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城市规划理论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分析
西⽅城市规划理论分析 导语:城市的历史是城市的社会⽂化内涵,代表着城市居民社会⾏为习惯与⽂化价值观点,是城市居民的社会⽣活需求。
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利⽤城市规划的⼿段使城市朝着居民理想的⽅向发展,才能营造建设充满⽂化内涵的及独具特⾊的城市。
1 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1.1近代西⽅城市规划思想的产⽣背景 ⼯业⾰命以后,西⽅普遍进⼊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期,产⽣了以系列的社会问题。
这⼀时期西⽅城市中的⼈⼝和⽤地急剧扩张,各种新的空间要素不断出现,城市的蔓延已⼤⼤超出了⼈们的预期,也超出了⼈们常规⼿段的驾驭能⼒。
城市形态呈现出⽝⽛交错的花边形态和明显的拼贴特征,城市环境的异质性增强,特⾊⽇渐消失,质量⽇渐下降。
这时⼈们强烈的认识到,有规划的设计对于⼀个城市的发展是⼗分必要的,只有通过整体的形态规划,才能摆脱城市发展现实中的困境。
1.2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名元和复杂的,例如Camnbell将其归结到以下⼏个基本事件 (I)⽥园城市(Garden City, E. Howard) (2)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Burnham) (3)公共卫⽣改⾰(Public Health Reform) 但也有学者认为霍华德的“⽥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Owen )、圣西门(Saint-Simon )、傅利叶(Fourier). Godin和Cabet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 和社会平等等传统的思潮. 1.3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1.3.1三个阶段的划分 Donald Kruekeb将过去100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 (1) 1880-1910,没有固定规划师的⾮职业时期; (2) 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 (3)1945-2000,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时期。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
•
1976年,勒根(R·Logan)和姆勒塔克(L·Molotch)在《城市是增长机器》(City as Growth
Machine)中提出了增长机器理论,指出城市增长机器的发动者主要是掌握权力者和控制资源的集团。
•
城市增长可以产生财富和权利,增长是资本主义城市的本能。在城市增长中,权力需要利用资源来完成
•
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 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
•
交通通信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城市发展主要是起源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face to face)或
交易的机会。城市的集聚效益在于是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便于居民的相互交往。
一、城市增长理论
•
近年来,大维·哈维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新的生产形式对资本流动和再生长
的需要。
一、城市增长理论
•
他认为由于国际上劳动力的分工,发达国家日益成为生产的管理中心和研究中心,而将生产中的加工、
制造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便宜的发展中国家。于是,发达国家制造业衰退,而新兴国家中拥有土地、
• 6、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
政府与企业的结盟受到社会的制约,因为如果它们的结盟是以牺牲过多的社会利益为代价或城市发展的利
益未被市民分享,那么市民会在选举时更换政府从而拆散现有的联盟。政府、企业集团、社区通过政治、经济
利益相互制约、相互妥协,它们的合力推动着城市发展、塑造着城市空间。
• (2) 增长机器理论
•
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发展的原因在人文生态层面也能得到解释。
•
人文生态学学者提出的竞争依赖理论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竞争。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
国内外学者关于⼤都市的理论都市圈的概念1959年,⽇本经济学家⾼野在研究⼤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镇问题时,从商业⾓度提出了“⼤城市圈”的概念。
随后,⼀些国家和地区也从不同⾓度对城市群体现象进⾏了定义和划分。
但⽆论怎么定义,其中的⼀个核⼼思想就是经济发展载体系统的区域整体观和系统观。
⽇本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在60⾄80年代多集中在对都市圈内单⼀要素(如产业和⼈⼝)的分布演变和成因分析上。
80年代以后。
这⼀阶段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的综合总结。
如京板神都市圈内部三⼤城市的⼈⼝和零售业分布和由此决定的城市中⼼性空间变化,得出在城市核⼼地区中⼼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向均衡发展。
简⾔之,⼤都市圈(Metropolis Sphere)是指在⼀定地域范围内以经济较发达的中⼼城市为核⼼,以具有⼀定结构、功能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城镇群体为中⼼城市的强辐射空间,所形成的⾼度城市化的经济地域。
因此,⼤都市圈⼀般应具备以下6个基本条件:(1)⼤都市圈内必须⾄少有⼀个经济较为发达并具有强辐射能⼒的中⼼城市;(2)中⼼城市必须有⼀定的辐射腹地空间;(3)⼤都市圈内应具备⾼度发达的基础设施束;(4)⼤都市圈内中⼼城市与基地城镇之间应有密切的经济联系;(5)⼤都市圈不是⾏政区的简单迭加,⽽是经济区、社会区、⽣态区的综合集成;(6)⼤都市圈内应有较⾼的城市⼤都市带的概念(国外,国内)“megalopolis”⼀⼀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公元前4世纪,希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个机关报的城邦,他们希望其发展成为希腊最⼤的城市,故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
赋予megalopolis以现代含义的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特曼(Gottmann)1957年发表的著名论⽂《⼤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以及随后的⼀系列著作。
他使得“megalopolis”⼀词⽤来表⽰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特定现象的专有名词—⼤都市带。
Gottmann关于都市带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1、都市带的特征:①从空间形态上看它是在核⼼地区构成要素的⾼度密集性和整修地区多核⼼的星云状结构。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差异
3 . 古代城市形态差别的原因
3.1 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中国的合院式城市形成了由围墙围起的独立单元。宫殿
是城市的中心,百姓房屋面向宫殿。中国古代城市是封闭 和内向型的,这种封闭内向型的结构是以“家”为单位的 “院落文化”。这反映出我国以稳定的农业为主,自给自 足的生产生活方式。
区别于中国的院落文化,欧洲文化可以说是“广场文 化”,开放外向型的结构反映了欧洲以变动的畜牧业和贸 易交换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03 其形成差别的原因 04 小结
1 . 中西方古代城市形态
2 . 中西方古代城市形态的特点
2.1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中国的城市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周礼・考工
记》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已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 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几乎成了一套定式被严格遵循,如北京、西安、洛阳、 南京、沈阳等一些古都城市都可以找到上面理论中提到的 规划形式和城市布局。
