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
中文修辞中的“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屡见不鲜的句子,也叫“互文见义”。
什么是互文呢?互文是“古人之文,有参互以见义者”,“互言、互辞、互体,相对为文”,是“在连贯性的语句中,某些词语依据上下文的条件互相补充,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或者说上文相补充,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或者说上文省下了下文的词语,下文里省了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 可见,互文属古文修辞方法之一,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之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也能产生一种韵律美,使人回味无穷;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我们理解它时,要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综观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的几十处,概括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按语言形式来划分,互文可分为短语(含成语)互文、单句互文、偶句互文及多句互文四种形式,其中短语互文、偶句互文比较常见。
(一)、短语互文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
例如:1、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2、泉香而酒冽。
(欧阳修《醉翁亭记》)例1“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例2“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冽香”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二)、单句互文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者,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是也。
例如:3、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4、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例3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讲不通意思。
互文的例子10个
互文的例子10个互文是指两种语言间的互斥形式。
它可以让一种语言的词、短语或句子按照原文的句子结构、语法和及其他语言特色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互文既可以指直接互文,也可以指把某文字(如古文)以一定技巧和方式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二、举例说明1.丁文“Semper ubi sub ubi”,意为“永远在哪里,在哪里”,互文为“Always where under where”。
2.文“A stitch in time save nine”,意为“及时补漏,以免三步失足”,互文为“Una costura en el momento ahorra nueve”。
3.丁文“Ex scientia ad sapientiam”,意为“从知识到智慧”,互文为“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4.文“Omnia vincit amor”,意为“爱能征服一切”,互文为“Amor vence todas las cosas”。
5.丁文“Ars longa, vita brevis”,意为“艺术长久,生命短暂”,互文为“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
6.文“Carpe diem”,意为“抓住当下”,互文为“Cogita el d í”。
7.丁文“Aut viam inveniam aut faciam”,意为“我要么找到路,要么创造路”,互文为“Either find a way or make one”。
8.文“Festina lente”,意为“快一点慢一点”,互文为“Apres úrate lentamente”。
9.丁文“Cogito ergo sum”,意为“我思故我在”,互文为“I think therefore I am”。
10.文“In vino veritas”,意为“酒后吐真言”,互文为“En el vino está la verdad”。
浅 谈 互 文
浅谈互文互文,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合在一起。
概括起来互文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单句互文,对句互文和隔句互文。
以下是我的一点认识。
一、单句互文所谓单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
例如皮日休的《白莲》:“素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和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白风清欲堕时”。
其中的“无情有恨何人见”就是典型的互文。
我们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时,很容易把“无情有恨”理解成没有感情只有嫉恨,这样翻译是错误的。
无情有恨的意思是无情有情、无恨有恨,这首诗的意思是:素白色的白莲花儿常常被艳丽的鲜花瞧不起,她只应该生长在天上的瑶池里。
在月白风清的夜里,白莲花花残欲堕之时谁能知道她有没有深情、有没有愤恨呢?再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笼寒水月笼沙”就是烟月笼罩寒水,烟月笼罩沙滩的意思。
王勃《采莲曲》“吴姬越女何丰茸”中的“吴姬越女”就是吴越姬女的互文。
这样的例子不枚胜举:“东舟西舫悄无言,”“暮去朝来颜色故”“秦时明月汉时关”“栗深林兮惊层巅”“主人下马客在船”等等。
二、对句互文所谓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
陈子昂诗《感遇·其二》中有两句“拳跼兢万仞,崩危走九冥”,其意思是邛崃山高峻险隘,下临深渊,军队十分困难地在上面行进,时时有崩塌的危险在威胁着,上句的“万仞”与下句的“九冥”为互文。
我们在理解这句话时应该上下句合起来理解,即拳跼崩危兢万仞走九冥。
杜甫诗《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开头两句“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也是典型的互文。
十日和五日在此都是虚指,用以说明王宰画画不受时间约束,其字面的意思是十日五日画一水、十日五日画一石。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常见的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谓数不胜数。
互文是什么意思
互文是什么意思互文,即两人或多人同时阅读一篇文章的意思。
《孟子·公孙丑上》:“二人相视而笑,言不烦而多文”。
《论语·子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曰:“君子三思而后行。
”《荀子·劝学》:“一言以蔽世,一言以庄周。
夫未闻不忠乎?”荀子曰:“二君皆以不忠乎!”1、互文也可以理解为两人共同阅读一篇文章,双方的言语都很随意,没有多大要求。
所以,指的是两人一起阅读一篇文章。
比如,两人同时阅读《庄子》和《列子》后,都会对文章中的情节和语句不满意、或者感觉有别扭。
这时就可以指两人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就是互文。
这样既不会对文章产生厌恶的情绪,也对文章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望。
这样做有利于双方不断进步,相互促进,为共同进步创造条件。
如果你在阅读上有了进步,那么你也应该感谢对方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如果你没有进步,你应该反省自己、改正错误、积极改正自身缺点和不足。
2、互文的意义在于一起。
互文是为了加强交流,加深感情,提高效率,是团队精神,是共同进步,是相互帮助,是共同提高。
互文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彼此之间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更是为了增强彼此的感情与友谊。
没有了互文,没有了共同进步与提高,爱情与友谊也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和意义的基础。
因此,互文使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还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情感交流。
3、“互文”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成语表示两个人在某个领域或者彼此之间有关系才可以进行。
但这个成语并不多见。
因此“互文”是用来表示一个人不擅长某个领域的某篇文章。
这句话说明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以某一个领域为起点才可以开始。
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两个人其实是互相竞争对手的而不是成为对手之间的对手、竞争对手。
4、一人讲过话,如果没有认真听完时就会发出一些声音,这时也可以理解为不说话就不会说话了。
因为大家都有一样的疑问,就会在这一个问题上产生共鸣,最后自然会理解为这一句话说得对不对。
互文通俗的说法
互文通俗的说法
