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水处理剂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认识水处理剂标准、水质控制标准

把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提高到新水平

董兆祥

(邯郸市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6002)

摘要本文阐述了阻垢缓蚀剂标准、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标准和传统水处理方法的滞后性及其片面理解后造成的弊端,并且提出了新的阻垢缓蚀剂评定方法、新的循环冷却水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水处理方法,对于提高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水平有普遍指导意义。对于落实节能减排政策,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全面认识标准、采用新方法、提高循环水处理水平

我国的水资源相当紧缺,现代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又是与日俱增。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节约用水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

冶金、电力、化工企业是用水大户。节约用水成为企业和水处理工作者的不懈追求。然而不少的企业由于对水处理剂标准、水质控制标准,传统水处理方法缺乏全面地认识,致使节水工作成效不大,甚至认为潜力已经控尽,再无别的良方。

为此,我想就这三个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复合阻垢缓蚀剂的标准

关于复合阻垢缓蚀剂,全国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仅有的电力系统标准和石化系统标准就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

固体含量:电力标准≥32%;石化标准是低膦无磷≥25%、含膦≥28%。固含量的高低,仅能说明药中的固含量大小,说明不了药的含量大小。这一命题很不完整。我曾遇到过一家化工厂的阻垢缓蚀剂,固含量为60%,应该算是合格吧?可是经模拟阻垢实验后发现阻垢率相当低。经化学分析后得知,其主要成份是三聚磷酸钠。如果有人把氯化钠加入其中,那么固含量还会更高。所以说,固含量高低无法衡量药剂的好与坏。

唑类含量:电力标准规定B类≥1.0%,C类≥3.0%,石化标准为0.8%。这两个标准之间有差异,没矛盾。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唑类的检测比较麻烦,又由于唑类原料价格昂贵和阻垢缓蚀剂价格持续走低,使得许多供应商以硫酸锌代替唑类作缓蚀剂。甚至连硫酸锌也不加,致使循环水系统腐蚀严重。当系统出现腐蚀时,很少有人怀疑是无唑类含量,用户和供应商一起抱怨水质太差没办法。其实只要药剂中唑类含量充足,铜、不锈钢、碳钢是不会出现腐蚀问题的。

膦酸盐含量:电力标准是≥6.0%,石化标准是≤4.0%,这两者之间存着一个矛盾,前者是膦酸盐多了为优,后者是膦酸盐少了为好;传统思想认为含膦多的为好,现代理念是低膦无膦为好。究竟是多了好,还是少了好呢?众说不一。

其它指标如PH值(1%水溶液)、密度(20℃)等,两个标准都存在着差异。这些指标的高低,只能说明药剂酸性的强弱和浓度的高低,说明不了药剂质量的优劣。我曾遇到一种药剂,固含量、密度、磷酸盐、PH值等都合格。就是循环水浓缩倍率低。高了就结垢,并且循环水系统腐蚀严重。水泥池表面鼓泡、脱皮、碎化,换热器管板,管道腐蚀,产生锈瘤。更为严重的是菌藻及生物粘泥旺盛。经化学分析后,得知是无机磷酸盐掺硫酸。兑水配合的,价格很低,就是效果很差。所以合乎标准的药剂未必就是好药.所以已有的标准没有辨别优劣、真伪的价值,当然就缺少了指导性和权威性。

那么,怎么样判断阻垢缓蚀剂的优劣呢?

我认为:阻垢缓蚀剂就像一碗大锅菜,配料各异,口味各异,只要就餐者说好吃,这就是好菜。阻垢缓蚀剂也是这样,只要适合用户的水质,做到长期不结垢、不腐蚀、不结泥.而且是高倍率,这就是好药。那么,是不是好药?何以证明和检验呢?实践是最好的证明。实践之前.有一种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可以判断阻垢缓蚀剂的优劣。早在2003年于大连召开的全国工业水处理技术交流会上.南京理工大学水处理研究所发表了《硬垢法》,可以对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性能作出全面地正确的评价。《硬垢法》的主要做法是;在经过静态或动态模拟实验之后,首先要测出循环水中硬度或Ca2+含量。然后把这部分水倒掉以后,把杯低的水渣重新用酸性纯净水溶解,计算形成水渣的Ca2+或硬度总量。把两个硬度或两个Ca2+量加在一起。就是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性能。另外.采取旋转挂片法,做出腐蚀速率。换一种测定方法也是一样,把循环水及水渣一起倒掉,用酸性纯水将杯壁上的硬垢溶解后,侧硬度或Ca2+总量,也能求出阻垢缓蚀剂的优劣。