与西方城市相比,中国古代城市一直是主要作为各级 封建政权的统治据点而存在的。虽然也有市场,但很大程 度上带有纯粹满足封建主物质消费需要的性质。市场的主 人备受歧视,没有独立的政治地位,被称为“市井小人”, 经济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市场的主人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或各级政权的代表 及权贵官僚,城市是层层政权控制下的政治中心,是封建 统治的强大堡垒。所以中国古代城市在城市形态上就表现 为方正规则布局,宫城居中,道路网的布局及道路尺度基 本是考虑哲理或象征意义的需要。
Thyoaunk
End
结束语
谢的放射环状道路可以起到包围和保护核心区的 作用。市场遍布全城,居民可沿街居住或营业。中世纪欧洲 的城市,往往是封建经济中心,以商人为主的市民是城市的 主人,封建政治的力量比较薄弱。由于西方基督教势力的强 大,城市以教堂、市政厅和具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意义的广 场为中心,街道由此呈放射状向外伸展,城市轮廓也很自由 。
04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简介(1)
希波丹姆斯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强烈的人工痕迹,几何的秩序和美学。棋盘式路网为股价,构筑规整 的公共中心,强调整体秩序和美。应用:米利都、古罗马营寨等
帝国理想 —古罗马的君权秩序与世俗特征
1、古罗马思想与文明的特征
伦理化的倾向
追求现实的幸福;追求满足享受的种种现实技法
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沉浸于巨大的、物质的享乐之中;社会契约论,人高于社会,社会 是为个人谋利益的契约的产物。
1、资本主义初期的时代特征
产业革命导致城市的急剧“爆炸”
解放生产力,城市成为经济生产与生活中心,人口、用地急剧增长 例:伦敦
恶化的生态环境,退化的城市景观
环境污染、居住条件恶劣、交通阻塞、公共卫生设施缺乏
相对滞后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匮乏的规划理论
无法应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
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工人的剥削
积极的公共生活与丰富的公共空间
缺乏城墙防御体系,狭小简朴的住宅,发达的广场、宏伟的卫城
3、理想城市的规划形态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国家(城市)的探求
理性、秩序(圆形+放射;几何的运用),对希波丹姆斯模式的影响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
追求人的尺度和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建多变的城市空间和景观(卫城)
3、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1)马塔与带形城市
近代交通工具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主要设想:各种空间要素沿城市高速、高运量的交通轴线集聚,并无 限向两端延展。两条基本原则: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 带形城市忽视了空间增长的集聚效应而难以持续。
1000米
3、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2)戈涅与工业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柯布西耶-集中主义精选全文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共7个等级, 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系统。此外,全城还有 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 (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 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 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 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筑有议会 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法院等,布 置在山麓下全城顶端,可俯视全城。
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 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区。
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纵横轴 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 “心脏”。
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 手”;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 “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通信 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统”;
TEXT 01 TEXT 02 他的思考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一、传统的城市已出现功 能性的老朽。 二、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 高密度来解决。 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 密度分布。 四、新型的、高效率的城 市交通系统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规划观点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Thank you
集中城市主义
项目
内容
特点
居住模式
共同核心思想
《明日的城市》 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
集权中心
伏埃森规划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一、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英国的城市规划师弗雷德里克·劳奇就提出了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单个建筑物的设计。
此后,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发展,包括道路、交通、水源、绿地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研究。
二、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的应用1.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规划的骨架。
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提倡布局要以人为本,要求城市布局应该优化城市的交通流线、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使城市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
在中国,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使得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到了优化、改善,城市空间布局也越来越科学合理,进一步推动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绿地系统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提倡在城市设计中尽量保留自然绿地,并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
这种理念已经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北京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了大片的绿地空间,并且将其分布在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等不同地区,形成了生态都市与宜居城市。
3. 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定的人口密度是必须的,但过高的人口密度则可能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交通拥堵、污染等问题。
因此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强调城市的人口密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控制。
目前,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于人口密集区域或地区已经采取了分区管理的方式,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情况规定相应的建筑高度和总体容积率,以此控制城市的人口密度。
