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过程与原因
唐代市的变化与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变迁
2 古典市制概 况
古 典 市 制 最 主 要 的特 点 在 于 对商 品 交 易 地 点
f n t no t emak t sc u e yted v lp n u ci f o h r e i a s db h e eo me t
o o f c mmo i c n my T e sg ii a c ft e dt eo o y . h i n fc n e o h
c a g s d m o t a e n t o l wi g t r e h n e i e nsr t d i he f lo n h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时间的严格限制 。城市 中的商 品交 易集 中在 市
中进 行 。 < 礼 > 记 载 : 大 市 . 日昃 而 市 ,百 周
【 要 】通 过 史 料 分 析 ,揭 示 唐 代 市 内 已经 出现 摘
居 住 功 能 。指 出唐 代 的 里 坊 制 松 动 迹 象并 不 只 局
制、严格 的市 坊分 立和管制政策成为里坊制城市 的典 范。另一方面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代 出现 了破坏古 典市 坊制度的迹象 .开启 了从里坊 制向街巷制的过渡步伐 。对于这一 自唐开始 .到
r v as t a h h n me o fd li g a r a y e e l h tt e p e o n n o we l le d n
a p a e nt ema k t f a gDy a t . l a e p e r di h re o T n n sy n i p p r s
e c a g t i h r ; o e ve , ti c u e x h n e wi n t e wa d m r o r i n l d s h h p e r n eo o t e a p a a c fc mme c a n t n m i i g wi r ilf c o x n t u i h r sd n i lf n to n t e ma k t Th e i e t l e i e ta u c i n i h r e . e r s d n i a
里坊制的演变过程
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 城南面各占二坊之地,市内有 东西和南北向街道各两条,呈 井字形。市民云集,因而也是 官府对犯人行刑的场所。市门 也有一定的开闭时间。
从唐代建都长安直到盛唐, 严格的里坊制度并不阻碍居民的正常生 活。对里坊制度的破坏主要出现在唐代中后期, 其主要原因便是商品经 济的发展。由于狭小的市场已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商品交易的需求, 一 些坊内开始开设店铺, 甚至还出现了擅自打破坊墙临街开门的事件。有 观点认为, 唐代既是中国古代城市封闭的里坊制度发展的最高阶段, 也 是这种封闭的里坊制度开始走向瓦解的时期。
一般的居住地端称闾里,多灾城内各宫殿之间。
形式并不完善,闾里结构也不成熟,闾里形式带有较多 里坊制承传于西周时期的闾里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
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的自发而成的聚居特点。 城市格局受经济、文化昌盛的影响, 出现了店铺密集的商业街、商业区。
坊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以强化城市治理、防范盗贼为目的,却给 市民生活、生产及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随着城市商品经 济的发展,唐代中期以后,长安城内侵街建房、坊内开店、开设夜市 等破坏里坊制的行为不断出现。
三、街巷制
北宋立国之初曾沿袭隋唐的旧制,置东西两市,设封闭里坊, 维持了不到10年,到宋仁宗时就面临瓦解。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谢谢观看
坊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以强化城市治理防范盗贼为目的却给市民生活生产及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中期以后长安城内侵街建房坊内开店开设夜市等破坏里坊制的行为不断出现
“里仿制”的演变过程
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 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 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 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 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 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规划科普古代城市的2种代表:里坊制的长安,与街巷制的东京
规划科普古代城市的2种代表:里坊制的长安,与街巷制的东京2022-02-11 17:46导读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商品交换日益扩大和繁荣,逐渐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体的城市。
一座城市的建设布局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街区形态会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本文字数:2325字阅读时间:8分钟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政治性大于经济性,以封闭式的形态为主,最为典型的是里坊制布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业氛围浓郁的开放式街巷形态逐渐代替了里坊制布局。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和北宋的都城东京就是这两种布局的典型代表。
整齐封闭的里坊制街区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
“里”字从田从土,表明起初是依附于农田的。
