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移动执法标准化项目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三月1.建设目标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切实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2.建设依据(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投资〔2008〕639号)(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12号)(5)《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号)(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9)《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环发〔2009〕156号)(1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1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12)《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其补充标准(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发〔2003〕3号)(15)《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0〕1号)《2010年全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配置指南》(16)3.背景及现状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治理水平普遍偏低。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污染源的外迁,基层广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趋势日益明显,基层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不断加重。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指南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指南
附件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指南
目录
前言 (5)
1 适用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和定义 (7)
3.1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 (7)
3.2 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PDA (7)
3.3 车载移动执法工具箱 (7)
3.4 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传输系统 (7)
3.5 地理信息系统(GIS) (8)
3.6 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拨号网(VPN/VPDN (8) 3.7 环境管理数据库 (8)
3.8 环保业务专网 (8)
4 系统建设原则 (8)
5 系统总体架构 (9)
6 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要求 (11)
7 网络传输平台建设要求 (12)
8 前端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建设要求 (13)
8.1 PDA执法终端 (13)
8.2 车载移动执法工具箱 (13)
8.3 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传输系统 (14)
8.4 现场执法业务管理软件 (14)
9 后台支撑系统建设要求 (18)
9.1 后台支持硬件 (18)
9.2 后台业务管理支撑软件 (18)
10 环境管理数据库建设要求 (21)。
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
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纷纷加大了环境执法监测的力度,制定了
一系列的实施方案,以确保环境法律的执行和环境监测的有效性。
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
这包括监测
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监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以及监测数据的收集
和分析。
只有建立了可靠的监测体系,执法部门才能及时发现环境
违法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罚和整改。
另外,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环境执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执法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监测设备,准确判断环境违法行为,才能保
证执法工作的公正和有效。
此外,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环境
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的合作,执法部门需要与环保部门、工商部门、地方政府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总之,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只有建立了
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了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希望各国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环境执法监测实施方案,共同为美丽的地球做出贡献。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技术方案【精编版】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技术方案【精编版】环境保护部环监局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建设方案(初稿)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5月目录1 项目概述 (6)1.1 建设背景 (6)1.2 建设目标 (7)1.3 建设内容 (8)1.4 建设原则 (9)1.5 设计依据 (10)2 需求分析 (11)2.1 数据流程分析 (11)2.1.1 数据采集阶段 (11)2.1.2 问题核实立案阶段 (11)2.1.3 任务派遣阶段 (11)2.1.4 处理反馈阶段 (11)2.1.5 核查结案阶段 (12)2.1.6 综合评价阶段 (12)2.2 业务管理平台需求 (12)2.3 业务应用分析平台需求 (12)2.4 数据交换整合需求 (12)2.5 性能需求 (13)2.5.1 数据存储能力需求 (13)2.5.2 并发用户数需求 (13)2.5.4 通信性能需求 (13)2.6 安全需求 (14)3 总体设计规划 (15)3.1 系统技术特色 (15)3.1.1 环境监察“一张图”管理模式 (15)3.1.2 实现国家、省、市、监察队四级垂直管理 (15)3.1.3 多类型现场移动执法终端 (15)3.1.4 客户端在线离线都好用 (15)3.2 设计原则 (16)3.3 系统架构设计 (17)3.4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8)3.4.1 总体功能结构 (18)3.4.2 移动执法平台功能结构 (20)3.5 系统应用逻辑图 (20)3.6 系统网络拓扑图 (22)3.7 总体技术路线 (22)3.7.1 基于SOA设计平台框架 (22)3.7.2 Web 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跨平台 (23)3.7.1 3G技术的应用 (23)3.7.2 Wap技术的应用 (24)4 移动执法手持终端系统 (26)4.1 系统概述 (26)4.2 系统组成 (26)4.2.1 硬件组成 (26)4.2.2 软件功能组成 (27)4.3 系统流程 (28)4.4 系统功能描述 (28)4.4.1 任务管理 (28)4.4.2 信息查询 (29)4.4.3 重点源监控视频 (31)4.4.4 路线导航 (31)4.4.5 现场执法 (32)4.4.6 知识库 (33)4.4.7 绩效考核 (33)4.4.8 数据同步 (33)4.4.9 系统管理 (34)4.5 系统接口 (34)5 移动执法工具箱系统 (34)5.1 系统概述 (34)5.2 系统组成 (34)5.2.2 软件组成 (36)5.3 系统流程 (37)5.4 系统功能描述 (37)5.4.1 任务管理 (37)5.4.2 监测查询 (38)5.4.3 重点源监控视频 (38)5.4.4 路线导航 (39)5.4.5 现场执法 (39)5.4.6 执法手册管理 (40)5.4.7 数据同步 (40)5.4.8 企业可视化显示 (40)5.4.9 文书打印 (41)5.4.10 凭证扫描 (41)5.4.11 系统管理 (41)5.5 系统接口 (42)6 移动执法车车载系统 (42)6.1 系统概述 (42)6.2 系统组成 (43)6.2.1 硬件组成 (43)6.2.2 软件组成 (44)6.4 系统功能描述 (45)6.4.1 任务管理 (45)6.4.2 监测查询 (46)6.4.3 路线导航 (47)6.4.4 现场执法 (47)6.4.5 知识库 (48)6.4.6 数据同步 (48)6.4.7 企业可视化显示 (48)6.4.8 文书打印 (49)6.4.9 凭证扫描 (49)6.4.10 分布式调度指挥 (49)6.4.11 车载视频监控 (50)6.4.12 语音调度通信 (50)6.4.13 应急多媒体会议 (50)6.4.14 系统管理 (50)6.5 系统接口 (50)7 移动执法系统支撑平台 (51)7.1 环保监察移动业务管理平台 (51)7.1.1 系统概述 (51)7.1.2 系统组成 (51)7.1.4 系统功能描述 (53)7.1.5 系统接口 (59)7.2 环境监察业务应用分析平台 (59)7.2.1 系统概述 (59)7.2.2 系统组成 (59)7.2.3 系统流程 (60)7.2.4 系统功能描述 (61)7.3 数据交换整合平台 (67)7.3.1 系统概述 (67)7.3.2 系统组成 (68)7.3.3 系统功能描述 (69)1项目概述1.1 建设背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我国环境保护监控不力、环境恶化加剧的重要根源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到位。
河南移动执法建设项目
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试点建设项目技术规格和要求1.建设背景为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及部分重点流域地区县(区)级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效能,2011年中央财政拟从中央集中的排污费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河南省作为4个试点省份之一,省本级、郑州、开封、平顶山市环境监察支队作为试点环境监察机构,进行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推进,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公文、报告、报表、数据等各类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信息利用方式、执法管理及办公模式已无法满足工作量日益增大的环境监察业务的需求。
城市的环保管理工作压力剧增,在有限的城市环境管理资源下,环保部门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升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
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时地掌握各地方环保部门对环境违法案件的现场执法情况和查处进程,分析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情况和处理效率,解决各种环境行政执法焦点问题,为提高环境执法工作的处理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通过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引入移动信息化手段,可以明确和规范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执法监督和执法责任等,可以使立案、登记、执行、自由裁量等各个执法环节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实现规则统一化、工作标准化、办案流程化、重要节点可控化,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环保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2.建设目标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是为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创新环境监察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而建立的移动执法系统。
系统根据环境全覆盖责任管理体系的“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手段全覆盖”要求而建立,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无线通信、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执法。
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一、背景及意义为加强环保工作的监管力度,保护环境资源,维护公众利益,各地将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
本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企业、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律法规遵守意识,推进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实施,确保我国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二、任务与目标1.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监管。
通过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把环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2.提高企业、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律法规遵守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现场督察等方式,增强企业、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律法规遵守意识,促进环保责任落实。
3.推进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实施。
通过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加强力度、全面推进,确保我国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环保支撑。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1.加强环境监测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环境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确保环境质量的按要求达标。
2.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责任人。
各级环保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破坏环境的责任人,要依法从重从快惩处。
3.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个人的环保意识。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企业、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律法规遵守意识,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环保行动。
4.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相关部门要积极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专项政策,提高环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影响力。
