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探索和研究

合集下载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分析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分析

西⽅城市规划理论分析 导语:城市的历史是城市的社会⽂化内涵,代表着城市居民社会⾏为习惯与⽂化价值观点,是城市居民的社会⽣活需求。

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利⽤城市规划的⼿段使城市朝着居民理想的⽅向发展,才能营造建设充满⽂化内涵的及独具特⾊的城市。

1 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1.1近代西⽅城市规划思想的产⽣背景 ⼯业⾰命以后,西⽅普遍进⼊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期,产⽣了以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时期西⽅城市中的⼈⼝和⽤地急剧扩张,各种新的空间要素不断出现,城市的蔓延已⼤⼤超出了⼈们的预期,也超出了⼈们常规⼿段的驾驭能⼒。

城市形态呈现出⽝⽛交错的花边形态和明显的拼贴特征,城市环境的异质性增强,特⾊⽇渐消失,质量⽇渐下降。

这时⼈们强烈的认识到,有规划的设计对于⼀个城市的发展是⼗分必要的,只有通过整体的形态规划,才能摆脱城市发展现实中的困境。

1.2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名元和复杂的,例如Camnbell将其归结到以下⼏个基本事件 (I)⽥园城市(Garden City, E. Howard) (2)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Burnham) (3)公共卫⽣改⾰(Public Health Reform) 但也有学者认为霍华德的“⽥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Owen )、圣西门(Saint-Simon )、傅利叶(Fourier). Godin和Cabet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 和社会平等等传统的思潮. 1.3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1.3.1三个阶段的划分 Donald Kruekeb将过去100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 (1) 1880-1910,没有固定规划师的⾮职业时期; (2) 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 (3)1945-2000,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时期。

浅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发展与思考

浅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发展与思考

浅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发展与思考【摘要】:西方的现代城市规划其设计理念有几个重要的转变, 起源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西方城市规划,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

在了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上为我所用,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产生有其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国在引介西方理论的同时,应该看到理论产生背景与中国自身情况之间的差异性。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空间环境;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1.引言城市规划的历史也许可以一直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甚至更早。

在西方的文献中,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记述了以米利都的城市布局为典型的希伯达姆模式,并阐述了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这是在西方保存下来的文献中有关城市规划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中国,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也已经详细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并对此后的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和规划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些都可以说明作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城市建设活动的规划行为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显然是在19世纪中后期才初步形成的。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此前后经过近半个世纪左右的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才真正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在学术和社会实践领域中的地位。

20世纪 20、30 年代,在现代建筑运动的推进下,现代城市规划得到了全方位的探讨和推进,到二次大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最广泛的实践,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基础并在全世界的主要国家建立了各自的城市规划制度。

到 20 世纪的 60、70 年代,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和城市研究的推进下,对原有的城市规划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进,无论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了城市规划的完善,架构了当今城市规划的基本范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及其产生西方的现代城市规划其设计理念有几个重要的转变, 起源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西方城市规划,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报告摘要:本文是作者通过规划原理课的学习,结合了课本及《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和其它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形成的自己的认识。

其中包含了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至今的西方各阶段历史背景及规划思想的重要转折。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制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

我将全书所介绍的规划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结合其他文献,对每个阶段的内容概括如下:一.原始的起源:古希腊到文艺复兴首先将产业革命以前,即差不多到文艺复兴时期归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还都十分古朴,简单。

城市形态仅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住行,唯一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是教堂宗庙等工程,没有现在的交通、环境等问题的困扰,城市在人民或者君主手中几乎可以被随意布置、发展.古希腊时期,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决断性格及闲暇、优雅的生活态度。

集体自尊心理和确信依靠集体就能战胜外界强大压力的信念,生发出对社区整体的自我崇拜以及对城邦精神的尊崇与向往。

虽处于奴隶社会,但却不存在很大的权力和干预世俗生活的宗教力量。

当时的人们认为:“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大量住宅小而简朴,贫富混居,城市缺少统一而严正的规划。

但是公共空间却丰富多彩,庙宇盛行(实质是人们节日欢乐的殿堂和公共活动中心).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

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源。

前5世纪,法学家希波丹姆斯一反常态,提出理性规划的概念,即著名的希波丹姆斯模式,后来被誉为西方古典城市规划之父.古罗马时期,物质生活较希腊时期大大改善,但民主化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衰减的态势,精神世界日益世俗化,人本主义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实用主义.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和建筑的主要任务是歌颂权力、炫耀财富,城市建设体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军事化和君权化的特征。