城市出现以后,“里”转而成为城市居民聚居的形式,实际上是农业土地划分的延续。
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隋唐时改称城内之里为坊,称郊区的区划单位为里。
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围以墙,设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里间街道平直,把全城分割实行宵禁管理,便于统治。
棋盘式的长安城中国的里坊制城市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西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而唐朝的长安城被看作是里坊制最成熟的典型。
长安城布局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何形式上的整齐对称,如同一个巨大的围棋盘。
城外有方方正正的城墙包围着,整个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构成。
外郭城形状近方形,东西宽度略大于南北长度。
城内靠北墙中央为宫城,其南为皇城,其余部分共有14条东西向街道,11条南北向街道,以全城南北中轴线朱雀大街(正对皇城正门朱雀门)为界,两侧相互对称,把外郭城分成若干个排列规整的方块,其中大部分作为居民区,叫做坊;个别作为商业区,叫做市。
关于坊的数量学界有110、109、108几种论证,市有东、西二市。
每个坊的四面都修有围墙,是相对封闭的街区,只有重要的衙署、寺观和府邸才可在坊墙上对正大街开门,因此主要街道两侧一般只能看到坊门、坊墙、行道树和少量宫观府第,一般住宅的居民只能通过固定的坊门出入。
坊市制度瓦解
坊市制度瓦解引言坊市制度是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秩序运行的基石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坊市制度逐渐瓦解的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坊市制度瓦解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坊市制度的概述坊市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划分的基本行政管理单元,同时也是商业交易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坊市制度下,商业活动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并受到一定的规则和制度的管理和约束。
坊市制度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划分,同时也涉及到商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二、坊市制度瓦解的原因1. 城市规划不合理随着城市的扩展和现代化进程,许多城市规划不再根据传统的坊市制度进行,而是更加注重商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这导致许多坊市被拆除或改造,原有的坊市制度被瓦解。
2. 商业模式的变革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传统的坊市制度在面对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等新兴商业模式时显得无力应对。
商业活动脱离了传统的坊市,转移到了线上和大型商业中心。
3. 政府管理缺失古代坊市制度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管理缺失导致坊市制度的瓦解。
政府对坊市的监管力度不足,无法有效地维护坊市制度的运行。
三、坊市制度瓦解带来的影响1. 商业环境恶化坊市制度的瓦解导致商业环境的恶化。
传统的坊市制度能够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瓦解后,商家和消费者可能面临不完全的信息和低信任度,商业活动的秩序和效率难以维持。
2. 社会秩序混乱坊市制度的瓦解还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在古代,坊市是城市中的核心区域,商业活动的管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而瓦解后,商业活动失去了规范和约束,可能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欺诈行为等问题的增加。
3. 文化传承的断裂坊市作为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瓦解也意味着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断裂。
古代坊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瓦解后,这些传统文化元素难以在城市中得到体现。
结论坊市制度瓦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变革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1、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并分析比较城市与原始聚落的区别。
答:我国城市经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后期已基本形成。
城市产生的条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财富,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社会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起来,出现商品交易;与此同时,部族间为了争夺领地、财富等,战争频繁,这使居民需要采取防御措施,随之,兼具防御和交易的城市随之出现。
如:黄河中下游的郑州西山遗址、长江中上游的都江堰芒城城址等。
(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随着第一次劳动分工,原始聚落产生于新旧石器交替时期,原始聚落是指,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由此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
