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真题)
![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a45a9c0975f46527d3e1a7.png)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14-2012高考真题)2014高考真题(14广东卷)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江西卷)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湖北卷)C.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 10 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 1 万公里、在建规模 1.2 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山东卷)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2013高考真题(江西卷)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山东卷) 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新课标2)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从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2012高考真题[全国卷]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湖北卷]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广东卷]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考病句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高考病句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8277f93bdd88d0d232d46a4e.png)
• 不合逻辑 • 这里的“不合逻辑” 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
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间的逻辑关系.。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 (一)前后矛盾 • (二)范围不清 • (三)不合事理 • (四)否定不当 • (五)强加因果
• (一)前后矛盾 • 1、进考场什么也不准带,只能带钢笔、铅
笔、直尺和圆规。
• (二)对象不明
• 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而引发的。
• 1、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 银幕上那样,是个个性开朗外向、不拘小 节的人。(2014山东卷)
• 2、《南方周报》不久前发表了文章《关注 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批评的人很 多,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 (三)词性不明 • 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那么可能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
• (一)指代不明 • (二)对象不明 • (三)词性不明 • (四)修饰不明 • (五)停顿不明 • (六)词义不明
• 指代不明(含对象不明)
• (一)指代不明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 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 方面””其”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 (她)”等。
产生歧义,即词性两可。 • 1、这辆车没有锁。
• 2、他背着财务总监和副总监偷偷地把这笔钱分 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 (四)修饰不明
• 多个定语既可以同时修饰中心名词,也可以存 在定语之间的相互修饰,易引起歧义
•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 的礼品赠送给他。
•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 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 很有教育意义。(2015山东卷)
• 5、我看谁也不可否认这出戏没有一定的消极影 响。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5ec54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3.png)
1、今年5月9 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 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2、在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 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3、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 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 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注意逻辑关系(抓数量、程度、范围、时态等词) ①最少、最低、平均、超过、最多、达到、约、逾、至少、
近+确数 ②“平均”不能与“都”连用 ③降低、减少、缩小不能加倍数 ④船只、星斗、人民等集体名词不能用数量词修饰,如:众
多莘莘学子(×)
四、强加关系(因果、递进、转折等)
1、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 典小说”之一,因为现在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列为必 读的课外读物。
2、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 资料。
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 是谋略不当。
①关注否定词(有效):单重否定即否定,双重 否定即肯定
②关注本身含有否定义的词:防止、禁止、缺乏 、杜绝、提防、避免、忌、漏、难道等
4、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 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10、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 、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1、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 作品、导游地图、古玩、配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 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 闹极了。
二、否定失当
1、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 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病句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ac105562f242336c1eb95e4c.png)
• (7)一面对两面 • (8)确数与约数同时使用。
训练——不合逻辑
• ①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 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 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 ②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 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 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病句修改 五、表意不明
• 表意不明:
• 1、费解: • 2、歧义:(1)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 (2)停顿造成歧义 • (3)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 3、指代不明
• ①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 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 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 的。 • ②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 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 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 一支枪。 • ③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 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 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 ⑨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应给以严厉打击。 • ⑩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 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 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 的重要保证。个体看作 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 户行列中来。 • ⑦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因为导弹、 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这些航天 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 • ⑧孔子具有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 出和回答的问题,不仅超越了一朝一国、 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 了君民关系的思考,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 是事实吗?
