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_薛辛东
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_薛辛东
文章编号:1005-2224(2016)02-0090-05DOI :10.7504/ek2016020603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薛辛东,谭静【摘要】随着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救治水平及管理手段的日臻完善,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和严重程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机械通气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在NICU 无创辅助通气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
相关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 )及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HHHFNC )的原理、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适应证;临床应用;早产儿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A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XUE Xin-dong ,TAN Jing.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E Xin-dong ,E-mail :xdxue@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erfection of the treatment lev⁃el and the management means in NICU ,the spectrum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severity have also changed a lot.As a result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ode has also changed.In NICU ,the use of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The clinical pediatr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the principles ,indica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the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the nasal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BiPAP )and heated humidity high flow of nasal catheter (HHHFNC ).Keywords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dic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premature infant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与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 )普遍应用,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中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严重程度明显减轻,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发生率日趋升高,使得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往往需要更温和的辅助呼吸支持治疗。
无创辅助通气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应用
522018 年第 5 卷第 25 期2018 Vol.5 No.25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无创辅助通气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应用唐上纯(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摘要】目的 探究无创辅助通气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RDS 患者50例,2017年9月~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并统计临床总有效率。
结果 与治疗前PaCO 2,治疗后较低,与治疗前PaO 2、PH 值比较比较,治疗后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 <0.05;50例研究对象,均成功进行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结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RDS 患者病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RDS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25.52.02RDS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肺表面缺乏活性物质所致,早产儿的发生率较高,一般在出生后的30 min 内会出现呼吸衰竭、皮肤青紫等症状,肺透明膜是患者主要的病例特征,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传统的机械通气一般需要气管插管,创伤性较大,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2]。
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无创辅助通气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特随机选定2017年9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RDS 患者50例进行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RDS 患者50例,均满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对RDS 的诊断标准,且均经X 线检查确诊,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其中女性23例,男性27例,胎龄在30~35周,平均胎龄为(32.52±1.82)周;出生体质量在1000~2700 g ,平均体质量为(1850.26±238.71)g 。
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
医药界 2020年05月第10期—118—临床经验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张苹琳1 杨 义1 苏丽君1 姜汝勇1 喻正波2 郑兴惠1*通讯作者(1.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贵州 遵义 5630022.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2)【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无创高频震荡通气的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2018.5-2019.5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当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有创气管插管通气)与观察组(无创高频震荡通气),每组各35例。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氧分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P <0.05)且观察组的脱机成功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7%(P <0.05)。
结论 对于NRDS 患儿而言,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 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10-118-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弥漫性肺泡损伤等,可造成患儿出现肺部顺应性下降与渗出性肺水肿等症状,同时此疾病患儿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等,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可进一步导致患儿出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肺出血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甚至可直接致使患儿猝死[1]。
因此,对于NRDS 患儿而言,一个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故本文就此分析在NRDS 患儿中应用无创高频震荡通气的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当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有创气管插管通气)与观察组(无创高频震荡通气),每组各35例。
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综述.无创高频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刘畅(综述)岳冬梅(审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110004通信作者:岳冬梅,Email:yuedm@sj-hospital,org【摘要】为了减少插管和机械通气相关的不良反应,无创呼吸支持(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RS)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无创高频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作为一种较新的通气方式,旨在将高频通气的功效与无创支持相结合。
