祛湿清热,辛温+苦温+苦寒,叶天士谓:“苦以清降,辛以通阳”。苦辛并进,顺其脾胃升降;寒热并用,清热祛湿并行。下焦湿热——淡渗利湿,从湿中泄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1、女,南京某师范院校学生,6月23日因不明原因发热入院。常规检查均无异常,西医诊断为上感,用抗生素、抗病毒、激素治疗及支持补液1周,仍持续高热40 ℃左右,故请沈凤阁教授会诊。症见高热,头重身困,少汗,并感胃脘部痞满,口淡口苦,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淡暗,苔黄腻,脉濡数。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外感湿热,郁久化热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梗12、佩兰梗12、杏仁10、厚朴10、半夏10、白豆蔻6、茯苓15、猪苓15、薏苡仁30、砂仁5、黄连6、栀子10(服下1剂后开始出汗,解大量黄色小便,高热退,头身困重减轻。)

2、张某,男,55岁,11月29日初诊。胃脘隐痛1年余,现症见胃脘隐痛,饥饿时明显,伴反酸嗳气,口粘口苦,纳差,眠可,大便每日1-2次,成形,无排便不适感,小便如常,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曾作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胃脘痛(脾胃湿热型)治法:清化湿热,行气安中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2、厚朴12、法半夏12、茯苓30、佛手12、元胡15、郁金15、苏梗15、栀子10、木香10、柿蒂30、麦芽30(1周后胃痛明显减轻)

1、女,9岁,4月20日初诊。发热1月余,最高体温达39.5℃,当地某医院考虑为感染,予以头孢类抗感染治疗,效不佳。后患儿每日均有发热,但可自行热退。多家医院就诊,病因不明,遂求治于中医。症见每日发热,体温晨起后逐渐升高,至下午3点左右最高,下午6点左右又逐渐下降,伴乏力、肢体酸困,自觉头晕欲睡,大便溏,纳呆。舌稍偏红,苔白腻,脉缓。

中医辨证:湿困中焦治法:清热利湿,宣畅气机

方药:三仁汤杏仁10、白蔻仁6、厚朴6、半夏6、薏苡仁15、滑石15、淡竹叶10、通草10(14剂热退而愈。)

2、张某,男,35岁,因发热10天在村卫生室服用、注射抗生素药物多次不效而就诊。症见发热起伏,午后热甚,汗出热不退,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头

重如裹,食少恶心,脘闷不舒,大便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发热待查中医辨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王氏连朴饮加减黄连12、栀子10、厚朴15、菖蒲10、半夏10、豆豉10、薏苡仁30、车前子10、苍术10、杏仁10、白扁豆30、佩兰10、芦根20(3剂症减)

3、陈某,男,35岁,8月5日初诊。5天前田间劳作回家后出现全身不适,发热恶寒,胸脘痞闷,汗出不爽,下午发热较高,肢倦乏力,纳食不香。经用退热剂、青霉素等药,疗效不佳。现面赤气粗,精神不佳,少言懒动,肢体酸困,扪其肌肤灼热,体温41 ℃,小便短少色黄。舌红少津,苔黄,脉洪大而数。中医辨证:热重于湿

治法:清阳明邪热,化太阴脾湿方药:白虎加苍术汤石膏50、知母15、苍术15、粳米10、甘草6(4剂后精神轻爽,热退汗止,身重困倦减其八九。)杨某,女,9岁,5月18日初诊。3天前始见恶寒发热,倦怠不食,继而咽喉疼痛。经西医治疗无效,遂求治于中医。现发热38.8℃,查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色红,陷窝处有黄白色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声音嘶哑,神倦有汗,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乳蛾(湿热毒邪上犯肺胃,郁结咽喉)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利咽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荆芥9、薄荷9、黄芩10、连翘15、藿香10、茵陈10、滑石18、石菖蒲6、白豆蔻3、射干6、板蓝根15、赤芍10(2剂后热退,咽痛减。)

