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0那树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那树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⑵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教材分析这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作者的感情和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每个人反思。
3.中招考点“概括内容、品味语言”每年中招都会涉及到,一定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已经掌握,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思路和概括主要内容。
2.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及品格。
3.通过揣摩关键语句,能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4.通过揣摩语言,能说出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并提炼出文章主旨。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1.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及品格。
2.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揣摩关键语句,能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4.针对目标4,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揣摩关键语句,能说出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并提炼出文章主旨。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它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
这不,就连路边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板书课题、作者)(二)预习检测1.作者介绍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那树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那树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那树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0 那树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这篇散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描写了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时的大树。
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长,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二)学法引导本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需要反复阅读和认真揣摩、品味。
既要把它当做语文材料来看待,学习它的遣词造句、精妙构思,又要把它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看待,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由于本文思想深刻,感情含蓄,所以朗读时感情不宜过于强烈、奔放,而要深沉,有力度,有余味,因此要注意把握情感分寸。
(三)审美鉴赏含蓄隽永的语言美。
本文作者对树怀有深深的敬意、赞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大树带来令人痛心的命运怀有深重的思考和感慨。
但文章没有采取直白的议论和直接抒情的笔法,而是代以客观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既真挚感人,又意味深长。
比如,写电锯锯树时:“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却描写得令人惨不忍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0《那树》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听毛阿敏的歌曲《好大一棵树》,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检查字词和诵读情况。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根据那树的经历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四、赏析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交代了早期的大树的哪些情况?概括那树曾经是一棵怎样的树?
2.后来树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3. 什么引起了树的变化?树有什么遭遇?
4. 作者对树的被砍伐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词哪些句子看出?
五、思考感悟
1.思考:树的最终消失,仅仅是树的消失吗?
2.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
六、拓展延伸
1.从文中你认为作者对人和自然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作者是不是反对现代文明?
2.想象蚂蚁王国参加葬礼的场面,蚂蚁和树互相倾诉了什么?如果你是一棵树,自己的“兄
弟姐妹”不断倒下,面对人类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七、作业
从书中或网上读一读王鼎钧的其他作品,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10.《那树》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学习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 13 课时)一、导语设计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
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预习检测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
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王鼎钧,某某著名的散文家。
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明确:本文写了一棵老树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和思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那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材分析《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
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
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另外,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学案3 新人教版
《那树》【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漩()涡刽()子手虬()须荫()蔽紊()乱默契()嚼()碎动脉()佝偻()2、解释下列词语。
①倒坍:②周道如砥:③引颈受戮:④星临万户: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安排驾驶坚固稳定连根拔起B、焦燥徒劳星临万户屹立不动C、攸闲电锯周到如砥豁然开朗D、公寓倒坍难以至信戴着斗笠4、本文作者(),笔名(),著有散文集《》《》、《》等15种及小说、评论多种。
5、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6、结合课文中树的特点和品质,以“树的联想”为话题,写200字左右的练笔。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正如歌中所唱的,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
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抚慰。
但在疾速飞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它倒下了……这节课我们一起关注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索……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
首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要求:姿态正,吐字清,节奏准,感情真。
2、想一想。
大树的生命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3、说一说。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是一棵_________的大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
友情提示: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2)、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请同学们品读这篇散文,咀嚼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那树【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词语,培养独立识字,理解文字能力。
2、揣摩课文精妙,含义深刻的语句,培养语感。
3、有感情朗读该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积累本文名句佳言;借鉴本文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
5、结合课文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点】:赏析文中含蓄深沉的语言及细节描写,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1、扫除字词障碍学生课前独立完成,课堂检查巩固。
2、通过读、议、特别是通过品读、诵读把握课文思想内容,揣摩精妙的语言。
3、通过“片断练习”学习,借鉴本文寓深情于叙述、描写中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那树,老态却坚韧顽强,它是大自然中的强者,经历沧桑依然茂盛繁密;那树,只愿奉献不求索取,它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安慰。
然而,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而来,在强光下挥动的利斧和十字镐夺走了它的生命。
这一切将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感慨和思考?(设计意图: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所学内容,调动学生思维、情绪,引起学生兴趣。
)二、课前热身,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你知道王鼎钧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明确:王鼎钧,1927年生,笔名方以直,山东人,台湾当代散文家,现旅居美国。
主要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等,小说有《单身汉的体温》、《透视》等。
【背景资料】20"世纪60"年代!台湾社会进一步工商化!经济速发展!西方文艺思潮蜂拥而至!散文界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加深!一批作家开始打破)五四*后形成的朱自清式的散文格局!而较多地接受和吸收西方现代文学技巧!出现了不少新鲜作品"工业文明血腥地征服了农业文明!也昭示着时代潮流对一切传统事物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因而王鼎钧创作了咏物寄意的散文名篇那树(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佝偻(gōu lóu)倒坍(tān )引颈受戮(lù)踝骨(huái)紊乱(wěn)默契(qì)周到如砥(dǐ)(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预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0《那树》预习学案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2、王鼎钧,方以直,台湾当代作家。
1927年生。
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
红豆诗人的诗》。
王鼎钧创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本、影评、小说批评等等。
2、了解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文明造成的环境灾害也日渐严重。
