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考试 中国美术史作品分析题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
1. 简答题
1.1 请简述莫奈的印象派画作特点及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意义。
1.2 论述中国传统水墨画对现代西方艺术的影响。
1.3 解释什么是色彩对比,如何在画作中运用色彩对比来增强视觉
效果。
1.4 艺术作品中的构图是指什么?简要描述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
要性。
2. 名词解释
2.1 解释“透视”在绘画中的概念和应用。
2.2 解释“静物”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2.3 解释“写生”在美术创作中的意义和方法。
2.4 解释“石膏像”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3. 绘画分析
观看下图,分析其构图、色彩运用及表现主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图片描述:一幅油画作品,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手绘花朵,背景是抽象的山水风景,整体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
4. 创作题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题材,自选绘画方式和材料进行创作。
作品需真实表现题材主题,体现出独特的创意和美学价值。
题材:城市街景
5. 答题要求
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请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如实答题,文明考试,杜绝抄袭作弊行为。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整齐地放在桌上交卷,谢谢合作。
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作品分析题

1分析秦汉陶俑《杂技俑盘》答:(1)作品共塑造21人,其中表演者7人,乐器伴奏者7人(原为8人,残失1人),观赏者7人。
(2) 分组排列,身份有所体现。
在粗轮廓的飞扬流动中,体现出一种力量、运动的气势和欢乐热闹的气氛。
(3) 造型古拙、夸张,神态鲜明生动,俑人有动有静,再加上用朱、黄、粉、紫、赭等色彩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2、请描述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俑》的形象特点答:说唱俑描绘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表演者,身材短胖,头上戴帻,上身坦裸,两肩高耸,乳肌下垂,大腹如鼓,两臂穿戴珠翠饰件下身着大口长裤,赤足,坐于圆榻之上,左臂抱一小鼓,右手握一鼓槌;左足翘举,张口嘻笑,恣意调戏。
造型古拙,形象生动。
作者不是简单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意刻画他的神气,使之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从那伸头、耸肩、一说一笑,手舞足蹈,有声有色的表演中,流露出健康的调戏娱人的神情,毫无油滑之气。
整个塑像,动作夸张,神态诙谐,极富吸引力。
令人如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他的说唱和爽朗的笑声,似乎看到他的周围,有一大批入迷的观众正在全神贯* 注地凝视、倾听,并随着有趣的段落和引人入胜的鼓词而在哄笑。
3、简析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答:(1)霍去病,西汉大将军,五年六次出击抗击匈奴均获全胜⑵墓以能象征他功绩的祁连山修建。
(3) 以雕塑特殊手法“因材施雕”塑造。
(4) 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雄。
4、分析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答:(1)画面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不同的人在火车站的各种活动;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
(2) 人物衣着、鲜明。
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
(3) 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这一新事物,表达人们在辞旧迎新,求吉利,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里。
(4) 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表现手法上运用变形,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5、分析《荆轲刺秦王》答:是汉代的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表现荆轲刺秦王紧张而富有戏剧化的瞬间,人物动作夸张,把荆轲的勇猛无畏和秦王的惊恐表现得淋漓尽致。
【美术史美术教师招聘(分析题部分)

分析题部分1、分析秦汉陶俑《杂技俑盘》答:(1)作品共塑造21人,其中表演者7人,乐器伴奏者7人(原为8人,残失1人),观赏者7人。
(2)分组排列,身份有所体现。
在粗轮廓的飞扬流动中,体现出一种力量、运动的气势和欢乐热闹的气氛(3)造型古拙、夸张,神态鲜明生动,俑人有动有静,再加上用朱、黄、粉、紫、赭等色彩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2、请描述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俑》的形象特点3、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8、简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三段的内容(1)开首一段是京郊的农村风光;(2)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3)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林立。
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4、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答:(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
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
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30、赏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王蒙,元代末年著名画家,元四家之一。
元代灭亡后长期隐居黄鹤山,擅长山水画。
《青卞隐居图》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它描写的是浙江吴兴县西北卞山的自然景色。
王蒙采用高远法构图,画面上重山复岭,密树深溪。
美术教师考试 中国美术史作品分析题

1、简要分析赵孟颜《秋效饮马图》。
《秋郊饮马图》绢本重着色,画秋郊平原溪润,林木萧疏,一红衣奚官骑马持竿驱策群马,群马形态生动多样。