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在于集中,居民点已经初具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集中。
但居民点仍不具备城市的形成标准,城市产生的标准有:具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具有城市永久性大型建筑、具有手工业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具有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2、写出5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海港城市及其相应繁荣时期,并概述海上贸易对城市的影响。
唐代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在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列外交往活动中始终处于比较次要旧地位,所以几乎只有番禺(即广州)一处港市。
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自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争的影响而再度受阻后,海上丝绸之路便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对外交通和贸易的主要渠道。
扬州——唐代泉州——唐宋广州——唐宋杭州——宋元明州——宋代影响:1、海上贸易促进了港市的迅速发展。
如广州作为南航路始发港,在唐代迅速发展为唐代第一大外贸港市;而此前默默无闻的泉州、明州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2、市舶司的兴废,直接关系到港市的荣衰,往往是市舶司之所在,就是重要港市之所在。
如扬州虽在唐代为第二大港市,但因唐末战乱影响,始终未设市舶司,其港市地位也被杭州和明州取代。
3、在城市空间形态上,海港城市突破了以往封闭的城垣形制,规模不断扩大。
论述中国古代城市的里坊制如何被街巷制取代
里坊制度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对城市形制格局 产生了浑远的影响。北宋时期的东京城是在唐、五代汴州城的基础上营 建的,其内城的基础是唐代刺史李勉修筑的汴州城.外城的基础是后周 柴荣修筑的。北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扩建,并延续在晚唐洛阳开始实 行的都市政策和经后周世宗传承的开封都市政策,建构起北宋东京的都 市景观和都市制度的基础。使开封逐步发展成为皇城巍峨,河运便利的 都市。
3、宋代实行中央集权的兵制,为了保持都城强大的禁军军力必须 仰仗东京城便利的漕运。东京城市水系漕运和防御的双重功能,是由
东京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东京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下游,交通拄 迭。就陆路而言.当时开封是个交通中心,有几条道路干线以开封为中 心向口方辐射。以汴河最为重要.乃为建国之本。为了储存漕运物资。 沿汴河两岸建设了大批粮仓与邸店.并出现了繁华的行市。这种在求系 交通要道上形成的高效、便捷的行市,进而带动了整个城市中街市的形 成。这些新的行市与街市逐步取代了封闭式的坊市制,居住区与商业区 交叉并存,大街小巷影成通畅的交通网。
代军事技术已处于冷兵器向火器过渡的阶段,拥有抛石机和铁火炮等攻 城利器。攻城战术不断创新且运用娴熟,集火射击和步炮协同的思想开 始萌芽,这对宋军的城池防御提出了空前排战。为了应对这些矛盾,东 京城构建了完整的防御体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1.封建礼制棋盘格局中的皇权大道和市民街巷中国的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儿子,其居住的房子和城市是“天道”在地上的重现,暗含了“天、地、人”三才融合观念。
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人身体的经络格局与居住的房子,房子与所在的城市,城市与国土,国土与上天都是一一对应,合二为一的,称为“天人合一”。
另外,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国家,国即家的放大,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家之主,所以中国传统城市的构建基础是“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市其实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大院子”。
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天体的认识逐渐形成“天圆地方”的空间形态观念,城市(都城)按照星象与大地和天空中的星系组织成一个整体,位于国土的中心。
因为天为园地为方,所以地面上理想的城市为方形。
城市周围由城墙围合,城中的皇宫位于城市中心,围绕皇城布置市场及祭祀场所,南北和东西向大道将城市空间分割成棋盘式的街区,街区内是基本居住单位:里坊,里坊内居住的则都是为皇室提供服务的臣民和工匠。
这种城市格局反映了尊卑、上下、秩序和大统一的思想,这一理想城市模式传承数千年,一直延续到清代。
不单是都、州和府城的建设,中国大大小小的传统城市基本都能找到这种建城思想的痕迹,周边地区国家的城市形态也受到影响,尤其是日本。
正如郑晓變先生指出,虽有经常的继承发展,但“万变不离其宗”。
著名的有北京、西安、开封等。
封建礼制建背景下,中国传统城市街道尤其是都城,形成“皇权大道”和市民街巷两个体系。
唐代长安城封闭里坊制度发展成熟。
中国封建帝王在建城,更多考虑的是保护君主的安全和显示其不可侵犯的威严,而不是为了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服务。
封闭的里坊制度就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民众而产生的城市组织形式。
里坊制是从奴隶社会时期的“鄙邑”发展而来的。
奴隶主利用井田制的方形地块划分方式,将奴隶的居住和生产也划分为一个一个方形区域,由此形成了“里”(邑)这种居住和生产的土地单元,其不但是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也是基本的劳动者的生活居住单位。
古代城池道路规划:几张图看懂「”大街小巷”的成因以及规划布局!
