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里的生物》资料作者简介(精品)
表里的生物课文精讲
表里的生物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表里的生物》是一篇描述作者小时候对父亲的表产生好奇,并通过观察、思考和父亲的解答,逐渐了解了表的工作原理和生物学的奥秘的文章。
以下是该文章的可能的章节划分:《表里的生物》章节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4段):描述“我”小时候对父亲的表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二部分(第5-19段):详细叙述了“我”是如何向父亲提问并了解表的工作原理的,同时也揭示了“我”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部分(第20-21段):总结了“我”从表的学习中获得的启示和感悟,强调了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和意义。
整篇文章以“表”为线索,通过“我”对表的好奇和探索,展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意义,同时也传递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是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
二、文章赏析《表里的生物》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通过作者小时候对父亲怀表的好奇和探究,展示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同时也揭示了科学的奥秘和魅力。
文章以“表”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对表的外观和声音的好奇,引导读者进入他的探究之旅。
同时,文章中也出现了多条线索,如“我”的心理和情感线,以及父亲对“我”的引导和教诲线,这些线索相互交织,使得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究的世界。
例如,文章中对于表的描写,“它的样子很可怕,像一只大蝎子”,这样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
父亲的形象被塑造得既严肃又慈爱,他既对“我”的好奇心表示理解,又通过引导和教诲让“我”获得了知识和成长。
而“我”的形象则展现出了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究精神的儿童形象,让人感受到儿童的天真和可爱。
文章的主题深刻而富有启示意义。
通过“我”对表的探究和父亲的引导,文章传达了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强调了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和意义。
《表里的生物》
然而,当小男孩带手表回家时,他发现 生物消失了。经过一番寻找,他发现生 物躲进了钟楼里。小男孩和生物建立了 深厚的友谊,并开始称呼它为“里边的
东西”。
一天,小男孩的妹妹无意识地打破了手 表,导致生物受伤并无法治愈。小男孩 尽力挽救生物,但最终失败了。他感到 非常悲伤,并意识到生命和时间的无情
作品结构
由三个相对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分别从 不同角度探讨了时间、记忆和身份的问题。
写作风格
采用现代主义手法,注重内心独白和意识流,使 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主角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对作品本身的反思与批判性思考
主题深度
作品虽然涉及时间、记忆和身份等普遍问题,但过于侧重个人感 受,对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探讨不够深入。
反讽手法
作者在文本中运用反讽手 法,通过主人公的自我反 思和自我否定,揭示了人 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04
CATALOGUE
作品影响与评价
对当时文学界的影响
突破性的创作风格
作者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心理描绘,打破了当时文学创作的传统,给 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
批判现实主义的深化
考。
专家评价
专家们普遍认为,《表里的生物 》展现了冯至深厚的文学功底和 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体现了他在
现代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02
CATALOGUE
故事情节
故事梗概
小男孩在父亲的旧手表里发现了一个微 小的生物,它像水螅,且能够在手表的 各个部件中自由穿梭。小男孩对这个生 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并开始与它进
个人收获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对时间、记忆和身份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 识和理解,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表里的生物-ppt课件
思考:“我”为什么会产生表里有生物的想法呢?
活的生物 能发出声音
表里有生物 共同点
父亲的表 发出“滴答”声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 针会自己走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 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 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 思考: ● 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富有探究精神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 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 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 “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 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板
书 设
16
猜测
计表
里
的
生 证实
部编版语文
表里的生物
冯志:河北涿县人,原名冯承植。现代诗人,翻 译家,教授。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 鲁迅评价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我会写
脆拦 玻 璃 恶 怖 蟋 蟀
悉蟋 虫
率蟀
我会读
xiē
蝎子
máng
盲人
证实
bō
guō
钵子 蝈蝈
diào
单调 齿轮
xī shuài zhē
蟋蟀 蛰
机器 唯恐
钟楼
è
丑恶
街心
bù
恐怖
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水 里游的,地上跑的……可是,你们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你有 什么疑问?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案所设计的教材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其中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生物世界》,具体内容是《表里的生物》一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动物和植物的表现形态及内部构造,并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帮助他们增加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认识到动物和植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并能够初步了解其生命活动。
2.能力目标:能够注意观察和处理生物形态以及响应生物变化,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对生物的敬畏之心,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生物的表面形态及内部组成结构;2.掌握简单的生命活动知识;3.培养对生物的敬畏之心,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呈现生物内部组成结构的三维形态;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动植物,并提问“生物是什么?”来引发学生对该话题的思考。
2.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所认识的不同的生物的名称、特点、生活习性等,并分享自己的认知。
学习环节1.正式开始学习本课内容,教师播放《表里的生物》课文动画,然后用生动的文字和图片详细解释动物和植物的表面特征及内部结构。
2.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像等多种视觉感官刺激物,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动植物,同时呈现生物内部组成结构的三维形态,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3.让学生自查自纠课文纠错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教授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如:呼吸、新陈代谢、生殖等。
巩固环节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图片,要求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准确地辨认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并注明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2.让学生结合课后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组作业,选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动植物,然后收集相关的知识和图片,汇报他们所学的关于该动植物的信息。
表里的生物 语文背景教材资料
《张明山与反围盘》
1954
《冯至诗文选集》
1955
《西郊集》
1958
《十年诗抄》
1959