男,14岁,9月13日以“病脑待排”收院。1周前因汗出后致恶寒发热,口干苦,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曾在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1周,患儿发热不退,渐见精神恍惚,终日嗜睡,胸闷纳呆,身困乏力,舌红,苔白厚腻,脉濡缓。中医辨证:湿浊内蕴,蒙蔽清阳

治法:清热辟秽,芳香开窍方药:菖蒲郁金汤加减菖蒲15、郁金15、银花15、连翘15、桔梗12、薄荷10、滑石30、黄芩10、栀子10、菊花12、藿香10、竹沥10ml、丹皮10、竹叶10、甘草6(3剂后神志清醒。)

方某,男,32岁。大便粘腻不爽伴腹痛2年,曾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多处行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现大便仍粘腻不爽,呈赤白样,血多脓少,有里急后重感,排便时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阻滞胃肠,损伤血络治法:清热利湿,行气通便

方药:枳实导滞汤加减枳实12、厚朴12、酒大黄10、槟榔12、黄芩12、连翘12、紫草12、神曲12、山楂12、炒白术15、茯苓15、白芍15、葛根15、土茯苓20、三七粉6、甘草6(6剂后症状改善。)

伏暑内因:正气强盛,人体足以抵御外界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而不发病。正气稍弱,感邪轻微,正气仍可祛邪外出,故虽有轻微症状,但可不药而愈。正气再弱,感邪较甚,则立即发病,而为暑湿或暑温。正气亏虚,感邪轻微,正虚不足以抗邪外出,邪微不足以即时发病,致邪气伏藏于内,迁延日久,暗耗正气,待秋冬复感时令之邪,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

热结阴伤证:暑热炽盛,身热,舌红,苔黄,脉数;阴伤液涸,口渴,无汗,小便短少不利,舌干苔燥,脉细。

辜某,男,15岁,11月18日初诊。9天前开始发热,最高达39 ℃,微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汗出不多,在校医院治疗7天不效。现症见发热重恶寒轻,

肌肤灼热无汗,口渴心烦,全身肌肉酸痛,大便数日未行,舌红苔黄微腻,脉浮数。

西医诊断:流感中医辨证:伏暑(卫气同病)治法:解表清暑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2、连翘15、荆芥10、牛蒡子10、淡竹叶10、薄荷10、桔梗10、芦根30、甘草5、 +滑石15、羌活10、黄芩10(4剂病减。)男,35岁,12月20日初诊。受寒后出现寒热如疟、胸闷、心烦、心下痞硬,晚上加重,伴咳嗽、口苦、纳差,苔黄腻,脉弦数等症,在某院中医治疗,用小柴胡汤3剂,症状未缓解,反心烦、胸闷加重。现症见寒热如疟,脘痞作呕,胸闷心烦,入暮尤重,天明出汗诸症稍减,伴胸腹灼热始终不除。素有胆囊炎病史,且有夏季在炎热潮湿环境中工作的经历。

中医辨证:伏暑(邪在少阳)治法:清利三焦湿热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青蒿20、黄芩10、半夏10、陈皮10、甘草10、茯苓10、竹茹10、枳实10、滑石15、青黛5(5剂后诸症均解。)

贺某,女,20岁,1月5日初诊。1周前因高热入院,发热40℃,怕冷,神清,脘腹痞胀,恶心纳差,大便溏薄。血及尿常规正常,胸透(-);大便常规:WBC(2+)。西医按急性肠炎用补液、抗生素治疗,体温降至38.6℃,再用西药无效而请中医会诊。现发热,神情略显呆滞,脘腹痞胀,按之灼手,大便溏薄(绛色),滞下不爽,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濡数。

中医辨证:伏暑(邪结肠腑,湿热蕴结)治法:清化湿热,导滞通腑方药:枳实导滞汤加减枳实10、厚朴10、大黄6、槟榔10、黄芩10、黄连4、连翘10、葛根10、焦神曲10、焦山楂10、白术10、茯苓15、泽泻10(3剂后大便通畅,诸症皆减。)