二、关于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关于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各行业、各企业都有所不同。也有的企业是药剂供应商根据补充水水质和药剂性能给用户设定的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这些指标的设定,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考量,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这是因为:

其一,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是根据制定时期的水处理剂性能和循环水水质控制经验确定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不断丰富,这样的标准就有了滞后性,如果把它僵化,那么这些标准就制约了优良药剂性能的发挥。制约了水处理工作者的智慧和潜力,制约了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比如:HG/T20690-2000《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技术规范》,即化工行业标准,是根据2000年时的药剂配方及性能所不能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其中规定了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如:浊度≤10~

20mg/L、PH值6.5~9.5、Ca2++碱度<1100mg/L、总铁<0.5mg/L、AI3+<0.5mg/L、CU2+<0.1mg/L、CI-<700mg/L、(SO42-+CI -)<1500mg/L、Mg×Sio

2≤1500mg/L.余氯为0.5-1.0mg/L,石油类<0.5-1.0mg/L。这些指标的确定,是在告诫人们:当时水处理药剂性能只能达到这个水平。如果循环水水质超过了这个指标.就有发生结垢或腐蚀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水质标准起到了指导生产的作用。但是,我们有为数不少的水处理工作者片面地理解和对待这一标准,却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这些指标中,除了PH值和余氯两项指标外,其余9项指标都是小于号。用什么办法做到循环水的水质指标小于这些指标呢?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投加优质阻垢缓蚀剂方面,认为这样做,水质的各项指标就会下降。其实,这是个错觉。因为阻垢缓蚀剂不是软水剂,也不是硬度和其它金属离子的中和剂。正好相反,优质的阻垢缓蚀剂能够扩大各种危害性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即使各项水质指标都超过了标准,但是由于药剂的螯合、分散、改变晶格、缓蚀预膜功效作用的发挥,才使得循环水系统不出现结垢或腐蚀问题。如果一味地控制循环水系统水质指标不得超过标准,那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多补水多排污,降低循环水浓缩倍率,二是加劣质药或干脆不加药,导致系统结垢后,水中各项危害性离子自然会降低。这种水质指标合格而系统出现结垢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片面地,机械地理解和控制循环水水质指标,不是有利于安全生产,而是有害于安全生产。

其二.许多企业补水质量差,如果按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去衡量,就不具备投产条件。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节能减排任务的强制执行,许多企业采取了废水回收,中水利用,高浓缩倍率等措施。就邯郸地区的用水企业而言,有30%的循环水补充水是矿井采出水,有20%的循环水补充水是中水回用,有50%的循环水补充水虽然采用井下水,但大多是高碱、高硬度水,补充水中的氯化物.碳酸钙接近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在焦化企业,环保工作者日夜监视企业零排放,有一家焦化厂的循环水浓缩倍率达到了12倍。另有一家焦化厂,补水碱度8.2mmol/L、硬度12mmol/L、Ca2+150mg/L,循环水浓缩倍率长期在3-4倍运行。如果按照循环水水质标准进行控制,那么这些企业都该停产。可恰恰是在这种环境下锻炼成长的水处理工作者,精心研究的水处理药剂和水处理方法满足了生产的需要,使废水利用,中水回用,高浓缩倍率,个别企业的零排污成为了现实,使节约用水落到实处,并保障了企业生产的安全,可就是不符合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的要求。