该文介绍NIHFV特别是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的基本原理,阐述其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支持;无创高频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联合计划项目(2020JH2/1030012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0.12.013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supportLiu Chang,Yue DongmeiNeonatal De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ue Dongmei3Email:yuedm@sj-hospital org【Abstract】The use of 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RS)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has been increased in recent decades as a mean to minimize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is a relatively new mode that aims to combine the efficacy of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with noninvasive support.This review will describ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IHFV,especially 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and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NIHFV in different respiratory diseases.[Key words]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eonatesFund program:The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2020(2020JH2/10300128)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0.12.0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无创辅助通气模式应用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呼吸支持,如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CPAP)、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和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等,无创髙频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NIHFV)作为一种具有相当潜力的无创呼吸支持(noninvasive respiratory support, NRS)模式在早产儿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DOI:10.16662/ki.1674-0742.2023.22.081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应用效果分析张艳,张振,李香玲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山东菏泽274200[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
对比两组血气指标、临床指标、临床指标改善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138.67±9.92)次/min、湿啰音消失时间(4.11±0.23)d、住院时间(5.22±0.44)d,优于对照组(156.43±11.38)次/min、(5.12±0.34)d、(6.01±0.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7、19.989、14.405,P<0.001)。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喘憋、胸片吸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方案,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预后效果[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8(a)-0081-04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assisted Treat⁃ment of Neonatal PneumoniaZHANG Yan, ZHANG Zhen, LI Xiangling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Chengw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assisted treatment of neonatal pneumonia.Methods A total of 132 neonates with pneumonia admitted to Chengwu County People ´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blood gas index, clinical index, clinical index improvement time,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as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heart rate (138.67±9.92) times / min, wet rale disappearance time (4.11±0.23) d, hospital‐ization time (5.22±0.44)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56.43±11.38) times / min, (5.12±0.34) d, (6.01±0.07) 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9.557, 19.989, 14.405, P<0.001).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respiration, wheezing and chest X-ray absorp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noninva‐[作者简介] 张艳(1983-),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内科。
无创通气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年第5卷第53期2018V ol.5No.5351无创通气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龚裕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人民医院儿科,新疆 阿克苏 842300)【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呼吸疾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家族遗传病和问卷调查,选择符合试验标准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实验前使用数字发生器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n =59)患儿进行无创通气技术治疗,对照组(n =59)患儿进行头罩法吸氧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虽然在体质上存在差别,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分析,实验组患儿在无创通气治疗下,患儿通过早期的呼吸支持治疗,可避免病情的加重,有助于患儿后期的康复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血二氧化碳分压、PH 值等之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在头罩法吸氧治疗中,操作简单,对新生儿没有刺激,并且头罩透明,可随时观察患儿的情况。
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和头罩法吸氧治疗患儿的呼吸疾病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头罩法吸氧治疗患儿的刺激较小,但是无呼吸支持,不能够纠正呼吸衰竭患儿的呼吸肌疲劳状态;无创通气治疗下,操作简单,在一般的县级医院均可进行治疗,患儿在早期使用无创通气治疗下可以减少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从而避免后期病情的恶化,有助于治疗,综合以上情况,无创通气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意义更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创通气;新生儿;呼吸疾病;头罩法吸氧治疗【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53.51.02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呼吸疾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实验前对患者问卷调查,采集遗传病史。
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将 N R D S分为 四期 , I一Ⅱ期 为早 期 。 I期 : 两肺 野普 遍透 亮度降低 ( 充气 减 少 ) , 可见 均 匀散 在 的 细小 颗粒 ( 肺 泡萎 陷) 和 网状 阴影 ( 细支气 管过度 充气 ) 。 Ⅱ期 : 除 I 期 变化加 重外 , 可见 支气管充气征 ( 支气管过度充气 ) 延伸 至肺野 中外 带 。Ⅲ期 : 病变加重 , 肺野透光度更 加降低 , 心缘 、 膈缘 模糊 。
吸道 和肺 泡处 于 扩 张 状 态 , 改 善 通 气/ 血流 比值 及 肺顺 应
性_ 3 。N C P A P的方 式主要有 : 长 的鼻咽管 、 单 鼻塞 、 鼻罩 、 短
的双鼻塞。N I P P V能迅 速纠正新 生儿缺 氧和二氧化碳 潴 留,
中图分类号 : R 7 2 2 . 1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2 2— 0 6 3— 0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N R D S ) 主 要 表 现 为 出 生 后 不 久
2 5~3 0 %, 2例 F i O 2为 3 5 % 一4 o %; 2例 F i O 2为 4 0 % 一
1 . 1 临床 资料
2 0 0 9年 1 1月至 2 0 1 3年 6月住 院的极低 出
Ⅳ期 : 整个肺野呈 白肺 , 支气管充气更加 明显 , 似秃叶树枝 。
2 结 果
生体重儿 6 0例 , 均符合 以下条 件 : ① 胎龄 2 8~3 2周 , 出生体 重 <I . 5 k g ; ② 生后 4小 时 内入 院 , 且 有轻 度 呼吸 道症 状 ; ③
5 0 %; P E E P为 5— 6 c m H 2 O; P I P 1 8~2 6 c m H 2 O。
无创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临 床儿科杂 志 第 3 3 卷第 4 期 2 0 1 5 年 4月 J C l i n P e d i a t r V o . 3 3 No . 4 A p  ̄ 2 0 1 5
・