07第七章 1970年代-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2010

07第七章  1970年代-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2010

3.对规划效果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1)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及其政治经济背景
《英格兰城市控制》一书所提出的“战后的规划实践助长了 土地和物产价格的通货膨胀,由此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的论断。 在该书出版后的几年里,受到了来自带有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色彩的社会学研究人员的严正挑战。
直到1970年代中期,许多研究过战后城市规划的城市社会 学者还在假定:规划体系是土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 (如果不是唯一的关键角色)。因此,规划要对生产发展和由 此而来的分配效应负责。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一Fra bibliotek城市规划效果理论
第八章 1970-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3)城市规划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在1970年代,又有一个理论观点崭露头角:通常政府与既 定的市场体系共同发生作用,而不是抵消市场体系的力量。换句 话说,政府及规划工作是与自由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是这个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彼此孤立。 因此, 政府及其规划往往发挥着支持资本主义市场的作用。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一、城市规划效果理论
第八章 1970-199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这些批评暗示了一种价值取向——规划理论应当是关于规 划实践的理论,而不是用理想化的术语来表达关于理性决策可 能或应当如何。
这些批评家在寻求一个能描述并解释城市规划事实上起何 作用的理论。因此,他们寻找植根于经验的规划调查理论,也 就是规划的科学理论。
第二,对程序规划理论的批评主要与规划实施有关。
在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越来越多的规划理论学者开 始从事评论工作,他们指出“规划理论应当深化对现有规划的 作用及效果的认识”。
下面介绍理性过程规划观的批评、对规划效果的实验性调查、对规划效 果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三个问题。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研究综述_王如渊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研究综述_王如渊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研究综述王如渊(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城市更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因而也成为包括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受实践的影响,不同的时期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城市更新的初创时期,研究主要是对城市建设反思为主,并辅以简单改造计划的提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的层面,地域上以西欧个别国家为主;20世纪初到二战末,各国城市更新实践受到战争影响,因而研究只是一些个别地区改造报告的提出;二战以来,各国城市更新的实践开展得十分广泛,研究成果也十分突出,本时期加强了理论研究,特别强调对人居环境的重视,并且研究涉及的学科从单一的规划学拓展到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

关键词:城市更新;人本思想;人居环境中图分类号:TU09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65(2004)02-0001-06SUMMARY OF THE RES EARCHES ON THE URBAN RENEWAL IN WEAST-EN COUNTRIESW ANG Ru_yuan(School o f Land an d Resource,China West N ormal University,N anchon g637002,China)Abstract:Urban renew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every country today.And therefore,many subjects including planning,geography,economics,sociology,political science,pay their attention to it.But in different times,the emphases of research are different.In the early days of urban renewal,the emphases of re-search were placed on the rethinking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especially on the residence construction for the lower classes.Physical rec onstructions were the major content.And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 h were concentrated in few countries,such as England,Germany etc.From the early20th century to1950s,the research was in stagnancy because of the wars.But since then,the urban rene wal steps have been into its.golden times,and the research has gone ahead,especially since1960s.In this period,the emphases are put on the theorization, the population,health and human settlements.Key words:urban renewal;Western countries;human-oriented idea;human settlements近现代的意义上的城市更新,起源于产业革命,迄今已经200余年的历史了。