5.加大环保督查力度,形成长效机制。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环保行动的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各地环保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形成长效的环保督查机制。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确保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2.保障专项行动的资金和人力。
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为专项行动提供保障;同时,要注意合理统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解决方案1.系统概述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是为提高环保现场执法效率、规范执法流程而开发的执法辅助工具,帮助执法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污染源详细信息、处理执法任务、汇报工作进程。
帮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执法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行情况,监督其执法过程,并进行绩效考核。
2.功能概述图2.1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组成示意图指挥调度软件指挥调度软件依托固定的场所与配套的指挥基础设施,集成丰富的指挥资源,对在外进行执法的终端进行指导与指挥。
软件主要功能如下:1、现场数据收集管理:在移动执法系统中,需要收集与整理现场数据。
现场数据一般包括由现场终端上传的文字、地理坐标、图片或视音频等。
2、综合评判:综合评判是指计算机程序或者人工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上传的资源,结合指挥中心已有的资源,进行时间、空间、事件等关联,并产生某种评价或判断。
如移动执法系统中,在GIS地图上标定各移动用户的坐标,判断用户轨迹,是否在运动等。
图3.2移动执法系统指挥中心人员定位软件截图3、业务规则制定与分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业务安排,对移动人员进行任务下发、指令下达。
如环保移动执法中,系统自动将工作指令发送给外勤执法人员,管理者可通过后台查看处理情况,进行事件的全程监督。
4、通用数据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需要对通用的数据进行管理,如业务数据、业务指导数据、用户信息与权限等进行管理。
5、终端信息安全管理:对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监管。
如配置的手机丢失,系统会根据启用警报系统,自动清除手机中的信息,回收或者删除通讯录和照片。
6、统计分析:利用各类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如移动执法人员的绩效考核,对管理、执法人员进行派遣率、处理率、受理案件等各方面的绩效评比,系统也会自动为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日考核,月考核,年考核等,形成激励竞争,激发环保移动执法者的工作热情。
7、与环保其他系统进行对接:系统可实现与项目审批、排污申报、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环境监察等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环保执法检查工作方案5篇
环保执法检查工作方案5篇第一篇:环保局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改进机关行政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机关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市委、市政府开展“提素、提质、提效”活动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服务型、法制型、廉洁型机关建设,以全面覆盖、注重实效、统筹推进、持续提高的原则,实现工作提速、服务提质、管理规范、运转高效,努力提升依法行政、高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目标要求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机关管理工作,建立并全面实施覆盖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目标、管理流程和评价标准,形成管理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管理机制。
组织标准认证,10月底前取得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的审核认证。
通过每年内审、外审,及时发现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促进机关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提高。
健全制度体系。
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全面清理修订和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全局各项工作制度全覆盖、管理无盲区。
优化工作流程。
坚持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和流程再造的原则,对各科室职能及工作人员岗位分工进行梳理,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做到岗位职责明确、目标任务科学、运行流程规范、为民办事便捷,构建符合工作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
提高工作效能。
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廉政准则》和各项制度规定,严格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立足本职履职尽责,不断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建立长效机制。
把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标准与质量管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问责机制,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智能、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体系,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监管和保护。
一、建设目标1、提高执法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执法数据的快速采集、传输和处理,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增强执法公正性利用信息化技术,规范执法流程,确保执法过程的公开透明,减少人为因素对执法公正性的影响。
3、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环境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4、促进协同执法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执法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形成执法合力,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二、建设内容1、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执法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执法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处理、结案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该系统应具备案件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执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移动执法系统开发移动执法终端应用,执法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现场执法。