3 8 7・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3 6 0 6 . 2 0 1 5 . 0 4 . 0 2 4
・
文献综述 ・
无创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张馨丹 郑 军 王晓鹏 马俊 苓综述 3 0 0 1 9 9 ) 天津市 中心妇产科 医院新生儿 科 ( 天津
摘要 : 新生 儿 的 机械 通 气分 为 有创 机 械 通气 及 无创 机 械通 气 。为 了减 少有 创通 气 的肺 损 伤 ,目前 临床 越 来越 多 应用 无创 通 气模 式 。经 鼻 间歇 正压 通 气( N I P P V ) 的早 期 应用 已经 成为 目前很 多新 生儿 重症 监护 病房 ( N I C U ) 的 主要 无创 通 气模 式 , 同时早 期联 合选 择性 应 用肺 表面 活性 物质 可 以减 少慢性 肺疾 患 的发 生 。文章 讨论 无创 呼 吸支持 模式 的使 用 ,包 括持 续 气道 正压 通气 ( C P A P ) I双水 平C P A P 模 式 ,例 ̄ I ] S i P A P 及N I P P V,以及 处于研 究 阶段 的 同步经 鼻 间歇正 压通 气 、神 经调 节辅 助 通气 ,无 创高 频振 荡通 气 等无创 通 气模 式 的应用 现状 及前 景 。 关键 词 : 无 创 正压 通 气 ; 持 续气 道 正压 ; 经鼻 间歇 正 压 通气 , 新 生 儿 呼吸 窘迫 综 合征 ; 支 气 管肺 发 育
无创正压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1例肺部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12%(1/
32);对照组出现5例肺部炎症、1例支气管发育不良、2例气 胸,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8/3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犘=0.031)。
(下转至第57页)
2018年2月第4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临床研究
文章编号:WHR2017111042
无创正压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丽波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 红河 661100
【摘 要】目的:研究无创正压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NRDS患儿64 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 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32/32)与 对照组96.88%(31/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 >0.05);观察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2%(1/32)较对照组25.00%(8/3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 <0.05)。结论: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 NRDS 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显著减少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无创正压辅助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观察组通气时 间、住 院 时 间 较 对 照 组 低,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犘 <0.05)。见表1。
表1 两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狓珔±狊)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2238・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ul30(13)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苏学富,黎亮,林妃红(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阳春529600)摘要:目泊探析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儿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
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
试验组患儿接受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12、36、72h后的PaO2.PaCO2和氧合指数;比较两组72h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12.36.72h后,两组PaO2,PaCO2和氧合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的PaO?、氧合指数,PaCO2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5);试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00%(1/25),低于参照组患儿的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应用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通气效果与有创通气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有创通气;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174(2019)13-2238-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肺泡上皮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渗出性肺水肿和肺部顺应性下降,患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若得不到及时救治,会进一步诱发肺动脉高压、肺出血、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患儿猝死⑴。
因此探寻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极其重要。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新型的通气治疗模式,其通过鼻咽管、短鼻塞或者面罩连接高频呼吸机进行通气,避免了气管插管带来的创伤h⑶。
此次研究探析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无创通气临床应用
无创通气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20-12-16T03:07:44.453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10期作者:李慧1 王雪霜2 陈洪喜3[导读]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适应危重症病人的强化治疗需要而集中必要的人员和设备所形成的医疗组织。
(1.安徽淮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安徽淮南 232007;2.3.安徽淮南新华医疗集团北方医院心内科CCU 安徽淮南 232082)摘要:CCU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
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所进行的机械通气,包括经口或鼻面罩实施的正压机械通气、高频通气、负压通气,是C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格的CCU护士,要熟练使用无创呼吸机,本文对无创呼吸临床应用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无创通气;CCU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适应危重症病人的强化治疗需要而集中必要的人员和设备所形成的医疗组织。
冠心病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是ICU中的特例,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完善,机械通气设备的作原理越来越接近自然通气的过程,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对机械通气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无论呼吸机本身还是机械通气策略已经有了巨大进步[2]。
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所进行的机械通气,包括经口或鼻面罩实施的正压机械通气、高频通气、负压通气。
作为心脏中心CCU一名合格的护士,要熟练使用无创呼吸机,本文对无创呼吸临床应用做简单介绍。
1无创通气模式有5种:S 自主呼吸模式;T 时间控制模式;S/T 自主/控制模式;CPAP 持续气道正压;PC 压力控制,确保人工通气的顺利进行。
2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连接方式鼻或面罩;通气方式:正压通气;BiPAP:通气IPAP与EPAP之间的压力差为无创通气的动力来源。
02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解读
指令通气(SIMV)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高。有研究
显示,容量保证同步通气会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 病死率和减少BPD发生的可能¨4|。在撤离呼吸机 之前,SIMV联合压力支持(PSV),与单纯SIMV相
相关肺损伤,故适用于肺气漏综合征、胎粪吸人综合
征(MAS)、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肺发
没有上升到>100次/min,或持续、频繁的呼吸暂
最新进展,保持常规的先进性和权威性,2015年中 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对“新生儿常频机 械通气常规”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对其解读如下。 一、持续气道正压(CPAP) CPAP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由 于其非侵人性、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容易撤离等优
万方数据
史堡』L型苤查!Q!!生i旦筮ii鲞筮i塑堡!也』堡!丝!:丛!z!!!!:∑!!:墅:盟!:i
0.098
kPa)时,可尝试停CPAP,但有时需反复尝试,
成功率达94%,而NCPAP仅为61%。但该研究的 样本量较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方能获得成功。1引,但在FiO:>0.4或临床情况尚未
减少PS用量及提前拔管’13I,因此,本常规推荐早产
W,Vossbeck
S,Hummler
H,et a1.Delivery
room
management of extremely low birth weisht infants:spontaneous
breathing 961-967.