笔法凝练浑厚,设色典雅,土坡晕染无皴,树干粗笔勾勒,树叶用双勾,作品工整严谨,不同于宋画精密不苟得画风,极富“古意”.2、赏析委拉斯贵支得《纺织女工》《纺织女工》就是一曲劳动人民得赞歌,画家以希腊神话故事中得典故作为背景。
画面得中景与前景运用了对比得手法,描绘了两个不同阶层得人们。
前景就是辛苦得纺织女,中景描绘得就是群贵妇,如此对比得手法加重了这幅画得社会意义。
画面技艺高超,色彩丰富,光色结合恰到好处,画面前后多处光源,从左右射入房间,形成层层光波得变化,使画面虚实恰到好处,给人以真实感《纺织女工》就是17世纪不可多得得杰作。
3、分析米开朗基罗得《大卫》。
《大卫》就是米开朗基罗雕塑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得作品。
这具雕像奠定了她充满意志与力量得雕塑风格.作品以一个体魄健壮、结实,情绪昂扬而又洋溢着力量感得青年形象,表现顽强、坚定与正义得精神气质与勇敢、无畏与自信得人格意志。
《大卫》就是对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就是对人得英雄品格得赞颂,就是对人得坚定意志与伟大精神得写照。
4、试分析黄公望得《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就是元朝画家黄公望得作品,就是黄公望为无用师与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与水得布置疏密得当、墨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取法荆浩、董源等人得山水画法,以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浑厚(2)以苍润精练得笔墨与优美动人得意境描绘浙江富阳一带得山容水貌,及富春江上得旖旎风光.(3)没有过多地拘泥于物象表面得细微描画,而就是把握住山水得整体风貌以活脱潇酒得笔墨抒发作者得主观意趣.(4)《富春山居图》堪称古代山水画中得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得启发与影响。
5、简要分析五代巨然得《万壑松风图》。
巨然就是五代、宋初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开元寺僧。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72道美术作品分析题(三)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72道美术作品分析题(三)25、分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周昉,以画仕女画为突出,人称“周家样”。
唐代、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
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骄奢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
全图分为“戏犬”、“慢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
图卷右起是一位身披姿色纱衫的贵妇,手执拂尘侧身转首逗着一只摇尾吐舌的小狗。
另一贵妇则肩披白纱,身着罗裙,右手挑起纱衫,左手招弄小狗。
两人形成呼应。
另一贵妇凝视着手中的小花,似在沉思。
其身后站着一个手执长柄团扇的仕女,低眉顺眼。
再向前又一贵妇手里捏着一只蝴蝶,回首望着悠闲的白鹤。
远处还有一位身披白纱的贵妇,娉婷而来。
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
人物形象丰腴肥硕,神态安闲。
勾线细劲流畅,风姿毕现。
设色富丽华美,表现出肌肤的细腻和服饰的轻薄。
以写实手法描绘出雍容的情致。
26、分析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梁楷,宋代。
此画是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横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
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括的描绘。
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
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梁楷的减笔画对明清及现代画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师出教育,安徽教师考编专业培*训机*构)27、赏析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范宽,北宋前期著名山水画家。
长期生活在陕西终南、太华山林之中深入观察北方山川景物之真实面貌,他画的山水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
《溪山行旅图》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山顶杂树丛生,一线飞瀑从山腰间直泄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林木葱茏,山路上有行脚商人赶着驮货的驴群缓缓前进,它既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又起着点题的作用。
从整个画面看,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72道美术作品分析题(一)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72道美术作品分析题(一)1、分析秦汉陶俑《杂技俑盘》答:(1)作品共塑造21人,其中表演者7人,乐器伴奏者7人(原为8人,残失1人),观赏者7人。
(2)分组排列,身份有所体现。
在粗轮廓的飞扬流动中,体现出一种力量、运动的气势和欢乐热闹的气氛(3)造型古拙、夸张,神态鲜明生动,俑人有动有静,再加上用朱、黄、粉、紫、赭等色彩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2、请描述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俑》的形象特点说唱俑描绘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表演者,身材短胖,头上戴帻,上身坦裸,两肩高耸,乳肌下垂,大腹如鼓,两臂穿戴珠翠饰件;下身着大口长裤,赤足,坐于圆榻之上,左臂抱一小鼓,右手握一鼓槌;左足翘举,张口嘻笑,恣意调戏。
造型古拙,形象生动。
作者不是简单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意刻画他的神气,使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从那伸头、耸肩、一说一笑,手舞足蹈,有声有色的表演中,流露出健康的调戏娱人的神情,毫无油滑之气。
整个塑像,动作夸张,神态诙谐,极富吸引力。
令人如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他的说唱和爽朗的笑声,似乎看到他的周围,有一大批入迷的观众正在全神贯注地凝视、倾听,并随着有趣的段落和引人入胜的鼓词而在哄笑。
(师出教育,安徽教师考编专业培*训机*构)3、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4、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答:(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
美术考编分析题

分析题部分答案供参考1、分析秦汉陶俑《杂技俑盘》答:(1)作品共塑造21人,其中表演者7人,乐器伴奏者7人(原为8人,残失1人),观赏者7人。
