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意愿行为理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全为理论所框范的复杂性,但是这些复杂的生活现象,亚氏仍倾向于认为它们是出于意愿的。因为尽管我们不会因这些恶本身而选择它们(谁也不会平白无故选择死亡,抛弃财产也如是),但我们在一事物,因为做出选择的初因在行为的时刻是在我们身上的,我们是行为的发动者,而我们在做出这个选择时,这个选择所内含和朝向的目的也被我们决定了。如刚才所说,我们无法对一个行为做出一般的判断,而只能将其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看它在否出于意愿,也就是行为者是否负有道德责任的一般标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做出了一个一般而言对其为恶的选择就说他的行为是违反意愿的,行为只能是具体的行为,在这些看似违反意愿实则出于意愿的行为中,我们如何来做出进一步的道德类:(1)为着高尚(高贵)的目的去做耻辱和痛苦的事;(2)为着卑微的目的去做耻辱和痛苦的事;(3)由于超出人性忍受限度而做出错误的行为;(4)无论遭受何种压力,即使超出了人性限度,也不能去做的行为。前两种行为更多主动性,而后两种行为由于其较多被动性,似乎更接近于违反意愿的行为,但其仍为出于意愿的行为。不过这后两种行为鲜明地体现了混合型行为的涵义,即一个在当下的情境被我们出于意愿地选择的行为,如果抛开这种四种行为,(1)是值得称赞的;(2)则是应该谴责的,亚氏认为这是坏人的特点;(3)得不到称赞,但因其所面临的压力过大而可免于谴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为不是错误的;(4)则得不到原谅,因为我们对于该行为的恶的恐惧应大于对包括的行为所做出的道德判断,很明显是较多地出自目的和意愿的角度,尽管他也相当注意行为的具体情境,但在他这里行为的目的和意愿,在道德及其责一个具体情境中做出选择取舍的决定是容易的,因为情况有时是复杂的,但更困难的还在于坚持己做出的决定,不因令人痛苦的环境而改变志向和选我们逃脱道德责任的借口的观点同时,也反驳了快为快乐所俘获而做出卑贱的行为,其罪只能归之于己,而不能归于快乐,因为行为的初因在我们身在论述完被迫行为与意愿性的关系之后,亚氏便开始讲出于无知的行为的意愿性问题。在这里,为。一个行为是无意愿的,需要两个要件,一是出于无知,二为无悔恨无痛苦,后者的意义是明显的,有些复杂的是前者。何谓出于无知?亚氏将其无知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醉酒,喝得酩酊大醉当然什么都不知道,但他并不因此就能逃脱因酒后驾车撞人而受的惩罚,因为他本可以不喝醉。处于无知思,由于这种

状态,一个人本来具有的知识(比如他会开车)就等于不具有。另外的无知状态可由一的;小前提:这个东西是甜食,且甲又很胖;结说健康是好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个坏人却可能不认为健康是好的,坏人通常在目的方面无知。而另外一些人则是在大前提方面无知,这也是应受谴责的,因为这导致的是善的目的的实现受阻,因而直接导致了恶。而与上述无知状态不同,出于无知指的是对小前提的无知,是具体、个别和偶然的,是对“自己是什么人,在做什么,在对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做什么的无知;有些时候,也包括对要用什么手段——嘲I如以某种工具——做,为什么目的——如某个人的安全——而做,以及以什么的,结果造成了身体的不适,又如在打斗中把朋友当成了对手,结果把朋友打伤。这些都是典型的出于无知的违反意愿的行为,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果不带来悔恨和痛苦又如何?亚氏说,这就是无意一书中论及无意愿行为(严先生译作非自动行为)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亚里士多德的意愿行为理论


作者:翁学辉, 王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法律系,福建,福州,350300
刊名: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EDITION)
年,卷(期):2008,9(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亚里士多德.廖申白尼各马可伦理学 2003
2.Aristotle.D.Ross.J.L.Ackrill.J.O.Urmso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1980
3.廖申白尼各马可伦理学:导读 2005
4.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 2004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谢春恋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2009
企业信用评级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两个方面。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相应的评价方法,能促进企业信用交易的活跃,以及融
资方式的灵活多样。然而,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市场信用环境和市场秩序严重恶化,企业的融资活动主要依赖银行,导致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因此
,在当今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企业信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分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两个方面,进行我国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首先,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分别按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及微型企业三种类型,搜集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剖面分析、单变量判别分析、相关性分
析及主成分分析,探索影响企业偿债能力水平的财务指标体系,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此外,为剖析行业因素对企业信用的影