第二章 外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与范例

第二章  外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与范例

古罗马时期的提尔城
古罗马时期的庞培城
庞 培 城 丰 足 大 街 的 街 面
庞培 城狄 奥斯 库里 宅的 中庭
庞培古城的市苑全景,正中高台为朱 庇特神庙,远处背景为维苏威火山
第四节 中世纪的城市建设
一、背景:
1)历史学家一般将从西罗马帝国亡到14-15世纪 欧洲资本丰义制度萌芽(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漫长的封建 时期称为“中世纪”,在这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西 欧由于生产力的衰退、战争频繁的破坏、国力的弱小 以及基督教宗教思想的束缚,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 展十分缓慢,思想领域缺乏有创造力的建树,囚此人 们也习惯把它称为“黑暗的时代”、“黑暗的中世 纪”,用来描述中世纪文化蒙昧和倒退的基本特征。
卡洪城
古埃及城市,又名伊拉洪、拉洪。在 法尤姆绿洲东南部,尼罗河西岸。古埃及 法老大多生前为自己建造宏伟的陵墓,卡 洪城便是为兴建塞索斯特里斯二世(公元 前1896~前1887年在位)的金字塔陵墓 而修建的一种特殊的居民点,当时人口约2 万人。陵墓完工后,该城便被废弃,逐渐 湮没在沙漠中。
卡洪城
2、城市的结构特征:
3)在中世纪的政治背景下,城市有着特殊的地 位,尽管从 11世纪初到 14世纪中期城市的市 民阶层始终只是一小部分,但却不断地、迅速 地发展,直至成为全体居民。由于法律对于集 中在城市的居民十分有利,因此,市中心意味 着是最为令人渴望的区域:富裕居民生活在中 心区,贫困者则在城市边缘。市中心建有全城 最高的建筑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构成城市的轮 廓线,从而使城市的总体景观在高度上失去了 统一:市政厅的塔楼,教堂边的钟塔或教堂塔 楼。
1历史学家一般将从西罗马帝国亡到1415世纪欧洲资本丰义制度萌芽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漫长的封建时期称为中世纪在这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西欧由于生产力的衰退战争频繁的破坏国力的弱小以及基督教宗教思想的束缚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十分缓慢思想领域缺乏有创造力的建树囚此人们也习惯把它称为黑暗的时代黑暗的中世纪用来描述中世纪文化蒙昧和倒退的基本特征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要想了解历史和理解历史,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取得并且认识这种过渡里所包含的思想。

”——黑格尔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脉络,它是理解现在、把握未来的钥匙。

我们想借鉴国外城市规划史的先进经验,却不了解其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整体精神,仅仅注意了形似,汲取的也只是历史的种种片段,这样导致我们的指导极少成功。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背景及思想,以便于正确地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去之糟粕、取之精华。

这本书对西方两千五百多年来的城市规划形成、发展演替中的庞杂离理念、思想和主流精神,按十个阶段进行系统地梳理,从总体上理清了西方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使人文(人本)主义、公正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善于理性思辨、交流争论的人们更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

于是,公共建筑及建筑群成为公共活动的中心,它们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代表的是雅典卫城,其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在规划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随着古希腊美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及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一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模式产生了——希波丹姆模式。

该模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道路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

该模式后来被用于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罗马的营寨城。

这种模式为城市专制主义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和现代建筑运动所推行的机械城市的“秩序美”异曲同工,1960 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城市机械理性缺陷的批判就在于此。

第二章帝国理想—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的漫长过程里,国家扩张、财富积累,人们挥霍奢华、物质生活腐朽,此时形成了享乐主义、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风气及信仰。

罗马的城市建设也世俗化(大规模奢华的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剧场等)、军事化(坚固的城墙、大跨度桥梁、远程输水道等)、君权化(帝王宣扬政绩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广场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布局、城市中心的广场群乃至整个城市的轴线体系,投射出王权至上的理性与绝对的等级、秩序感。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一.西方古典文明的圣地1.古希腊文明的极高地位:古希腊文明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

2.古希腊文明的起源于发展:公元前11世纪希腊半岛及其周围地区出现氏族国家,公元前8世纪时逐步出现了数十个城邦国家,随着各城邦之间社会,经济,文化交往的频繁及共同防御的需要逐渐形成一个成为“希腊”的统一文化与民族的地区。

从建筑和城市艺术的角度来看将古希腊的文化分为四个时期:1荷马文化时期(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2古风文化时期(前8世纪~前5世纪)3古典文化时期(前5世纪~前4世纪)4希腊化时期(前4世纪末~前2世纪)。

其中雅典卫城是希腊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的象征。

二.古希腊思想与文明的内核1.唯物主义认识观:古希腊思想是从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的探索开始的。

2.人文主义思想:从总体而言,古希腊的思想是人文的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4.公平平等的政体意念三.古希腊的城市生活形态1. 城邦,公民与城市社区精神:共和制城邦是希腊最先进的城邦,希腊城邦的基础是公民(自由民的所有成员),古希腊人把城市定义为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的规模的社区。