三、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效果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效果是显著的。
首先,城市的绿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绿地率得到了提高,城市环境也变得更加生态、宜居。
其次,城市的交通流线得到了科学优化,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中西古代城市形制比较
中西古代城市形制比较摘要:城市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中西古代由于政治、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本文结合产生原因,比较了中西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城市形态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形制城市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它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建构而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中西方由于政治、文化、哲学思想等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因此首先对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进行比较。
一.中西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可以分成两大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礼制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
它提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因为这种方正严整、等级分明的城市格局可以反应皇权统治的至尊无上。
此外,在古代中国,本身抽象和无意义的数字也与一些观念形态结合起来。
数字“3”代表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5”代表了金、木、水、火、土和阴阳五行,“9”象征着九重天,寓意尊贵。
这些思想在城市规划就有应用。
(二)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明确的指导思想相比,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
西方古代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成几个重要的阶段:古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
每个阶段,城市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不仅反映了规划思想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结构的改变。
(三)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比较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庙和教堂及其广场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常规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公共活动场所的中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10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後﹐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 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 都提出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 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霍华德於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 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 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 沃思(Letchworth)。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 (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 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 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 早期: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 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后期:欧文的新协和城 傅里叶的法郎吉
4
欧文把城市作为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提 出“协和新村”的示意方案,建议居民人数2000~3000人,更低面 积每人0.4公顷,全村产品统一分配,财产公有。
二、《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1. 《雅典宪章》(1933年) 2.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比较
2
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3
18、19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生 产方式产生,城市成为矛盾的焦点。某些开明人士、空想社会 主义者曾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和部分实验。
5
傅里叶的法郎吉 Phalanges 主张以社会大生产代替家庭小生产,组织公共生活。他的空 想比欧文更为极端,把400个家庭集中在一个巨大建筑物中。
(完整版)城市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理论分类
英.迈斯.卡 蒙那提出的 八角形城市 设计理论分 类方法,强 调八个城市 设计观点及 代表人物
三种理论研究方法
美.罗杰.特兰西克 《寻找失落的空间》 提出城市设计三种研 究方法
——图底关系理论
Figure—ground
——联系理论
Linkage
——场所理论 Place
中国传统城市设计——营国体系
《周礼.考工记》 公元前5世纪
内涵:营-建造三级城市(国 -都-邑),内容为城邑建 设体制、礼制营建制度、 城邑规划制度。规定型制 与规模井田式格局,方正 布局;布局结构城廓清晰, 择中立宫、轴线对称。
中国传统城市设计——城市营建思想
管仲春秋时期公元前 7世纪《管子.乘马》
提出一套市民对城市形态、结构的认知系 统,以人对环境的认同和识别为依据的价 值感,已超出客体的形式,在研究主客体 关系上具有开创性。
城市形象理论——概念
形象性——具形物体使每个特定观察者产 生高效率的强烈心理形象的性能;
公众印象——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 共同印象,即单个的物质实体、一个共同 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的相互 作用过程中,达成一致的领域。
中国现代
城市设计理论
——山水城市论
钱学森1990年首次提出的,1983年“让园 林包围建筑而不是建筑群中有几块绿地, 应用园林提高城市质量,体现中国城市特 色”——21世纪中国城市模式。
城市形象和认识城市结构的重要因素。
城市印象的构成要素的关系
各元素不是孤立的,区 域由节点构成,受边缘 的限定,路径贯穿其中, 标志分布于内。
各元素有规律地穿插和 叠合,构成城市形体环 境的认知意向和城市形 象。
在对比中看中外城市规划思想
在对比中看中外城市规划思想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人类出现了第二次大分工,一批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劳动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与此同时城市开始陆续出现。
在5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受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但这些思想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各自思想对比中研究规划思想发展历程。
标签:中外城市规划思想对比1 影响中外古代城市建设共同因素1.1 战争的影响出于对野兽的防御和农耕的需要,人类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