响,选择了纺织细分行
业企业样本进行研究。

其次,阐述了影响企业信用水平的定性因素与企业财务指标的相关关系,提出评级方法,根据搜集的财务数据,对研究所得的指标体系及信用评级
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和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最后,从经济学及行为科学角度对我国企业的偿债意愿进行动态博弈分析,研究企业在何种情况下会自动选择履行偿债义务,何种情况下会被迫选
择违约行为,何种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履约或违约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偿债意愿与偿债主体及契约关系所处制度环境的回报与激励程度密切相关。当企业偿债行为能够得到正向回报与激励时,偿债
意愿较强;反之,较弱。所以,高效率的制度环境是企业履约的制度基础。此外,偿债意愿的强弱,还取决于偿债主体对偿债行为后果的评价分析。当
企业偿债收益高于成本时,偿债意愿较强;反之,较弱。所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企业履约的效益基础。企业信用水平是企业履行约定义务的能
力和程度,受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两个方面的制约。

2.期刊论文申存慧在客观环境和主观意愿间的徘徊--论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被迫选择 -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选择,是一个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从生活中选择什么户型的房子、什么牌子的家用电器到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工
作,选择与什么样的人结婚等等,人们都要面临一个比较和抉择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客观环境,主观意愿及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然后进行比较
,做出决定.

3.学位论文李恂不同特征人群吸烟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2009
科学研究己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吸烟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全球有11亿吸烟者
,每年近5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我国烟草生产和消费各占全球的l/3以上;15-69岁的吸烟人数达3.5亿;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近100万,占
全部死亡人数的12%。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理查德皮托教授预测:若中国当前的吸烟形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中国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
将达200万;现在的儿童中,届时将有2亿人跻身烟民的行列,其中5000万人将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


吸烟者戒烟是21世纪中叶以前减少吸烟相关死亡的最有效途径。但根据1984年全国50万15岁以上人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男性吸烟者戒烟率仅
为4.17%,女性为9.73%,男女平均戒烟率为4.78%;戒

烟原因68.37%是由于本人患病。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6.8%吸烟
者打算戒烟,但实际戒烟者仅占吸烟者的9.4%,且成功率仅占吸烟者的3.6%。吸烟者戒烟的主要原因是已患吸烟有关疾病而被迫戒烟。因此,制定行
之有效的控烟戒烟措施刻不容缓。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戒烟过程的行为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甚少,从而制约了有效戒烟措施的制定。


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可见青少年吸烟问题是中国吸烟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
,吸烟对正常生长发育会造成损害。因此,让青少年远离烟草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被动吸烟的受害人群也不容忽视,2007年《中国烟草控制报告》指出,中国有5.4亿非吸烟者(其中包括1.8亿名15岁以下的儿童)正在遭受二手烟所带来
的危害,而且这种现象在娱乐场所更为严重。


中国烟草消费及烟草相关疾病所导致的沉重负担,使烟草控制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的:


通过对“中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监测”沈阳市基线调查数据的分析,来了解沈阳市吸烟人群中有戒烟意愿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
门制定有效的戒烟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沈阳市大中学生吸烟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来掌握沈阳市大中学生的吸烟状况,探讨影响
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开展学生控烟提供依据;以出入娱乐场所的吸烟者为研究对象,来探索娱乐场所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娱乐
场所具体情况的综合性控烟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沈阳市成年吸烟者戒烟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2006年4月-10月,在沈阳市内五个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铁西区和大东区),采用多阶段分层
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街道→社区→家庭→调查对象”四个阶段进行抽样。其中,第一阶段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抽取10个街道;第二
阶段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每个街道抽取2个社区;第三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社区抽取300户家庭并进行家庭成员信息登记;第四
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300户家庭中抽取60个家庭(先调查40个家庭,剩余20个家庭备用)。抽中的家庭如果只有1名成年吸烟者则为调查对象;如果
有1名以上成年吸烟者,则选择1个生日距离调查日期最近的为调查对象;若没有成年吸烟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备用户中抽取l户置换;每个居委
会至少调查40名吸烟

者(每户家庭调查吸烟者数不超过1个);最终在沈阳市抽取调查了801名成年吸烟者。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18周岁;沈阳市
常住居民(户口和日常生活均在沈阳市内五区);至抽样之日时,已经吸烟≥100支,并且现在仍然吸烟的人。吸烟定义:至抽样之日,已经吸烟≥100支
,并且现在仍然吸烟者;有戒烟意愿者定义:吸烟人群中现在仍吸烟,但在未来一年内有戒烟打算者。