or
intubation.9[J].Pediatrics,1999,103(5
创通气的序贯支持,可提高呼吸机撤离的成功率,如 一项纳入8个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机械通气的患 儿拔管后使用NCPAP能显著降低(RR:0.62,95% CI:0.49~0.77)需要额外治疗的临床不良事件发
新生儿肺炎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新生儿肺炎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9-23T11:46:55.8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2期作者:徐莉1 高念东2[导读] 目的:观察并分析新生儿肺炎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
(1新疆吐鲁番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疆吐鲁番 838000)(2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新疆吐鲁番 83800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新生儿肺炎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3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接受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应用无创呼吸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发热、咳嗽等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新生儿肺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149-01在临床上,肺炎为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在胎儿娩出后的28d内出现肺部炎症。
发病时,患儿会出现典型的“三凹征”表现,并且还会伴发咳嗽、发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处理措施,会严重影响到了患儿的生长及发育[1]。
作为改善呼吸功能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无创呼吸机近年来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3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中的部分病例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3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此次研究对象,于2018年1-12月的时间段入院。
其中,男女分别有18例、12例;日龄为1至27d,平均(15.3±0.8)d;住院前病程为1至10d,平均(7.5±1.4)d;体重为1.8至4.5kg,平均(2.3±0.5)kg。
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无创辅助通气对新生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新生儿,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纳入4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予以无创辅助通气,研究新生儿血气指标(PaO2、PaCO2等)、并发症发生率(气胸、肺部感染、撤机失败等)。
结果:无创辅助通气过渡过程中PaCO2、PaO2等血气指标仍可维持正常,新生儿撤机后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
结论:在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能维持新生儿的血气指标,降低撤机失败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治疗效果新生儿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是临床较常见的表现,呼吸窘迫综合症比较常见于早产儿当中,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会对患儿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方法进行干预,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1]。
但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这一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缺陷,可能会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到患儿的健康,可能会出现新生儿撤机失败。
撤机后予以患儿无创辅助通气进行过渡治疗,则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撤机失败率。
本文主要分析在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予以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新生儿,共随机抽取40例,所有新生儿撤机后均接受无创辅助通气治疗,一般资料如下:新生儿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新生儿的胎龄为29周~38周,平均胎龄(32.46±3.04)周;出生体重0.94~3.6kg,平均体重(2.21±0.36)kg。
1.2方法新生儿入院经诊断之后需要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以及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好转,撤机之后予以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包括NCPAP、BiPAP、NIPPV、HHHFNC等,并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合理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保持新生儿的SpO2介于50mmHg~80mmHg之间,PaCO2介于40mmHg~50mmHg之间。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体位治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体位治理l24易发生输液外渗,输液时可减少活动限制,减少病人的心理顾虑.②妥帖固定,敷贴卷边时及时改换.③优先选择前臂为留置部位,减少洗涮等生活不便.针对留置局部不适:科室集中培训,规范浅静脉留置操作,避免选择关节部位留置,减少因固定不当等带来的局部不适.