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章第2节田野动物调查课件 冀教版

合集下载

1.4.1田野动物调查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02】

1.4.1田野动物调查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02】

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鱼游泳主要靠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鱼鳍
主要起 协调 作用。
3.鱼类的主要特征
是: 用鳍游泳 ,
终生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
,心脏有一心房和一心室,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 。
4、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方法是( 野外调查)。
5、观察野生动物的习性,应当尽量可能(适宜的野生环境 ) 中进行。
调查计划
调查形式 调查路线 调查用具 调查内容
调查形式 6--8人小组
两名队长 多名观察员 两名记录员
调查内容 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 种类、数量、分布
调查计划
调查路线 安全快捷
调查用具 齐全实效
田野动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天气状况:
编号 动物名称 发现地点 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 类别
C.放在笼内观察大型凶猛具有危险性的动物。
谢谢观看
1 2 3 4 5
观察不同的动物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
野外观察
小型的活动 慢的
捕捉回室内,放在 容器中观察
活动性较强的动物
放在笼内观察 大型的动物
进行野外调查时,除了要对动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征和 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外,还要注意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以 便对所观察的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蜻蜓
第四章 第一节
田野动物调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体型各 异,大小不一,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它们或飞翔在空中, 或游弋在水里,或出没于山谷,或生活在平原,或栖息在 树上,或生活在洞穴中,或寄生在动植物和人体内。不论 生活在哪种环境里,它们都以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大自然, 在生物圈中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发挥着不同作用。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 田野动物调查》课件2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  田野动物调查》课件2

蟋蟀
蟋蟀

蜻蜓
麻雀
青蛙
蜥蜴

大青虫
蝌蚪
田鼠
蜗牛
蜈蚣
蜘蛛
形态结构
生调活查习内性容
生活环境
齐调全查实用效具
田野动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天气状况:
编号 动物名称 发现地点 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 类别
1 2 3 4 5
大山雀
蝴蝶
环颈雉
蝗虫
鼠妇
zxxkw
螳螂
喜鹊
鼹鼠
蚯蚓
蚂蚁
蜜蜂
鱼虾百灵鸟来自金翅鸟蓝翡翠鸟
寿带鸟
以下列举的都是田野中常见的动物。 老鼠
第一节 田野动物调查
学.科.网
调查计划
调查形式
调查路线
调查用具 形调态结查构内生容活习性生活
环境种类、数量、分布
答一答
田野中生活着哪些动物?
调查目的:
它们的特征和习性是怎样的?
调查场所:
田野
调查计划: 形式、路线、用具、内容
四人小组
一名队长
调两查名观形察员式 一名记录员
安调全查快路捷线
调查计划

4.1 田野生物调查(课件ppt练习视频)

4.1 田野生物调查(课件ppt练习视频)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根据调查结果写出一份家 乡动物 资源的调查报告。
13.39
14
6
7
17.53
17.53%
2.试计算我国上述的几类生物类群总数占世界的平均百
分比。11.584%
3.世界动物资源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什么动物?
鱼类
4.我国动物资源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什么动物?
鱼类
课堂练习
1. 下列哪组动物适宜在野外观察( B )
A .蜜蜂和蝴蝶
B .蚯蚓和蜘蛛
C .蚂蚁和蜻蜓
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 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体长为14厘米左右,褐色。喙黑色, 呈圆锥状;头、颈处栗色较深,背 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 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
皮肤光滑,舌尖分两叉,舌跟在口 的前部,倒着长回口中,
哺乳动物 昆虫 鸟类
两栖类
新知讲解
了解某一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为保护与合理 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新知讲解
小型、活动较慢的动物,如蚯蚓、蚂蚁、蜘蛛(野外观察)
新知讲解
活动性强的动物,如蜜蜂、鱼虾,带回室内观察
新知讲解
较大的动物(鸟类、哺乳类),笼内观察
注意: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应尽可能在野外自然环境中。
观察动物不能想当然,应该如实记录。如:蜻蜓和豆娘是同种生物吗?
后翅比前翅宽阔,停息时 四翅展平。
新知讲解
青蛙,生活在池塘边。 皮肤光滑,舌尖分两叉,舌 跟在口的前部,倒着长回口 中。 属于两栖类。
新知讲解
调查地点:
小组展示田野动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天气状况:

《田野动物调查》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冀教版 (2)

《田野动物调查》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冀教版 (2)