移动执法系统应具备现场拍照、录音、录像、数据采集、文书制作等功能,实现执法过程的电子化和规范化。
3、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对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模型,及时发现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为执法提供线索和证据。
4、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环境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和后期评估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提高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5、执法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执法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执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规律和趋势,制定针对性的执法策略和行动计划。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管理使用的通知-晋环办发〔2015〕1号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管理使用的通知正文:----------------------------------------------------------------------------------------------------------------------------------------------------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管理使用的通知晋环办发〔2015〕1号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市环境保护局:目前,我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已基本建成,各试点单位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要使用移动执法系统进行执法。
为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移动执法系统作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设备应进行固定资产登记,明确专门部门维护,实行统一管理。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终端配发给环境监察机构在编在岗、具有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不得超范围配发。
因工作变动等原因调离岗位的,应将设备及时交回。
移动执法— 2 —设备为环境监察执法专用设备,任何人员不得将移动执法设备用于执法以外的用途。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设备的保管及使用人要定期检查设备,遇到故障应及时报告,由单位确定的设备维护、管理部门统一送修,禁止私自对设备进行拆装、更换。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终端丢失,必须及时办理挂失,采取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软件系统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反馈。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中的执法资料应当定期打包,永久保存,不得随意删除。
二、切实加强移动执法系统在环境执法中的应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是规范环境监察依法行政,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环境执法效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各试点单位要充分认识使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系统使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进行环境执法时,必须使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
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在执法出勤前要对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终端设备电量、内存空间、系统日期和时间等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2024环保项目环境监察实施方案
2024环保项目环境监察实施方案____环保项目环境监察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环境保护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环保项目。
____年,为了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我国拟定了一系列环保项目。
为了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将介绍____年环保项目环境监察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确保____年环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环保效果。
2. 任务:对____年环保项目进行全面监察,确保项目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三、监察内容1. 环保项目合规性监察:对环保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察,确保项目的收支合规性,防止财务违规。
2. 环境监测与评估:对环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包括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指标,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 环境保护设施监察:对环保项目中使用的环保设施进行监察,确保其运行状况良好,达到相应的环保效果。
4. 环境风险防控监察:针对环保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和监察,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保障环保项目的安全可靠性。
5. 生态系统监察:对环保项目涉及的生态系统进行监察,及时发现并解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四、监察方式和方法1. 实地检查:定期对环保项目实施地进行实地检查,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数据分析:对环保项目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监测评估项目实施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
3. 随机抽查:对环保项目进行随机抽查,验证环境监测和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信息核查:通过信息系统核查环保项目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5. 咨询与沟通:与环保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沟通与咨询,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监察机构与责任1. 监察机构:成立专门的环保项目监察机构,配备专业的监察人员和设备,确保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管理规定