沈阳市大中学生吸烟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于2005年11月-2006年5月,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确定了1855名中学生和1117名大学


生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制封闭式问卷为调查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表以不记名的方式由调查员在教室发给学生
,由调查员讲解调查目的和问卷的填写方式后,学生在教室当场填写,统一答卷,并当场收回。吸烟定义:指包括尝试吸烟(曾经尝试过吸烟,即使只吸
过一两口的行为)和现在吸烟(在过去30天,吸过完整一支烟的行为)在内的所有情况。


吸烟者在室内娱乐场所吸烟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该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监测调查的基线数据。我国ITC基线调查现场工作
于2006年4月到10月在沈阳开展。北京、上海、长沙、广州、银川等城市也同时开展。每个城市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按照“街道→社区→家庭→调查对象
”四个阶段进行抽样。其中,第一阶段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每个城市抽取10个街道;第二阶段再次使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每
个街道抽取2个社区;第三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社区抽取300户家庭并进行家庭成员信息登记;第四阶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300户家庭中抽
取约40名吸烟者(每户家庭调查吸烟者数不超过1个)。最终在每个城市抽取至少800名成年吸烟者。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本市常住居民(户
口和日常生活均在本市的居民);至抽样之日,已经吸烟≥100支烟,并且现在仍然吸烟者。


主要研究结果:


沈阳市吸烟者中有戒烟意愿者的比例为30.7%:男性有戒烟意愿者的比例(29.8%)远低于女性(46.7%);职业分布中,以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中有
戒烟意愿的比例最高达47.5%,其次为离退休人员36.7%,以专业技术人员有戒烟意愿的比例最低为21.4%。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亲人反对、社会舆论
、对健康的影响、控烟宣传的力度、健康警示信息的普及、对烟草相关疾病的知晓程度以及对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的接触均会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产
生。


沈阳市

大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34.6%,男女生分别为46.9%和21.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现在吸烟率为11.3%,男女生分别为18.5%和3.4%。影
响因素分析发现:处身于吸烟的环境(同吸烟者在一起)、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递烟的礼节、伤心压抑的心情均是促进学生吸烟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而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正确认识烟草的危害可以很好地预防学生吸烟习惯的形成。


全国六城市吸烟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3.6%的吸烟者在光顾室内娱乐场所时都曾有过吸烟行为(男性:84.0%,女性:70.1%);地区分布以沈阳
和上海最高分别为87.7%和87.1%,以北京最低仅75.4%。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室内娱乐场所禁烟规定实施不力或者无禁烟法规、吸烟者对室内娱乐场
所控烟的态度、对烟草相关疾病的知晓程度、周围人群的影响、对吸烟行为的态度是影响吸烟者在室内娱乐场所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


结论:


沈阳市吸烟人群中有戒烟意愿者的比例低于国内同级城市,烟草相关疾病的知晓程度偏低。通过普及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提倡亲人积极参与吸烟者的
戒烟活动、丰富烟草包装健康警示信息内容、提高控烟宣传的力度以及推广戒烟产品和戒烟服务等措施可以很好地提高沈阳市吸烟者戒烟意愿的产生。



沈阳市大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在吸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一致。通过营造大学生和中学生生活的无烟环
境、提高其拒绝别人递烟的技巧、缓解其伤心压抑的心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正确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可以很好地预防青少年学生吸烟习惯
的形成。


加强室内娱乐场所控烟法规的实施力度是控制室内娱乐场所吸烟行为和二手烟暴露的关键环节;提高吸烟者烟草相关疾病的知晓程度是控烟工作取得成
效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证。

4.期刊论文黄志凌债务处置的八大实战方法(之一)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6)
方法之一债务重组的方式
对债务人的债务进行重组,是我们资产处置中大量使用的方式.在这个处置方式中,我们首先要考虑为什么对他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是债务
人有良好的偿债意愿,没有偿债意愿,对他进行债务重组是不可行的.因此,首先要对债务人的偿债意愿进行分析,要在债务人有良好的偿债意愿的情况下
,我们才能进行债务重组.这个偿债意愿,有些是他们自愿的、主动的,也就是说他们本来就有良好的偿债意愿;有些是被迫的,比如说我们提出的重组方案
,可能债务人不接受,如果不接受,我们求助于法律,在诉讼过程

中,迫使债务人接受重组.对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偿债意愿是我们进行重组的前提条件.