随着人类的发展,部落之间的战争频发,城市的防御职能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外古代城市建设的主要考虑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中,就已出现了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在我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一套城墙如长安城、二套城墙、三套城墙如元大都宫城、皇城和内城,每套城的城外都有沟壑,这样的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就是从防御方面出发。
同样在国外也出现过了类似的设计,如西亚的巴比伦城拥有两套城墙,中间间隔12M,四周城墙外有很深的沟壑环绕,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再如欧洲的罗马帝国,环地中海地区当时都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人在其统治的范围内修建了大量营寨城,中世纪的欧洲将封建主的城堡修建在山顶或湖边,在其外围开凿人工沟壑、架天桥,这一切都是出入对防御的考虑。
1.2 社会等级和政治体制的影响古代中外都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我国和欧洲的封建制度以及美洲的奴隶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古代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影响,甚至影响到现在城市規划思想的发展方向。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
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在政治、伦理和经史书籍中。
几千年来,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几经演变。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式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图2-1-1)。
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及文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
各种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传承后世。
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商业的发达,战争的频繁以及筑城与攻守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当时城市建设的高潮。
因此,东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
既有与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
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
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治。
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
与此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也是长期并存的。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7.极度分散主义与有机疏散理论
7.1自然主义,分散主义规划师莱特及其广亩城市
赖特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 在又无 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 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 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来临”。在 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 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 想。 广亩城市: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 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 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 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 形式。
带形城市理论: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 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沿道路脊椎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 可铺设供水,供电等各种地下工程管线。最理想的方案是沿道路两边 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城市长度无限。他认为带形城市可以横 跨欧洲,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延伸到俄国的彼得堡,总长度2880公里。 如果从一个或若干个原有城市作多方延伸,可形成三角形网络系统。
1.玛塔(Matao)的带形城市模式(Linear City)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在马德里出版的《进步》杂志上, 发表了他的带形城市设想,他认为那种传统的从核心向外一圈圈扩展 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应使城市沿一高
速度、高运量的轴线向前发展。
特点:在新的集约运输形式的影响下,城市将发展成带形的。城市发展 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可将原有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 络。不仅使城市居民容易接近自然,又能将文明的设施带到乡间。
布局思想:在这种实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 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 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 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西方的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
同时,城市规划也在逐步为社会所改造,其中城市规划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是:第一、城市规划从“物质形体设计”转变到崇尚系统分析方法(Systematic analysis)的理性决策过程(Rational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的科学性规划。
第二、规划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逐步变为“过程中”规划,经过70—80年代的发展,诸多学者认为城市规划师并非仅仅是扮演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角色,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价值体系来进行城市规划;规划的这种技术性角色应该转变到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汇集群众意见和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角色。
后来的“联络性规划”(Communicative planning)以及“倡导性规划”(A dvocacy planning)等就是在对城市规划的反省中出现的城市规划新思路。
第三、以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占主导地位的多元论规划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起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城市规划思想处于划时代的转变时期”。
一、由“艺术”到“科学”:城市规划的“物质形体设计”传统转向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的“形体规划设计”。
好的形体环境可以增进幸福,而形体环境则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来加以改造和控制,只要加强设计和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形体环境。
事实上,这种观点可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更远。
城市规划历来被视为是建筑师的份内之事,城市规划不过是基于城镇层面上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战后的城市规划大多是建筑师规划,城市规划的工作建筑师完全能够胜任。
在传统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规划中,“美学观念”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出发点,和建筑设计一样,城市规划被视为一门“艺术”。