• ④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高 新技术科技会”的代表视察了高新 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 ⑤大家正在旅游车上有说有笑,小 刘突然发来短信问:“你们爬过山 没有?” • ⑥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 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 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 市的市民的理解。
病句辨析——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病句辨析——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d40d750967ec102de2bd8988.png)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复习目标】1、掌握不合逻辑这种病句类型的几种情况,学会辨析的方法和原则2、在训练中验证知识点,在知识的指导下训练。
【考情分析】高考全国卷,病句辨析是必考题,2018年也考查了病句的修改。
【自学指导】熟练背诵知识点,在训练中验证知识点,在知识的指导下训练。
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相结合。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活动一:了解并掌握不合逻辑这种病句的几种形式表意不明的表现主要是指代不明和歧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多义词造成(那本书是黄色的);②兼类词造成(这辆车没有锁);③语序不当造成(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来了);④停顿划分不同造成(小华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焦急);⑤语境不足缺乏必要的限制造成(开刀的是他父亲)。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不合逻辑主要包括:自相矛盾,分类列举不当,不合事理,否定失当,强加因果,主客倒置等。
(一)表意不明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3.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4.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5.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二)不和逻辑1.自相矛盾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突然”和“渐渐”矛盾。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2.分类不当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真题)答案
![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778277e87101f69e3195a7.png)
病句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14-2012高考真题)答案2014高考真题(14广东卷)B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正确语序应是:“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
D项不合逻辑(语序不当)。
“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
”(江西卷)C、不合逻辑。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
“老年职工”就包含男女,主宾构不成比较。
(湖北卷)C语意不明。
应为“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
“这”指代不明(山东卷)C项,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2013高考真题(江西卷)B、选购指挑选购买(商品),即通过对商品的比较,从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商品进行购买。
自主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
可见“自主”修饰“选购”显得多余。
也许有学生会认为生活用品包含了床上用品。
实际上床上用品指摆放于床上,供人在睡眠时使用的物品,包括被褥、被套、床单、床罩、床笠、枕套、枕芯、毯子、凉席和蚊帐等。
而生活用品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的统称,例如牙膏,脸盆,衣架等。
(山东卷)【解析】A有歧义,“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
B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新课标2)D项,逻辑混乱,删去“能否很好”。
)2012高考真题[全国卷]B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
不合逻辑。
D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
[湖北卷]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广东卷]D项逻辑顺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应该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第4讲病句的“林林总总”(三)“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第4讲病句的“林林总总”(三)“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8ebaec25ce2f0066f43322b3.png)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12/10/2021
目录
CONTENTS
类型五 表意不明 类型六 不合逻辑
三维训练设计
12/10/2021
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 楚、不明白。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 指代不明,二是有歧义。
12/10/2021
常见病因
病例诊治
1.指代不明
如:本月3日和10日下 午,参加“高新技术科技 会”的代表视察了高新技术 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分析:停顿不明。“3 日和10日下午”可停顿为 “3日和10日/下午”和“3日/ 和10日下午”。
12/10/2021
病例诊治
6.(2012·山东高考)日本在野 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 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 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 责任的。
4.(2015·广东高 考)今年五一节前 夕,发改委发出紧急 通知,禁止空调厂商 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 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 竞争。
分析:否定失 当,“禁止”和 “不得”,保留一 个即可。
常见病因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 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 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 用。在一些句子中,若没有 弄清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 强 系,就把关联词强加于句 加 子,则易造成病句。 关 如:该集团的资金大都 系 是向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 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 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 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分析:非转折关系, “然而”使用不当。
分析:“还”读 不一定出现)。
如:这个人好说话。
“hái”,作副词,
分析:“好”可读成
意为“仍”;读
“huán”,作动词,
“hǎo”,也可读成“hào”, 意为“归还”。
选修课 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选修课 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03765272b84ae45c3b358c7a.png)
直面病句
主客颠倒
1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分析:句子主客倒置了,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