5.学位论文郑频频上海市社区控烟干预研究 2005
烟草的使用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天有13000多人死于烟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根据2002年
的全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结果,中国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35.8%,有5L9%的不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尽管烟草的使用是我国人群早死和失能的最主要的可预防的因素,然而,目前的政策、宣传还远远不能有效地预防烟草在儿童、青少年、妇女中的
使用,降低吸烟率以及减少非吸烟人群在环境烟雾中的暴露。而由于吸烟者戒烟意愿薄弱、戒烟资源缺乏,因此人群的戒烟率很低,吸烟造成的疾病负
担逐年增加。

本研究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控烟干预研究。在上海市选择两个经济状况相近的社区分别作为干预和对照。随机抽取一个社区作为干预组,另一
社区作为对照组。在干预社区中,针对个体、组织、人群实施综合性、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本项目以社区为基础,采用行为生态学模型,在社区、学校
等场所进行多层次的综合性干预,探索不同场所和人群的可行控烟模式并进行评价。着重探讨了两方面的干预:1)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行为为重点
的学校控烟干预;2)以针对吸烟者为重点的戒烟干预。主要结果如下:

学校干预:以学校为干预场所,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的吸烟行为,降低尝试吸烟的比例。研究采取半实验研究方式,在干预和对照社区中分别随机抽
取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在干预组学校实施为期一年的控烟干预,对照组按照教育局常规进行运作。

基线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尝试吸烟率达到13.7%,尝试吸烟的平均年龄8.8岁。75.2%的学生有家人吸烟,45%的学生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
对是否曾尝试吸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男生)、了解同班同学中有吸烟者是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有关知识、态度的得分越高,尝试
的可能性越小。

根据基线调查结果,以行为生态学模型和组织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对干预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实施干预。探索在个体、小组、组织、社区等不同
层面、涵盖政策、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等措施的综合控烟模式,并应用组织变化理论将这种改变转化为制度,同时形成完整的学校控烟课程。采用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过程评价中,对活动、教育进行阶段性评价;在结果评价中,通过定性访谈征集学生和教师意见,通过
问卷调查对干预的效果和持

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过程评价提示,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普遍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对各项活动“喜欢,,的比例达到75.4%,对控烟教程“喜欢”的比例达到95.9%。
在控烟教程的每一阶段,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都有所提高。

通过对基线、干预后即时和干预完成后半年对两组学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对减少学生的尝试吸烟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干预前
,干预组近期尝试吸烟率为9.7%,与对照组7.8%相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O.15)。在干预半年后,干预组的尝试吸烟率仅为4.2%,低于对照
组的8.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2)。

干预组的重度被动吸烟情况有显著改善,从干预前的15.5%下降到干预完成半年后的12.1%,而对照组则从基线的12.5%上升到17.1%。干预
组“最近三个月看到老师和学生吸烟”的比例有明显下降。

从吸烟的有关认知和态度看,干预对于认识吸烟的短期危害、吸烟影响身体发育、不赞同吸烟是成熟的标志、不吸烟是对健康的负责选择、不模仿
偶像吸烟以及决心不在未来一年内吸烟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有部分指标虽然在干预后取得效果,半年以后有所回落。

干预也对教职工的吸烟行为产生影响。干预后干预组教职工的(重度)被动吸烟率,男性教职工的吸烟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男性教职工的吸烟率从
56%下降到38.1%;被动吸烟率从56.7%下降到28%。教职工在学校的被动吸烟明显减少。

对学生和教师的定性访谈结果表明,通过干预,学校的无烟环境基本建立,学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有所提高,掌握了拒烟和拒绝被动吸烟的技巧。
同时,通过学校活动和社区控烟的结合,对减少家庭的被动吸烟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项活动受到学生欢迎,直观、互动的教育形式更能够被学
生所接受。

对吸烟者的研究及干预:主要探讨吸烟者的吸烟行为、戒烟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可行的戒烟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吸烟者
的现况调查和对戒烟干预方式的探索及评价。

吸烟者的现况调查又分为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两部分。

对969名吸烟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重度吸烟者占吸烟者的一半左右。仅7%的人认为吸烟重度有害,知晓吸烟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的均不到
5%。4296的吸烟者认为吸烟不应受到干涉。70.8%的人不想在半年内戒烟(思考前期);对戒烟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60岁以上,患有重大疾
病的人倾向于戒烟,40-49岁吸烟者戒烟最少。