中西方城市规划差异体现的中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同路径(现代文学史2 沈庆利)
中西方城市差异体现的中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同路径导言:城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为重要,人类的历史上,很早就产生了城。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的城市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与之相对应的,中西方的发展道路、文明进程、文化心理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本文将要从东西方“城”与“市”产生的先后问题、东西方城市布局形制的比较和东西方城市内部公共空间对比这三个方面,来挖掘其背后体现的文明发展的不同路径。
关键词:东西方、城市、文明发展、文化心理正文:一、“城”与“市”产生的先后问题城市是一个组合词,应当把它分成“城”和“市”两部分来考虑。
“城”是城墙和居民区,“市”是城中的市场。
中国的特点是先有“城”,后有“市”。
中国的“城”出现的极早,似乎和中国历史同样古老。
早在夏、商、周时代,中国便开始建城;这非但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并且还有地下的实物证据。
1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所记载“天子之城千雉,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子男五十雉,高三雉”可见,“城”是天子诸侯们为了保护领地而筑起高高城墙的一种防御方式。
并且,因等级的不同,“城”的规模也有严格的限制。
而随着“城”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出现“郊”。
如果说“城”是封建领主们用城墙围起的保护自己安全居住的地方,那么“郊”便是使人民居住的地方。
有“城”、有“郊”,便有人民聚集,有人们聚集的地方就会产生交换物品的需求,随即就产生了“市”。
从这个发展过程看来,“市”总是处在附属地位的,而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为了政治或者军事等其他功能的需要,而商业、经济等因素的要求总是被忽略。
而我们看后期中国城市的发展演变,比如唐代都城长安。
此时的城已经发展的极成规模和体系,气势恢宏,法天象地。
长安城内分布有西市和东市,然而市周围有高大的围墙,与居民区严格分离。
唐政府对长安城市场特别是东、西两市实行严格的定时贸易与夜禁制度。
两市的大门,亦实行早晚随唐长安城城门、街门和坊门共同启闭的制度,并设有门吏专管。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形态比较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图1)。
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学思想。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重礼、崇孝、尚文。
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
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
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
乃至村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是:要顺之以天理,追求与天同源、同构,与自然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始终。
城市规划的理论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的编制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古希腊的希波丹姆模式: 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 骨架,以广场为中心。 (公元500年前的古希 腊城邦时代)
罗马的营寨城: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 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城门,交点附近为 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威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理想城市方案 · 城市要选在有利于避开浓雾、强风、酷热的高爽之 地,远离疾病滋生地; · 城市要有丰富的农产资源和良好的水源;
3)雅典宪章中“功能分区”的设想引出了把城市划 分为各种分区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做法,为了追求 分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马丘比丘宪 章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 据,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 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4)城市运输44年的经验证明,在道路分类、增加 车行道和设计各种交叉口方案等方面根本不存在 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 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城市必须规划并维护好公 共运输系统,保持同城市化的要求、能源短缺相 平衡。
埃及的卡洪城 埃及于公元前 2500年,为修建 金字塔而建造的 卡洪城是奴隶制 的典型城市。城 为长方形,用墙 分为两部分,墙 西为贫民居住区; 墙东路北为贵族 居住区,墙东路 南为中等阶层居 住区。
巴比伦城 巴布伦城横跨 幼发拉底河东西 两岸,平面呈长 方形,设9个城 门。城内有均匀 分布的大道,圣 地位于城市的中 心,筑有观象台。 巴比伦城的城墙 两两相套,以加 强防御功能。
在宪章的内容上,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 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 和需要来估算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 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 的基本内涵。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建立在物质空间决 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想认为,建筑空间是 影响社会变化的工具,通过对物质空间变量的控 制,就能形成良好的环境,这样就能自动地解决 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 展和进步。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 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 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 化,,与人类心理需要相背;绝对的分区使居住 远离工作,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 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 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 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 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方案思想史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巴黎改建——城市美化运动——公司城)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康帕内拉—“太阳城”。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33年英国成立委员会专门调查疾病的原因,1842年通过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184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工人金额及住房委员会,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 1890年颁布“工人住房法”。
3、巴黎改建1853年欧斯曼为巴黎的行政长官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1)、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市中心的改建,以卢浮宫、宫前广场、协和广场、雄狮凯旋门一代最为突出。
•3)、美化巴黎面貌,对道路宽度和沿路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4)、建设两种绿地:一种是塞纳河畔的滨河绿地,一种是宽阔的花园式林荫大道。