针对宣教不到位:①标准浅静脉留置后的宣教内容.②对于拒绝浅静脉留置的患者,了解原因,患者认识存在误差的给予针对性的宣教.针对留置护理程序多:①增加放置留置针封管液的小医治盘,护士随身携带,减少往返取封管液的工作量.②分时刻段提前准备好封管液放置于盘内,随时取用.③浅静脉留置可减少护士的每13静脉穿刺工作量.针对留置经验:①科内集中培训提高留置技术,增加好的留置经验.②对新轮转入科护士,进行浅静脉留置培训及考核.③规定新人院患者优先选择浅静脉留置.[]:教注意一液结束封]厂结束浅静脉留置一选择留置部位.———兰:苎塑璧篓塞整翌要次==一一一一.选择是否留置的步骤~改进后静脉输液流程图否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0午g20卷第L塑(墨茎!塑控制阶段在实施改进的基础上,制订控制措施,包括:①主班每周一统计留置率.②由科室总带教负责新转人科护士的浅静脉穿刺留置培训和考核.③由专人负责每一个月一次进行搜集有关浅静脉留置状况及病人静脉留置感受的资料.④规定由辅班及中班护士负责8:O0及l2:oo时间段的封管液抽取.2项目的效果与评价经过近一个月的改进期,我们完成了预期的改进计划,再次收集数据,浅静脉留置率为%.用MiniTab软件计算改进后的流程能力z值从提高到1.558,对改进前后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说明有显着性差异.3体会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精髓在于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及数据说话的特点,关注的重点是顾客的需求,以了解顾客的感知为前提和基础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J.在本项目的进行中,我们充分了解病人对于浅静脉留置的认识和感受,基于减轻病人的不适进行改进和提高,纠正病人的错误认知,提高本病区的浅静脉留置率,从而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病人的血管损伤及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减少病人输液时的活动限制,同时大大减少了针刺伤的发生,降低了职业暴露风险系数J,也为科室增加了一部分业务收入,最终取得病人与医院双赢的结果.参考文献1.张俊娥,张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3)2.梁艳玲.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08; (1):383.黄漫容,文向东,郭少云.头脑风暴法在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2;(9):7074.杜元太.浅谈六西格玛方法及其在医院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245.徐兰慧,樊景莉,宋敬坤,等.静脉留置针在感染科患者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09;(02):247~248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体位管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院区NICU(510180)王晓杰廖金花摘要目的:提供舒适的体位管理,促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健康成长.方法:通过对2009年6月~2009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实施体位管理,观察实施后效果.结果:早产儿运动功能发育良好,无医源性畸形.结论:早产儿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实施体位管理,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关键词早产儿体位管理护理AbstractObjective::adoptednewpositioningmanagementmethodtoallsion:thenewprematureinfantpositioningmanagementmethodisgoodfortheirdevelopment.中圈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1早产儿实施体位管理的必要性早产儿的成长需要发展性照顾,其中包括声音和光线的控制,减轻患儿疼痛,模拟子宫内环境进行体位管理及家庭支持等各个方面.国外早在20世纪7O年代开始就有报道不同体位对早产儿疾病的影响,各种体位的摆放及护理等.¨体位管理作为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意义在于:胎儿的肌张力和生理性屈曲(physiologicalflexion)从28周文章编号:1495—2970(2010)O1一(Ol24J~【o3)后逐渐发展,至40周完全成熟(四肢弯曲,肩关节,髋关节自然弯向身体中轴的体位)(图1).生理性屈曲对运动的控制至关重要,足月儿出生后两个月,随着活动的刺激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重力的影响,肌肉的伸展能力逐渐得到发展.动作的完成需要屈曲和伸展达到平衡.假如不能达到这种平衡,婴儿很难协调去完成一个动作,如此反复,则会阻碍运动功能的发展.[==针一脉一\1静一夕估w¨川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0耳第20卷第1期(总第164期)在评估胎龄时发现,当早产儿四肢被伸展后,不能马上回缩,这是因为早产儿生理性屈曲发育不完善,不能克服重力的影响,表现出肌张力低下,四肢伸展.所以对于早产儿,生后如没注意维持类似在子宫内生理性屈曲的体位,四肢过度伸展,可直接影响以后的休息姿势和运动方式,出现因体位管理不当而导致的非典型性发展的医源性姿势畸形,长大后完成进食,走路等动作较困难;同时因早产儿的颅骨尚未钙化,姿势不当可影响脑的发育,在临床上出现头的形状改变(图2),头的控制力差等表现.图1胎儿在宫内的姿势图2体位管理不当致头部畸形2早产儿体位管理的方法体位的实施原则安全,舒适,生理性屈曲.身体呈中位(bodyneutralalignment);床头抬高三十度;下颌微收靠近身躯;颈部保持正中(neutra1),避免过度伸展或屈曲;肩部内收;髋关节内收;膝关节自然弯曲.体位管理的实施方法体位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婴儿当前情况,是何种疾病,是否危急;在婴儿床,开放式抢救台还是婴儿暖箱;用何种仪器在治疗,进行何种监测等等.体位管理需要与治疗护理结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等认为,婴儿刚人院时,应立即用床单卷围住或包裹婴儿,选择侧卧位和俯卧位的方法比平卧位要好.体位辅助材料准备:市面上有特制的婴儿体位辅助产品,如特制的枕头,鸟巢(nest),棉花卷,晴喱垫等.也可利用科室现有材料自行制作,如用小床单小毛巾卷成布条布卷或垫卷,用无渗漏,无刺激的塑料袋装水制成小枕或靠枕等.仰卧位(图3)虽然大多数的研究认为仰卧位对疾病125状态下的新生儿在改善通气和换气,提高氧合及预防胃食管反流(GER)等方面不如俯卧位及侧卧位,但仰卧位因便于观察和方便进行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而应用广泛,如为婴儿进行体位转换,一些特别的治疗性操作(如气管插管,脐动脉插管等)及实施抢救等.