对36名吸烟者的定性访谈的结果表明,在开始吸烟的过程中,青少年

期的第一支烟包含了好奇、刺激的心理,而成年期的第一支烟往往是一种被动


或无意识的接受,相互递烟的社会习俗对开始吸烟的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成瘾性、交往需要,从众心理,打发时间等都成为维持吸烟的原因。吸烟者
大多比较强调吸烟带来的“便利”,吸烟者对于吸烟的危害了解往往只限于一些表面症状,缺乏对潜在危害的认识,同时抱有侥幸心理。因此,戒烟意
愿不强,缺乏信心,甚至存在着“戒烟会使人生病”的误解。对于被动吸烟危害的知识也比较匮乏,部分吸烟者甚至从未意识到吸烟对他人的影响。在
尝试过戒烟的人群中,大多数由于健康问题而被迫放弃吸烟,而这种被动的戒烟倾向于随着疾病症状的好转而复吸。而对于真正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
,由于缺乏相应的戒烟知识和技巧以及支持性环境而困难重重。

对戒烟方式的干预和评价分为社区支持性环境的创建及评价、戒烟方法的探索和评价两个内容

。营造社区支持性环境是改变吸烟者行为的基础。为了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在社区实施了环境、政策、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综合控烟策略,在
个体、家庭、居委、社区的不同层次上进行多维干预。通过干预,吸烟者对吸烟危害、被动吸烟危害等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对控烟的支持性
态度得以增强。干预组认为吸烟导致重度危害的比例从干预前的2.6%提高到26.9%,赞同吸烟是不良习惯的比例从79.4%提高到91.1%。吸烟者中
戒烟比例从干预前的15.2%提高到干预后的19.4%。

为了探讨有效的戒烟方式,在社会认知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进行了小组控烟干预研究,创建“我能戒烟”小组干预方式,形成了5.5万字的培训
者和学员教材。通过社区动员,共征集了225名吸烟者。基线调查后将研究人群随机分成干预组(¨8人)和对照组(107人)。分组后干预组接受“我能戒烟
”培训。授课方式采用小组授课方式,将五次授课安排在20天完成,每组共有成员15人左右。在距基线调查6个月后,再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基线调
查结果表明,干预组的平均年龄干预稍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其他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两组的人群的主要吸烟指标(每日烟量、开始吸烟年龄
、烟瘾程度、戒烟意愿等)无显著性差别。

在6个月后的随访中,干预组的戒烟率为40.5%,高于对照组(5.2%),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的平均吸烟支数为3.92±5.65,低于
对照组13.10±6.8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情感效能、社会效能的变化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戒烟意愿处于思考前期的比例远低


对照组(19.8%vs49%)。对影响每日吸烟量变化因素的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干预影响了吸烟量的改变(F=98.08,P<0.01);而干预效果不受教
育程度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干预是能否戒烟的显著影响因子(OR=6.67),基线调查中对自己戒烟成功预期较高者更倾向于戒烟,年龄
大的戒烟可能性更大。

71.6%的学员认为参加戒烟班对于今后的戒烟有“很大的帮助”,27.8%的人认为“有一定的帮助”;74.6%的人认为今后会推荐周围的吸烟者
参加戒烟班。对58名学员的培训后定性访谈结果表明,参加戒烟培训改变了学员对吸烟的看法,从不知道吸烟的危害到全面了解了吸烟的危害,从不想
戒烟到下决心戒烟;而对戒烟技巧的掌握,自我效能的提高,进一步促使了吸烟者完成“我能戒烟”的转变。以小组为单位的、多媒体讲授、讨论、活
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也受到了学员的欢迎,绝大多数内容得到了学员的认可。
6.期刊论文张家益.王金芬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8,""(9)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广大英语教师比较关注的话题.初入中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都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
,都希望能学好英语.但是,没过多久,就有部分学生出现畏难、灰心等消极态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到了初二或初三其至有部分学生放弃了学习
英语.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
研.反之,"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 .初入中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都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都希望能学好英语.但是,没过多久,就有部分学
生出现畏难、灰心等消极态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到了初二或初三其至有部分学生放弃了学习英语.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
师"如果说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研.反之,"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
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南此可见,兴趣是学牛学习的主要 在动力.笔者认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提高学牛成绩的关键. .初入中学

7.期刊论文林畅茂印刷企业的无奈与对策 -印刷世界2010,""(5)
印刷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太多的事情要随时作出抉择,对时有发生的无奈

现象有些企业已经麻木,习惯性地跟风跑,难分对错.所谓无奈,就是违背常
理和企业意愿的一种行为,或是被迫无奈,或是不知不觉违心去做了.