古代城池道路规划:几张图看懂「”大街小巷”的成因以及规划布局!《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这本书的主题内容就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一些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尤其是建筑制度,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今我们所见的《考工记》只是《周礼》的一部分,因为在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取《考工记》补入《周礼》。
《考工记》所说的都是百工之事,其中就建筑城池的一些方法对后世非常重要,书中有一副王城图,这张图「”整座城池为方形,宫殿建筑在中间,前面有三朝,宫城偏后就有六宫六寝,正南门与正北门不直通,正东门与正西门同样不直通,城边还做了环城路”。
这张图成了后世人建筑城池的蓝本,从选址到筑城,再到建筑城池的陪衬建筑,外有城墙和瓮城,内有宫殿、衙署和鼓楼,这些建筑施工过程中,古人还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河流、建筑布局,道路划分等,本文主旨在探讨「”古代城池内部道路规划”。
城池内部道路规划的方式汉朝时期建都长安,长安城为方形,全城的道路都不直通,从城门进城,之后遇到丁字街,城内有九街八陌六十闾(25户为1闾),其实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军事防御,这种做法对后世城池建筑影响非常大,很多后来建筑的城池都是运用这样的手法,但同时也会有所改变。
现如今一个城市的建设,道路的规划是重中之重,古代亦是如此,任何一座城池的道路规划原则就是「”四通八达、道路宽窄适中,人们进出城池便利,同时还要方便运输”。
道路类型中心街:作为城池内的主干道,全城的枢纽,也是代表性街道,就好比现如今城市中最有名的街道,这是整个城池的气魄所在,一般来说路面宽广,正南方位,其中汉朝时长安城的安门大街、唐长安城的明德大街、明清时期的正阳门大街等都是如此。
长街:长街是每个城池都有的,类似于现代城市的步行街,这是中国古代城池独有的形式,例如唐扬州城的十里长街、清浙江的路桥十里长街等。
窄巷:窄巷都是因为街道用地面积不够,很多居民房屋出现相连状态,所以才有了窄巷,窄巷后有「”坊曲”(即街坊中的小巷),有的地方更加拥挤,有的小街叫「”墙缝”,只可以通行一人。
从唐长安到宋东京:里坊制和街市制
从唐长安到宋东京:里坊制和街市制【摘要】唐长安城沿袭汉魏都城建置,推行封闭式的里坊制的城市管理,且达到了顶峰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里坊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到了北宋东京城,里坊制逐渐的被打破直至解体,为先进的开放式的街市制所取代,从而对城市建筑的形制、规划及时空布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唐长安城;宋东京城;里坊制;街市制;时空布局引言长安城是唐朝的首都,规模宏大,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唐长安城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
唐长安城的规划总结了汉末邺城、北魏洛阳城和东魏邺城的经验,在方整对称的原则下,沿着南北轴线,将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的主要地位,并以纵横相交的棋盘形道路,将其余部分划为108个里坊及市,四周有坊墙,从而分区明确,街道整齐,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理想和要求。
东京是北宋的首都,也可以称得上当时的一个国际大都市。
北宋东京城的前身是唐朝的汴州城,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皆在此建都。
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北宋,亦把东京作为他的都城。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城市结构发生了变化,官民住宅相间,临街设店,里坊制逐渐被打破直至取消,为街市制所取代。
从唐长安城到北宋东京城,从封闭式的里坊制到开放式的街市制,无论在城市规划及管理方面,还是建筑构造及布局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笔者从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两个方面试论之。
1 空间布局1.1 从坊、市分离到住宅、店铺相间“坊”是居住区,“市”是商业区。
“里坊制”起源于西周,是统治阶级为便于管理都城人民的要求而设立的。
里,或称闾里,首见于《尚书酒诰》:“越百姓里居”。
到西汉时,里坊制已趋成熟。
当时的长安有160个闾里,“室居栉比,门巷修直”。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制度更加完善,如北魏洛阳的里坊划分和管理均已超过前代。
隋唐长安的坊市制度沿袭汉魏以来体制,达到了鼎盛阶段。
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解读中国古牌坊
解读中国古牌坊牌坊又称牌楼,古名绰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
千百年来,牌坊繁衍发展,不仅遍及华夏城乡,而且还远涉重洋,屹立于异国他乡的许多地方,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
牌坊的起源和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考察分析,牌坊是在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这种结构、形制最简单的原始的门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这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名为“衡门”。