2、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分析:应是“我国人民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
3《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对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 青年感到特别亲切。 分析:主客体位置颠倒。改为“我们这些即将毕业 的青年对《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感到特别亲切。”
例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例②: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 . 例③: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5)“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
例①:小刚和小华的爸爸到学校来了。 例②: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
(可指老师和一部分学生,也可指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学生)
(6)由语义不明引起 例: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 坏了。
直面病句
不合事理
4、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 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分析:“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不合逻辑,既然 是“平均”,就该是明确一定的,而且文化程度怎 么平均?删去“以上”。 5、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标价分别为228 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标价为106元、 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分析: “倍”只能用于增长。
语文选修课——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表意不明”病句类析
1.指代不明
例①:那个刚来的人谁也瞧不起。 例②: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 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2.有歧义
因多义词、多音词、结构不同、多层定语等原因 造成词语有不同的理解,句意不明,这就是歧义现 象。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病句复习——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病句复习——表意不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2cae50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e.png)
不合事理,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般指把 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 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1、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 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 证了手术的顺利的进行。
乱用否定,造成混乱。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 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双重或多重否定造成不合逻辑。
计策:注意多重否定、反问、及有否定意义的词。 如:以防、防止、避免、忌、戒、制止、禁止、否认 忘记等。
4、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说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 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模棱两可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 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 看法是否定的。
指
例2、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 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
代 不
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 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计策: 抓并列短语,看是否存在种属、交叉、重 复、对峙的矛盾。
4、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 学。
[析]“伪科学”这一概念用错了。“戴上……面具”就是表里不 一,“伪科学”是“反科学”的,“戴上伪科学的面具”实际 上就不是反科学的。应改为“戴上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5、地震产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 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产生。
3、否定不当
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 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如: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适
高中修改病句: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高中修改病句: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588a9ffeb4daa58da1114a7e.png)
修改病句3——表意不明“表意不明”类病句的病因,往往与句子成分残缺、赘余或用词不当,说话不严谨等有关。
“表意不明”类病句是一类带有语言综合运用性质的难度较大的题型。
所以,对这类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训练去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技巧方可解答。
“表意不明”类病句的具体病因,总结出以下几种情况:一、多音多义字造成歧义汉语的多音多义字较多,有时在同一个句子中,某些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由此所造成的歧义往往是隐蔽的,需要我们仔细辨析。
例如:①他的借条上写着:还4欠款5 000元。
病因是多音字造成了歧义。
因为“还”字有两种读音,如果读hái,意思是仍然欠5 000元钱;如果读huán,意思是已经还清了原来欠的5 000元钱。
(究竟选哪种读音,表达哪种意思,要选定一种)②教室没有锁4。
病因是多义字造成了歧义。
“锁”既可作为名词又可作为动词,作为名词时是指“安在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或连接处,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金属器具,要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作为动词时是指“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
(是选择名词还是动词?二者必取其一)所以这类病句修改的关键是“以音辨义”“以字义辨句意”,根据字音、字义来确定真正的句意。
二、停顿不同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导致句子的结构不同、句意不同。
例如:①世界上一年出版的各类刊物有上亿册。
病因是停顿的位置不确定造成了意思的不确定。
这个句子有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意思。
一种是“世界上/一年”(侧重的是“一年”),另一种是“世界/上一年”(侧重的是“前一年”)。
停顿的位置不同,就导致了句子的陈述对象不同,所以修改时要选择其中一种。
②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
病因是停顿不同,句意也不同。
一种是“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强调的是贪污的是两类款项和事实,另一种是“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强调的是贪污的金额。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b2002d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0.png)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山东卷第5题A项) 【解析】表意不明,“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两个目击者”,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弹壳”。
