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水晒盐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海水晒盐》导学案(参考)

《海水晒盐》导学案(参考)

《海水晒盐》导学案(参考)第2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结晶、粗盐提纯【学习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食盐的主要用途2、学会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

3、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学习重点】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食盐的主要用途2、学会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

【学习难点】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学会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

【温故知新】、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相互转化的方法。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水)里,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这种物质在这一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否则为不饱和溶液。

一般,接近饱和的不饱和固体溶质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1)溶质。

2)溶剂。

3)等,其中一定不会改变浓度的是。

2、写出海水制镁的3个化学方程式:【合作探究】说出海水晒盐的基本流程。

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后完将你们讨论的成果在黑板上展示,要求结合教材插图【要点提示】1、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的过程叫结晶。

海水晒盐的基本流程为:海水、蒸发、、过滤。

2、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其中玻璃棒在每步中的作用是:1)溶解;2)过滤;3)蒸发结晶——搅拌使溶液;4)收集固体3、过滤操作的作用:除去不溶于水中的固体。

一贴:滤纸贴紧漏斗壁,不留气泡;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滤液低于漏斗边缘;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方(用玻璃棒),漏斗尖嘴靠烧杯壁。

4、完成分组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所需仪器:玻璃类:烧杯、、漏斗、量筒、、滴管;非玻璃类:天平、蒸发皿、坩埚钳、铁架台、药匙、剪刀、滤纸等。

【当堂检测】1、(11年泸州中考1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2、(10年泸州中考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实验是()A.过滤 B.结晶C.蒸馏 D.溶解3、将二氧化锰与氯化钠的混合物分离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钠,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回收B、溶解、过滤、洗涤、回收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烘干D、溶解、沉淀、过滤、回收4、如果将泡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咸菜的表面出现白色颗粒,请简要解释原因:【课后反思】1、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2、我还有什么疑问?课后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8.2第八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8.2第八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导学案(无答案)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结晶和蒸发结晶。

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记住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其含义;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能正确使用溶解度曲线。

3、了解粗盐提纯的步骤,学会过滤、蒸发实验基本操作.4、通过海水晒盐有关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学习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粗盐提纯的步骤。

【学习难点】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粗盐提纯的步骤。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一、温故知新、开启征程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一定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②一定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二、自主预习、合作探究1、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也称“”2、条件:①气候、光照;②大片的。

3、过程:先将海水引入,经日晒蒸发水分至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剩余的液体为(也称)。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4、活动天地:①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途径是。

②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

5、总结归纳:①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溶液中以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②蒸发结晶:经风吹日晒,使溶剂不断,溶质质量分数逐渐,直至形成溶液,继而析出。

(简言之:蒸发结晶)。

第二课时溶解度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独立思考完成、合作交流完善)(一)、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2、设计对照实验,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溶解限量1不同相同相同不同2不同3 不同(二)、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通常为)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剩余溶液溶液溶液海水物第 1 页第 1 页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对于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应把握好以下要点:(四要素) ①外界条件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状态 ④溶解度单位(2)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ɡ的含义是: 。

海水晒盐导学案

海水晒盐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和结晶1、在下,在的溶剂里,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的饱和溶液。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的不饱和溶液。

2.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1)在一定温度下,若食盐溶液中有,说明溶液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取少量该食盐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振荡,若,说明溶液饱和;若,说明溶液不饱和。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怎样相互转化?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4.海水晒盐的过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也称;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和。

海水晒盐时,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溶液,再日晒就会逐渐析出来,剩余的液体称为也称,它是食盐的溶液。

6.什么是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中以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像海水晒盐这样,使溶液中的溶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直至形成,继而析出,这便是蒸发结晶,它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7.结晶有和两种结晶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用结晶,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用结晶,如。

8.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呈什么颜色,有什么别名,它和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有什么关系?硝酸钾晶体和明矾晶体呈什么颜色?五水合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

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9.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思考:KNO3溶解在水里与溶解在酒精里溶解能力一样吗?在不同的温度下KNO3在水中溶解能力一样吗?在同样条件的水中,蔗糖和消石灰溶解的质量一样吗?你能总结一下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什么吗?二:溶解度1.定义:溶解度(固体)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时所溶解的。