•5)、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适应了因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6)、市政设施上有重大成就。
4、城市美化运动定义:城市美化运动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倾向,为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城市“景观改造运动”。
前奏:1850年末开始的公园运动。
开始:是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为开始。
城市美化运动中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F.L.Olmsterd,他于1859年设计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
核心思想:恢复城市中失去的视觉秩序和和谐之美,采用古典主义加巴洛克的风格手法设计城市。
意义:城市美化运动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空间形象和秩序,以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的破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视觉美与和谐生活,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的生存环境。
然而这个活动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很少从居民福利出发,很少考虑在根本上改善布局的性质,它并未给予城市整体以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中国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
赖特的流水别墅
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巨型城市
盖迪斯的巨型城市
帕特里克· 盖迪斯(Patrick Geddes)是苏格兰生物学家,人文主义规划大 师,西方区域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的创始人。 盖迪斯提出了区域规划理论,他的两部著作 (《城市发展》、《进化中的城市》)体现了他 的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这种思想超越城市的界 限分析聚落的模式和区域的经济背景,把自然地 域作为规划的基本骨架。强调“按照事物的本来 面貌去认识它……按事物的应有面貌去创造它”, 在对城市进化发展的探索中,人们认识到,城市 向郊区发展的趋势,讲使很多城镇逐渐结合起来 构成巨大的城镇集聚区(conurbation),甚至 形成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所谓“巨型城市”。
城市交通是先进的,设快速干 道和供飞机发动的实验场地。 住宅街坊宽30米、长150米,各 配备相应的绿化,组成各种设有 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
工业城市与带形城市
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的带形城市
城市沿一条高速、高运量的轴线无限延伸,以取代传统的由核心向外围一 圈圈扩展的城市形态。 带形城市的用地布置在带有有轨电车的主路的两侧,宽500米,与主路垂直 方向每隔300米设置一条20米的道路,形成梯子状的道路系统,其中除安排 独立式住宅外,还设有公园、消防站、卫生站等公共设施。 城市用地与农田之间设有林地。 他认为带形城市可以横跨欧洲,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延伸到俄国的彼得堡, 总长度2880公里。
山东临淄齐都遗址
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的规划建设就是与环境自然相协调的规划 思想的具体体现。 皇城及宫城的布置完全继 承历代都城规划而加以发 展,大体上按照礼制思想 营建,以体现皇朝的威严。 应天府城即使现在的南京 城,城墙按照河流湖泊、 山丘等地形,从防御要求 出发修建,将背部驻军的 空旷地带以及沿江战略高 地如清凉山、狮子山等包 括在内,故呈不规则形。 应天府城的南部紧靠淮河 而建,很好的利用了大河 的天险,避免了人工挖掘 护城河的巨大的工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业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在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
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用地规模:用地性质:是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
用地性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土地的实际使用用途,如绿地、广场等;而是附属于土地上的构筑物的使用用途,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
大部分用地的使用性质需要通过土地上的附属建构筑物的用途来体现。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的所需要的土地。
城市化S型曲线: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力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的时候,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以及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国内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中国城市规划理论】1.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2.战国时期:各国都城开始向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如吴国国都阖闾城被规划成水乡城市,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齐国临淄城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赵国的国都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彰益。
3.三国时期: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已经采用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
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
邺城的规划布局对以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隋初:大兴城(长安)汲取了曹魏邺城的经验并有所发展,除了城市空间规划的严谨外,还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的坊里。
5.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宋代开始,中国城市建设中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在北宋中叶的开封城中开始出现了开放的街巷制度。
6.元朝: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全部按照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大都。
其城市布局更强调中轴线对称,在几何中心建中心阁,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上记载的王城的空间布局制度。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理论】1.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2.古罗马时期:古罗马营寨城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影响,平面呈方形或者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包括1)由托马斯•莫尔提出的空想主义的乌托邦;2)康帕内拉提出的“太阳城”方案;3)罗伯特•欧文提出的“新协和村”;4)傅立叶提出的理想社会。
2.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希望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式。
他认为,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式由于城市吸引人口的“磁性”所致,如果把这些磁性进行有意识的移植和控制,城市就不会盲目膨胀。
一个田园城市的人口有30000人,占地404.7公顷。
城市外围有2023.4公顷的土地为永久性绿地,供农牧产业用。
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公顷的公园,沿公园可建公共建筑物,公建的外围是一圈占地58公顷的公园,公园外圈是一些商店和商品展览馆,再外一圈为住宅,再外面为宽128m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花园住宅。