摆放方法:①维持头部与躯体纵轴一致.②在颈和肩部用一小棉布卷或小毛巾稍微垫高(2~3厘米高度作为支撑),保持下巴稍微内收靠向身体,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弯曲以影响通气,保持气道开放.③用小布卷或小毛巾垫在膝盖下,用特制的鸟巢或长条棉布卷紧贴婴儿身体围成巢形(nest),在身体周围起支撑及保护作用,使患儿具有舒适及安全感.④将双手放在胸前,尽量让患儿的一只手能触及口唇,使患儿便于吸吮而获得满足感.图3仰卧位侧卧位(图4)①用一小砂袋或小枕放置在婴儿背部,用一张小床单在髋部位置前后包裹,支撑并保持婴儿屈曲姿势.②用柔软小毛巾折迭放置在两腿间;用一棉布卷或柔软织物紧贴婴儿身体围成巢状(nest),使婴儿能触到柔软边界,获得更多的安全感.③将婴儿的手放在唇边,使婴儿容易吸吮及取得满足感.图4侧卧位俯卧位(图5)许多研究显示,俯卧位对患病的新生儿具有改善氧合及肺功能,预防胃食管返流(GER)等作用.因此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加以选用.①头向一侧,维持气道开放,手臂自然弯曲靠向身体,膝盖向胸部屈曲.②髋关节部位放置一柔软小布卷或棉织品以作支撑.③用”鸟巢”或长条棉布卷等柔软织物紧贴婴儿身体围住四周,提供触觉刺激及增加安全感.④婴儿的手放在嘴唇边以起安抚作用及增进手一口进展.图5俯卧位l26更换体位2—3小时更换一次,但更强调集中护理和尽可能少打扰婴儿(minimalhandling)的原则,如婴儿在睡觉时,我们适当延长了更换体位的时间.3结果和体会对2009年6月至11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所有早产儿实施了体位管理,出院后定期进行了随诊和跟踪,无发生医源性畸形,运动功能发育良好.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其长期的生活质素也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注.利用体位管理让早产儿尽可能维持类似在宫内的体位(四肢屈曲,肩关节,髋关节自然弯向身体的中轴),减少不良环境刺激的同时,促进生理性屈曲的发育,防止医源性畸形,充分体现舒适护理和发展性照顾,促进早产儿自身的发展.而且体位管理所需材料容易获得.市面上有大量专门用于体位管理的物品出售,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护士可利用科室现有的资源,如柔软的毛巾,床单,结合父母自制的米袋,小枕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0年第20卷第l期(总第164期等发挥创意就可以不受资源限制地实施理想的体位.既不增加科室成本支出,同时又能提高护理质量.正确实施体位管理,结合发展性照顾理念的其他护理措施,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姚文秀,富建华,薛辛东.新生儿及小婴儿适宜体位的研究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3):191TheEffectsofaPressureonPostnatalHeadMoldinginVeryLowBirthWeightinfants,ThejoumalofNeonatalNursing,1993;12(5):19,1998;17(2):33—34cottWilliams&工作研究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急诊科(8321o0)刘红梅王晓梅摘要目的:了解和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心理体验,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近两年遭受工作场所的急诊护士进行深入的沟通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可引起受暴力者委屈愤怒和恐惧等一般不良心理体验.同时也会产生工作厌倦,离职想法工作满意度下降.结论: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对急诊科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应给受暴者人文关怀,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关键词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心理伤害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95-2970(2010)Ol一(0126)一《02)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收到的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信服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严重妨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急诊科护士接诊的都是急,危重及突发事件的病人,病人就诊时间没有规律,亲属陪护人员及病人求医心切,而急诊科护理工作量大,常处于被动状态,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通过了解急诊科护士遭受暴力后感受为预防控制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对我科1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年龄23—44岁,护龄3~27年,文化程度中专6名,大专9名.方法依据WHO的定义将工作场所暴力分为心里暴力和身体暴力两种,其中心里暴力包括口头辱骂威胁和语言的性骚扰(无身体上的接触),身体暴力包括打,踢,拍,扎,推,咬及躯体的性骚扰(有身体上的接触),据调查15名护理人员遭受到心理或身体暴力情况,且时间发生在当班时.本研究采用访谈形式,内容是有重点的开放式问题列如”请你谈谈当时遭受暴力的情况,你当时的反应如何”,”事情发生后你有什么样的想法”等.访谈时间约30~5O分钟.访谈隐去研究对象的真实姓名,访谈过程中充分鼓励访谈对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和感受,笔录成文字进行分析.2结论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①肇事者酗酒78 例.②患者病情无好转或自以为无好转57例.③没有落实肇事者的要求43例.④医疗费用高4l例.⑤企图限制肇事者的行为(吸烟,饮酒等)33例.⑥肇事者精神障碍28例.⑦患者死亡25例.⑧人手不够19例.⑨对效劳不中意17例.⑩候诊时问长候诊室拥挤嘈杂15例.⑨医疗过失2例其他2例.3结论工作场所暴力本身可以被看做是世界复杂性和敏感性的一面,工作场所暴力往往会导致受暴力者不良心理体验.这种不良体验包括一般的心理体验和对工作的心理体验.本研究通过访谈形式对15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进行了质性研究,发现遭受暴力不仅会引起受暴者一般的负性情绪, 如委屈,愤怒,恐惧等,同时也会引起他们的工作低微感,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意向增强,他们的感受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4干预控制急诊暴力的对策提高急诊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能力通过宣传和培训强化急诊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意识和知晓干预应对能力.