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像叫“国庆不能只是黄金周”,估计也是受到我们这个策划的启发。
问:现在很多人希望通过媒体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媒体经常可以收到很多的报料,不免鱼龙混杂,你们是怎么来甄选这些报料的?
答:每天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给《南方周末》报料的也很多。从报料人的角度来讲,很多人都很苦,遭遇都非常值得关注,但是从媒体角度讲,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是卖新闻的、卖新信息的,假如我们报了一个刑讯逼供案件,无数的人把刑讯逼供的事情再投给你,你再报这个肯定没多少人愿意看了,对国家的法治建设、媒体的责任,也起不到更好的作用了。所以,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时,我们只能残忍地甩掉了。媒体的责任是要“瞭望”,但不能老“瞭望”一个点。
问:《南方周末》的稿件中经常能爆出一些猛料,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尤其是一些官员、商务人士,他们比较善于打太极或者说制造迷雾,怎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者内幕?
答: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跟官员打交道的确是非常困难的。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做过一系列高端访谈,大概做了有十多个人吧,就是省部级干部,突破也是非常困难的。像海南省的省长卫留成,通过一些渠道找到他的秘书,跟他联系上之后,写个采访申请过去,然后他回过来讲一下他的意见,他可能愿意接受采访但是没有时间。我们就再去一次信,让他知道我们的意图,说明这次采访对《南方周末》是一个扩大影响力的机会,但对于海南省政府表达一些想法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再不断地协调、沟通,他慢慢地就答应了。这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这种官员访问类型的报道,在报纸上,一篇文章可能一二十分钟就看完了,但是背后的工作是大量的,可能要做一两个月,或者可能更长的时间。
再一个,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机制,鼓励记者去做他自己感兴趣的报道,比如说某一个记者对人事变动感兴趣,我们就鼓励他在日常的报道中长期保持关注。这样,一方面他对这种信息很敏感、很了解,另外一方面,他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人,能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积累起很多资源。像2010年张春贤调任新疆去做党委书记,我们做了一篇《张春贤突然入疆》,报道里面应该说是有很多的料。比如,在张春贤在去新疆之前,他专门去了湘潭,在毛泽东铜像前三鞠躬。他当天上午去韶山冲,下午就飞到新疆了,这是他在湖南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实际上,他调任湖南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这个。我们还了解到,他在跟部下话别的时候,嘱咐了部下一些很私人的话。这些情况是怎么了解到的呢?是通过张春贤的秘书。我们有一个长期关注湖南的记者,她本来就是湖南人,比较了解湖南的情况,在做报道过程中和湖南各级官员打过交道,有一些比较好的朋友。关于张春贤的这个报道,她就把这种关系用上了。我们联系到的那个秘书之前是湖南省委办公厅的,那时他们就认识,做张春贤的秘书之后,他们还经常保持接触。后来张春贤去新疆之后,在那边怎么开会的,经常还发发短信,沟通一下情况。
这可能需要记者对人脉的敏感和积累吧。有些政府官员可能现在不重要,过几年之后这个官员可能就很重要了。
问:现在网上经常爆出一些猛料,我们纸媒就要跟进,往往是先做一个策划案,记者根据这个去采访。但是,现实中经常发现,预想的情况和实际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如果记者缺乏判断力或者只图省事,按照原有的策划案的思路采访,往往会导致失实,至少是不客观。如何让策划案不会成为对记者采访的一种约束?
答:做策划,免不了主题先行。如果发现了事实与你的策划意图是完全相反的,那你就可以按照这个相反的事实,再重新做一个相反的策划,如果也能引起轰动的话,那就很好。如果这个相反的事实跟我们原来的意图有很大的冲突,而且按照新的事实来做读者也不感兴趣了,那就舍弃掉。
好的报道是什么呢?就是你在做第二落点的时候,要么不做,要做就跟别人不一样。或者说,最好的报道是颠覆性的报道。举个例子,前几年,江苏南通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