《诗与遗产》
1963
《冯至诗选》
1980
《冯至选集》(1--2 卷)
1985
《论歌德》(1--2 卷)
1986
《冯至学术精华录》
1988
《杜甫诗选》
1956
《德国文学简史》
1958
《哈尔次山旅行记》
1928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1938
个人作品
作品 《昨日之歌》 《北游及其他》 《十四行集》 《山水》 《伍子胥》 《歌德论述》 《东欧杂记 1950》 《杜甫传 1952》
出版时间 1927 1929 1942 1947 1946 1948
1980
出版社 北新 沉钟社 桂林明日社 重庆国民出版社 文生 正中 新华书店 人文
备注 诗集 新诗、译诗合集 诗集 散文集 中篇历史小说 论文集
1986 年被聘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 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 1987 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联邦德国海
《表里的生物》PPT课件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 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语言(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1、小时候, “我” 有一个观点,“凡是 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样 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 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 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 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3、通过想像描写,揭示人物心理。这种方法常借 用梦境、幻觉,以想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 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2、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 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 罗庚 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 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5、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表”, 计量和指示时间的机械或电子的精 密仪器。表里面是不可能有生物的,可在小时 候的“我”看来却是有生物的。
课文紧紧围绕“表里的生物”为我们展示了 一个充满好奇,又善于思索的儿童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读一读这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吧!
冯至(1905-1993), 河北涿县人,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现代诗人, 翻译家,教授。1927年毕业于北京 大学。早年曾创办浅草社。1930年 赴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35年回 国,历任上海同济大学、昆明西南 联大及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 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 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
集》《十年诗抄》等,散放集《山水》《东 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 《杜甫传》,译著有《海涅诗选》《德国,
2017-2018年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里的生物》资料作者简介
《表里的生物》资料作者简介1905年9月17日,出生于直隶省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1912年,就读于叔祖冯学彰创办的一个私立小学,小学停办后,在家中从父亲学习《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
1917年,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1921年暑假考入北京大学。
1923年参加文艺团体浅草社。
1924年,顾随于上学期结束时受青岛胶澳中学之聘任教,邀冯至去青岛度假,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青岛愉快地过了40多天。
暑假后,听鲁迅讲授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与诗人柯仲平相识。
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29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
1930年底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1931年2月底,与梁宗岱在海德贝格相会。
在宫多尔夫的课堂上认识了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维利.鲍尔,后来成为好友。
冯至决定离开海德贝格,8月至柏林。
在柏林大学,开始研究歌德时代的文学。
与陈铨相识,与北大同学蒋复聪、朱懊交往。
1935年9月回国,1936年7月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
1939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
这7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
1946年7月至196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
1948年7月4日,冯至去清华,最后一次见到朱自清。
暑假期间,受杨振声邀请,全家在颐和园内谐趣园住了一个多月。
1950年1月2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讨论会上做关于歌德的报告。
3月30日至6月7日,随代表团出访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在莫斯科停留若干日。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3.表里的生物【第1课时】【新版】
_示__例__:__小__河__清__澈__见__底__,__如__同__一__条__透__明__的__蓝__绸__子__,__静__静__ _地__躺__在__大__地__的__怀__抱__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7-15自然段)信以为真。写父亲拨开表 盖,告诉“我”这摆来摆 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我” 信以为真。
第四部分(第16-17自然段)表里有蝎子。讲“我”见 人就说父亲的表里 有一个小蝎子。
说一说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 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 “我”的心理描写
主要作品: 诗集《 昨日之歌》《 十四行集》, 散文集《山水》等。
我会写
fèi
吠
书写指导
“犬”撇、捺宜伸展, 稳住中心。
miǎo
秒
书写指导
“禾”较窄,“少”右 点稍高。
tiān
添
书写指导
右上部撇、捺舒展,有 覆盖之势。
lián
怜
书写指导
左部竖为垂露竖;右部 撇捺宜舒展。
bō
拨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又”撇缩 捺伸。
13 表里的生物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快默读速度。了解“我” 是怎样的孩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重点)
走近作者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诗人、学者。 1930 年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历任同济大学 、西南联合 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秋长春版语文五上《表里的生物》教学课件
●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 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 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 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 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Xiē xī shuài guō
蝎蟋蟀 蝈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
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 好习惯。 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 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 文章表达的意思。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 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 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 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 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 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
——“我”和爸爸。
◆ 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 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 “我”的心理描写。
感悟刻画人 物方法的同 时,体会人 物的个性。