附件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环境监察移动执法是为促进环境执法更加规范、客观、快捷,采用现代化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信息查询、现场执法、任务管理、队伍管理等多项功能的现代化执法方式。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统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加强培训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为环境监察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设备。
2017年底前,80%以上的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备使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运行和更新维护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
第六条地方各级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以下工作:(一)提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和需求;(二)协调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三)负责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终端的使用和管理;(四)负责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数据的管理和报送。
第七条地方各级环境信息机构负责以下工作:(一)指导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软件开发,核实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环境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是否符合《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二)负责协调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与其他业务软件系统的对接;(三)负责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四)负责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联网和数据传输;(五)协助环境监察机构对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软件及终端设备进行维护、管理,负责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应急备份系统等后台支持硬件的维护、管理。
第八条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应根据工作职责及时提供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所需数据库,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移动执法工作实施方案
移动执法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交通、市容环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变得日益繁重。
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良好形象,移动执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移动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建立健全的移动执法工作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市民营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2. 原则,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
三、工作内容。
1. 规范执法程序,明确执法人员的执法权限和程序,确保执法过程合法、公正。
2. 加强执法力量建设,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3. 完善执法装备,配备先进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
4. 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执法公正、透明。
5. 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的法制观念和合作意识。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时限。
2. 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3. 落实执法装备的配备和更新,确保执法设备的完好和先进。
4. 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不足和问题。
5.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执法效率,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2. 提升市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市民的合作意识。
3. 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4. 为市民营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满意度。
六、总结。
移动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做好移动执法工作,才能更好地维护城市的良好秩序,提升城市的形象,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全体执法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执法职责,为城市管理和市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技术方案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技术方案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健康和安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开始建立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以加强对环境保护检查工作的监管和管理,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和公众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技术方案,以及其实现的优势和效果。
一、技术概述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的一个综合性信息管理系统,它是环境监察执法的重要工具,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环境监测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并加强对环保监管和执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移动执法终端:移动执法终端是一种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认证于一体的多功能检测设备。
它采用GPS定位技术,可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包括气体、水质、声环境等多种因素,同时采用移动通信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计算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使得检测更加快捷、科学和准确。
2、数据管理平台:数据管理平台是执法人员实时上传和汇总监测数据的主要设备,它采用云计算、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技术,将各个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及时整合、分类、存储和处理,为执法决策提供各种有效的数据支持。