凌某,男,36岁,12月21日初诊。初起寒热,热头痛,服辛温散寒剂后,虽得汗而热不退,午后尤甚,心烦不寐,有时通宵达旦,口干不欲饮,小腹胀痛,小便短涩热痛。舌绛,脉数。

中医辨证:伏暑(暑热炽于心营,移热于小肠)治法:清心凉营,利尿泻火

方药:导赤清心汤加减生地9、丹皮9、麦冬9、竹叶6、莲子心5、茯苓9、木通9、滑石12、珍珠母15、甘草3(3剂诸症皆除。)

男,26岁,10月12日初诊。3天前因发热、头痛、微冷、喉痛、咳嗽到某诊所就诊,拟为上感,服西药及注射治疗,效果欠佳。现咳嗽胸痛,喉痛咽干,口渴舌燥,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红苔微黄,脉浮数。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余无异常。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燥热咳嗽治法:清热宣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10、杏仁10、豆豉10、栀子10、沙参15、川贝10+麦冬15、枇杷叶10、知母10、枳壳6、冰糖 20(3剂症减,又4剂而愈。)王某,男,于9月27日出差,次日即发热,微恶寒,干咳少痰,咽干鼻燥。在外地诊治,病情好转,5天后回原住地时身热已退,但仍干咳,口鼻、咽、唇干燥乏津,口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秋燥(肺胃阴伤)治法:滋养肺胃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15、麦冬15、玉竹15、花粉15、桑叶10、甘草5+杏仁10、芦根15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_韩振杰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韩振杰陕西省榆林市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总医院(榆林719315) 摘要:本文就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即苦寒攻下法、扶正攻下法、通瘀破结法、导滞通下法。关键词:通下法;温病学;医话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4.095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699-02 通下法是攻导里实、逐邪下泄的一种方法。具有通便荡积、泻下实邪、通瘀破结等作用。温病中凡是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等证皆可运用。临床按其作用可分为苦寒攻下、扶正攻下、通瘀破结、导滞通下四种,尤其以苦寒攻下法运用机会最多。柳宝诒所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就是指此而言。但也需根据病情的兼挟变化,与其他方法配合运用。现就各法适应病证分述如下: 1苦寒攻下法 主要用于温病热结腑实或兼它径实热的纯实证。 1.1热结腑实证身热恶热,日哺潮热,烦躁昏谵,汗出大渴,小便短赤,腹满痛拒按,大便密结,或下利稀水、恶臭难闻,舌苔黄厚焦燥,甚至焦黄起刺,脉沉实滑数有力。 此系热入阳明,劫灼胃津,与肠中宿滞内结为燥屎,治宜苦寒攻下,可根据痞、满、燥、实的轻重分别用三承气汤(温病引用《伤寒论》三承气汤已减枳、朴之量,且以调胃承气汤为多用,因为温热病热结腑实证,津气损伤较伤寒腑实更重更速的缘故)。 1.2热结腑实兼它结实热证 兼痰疾热壅肺证:潮热便秘,咳喘胸闷,痰涎壅盛,苔黄厚腻而干,脉沉滑数,右寸实大。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升降相关。痰热壅肺,肺气不降,热结大肠,腑实不通,二者互为因果,故出现上述证候。此属脏腑同病,治宜肺与大肠同治,以清痰热,宣肺气,通腑实为法,即苦寒攻下合宣肺化痰,方用《温病条辨》的宣白承气汤(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 此系燥热结于大肠,痰热结于胸脘所致,治宜攻下腑实,化痰开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承气合小陷胸汤(瓜蒌、黄连、半夏、枳实、厚朴、大黄)。实际上用俞根初陷胸承气汤更佳(瓜蒌、黄连、半夏、枳实、芒硝、大黄)。 1.3兼小肠热盛证身热烦渴,腹满便秘,小便涓滴,赤涩热痛,苔黄燥,脉沉数,左尺弦劲。 此系二肠同病,燥热内结大肠,又兼小肠热盛,下灼膀胱。治宜攻下热结,清泻火腑,方用《温病条辨》的导赤承气汤(生地黄、赤芍、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1.4兼热闭心包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謇语涩,腹满便秘,饮不解渴,舌降苔黄燥,脉沉滑数。 此系气营同病,多由腑实失下,邪热内陷,顺传心包而成。此时虽以热闭心包为急,但腑实不去,热无从泄,必将内闭外脱。故宜开窍醒神与攻下腑实并用,方用《温病条辨》的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送服生大黄末)。 2扶正攻下法 主用于热结腑实兼津液不足,或兼气液两亏的虚实夹杂证。 2.1腑实兼阴液亏虚证身热腑满便秘,口燥咽干,舌红而干,苔焦燥,脉沉细有力。 此系热结液亏,半虚半实之证。治宜增液攻下,方用《温病条辨》的增液承气汤(玄参、生地、麦冬、大黄、黄硝)。 