2. 人本主义的生活形态:从人本主义的的意义上讲雅典卫城及Olympia的宙斯圣地等并不是膜拜圣灵的圣地而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3. 积极的公共生活与丰富的公共空间:古希腊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文明和开放的人群性格以及优越舒适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古希腊人积极的公共生活,积极的公共生活进一步的促使公共空间丰富起来,半公共场所,许多开敞的城市广场空间以及宏伟的雅典卫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四.理想城市的规划形态1.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想国家(城市)的探求:苏格拉底提出城邦和城市生活的自然发展,其学生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强调“理想国(城市)是用绝对的理性和强制的秩序建立起来的。

”首先:通过劳动分工和社会角色来重整城市秩序,其次:城市居民应分为各阶层,并让哲学家(集智力和智慧于一身)来当国王治理国家;亚里士多德则提倡建立中产阶级统治的国家2.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古希腊的公共建筑以及建筑群中,突出反映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即使雅典也没有明确的强调人工规划,代表作为雅典卫城,其建筑布局以自由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原则。

第二章 城市设计发展简史

第二章  城市设计发展简史

第二章城市设计发展简史作为人类改造物质环境的手段,城市设计在历史上是伴随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

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设计19世纪以前,西方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建筑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在城市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1、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城市和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以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

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 of Miletus)最早阐述了“网格式”街道,并在规模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予以实现。

当代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家艾德蒙.培根(Edmund N.Bacon),在《城市设计》一书中把这一时期城市设计方法总结为:“以空间、轴线、建筑实体、连锁空间、建立张拉力及延伸等连接发展模式”2、古罗马时期,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

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发展了纪念性的设计观念。

维特鲁威(Mareus Vitruvius Pollio)于公元1世纪末写的《建筑十书》中对古罗马城市设计建设思想,对城市选址、形态、布局等均有系统的论述。

3、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

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计”。

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Camillo Sitte)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4、古代中国的城市设计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奴隶社会夏代(公元前17世纪)和商代(公元前14世纪)的城市是经过规划营建的。

西周大肆推行宗法分封,受封的诸侯相继营建以城为中心的城邦国家,故“城”即称之为“国”,建城即为“营国”,都遵循统一的规划制度,城的基本结构按《周礼.考工记》所载。

西方建筑保护历史与理论概述

西方建筑保护历史与理论概述
此外,UNESCO还通过了11个国际建议文,例如《关于适用于考古 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文》(1956),《关于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 工程危害的文化资产的建议文,1968》(针对尼罗河上大坝而起) ,《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文,1976》,保护传 统文化及民间传说(1989)。
1941年正式出版的《雅典宪章》与1933年的文件在表述上略有不 同,一共8项,其中第7项专门是针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 ”: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1、真能代表某一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
者; 2、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 3、在所有可能条件下,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筑区,并使交通
这次雅典会议的主席由国际博物馆办事处的主席朱尔斯·德西雷 (Jules Destrée)担任,有主要来自欧洲23个国家的120位代 表。
第 一 届 历 史 古 迹 建 筑 师 及 技 师 国 际 大 会 (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f Historic Monuments)
不增加拥挤,亦不使妨碍城市有机的新发展。
包括1907年《海牙公约(Hague Convention)》在内的有关 文化遗产保护的早期国际文件并没有规定国际团体的公共 责任。相反,泛美国际联盟Union of Panamerican States 的成员第一次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在1935年4月15日于华盛 顿签署了《保护艺术、科学机构及历史性纪念建筑的华盛 顿协定》(若尔其协定Roerich Pact)。
UNESCO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制定各种协定及推荐文,为国家层面上 的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立法及实践提供国际参考。

城市发展规划史范文

城市发展规划史范文

城市发展规划史范文城市发展规划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以古代城市规划、中世纪城市规划、工业时代城市规划和现代城市规划为时间轴,探讨城市发展规划史。

古代城市规划史:古代文明是城市规划的起源地之一、古代城市规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交通和防御。

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规划有序的城市。

他们采用了严格的几何形式,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宗教场所、居住区和贸易区。

与此同时,古代中国的颐和园和长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中世纪城市规划史:中世纪时期,城市规划的重点由防御转向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欧洲的中世纪城市是根据城市市场和城堡的位置建立的。

城市的主要街道是竖直于城市市场的,并且从城堡延伸出来,以便于国王和贵族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些城市通常由高墙和城堡保护,以确保城市的安全。

工业时代城市规划史: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规划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面临着严重的住房短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系列城市规划法案被引入,包括《都市改造法》和《新建筑法》。