【易错提醒】高考表意不明语病主要有词的多义导致歧义、不同停顿产生歧义、指代不明、修饰两可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和“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
二看多音、多义词,多音、多义词往往容易造成歧义。
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他”、“自己”等在句中的指代内容是否明确。
四看“和”字,从词性来看,可以是连词,表示并列;也可以是介词,表示对象。
词性不同,在句子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不合逻辑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新课标卷Ⅱ第14题D项) 【解析】逻辑混乱,两面对一面,因为前面“提笔忘字”只涉及不好的一面,而后面“能否很好地传承”说的是两面,删去“能否很好”。
2.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山东卷第5题B项)【解析】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或删去“对于”。
3.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安徽卷第17题D项)【解析】不合逻辑,“攸关”一般可理解为“与什么有关”、“关系到什么”、“所关联的”,“攸关”已包含“到”的意思,这是由于词语误用而导致的逻辑错误,可将“攸关”改为“关系”或“涉及”。
4.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f9d63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3.png)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4.4 辨析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教学目标1.了解辨析病句最需要的语法常识。
2.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辨析表意不明一、指代不明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位”是指“前方记者”还是指“专家”?指代不明。
2.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可以理解为他生活中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他银幕上的形象,表意不明。
3.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是同意李明的建议,还是同意陈新的建议?句中的“他”指代不明。
关注指示代词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
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的作用。
但由于句子结构成分复杂,往往有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指代不明的问题。
辨析时要关注句中的指示代词,如“这”“这些”“其”“此”等。
二、歧义(一)因“结构不定”造成歧义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dc11c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64.png)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第一篇:高中语文病句辨析第2讲病句辨析(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考点解读《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可分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病句两类。
“语义性病句”,就是说这种句子在结构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语义表达上却有问题。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属语义性病句的一种,这类病句,由于它在句子结构上没什么问题,一般采用抽取主干的办法来检查,往往不能奏效,因而不少考生被这类病句迷惑。
所以,判断这类语病,必须拨开句子结构的迷雾,才能揪出句子语义表达的毛病。
二、知识梳理(一)表意不明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费解)或不止一种解释(歧义)。
1、指代不明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
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另外,句子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通常采用“是……还是”“……或(者)……”“有……也有……”等句式结构。
【例】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05年湖北高考卷)【解析】有两处错误,首先,第一个“她”指代不明,是指“三妹”还是“葛姐”?其次,“哭泣”“遭遇”动宾搭配不当。
“哭泣”的后面不能接宾语,这里用“哭诉”更好。
2、对象不明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而引发的。
【例】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解析】“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的原因(“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是“离休干部李大伯”的行为)。
3、歧义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即词义两可。
主要有两种情况:(2)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作多种解读,其词性没有改变;【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辨析病句
![辨析病句](https://img.taocdn.com/s3/m/83ce14ea524de518964b7d19.png)
(五)当出现介词时,注意辨析主语是 不是出现了问题。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 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六)当出现数量词时,要注意辨析语序 是不是得当,前后是不是矛盾,有没有赘 余重复。 如何迅速提高45分钟课堂的效益,这 是一个中学老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内容”“时间”“出席人员”都可安排, 但“应注意的问题”如何安排?
(九)当出现代词时,要注意辨析它 所指代有是不是正确。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 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2004年高考真题
(全国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 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 千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 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 进行。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 力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 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 胜对手。
“必须是”什么?由于“是”的宾语“过 程”没有出现,造成病句。
3、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 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 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针对”宾语残缺,造成病句。
4、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 米高、20米宽、7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 立在天目溪边。
10、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 地征求了专家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改为“认 真”、“慎重”。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 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 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辨析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辨析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3ba3c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7.png)