《汉书·玄成传》云:“衡门,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居也。
”就其结构来讲,“衡门”无疑已具备构成牌坊的基本要素,堪称牌坊的原始雏形。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古代典籍中有关“衡门”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
这是牌坊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牌坊孕育产生的胚胎期。
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在隋代称为“里”,唐代称为“坊”。
里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这种坊门起先只是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柱侧安装可开合的门扇而构成的。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人们对坊门的建造也讲究起来,将产生于上古时代、这时已演化得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移植到了坊门上来,出现了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称为“乌头门”(图)。
宋以后,乌头门这名称日渐少用,而被“棂星门”这一称呼取代。
棂星门是祭祀灵星的祠庙的有窗棂的门,因其形制一般都采用当时最为庄重、威严、气派的乌头门,久而久之就成了乌头门的代称。
棂星门既是牌坊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作为牌坊的一个血缘分支保存延续下来,自宋代以来,一般被用于文庙、道观、陵墓等庄重场合的正门。
论宋代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原因
论宋代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原因纵观中国城市建设史,每一种城市形态的产生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结果。
里坊制,一种封建社会典型的居住制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革,被更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街巷制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导致这种历史变革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里坊制的发展里坊是中国封建社会城市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里坊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居民的一种管理制度。
“里”在北魏以前只是居住区的单位,四周没有围墙,北魏以后古代城市内部大都由方格网道路划分,每一方格为一里,四周环以墙垣,内部街巷两侧为民宅,同时有一定的编户和管理机构,“里”已经是一种有管理行政功能的单位了。
关于“坊”,有专家认为是原始聚落为了加强防御功能而自发地聚集,然后利用先进的筑城技术建造壕沟和城墙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即“附城邑寨”,后来北魏都城洛阳格局为三城,附城邑寨的寨门也演变成了坊门坊墙,里坊成为了城内统治者对城内居民进行分而治之的手段。
北魏时期商品经济尚不十分发达,加上对外多战争的外部环境,军事、战争加速了经济的发展,面对从平城迁都时的人口压力,为了妥善安排复杂的人口问题,保持洛阳城内社会治安的稳定,便于控制居民,故北魏统治者采用了里坊制这种封闭的、严格的管理方式。
城市格局里宫城在正中心,东西向都为整齐划一的棋盘式道路分割的里坊,贵族与普通居民都分开而居,每里开四座门,每门有里正2人,吏4人,门士8人管理里中的住户,可见当时对居民的控制是很严格的。
里坊内部有十字形街,四面开门,实行宵禁,定时启闭,集中交易的市都在里坊外面,里坊制作为一种城市管理制度至此基本定型。
隋唐长安是里坊制兴盛的高潮。
长安城规模宏大,人口数量达到百万,为了方便管理,长安城中的里坊数目仅有109个,但是面积之大空前绝后。
里坊被周围的坊墙圈起来,并且实行宵禁,坊门在日出和日落时关闭。
由于只划分了里坊范围,坊内布局十分凌乱,很多贵族以及寺庙都抢占居民的土地,居民的住宅条件很差,同时,居民的房屋建造受到了很大限制,一般居民只能坊内开门,只有贵族和寺庙可以向大街开门,然而市都是集中于坊外的,所以居民与市的关系很不密切。
城市规划原理
一、居住区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基本组织形式:唐代以前——里坊制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1.里坊制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年间为发展的鼎盛时期。
特点: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
2.街巷制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封闭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坊墙逐渐被商店所代替,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
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3. 胡同元朝以后,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
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二)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1. 大街---里弄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尽端路。