(2)分组排列,身份有所体现。
在粗轮廓的飞扬流动中,体现出一种力量、运动的气势和欢乐热闹的气氛(3)造型古拙、夸张,神态鲜明生动,俑人有动有静,再加上用朱、黄、粉、紫、赭等色彩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2、请描述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俑》的形象特点说唱俑描绘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表演者,身材短胖,头上戴帻,上身坦裸,两肩高耸,乳肌下垂,大腹如鼓,两臂穿戴珠翠饰件;下身着大口长裤,赤足,坐于圆榻之上,左臂抱一小鼓,右手握一鼓槌;左足翘举,张口嘻笑,恣意调戏。
造型古拙,形象生动。
作者不是简单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意刻画他的神气,使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从那伸头、耸肩、一说一笑,手舞足蹈,有声有色的表演中,流露出健康的调戏娱人的神情,毫无油滑之气。
整个塑像,动作夸张,神态诙谐,极富吸引力。
令人如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他的说唱和爽朗的笑声,似乎看到他的周围,有一大批入迷的观众正在全神贯注地凝视、倾听,并随着有趣的段落和引人入胜的鼓词而在哄笑。
3、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4、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答:(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
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
教师招聘 美术作品赏析题答题详解

教师招聘美术作品赏析题答题详解在美术招聘笔试中,作品赏析题作为其中一类题型,考察的是我们对中外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了解。
其考察对象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雕塑、建筑、书法以及工艺美术作品。
这一类题型所占分值比重较大,作品范围广,信息内容多,因此同学们成为同学们复习过程中非常沉重的负担。
本文将介绍赏析题的出题形式、作品类型,并从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建筑作品、书法作品以及工艺美术作品几个类型,分类讲解不同艺术门类的鉴赏思路。
清晰的鉴赏思路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备考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美术作品欣赏出题形式美术作品欣赏作为一种考试中常见的作品考察方式,其出题形式不同,主要有作品赏析题、作品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题干中有分“有图”和“无图”两种。
具体真题范例如下:【2015安徽特岗】四、作品赏析题宋代的山水画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请说出《溪山行旅图》的作者,并简述该作品的艺术特色。
【2015 广东市雨花区】九、作品分析,请将答案用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共1题,满分16分)请对下列作品进行分析:(1)梁楷. 《太白行吟图》。
(8分)(2)米隆. 《掷铁饼者》。
(8分)【2017 福建中学美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41、42、43各6分,44题7分,共25分)简述元代画家倪瓒国画作品《六君子图》的构图和意蕴。
【2017 江西南昌红谷滩】四、论述题(10分)试分析德拉克罗瓦的《自由主导人民》,并简要论述浪漫主义绘画的特征。
【2017 江西初中】论述题(10分)以赣版教材初中美术七年级《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西方传统绘画作品欣赏》为例,试用美术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来论述肖像画《蒙娜丽莎》、《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和《厨娘》这三件作品。
二、美术作品欣赏题考情梳理不同地区不仅在出题形式上有所不同,出题数量及所占分值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对部分地区招聘考试中,美术作品欣赏题的出题形式以及考题数量和所占分值的比例统计。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72道美术作品分析题(六)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72道美术作品分析题(六)61、顾恺之《洛神赋图》(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
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
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
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体现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
顾恺之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62、简要论述明清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两代文人士大夫绘画仍占有主导地位,画家众多,画派林立,盛况超过前代,绘画在社会上有了很大普及。
(师出教育,安徽教师考编专业培*训机*构)民间绘画非常活跃,年画和版画成就突出。
宫廷绘画不及宋代,但也曾一度表现出振兴的局面。
宗教艺术明显趋于衰落。
西方美术开始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
63、写生是绘画教学的重要手段,它需要画者具备一定的造型技能技巧,但是,为什么还要提倡在小学中低年级就开设写生课?要点;要有一定的分析:A、学校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美术与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写生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等。
B、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
C、写生教学的方式和要求上有何不同的分析。
以上要点可以不同方式进行文字组织,论述64、你是如何理解美术创新教学的,能否以《黑体美术字写法》教学为例,谈谈创新设想?要点:A、能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创新”含义,体现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趋势。
B、以《黑》教学为例,目的是如何在技能课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发现教师对教材驾驭和教学设计能力。
65、请对美术教学“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段话,简要谈谈你的认识与设想。
答:(1)美术教科书在内容、编排形式上要兼顾到审美性、教育性、基础性、实用性、灵活性、地域性、发展性等方面。
(2)乡土内容的补充是美术教科书在一纲多本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特点的体现。