"互文"可能是指信息、数据、或系统在不同平台、设备或应用程序之间相互交流、传递或共享的过程。
通俗的说法可以是:
1.信息互通:不同系统或应用之间能够互相传输和共享信息,确保它们能够彼此交流和理解。
2.数据交流:数据在不同平台或设备之间传递和分享,以便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3.系统互联:不同系统或软件能够连接和交互,使得它们可以共同工作、协调运作。
4.平台集成:不同的平台或软件能够整合和互相通信,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合作。
5.跨系统沟通:不同系统之间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或功能。
6.数字交互:数字化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络、平台或设备之间相互传递和共享。
这些说法都是描述不同系统、设备或应用程序之间数据和信息交流的普通方式,旨在让人更容易理解互文的概念和意义。
互文的种类
互文的种类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结构形式是前后对举,整饬成文;诵读节奏和谐流畅,自然成韵,朗朗上口。
互文的种类按体制可分以下几种:一、词内互文,简称“词互”,较多出现在并列短语或成语中。
⑴主谓+主谓,如暮去朝来、眉来眼去、心惊胆战、天昏地暗等;⑵偏正+偏正,如日削月割、陈词滥调、街头巷尾、平铺直叙、花言巧语、散兵游勇、道听途说等;⑶动宾+动宾,如战天斗地、咬文嚼字、歌功颂德、察言观色、瞻前顾后、说长道短等。
二、句内互文,简称“句内互”,即在一个句子内前后意义互见。
如:①烟笼寒水月笼纱。
(杜牧《泊秦淮》)②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③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其一》)④我醉君复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三、句间互文,简称“句间互”《出师表》)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⑤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⑥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乐府诗《十五从军行》)四、排比型互文,简称“排互”。
如: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郭茂倩编乐府诗《木兰辞》)③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贾谊《过秦论》)另外,同义词语离散形成的互文,简称“离互”。
如“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李斯《谏逐客书》)中“充”和“实”都是“盈满”之意,为了避免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同义互训,也是互文的一种类型。
了解互文的种类、构成,对于把握文情诗意,透彻领会内容主旨,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望广大师生和诗文爱好者注意区别积累。
互文
互文的显著特点是: 上文里隐含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隐含上文已经 出现的词。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句里隐含了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己”“悲”,下句里隐含了上句 已经出现的词“物”“喜”,两组词互相交错,意 义上互相补充,就构成了互文。
互文的表现形式
1.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 透、补充。。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2.对句互文。就是对偶句中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里含 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上下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 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 3.多句互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交互成文,合而见义 叫做多句互文。 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岳阳楼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句话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经常采 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指把一个意思比较复 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多个)形式 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 (或多个)语句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 互相补充的关系,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 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翻译方法:
1.词语相加法。
例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 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 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2.概括整合法。
例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悍吏们)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
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文言文修辞手法——互文互文,也叫互辞,就是古诗文中常采用得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它得解释就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就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得两个部分,瞧似各说两件事,实则就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得就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得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
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得真正意思、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类(常见得有两类)。
一、单句互文(即在一个句子中得互文)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
例如:(1)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从字面上瞧,“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
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就是秦时得月亮,边关还就是汉朝得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得明月与秦汉时得边关。
句中得“秦”、“汉”、“关"、“月”四个字就是交错使用得、理解为“秦汉时得明月照耀秦汉时得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就是人非”。
更让人感受到战争得残酷与悲怆。
二、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对句互文就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得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得词,对句出句得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例如现行教材里得:(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这也就是一个互文句,完整得意思就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归来时瞧到旧物得那种久违重见时得喜悦与激动。
互文知识介绍
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土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
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
比如: A有B,C有D。
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
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
理解的方法、是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而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只从字面上去解释一.(同)本句互文:指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应,合而见义,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前一句中,“主人”与“客”互补,意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一起上船。