8.期刊论文冯艳芬.董玉祥.王芳.FENG Yan-fen.DONG Yu-xiang.WANG Fang大城市郊区农户弃耕行为及影响因素
分析——以广州番禺区农户调查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
利用广州市郊番禺区426家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大城市郊区农户弃耕类型及原因,构建包括农户个人条件、家庭状况、农地资源特征、农户意愿、村镇
经济状况、区位条件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主动弃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番禺区农户弃耕比例不高,为36.85%,其中主动弃耕占85.26%,被动
弃耕占14.74%,但农户弃耕意愿强烈,有41.78%的农户期待弃耕;②农户主动弃耕后主要将农地经营权流转,农地依然保持耕作状态,被动弃耕的农户均为失
地农民,从而被迫弃耕;③家庭农业劳动人口少、弃耕意愿强烈、农地暂未被征用、家庭收入来源多、农地转出意愿强、距市中心近、所在村镇第二三产
业发达、土地质量较好及距主干道较近的农户弃耕可能性最大.

9.会议论文郭进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 2007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我国近代农业保险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历经上世纪20年代的小范围内试办、50年代农业保险的兴起和停办、60年
代前期的恢复和试办直至文革期间被迫停止。自1982年恢复开办农业保险业务至2004年,国内只有中国人保和中华联合两家产险公司维持开办了农业保
险。二、目前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在宏观层面,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农民的投保意愿低。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在宏观层面,应立
法先行,并通过组织制度的构建和机制的完善,确保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微观层面,应通过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拓宽投保渠道,最大限度地确保
农民的利益。

10.学位论文聂繁薇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及协调 2006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渐升温,国民经济出现局部过热。为应对日益突出的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我国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性
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无疑是提升了国内货币市场的利率,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外利差水平。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在我国不完全的资本管制条件下,大规模的外国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以期套取利差和汇差双重利润。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单一的、有管理
的浮动汇率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大量外资涌入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被迫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直接导致了

央行
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从而极大地冲击了最初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使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威胁。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
突使我国中央银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这正是本文要探讨
的问题。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简要地从一般理论层面上分析了为什么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会产生冲突。本章运用了米德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克鲁格曼“三元悖论
”,从不同的角度对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最早论述了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


第二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探析了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本章首先回顾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各个时期
汇率制度的特点。1953-1979年是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外资、外汇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当时的汇率制度是一种和美元
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外物价水平脱节,不具备调节经济的杠杆功能。1979-1993年我国实行外汇额度留成的管理体制,并由此形成了
外汇调剂市场,进入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时期。这一阶段我国的汇率制度总的来看还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1994年我国取消外汇留成制
,实行结售汇制。并实现了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由官定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双重汇率并存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转
变。但汇率制度改革后的10多年里,人民币汇率却一直保持一种超稳定状态,以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就将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列入固定盯住制
,而非我国政府宣称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第三章回顾研究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所经历的三次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1994-1996年期间,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
胀,同时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使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为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积极干预外汇市场,被迫吸纳超额外汇,导致大量基础货币通
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加剧了国内通胀压力。面对汇率、货币政策的冲突,央行采用了以回收再贷款为主的冲销措施。


第四章提出了协调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冲突从而更好地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措施。在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固
定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改革僵化的汇率制度成了我国的必然选择。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

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
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汇率开始持续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资本的流入,也部分缓解了汇
率、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更加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也为今后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然而,汇率、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反映了一个国家内
外均衡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是任何国家包括实行浮动汇率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为任何国家的浮动汇率实际上
都是有管理的浮动,任何政府都不会任随本币汇率无限制地浮动。因此,尽管目前我国的汇率改革已经跨出历史性的一步,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协调
汇率、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推进结售汇环节的市场化,改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二、加强外币同业拆借市场操
作。三、采用人民币远期市场干预和掉期干预协调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突。

本文是在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实践近一年的关注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写作上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
的主要贡献在于:一、结合国际金融学的多个理论模型,全面分析了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产生冲突的机理。二、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
,探讨了在我国具体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的原因。三、结合我国所经历的三次汇率、货币政策冲突以及2005年的汇
率制度改革,提出了进一步协调汇率、货币政策的措施。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sdxxb-zxshkxb200804016.aspx
授权使用:华中科技大学(wfhzkjd),授权号:c079ee2f-374e-4f88-beb4-9e630112a20e

下载时间:2011年1月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