2.2兼气液两亏证身热腹满便秘,口燥咽干,唇裂齿焦,倦怠少气,精神萎靡,舌干红,舌苔或黑而焦燥,脉沉细无力或沉涩。 此腑实未去,气液大伤之证,常由腑实失下,迁延而成。治宜攻下腑实,大补气液,方用《温病条辨》的新加黄龙汤(大黄、芒硝、甘草、生地、玄参、麦冬、人参、海参、当归、姜汁)。 3通瘀破结法 主要用于热与血结的血热蓄结证。以身热夜甚,少腹急结或硬满疼痛,神志如狂或发狂,舌质紫降而暗,脉沉实或沉涩为主要表现。 此系热入血分,与瘀血结于下焦之证。治宜通瘀破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 4导滞通下法 主要用于湿热挟滞的湿温里结证,或湿滞大肠证。 4.1湿热挟滞,里结胃肠证胸腹灼热,脘痞呕恶,腹胀作痛,大便溏臭不爽,粘垢如酱,或色黑如漆,苔黄垢 · 996 · 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 April2010.Vol25.4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支英豪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200) 摘 要:对各温病学家的论著和医案分析,论述各温病学家重视固护阳气的5个原因:湿邪伤阳、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燥邪伤阳、阴液亏虚致亡阳及病后调理。 关键词:温病;固护阳气 中图分类号:R 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2002)02—0023—02 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 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因其致病因素为温邪,温邪为阳邪易伤津液,故温病学家们都非常重视固护津液。但纵观各温病学家的著作不难发现,各温病学家亦非常重视固护阳气。如《医案?吐血》18个病例中有4个病例使用小建中汤加味,建复中阳而达止血目的。吴鞠通在便血的9个病例中记载的均是用黄土汤加减。可见温病护阳具有其临床依据和客观价值。温邪致病伤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湿邪伤阳 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最易闭阻清阳,损伤 人之阳气,如湿郁脾阳,湿阻中焦阳气,酒湿伤阳郁生胃痈等等。湿热合邪致病为温病的一大发病类型。无形无质之热邪每借有形有质之湿邪为依附,由于湿温留连,气机郁阻,清阳不升,湿温既然是阴阳合邪,治疗上不能纯用温阳药,以致助热伤津,也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致凉遏湿邪恋之不去,气机更不能舒展,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致助热伤津之弊,历代温病学家往往化气利湿以通阳。叶天士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不在于用温药而在于分消宣化,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 湿邪从寒化,寒邪与湿邪相结,因两者皆为阴邪更伤阳气。吴鞠通云:“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 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 于相合,最损伤人阳气”。故治疗上需护其阳气。吴鞠通《温病条病》寒湿篇共25条原文,有13条涉及寒湿伤阳,且都用了附子以回阳。吴鞠通曰:“夫肾之真水,生于一阳,坎中满也,故治少阴之湿,一以护肾阳使火能生土为主,肾与膀胱为夫妻,泄膀胱之积水,从下治,亦所以使水不没肾中真阳也”。 湿邪侵及人体,从热化亦从寒化,这取决于个人体质差异,阳旺之躯,湿邪即从热化;阴盛之体,湿邪从寒化。章虚谷曰:“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叶天士《温热论》曰:“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说明凡面色 白之人,大多阳气不足,如果感受湿邪,易致湿胜阳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顾护阳气特别在后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更宜扶其阳气。 2 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远热”均为治 疗温病的大法,一般治疗温病均用苦寒凉性之药为多。治温热病者,恣用苦寒,以致寒凉太过伤其阳气。或素体阳虚或燥邪、寒湿致病误用大寒大苦之药而伤阳气。阳气虚正不胜邪,内陷于里,需温补阳气与祛邪并用。如吴鞠通《温病条病》中焦篇第 收稿日期:2002—01—25 作者简介:支英豪(1975~  ),女,本院《中医内科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3 2第25卷第2期 2002年6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C ollege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 ol.25N o.2 6.2002