1.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
“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2.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
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
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
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4.“东船西舫悄无言”5.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
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
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6.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
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7.“东犬西吠”二.邻句互文(对句互文)。
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指上下句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文义呼应。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句中“将军”与“壮士”互补,意为将军和壮士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归来;如果翻译成“将军经过百战之后都战死了,回来的都是久经战场的壮士”,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逻辑上讲不通,就是因为它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互文的修辞手法
互文的修辞手法
互文,又称反文、反复文,是修辞学中采用一种重复一定要求的语句形式,使说话人或作者将自己的论点或想法重复反复表达出来的一种论证手法。
宗教文学和传统文学中,互文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因其具有重复反复表达的特点,使作品充满着激情和奏感,从而吸引读者。
例如在《圣经》中,耶稣的“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多得生命”,故意重复了两次“得生命”,在句中形成了比,以强调出“拯救”的主旨。
除了宗教文学,传统文学中也使用了互文。
以毛泽东为例,他在《关于“四人帮”的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不可以、不可以、决不可以”的意志坚定,使读者感受到了紧张而激动的氛围。
在西方文学中,互文也被广泛使用。
例如,威廉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用“凄凉、凄凉,一片凄凉”,重复反复的表达着悲伤的情绪,对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
另外,互文不仅仅存在于文字艺术,也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孩子的行为非常恶劣,以采用“不准、不准、决不准”这种反复表达,来强调自己的观点,使孩子深刻地记住。
总之,互文是一种催生激情、传达真情的有效手段,它能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充实,而且意义更加深刻,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 1 -。
互文
如何正确理解互文句的句义?可以按照这样的原则:即上下两句或一句中的两个陈述部分同时适应于两个陈述对象。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例,这句话中的两个陈述部分是“喜”和“悲”,两个陈述对象是“物”和“己”,“喜”和“悲”同时陈述“物”和“己”,即为:不以“物”和“己”而“喜”和“悲”。此句用白话就很容易表达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悲伤。”对用一句话采用互文修辞的句子、意义的理解,同样适合上述原则,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即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登上了船。”
互文是古诗文中屡见不鲜的句子,也叫“互文见义”。
什么是互文呢?互文是“古人之文,有参互以 见义者”,“互言、互辞、互体,相对为文”,是“在连贯性的语句中,某些词语依据上下文的条件互相补充,合在一起共 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说上文相补充,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说上 文省下了下文的词语,下文里省了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可见,互文属古文修辞方法之一,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之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也能产生一种韵律美,使人回味无穷;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3、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4、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例3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 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讲不通意思。例4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互文的种类
互文的种类朱正学(甘肃华池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学高级教师邮编:745600)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结构形式是前后对举,整饬成文;诵读节奏和谐流畅,自然成韵,朗朗上口。
互文的种类按体制可分以下几种:一、词内互文,简称“词互”,较多出现在并列短语或成语中。
⑴主谓+主谓,如暮去朝来、眉来眼去、心惊胆战、天昏地暗等;⑵偏正+偏正,如日削月割、陈词滥调、街头巷尾、平铺直叙、花言巧语、散兵游勇、道听途说等;⑶动宾+动宾,如战天斗地、咬文嚼字、歌功颂德、察言观色、瞻前顾后、说长道短等。
二、句内互文,简称“句内互”,即在一个句子内前后意义互见。
如:①烟笼寒水月笼纱。
(杜牧《泊秦淮》)②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③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其一》)④我醉君复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三、句间互文,简称“句间互”,是上下两句形成对仗,句义互补。
如: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乐府诗《迢迢牵牛星》)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⑤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⑥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乐府诗《十五从军行》)四、排比型互文,简称“排互”。
如: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郭茂倩编乐府诗《木兰辞》)③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贾谊《过秦论》)另外,同义词语离散形成的互文,简称“离互”。
如“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李斯《谏逐客书》)中“充”和“实”都是“盈满”之意,为了避免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同义互训,也是互文的一种类型。
了解互文的种类、构成,对于把握文情诗意,透彻领会内容主旨,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望广大师生和诗文爱好者注意区别积累。
互文见义
4.多句互文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互文,意为:(到) 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 和长鞭。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 诵诗书。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互文,意为: (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 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
在现代汉语中,互文少见,合叙常见。
现代汉语中的合叙,要求并提与分承顺序一致, 否则视为病句。如:
①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 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高考 病句)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 上作了详细的规定,从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 应改为: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 定。
