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
培养孩子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 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情商和社 会适应能力。
100%
激励与兴趣
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孩子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主动学 习和探索。
80%
心理疏导
关注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 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等 ,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情绪调节
心理咨询师通过情绪调节技巧 帮助来访者识别、调节和管理 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感情的体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 割。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情绪的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影响。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
情绪与情感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大脑皮层是情绪和情感的高级中枢,丘脑、下丘 脑、脑干网状结构等部位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愤怒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表现为不满、生气 和敌意。它通常与受到阻碍、攻击或不公有关, 如受到欺凌、侮辱或背叛。
悲伤
悲伤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为沮丧、失落和悲 痛。它通常与失去或失败有关,如亲人过世、失 恋或事业失败。
恐惧
恐惧是一种逃避或防卫的情绪,表现为惊慌、不 安和紧张。它通常与危险、威胁或不确定性有关 ,如面对危险动物、自然灾害或社交场合的紧张 氛围。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 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与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交 感神经的兴奋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等,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则 会导致相反的反应。
心理学:情绪与情感
观众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将自身情感投 射到角色上,产生共鸣。
情感认同
观众对角色的经历、性格、价值观等方面产生认 同,从而理解并感受角色的情感。
情感共鸣
电影中的情感表达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使 观众与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角色经历学习处理复杂情绪技巧
认知重构
情感调节
学习角色在面对困境时如何调整自己的认 知,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
建立支持系统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等。在 需要时能够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应对生活中的挑 战和困难。
04 情绪调节策略与技巧
认知重构法
01
02
03
识别负面思维
学会识别并标记出自动产 生的消极想法,如“我做 不到”或“没人喜欢我” 。
挑战不合理信念
通过逻辑分析和现实检验, 质疑并改变这些不合理或 过于绝对化的信念。
建立积极认知
以更积极、现实和灵活的 方式重新解释情况,关注 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成长。
注意转移法
离开当前环境
暂时离开引起不良情绪的 环境,如散步、听音乐或 阅读等。
专注于其他事物
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更积 极、更感兴趣的事物上, 以分散对负面情绪的过度 关注。
避免反复回想
努力避免反复回想不愉快 的经历,通过参与新活动 来转移注意力。
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需求。
情感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
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元素,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感能 力。
教师情感素养提升
加强教师情感素养的培训和提高,使 其更好地担任学生情感发展的引导者 和支持者。
社会活动中积极情感传播
心理学概论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概论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情绪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情绪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身体和心理反应,包括生理激活、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而情感则更多指对特定对象或事件的主观评价和感受。
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影响。
二、情绪和情感的特征1. 情绪的特征情绪是短暂的、具体的、有明显对象的情感体验。
它往往是突发性的,强度较大,包括愉悦、悲伤、愤怒、恐惧等多种类型。
情绪的产生可以受到个体基因、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情感的特征情感是更为持久、广泛、抽象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
情感可能是对一种特定对象或事件的持续认知评价和感受,如喜好、厌恶、尊敬等。
情感的形成受到过去经验、个人信念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三、情绪和情感的相关理论1. James-Lange理论James-Lange理论认为情绪是生理反应的结果,个体感知到身体的生理变化后才会产生对应的情绪体验。
例如,面对危险时,身体产生的恐惧反应会引发恐惧情绪。
2. Cannon-Bard理论Cannon-Bard理论则认为生理反应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而不是因果关系。
面对同样的危险情境,身体的生理反应和产生的恐惧情绪是同时的。
3. 两因素理论两因素理论结合了James-Lange理论和Cannon-Bard理论的观点,认为情绪的产生既受到生理激活的影响,也受到认知评价的影响。
个体在产生情绪时,需要考虑到生理反应和情境的解读。
四、情绪和情感的测量方法1. 主观方法主观方法是通过个体的自我报告来获取情绪和情感体验的信息,例如问卷调查、情绪日记等。
主观方法可以反映个体真实的情绪体验,但也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2. 客观方法客观方法是通过生理指标、行为表现等客观数据来研究个体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如心率、皮肤电反应、面部表情等。
客观方法可以提供客观的测量数据,但可能无法完全反映个体的内在情绪体验。
心理学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的成分区别
• 生理唤醒——情绪性成分 • 主观体验——情感性成分 • 外部行为——情绪性成分
二、情绪的功能
1. 生存适应的心理工具。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恐惧和愤怒将会遇到哪些问题?)