3.卫星城镇的理论:20世纪初,大城市的额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
昂温与1922年以“田园城市”为基础,提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
同时期美国的惠依顿也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包围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
1912-1920年,巴黎意图在距离16km的范围内建立28座居住城市,这些城市除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一般称这种城镇为“卧城”。
1918年伊利尔•沙里宁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城镇,这些城镇除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得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
二战后英国人在伦敦外围建立了多个独立的卫星城镇,这些卫星城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一定的工业。
4.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法国人勒•柯布西耶认为大城市主要的问题是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现有道路系统无法满足机动交通的要求,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
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增加街道宽度及建筑的间距,增加空地、绿地,增加居民与绿地的直接联系。
同时期,美国人赖特却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年代,依靠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将大城市分散,使得家庭与家庭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通过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
与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指出城市应按照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5.《马丘比丘宪章》:宪章认为《雅典宪章》过于追求功能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
指出城市规划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成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6.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邻里单位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他认为一个邻里应该按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邻里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
6.有机疏散思想: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里宁从有机体的生长中受到启示,认为应该把高速交通集中在单独的干线上,使其避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场所。
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这在当时是一种有关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昕的理论。
他建议有必要为西方近代衰退的城市找出一种改造的方法,是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
既符合人类工作于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有点兼备的环境中。
他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
不能听其自然的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
他认为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
这些折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以开辟绿地。
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日常的活动”可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的活动”咋做分散的布置。
1918年沙里宁安按照有机疏散的原则制定了大赫尔辛基方案。
方案中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的城镇,以控制城市的进一步扩张。
有机疏散理论对其后欧美各国发展新城,改造旧城,以致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工作均起着重要的影响。
7.理性主义规划及其批判:1960-197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操作的指导理论可以概括为:系统、理性和控制论。
1970年代末大型计算机出现,城市规划工作中开始大量运用数理模型。
在这一时期的规划理论中城市规划编制的程序更加强调理性,理性主义成为主导的规划思想。
然而,大堆复杂的数理模型对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让人无法理解,且过多局限于物质形态,对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关心太少,对决策者的立场观点缺乏充分的认识。
8.城市设计研究: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规划师急需形态设计的理论指导和一套操作性强的分析方法,吉伯德和凯文•林奇分别在1952年和1960年出版了《市镇设计》和《城市意象》。
林奇认为城市空间景观中截面、路径、节点、场地、地标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并有基本规律可以把握,在塑造城市空间景观的时候应对这些要素的形态把握入手。
9.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简•雅各布斯于1961年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规划界一直奉行的最高原则进行了无情批判,她把城市中大面积的绿地与犯罪率的上升联系到一起,把现代主义和柯布西耶推崇的大尺度指责为对城市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破坏。
她让规划师开始注意到是在为谁做规划。
达维多夫在他的两篇论文中探讨了规划决策过程和文化模式的理论,以及对规划中通过过程机制保证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等问题。
1970年代后期,卡斯泰尔斯于1977年发表的《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和1978年的《城市,阶级与权力》反映出196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在规划理论界的成就。
同时,规划理论界开始进入针对城市表象之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本质的深入分析和批判。
10.全球城、全球化理论到全球城镇区域:进入1990年代后,80年代讨论的“现代主义”迅速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对城市发展新趋势的研究,如1986年约翰•弗里德曼的《世界城的假想》和金的专著《全球城》。
全球化是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也是影响面最广的社会经济现象,所谓全球化,通常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以功能性分工强化不同层级都市区在全球网络中的作用,带来了全球范围全新的地域空间现象——全球城市区域,即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
11.从环境保护到永续发展的规划思想:1970年代初,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意识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保护环境逐步在城市规划界成为思想共识的一种操作模式,西方各国相继对城市建设项目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19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又逐步发展成为永续发展的思想。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