2.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也就是说:(1)20℃时,____水中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质量为31.6g(2) 20℃时,100g水中_____溶解31.6g硝酸钾3.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理解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指明;(2)溶剂的质量一定是;(3)溶液必须是;(4)溶解度的单位是影响因素是。

(新)鲁教版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导学案word精品

(新)鲁教版化学《第二节 海水“晒盐”》导学案word精品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2.了解结晶和蒸发结晶。

【学习重点】海水“晒盐〞的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海水“晒盐〞的过程活动1:阅读教材P35。

交流和总结: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

2.海水晒盐的过程为:先将海水引入,经日晒蒸发水分至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剩余的液体为〔也称〕。

活动2:完成P36活动天地8-1。

交流和总结:1.你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到达饱和状态?2.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学习任务二:认识结晶与蒸发结晶活动3:阅读教材P36交流和总结:1. 叫结晶。

2.海水“晒盐〞属于。

二、诊断评价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A.很浓的溶液B.含100g水的溶液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含100g该物质的溶液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不管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某一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的蔗糖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3.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参加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4.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参加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局部固体未溶解。

再参加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以下是海水晒盐的流程图,选择恰当的答案,填入空格内。

海水流程图:→→供选答案:A.结晶池 B.蒸发池 C.粗盐 D.母液6.一实心球悬浮在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你有哪些方法使它浮上来?并用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这些方法。

9-3-2《海水“晒盐”》导学案

9-3-2《海水“晒盐”》导学案

海水晒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气温、湿度、风力、阳光、雨量等自然条件对海水晒盐的影响。

2、理解结晶的概念,知道蒸发结晶是结晶的方法之一。

3、掌握粗盐提纯的过程,学会用过滤、结晶法分离提纯物质4、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学会用化学方法除杂质5、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二、自主学习:(1)在蒸发池内的溶液是的溶液(在下,在里,还能该溶质的溶液);(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中以形式析出的过程);有结晶和结晶两种方法。

(3)可通过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母液是氯化钠的;(4)、、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三、合作学习2.粗盐的提纯:(1)粗盐提纯的步骤:①②③(2)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3)精制食盐用过滤法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向滤液中加入的、碳酸钠、等物质,将可溶性杂质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等物质转化为,过滤除去;再加上适量的,将溶液的pH调为7,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结晶得到。

【思考】加入药品的顺序:所涉及的方程式:碳酸钠、盐酸的作用:四、练习反馈1、如何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和MgSO4,从Na2CO3、稀盐酸、Ba(NO3)2、K2CO3、Ba(OH)2等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下图步骤实验:①A 、B、C 三种试剂中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 ②实验一中,加过量的A 的原因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二中,加过量的B 的原因是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三中,试剂加到___________情况时方为合适,得到较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B .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C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D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五、检测总结1、在横线上填写分离各混合物所用的主要操作方法,并试验:(1)除去浑水中的泥沙(2)从碳酸钙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碳酸钙固体 (3)从碳酸钙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固体2.通过海水晒盐制得的粗盐中常含有Na 2SO 4、CaCl 2和MgCl 2等杂质,在食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杂质除去,请回答:(1)为了除去其中的SO 42—,可使用 溶液,除去其中的Ca 2+可使用 溶液,为了除去其中的Mg 2+,可使用 溶液。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水“晒盐”第2课时 学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水“晒盐”第2课时 学案

8.2.2海水“晒盐”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性。

2.了解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

(重点)3.会利用溶解性表和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

(重难点)。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在吃火锅或者烤肉的时候,油渍不小心溅到衣服上了,用水容易洗掉吗?在有油渍的地方涂一点汽油,就能洗掉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我国北方人民为什么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探究)1.实验一:现象。

2.实验二:现象。

3.实验三:现象。

结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知识梳理)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不同的物质溶解性不同。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等。

化学上通常用来定量表示某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一般将℃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称为物质;溶解度为1g—10g的物质称为物质;溶解度在0.01g—1g的物质称为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称为物质。