2. 激发心理和行为动机
(激将法;情绪的放大作用,激情杀人。)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快乐
满意
四种基本情绪
愉快
欢乐
狂喜
悲哀
遗憾
失望
难过
悲伤
极度 悲伤
愤怒
不
满
生
气
愠
怒
忿
激 愤
狂 怒
恐惧
害怕
惊慌
惊恐
第三节 情绪的生理基础
一、情绪神经生理机制的多水平性
1. 情绪的生存适应性:低级中枢神经系统,脑 进化的低级组织,如丘脑、脑干网状系统,反 映情绪的原始性。 2. 情绪的自主调控:自主神经系统。 3. 情绪的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 4. 情绪的外显表情:躯体神经系统。 5. 情绪的意识调控: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大脑 皮层)。
绪
和
情
生理
感
唤醒
情绪和情感有何区别和联系
相同: 都属于感情活动
不同:
1. 情绪侧重感情活动的过程,情感侧重感情活动的 内容和体验。(心理学多使用情绪概念)
2. 情绪直接与生理唤醒相联系,情感与态度和价值 观相联系。因此,情绪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 ,情感则比较内隐。
3. 情绪具有情境性,因而短暂而不稳定;情感具有 关系性,因而持久和稳定。
如果你是救人者、家人、旁观者……
1. 情绪和情感依赖于主体需要和价值观而产生。即, 对主体具有特定意义。 2. 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性:正性和负性。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对情绪和情感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一、情绪与情感的定义1. 情绪是一种短暂的内在心理状态,通常由刺激引起,具有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如愤怒、快乐、悲伤等。
2. 情感是一种更持久和复杂的情感状态,通常是对某种对象或事物产生的评价和态度,如爱、恐惧、厌恶等。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 情绪是一种更短暂的、即时的心理体验,通常是针对特定刺激而产生的。
2. 情感更广泛,更持久,对于某个对象或事物的认知与价值评估更为深入。
三、情绪与情感的关系1. 情绪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情绪可以影响情感的产生,情感也可以影响情绪的表达。
2. 情绪和情感的共同作用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心理体验。
四、情绪和情感的功能1. 情绪和情感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环境,对外界刺激做出合适的反应。
2. 情绪和情感可以加强人际关系,帮助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 情绪和情感还可以提供个体内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促进个体自我实现和成长。
五、情绪管理与情感调控1.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认知、调节、表达等手段来有效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2. 情感调控是指对内在情感状态的认知和调整,通过接受、理解和表达情感,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和平衡。
六、情绪与情感的重要性1. 情绪和情感在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
2.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七、结语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合理管理和有效调控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和认识情绪和情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愿每个人都能在情绪和情感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幸福。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2.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肯定的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能提
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否定的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能降
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但某些情况下,同一种情绪既可具有增力
性质,也可具有减力性质,如恐惧。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3.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激动的情绪是强烈、短暂和爆发式的态度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在我们充满了喜怒哀乐的生活中,情绪的多 样性说明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独特 的心理过程,也有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 现。因此,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 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情绪和情感作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先天 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整合性的心理 组织,在个体的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方面均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二)情绪与情感的性质(实质)
1.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中介因素)