温病学总结

绪论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 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4、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着;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这书问世迄今已经200多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环境来看,吴氏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出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邀京师,检校《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从学术氛围来看,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的趋势。特别是叶天士的《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 1、XX温热病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虽然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繁多,治疗方药有异,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津为主要特点。因此,治疗上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型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温热伤阴与泄热存阴,是吴鞠通对温热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核心。 2、湿热病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 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入湿热病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湿热未化燥的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血分,往往始终留连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标示湿热病的传变发展规律。而湿是重浊之邪,有自上流下的特性,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的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辨证为纲领。综观三焦篇中湿热的内容,始终突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资料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表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 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 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代表方剂如银翘散。(2)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内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内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3)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 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4)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代表方剂如桑杏汤。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第二,表证解除之后药物就要停止使用,中病即止,防止过度用药而损伤正气。2.清气法清气法,是清解气分热邪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适用于温病中的气分证。所谓气分证,是热邪入里的证候,凡热邪不在表,又没有深入血脉者,都属于气分证,所以气分证的范围很广。在气分阶段,邪气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所以这个阶段是温病的极期,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特点。气分阶段决定着病变的发展趋势与预后,因为这个阶段,邪气所盛但正气不衰,如果治疗及时,采取的措施得法,邪气就会解除;如治疗不及时、不得法、就深入发展,或者向气分的虚证发展而导致虚脱亡阳;或者向营分、血分深入。气分证无论向哪一方向发展,都是危重症。所以说,在温病的治疗中清气法是关键。由于证候类型不同,清气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清解宣气法是指用轻清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透泄热邪,宣畅气机的治法,适用于气分证初起,邪气不盛。热郁胸膈的证候。临床表现是: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五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五章) 第五章四时温病一、风温(一)风温的传变情况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吴鞠通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均指出温邪首先犯肺这一特点。温乃火邪,性主炎上,故风温之邪,上先受之。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与鼻相通,故风温初起往往并见肺失宣降的病变。称为卫分温病。肺卫之邪,不得外解,渐入气分。自上而下,由肺、胸膈、胃传至大肠,称为顺传。肺卫之邪,骤然内陷,深入营分,闭阻心窍,发生神昏谵语之症,称为逆传心包。所以造成逆传,原因与感邪的轻重和正气的强弱有关。感邪愈重,正气愈虚,尤其是心阴心气不足,或素有痰浊内蕴者,最易造成温邪逆传。叶天士说:“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即指此而言。(二)风温的辨治风温的辨治,首先要划分其不同的传变阶段。初起全是卫分阶段,继之根据其顺传和逆传的不同途径,可至气分或营分,很少深入血分。要分清病位在肺、胸膈,还是在胃、在大肠。再次就要辨识病变的性质,是风热初袭,还是郁热内蕴;是火热内炽,还是实热内结;是单纯邪热为患,还是兼食、挟痰等作祟。风温的治疗亦有一定的规律。初起为风热袭于肺卫,故治疗采用辛凉轻疏,清解热邪,使肺卫热解,三焦通畅,热退而病除。如桑菊饮、银翘散等。切不可辛温发汗,或解表药物。