(典题练习)1.如果进行蔗糖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则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②B.②③④C.①⑤D.①④⑤2.30℃时,100g水溶解了5gA物质,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A属于()A.易溶物质B.微溶物质C.可溶物质D.无法确定学习任务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温故知新)1.在一定温度下,20g水中溶解NaCl和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2.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KNO3达到饱和状态时80℃溶解的多还是20℃溶解的多?(挑战自我)阅读课本第38页完成下列问题。

1.能否利用溶解度推算出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2.能否利用溶解度推算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梳理)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固体溶解度的单位是。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2.气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的气体体积数。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2课时) 导学案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2课时) 导学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2课时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导学探究】一.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的种类和。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下,某固体在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定义溶解度的概念要有四要素:温度、溶剂100 g、饱和状态、单位克,四者缺一不可。

3.溶解度曲线的含义(1)曲线上任意点都表示一定温度下物质的,同时也表示该溶液处于状态。

(2)曲线越平坦,说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反之,说明受温度的影响越。

(3)曲线的交点代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4.结晶的方法:结晶和结晶。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和交点三方面来分析。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它的应用包括:①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②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③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它的应用包括: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②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③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例题】(2011·山东德州中考)右图为固体物质X、Y的溶解度曲线。

在温度为t2℃时分别把质量为a g的X、Y放入100 g水中,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

其中正确的是( )。

思路点拨: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加溶质和蒸发溶剂都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反之则需要升温、加溶质和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必须在同一温度下。

解析:根据图像知:t2℃时物质X的溶解度大于a g,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a g,所以分别得到不饱和的X溶液和饱和的Y溶液。

海水晒盐导学案

海水晒盐导学案

《第二节 海水“晒盐”》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海水晒盐的过程,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熟记粗盐提纯的步骤和有关注意事项,3、掌握混合物分离常用的方法——过滤和结晶。

4、掌握利用化学方法除去杂质的方法【自主研学】一、海水“嗮盐”的过程1、 海水“嗮盐”的流程为:2、交流讨论:(1).哪些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2).为什么不把海水完全蒸干?母液是__________物质的饱和溶液还含有______________等可溶性物质。

归纳总结:固体物质以________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_____。

海水嗮盐采用_____的方法进行结晶。

二、粗盐的提纯海水嗮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是_______ 可溶性杂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1、用_____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2、除去泥沙后,再通过_____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归纳总结: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通常采用______方法,基本步骤有: (1) 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 三步操作都要用到同一种仪器是:_______;这种仪器在每一步中的作用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除去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知识储备】请大家学会查阅教材118页“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下表为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由表中内容可知,请大家记住在液体中的三种白色沉淀:BaSO4Mg(OH) 2CaCO3BaCO3根据以上知识的储备,请大家完成以下除杂题,括号内物质为杂质,试着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Na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C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2课时学案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2课时学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2课时)----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学习导引:溶解限量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自主研学:(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行!)1.温故:(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是饱和溶液,(3) 结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研学:(1)食盐在水中能无限制的溶解吗?如果不能,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呢?(2)还记得生物和物理中用过的控制变量法吗?说说看。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大家一起来!)活动一:探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1.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2.猜想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药品,小组内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得出结论: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活动二:认识溶解度1..参考《课本》P41这条曲线是以温度为横坐标,以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g)为纵坐标绘制成的。

观察该图,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______g硝酸钾;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______g硝酸钾。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 ;知道结晶的途径之一是蒸发结晶过程与方法 :学会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了解蒸发结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重点和难点】: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 ;知道结晶的途径之一是蒸发结晶【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思考:一杯水里能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完成38页实验探究2-2.(实验1)实验结论:食盐 (能或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度的溶解。

交流和总结:在一定 下,在一定量的里,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的饱和溶液 。

思考与交流1、在描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2、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3、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学习活动二:海水晒盐的过程阅读教材37页。

然后交流和总结: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2、海水晒盐的过程为:先将海水引入 ,经日晒蒸发水分至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剩余的液体为(也称)。

我在学!我要学!学习活动三:认识结晶与蒸发结晶完成38页实验探究2-2(实验2) 交流与思考下列问题:1、你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2、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阅读教材38页最后以自然段内容,交流和总结:1、叫结晶。