作者深刻透彻的看到了人类文明的两重性,写了不少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那树》即是其中的一篇。
二、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佝偻
..()倒坍.()紊.()乱
踝.()骨虬.()须刽.()子手
引颈受戮.()周道如砥.()星临.()万户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倒坍:②周道如砥:
③引颈受戮:④星临万户:
三、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在“那树”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概括要求:简洁、到位、完整。
)。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与重难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其价值、品格及命运,理解作者的情感。
(重点)2.理解托物寓意的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难点)3. 揣摩关键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培养语感。
【学习方法】朗读——探究——品读——延伸【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导学】1.给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
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佝偻..():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倒塌。
萌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卷曲的胡子。
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孱.( )弱:软弱无能。
瘠.薄( ):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
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沉湎.( ):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愤懑.( ):气愤,抑郁不平。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情感基调。
朗读提示:本文朗读时应注意深沉缓慢,而不宜强烈奔放。
3.初步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请在原文中适当批注。
(1)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即早期、近期和现时)的顺序叙事,概括这三个时期大树的经历,并综合地概述大树的形象。
(2)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
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探究活动】(一)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
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一段话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何表达效果?)2. 思考下面五段话,说说其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
“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那树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那树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那树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那树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那树一、预习导学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
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1、注音并释词佝偻():倒坍( ):萌庇( ):引颈受戮:虬须( ):周道如砥( ):2、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二、探究展示:1、理清思路,把握文意,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2、请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提问: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4、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
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6、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
天津市宁河区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那树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阅读课文,读写字词,注意音、形、意相结合,积累雅词雅句。
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相关材料,
周道
引颈受戮:
岁就写过《聊斋志异》的试评文章。
后从大陆至台湾,七十年代末定居于美国纽约。
四十余年的不
《
深切关注那树的命运,思考:那树的一生有怎样的经历?用简明的一段话讲述那树
大树的外貌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
的大树”为开头,
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对文中那树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作者和交通专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你是怎么看的
定远征,一如当初他们远征而来。
”假如你是蚂蚁家族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想象。
九年级语文下册 3.10《那树》(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X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
3.学生大声读课文,入境。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各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到底孰是孰非,让我们探究一番再作决断。
学生了解作者常识
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
那树
课题
那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把握树的生命历程;
3.感知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二、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王鼎钧,某某著名的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2.多媒体播放反映人类生存困境的若干画面,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资源严重枯竭……
提名学生学生X读课文
学生大声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四、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1]
10、那树设计理念:本文是台湾散文的名作,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性。
充分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既把课文当作语文材料,又把它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科书。
在朗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去领悟课文的价值,如思想价值、情感价值、审美价值、文学艺术价值、语言文字价值……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导入:大家还记得台湾作家张哓风写的《行道树》吗?那篇文章高度赞美了行道树无私的奉献精神。
树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了浓浓的绿荫,带来了心灵的安慰.但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碾压下,它倒下了。
人类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该如何对待自然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关注另一位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的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倒坍(tān) 虬(qiú)须佝偻(gōu lóu) 引颈(jǐng)受戮(lù)屹(yì)立踝(huái)骨周道如砥(dī)默契(qì)3.学生举手表演朗读,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通过评价明确:朗读时注意把握感情分寸。
本文思想深刻,感情不太张露,因此朗读时感情不宜过于强烈、奔放,但是要深沉,有力度,有余味。
4.根据文章内容,以“那是一棵的树”的形式说一句话,谈谈“那树”的品质,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例如:(1)那是一棵无私奉献、忍辱负重的树.(2)那是一棵绿着生,生为人类、生为大地而最终绿着死的树。
(3)那是一棵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树.(4)那是一棵胸怀豁达、善良、默默无闻、坚韧顽强、非常可怜的树。
……(二)默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什么理由。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ﻬ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
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沦,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那树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这篇散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描写了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时的大树。
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长,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二)学法引导
本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需要反复阅读和认真揣摩、品味。
既要把它当做语文材料来看待,学习它的遣词造句、精妙构思,又要把它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看待,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由于本文思想深刻,感情含蓄,所以朗读时感情不宜过于强烈、奔放,而要深沉,有力度,有余味,因此要注意把握情感分寸。
(三)审美鉴赏
含蓄隽永的语言美。
本文作者对树怀有深深的敬意、赞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大树带来令人痛心的命运怀有深重的思考和感慨。
但文章没有采取直白的议论和直接抒情的笔法,而是代以客观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既真挚感人,又意味深长。
比如,写电锯锯树时:“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却描写得令人惨不忍睹。
把锯树说成“屠杀”,把锯树人说成“刽子手”,把清理废墟说成“葬礼”,从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爱憎褒贬,含蓄地揭示了锯倒一棵亲近人类、善待人类的大树,有违仁义之心地思想。
而借清道妇之口讲述蚂蚁国大搬家,使场面更是充满悲壮的气氛,其实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正是作者的恻隐之心地体现。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屹.()立不动倒坍.()引颈受戮.()
豁然开旷.()虬.()须周道如砥.()
2 语句“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中“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3、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假如没有了绿,小鸟就没有了家园,我们目之所及全是灰白色,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早期的“那树”的?表达了作者对“那树”怎样
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