若用发汗解表法,其邪不唯不解,反生他患。亦不可一见发热,就过早重用寒凉,以免因凉遏阻气机,使邪热不得外透,反而内陷心包。病至气分,自当以清为主。但要区分火热、火郁、痰热、热结等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清法。如热郁胸膈宜清宣郁热;痰热结胸宜化痰清热;热炽肺胃宜辛寒清热;热结肠腑宜攻下泄热。热陷心包,炼液为痰,痰热闭阻心窍,而致神昏谵语者,以安宫牛黄丸等清心豁痰开窍。风温后期,邪热渐退。肺胃阴伤者,常有低热干咳、口渴舌燥、干呕纳差等症,不可再以苦寒清之,以免化燥伤阴,而宜甘寒生津养液之品,滋养肺胃。肺阴复则气降而咳止,胃阴复则气降而得食,阴复而制亢阳,则低热自退。此善后之法,不可不知。风温卫气营血的见证及治疗1.风温初起必见卫分证。是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影响肺卫功能。在卫分时,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微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略干,脉象浮数、咳嗽、咽红肿痛等。须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之旨,采用辛凉清解之法。一般选用吴鞠通的银翘散。银翘散方:连翘30g、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上药共杵为散,每服18g,鲜芦根煎汤服。病重者,四小时一服,日三次,夜一次。轻者可六小时一服,日二次,夜一次。病不解时,再如前法服。本方以银花、连翘轻清达上,清热解毒;薄荷、豆豉、荆芥辛宣肺卫,透郁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终审稿)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 结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摘要:《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书渊源于《内经》、《难经》。仲景自序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本文主要浅谈笔者对二者区别和联系的认识。 关键词:伤寒论、伤寒、温病、关系 正文:《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医著。而温病学的发展是在《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证治基础上建立的。《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及其治疗外感病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以及扶正祛邪、治未病等治疗思想,对温病学治法理论及治疗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深远。 1.伤寒与温病的区别 伤寒与温病发生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混淆了伤寒广义与狭义 的含义。《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把所有的外感热病都归于伤寒,属广义伤寒,温病也不例外。《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里把伤寒分为五类,五类中又有伤寒。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湿温、热病、温病都属其中。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与湿温、热病、温病并列。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很明确地提出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可见仲景所论伤寒也是广义伤寒。由此得出,广义伤寒包括温病,二者是隶属关系,狭义伤寒则不同于温病,二者是并列关系。2.伤寒与温病的联系 伤寒和温病尽管在诸多方面认识不同,但是两者并不是对立的, 二者的联系也是千丝万缕的。从历史渊源来看,二者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均源于《内经》和《难经》,所以是同源异流。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

单项60* 多选10*1 填空10*1 名解5*2 问答2*5 2*10 病案1*10 绪论 (时间特点阶段)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10、学派形成的要素: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一定的人数 &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共有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分类 温热类温病(有热无湿):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湿热类温病(有热有湿):湿温、暑湿、伏暑 2、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和伏邪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可能名解 3、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黑体重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四大经典之温病

《温病学名著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

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明,读者当自得之。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温病学题库(考试学习)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不属于温邪范围的病邪是: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温病学总结

温病学 第一单元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三、分类: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 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 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四、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性 (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6)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为强,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二、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