4.“的”字结构指代不明 如:修车的急坏了。 分析:“修车的”指代不明,有可能指车的主人,也有可能指修车工。
[病例诊治] (1)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 的意见。 分析:“我同意他的意见”指代不明,可将他改为“李明”或“陈新”。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 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分析:“这方面”指代不明。可以指代“欣赏好诗”,也可以指代“创作好诗 ”。可在“这方面”前加上“创作好诗”。
【满分解构】 A项,后半句结构混乱,其实有两种表述形式“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
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或“由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 相关内容组成的”,选其一即可。C项,“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中“ 这位”是形容“前方记者”还是“专家”,不清楚,应改为“这位被前方记者采 访到的专家”。另外,“研制”和“达到……水平”不对应,应改为“研制能力 ”。D项,“因为……所以……”所关联的前句中“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 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没有主语,应把“使”去掉。 答案: B
3.语意多解。语句中的某个词语的意思不止一个,从而造成语意两可。 如: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 分析:“向”既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一样。
[病例诊治] (3)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好日子,理发店里,几位理发师忙中有 序,工作井井有条,不一会儿,理发的人就可以走了。 分析:“理发的人”可以指“为别人理发的人”,也可以指“被理发的人”, 可以把“理发的人”改为“被理发的人”。 (4)因为在高考结束后填报高校志愿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志愿对人所起的关 键作用,所以一毕业就改行的大学生多半儿是当年没有填好高校志愿。 分析:分析语句可以发现,“多半儿”这个词语有两个意思:一是“大部 分”,二是“可能”。可以把“多半儿”改为“大多”或“有很大可能”。
病句的——“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课件
![病句的——“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86bb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8.png)
正确。
04
病句的识别与纠正
识别病句的方法
语感感知
通过阅读句子,凭语感判断是 否存在问题。
语法分析
分析句子结构、词语搭配、时 态等方面,判断是否符合语法 规则。
语境理解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含 义,判断是否表意明确。
常见病句类型识别
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如成分残 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
因果关系不当
句子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或表 述不当。
分类不当
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标准不一 致或分类错误。
如何修改不合逻辑的病句
明确概念
确保句子中涉及的概念 清晰明确,避免模糊表
述。
检查前后矛盾
仔细检查句子前后信息 ,确保没有相互冲突的
内容。
调整因果关系
确保句子中的因果关系 成立,并表述恰当。
纠正分类问题
练习题二:不合逻辑
总结词
前后矛盾、不合常理
详细描述
这类病句中存在一些逻辑上的矛盾或不合常理之处,使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实际情况或常识相悖。例如,“今天 天气很好,但是明天会下雨”这句话中,“今天天气很好”和“明天会下雨”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练习题二:不合逻辑
练习题示例
虽然他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成绩一直 不好。
03
不合逻辑的病句
什么是逻辑
逻辑
指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在 语言表达中,逻辑是指句子之间的连 贯性和合理性。
逻辑的重要性
逻辑清晰的句子能够准确传达信息, 使读者易于理解。
不合逻辑的原因
01
02
03
04
概念不清
句子中涉及的概念表述模糊或 不明确,导致读者无法理解。
辨析病句(三)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辨析病句(三)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c7899e970b1c59eef9c7b49c.png)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D [A 项,表意不明,语意费解,究竟是“下降了近 15%”,还是“下降了 15%左右”?B 项,表意不明,“离开奶奶和妈妈”有歧义。C 项,“12 个新闻单 位的记者”有歧义。]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训练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两家运营商竞争愈演愈烈,为抢占市场,击败对手, 一家投入 10 亿元用于奖励使用其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C.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其《北京折叠》,获得第 74 届雨果奖。这是 继 2015 年刘慈欣凭《三体》获奖之后,中国科幻作家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D.最新数据分析表明,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 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典例剖析 3.多个读音造成歧义
下列句子都存在读音方面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 (1)这个人好说话。 (2)到 2014 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答案 (1)“好”可读成“hǎo”,也可读成“hào”,读音不同,表意不同。 (2)“还”读“hái”,作副词,意为“仍”;读“huán”,作动词,意为“归 还”。
第三板块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的建构和应用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语用中的选择题考法
01 题型五 表意不明
CONTENT
02 题型六 不合逻辑
目 录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任务2 辨析并修改病句——好好说话,力求规范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https://img.taocdn.com/s3/m/fc94e3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6.png)
“好”即可读作hào,“爱好”、“喜欢”的意 思;也可读作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
第8页/共45页
5.词性不同造成歧义 : 例:这么大的一个学校里只有我跟他学过油 画。
“跟”可以理解为动词,可理解为连词。
学生代表李明参加了会议。
“代表”可理解为名词,可理解为动词
第9页/共45页
【解析】“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忘”, 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例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 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解析】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第30页/共45页
确数与约数不能同时使用, 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
第31页/共45页
例题引路 数词不当,确数与约
“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即捕 杀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
第18页/共45页
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 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 间的逻辑关系。