可以更好的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及文化艺术特色,更具有可行性。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美术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32分)l.《虾》是国画大师________所作,他画的虾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重墨突出了虾眼、省略了一些虾腿.2.西方绘画中多用—-透视来虚拟性地表现空间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大多采用________透视来表现.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_________ 设计的。
4.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学习领域.5.宋代有两位父子画家画的山水画被称为“米点山水”,父亲大米名叫________,儿子小米名叫________。
6.画家________的素描画《________》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斗争场面。
7.________是现代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之一,专门研究色彩视觉心理的新兴学科。
8.中国古代画论《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要旨“六法”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______ .10.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中国古代瓷窑影响最大的是在宋代的五大名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
12.《流水别墅》是________建筑师________的代表作。
13.云南丽江纳西族创造的文字________被称为活的象形文字,是“书画同源”的体现.14.青铜器饰以饕餮纹,是我国________制时代青铜器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1.色彩三要素指( )。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2)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分析题大全附答案41、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
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表达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4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
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
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
被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
〞43、分析米勒的?拾穗?:〔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荣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到达的质朴平凡。
44、分析拉斐尔的?椅中圣母?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善于吸收前辈的长处,融会贯穿,创造了被后来的古典主义者尊奉为典范的理想美的艺术世界。
〔1〕神人合一。
画面的圣母形象就是生活中的人的感觉。
〔3〕构图独具匠心,自然而协调。
45、分析扬凡埃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扬凡埃克兄弟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著名画家,油画材料和技法的革新者。
观察入微、描绘细致、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注意空间构成的处理和光、色的表现是他的艺术特点。
该画是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小学美术招教试题作品分析(个人整理)

伦勃朗《夜巡》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
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
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
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
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米勒《拾穗》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达·芬奇《蒙娜丽莎》文艺复兴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2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3人物仪态安详、表情平静。
金字塔形构图增加了人物的端庄和稳重。
双手刻画精确、丰满、背景运用“空气透视法”使主题愈加鲜明。
充分突出了人物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
4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
罗丹《思想者》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以自己的作品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占政治地位的法国古典派风格分庭抗礼。
2以但丁的形象为蓝本,塑造了一尊组装结实的裸体劳动者形象。
3人物形象表现深刻,富于悲剧性和生命力,成为雕塑家复杂思想的化身。
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4作为一种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真诚地把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爱与美展示给人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
古希腊米隆(断臂的维纳斯)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在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上,越来越趋向世俗化。
优美典雅的女性神话人物大量出现。
2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爱与美的女神雕像。
3躯体富有转折的螺旋上升似的节奏感。
表情宁静、温柔、端庄。
集中了人间女性的一切美质,达到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
2013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试题:中国美术史剖析