这些法案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法律依据,并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城市规划开始注重人类的健康和幸福。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包括可持续发展、人性化和社区参与。

这些理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世博会,当时的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提出了“城市美化”和“露天博物馆”的概念,以改善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近代城市规划的代表性案例包括纽约的中央公园和新加坡的现代城市规划。

总结:城市发展规划史是人类社会进化的见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不断追求。

从古代的交通和防御,到中世纪的经济繁荣,再到工业时代的工业化发展,以及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册城乡规划师 城市规划原理 第4讲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一)

注册城乡规划师 城市规划原理 第4讲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一)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大纲要求:1、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2、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3、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4、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的发展5、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6、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背景与主要规划实践7、熟悉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8、了解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9、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10、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命题规律:1、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理论的特点及其代表城市,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点。

2、现代城市发展理论有那几种,各自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要注意区分。

3、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发展,要特别注意各个理论的思想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与著作,这是常考的命题素材。

4、城市规划的方法论有哪几个,各方法论的内容及原则也可以作为一个命题来考核。

5、在《雅典宪章》及《马丘比丘宪章》中有关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思想的特点,是个必考的内容。

6、在中国古代社会主要城市的规划特点是个经常考核的内容。

7、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各有其特点,注意以此为题材出题。

内容精讲:一、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1、古典时期的社会与城市(1)古希腊时期社会和政治背景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

城市格局城市布局上出现了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希波特点丹姆模式,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

典型代表米利都城,雅典。

(2)古罗马时期社会和政治背景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国势强盛、领土扩张和财富敛集,城市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城市格局特点罗马共和国最后100年中,大规模发展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同时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娱乐设施;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入鼎盛时期,除了延续以前的建设思路,城市还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外国城市发展史

外国城市发展史

一.古埃及的城市发展(一)古代埃及社会文化背景:(二)古埃及城市的特点:1,城市一般沿尼罗河布置;2.有同意的规划,形制较方整;3.有简单的功能分区,贵族区,宫殿区和贫民区。

(三)古埃及典型城市举例:古代埃及典型城市有:1.孟菲斯城:最早的城市,都城。

2.卡洪城:古埃及典型的城市布局。

3.底比斯城:都城。

例:卡洪城(十二王朝时期)有简单的功能分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两部分用围墙隔开,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对比。

规划较方正,有统一规划,是运用大量人力在短时间内建设的城市,贵族的宅院平面是从临街的一个门进,经过道到庭院,房门开向庭院,主房及院都在中轴线上,这种类型的平面布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布局。

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发展(一)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

(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1.比较有名的城市:乌尔,亚述城,巴比伦城。

2.城市的特点:(1)城市形制多是不规则的。

如乌尔,亚述城,反映了其发展成长的过程。

(2)城市多建于河边高地上,两河流域地理造成。

(3)城内主要建筑为宗教建筑,帝王宫殿和观象台。

(4)城市有明显的防御作用。

(5)城市中有部分铺砌街道及导水管,下水道等公共设施,据说巴比伦空中花园灌溉用水,是人工架空水槽从幼发拉底河引水入城。

(三)典型城市举例1.乌尔:(1)建于公元前2200年,是两河流域最古老城市之一。

(2)城市特点:A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卵形。

B城市由中间城寨和外城组成。

C城市防御作用明显。

城市内外城,外城,内成都用围墙围起来,外城为一些农耕地和居民点,当时生活和农业是密不可分的。

2.新巴比伦城:(1)建于公元前7世纪末,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50—60万人,平面略近长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有两道城墙,9个城门。

(2)城市特点:A城略近长方形,布置不太规整。

B城市防御作用明显,两道城墙和护城河包围。

C市中心布置在主要干道和河流之间。

(整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整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引言在战后20多年的经济增长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70年代经历了数次经济衰退,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与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各次经济危机一样,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表现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城市和区域演化(urban and regional transformation)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

地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更为突出,表现在各个空间层面上。

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和区域演化的内在机制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包含了不同范畴中和不同层面上的各种因果过程。

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和区域的结构重组(urban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地域实证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主要课题。

本文将回顾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些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并以西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示例。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

尽管如此,许多学者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Foley和Webber是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之一。

根据Foley(1964年)的观点,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应该是多层面的。

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Fo1ey认为,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在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中引入第四层面,即时间层面。