3.偶句互文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壮士"、"将军"互文,意为:(一些)壮士、 将军百战死,(一些)壮士、将军十年归。 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意为:雄兔、雌兔脚扑朔、眼迷离。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意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喜"、"悲"互文,意为:不以外物的好坏而喜而 悲,不以自己的得失而喜而悲。
பைடு நூலகம்
檀树的木质很坚硬,古人用以造车。"坎坎"是伐木 声,"辐"是车轮中的直木。"坎坎伐檀兮……坎坎伐 辐兮……坎坎伐轮兮……""伐檀"、"伐辐"、"伐轮"互 文,伐檀就是为了做车辐,车轮。
什么是互文_
什么是互文互文是一种修辞手法,又叫互辞,互参。
在古代汉语中,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否则就会理解出错。
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如果翻译成“将军经过百战之后都战死了,回来的都是久经战场的壮士”,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逻辑上讲不通,就是因为它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这一句是说:“将军和壮士经历了很多年征战,有的战死,有的归来”应该翻译成“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光荣殉国,有的载誉而归”互文的表现形式:同句互文。
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
比如:1.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
“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以下句子也都一样。
2.“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和“汉”是互相补充。
3.“主人下马客在船”4.“东船西舫悄无言”5.“东犬西吠”二、邻句互文。
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比如: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的环境﹞或“己”﹝个人的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补充材料。
古代汉语中对互文修辞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
比如上面例子。
二、语义特征:互补。
比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一种被忽视的修辞——互文
一种被忽视的修辞——互文互文,即“参互成文,含而见文”,通常是一句中的两个部分或者上下两句相互对举,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互文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句互文,另一种是邻句互文。
这两种形式的互文在课文中都有体现。
1.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句是邻句互文,“啼夜月”与“愁空山”互文见义,意思是“又听到泣血的子规在夜月下的空山中哀愁地啼叫”。
“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作“闻”的宾语,句式结构与上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相同,两句都是描写蜀道上的所见所闻,目的是借此渲染蜀道之难行。
假如不作互文理解,将其割裂成“又闻子规啼夜月”“又闻子规愁空山”,虽然“子规啼夜月”可以听见,但“听见子规愁空山”就无法理解了。
2.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作于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被明杨伦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渚”在教科书中被注释为“水中小块陆地”。
难道重阳日的深秋时节,重庆江中的小洲还是一片青翠的绿意吗?当然不是。
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就是证据。
教科书对“落木”的解释是“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既然无边无际的落叶已经萧萧飘坠,那就绝对不可能是一片青翠。
所以,“清”和“白”应该是单句互文——“灰白色的渚和沙”。
有人为了解决深秋时节的“清”而将其翻译为“水清”,显然是对互文的忽视,也是对诗句的误读。
3.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这句也是单句互文,即“主人”和“客”互文,意思不是“主人下马客人独自上船”。
这从“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忘归客不发”也可得知。
既然是举酒,当然是主客双方,而且是因为主客双方饮酒却无音乐,所以他们才会在听到水上琵琶声后“主人忘归客不发”。
故这句应该按照互文翻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
4.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关于此句,教科书的注释是“(在这里可以望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朱红色油彩鲜艳欲滴,从阁道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
互文的概念
互文的概念互文是一个包含了多个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引用、互相对话关系的概念。
互文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它强调了文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揭示了文本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联系。
互文的概念最早由法国文学评论家克里斯蒂安·米特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他的著作《互文性与解释》中详细探讨。
互文性的基本思想是,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他的文本相呼应、相互影响的。
互文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互文表明文本之间存在一种对话关系。
一个文本可以借用、修改、批判、重构另一个文本中的某些元素,通过这种对话,文本之间的意义被扩展、深化。
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中经常引用希腊神话和历史事件,通过这种引用,他对古代文本进行了解构和重构,创造出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学作品。
其次,互文还表明文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启发的关系。
一个文本可以在另一个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演绎,甚至互相补充。
比如,许多科幻小说和电影都在早期的科幻作品基础上构建了更加复杂和深入的故事。
这种相互启发的关系促使文本的创作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时期之间产生不断的联系和延续。
此外,互文还揭示了文本与文化、历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个文本不仅仅是个体创造的产物,它也是一个时代、一个历史背景和一个社会环境的反映。
通过研究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文本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揭示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互文性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中,比如电影、绘画和音乐等。
同样,互文性也不仅仅存在于艺术领域,它也可以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中找到。
政治演讲、社会活动以及新闻报道等都可以通过与其他文本的对话和相互参照来传达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意义。
互文性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如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引用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识别和追踪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并挖掘文本之间的潜在意义。
互文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揭示文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进而深入分析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文化思想。
什么是“互文”?