2013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试题:中国美术史五一、填空题(40分)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2、依陶器的用途可分为器,器和储藏器。
3、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4、画像石是用于构筑、、或的建筑石材。
5、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
6、“为冢象祁连山”,指的是汉代的墓址7、《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画山水序》的作者是《叙画》的作者是。
8、唐代画家的,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提出的。
10、五代时期的画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为代表,南方以、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11、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12、“元四家”指的是、、、。
13、“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于明代画家的《》中。
14、清初专攻花卉创为没骨画法的画家是。
15、清初“四僧”中的,被视为新安画流的代表人物。
16、清代画家“金陵二谿”指的是与。
17、清代木板年画中,杨柳青年画风格,桃花坞年画风格杨家埠年画风格。
18、“海上三任”是活跃在上海画坛的、、。
19、近代画家,从日本回国后,在广州设“春睡画院”,致力于艺术教学。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A、春秋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2、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 )A、洛阳永宁寺B、登封嵩岳寺塔C、慈恩寺塔D、五台山佛光寺3、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家是()A、韩伯通B、宋法智C、吴智敏D、杨惠之4、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A、李思训B、王维C、王洽D、吴道子5、突破“黄家富贵”成规的画家是( )A、赵昌B、易元吉C、韩若拙D、崔白6、被称为古代山水画中巨作的是( )A、鹊华秋色图B、浮玉山居图C、富春山居图D、春山欲雨图7、明清都城所建坛庙气势最大艺术性最高的是( )A、天坛B、地坛C、日坛D、月坛8、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苑囿建筑是( )A、颐和园B、圆明园C、承德避暑山庄D、拙政园9、清代以画《鬼趣图》讽刺现实而著名的画家是( )A、黄慎B、华喦C、金农D、罗聘10、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 )A、张熊B、胡远C、虚谷D、吴昌硕三、名词解释(15分)1、青铜器2、瓦当3、米氏云山四、简答题(20分)1、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2、“扬州八怪”的绘画有何特点?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1、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2、分析沈周的《庐山高图》【参考答案】一、填空题(40分)1、定居农业2、饮食、炊煮3、莲鹤方壶4、墓室、石棺、享祠、石阙5、门阙6、霍去病7、顾恺之、宗炳、王微8、阎立本、步辇图9、张璪10、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11、千里江山图 12、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13、王履、华山图序 14、陈洪绶、崔子忠 15、恽寿平 16、弘仁(浙江) 17、髡残、程正揆 18、雅丽、写实、质朴 19、任熊、任薰、任颐20、高剑父二、单项选择题(10分)1、B2、B3、D4、A5、D6、C7、A8、B9、D 10、C三、名词解释(15分)1、发端于黄河流域,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教师编制考试《美术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1.从作品题材和审美感受方面,简要说明中国画《捣练图》与油画《拾穗者》两幅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1)《捣练图》是我国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张萱的代表作之一,《拾穗者》是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之一。
(2)他们的相同点都是在绘画劳动的场面,人物动作生动和谐,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气息是自然真实的。
(3)不同之处:《捣练图》是工笔重彩画,是以描绘宫廷侍女劳动为题材的,画面人物较多,且分为三个部分,设色沉着素雅,人物线条工细劲健,体现出古代宫廷绘画的高贵雅丽之特色。
而《拾穗者》是布面油彩,是以社会底层普通的劳动人民为对象,描绘的是三个妇女在弯腰捡拾遗漏下来的麦穗的瞬间,色调以暗黄色为主,画面空间较大,画面氛围温馨感人,淳朴实在,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2.美术史: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术史的研究范围包括建筑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美术种类的历史,涉及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思潮和美术流派等各方面。
3.列举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
答:(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
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代表人物: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等。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从符号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于克罗齐的“表现说”做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名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山水,书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殉葬的和驼、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浙派”的代表画家是和。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其中以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
A、天地神话B、引魂升天C、墓主生活D、仙人出行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