3、指挥调度中心:指挥调度中心是环保部门对执法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管理和调度移动执法终端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指令下发、数据汇聚、疑问定位等一系列指挥和监测工作,确保环境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二、方案特点1、高效性:移动终端采用快速检测技术,检测速度很快,数据及时上传到云端,并在平台上进行分析处理,立即为执法人员提供反应结果,真正做到了监管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2、便捷性:移动执法终端采用小巧精致、易携带的设计,灵活多样的传感器可以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移动性和真实反映,让执法人员能够快速调取移动执法终端上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1.27•【字号】豫环文〔2014〕16号•【施行日期】2014.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豫环文〔2014〕16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保局:为规范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作用,现将《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4年1月27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备使用管理第三章系统软件使用管理第四章附则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河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作用,促进《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规范(试行)》的贯彻落实,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公正、廉洁、高效执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包括移动执法终端、移动执法工具箱及所含设备、车载移动视频监控传输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软、硬件系统。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工作。
使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各级环境监察机构要指定专人作为本级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人员,负责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系统软件各功能模块的信息维护,以及系统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硬件设备的更新和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列入各级环保部门预算予以保障。
第六条各级环境监察机构要按照《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规范(试行)》要求,将环境监察执法的各类工作事项按照规范流程纳入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确保执法全程留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项目概述1、招标要求:2、项目背景2013年,市环保局根据形势发展及工作需要,启动市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建设。
该系统遵循环保部相关要求,以GIS电子地图网格化执法管理为核心,强化需求调研、质量管理和资源整合,构建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执法终端和后台支撑系统以及相应的移动通讯服务于一体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全覆盖体系,将各项环境监察工作纳入信息化管控,实现环境信息现场查询、执法业务移动办理、执法过程实时监控、监察任务自动提醒、监察绩效动态考核。
目前,市各区级环保部门根据自身环保信息化需求建设了相应信息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环评审批、排污可证、排污收费、环境信访、在线监控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但是,各区基本上未将环境监察执法、立案等业务纳入信息化管理,传统的执法式手段粗糙,效率低下,执法随意性大,执法水平参差不齐,相关执法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应用缺乏规化管理,不能有效转化为可用信息资源。
同时,各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建设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
这些都成为制约市环境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
为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按照环保部《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2]49号)的要求,市环境保护局积极推进“信息强环保”战略,以市级移动执法系统为核心,充分整合共享环境信息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低效建设,形成统一融合的环境监察执法管理体系,搭建全市统一、规、高效的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进一步落实环境执法责任,规环境执法行为,提升环境执法效能,以信息化推动全市环境执法网格化、规化、精细化管理。
3、项目必要性根据省环保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粤环〔2011〕106号)中“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按要求通过达标验收”的要求,市环保局印发了《关于抓紧完成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穗环〔2013〕19号),要求各区、县级市环保局高标准做好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
以“全市环保工作一盘棋”战略观念,以市级移动执法系统为核心,在全市围积极推进移动执法信息化建设,搭建全市统一、规、高效的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充分整合共享市、区两级的环境执法信息资源,形成统一融合的“智慧环保”信息化建设体系,将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环境监察部门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环境执法责任,规执法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推动环境执法网格化、规化、精细化管理。
4、建设目标遵循环保部和市环境保护局相关要求,针对花都区环境监察信息化现状,统筹规划、分级实施,采用现代化的无线通讯、数据库及信息安全等技术,以整合的网络和整合的数据为基础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为实现环境现场执法统一平台,规执法流程,统一执法文书,实现环境执法信息互联共享奠定基础,全面推进环境监察机构移动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提升环境监察工作水平,从制度上保护监察执法人员。
5、建设容按照环保部要求,环境监察移动执法标准化包括一个数据库、两个平台、三个系统、三个体系。
“一个数据库”指环境管理数据库。
“两个平台”分别指网络传输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
“三个系统”分别指前端移动执法终端系统、数据交换与集成系统,和后台支撑系统。
“三个体系”分别是标准规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
本项目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容:1)后台支撑系统为移动执法终端提供数据服务,整合环保局已有系统的数据,实现业务数据共享,以及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数据整合系统相当于一个数据中间件的功能,完成环保局已有各个主要业务系统数据的获得。
需要整合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市环境监察综合管理平台(信访投诉、移动执法、立案),行政执法业务填报系统、城建投诉区长专线系统、省排污费征收系统、花都区环保政务综合平台、花都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以及建设项目审批系统,排污可证系统等。