如: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


探究鱼鳍的功能
胸鳍
背鳍
尾鳍
腹鳍
臀鳍
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请根据现有 的条件,参照技能卡,在不伤害鱼的情 况下,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各种鱼鳍的 作用,并将设计的实验方案写下来。 完成实验: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认 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记录 下来。
得出结论:
探究鱼的鳍的功能
角鞭毛虫
它们多数是 淡水品种 (海水中也 有),通常 可用为鱼的 饵料
变形虫
• 这类原虫体液
可在体内流动, 从而实现其向 前运动,那些 运动支点被称 为伪足。有些 伪足能捕食用, 对象全是有机 质。也有些是 寄生虫,通常
能引起疾病。
• 变形虫形态学: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大
种,大变形虫是变形虫中最大的一种,直 径约200-600微米。小者仅仅3微米。活的 变形虫体形不断改变,因此得名。其体表 为一层极薄的质膜。在质膜的下面没有颗 粒、均质透明的一层为外质,在外质的里 面为流动的内质,内具有颗粒,其中有扁 盘形的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以及处在 不同消化程度的食物颗粒等。内质又可以 再分为两部分,处在外层的相对固态的称 为凝胶质,在其内部呈液态的称为溶胶质。
2021 年 “精 英 杯” 全国公开课大赛
获奖作品展示
教育部“精英杯”公开课大赛简介

2021年6月,由教育学会牵头,教材编审委员会具体
组织实施,在全国8个城市,设置了12个分会场,范围从
“小学至高中”全系列部编新教材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和指
导。每次指導,都輔以精彩的優秀示範課。在這些示範課 中,不乏全國名師和各省名師中的佼佼者。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鼻腔 B、气管 C、支气管 D、肺

冀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生物上册田野动物调查_课件1

冀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生物上册田野动物调查_课件1

几种田野中常见的动物
田鼠
蟋蟀
蝉蜻蜓麻雀蟾蜍源自蚂蚁蜥蜴蜈蚣
大青虫
野外调查的意义
通过野外调查,我们可以了解某一 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情况,为保护与合 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的 依据。
2 我国现存动物种类的基本状况
目前,地球上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我国是世 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及获得成果的
1
野外调查
调查计划
调查形式 调查路线 调查用具
调查内容
调查田野中常见的动物
调查目的:
了解田野中常见的动物,记录你所看到的 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尝试对你所调查到的动物进行归类,初步 认识动物的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调查场所:
田野
调查计划:
形式、路线、用具、内容
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我国已知种数
581 1244 376 284 3862
约占世界已知种数 的百分比(%) 13.39
14 6 7 17.53
本课小结 野外调查的步骤
野外调查的 意义
田野动物 调查
野外调查的 内容
我国现存动物种 类的基本状况
随堂反馈
1.适宜于在野外观察的动物是 ( D )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生活环境 是相适应的。
田野动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天气状况:
编号 动物名称 栖息地 形态或习性 类别
1
2
3
……
1.在调查活动中,各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 它们的运动形式和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通过调查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 冀教版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 冀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冀教版一、教材分析《田野动物调查》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生物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是在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基础上,来进行田野动物调查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多样性。

田野动物是生物圈中动物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我们半山区的市郊来说,是学生接触、认识、了解自然界动物的重要场所,平时学生就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保护田野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本节课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所以,《田野动物调查》一课在本章乃至本册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优势教材这里编写的内容很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

并且,本节还对学生进行了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调查法。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便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劣势初一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田野中的一些动物是很熟知的,但对其形态、结构方面的知识及调查的方式、方法是陌生的,这方面的经验很少。

学生的安全方面也是一个问题。

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

(2)描述田野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景引入——准备调查——调查——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心周围生物的生活状态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2)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共合做的能力难点:(1)是描述田野动物和他们生存状态。

(2)整理和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写出一份家乡动物资源的调查表。

3、教学方法(1)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受,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的生物学兴趣。