基于Foley的概念框架,Webber(1964年)的论述限于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之新城市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之新城市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之我见:以新城市主义为例xxxxx摘要:新城市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规划思潮。

本文从西方现代规划理论的起源与总体认知讲起,首先划分了20世纪规划思想主要阶段,并简要介绍其中的代表思想及代表人物,其次着重介绍了新城市主义,并从其概念、三个尺度及两个模式(TND与TOD)进行阐述,最后综合并筛选了各个文献中对新城市主义的利弊的讨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新城市主义;TND; TOD;Abstract:New Urbanism is a ideological trend which born in 1980s. This essay starts from the original and the full view of the modern western planning theory. Previously divided the main thoughts of the modern western planning into 6 parts, then introduced the main thoughts and main person. Secondly, introduced the New Urbanism emphatically, elaborated from its identity, three scales and two modes (TND & TOD), finally, integrated and screened all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on New Urbanism, and gave the views of myself in the end of this essay.Keywords:Modern western planning theory; New Urbanism; TND; TOD1. 对西方规划理论的总体认识1. 1.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例如Campbell将其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1)田园城市(Garden City, E.Howard);(2)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1,Burnham);(3)公共卫生改革(Public Health Reform)但也有学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形态比较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图1)。

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学思想。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重礼、崇孝、尚文。

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

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

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

乃至村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是:要顺之以天理,追求与天同源、同构,与自然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始终。

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

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

·城市史研究·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朱明内容提要1853年到1870年奥斯曼的巴黎改造构成了欧洲高速城市化时代的缩影。

这主要是由于19世纪以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巴黎的城市建设也是中世纪后期以来就已进行而从未间断的改造的延续。

奥斯曼对巴黎的改造是系统的、全面的,而且是同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并非任意的破坏和扩建,也遵循了一定的审美法则,从而在极端开发改造的时代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奥斯曼巴黎城市改造城市化当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举行之时,人们看到的巴黎不再是一个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传统的巴黎,这个城市的面貌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第二帝国时期由奥斯曼市长(George Eugène Haussmann,1809—1891)作为总设计师进行的彻底改造被称作“宏大工程”,被认为是巴黎进入“现代城市”的标志,使巴黎从“卡西莫多的巴黎”转变为“奥斯曼的巴黎”,①造就了一个超越传统的现代城市。

奥斯曼式城市规划也成为一种特定的指代,其影响延续至今。

长久以来,对奥斯曼的评价参差不齐,赞誉和诘难并存,奥斯曼一直被夹在两种极端意见当中。

反对者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奥斯曼改造中野蛮地摧毁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并借改造之机大力炒作地产房产。

奥斯曼与拿破仑三世的巴黎改造被本雅明视作“一场巨大的投机繁荣”,破坏传统和创造现代性都成为攻讦和批评的理由。

大卫·哈维从城市空间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继续对这场巴黎改造进行批判。

②随着亨利爵士手稿的出现,富有争议性的奥斯曼巴黎改造问①②弗兰茨·沃森:《两个城市:从卡西莫多的巴黎到奥斯曼的巴黎》(Franz Vossen,“Les deux villes:du Paris de Quasimodo au Paris d`H aussmann”),《经济、社会与文明年鉴》(Annales.Economies,Sociétés,Civilisations)1947年第4期,第385—396页。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思想变革-2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思想变革-2
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1)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2)L.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3)《雅典宪章》 (4)极度分散主义与有机疏散思想 (5)社区邻里单位思想 (6)区域规划思想与实践的发展
2.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反功能理性主义思想 (2)反城市化的美学思潮 (3)大城市空间的疏散与新城运动 (4)城市生态环境科学思想的兴起 (5)历史环境及建筑保护运动 (6)倡导性规划与公众参与 (7)Team 10 的“人际结合”规划思想 (8)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1 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1)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1909年意 大利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 (F.T.Marinetti)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未来主义对现代生 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否定一切 文艺规律和传统。他们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 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宣称要创造一 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
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柯布西耶的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案 规划城市中央为中心商业区,有40万居民居住在24幢60层的摩天大楼之中, 高层的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周围的环行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 住宅之中,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
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设计——伏埃森规划(Plan Vosin for Paris,1925) 1925年,柯布西耶在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方案中,用18幢摩天大楼取代巴 黎空间。 规划强调了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他在城市的中心区规划了一个地下 铁路车站,车站上面布置出租飞机起降场。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 地下走大型车辆,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 之间可以由地铁和郊区铁路线来联系。 这一方案的致命弱点是完全忽视了巴黎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存社会结构, 且经济上不可行,未被采纳。