A、吐鲁番晋墓B、昭通霍氏墓C、安丘冬寿墓D、酒泉丁家闸墓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B、捣练图C、挥扇仕女图D、簪花仕女图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
A、飒露紫B、拳毛騧C、白蹄乌D、特勒骠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
《中国美术史》A参考答案

赵孟頫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均有极高的修养,其重要成就在书画方面。赵孟頫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以为“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宋代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进一步引向绘画之中,加强绘画艺术的表现力。他在画上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又是最先在画上题诗,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始创者。
3.减底凸起薄肉雕,即将底子铲去一层,使形像凸出画面,犹如浮雕,再用阴线加工细部,再配以几何纹的边框,效果华丽而庄重。
4.减底平面加阴线刻,即将底子减去一层,形像部分凸出,凸出部分亦磨平,所需形象刻在上一层平面上,远看好象剪影,整体感强。汉画像石多在形象四周加刻一个几何纹或花枝纹边框,对画面起到限定和装饰作用。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订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不够可另附页。
2.试卷评阅完后,此表随试卷装订在一起,由继续教育学院保管、存档。
四、简答题
1.答1.平面阴线刻,即将石面磨平,在光面用金属工具凿刻阴线组成形象。此种手法简便,但效果欠佳。
2.凹陷平面阴线刻,即将正面铲成凹平面,在凹面内用阴线刻绘形象,形象四周留出加工时的粗疏线条,与凹面的平整和流动的线条形成对比,效果颇佳。
黄荃,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以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
3.青藤白阳。
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其水墨花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豪,疏斜历乱,形神兼备,在运用水墨和构图方面都有新的创造。
美术教师考试资料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3一、填空题(40分)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的装饰纹样上。
2、在人和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与。
5、《》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6、六朝三大家指的是、、。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
8、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和北齐画家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9、唐代画马的名家是、画牛的名家是。
10、“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和的花鸟画风格。
11、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窑。
12、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
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13、元代肖像画家,驰名江浙一带,著《》一书。
1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和。
15、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6、“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等。
17、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和。
18、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和。
19、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
其创始人是。
20、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2、秦汉时代表**仪登第的建筑物是()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B、谢赫《画品》C、宗炳《画山水序》D、王微《叙画》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A、历代名画记B、唐朝名画录C、贞观公私画史D、续画品5、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A、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6、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A、妙应寺白塔B、佛宫寺木塔C、开元寺料敌塔D、天宁寺塔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8、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A、王时敏B、王鉴C、王翚D、王原祁9、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A、拙政图 B、网师园 C、怡园 D、留园10、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三、名词解释(15分)1、帛画2、唐三彩3、浙派四、简答题(20分)1、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2023年上半年美术教资考试试卷

2023年上半年美术教资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希腊艺术的是:A) 雕塑B) 建筑C) 音乐D) 绘画2. 著名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品《星夜》属于哪个艺术运动?A) 文艺复兴B) 印象派C) 立体主义D) 洛可可艺术3. 现代主义运动中,对传统美术传统进行抨击和反叛的艺术流派是:A) 表现主义B) 超现实主义C) 波普艺术D) 极简主义4. 中国古代建筑中,以黄色琉璃瓦屋顶著称的是:A) 故宫B) 大雁塔C) 莫高窟D) 颐和园5. 著名油画《蒙娜丽莎》的画家是: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梵高D) 高更二、判断题1. 洛可可艺术追求简洁、纯粹、富有力量感。
(正确/错误)2. 瓜达拉哈拉壁画是墨西哥摩尔文化的代表。
(正确/错误)3. 裸体人物在古希腊艺术中被广泛运用,被视为美的典范。
(正确/错误)4. 中国水墨画起源于唐朝。
(正确/错误)5. 墨西哥著名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作品主要以静物为题材。