既然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不能解决和掌握循环水系统结垢不结垢的问题,那该采用什么监督方法,使循环水系统运行安全呢?方法是有的。通过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一种比较简便、实用,而且非常准确的循环水水质监督和控制方法。这就是:检测补水和循环水的CI-、Ca2+、碱度、硬度、PH值就足够了。通过检测,得出循环水的CI-倍率、碱度倍率、硬度倍率、Ca2+倍率。在此基础上,计算出ΔA值=CI-倍率-碱度倍率、ΔB值=CI-倍率-硬度倍率.ΔC值=CI-倍率-Ca2+倍率。如果ΔA值≤0.2,ΔB值或ΔC值≤0.5。就可作出确切的判断,系统运行正常,无结垢迹象。当ΔA、ΔB、ΔC三项值中,其中有一项合格,可以判断为系统没有结垢,但是有了危险趋向,应该提高警惕,作出药量或倍率的调整。在正常倍率情况下,如果出现了ΔA、ΔB、ΔC值都不合格,则可判断为已结垢,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还有另外一种特别情况,就是浓缩倍率相当高时,或者短时间零排污的状态下,如果药量与倍率的高低成正比,超饱和的碳酸钙在药剂改变晶格的作用下,会形成多面体的水渣,而不是六面体的方解石。碳酸钙水渣没有附着能力,在水流的冲击下,会沉积在冷水池底部。当这种状况出现时,检测循环水的ΔA、ΔB、ΔC值没有意义。只要根据CI-倍率的高低调整药量,就可万无一失。根据CI-倍率调整药量的多少,是根据室内模拟实验的结果作出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事的,是安全的。在这个时候,如果用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指导生产,就显得特别的苍白和无力。

三、关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在过去的多少年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发现它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水处理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扬长避短,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把水处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就传统方法的弊端分析如下:

其一,抑制循环水碱度和PH值升高的方法,就是加酸,这种方法利少弊多。诚然,循环水加硫酸可以延缓结垢的速度和频率。但是,凡循环水加酸的系统,照样出现结垢问题,而且腐蚀倾向大于结垢倾向,同样给企业带来不安全隐患。这些隐患表现在:SO42-在取代HCO3-、CO32-的同时,也与碳钢、铜、不锈钢、水泥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腐蚀产物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硫酸铜极易沉积在循环泵的叶轮上,发生镀铜现象,镀铜现象引起的电位差,造成电偶腐蚀,循环泵叶轮就会出现穿孔现象,导致循环泵出力下降,水温偏高,为系统结垢创造了条件。硫酸与水泥结合后,生成水合硫酸钙,水合硫酸钙体积大,于是冷却水池、立柱、横梁等表面就会出现鼓泡、脱皮、砂化。砂化后的颗粒吸入循环水泵后,在流速比较缓慢的部位(如:换热器、冷却塔填料)沉淀和阻塞,造成换热效果下降。硫酸与碳钢结合形成的硫酸铁、硫酸亚铁、氧化铁,结成锈瘤沉积在系统的各个部位,沉积在碳钢管道、管板上的锈瘤其底部又造成厌氧腐蚀,出现坑洞。所以说传统的加酸方法不是一种好办法。

近年来,我公司发明了一种螯合分散能力,改变晶格能力,缓蚀预膜能力很强的阻垢缓蚀剂,在高碱度(8.2mmol/L)、高硬度(12.0mmol/L)水质作补充水时,无需加酸,也可达到

3.5-

4.0倍率,长期不结垢不腐蚀。它的作用机理是:药剂螯合了Ca2+、Mg2+后,HCO3-、CO32-受热后,可以变成CO2和水,使循环水的自然PH值略有升高。当CaCo3超过饱和状态时,药剂可以改变其晶格,使水垢变为水渣,水渣无附着能力,在水流的作用下,最后沉积于冷却水池底部,待大修时清出。由于这一药剂的特殊功能,可以使京娘湖水浓缩到12倍,不结垢。在邯郸的一家钢格板企业,补水是滏阳河水,做到循环水零排污,春节放假时,才进行池底淤渣清理。还有一家余热电厂,由于深井泵坏了,修复一月有余,循环水补水靠汽车拉水,一个多月没有排污,机组照样是满负荷运行。还有一家钢厂,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