情绪与情感与认知的另一重要区别是反映对 象不同:认知反映事物的本身;情绪与情感虽由 客观事物所引起,但客观事物并不直直接决定个 体的情绪情感,它对情绪情感的决定作用以需要 为中介。因此,情绪情感反映客观事物与人需要 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关系的晴 雨表。
达尔文曾指出,情绪最初只有生存适应的功 能,情绪的社会性涵义是后天派生出来的。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如婴儿出 生时不具备独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 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交流, 得到成人的抚养。
从成人角度而言,个体可借助各种情绪和情 感来了解其自身和他人的处境或状态,以求得良 好的适应。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二)情绪的两极性 1.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 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
名词解释情绪和情感
名词解释情绪和情感1、情绪: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主体的愿望或需要时,就会引起消极、否定的情绪。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的。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信号)功能。
2、情感: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作为一种感受,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都是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想联系的,历史上曾都被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指导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变化和需要的满足而变化,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
情绪与情感的具体区别可以从一下四个方面理解:(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即个体随着情境的变化以及需要满足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受情境影响较大;情感则侧重个体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心理体验,虽然不轻易表露,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情绪不再存在或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感受也就随之消失或改变;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产生就相对稳定,不易为情境所左右,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4)从表现方式看,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绪一旦发生,强度一般较大,有时会导致个体无法控制(就是所谓的激情);情感则以内涵的形式存在或以内敛的方式流露,始终处于人的意识调节支配下。
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的,而且又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情绪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蕴含着情感。
情绪与情感的辩证关系
情绪与情感的辩证关系情绪和情感是相互联系的,但也有一些区别。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①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②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③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④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⑤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①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②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③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3.以下是对情绪与情感辩证关系的分析:1.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的内心体验:它们都可以由某种刺激或情境引发,并导致人的内心产生某种感受。
无论是情绪还是情感,都是人对于外界刺激的主观感受和反应。
2. 情绪和情感具有相似性:情绪和情感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联系的。
某些情绪可以转化为情感,而某些情感也可以表现为情绪。
例如,当一个人经历了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后,可能会对这种压力和焦虑产生一种情感,即对工作的不满或对环境的厌倦。
3. 情绪和情感具有差异性:虽然情绪和情感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 情绪通常是由短期的、具体的刺激所引发的,如某个人突然大声喊叫或突然遭遇恐怖事件,这些情境会引发人的恐惧或惊讶的情绪。
- 情感则通常是长期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如对某人的爱或对某个地方的依恋感。
情感通常需要时间来积累和发展,而情绪则可以很快地变化和消失。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了解情绪与情感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的内心体验和行为反应。
情绪与情感
(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很重要。