浅谈温病_伏邪学说_徒康宛

浅谈温病“伏邪学说” 陕西中医学院2002级中医2班(712046) 徒康宛 武 维 指导:董正华 关键词:伏邪学说 温病学 “伏邪学说”是温病的重要发病学说之一。其源于《黄帝内经》,形成于晋代,鼎盛于清代。随着近现代对温病学的深入研究,“伏邪学说”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有人肯定其价值的同时主张进一步发展它,另一方面则有人极力主张淘汰它。“伏邪学说”出路如何?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客观地进行评价?本文试从“伏邪学说”的渊源、具体内容、发展历程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和局限性等方面予以分析。 1 “伏邪学说”的概念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1]《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2]这就是说寒邪侵袭人体后,如果当时未发病,在冬不藏精的条件下,郁而化热,至春则发为温病。此为后世“伏邪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晋王叔和首创“伏气”开始,到清代有关伏邪温病学说的专著,如刘吉人的《伏邪新书》、柳宝诒的《温热逢源》,“伏邪学说”在漫长的经历中走向鼎盛时期。具体而言,伏邪温病学说是指发病初期以里热证候为主要表现,而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不相符合的一类温病。推而广之,当邪气侵犯人体时,邪气不能被消灭或排除,也不能应期发病,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整体的平衡,使毒邪伏藏待机,及至到了内外环境条件有利于毒邪时,邪毒暴张,干扰或破坏了体内正常生理状态而发病”[3]。可以这样理解:“伏邪学说”是后世医家在临床类似病例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回过头来研究《内经》而逐渐意识到的。所以说“伏邪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典型的实践经验总结。正如王景洪所说:“‘伏邪学说’虽源自《内经》,但其本源实来自实践……是中医审证求因理论的体现。”[4] 2 伏邪属性及其伏藏条件 对伏邪属性的认识,明清时期诸多温病专著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不仅是寒邪,其他各种外邪均可藏伏。现代温病学家甚至认为“伏邪指的是自然气候。”[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经》中有关正邪二气的存亡论述,表明正气的亏虚是邪伏于内的先决条件。正如柳宝诒《温热逢源?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中说:“其伤人也,未因肾气之虚,始得入而据之。”[6] 3 邪气的伏藏部位 病邪侵袭人体不即发病,而是隐藏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发病。那么,病邪隐藏于人体哪个部位,又是如何隐藏的呢?根据伏邪温病的证候表现差异,前人提出了伏邪部位的理论,但因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以及病种的差异,对伏邪部位提出了多种看法:1邪伏肌骨。《诸病源候论?温病候》提出:“寒毒藏于肌骨中。”[7]认为冬季感受的寒毒是藏于人体肌肉骨骼之间。这种认识是根据其所研究病种及发病特点而推论出来的。o邪伏少阴。根据五脏应四时理论,结合临床证候特点,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以春木内应肝胆也。”[8]?邪伏膜原与少阴。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伏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阴膜原,虚邪多发于少阴血分、阴分。”[9]?邪伏部位随体质因素不同而异。如肾虚之体邪气伏藏于少阴,劳苦体实之人邪气伏藏于肌肤。这种认识是对各家伏邪理论的概括。 关于邪气伏藏的部位,历来没有统一的认识,随着现代对温病的深入研究,有人指出:“对邪伏部位的认识不应该刻板地把它看成是解剖上的具体病变部位,而是阐述某些温病病因病机的理论概括。”[10]综合以上各种观点,邪气内伏的部位,因邪气的种类不同而异,亦与气候、发病时间、机体的正气强弱等因素有关,其实际意义在于指导临床辨证,便于更明确的分析病情,阐明病因病机,并且有利于区分出各种证候类型。 4 伏邪引发的因素 关于伏邪引发的因素,《内经》中早有论述:“冬受寒,春夏发病;夏受暑,秋冬而发。”清?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近代温病专家郭谦亨亦说“温病受邪发病以季节为标准”。[11]由此可见,伏邪是在伏藏人体后在一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发的。 5 “伏邪学说”之我见 “伏邪学说”是来自临床实践的总结,它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它最大的不足在于在解释某些伏邪温病病因病机时不够清晰明确。例如,作为伏邪温病的代表,春温病的病因是伏寒化温,那么什么情况下寒邪才伏藏于人体发病?什么情况下能立即发病?又如,寒邪伏藏后,其伏藏时间又是由什么决定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伏藏的寒邪可以祛 ? 19 ? 国医论坛 2006年7月 第21卷 第4期 F ORU M O N T RA DIT ION A L CHINESE M ED ICIN E JU LY2006,V O L.21,N 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