2、海水“晒盐”属于。

三、课堂小结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四、达标检测(独立完成) 1、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B 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C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D 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2、饱和溶液是指( )A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 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B .浓度较大的溶液C .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D .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的溶液我展示!我能行!!3、怎样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看是否有溶质析出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看是否有溶质析出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同种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不同种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4、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 加水B 不断搅拌C 升高温度D 加氯化铵固体5、下列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海水制镁C 淡化海水D 食盐溶解。

2022年初中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精彩导学案

2022年初中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精彩导学案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学习目标“盐田法〞,知道海水晒盐的根本原理。

2.能说出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结晶;能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学习重难点预习导学知识回忆激情导入多媒体展示海水晒盐、盐场的图片盐场蒸发池 工人在结晶池中操作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盐场多建在海边?学生大多能答复出“建在海边能充分利用海水中的资源通过日光照射海水蒸发,从而得到食盐。

〞教师可通过提问“你知道晒盐有哪些过程吗?〞新知预习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方法为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_〕。

2.盐田通常分为两局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盐田法〞生产食盐主要生产过程为:先将海水引入___________,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________,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_________溶液,再晒就会逐渐____________。

这样得到的食盐即“粗盐〞。

剩余的液体称为_________〔也称“苦卤〞〕,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该过程可表示如下:海水→ → →⎪⎩⎪⎨⎧________________ 4.在___________下,在_____________里,不能______________的溶液,就是该________的饱和溶液。

5.固体物质从它的_________________中以________的形式洗出的过程叫_________。

海水“晒盐〞就是结晶的一种,这种方法是_______结晶。

6.事实上,大多数物质在水中都不是无限量溶解的。

化学上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限量。

合作研讨:自主探究一:饱和溶液与结晶实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

将上述两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1.什么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的“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两个条件?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管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某一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的蔗糖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3.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参加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自主探究二:溶解限量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因素除实验探究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了解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会用过滤、结晶法分离提纯物质;学会用化学方法除杂质过程与方法目标:4、通过活动天地和粗盐提纯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5、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细致、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海水晒盐的原理、粗盐提纯的方法学习难点:粗盐提纯的方法课时:2课时教学媒体:多媒体、化学实验器材及药品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创设情境】:我们的一日三餐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味品食盐。

食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舌尖上的美味。

引出食盐的用途:除了在生活方面,还体现在工业、农业、医疗方面。

【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的获取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海水“晒盐”的过程【读书自学】:66页,完成导学案1、你认为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2、你认为粗盐的成分有哪些?3、你认为母液(苦卤)的成分有哪些?4、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实验探究】:活动天地:蒸发结晶:1.你能够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吗?2.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什么?3.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4.蒸发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如何变化的?(用图像表示)5.从溶液中得晶体的方法有哪些?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增强识图和绘图能力。

二、粗盐提纯【自学梳理】:67-68页,填写下列表格【分组实验【交流讨论】:滤液浑浊的原因?趁热过滤的原因?——出示溶解度曲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意图】:提高自学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

8-2海水晒盐导学案

8-2海水晒盐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编号➢学习过程:【课前检测】1.饱和溶液:在下,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的饱和溶液。

2.欲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用、或_ 的方法。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用或的方法。

【新知探究一】海水“晒盐”的过程阅读课本P35-37,自学海水“晒盐”的过程。

1.海水晒盐: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先将贮水池中的海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池,继续日晒,海水变成食盐的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粗盐”。

粗盐→精盐海水蒸发池结晶池母液(苦卤)→制镁2.固体溶质从它的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的方式有结晶和结晶。

【反馈练习一】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春季多风少雨有利于海水“晒盐”B.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C.海水“晒盐”是以海水为原料,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D.溶解和结晶是互为相反的两个过程2.有如下方法: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其中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的是()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新知探究二】溶解度的概念一、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 探究①:溶质、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结论: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2.探究②: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思路:利用控制变量方法探究硝酸钾固体的溶解性受温度的影响。

变量:;不变的因素:。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达到饱和时溶解量会;当温度降低时,其最大溶解量会。