里弄的出现实际是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街巷、三合院空间压缩形成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
2.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
邻里单位理论的基本原则: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3.扩大街坊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
与邻里单位相比在空间布局上更自由灵活。
优点:形成完整的街景和内向的院落;缺点:住宅拐角多,东西向多,不利于通风采光4.人车分流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1933年在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
中国里坊制度的崩溃
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里坊制由鼎盛走向崩溃。
这一崩溃过程,萌芽于唐代中晚期的长安城。
宋开封城内里坊的崩溃,以“侵街”为突破口。
由于宋廷极力制止,崩溃推进地十分缓慢,直至北宋末年,里坊制才彻底崩溃。
从此呈现出新的城市景观。
一、里坊制崩溃萌芽于唐中后期的长安城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
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
《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毛传曰“里,居也”。
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
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
这时,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齐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五更而启”。
对于“诸犯夜者,笞二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
唐长安城夜间坊门紧闭,呈现出“六街鼓绝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的寂静夜色。
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以强化城市管理为目的,却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中期以后,长安城内侵街建房、坊内开店、开设夜市的现象广泛出现。
虽然唐高宗永徽《唐律疏议》“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
但未能真正阻止“侵街”。
与“侵街”同时还有对“夜禁”的破坏。
唐诗中有“日中一为乐,夜半不能休”的记载。
同时也出现了坊内开店,市坊互渗的现象。
本来唐长安城内设有东、西二市作为交易的集中场所。
但又有“日中击鼓三百声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声而散”的限制。
中唐以后,工商店铺渗入坊内。
如颁政坊有馄饨曲,长兴坊有毕罗店等。
二、北宋东京的“侵街”与里坊制崩溃宋东京里坊制的崩溃,早在隋唐汴州城已见端倪。
隋开皇年间,文帝东封泰山路过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乃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
可见当时汴州已出现商业繁荣、向街开门的现象。
至唐代,随着汴河漕运的发达,汴州商业更为发达“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出现了通宵夜市。
里坊制的衰微对明代金陵城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南都繁会图》为例
里坊制的衰微对明代金陵城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南都繁会图》为例□张海怡孙琦摘要:里坊制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格局模式,随着经济、贸易的繁盛,里坊制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随后被街巷制取代。
明代是制度重建的时代,现代城市的大部分格局是以明清旧有城市格局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该文以里坊制衰微原因为切入点,以明代《南都繁会图》中呈现的城市格局为例,探讨里坊制衰微对明代城市格局的影响,并对明代金陵的城市格局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关键词:里坊制明代金陵城市格局南都繁会图随着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里坊制度逐渐衰微,于是有了沿街设点的商业街,有了早市、夜市、海外贸易,连偏远乡镇的市集也兴旺起来。
文章以明代画作《南都繁会图》为例展开分析,探究里坊制的衰微对金陵城市格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一、古代城市形式格局里坊制的确立中国早期城市的模式是网格模式,以纵横交错的直线形街道连接城内的功能区,由宫殿、居住、作坊等组成基础的城市功能区。
据先秦古籍记载,首次出现商户和集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城中百姓居住区可划分为“国宅”“闾里”两种,国宅是身份显贵的王公贵族和朝廷大臣的居住地,闾里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地,每个闾里都是高墙,对外封闭、隔绝。