提高医院的应对能力建议在急诊科附近设置治安室并实施全天巡逻制度,保证治安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同时作为医院要和上级领导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工作场所暴力联动预案以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医院应增加保安人员,加强巡视,并建立快速救助报警通讯途径,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人员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要加强急诊护士的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同时要加强素质教育以提高急诊护士的呼唤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2224(2016)02-0090-05DOI :10.7504/ek2016020603无创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薛辛东,谭静【摘要】随着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救治水平及管理手段的日臻完善,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和严重程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机械通气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在NICU 无创辅助通气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
相关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 )及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HHHFNC )的原理、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适应证;临床应用;早产儿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A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XUE Xin-dong ,TAN Jing.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E Xin-dong ,E-mail :xdxue@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erfection of the treatment lev⁃el and the management means in NICU ,the spectrum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severity have also changed a lot.As a result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ode has also changed.In NICU ,the use of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The clinical pediatr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the principles ,indica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the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the nasal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BiPAP )and heated humidity high flow of nasal catheter (HHHFNC ).Keywords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indic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premature infant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与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 )普遍应用,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中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严重程度明显减轻,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发生率日趋升高,使得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往往需要更温和的辅助呼吸支持治疗。
因此,无创辅助通气在NICU 的使用频率日趋增加,并成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支持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
新生儿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
前者是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呼吸道连接呼吸机而进行通气,后者则是应用鼻塞、鼻罩、面罩、鼻导管、鼻咽管等相对无创方法的通气模式,即无创辅助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 )。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NIV 包括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asal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BiPAP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theter ,HHHFNC )以及经鼻高频机械通气(nasal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 ,NHFV ),其中NCPAP 是我国NICU 最常用的NIV ,HHHFNC 、NIPPV 及NBiPAP 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因此,不断优化NICU 中早产儿的呼吸支持技术,对减少BPD 等相关并发症,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的远期生活质量十分关键。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辽宁沈阳110004通讯作者:薛辛东,电子信箱:xdxue@专题笔谈新生儿呼吸支持治疗1NCPAP1.1原理NCPAP也称之为持续呼吸道正压的自主呼吸。