真笑时,面颊上升,眼周围肌肉堆起,大脑左半球 电活动增加;假笑时仅嘴唇肌肉活动,左半球的电活动 没明显变化。
真笑还是假笑?
Smiles can show different emotions: A) Mask anger B) Overly polite C) Soften criticism D) Reluctant compliance
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 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种非言语交往方式, 统称为体语。
(二)情绪与内脏反应
1、呼吸系统:突然惊恐时呼吸将暂时中断,极度悲
伤或狂喜时呼吸将痉挛;
2、循环系统:心率在恐惧和暴怒时加快,且血压升
高;
3、腺体:过分高兴悲伤泪腺分泌,焦虑恐惧消化腺
分泌减少。内分泌腺也随情绪而变化。焦虑者血中肾上腺 素水平上升。
如对祖国热爱,对母亲的感 激,对美的欣赏等。
2.联系:
(1)稳定的情感是在 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 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 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 达。
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
殊的时候表现出来。
(2)情绪离不开情感, 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 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如接受喜欢的花很兴奋, 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
判断者
愉
快
惊
奇
悲
哀
恐
惧
厌
恶
愤
怒
德国人 意大利人 日本人
93 97 90
87 92 94
83 81 87
86 82 65
61 89 60
71 72 67
土耳其人
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10
(一)情绪的中枢机制
• 1.下丘脑:
支配愤怒和恐惧中枢
• 2.边缘系统:
整合情绪体验 – 下丘脑:快乐、痛苦 – 杏仁核:恐惧、愤怒
• 3.网状结构:
激活或唤醒情绪
• 4.大脑皮层:
主导,情绪的认知、评价与控制
11
情绪的生理机制 • 1、中枢机制 • 2、外周神经机制 • 3、情绪状态下机体的内部变化
一致性;当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时, 内疚感可激发社会公平重建。
26
• 高等动物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
O适应功能 • 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 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27
O动机功能
O 情绪是情感是激发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焦虑 一定的焦虑水平能够促进工作绩效
• 积极情绪
增力
• 消极情绪
减力
6
➢外部行为
伴随情绪出现的相应的面部表 情、身体姿势、语音和语调等方面 的变化
7
O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 情绪情感的区别
情绪
情感
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生理性)
(社会性)
冲动性、难以控制
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明显的外部表现(外显性)内隐的、微妙的(内在性)
情境性、短暂性
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35
➢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 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 产生的情绪。 根据强度、持续的时间和紧张度分为:
36
• 心境 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特点: و强度和激动性:微弱、平静的 و延续的时间:持续时间较长,少则几天,多则数年 و影响范围: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都
情绪和情感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内心体验和表达的两种核心概念。
情绪是一种基本的身体反应,通常较为短暂和强烈。
它是人类对外界事件或内部思想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包括生理变化、心理状态和行为表达。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常见的积极情绪包括喜悦、满足、幸福和爱等,而常见的消极情绪则包括愤怒、悲伤、恐惧和厌恶等。
情感则是对特定对象或事件产生的主观评价和意义感受。
它们是人们对情境、经历和关系的内心体验,具有较为稳定的特征和较长久的持续时间。
情感更偏向于认识、认知和评估,它们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个人解读和评价。
常见的情感有喜欢、厌恶、爱、恐惧、失望等。
尽管情绪和情感在某种程度上相关,但它们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
1. 强度和持续时间:情绪通常是短暂而强烈的反应,而情感更加稳定并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2. 触发因素:情绪往往是由具体的事件或刺激引发的,而情感的形成则涉及到对多个因素的综合评价。
3. 表达方式:情绪通过生理变化、面部表情和行为反应等外在方式来表达,而情感通常通过言语、行为和其他非语言方式来表达。
4. 主观性:情绪是基于个体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体验,而情感则是对个体评价和解释之后产生的主观感受。
情绪和情感在我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
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对于促进个人幸福感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研究情绪和情感也对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情绪和情感的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的名词解释情绪和情感是人类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表现的两个重要方面。