2)数据交换与集成系统数据交换与分析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与市环保局相关系统,以及其他业务进行业务数据交换;同时系统会对不同地不同系统的数据加以分析和转换,最终供各个系统和平台使用。
3)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实现现场移动执法功能,主要功能包括电子地图、信息查询、在线监控、应急、环保执法手册、执法检查、信访投诉、行政处罚、一厂一档(排污收费、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固体废物信息、环统信息)二、项目设计案1、后台支撑与前端应用系统基本功能1.1信息首页及任务提醒信息首页主页显示了用户最关心的最近信息,即信访、执法检查、立案管理、在线监测、排污收费等模块的业务信息,有助于用户更直接了解到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信息,并能够快速处理。
1.2 “一企一档”信息管理以排污收费企业信息为基础,按照环境分类进行污染源“一厂一档”信息管理,对企业基本情况,以及对与其所相关联的信访投诉、执法监察、立案管理、在线监测、排污收费、排污申报等各个业务数据以表格、图表等式进行展现。
1.2.1污染源基本情况提供对污染源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查看功和维护能,对企业的基本信息、环境属性、管理属性、产品信息、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等属性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以及可通过以附件的形式上传企业的工艺流程图、四置图、管理制度等基本信息。
1.2.2污染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对污染源文档资料与纸质资料进行维护的入口界面。
污染源档案管理容包括企业全生命期管理的所有资料信息,如环境审批信息、治理设施情况、监测报告情况、执法检查情况、排污收费情况、环境信访情况、行政处罚情况、应急处置资料等容。
污染源查询统计功能包括污染源统计、环境执法统计、排污申报统计、环境信访统计、环境应急统计、队伍建设情况统计、环境监察统计等信息容。
1.2.3污染源编码对照管理为保证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编码的一致性、准确性,系统提供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编码对应情况管理功能,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统一管理。
污染源编码对照管理可实现在线监控单位对照、环保审批单位对照、排污口核定单位对照、废物处置单位对照、环境统计单位对照、污普单位对照、污普动态更新单位对照。
1.2.4 “一企一档”数据资料整理及纸质资料电子化对花都区2008年以来花都环境保护局管辖的企业的“一企一档”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入库。
包括但不限于纸资资料的电子化。
1.3信访管理功能信访管理负责对投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管理。
工作人员记录各种式和来源的信访投诉案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交由相关人员或转入相应的部门对投诉进行处理。
记录处理结果,并回复信访投诉人和转办单位。
信访管理功能包括:信访待办管理、信访已办管理、信息业务查询和统计。
1.4执法检查功能执法检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现场调查取证时录入笔录信息、现场检查信息,上传和关联照片等现场调查证据,同时通过详实的帮助功能辅助现场办公。
执法检查功能包括:待办业务管理、已办业务管理、执法信息查询、执法统计、辐射安全检查等功能。
1.5立案管理功能立案管理立案管理基于工作流(Work Flow)技术,利用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实现立案业务工作的流程化审核、审批管理。
操作用户可通过系统新增立案业务,以及查询自己待办立案,并对业务进行办理。
1.6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可实现与花都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集成,查看各类在线监测点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
并能够对异常监测数据进行查询,以及对监测情况、监测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和管理。
1.7排污收费管理系统可实现与国发排污费征收系统的集成,通过企业信息整合工具将企业的排污收费数据信息进行关联,实现排污收费数据的查询、统计和管理。
排污收费管理功能包括:排污收费任务提醒、排污费滞纳金管理、排污申报管理、排污收费统计等。
1.8监察考核功能监察考核功能实现对信访、执法、立案等综合业务办理情况的统计分析、责任职责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的管理。
其功能功能包括监察业务办理情况概述、监察执法统计分析、责任职责管理、考核结果展现、考核管理等功能。
1.9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查询功能以污染源的地理坐标为基础,将各项环境业务数据和实际的地理信息要求结合起来,并通过电子地图全面地反映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分布情况,真正实现环境业务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的数图联动查询,同时完成各类专题图的制作和分析管理,实现地理数据与环境业务数据信息的衔接,并可进行空间分析、对比、预测等高级查询,为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1.10系统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定制管理、数据管理、日志管理。
后端支撑系统要现与前端应用系统互连互通,支撑前端实现设计功能,包括任务发送与接收、消息发送与接收、现场监察数据接收等功能。
1.11二维码信息查询(仅前端应用)系统置二维码扫描程序,现场监察执法人员可通过扫描企业工商执照上的二维码或环保部门发放的二维码环保卡,获取该二维码所属企业的相关信息。
同时,在进行现场执法信息录入时,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自动填写笔录中的企业基本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现场执法的工作效率。
2、数据交换与集成与相关业务系统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业务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存储,将各种不同业务类型的环境资源数据以统一的数据规进行有效整合,便执法系统对数据的调用。
根据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的需求,需要集成基本的数据如下:1)与行政执法业务填报系统集成(花都区纪委监察局)2)与城建投诉区长专线系统集成(花都区信息中心)3)与国发省排污征收系统集成4)与网格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集成5)与花都区环保政务综合平台集成6)与花都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集成7)与市环境监察综合管理平台集成,主要包括信访投诉、移动执法、立案功能集成。
实现整合共享市、区两级的环境执法信息资源。
投标人须提供相关对接集成公共模块设计、外部接口设计等案。
3、日志管理系统优化网络运行效果,提高网络可用性:基于日志数据,通过预设设备的报警状态值或异常情况预警,可以帮助管理员最早时间发现运行异常问题或潜在危险,从而赢得时间排除故障,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日志设备安全要求:所投标产品应获得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可证》和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
三、项目进度及实施要求1、项目工期本项目工期起始时间为自合同生效之日起,必须保证在此时间开始6个月完成系统的所有软件开发工作,保证系统可以安装、部署,开始试运行。
项目在合同签订后6个月必须能够上线初验,初验之后进入试运行期(1个月),试运行通过后进行项目的终验,同时完成整体项目交付。
试运行期间,中标必须保证足够的人力,保证在系统正式交付之前完成相应的功能完善和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