为最早使用的无创通气模式,是指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均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吸气时可获得持续气流,呼气时给予一定的正压,防止小气道和肺泡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泡顺应性,从而提高肺氧合。
目前NCPAP是我国NICU使用频率最高的NIV。
1.2临床应用NCPAP辅助通气的适应证包括早产儿阻塞性或混合性呼吸暂停、RDS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肺不张、气管软化和拔管撤机后的序贯呼吸支持治疗。
目前更普遍推荐NCPAP 作为早产儿呼吸支持的初始模式,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推荐:可能发生RDS的高危早产儿(如胎龄<30周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可预防性应用NCPAP[1]。
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更新早产儿出生时的呼吸支持指南,通过NCPAP荟萃分析得出结论:出生早期开始使用NCPAP和随后选择性予以PS治疗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和BPD发生率;对于早期仅接受NCPAP治疗的早产儿,即使PS给药被推迟或未给予,患儿不良转归的风险也不会增加[2]。
因此,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早产儿出生后NCPAP使用越早,越可能避免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并减少PS应用,甚至可能降低BPD的发生。
产房内早期使用NCPAP目前在发达国家已达成共识,甚至于复苏一开始若被应用,更有助于快速建立功能残气量,并认为该技术是早产儿生后初始阶段重要的肺保护策略。
有研究报道,将产房中207例极早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经鼻咽管早期NCPAP,另一组经面罩-气囊反复通气后再进行NCPAP,结果发现,前者需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天数、NCPAP时间、肺气漏及中重度BP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3],故2013年欧洲早产儿RDS防治共识指南提出,对存在自主呼吸的患儿可通过面罩或鼻塞给予NCPAP进行产房复苏[4]。
还有学者建议在产房内使用T-组合器联合NCPAP进行复苏的初始模式,先使用T-组合器进行控制性肺膨胀[即应用20~30cmH2O (1cmH2O=0.098kPa)的压力提供15s的呼吸支持],可提高NCPAP的有效性[5]。
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出生后立即使用NCPAP作为初始通气方式的早产儿中,每25例患儿中可有1例(在矫正胎龄36时)避免BPD发生,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儿全部发生BPD[6]。
大量研究证实,多数极早早产儿出生后均能接受NCPAP治疗,约50%出生体重≤75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接受NCPAP,即使未补充PS,也获得治疗成功[7]。
因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建议,有自主呼吸的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25~28周),产房可早期预防性应用NCPAP[1]。
随着PS广泛应用及NCPAP使用的多中心研究成果推广,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注入PS-拔管使用NCPAP通气(INSURE)技术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对有RDS发生风险的早产儿,早期给予INSURE 技术,能降低机械通气、减少肺气漏及BPD的发生。
然而,该技术并非没有风险,因为需要气管插管,有研究显示,INSURE会导致一段时间的脑电活动抑制[8]。
因此,鉴于INSURE的可能风险,以及插管中麻醉镇静的问题尚无标准解决方案,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微创(MIST或AMV)技术(即用胃管或细导管代替气管导管)或喷雾器等方法使用PS,但目前尚未在临床推广。
近年一些研究证实,早期NCPAP及随后选择性PS应用,与INSURE 相比,两者在对机械通气需求、病死率及BP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前者可减少接受插管和PS治疗患儿的数量[9-10]。
因此,目前多数学者更倾向于早期使用NCPAP,然后选择性应用PS。
有关NCPAP参数调定应根据患儿基础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而进行设置。
通常压力为3~8cmH2O,呼吸暂停(无肺部疾病)为3~4cmH2O,RDS 时至少保证6cmH2O,但一般不超过8~10cmH2O。
气体流量最低为患儿3~5倍的每分通气量或5L/min,氧分数(FiO2)则根据TcSO2进行设置和调整。
尽管NCPAP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有其不足和局限性。
如使用不当,可导致肺气漏综合征、腹胀及鼻损伤,如鼻黏膜损伤、鼻变形,甚至鼻中隔坏死。
著名的COIN研究中,将609例早产儿(胎龄25~28周)随机分为NCPAP组及气管插管组,结果发现NCPAP组的肺气漏发生率更高[11]。
因此,如下情况时不推荐使用NCPAP,包括:(1)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不能维持氧合,PCO2>60mmHg (1mmHg=0.133kPa),pH<7.25;(2)先天畸形:包括先天性膈疝、气管-食管漏、后鼻道闭锁、腭裂等;(3)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如低血压、心功能不全等;(4)无自主呼吸者;(5)肺气肿、气胸、严重腹胀、局部损伤(包括鼻黏膜、口腔、面部)。
2NIPPV2.1原理也称之为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鼻咽同步间歇强制通气(NPSIMV)等。
是一种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同步触发呼吸的无创通气技术,主要通过产生间歇升高的咽部压力来增加上呼吸道的压力,从而提供一个比呼气末正压(PEEP)更高的吸气峰压(PIP),间歇性膨胀肺来激发呼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