(正确/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青铜器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解释"色彩对比"在绘画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3. 请简单描述印象派艺术运动的特点和代表画家。
四、论述题请以你所学到的艺术理论知识,论述当代艺术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五、绘画题请根据下面的题目,用铅笔完成一幅素描作品:题目:自然风景六、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以下案例分析问题:案例:某艺术家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太过抽象,无法理解和欣赏。
请你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发表个人观点。
以上为2023年上半年美术教资考试试卷的部分题目,希望你能够在考试中表现出色,祝你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要分析赵孟颜《秋效饮马图》。
《秋郊饮马图》绢本重着色,画秋郊平原溪润,林木萧疏,一红衣奚官骑马持竿驱策群马,群马形态生动多样。
笔法凝练浑厚,设色典雅,土坡晕染无皴,树干粗笔勾勒,树叶用双勾,作品工整严谨,不同于宋画精密不苟的画风,极富“古意”。
2.赏析委拉斯贵支的《纺织女工》《纺织女工》是一曲劳动人民的赞歌,画家以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典故作为背景。
画面的中景和前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们。
前景是辛苦的纺织女,中景描绘的是群贵妇,如此对比的手法加重了这幅画的社会意义。
画面技艺高超,色彩丰富,光色结合恰到好处,画面前后多处光源,从左右射入房间,形成层层光波的变化,使画面虚实恰到好处,给人以真实感《纺织女工》是17世纪不可多得的杰作。
3.分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雕塑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这具雕像奠定了他充满意志与力量的雕塑风格。
作品以一个体魄健壮、结实,情绪昂扬而又洋溢着力量感的青年形象,表现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与勇敢、无畏和自信的人格意志。
《大卫》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是对人的英雄品格的赞颂,是对人的坚定意志和伟大精神的写照。
4.试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取法荆浩、董源等人的山水画法,以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浑厚(2)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浙江富阳一带的山容水貌,及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
(3)没有过多地拘泥于物象表面的细微描画,而是把握住山水的整体风貌以活脱潇酒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
(4)《富春山居图》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5.简要分析五代巨然的《万壑松风图》。
巨然是五代、宋初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开元寺僧。
工画山水,师法董源水墨一派而有所发展,所作“淡墨轻岚”,擅长表现江南烟岚气象和山川高旷之景《万壑松风图》是巨然的代表作,此图绘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沿着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浓密的松林,“丰”字形的松树随风摇曳,似乎能使观者感受到阵阵湿润的凉风扑面而来;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桥,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人间烟火。
作者的构图与其他山水画稍有不同,虽取全景,但不突出主峰,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
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
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状之韵。
画中屋字,以界画而成,表现了画家丰富的绘画技巧。
从此画的艺术风格看,是画家的晚期作品。
6.试分析阎立本的《步撵图》此图为唐代画家间立本所画,组本设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渲染,效果单纯面明朗。
4)作品的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
7.试分析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马远是南宋四大家之一,擅画山水、人物,并以画水闻名,《寒江独钓图》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取自柳宗元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画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
近处挺劲的青松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
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笔意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
一派寒气,使作品凝重而有生气,充满了静寂、萧寒的气氛。
8.分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1)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骄奢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全图分为“戏犬”“漫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
(2)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人物形象丰腴肥硕,神态安闲。
(3)勾线细劲流畅,风姿毕现。
设色富丽华美,表现出肌肤的细腻和服饰的轻薄。
以写实手法描绘出雍容的情致。
9.分析沈周的《庐山高图》《庐山高图》是中国明代画家沈周的着名国画作品。
该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昌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
(2)专为其师陈宽而作。
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瑰丽的庐山形象以此来象征其师的崇高人格。
(3)寓意深刻,想像驰骋。
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氲的动人形象。
(4)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
10.分析顾恺之《洛神赋图》。
着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的《洛神赋》,绘制出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