初一历史教案: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初一历史教案: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初一历史教案: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欧洲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欧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改变,其中城市化进程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城市化进程是指城市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改变。

在中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壮大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中世纪欧洲之前,欧洲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

大多数的人们都生活在农村,依靠耕种和畜牧生活。

但是,在中世纪的一些特殊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得以发展和壮大。

其中一些最为重要的背景如下:1、人口增长在12世纪和13世纪,欧洲的人口开始增长。

这个人口增长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壮大产生了推动作用。

随着人们口的增长,城市逐渐成为了人们聚集的场所。

城市化进程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商业活动的传播在11世纪和12世纪,欧洲的商业活动开始传播。

这些商业活动主要是由中东地区和亚洲地区带来的,它们在欧洲被广泛传播和发展。

这些商业活动的传播也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壮大产生了推动作用。

3、封建制度的崩溃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主要由农村领主和附属的农民组成。

但是在中世纪的后期,封建制度开始崩溃。

其中一些农民成为了自由的城市居民,他们在城市里开始自由的生活。

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壮大在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中,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特点。

其中一些最为重要的特点如下:1、城市的发展在中世纪的城市,并不是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的。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早期,已经有一些重要的城市成为了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例如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

这些城市并不是以工业或者商业为主的城市,而是以手工业和贸易为主,这让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2、城市阶层的建立在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和后期,城市阶层开始逐渐形成,并且变得越来越庞大。

城市阶层主要由商人、工匠和奴隶等组成。

城市阶层在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城乡规划法的发展史A

城乡规划法的发展史A

城乡规划法的发展史一、规划法起源规划法最早起源于英国,而英国的城乡规划法规起源于对公共卫生和住房问题的关注。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导致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城市中的人口规模膨胀、环境恶化以及住房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1848年和1875年的《公共卫生法》、1866年的《环境卫生法》成为政府解决环境和住房问题的重要法规。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各地方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发展自己的地方住房法规,规定诸如日照间距、居住密度、卫生设施等一些基本标准。

190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住房与城市规划法案》(Housing & Town Planning Act 1909),标志着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职能的真正开始。

二、历史发展脉络英国城乡规划法的历史发展阶段,按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公共卫生法、住宅法和城乡规划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了英国城市规划法规演变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现在城乡规划法成为最重要、最全面和意义深远的法规,而公共卫生法和住宅法并没有完全废除,仍然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

1、公共卫生法:1848~1890年一切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社会化大生产使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城镇,使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

一方面是城市政府没有应对人口在短时间内的集中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工业经济对工人的剥削,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工人们只能获得廉价的、临时性的、甚至邻近工厂的庇护场所,卫生条件和环境卫生都很差。

由于没有针对这些问题的先例,还没有任何对建筑及其环境进行控制的规章制度,这些新建的场所都非常拥挤,基本上不太考虑通风和卫生的要求。

这种发展方式给公共卫生所造成的后果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直到1848年国会第一次颁布有关公共卫生的法令——《1848年公共卫生法》。

这是一系列公共卫生法令的第一部,具有纪念意义。

接下来《1875年公共卫生法》对之前的法令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合并,并加入了更多有关公共卫生保护和提高的内容。