尽管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混用,但它们实际上指代不同的事物。
情绪是指在特定时间或特定情境下,人们产生的,具有强烈主观感受的瞬时心理状态。
情绪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外部刺激或内部感受引发的。
例如,一个人在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时,可能会感到愉快和兴奋;而在遭遇失去工作的打击时,可能会感到悲伤和沮丧。
不同的情绪会激发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率加快、面部表情变化、注意力的集中或分散等。
情绪通常是比较短暂的,可能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然后逐渐消退。
情感则是指较为稳定的、更长期的内心体验,是人类对于自身体验、他人和周围世界的总体评价和态度。
情感包括了喜怒哀乐等复杂而多样的感受。
与情绪相比,情感更加持久,并且更加有意识地参与决策和行为。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对旅行的热爱而产生积极情感,对于失去亲人而产生消极情感。
情感的形成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与认知评价的结果。
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行为和身体姿势等形式来体现。
情绪和情感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情感通过个体对事物的评价形成,而这种评价可以被视为情绪的引导。
也就是说,个体的情感状态可以预示他们在特定情境下更容易产生哪些情绪。
例如,一个人对于他喜欢的音乐会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容易产生愉悦的情绪。
此外,情绪和情感还可以相互影响。
当人们感受到某些情绪时,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感状态。
比如,一个人处于愤怒的情绪中,可能会对周围一切都感到不满和恼怒。
同样地,情感也可以影响情绪。
个体的情感状态可以通过认知和情绪调节策略来调节或调整他们产生的情绪。
因此,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
情绪是一种短暂、强烈的心理状态,是由外部刺激或内部感受引发的。
情感是稳定的、较长期的情绪体验,是对自身体验、他人和周围世界的总体评价和态度。
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在行为过程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辗转反侧、思会是茶饭无味、悲会是痛心疾首、恐会是手足失措、惊会是瞪目结舌等等,这都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较极端的反应。
3、情感可因情绪而引发。情绪反应越弱时,恰恰是内在情感反应强烈的时候;当情绪越激烈时,情感反应就会就弱。
4、情感相互间具有牵制作用。
3、情绪可以因为外在认知而引发。外在认知是指人们对行为必定成功的认识过程,由于这种认识过程只能是对行为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期,所以这种认识过程实际上又是一种对行为过程的想象和推断,包括对行为过程的嗅觉、视觉、听觉、触觉、深度的社会与自然规律观念与思考等等。坚定认知中对行为成功必然性的信念,也就等于坚定了人们相应的情绪和外在意识。比如一九零零年前在德国先后有100多”勇士”独自一人做了”驾驶单坐折叠式小船横渡大西洋”这些遇难的人首先不是从体力上而是从精神上败下阵的,是死于恐慌、害怕和绝望”(航海信念)。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林德曼博士于一九零零年也进行了相同的冒险尝试。林德曼博士的航海过程非常艰难,简直到了令人绝望的程度。尤其是最后18天,扑面而来的季风、严重的睡眠不足、眼前出现幻觉、运动机体感觉麻痹等不断侵蚀着他的信念。在这种状况下,他整日整夜都和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博斗着,心中反复呼喊着:”一定成功,一定成功!”使得这句话充满了身体的每个细胞。最后,林德曼博士终于完成了这一横渡大西洋的活动。
1、情感可因内在认知感受而引发。内在认知感受是指人们对行为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包括由吃穿住用等需求引起的冷、热、饿、痛、病、渴、性、瞌睡等浅在生理感受,和对金钱权势作用等深度的社会感受等等;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花费很大代价,有时不惜得不偿失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包括各种有别于生理需要或者基础于个体生理需要的各种正义性、道德性感受。态度中的感受和信心中的认知的区别在于态度中的感受是对行为目标目的的必要性的思维判断,而信心中的认知是对行为过程难度的思维判断。
如果人们的的意向产生或改变,则人们的感受和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社会心理学家勒维斯和他的同事,为研究个体的生理对社会知觉的变化,选择了一群饥饿程度不等的被试进行试验。先让被试看几张乱涂乱画的图片,其中几张描写食物和其他东西的图片都盖上一层薄纱,使被试看不清楚图片的真实内容。然后,要被试根椐自己的回忆讲看到的图片内容,结果表明,饥饿的时间越长的被试越倾向于回忆图片上画着的食物,即饥饿程度越强,对食物的知觉程度越敏感。在这一试验中,当人们对食物有较强的食欲(意向要素)时,就会产生对画有食物的图片的偏爱(情感要素),同时也会加深其对食物图片的辨认程度(感受要素)。所以,由激发意向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感受,表明了各态度要素间在表现上的相互统一性。
三、情感的引发
情感是和人的内在感受、需求意向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情感和价值情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友谊、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方面。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情感的确定和引发,必然也会引起态度中认识和意向要素的相应形成与变化。比如由于人们对竞争某事物特殊的偏好(情感要素),也就容易对自己的竞争矛盾敌对方产生歪曲印象(感受要素),同时也就会对竞争敌对方有偏见、排斥甚至是疏远的心理倾向(意向要素)。同样,内在感受与需求意向的确定也会引发情感的相应波动。