田野动物调查PPT课件1 冀教版优秀课件

田野动物调查PPT课件1 冀教版优秀课件

田野动物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天气状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号 动物名称
发现地点 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
类别
1 2 3 4 5
观察不同的动物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
野外观察
小型的活 动慢的
捕捉回室内,放 在容器中观察
活动性较
强的动物
放在笼内观察
大型的动物
调查中对有些动物判断错误
观察动物不能想当然,应当如实记录
蜻蜓
后翅比前翅宽阔,停息时 四翅展平。
豆娘
双翅大小基本相等,停息时 四翅叠立。
头部 圆形
复眼 接近
腹部扁粗
头部 横宽
复眼 远离
腹部细瘦
青蛙
蟾蜍
蝗虫
豆天蛾幼虫
豆天蛾成虫
在什么环境观察 动物的习性?
观察动物的习性应尽可 能在适宜的野生环境中
进行。
野外调查的意义
Part 3 请输入文字 野外调查是了解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等
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野外调查,我们 可以了解某一区域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为 保护、开发和利用好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的 依据。
o
1、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方法是(野外调查 )。
2、观察野生动物的习性,应当尽量可能在(适宜的野生环境 ) 中进行。
3、在野外调查时,除了对动物的( 种类 )、数量、 ( 形态特征 )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外,还要注意观察它们的
调查计划
调查内容 调查路线 调查用具 调查方式
调查场所 田野
调查目的 调查计划
田野中生活着哪些动物? 它们的特征和习性是怎样的?
形式、路线、用具、内容
调查形式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2 翼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2 翼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 田野动物调查》教案2 翼教版一、教材分析《田野动物调查》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生物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是在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基础上,来进行田野动物调查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多样性。

田野动物是生物圈中动物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我们半山区的市郊来说,是学生接触、认识、了解自然界动物的重要场所,平时学生就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保护田野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本节课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所以,《田野动物调查》一课在本章乃至本册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优势教材这里编写的内容很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

并且,本节还对学生进行了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调查法。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便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劣势初一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田野中的一些动物是很熟知的,但对其形态、结构方面的知识及调查的方式、方法是陌生的,这方面的经验很少。

学生的安全方面也是一个问题。

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

(2)描述田野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景引入——准备调查——调查——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心周围生物的生活状态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2)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共合做的能力难点:(1)是描述田野动物和他们生存状态。

(2)整理和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写出一份家乡动物资源的调查表。

3、教学方法(1)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受,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的生物学兴趣。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4.1田野动物调查课件(23张PPT)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4.1田野动物调查课件(23张PPT)

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 角膝状,分头、胸、腹三部 分,有六条腿
体长为14厘米左右,褐色。 喙黑色,呈圆锥状;头、颈 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 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 各一块黑色大斑。 皮肤光滑,舌尖分两叉,舌 跟在口的前部,倒着长回口 中,

已知地球上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
探究新知
我国动物资源现状
安全快捷 调查路线
形态结构 调查内容 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
调查用具 齐全实效
探究新知
调查注意事项
一、在野外调查动物时,应从动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入手 还要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对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
二、 在野外观察动物时,注意不要被小动物咬伤、蛰伤!也不 要伤害小动物!!!
探究新知
探究二:观察不同环境,不同习性的动物
知识运用
蚂蚁搬家
金蝉脱壳 蜻蜓点水 蜘蛛结网 作茧自缚 蝴蝶双飞 蜜蜂舞蹈
排受精卵
捕捉猎物 食物短缺 求爱交尾 发育成成虫 传真题链接
1.(唐山中考)下列哪组动物适宜在野外观察( B ) A .蜜蜂和蝴蝶
B .蚯蚓和蜘蛛
C .蚂蚁和蜻蜓 D .小鱼和菜青虫
真题链接
2.(石家庄中考)淘淘父子去钓鱼,要寻找蚯蚓作食饵,你能告诉他们在 什么样的土壤中容易找到吗( A )
A .阴湿 、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B .干燥、有机质少的土壤 C .浸水、有机质少的土壤 D .浸水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随堂检测
田野动物调查- 随堂检测
同学们要认真答题哦!
本课小结
田野动物调查 调查形式 调查路线
小型、活动较慢蚯蚓、蚂蚁(野外观察)
探究新知
观察不同环境,不同习性的动物
活动性强的蜜蜂、鱼虾,带回室内