二、溶解度的概念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能溶解的。

在应用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他的四个要点:条件:、标准:、状态:、单位:。

2.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的含义:。

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达标练习二】请你来找茬:1. 20℃时,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九年级(初三)化学 第二节海水晒盐-导学案

九年级(初三)化学 第二节海水晒盐-导学案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预习学案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 阅读p38实验探究2-2“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2、 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3、 怎样判断一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5、什么是结晶?什么是蒸发结晶?二、海水“晒盐”的过程1、海水“晒盐”的过程: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 ”(也称“ ”),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 和 ,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 ,经日晒 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饱和溶液 ( )、( )、( )不饱和溶液( )、( )2、从探究实验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该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3、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试一试:1、关于海水晒盐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风吹日晒有利于食盐的析出B、海水晒盐过程发生物理变化C、海水晒盐是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D、海水晒盐会污染海洋2、有一杯20℃时的饱和食盐水,质量为50g,若向其中放入10g食盐(溶剂量不变),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滤去不溶物,则食盐水质量()A、大于50gB、小于50gC、等于50gD、无法确定3、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中发生了变化,整个变化过程中,食盐的质量分数逐渐。

4、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食盐水中加入10g食盐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g水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则加水前一定是溶液,加水后是溶液。

5、20℃时,一定量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质的量B、溶剂的量C、溶液的量D、饱和状态6、在下,在里,再继续某物质的溶液,就是的饱和溶液。

7、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晶体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课外练习:1、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C、稀溶液D、含有该溶质的混合物2、若要将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硝酸钾B、蒸发水C、倒出一部分溶液D、降低温度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为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往食盐水中加食盐B、往食盐水中加水C、往食盐水中加饱和的食盐水D、把食盐水放入冰箱中4、在一定温度下,为使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加入溶质D、恒温蒸发溶剂5、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时,200g很稀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降低温度接近0℃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C、加入足量的硝酸钾固体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6、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再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B、饱和溶液是有条件的,即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7、检验食盐溶液是否饱和,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看其是否析出固体B、加入少量食盐粉末,看其是否再溶解C、加入少许硝酸钾粉末,看其能否溶解D、先加少许水,再加少许食盐粉末,看其能否再溶解8、室温下,向某一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充分搅拌,发现氯化钠晶体部分溶解,则原溶液是()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D、无法确定9、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B、利用海水降温析出,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10、20℃时,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升高温度后,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35℃时该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填“大”、“小”或“不变”)。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学案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学案 (新版)鲁教版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2.知道蒸发结晶的方法。

海水晒盐阅读课本第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方法: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过程: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流程: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从海水里刚晒出来的食盐不能食用,因为其中含有很多其他杂质,还需要进行粗盐提纯(这将会在后续的课程中进一步学习到)。

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D) A .溶解法 B .过滤法 C .结晶法 D .蒸馏法2.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B) A .溶剂的质量不变 B .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蒸发结晶1.阅读课本第36页的活动天地8-1,完成下列填空: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加热蒸发;当玻璃片上出现固体颗粒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海水晒盐的过程称为蒸发结晶。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答: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有利于海水“晒盐”。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相互转化: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不饱和溶液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的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后析出晶体,剩下溶液(D) A .变浓了 B .变稀了C.变为不饱和溶液 D.仍为饱和溶液2.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D.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得到食盐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练习部分。

海水晒盐导学案

海水晒盐导学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导学案教师寄语:我们不怕失败,因为失败中孕育着成功;我们珍惜失败,不要让泪水淹没成功的机会!一、海水“晒盐”的过程:观看视频,完成下列问题:1、海水晒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_______,盐田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海水是氯化钠的______溶液(填“饱和”和“不饱和”),在晒盐的过程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变成饱和溶液。

思考:(1)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2)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二、.粗盐的提纯探究一:如何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物理方法1、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下列方法完成蒸发操作:第一步:将5——10ml食盐水倒入蒸发皿;第二步: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以防液体飞溅;第三步: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以防固体迸溅。