●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 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 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 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 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好奇
“我”
父亲的表
(好奇心强,渴求知识, 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
探究精神。)
回顾拓展
《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 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 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 后好好读一读。
《16、表里的生物》课文知识点讲解
16、《表里的生物》课文学问点讲解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一文,表达了作者小时候一段稚嫩可笑的经受。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动听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肯定有一个小生物。
他布满了古怪,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苦痛。
一次父亲翻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作者介绍:冯至( 1905 一1993〕原名冯承植,涿州人。
1930 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 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 年至1939 年任教于同济大学。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争辩所所长。
1925 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等。
主要作品:《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我会写:脆:动听脆枣脆弱干脆又甜又脆拦:拦挡拦截拦网拦堵拦路虎怖:恐惧蟋:蟋蟀蟀:蟋蟀震怖斗蟋蟀蟋蟀草怖畏怖惧阴森可怖形近字:脆(脆弱) 拦(阻拦) 蟋(蟋蟀)跪(下跪) 栏(栏目) 悉(生疏)蟀(蟋蟀) 布(布料) 玻(玻璃)率(率领) 怖(恐惧) 波(波浪)多音字:好:hǎo 好看hào 爱好弹tán 弹性dàn 子弹答:dā同意dá答案更gèng 更好gēng 更改近义词:洪亮——洪亮和谐——融洽单调——单一恳求——恳求开心——欢快猜测——猜测反义词:坚硬——松软单调——丰富秀丽——丑陋保护——破坏同意——拒绝丑恶——奇特理解词语:【钟楼】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安装时钟的较高的建筑物。
【洪亮】〔声音〕大;洪亮。
【和谐】协作得适当;和谐协调。
【单调】简洁重复而没有变化。
【坚硬】又结实又硬。
【动听】〔声音〕清楚动听;〔食物〕脆而芳香。
【严峻】①温存而不猛烈。
②松软;软和。
【奇特】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呈现】显出;露出。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里的生物》课件1
8 月 30日 授课时间
11月19日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表里的生物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对话和心理活动,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从 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 学 2、 学习生字、词语。 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标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品读中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心理描写:
1、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 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2、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 敢,因此我很痛苦。 3、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 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 我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 个活的生物。 4、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 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 一般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对话和心理活动,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冯至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诗 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12 岁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 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 从刚才的学习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 性了吗?
“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
• 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体会: 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 索精神。
小时候, “我” 有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 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样得出这个 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表里的生物
蟋蟀,俗称促织、蛐蛐儿。身体 黑色至褐色,头部有长触角,后腿 粗大善跳跃。雄性好争斗,两翅摩 擦能发出声响。
蝈蝈是一种昆虫,体形类似蚂蚱, 喜食植物的嫩叶,成虫有鸣叫的习 惯,好斗。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 大 ,后足发达,善跳跃 。
●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 来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 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 我很痛苦。
小时候的“我”是 怎样的孩子?你是从 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你的童年里有哪些值得 回忆的事情?也有过作者这 样的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和 大家分享。
xiē xī shuài zhē bù
蝎 蟋 蟀 蛰怖
tiān jù bō miǎo
添拒拨秒
转:zhuǎn(转弯) zhuàn(转动)
蒙:mēng(蒙蒙亮) méng(蒙 蔽)
蝉,俗称“知了”,翅膀基部黑褐 色。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 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 取树根液汁 。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典 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 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 尾巴。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
冯至(1905-1993),原名冯 承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 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 北涿州)人。12岁在涿县高等 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 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 影响,开始写诗。 1921年暑 假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参 加文艺团体浅草社,1925年 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 多诗与散文。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 丑恶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 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 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 个活的生物。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 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 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 里边的与一般的蝎子不同。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导语】《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次加快速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
(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
(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
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2、指名反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表里的生物》 知识清单