生物:3.2《田野动物调查》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3.2《田野动物调查》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调查的一般步骤
其三,量力性原则。这是指调查课题和调查范围的大小,要视参加调查的人 力、物力条件而定。生物课题越大,范围越广,所需要的人力和经费越多, 时间也越长。在一般情况下,课题不宜过大,既要看需要,也要看可能,不 能不顾主客观条件,搞形式主义的所谓生物调查。
2.选取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或全面性。调查资料主要来源于调查对象。所以调查对 象的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应视调查课题和调查 目的加以选取。不同的调查课题和目的,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选取对象。有的 调查课题,调查对象的固定的,不需要选择。有的调查课题有很多的调查对 象,无法逐一进行调查,这就需要用抽样的方法来选取调查对象。
;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
生物调查的一般步骤
生物调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需要有严格的工作程序。生物调查包 括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法,它们程序上虽根据课题内容各有侧重,但就调查过 程的顺序而言,都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生物调查的课题可以有大有小,但无论大小都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田野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是各种各样 的。在野外考察时,要根据动物的特点去寻找它们。除了要对动物的种类、 数量及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外,还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生活场所和生活习 性,以便对所观察的动物有更多的了解。
野外调查的意义
野外调查是了解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 野外调查,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区域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为保护、开发和 利用好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生物调查的一般步骤
3.拟定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又称调查设计,是生物调查的程序安排,通常包括如下内容:① 调查课题的目的;②调查对象和范围;③调查地点和时间;④调查的方式方 法;⑤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⑥调查的组织领导和人员分工;⑦调查中的要 求;⑧调查报告的完成日期;⑨调查的备选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出结论:
.
27
探究鱼的鳍的功能
.
28
探究鱼的鳍的功能
背鳍
尾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
平衡的作用,尾鳍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背鳍,臀鳍,垂直波动,维持鱼体直立.
鲫鱼的游泳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
29
1.交流探究鱼鳍作用的方法和过程


鳃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
22
溶解有 氧的水
溶解有二氧 化碳的水
氧气 口
鳃丝中的毛细血管
鳃孔 二氧化碳
.
23
毛细血管简介:
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径极
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能与周围
环境或细胞,进行物质的交换。
如: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


.
24
探究鱼鳍的功能
胸鳍
背鳍
尾鳍
腹鳍
臀鳍
.
25
.
26
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请根据现有 的条件,参照技能卡,在不伤害鱼的情 况下,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各种鱼鳍的 作用,并将设计的实验方案写下来。 完成实验: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认 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记录 下来。
2. 当鲫鱼在水中缓慢的游动时候,用吸 管在它的口的前方滴一滴红墨水,观察 鲫鱼吞入的水从哪里流出来。结合小辞 典的内容,推测鲫鱼“吞水”的意义。
.
18
.
19
鲫鱼的呼吸系统
.
20
鲫鱼的呼吸系统
.
21
鲫鱼在水中如何呼吸
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 从口进入,从鳃孔流出
2、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 有变化吗?为什么?
2.你对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的 认识
.
30
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 地浮到水面,不断地向外探 头张口。虾池里养的虾和鱼 缸里养的金鱼,有时也会出 现这种现象。你能分析出其 中的缘由吗?
.
31
鱼类的主要特征
.
32
鱼类的主要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 心脏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2.认识鱼体各部分的结构。描述 划分身体各部分的界限和各种鳍 的着生部位。
注:在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
9
鲫鱼
仔细观察鲫鱼的外部特征
.
10
鲫鱼
鲫鱼体色
鲫鱼背部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上面
和下面的敌害发现,是一种保护色。
.
11
.
12
身体分部
头部
鲫鱼
躯干部
尾部
鲫鱼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和尾 较尖,躯干部宽大,身体. 侧扁,呈梭形。 13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鱼鳍
主要起 协调 作用。
3、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 , 用鳍游泳 , 心脏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
.
37
.
3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33
.
34
有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
35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类能否分 辩颜色
.
36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鲫鱼的身体头尾 较尖 ,中间 宽大 ,呈 梭形 ; 鳞片表面有 黏液 ,这可以使鲫鱼在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2、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有 保持鱼体平衡
的作用,
尾鳍能 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鱼游泳主要靠
.
1

根据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进行 简单的分类.
• •如: 昆虫 鸟类 哺乳类
爬行类
.
2
我国各类动物的数量
• 鱼类
2826种
• 两栖类
284种
• 爬行类
376种
• 鸟类
1244种
• 哺乳类
. 581种
3
.
4
鲫鱼
.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6
.
7
.
8
1.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体表。 然后把鱼握在手中,有什么感觉?
鲫鱼
体表黏液
如果把鲫鱼握在手里,会感到黏滑,这是 鱼体表面有黏液的缘故。
知识应用
下河捉鱼时,往往已经捉到手的鱼又让它
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鱼体表
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B A、预防人类捕捉
B、减少运动阻力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气体交换
.
14
探究鱼的侧线的功能
.
15
探究鱼的侧线的功能
侧线
鲫鱼侧线的功能:
鲫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这是感觉器官, 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
16
体色: 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 体形: 梭形,减小阻力。 体表: 有鳞片和黏液,光滑。
独特的运动器官: 鳍 独特的感觉器官: 侧线
.
17
1.观察鲫鱼在“吞水”的过程中,口和 鳃盖的变化情况。握住鱼使鱼的头部露 出水面,口向上,将解剖针从口中插入, 看看口和鳃盖后的鳃孔是否相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