第四步:用坩埚钳将蒸发皿转移到石棉网上冷却。

3、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每一步操作中都用到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它在每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Na2SO4、MgCl2 、CaCl2)----------化学方法结晶后的食盐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Na2SO4、MgCl2、、CaCl2等),工业上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而得到精盐的。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1、为了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准备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三种溶液,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除去Na2SO4应选择溶液,除去MgCl2应选择____________溶液,除去CaCl2应选择溶液,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将可溶性杂质全部除去,加入的各种试剂应过量,这样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第二节海水晒盐导学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导学案

第⼆节海⽔晒盐导学案第⼆节海⽔“晒盐”导学案【学习⽬标】1、认识海⽔晒盐的过程,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晒盐的基本原理。

2、熟记粗盐提纯的步骤和有关注意事项。

3、掌握混合物分离常⽤的⽅法-------过滤和结晶。

【重点】海⽔晒盐的基本原理------蒸发结晶的理解。

【难点】粗盐的提纯。

【复习回顾】1、海⽔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海⽔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海⽔中含量最多的四种离⼦是________________ ,海⽔中含量最多的盐是__________。

2、如何判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般可采⽤或⽅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般可采⽤、或⽅法转化为饱和溶液。

如下列关系式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4、结晶是指,结晶的⽅法有和两种。

【学习过程】⼀、海⽔“晒盐”的过程:【⾃主学习】阅读课本了解⼯业上海⽔“晒盐”,完成1、2两题。

1、从海⽔中提取⾷盐的⽅法主要为“法”。

2、仔细观看影⽚资料“海⽔晒盐”,总结从海⽔中提取⾷盐(NaCl)的步骤。

【合作解疑】:(1)当海⽔刚引到“盐⽥”时⾷盐为何不析出(2)是海⽔中⽔完全蒸⼲时才开始析出⾷盐晶体还是⽔蒸发到“⼀定程度”时,再蒸发⽔才开始析出⾷盐晶体呢“⼀定程度”的⼤致含义是什么呢在这⼀过程中,NaCl的质量分数如何变化请你在下图中表⽰出来。

(3)你认为哪些⾃然条件有利于海⽔“晒盐”(4)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是⼤还是⼩为什么要⽤蒸发结晶的⽅法从海⽔中得到盐,⽽不⽤降温结晶的⽅法⼩试⽜⼑:(判断正误)1、从海⽔中提取⾷盐的⽅法主要为“盐⽥法”。

()2、海⽔晒盐后剩余的母液(苦卤)⼀定是⾷盐的饱和溶液。

()3、海⽔晒盐得到的粗盐为纯净物。

()⼆、粗盐的提纯思考填空:海⽔“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是;可溶性杂质主要是。

【⼩组合作*设计⽅案】1、⽤⽅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泥沙后,再通过操作才能得到⾷盐晶体。

海水晒盐复习学案

海水晒盐复习学案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气温、湿度、风力、阳光、雨量等自然条件对海水晒盐的影响。

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学会配制饱和溶液;学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3理解结晶的概念,知道蒸发结晶是结晶的方法之一。

学法指导:通过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和原理的分析,了解饱和溶液与结晶的概念,学习蒸发结晶的实验方法。

1海水晒盐的原理: 2粗盐的成分:3母液(苦卤)的成分:思考: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二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的配制:[实验探究1]饱和溶液的配制:实验1:配制食盐的饱和溶液实验2: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思考:(1)怎样判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2)配制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②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实验探究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实验3:给有未溶解的食盐存在的食盐饱和溶液加水实验4:给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存在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②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② ③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4结晶:[实验探究]取食盐的饱和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观察现象。

(1)结晶的概念:(2)结晶的方法: 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溶质较多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有固体溶质与溶液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 C 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溶质都不能溶解 D 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质量随之增大 2 下列哪些方法能使20℃时的100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A 加入硝酸钾晶体 B 蒸发水分C 降低温度 D 加入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温度时的100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2g 硝酸钾,搅拌后溶液质量为102g B 在一定温度下,将硝酸钾饱和溶液与氯化钠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 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如果溶液的质量不变,则证明溶液已达到饱和 D 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这时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2 海水“晒盐”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2 海水“晒盐”导学案

8.2 海水“晒盐”【学习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重点)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难点)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认识溶解度曲线图);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一、海水“晒盐”1.海水晒盐方法:________,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原理: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________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_______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________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________溶液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海水晒盐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反馈练习】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食物腐败 C.汽油挥发D.石油分馏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D.利用阳光分解海水得到食盐二、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②标准:在________克溶剂里;③状态:达到________状态;④单位:“克(g)”。