《表里的生物》知识清单一、作者简介《表里的生物》作者冯至(1905 年-1993 年),原名冯承植,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字词积累1、生字脆(cuì):容易折断破碎。
拦(lán):阻挡,不让通过。
玻(bō):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
璃(lí):通常指玻璃。
恶(è):不好,凶狠。
怖(bù):惧怕。
2、多音字调(tiáo):调节、调整。
调(diào):调查、调动。
3、词语解释和谐:配合得适当。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三、文章内容1、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对表的好奇心,他认为表里面有生物,并且凭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断地探寻表里面的世界。
2、段落大意第一段(1-9 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
第二段(10-19 自然段):写作者进一步猜测表里面有一个小蝎子,并向父亲求证。
第三段(20-21 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让作者看到了里面的世界,但作者仍然觉得里面有小蝎子。
四、写作手法1、心理描写文章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作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例如:“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2、语言描写通过作者与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表现了作者的天真和父亲的慈爱。
比如:“‘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五、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写作者对表的好奇和探索,表现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展现了童年生活的天真无邪和美好。
六、问题思考1、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表里面有生物?因为作者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表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五年级上册语文《表里的生物》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活的 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 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 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和恐怖的东 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 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
是好看。
dā:答应 答理。
dá:此回后答 我答案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
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节一肢动层物玻,璃身呢体多?为”黄褐色, “这就是叫你只口部许部 有两 四看侧 对,有 脚不一 ,许对 前螯 腹动( 部。较áo”粗),,父胸后亲回答。 蜂 人 如第父“、 或“1亲海3蝎 动为自关蜇子 物”什然于等。么段“用又毒读写有呢刺z:个h?刺é“小,”腹御我蝎我部 敌”子细 或又的”长 捕问, 食疑的。末 。问说端一法有个一毒是接钩,为一用了个来阻,止在““我我””随的便 不动“停,这追二摆问是下来因,为摆父对去亲这的关样是于小一“的个表孩小里子蝎有无个(法小x讲iē蝎清)子楚子”这的的样尾说精巴法密,就东 一 动这西就样的要随构蜇之造〔而原z产理hē生。〕了你。。”
“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明显
和些,比与“虫我的”歌的曲结论要不单相调符合些。。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
手
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16、表里的生物》课文知识点讲解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坚硬】又结实又硬。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食物)脆而清香。
【柔和】①温和而不强烈。②柔软;软和。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呈现】显出;露出。
【唯恐】只怕。
【拒绝】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示例2:
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洗衣机里,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
第三部分(20~21):写“我”持续很久见人就说起父亲表里的蝎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里的生物》资料
作者简介
1905年9月17日,出生于直隶省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1912年,就读于叔祖冯学彰创办的一个私立小学,小学停办后,在家中从父亲学习《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
1917年,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1921年暑假考入北京大学。
1923年参加文艺团体浅草社。
1924年,顾随于上学期结束时受青岛胶澳中学之聘任教,邀冯至去青岛度假,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青岛愉快地过了40多天。
暑假后,听鲁迅讲授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与诗人柯仲平相识。
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29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
1930年底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1931年2月底,与梁宗岱在海德贝格相会。
在宫多尔夫的课堂上认识了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维利.鲍尔,后来成为好友。
冯至决定离开海德贝格,8月至柏林。
在柏林大学,开始研究歌德时代的文学。
与陈铨相识,与北大同学蒋复聪、朱懊交往。
1935年9月回国,1936年7月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
1939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
这7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
1946年7月至196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
1948年7月4日,冯至去清华,最后一次见到朱自清。
暑假期间,受杨振声邀请,全家在颐和园内谐趣园住了一个多月。
1950年1月2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讨论会上做关于歌德的报告。
3月30日至6月7日,随代表团出访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在莫斯科停留若干日。
1951年后兼系主任。
著有《杜甫传》,当时颇得好评。
1954年2月,访问鞍山钢铁公司,同行者有吴组缃、黄药眠、肖殷、戈扬等。
6月至8月,与田间访问民主德国、罗马尼亚。
在柏林与安娜·西格斯、贝歇尔、布莱希特、魏斯科普夫等作家晤谈。
是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10月至11月,与成仿吾赴民主德国,参加莱比锡大学550周年庆祝大会,会后冯至又参加席勒诞生200周年纪念会。
196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
所长,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
1970年,7月,离开燕东园,迁居建国门外永安南里,去河南息县干校。
1979年6月7日至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冯至为团长。
重访海德贝格,参观海德贝格大学的日耳曼学研究室、东方美术研究室等。
7月19日至9月底在黄山疗养。
10月30日至ll月16日参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
在作协第三次会
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2年辞去所长职务,改任名誉所长。
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作协副主席。
198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高教部授予他“格林兄弟文学奖”。
1987年6月初,与姚可昆、韩耀成赴联邦德国接受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
5日,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接见冯至。
6日至10日第三次重访海德贝格。
14日,应奥地利科学院邀请访问维也纳。
18日,应民主德国高等教育部邀请,至魏玛、柏林访问。
12月15日,联邦德国驻华大使韩培德代表德国政府将联邦德国最高荣誉的“大十字勋章”授予冯至。
1988年1月14日,与臧克家、卞之琳、艾青一起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和北京市青年宫联合举办的“诗歌一日”活动。
5月16日,与韩耀成赴联邦德国卡塞尔,接受达姆施塔特德意志语言文学研究院授予冯至的“弗里德里希·宫多尔夫外国日尔曼学奖”。
25日回北京。
1989年4月25日,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国北欧文学学会会长。
8月,首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在京揭晓。
8月至10月中旬,患胸膜炎,住北京协和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