什么是“互文”?什么是“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它的特点是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上下文意互相呼应、补充,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它是古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
贾公彦《仪礼注疏》云:“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古云:‘互文’。
”即把应当放到一起说的两个词,放到两处说,解释时要参互起来讲。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将军”、“壮士”要参互见义,即“将军壮士(有的)百战死,将军壮士(有的)十年归”。
中学课本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再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柳宗元《捕蛇者说》)“东西”、“南北”参互见义,意为:到处乱叫乱嚷,到处骚扰闯荡。
互文多出现在古代民歌中。
例如: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东市”、“南市”、“西市”、、“北市”互文。
意为: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到处寻觅购买。
句式排比铺陈,渲染准备出征之紧张繁忙,烘托整装待发的豪迈气概。
2、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西”、“左右”互文,应解释为:东西左右植松柏,左右东西种梧桐。
3、鱼戏莲叶东,鱼戏连叶西,鱼戏连叶南,鱼戏连叶北。
(《江南》)“东”、“西”、“南”、“北”互文,实际就是说,鱼在莲叶间(东西南北)嘻戏,轻快的节奏中表现了采莲人的兴高采烈。
4、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陌上桑》)“耕者”、“锄者”对举,“犁”、“锄”也对举。
在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朝民歌中,这种“互文”现象很多。
究其原因,大概有:(1)使用互文构成对偶、对举、排比,形成语言上的优势。
(2)互文不仅有对举、对偶、排比修辞功效,而且有精简的目的。
利用互补,使得句子词语省俭,不仅使语意含蕴丰富,并且能避免重复,使诗文错落有致。
(3)利用排比铺陈多方面、多角度表情达意。
(4)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由于受民歌的影响,古代诗文中也出现了“互文”。
例如: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互文知识及示例
互文修辞手法知识互文,也叫互辞、互文互义,是诗词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俗地说,就是把本应合在一起的说的话,临时拆开,理解翻译时必须合在一起。
效果:具有语简而意丰的表达效果,前后互文能够增强表达效果,有强调作用。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类(常见的有两类)。
1、单句互文(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
例如:(1)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
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
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
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
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3)主人下马客在船你来翻译理解: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有一起上了船。
2、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例如:(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辞》又作《木兰诗》)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了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坐我东阁西阁的床”。
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辞》又作《木兰诗》)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翻译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土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
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它的基本意思是“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对镜”.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当窗”,两个词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补充.就构成了互文。
用简明的话说,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
互文大多由两个分勾组成,也有由一个句于或四个分句组成的。
掌握了互文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文意就不难了。
理解的方法、是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而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只从字面上去解释。
例如,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是两个相对的文旬。
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看;就会理解为“和我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和我往来的没有无知的人”。
把两句联系起来看、原来“谈笑”和“往来”构成了互文。
它的基本意思是“谈笑往来有鸿儒,谈笑往来无自丁”,译成“和我谈笺往来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无知识的人”。
②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是四个相关的文句。
如果把分句割裂开来,就会误解为木兰每去一处只买一样东西,哪有这样机械呢?仔细一想,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
正确的理解是;(木兰)到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法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简而言之,就是到处去买出征的器具。
作者把它分开来写,是为了诗句的整齐和音调的和谐。
③主人下马客在船。
这是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用在相关的两个短语中。
它的正确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下厂马,上了船”;不能解释为“主人下了马,客人上了船”。
初中古诗文里互文用得比较多。
下面几句请同学们想想,它的哪两个词构成了互文,应怎样翻译。
(l)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中南北。
(《撼蛇者说》)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
(5)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