该作品有以下特点(1)表明这个时期绘画题材范围开始扩大(2)根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环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
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用墨上注重浓淡干湿的变化,产生层次变化和远近空间感。
11.分析顾恺之《洛神赋图》。
着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的《洛神赋》,绘制出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
该作品有以下的特点:1)表明这个时期绘画题材范围开始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环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
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用墨上注重浓淡干湿的变化,产生层次变化和远近空间感。
1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画于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是元末着名山水画家王蒙的代表作。
该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通山林(2)该作品描绘卞山高峻巍峨的气势,并渲染山深林密的幽寂气氛。
(3)此图技法丰富多样,集中体现了王蒙的艺术风格。
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下山自山麓至山顶的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
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
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
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
13.分析马王堆T字形帛画。
T字形帛画是利仓之妻辛追的盖棺之物,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马王堆T字形帛画属两汉时期。
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宽47.7厘米。
画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与死相关的阴神,并且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上为墓主最终所要到达的天堂胜境。
该帛画是西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
14.分析王式廓的《血衣》。
《血衣》是王式廓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为素材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也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
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组成了控诉斗争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农民的痛苦、仇恨与斗争激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来。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5.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
该作品在内容、技法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2)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6.分析唐寅的《孟蜀宫妓图》此图为唐寅早年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画的是五代西蜀后主孟相宫了内,四个盛装宫妓的神情状貌。
唐寅在表现这些盛装宫妓时,采用极为工细的手法。
该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妓、歌妓的只是一种悲剧(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妓描绘了五代后主蜀孟昶的宫廷生活(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线条细劲、流动,设色艳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妓弱不风的情态。
(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妓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17.分析张萱的《捣练图》。
张萱的《捣练图》表现劳动妇女捣练的生活图景,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表现宫中妇女加工绢丝的生活场面。
全图12个人物,分为三组: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
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
人物全神贯注,仿佛捣丝之声可闻。
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动,生活气息甚浓。
妇女形象均丰颊硕体,服饰艳丽。
线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弹性。
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盛唐以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
18.分析梁楷的《太白行吟图》。
【参考答案】此画是宋代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横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
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岀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括的描绘。
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
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梁楷的减笔画对明清及现代画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19.赏析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谿山行旅图》是北宋前期着名山水画家范宽最重要的代表作。
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山顶杂树丛生,一线飞瀑从山腰间直泄而下;山脚脚下巨石纵横,林木葱茏,山路上有行脚商人赶着驮货的驴群缓缓前进,它既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又起着点题的作用。
从整个画面看,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