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城市规划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业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
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用地规模:
用地性质:是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用地性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土地的实际使用用途,如绿地、广场等;而是附属于土地上的构筑物的使用用途,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大部分用地的使用性质需要通过土地上的附属建构筑物的用途来体现。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的所需要的土地。
城市化S型曲线: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力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的时候,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以及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国内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中国城市规划理论】
1.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战国时期:各国都城开始向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如吴国国都阖闾城被规划成水乡城市,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齐国临淄城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赵国的国都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彰益。
3.三国时期: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已经采用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邺城的规划布局对以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隋初:大兴城(长安)汲取了曹魏邺城的经验并有所发展,除了城市空间规划的严谨外,还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的坊里。
5.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宋代开始,中国城市建设中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在北宋中叶的开封城中开始出现了开放的街巷制度。
6.元朝: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全部按照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大都。其城市布局更强调中轴线对称,在几何中心建中心阁,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上记载的王城的空间布局制度。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理论】
1.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2.古罗马时期:古罗马营寨城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影响,平面呈方形或者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包括1)由托马斯•莫尔提出的空想主义的乌托邦;2)康帕内拉提出的“太阳城”方案;3)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新协和村”;4)傅立叶提出的理想社会。
2.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希望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式。他认为,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式由于城市吸引人口的“磁性”所致,如果把这些磁性进行有意识的移植和控制,城市就不会盲目膨胀。一个田园城市的人口有30000人,占地404.7公顷。城市外围有202
3.4公顷的土地为永久性绿地,供农牧产业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公顷的公园,沿公园可建公共建筑物,公建的外围是一圈占地58公顷的公园,公园外圈是一些商店和商品展览馆,再外一圈为住宅,再外面为宽128m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花园住宅。
3.卫星城镇的理论:20世纪初,大城市的额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昂温与1922年以“田园城市”为基础,提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同时期美国的惠依顿也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包围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1912-1920年,巴黎意图在距离16km的范围内建立28座居住城市,这些城市除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一般称这种城镇为“卧城”。1918年伊利尔•沙里宁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城镇,这些城镇除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得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二战后英国人在伦敦外围建立了多个独立的卫星城镇,这些卫星城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一定的工业。
4.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法国人勒•柯布西耶认为大城市主要的问题是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现有道路系统无法满足机动交通的要求,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增加街道宽度及建筑的间距,增加空地、绿地,增加居民与绿地的直接联系。同时期,美国人赖特却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年代,依靠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将大城市分散,使得家庭与家庭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通过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与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指出城
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指出城市应按照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5.《马丘比丘宪章》:宪章认为《雅典宪章》过于追求功能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指出城市规划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成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6.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邻里单位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他认为一个邻里应该按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邻里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
6.有机疏散思想: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里宁从有机体的生长中受到启示,认为应该把高速交通集中在单独的干线上,使其避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场所。
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这在当时是一种有关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昕的理论。
他建议有必要为西方近代衰退的城市找出一种改造的方法,是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既符合人类工作于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有点兼备的环境中。他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不能听其自然的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
他认为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这些折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以开辟绿地。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日常的活动”可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的活动”咋做分散的布置。
1918年沙里宁安按照有机疏散的原则制定了大赫尔辛基方案。方案中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的城镇,以控制城市的进一步扩张。
有机疏散理论对其后欧美各国发展新城,改造旧城,以致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工作均起着重要的影响。
7.理性主义规划及其批判:1960-197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操作的指导理论可以概括为:系统、理性和控制论。1970年代末大型计算机出现,城市规划工作中开始大量运用数理模型。在这一时期的规划理论中城市规划编制的程序更加强调理性,理性主义成为主导的规划思想。然而,大堆复杂的数理模型对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让人无法理解,且过多局限于物质形态,对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关心太少,对决策者的立场观点缺乏充分的认识。
8.城市设计研究: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规划师急需形态设计的理论指导和一套操作性强的分析方法,吉伯德和凯文•林奇分别在1952年和1960年出版了《市镇设计》和《城市意象》。林奇认为城市空间景观中截面、路径、节点、场地、地标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并有基本规律可以把握,在塑造城市空间景观的时候应对这些要素的形态把握入手。
9.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简•雅各布斯于1961年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规划界一直奉行的最高原则进行了无情批判,她把城市中大面积的绿地与犯罪率的上升联系到一起,把现代主义和柯布西耶推崇的大尺度指责为对城市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她让规划师开始注意到是在为谁做规划。达维多夫在他的两篇论文中探讨了规划决策过程和文化模式的理论,以及对规划中通过过程机制保证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等问题。1970年代后期,卡斯泰尔斯于1977年发表的《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和1978年的《城市,阶级与权力》反映出196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在规划理论界的成就。同时,规划理论界开始进入针对城市表象之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本质的深入分析和批判。
10.全球城、全球化理论到全球城镇区域:进入1990年代后,80年代讨论的“现代主义”迅速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对城市发展新趋势的研究,如1986年约翰•弗里德曼的《世界城的假想》和金的专著《全球城》。全球化是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也是影响面最广的社会经济现象,所谓全球化,通常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以功能性分工强化不同层级都市区在全球网络中的作用,带来了全球范围全新的地域空间现象——全球城市区域,即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
11.从环境保护到永续发展的规划思想:1970年代初,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意识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保护环境逐步在城市规划界成为思想共识的一种操作模式,西方各国相继对城市建设项目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19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又逐步发展成为永续发展的思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永续发展逐渐突破了自然环境的范围,即生态的永续性,扩展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永续性。永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从全局,长远的观点去认识发展,达到永续的发展,城市的永续发展对实现全人类永续发展关系重大。
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市:1.16世纪前期,英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托马斯·摩尔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主要理念是消灭剥削制度和提倡财产共用。2.后期空想社会主页最著名的有19世纪初的欧文和傅里叶。
六分之一田园城市:(图见书)花园广场市政府博物馆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医院博物馆中央公园水晶宫住宅区学校教堂绿带(林荫大道)工业用地农业用地运输铁路环状铁路支线。城市优点:有获得职业岗位和享用各种市政服务设施的机会。缺点:自然环境的恶化。乡村优点:极好的自然环境。缺点:没有城市的物质设施和就业机遇,生活简朴而单调。田园城市理念:“城乡磁体”------建设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与乡二者的优点,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这个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为控制城市规模,实现城乡结合。霍华德主张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应该停止增长,其过量部分应由邻近的另一城市来接纳。
田园城市:19世纪末霍华德进行城市调查和提出整治方案。1.理论:基于对城乡优缺点的分析,提出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来取代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