1、情绪可以因为情感而引发。当情感越强烈时,情绪反应就会就激烈;情感需求越小时,情绪反应也就会越淡溥。就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奥运会次数的增加,中国人对本国运动员信心的逐渐增强,中国观众对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情绪激动强度反倒已越来越低。
2、情绪可以因为外在意识而引发。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可通过言语及行动中对外在刺激的醒觉状态反应出来。外在意识是人脑对行为过程的反映,在对正常行为的形容中从高到低包括对外神志感应上的应激、警觉、清醒、冷静、疲倦、恍惚、催眠状态、睡眠状态。除了病态的昏迷等状态以外,一般来说人们在睡眠时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应激状态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比如我们饿了,意识到闻到食物的香味了,我们会喜悦;闻到食物的香味了,但食物已经被别人占有了,我们会忧愁或愤怒。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性欲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春药以后,伴随着性欲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药物刺激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4、情绪可因生理反应而引发。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这一实验证明了这些心理病态者之所以缺乏恐惧性情绪反应,是由于这些心理病态者与正常人有着不同的生理系统,从而缺乏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不能正常分泌肾上腺素的结果。正如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诗词所表明的那样,由食物药物刺激往往能暂时改变生理系统,从而激发人们的相应的情绪。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某些药物类物质才能激发情绪,如音乐等娱乐活动同样也能兴奋人的神经,从而相应地感染唤发人们相应的情绪。
5、情绪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黄帝内经》中说:”喜胜忧、怒胜思、忧胜惊、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惊胜悲”,事实也证明通过振奋的歌曲等调节人们的情绪往往也能起到解忧除困的作用。例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相官仲有一次随齐桓公远途征伐,看见军士们都因疲倦而行军速度减慢,于是官仲就教军士们唱一首激昂的行军歌曲。军士们唱着这首歌曲,果然行军速度就加快了。在此例中,齐国国相官仲利用激昂歌曲唤起了军士们激昂快乐的情绪(情绪要素),情绪的激昂快乐又使军士们忘记了旅途的枯燥乏味与疲劳(外在意识要素),同时又给予了军士们能够克服眼前行军困难的自我感觉(外在认知要素)。这正如官仲在事后回答齐桓公的疑问时所说:”凡人精衰则神疲,乐其神则忘其疲”。
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都是心理在生理上的终极反映,是引起各种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的终极杀手,同时也是我们观察人和研究人最外在的角度,所以无论作为心理分析师也好作为管理咨询方面也好,都是必须进行研究熟知的方面。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情绪与情感进行研究阐述。第一是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第二是情绪的引发;第三是情感的引发。
态度中内在感受的体现,必然也会引起情感相应表现。心理学家斯图亚特?瓦林斯在一次精心制作的实验中,演示了当力图使人们在认识上觉得自己需要什么的情况下,人们的情感也相应会与这种确立的认识趋于一致的现象。瓦林斯首先诱使男性被试相信他们正通过杨声器倾听自己扩大的心博,而实际上他们所听见的只是另外准备的磁带录音。这时瓦林斯就给这些人看《花花公子》画报上的裸体照片。这些照片出现时,对其中的半数伪造的心律声音就会加快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在被试中间造成一个假象,即他们尤其被这些裸体画激起情感或情欲(造成虚假的感受)。事后,要求被试根椐迷惑力对图片进行评价。结果不出所料,他们认为那些出现时心律加快的裸体照片比其她的更有迷惑力(激起了情感)。被试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既觉得自己为这些图片激起情欲和情感,为了对些作出解释,他们就更为仔细地观察这些图片,以期发现其中有特别迷人的特征(激起了意向)。找到了这些特征后,被试就认为这些图片更有迷惑力。事实上,瓦林斯还证实了在告诉这些被试那些”心博”是假的之后,他们仍然认为这些裸体图片更吸引人。不管假不假,这些被试已发现了这些图片更具有吸引力的特征(这说明了态度形成后的稳定性)。
2、情感可因需求意向而引发。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谋虑等行为反应倾向。人的意向可分为肯定的和否定或正向和负向两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接近、取得、保护、接受、拥护、吸收、助长、产生、造成等;否定或负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避开、丢弃、反对、破坏、抵抗、限止、消灭等。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做意图、意动。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喜爱等等,较具有个人化而缺少社会性的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是有区别的。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情感和情绪这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