有关新建街道和建筑的法规可由地方政府部门制订,实现了对未来建筑和未来街道的设计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
公元前7~前6世纪
城邦开始发展,民众生活好转,宗教圣地相继定型,神庙建筑逐渐形 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式,材料发生变革,以石材代替,大约在公元前6
世纪,创造了经典柱式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2.建造了雅典卫城 古典时期 公元前5~前4世纪 圣地建筑群
古典时期
公元前5~前4世纪
古希腊进入全盛时期,不管是经济还是思想文化和艺术等领域都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出现了许多建筑珍品,如卫城神庙露天剧场、竞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的阶段
荷马时期(英雄时期) 公元前12~前8世纪
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 公元前7~前6世纪
2.建造了雅典卫城
古典时期 公元前5~前4世纪
圣地建筑群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西方古典文明的基石、欧洲文明的摇篮
3.希腊城邦解体,马其顿人 侵入建造马其顿帝国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
2020
西方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城市 规划和建设的探索和研究
第七组:张婕 赵玥然 李仲阳
目录
CONTANTS
1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2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3 中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 4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5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6 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7 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8 二战后至1960年代城市规划的思想 9 1970-1980年代城市规划的思想
技场、广场和柱廊等
圣地建筑群
01
意义
城市守护神的居所和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
02
位置
城市高处
03
布局特色
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的不规则
与单体的规则并存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3.希腊城邦解体,马其顿人侵入建造马其顿帝国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马其顿逐渐强大,掌握希腊的政权,后 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促进文化交流,由于阶级开始分 化,特殊个人的纪念物开始发展,并开始流行集中式的构图形制,建筑上融
合多种文化,开始出现衍架和拱券技术,以及科林斯柱式出现。
城市、广场
01
城市
有机型 —— 以卫城为中心逐步发展,形态不规则,善于利用地
形,如雅典。
几何规则型——希腊化时期移民城市,一次性规划的几何规则 型(方格网)城市模式—— 希波丹姆(Hypodam)式城市,代 表城市米利都城
02
广场
功能:,逐步取代卫城成为城市生活中心
构成:与其它宗教和公共建筑组合;周边柱廊限定边界;广 场中心设在尽端处,设神庙;利用视差原理发展了梯形平面。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生活 形态
规划思想
城市生活形态
1.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 2.对城市的定义: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 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的享受轻松地生 活。 3.许多希腊城市都以方格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居在同一街区,仅在用 地大小与住宅质量上有所区别。 4.对于小规模的城市,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具有很大政治权利的宗教。 5.雅典卫城不是膜拜的禁地,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6.广场最后变成了希腊城市中最重要的、最富活力的中心。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所灭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1. 伊特鲁里亚时期
公元前750年一一公元前300年
2.罗马共和时期
公元前510年一公元前30年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特征——古罗马时代毫无疑 问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繁荣阶段。该时期的 城市建筑风格明显表现出世俗化、军事化、君 权化的特征。
3.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前30年一公元476年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1.伊特鲁里亚时期 公元前750年一一公元前300年
伊特鲁里亚时期
公元前750年一一公元前300年
1.伊特鲁里亚人非常擅长修筑公路、建筑桥梁、构筑宏伟的水利工程。伊特鲁里亚人修建的城市布局整齐,街道、公共建筑、神 庙、市场、住宅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完备的排水和排污系统。这一套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流技术后来被罗马人所继 承。古罗马建筑还有一个特点:拱券,来自伊特鲁里亚,另外,罗马人也大量借鉴了伊特鲁里亚人的下水道设计和城市规划理 念。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的阶段 荷马时期(英雄时期) 公元前12~前8世纪 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 公元前7~前6世纪
荷马时期(英雄时期)
公元前12~前8世纪
这时爱琴文化结束,希腊文化继承,建筑方面,神庙和住宅都成了长 方形的形制,特别是在神庙里出现了柱子的雏形以增加神庙的纵横度, 所用的材料仍以木头和黏土为主,这一时期,大致是特洛伊战争为主。
2.罗马早期建设城市严格按照几何图形并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主要街道准确地按照东西南北方向和十字交叉设计,神庙都位于 城中的高地。罗马人测定十字交叉中点的南北方向,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街道和城市栅格状的轮廓,这种交叉轴线 主要出于军事 目的,广场、元老院以及军部就设在十字交叉的中点。在罗马,道路中轴线是南北走向的,而在其他军事要塞城市,这条轴线 则变成了东西走向。在罗马之外的各个行省也是按照这一标准来进行建设的,这种规划的 优点是,对于一支外来的军队他们能 够方便地在城中找到各自的位置;缺点是这种规划缺乏弹性,会影响城市的成长。
规划思想
1.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原子论”,“宇宙数学结构"等。 2.人文主义的思想,从“自然哲学”的研究到探求人的“社会哲学"是古希 腊哲学思想路线的自然引申。 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古希腊的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努力去发 现各种规律。 4.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社会公正的意念被置于政体建设的中心位置。 5.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设计的城市是按照“社会几何学家”的理想理 念设计的,即圆形加放射。 6.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而是乐于顺应各种复杂的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 城市。 7.希波丹姆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棋盘式路网, 城市公共中心明确规整,代表城市:米利都域。但是这种模式也给城市生活 的活力以及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桎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