第19页/共45页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2、范围不清 3、强加因果 4、否定失当 5﹑数词失当 6、不合事理 7、主客颠倒 8﹑两面对一面
例:(03高考)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 管表示愤慨。
句子的主干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 象,一种理解为“报案人”,一种可理解为“围观者”。
第7页/共45页
4.多音字造成歧义 :
例:到2000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还”读“hái”,是“仍”的意思;读 “huán”,是“归还”的意思。这样句子就有两种 不同的解释。
数不能同时使用。
1、有近20%左右的同学,在这次考试 中没有及格。
解析:“近20%”与“左右”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代表李明参加了会议。
“代表”可理解为名词,可理解为动词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6 .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
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一种情况是在“我写”后面停顿,强调“这份报 告我写是不合适的”;一种情况是在“报告”后停 顿,强调“我的能力有限,写不好这份报告”。)
“引以为豪”是指谁,表意不明,在“引以为豪” 前加上“美国人”
例:(03高考)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 表示愤慨。
句子的主干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
象,一种理解为“报案人”,一种可理解为“围观者”
。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4.多音字造成歧义 :
例:到2000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例(04高考)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 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 ,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代词“此”是指“嘴上说说”还是指“采取果断 措施”,不得而知。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3. 成分指向不同造成歧义 :
例:(10北京)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 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 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表意不明
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 果语言让人无法理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 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
常见表意不明的语病主要有以下两种 情况:
1.指代不明 2.语法歧义。 辨别歧义的方法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8.多重修饰造成歧义:
例: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 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句中的“领导”因有两个修饰语而有两种理解 :一是局长嘱咐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二是局长嘱 咐不同学校的领导。
(10年广东卷)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 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 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3、增换词语法 增、改个别词语,句意就不同, 必有歧义。 如“我看见老张很高兴。”“很”前加“后”意
为“我”很高兴;句末加“的样子”指“老张”高兴 。
4、利用重音法 如“我知道你会唱歌”,重音落在“我”上面是说
“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不知道”;落在“你”上面 ,是说“别人不会唱歌”。
“还”读“hái”,是“仍”的意思;读 “huán”,是“归还”的意思。这样句子就有两种 不同的解释。
这个人好说话。
“好”即可读作hào,“爱好”、“喜欢”的意 思;也可读作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பைடு நூலகம்完美版
5.词性不同造成歧义 : 例:这么大的一个学校里只有我跟他学过油 画。
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 瞧不起”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zháo)” 。
(94高考)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 汇报。
“前”做名词,辨表析病以句之前表意不之明和意不合,逻辑完时美版间范围大;“前”
2.指代不清造成歧义: 由于句中指代性的词语指代不清使句子意思 可能有多种解释。
应对措施
提高对代词的警惕性。句中有指示代词 (这、那、这些、那些)和人称代词(他、 她、他们、她们),这些代词使用不当,会 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语法歧义
1.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 可能有多种解释。 例(03高考)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 足球赛。
苹果不大好吃。
一种情况是在“不大”后面停顿,强调“好吃” ;一种情况是在“苹果”后面停顿,强调“不好吃 ”。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7.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例:咬死猎人的狗 。
本句如看作动宾结构,意思为猎人的狗被咬死;如 看作偏正结构,意思为狗咬死了猎人。
关心自己的孩子。
本句如看作动宾结构,意思为只关心自己的孩子; 如看作偏正结构,意思为这个孩子非常关心自己( 孩子本人;父母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 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 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3.我来到这个厂不久,就发现张主任对自己的办公条 件比较关心。
“自己”既可以指“我”,也可以指“张主任”。 4.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
“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
辨析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完美版
辨别歧义的方法
1、停顿切分法 停顿位置不同句意便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
如“我写不好。”停顿在“写”后,表示不赞成自己写 ; 停顿在“我”后,表示没有把握
2、解释词意法 适用于有多义词的句子。对词义理解不同句意就
不同,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入 了两家银行”,句中“和”作连词是说他把两人都瞒 了,作介词是说只瞒总经理。
5、结构划分法 结构划分不同,句意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
指代不明
1.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 ,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 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 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 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
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我们”也指代
不明。 5.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
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度”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
捉摸人。称代词“自己”在句子表达中,既可以指文字叙述的作 者本身(即“我自己”或“我”),又可以指句子属于第三人称 的主语自己(即“他自己”或“她自己”);如果句子采用的是 第三人称来叙述,那么句中的“他(她)”就有可能指句中属 于第三人称的主语本身,也可能指句中属于第三人称的宾语 本人,也可能指句中人辨析物病句之之表意外不明的和不第合逻三辑完者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