【反馈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

D.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

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海水晒盐
学习目标:1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原理;2、会配制饱和溶液,知道饱和溶液定义,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3知道结晶的定义及蒸发结晶的应用;4、理解并记住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5、掌握粗盐提纯的步骤、仪器、注意事项;6、知道食盐的主要用途。

基础巩固:
1、在下,在的溶剂里,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
的饱和溶液。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的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若食盐溶液中有,说明溶液饱和。

在一定温度下,取少量该食盐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振荡,若,说明溶液饱和;若,说明溶液不饱和。

3、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4、固体物质从它的中以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使溶液中的溶剂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直至形成,继而析出,这便是蒸发结晶,它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5、硫酸铜晶体是色,硝酸钾晶体是色,明矾晶体是色。

6、结晶有和两种结晶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用结晶,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用结晶,如。

7、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也称;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和。

8、海水晒盐时,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溶液,再日晒就会逐渐析出来,剩余的液体称为也称,它是食盐的溶液。

这种结晶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晶。

9、默写海水晒盐的流程图:
10、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常含有可溶性杂质如、等。

11、粗盐提纯的步骤:(此步用量取水,用称取粗盐)、、;按顺序写出这三步用到的仪器:、、、、、。

这三部中都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作用分别是,,。

在进行过滤时,连续两次过滤,虑液仍然浑浊,原因是、
;在蒸发结晶时,当即可停止加热。

12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的必需品,是重要的品和食品添加剂。

食盐是制造、氯气、、等的基本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塑料染料等。

13、影响因素溶解限量(1)内因:与和种类有关;(2)外因:与有关。

化学上用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14、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固体)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时所溶解的。

15、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理解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指明;(2)溶剂的质量一定是;(3)溶液必须是;(4)溶解度的单位是
影响因素是。

16、请指出下面说法中的错误:
(1)、把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缺)
(2)、20℃时,1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缺)
(3)、 20℃时,把10g某物质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

(缺)
(4)、 20℃时,把1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20℃时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10 。

(缺)
17、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变化的情况)。

18、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以下的点,表示的溶液是溶液。

两条曲线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对应温度下具有相同的。

19、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氢氧化钙。

跟踪练习:
1、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200g,所用仪器有、
、、、。

2、把腌制好的咸菜久置在空气中,表面析出盐粒,这属于结晶。

3、用物理方法区别硫酸铜晶体和明矾晶体。

4、能证明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 蒸发5g 水后,有蔗糖晶体析出
B 、把温度降到0℃有晶体析出
C 、加入少量蔗糖搅拌,蔗糖晶体不溶解
D 加少量蔗糖晶体,蔗糖溶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20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食盐的溶解度就是20克。

B 、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C 、20℃时,把10克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

D 、20℃时,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

6、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 和 ; (2)外因 。

7、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 有关。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原因是 。

8
9、下图是硝酸钾,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 在
t
0C 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得到硝酸钾晶体 ,可以用降温结晶法 。

D 硝酸钾和氯化铵都属于易溶物质 10、右上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 、C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

(2)t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将t2℃时的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1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 、 、 ,其中各步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

12、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 ;
将接近饱和的石灰水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 )。

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13、电解食盐水不能得到的产品是( ) A 氯气 B 氢氧化钠 C 氢气 D 碳酸钠 14、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滤操作的示意图 试回答: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两低、三靠”,两低是 指:滤纸边缘要低于 ;漏斗中 应 该低于 。

(3)蒸发虑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虑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 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虑液
蒸干。

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 。

15、用足量含不溶性杂质的食盐,配制一定质量的20℃的饱和食盐水,有关操作如下:①称量 ②
蒸发结晶 ③计算 ④溶解 ⑤过滤 ⑥洗涤、干燥
A 、③①④②⑤⑥
B 、④⑤②⑥③①
C 、③①④⑤②⑥
D 、④⑤②⑥③①④

② 溶
解度 g
温度
t 1 t 2
A
B
C
海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