闾里的模式与古代的井田制相似,与《三礼图》中的城市格局类似,大体都是在“井”字格局形式基础之上加入纵横中轴直线形成的。
里坊是闾里制度的发展,里坊制的城市格局模式遵循礼制、阴阳五行学说,方形的城市每边3座城门,对应城内的纵横向主街,灵活多变。
我国自汉至唐的一千多年间,城市中的市设在规定的地块内,在格局上看是城中城,四周全是高墙;城中的居民区小则一里建坊,大则数里建坊,都用高墙围合起来,大坊内设有十字大街,每个里坊分为4个区域,内部再分小坊,如同坊对坊,对外只开了个门,定时开闭、进出。
因此,里坊是一种相对安全、井然有序的形式,但也有监视居住的意味,其是在空间、时间上对城市生活加以限制的封闭式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传统村落形态与里坊、坊巷、街巷
传统村落形态与里坊、坊巷、街巷——以湖南省传统村落为例伍国正吴越(此文发表在《华中建筑》2007年第四期)摘要:里坊、坊巷和街巷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聚居形式。
村落是农村聚落的简称,以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特征,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城市聚居形态的影响。
文章以有关里坊制、坊巷制和街巷式的历史和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湖南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总结了街巷式村落形态的特点,从社会经济功能方面论述了村落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子。
文章最后指出了街巷式布局在当今和谐社会宜居社区的规划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里坊坊巷街巷村落形态1 前言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如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域地形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礼制思想、宗法制度、阴阳理论、风水观念、聚居伦理文化、趋利避害的心理需求等等。
人们对其研究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本文试从城市聚居的里坊制、坊巷制和街巷式布局发展的过程出发,分析湖南明清村落形态特点,从村落发展的从社会经济功能方面论述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子以及对当今社区规划建设的意义。
2 从聚落到里坊聚落是随着农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固定居民点,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早期聚落内部成员之间是相对平等的。
随着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聚落就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村落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村落成为农村聚落的简称,成为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缘清楚的固定地域的农业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宽广舞台。
”[1]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和研究文献论述,城市聚落在早期表现为以商业手工业为主要构成和散居特征的附城邑寨——城市聚居区,随着阶级分化和等级制度的加强,这种“散居型中心聚落的附城邑寨转化为等级分化的集聚型中心聚落内的里坊。
在这一过程中,……附城邑寨衍变成了城内的里坊;寨门、寨墙就自然地转变为坊门、坊墙”[2]。
3 从里坊到坊巷里坊是中国封建社会城市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为居民居处之所,起源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最终形成,并盛行于隋唐。
街、巷、弄、里、胡同、坊、市、道、路,是怎么成为道路名称的?
街、巷、弄、里、胡同、坊、市、道、路,是怎么成为道路名称的?1900年的宣内大街街道名称是地名的一种,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不好经常更改的,更改了人们会失去联系。
所以,今天的街道名大多数并不是新起的,有些街道名就很古老。
我们曾经说过,过去最普通的街道名称是街和巷,即所谓大街小巷。
《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
前后左右都通,一般城里的主要道路古代都称街。
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临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阳门大街(前门大街)、长安街,宋代苏州城的大街(卧龙街,今人民路),明清济南城的院前大街,都是当时当地最主要的街道。
1902年,前门大街巷那就是小巷了。
同样,《说文解字》:“巷,里中道”。
古时,城市称邑。
在汉代,邑往往也就是县(随便说一下,邑就是如今字中右边的软耳朵旁,阝,凡是带右阝旁的字,除少数几个与城市地位、功能有关的字之外,绝大多数都是邑名)。
邑中分为若干里,就像如今城里分几个区似的。
《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汉代许冲把他父亲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献给朝廷时称自己是召陵邑万岁里人。
显然,在“里中”一定也在“邑中”,把巷解释为“里中道”,而不说邑中道,就是为了强调巷的局部性,换句话说就是强调小巷。
巷在古代的另一种写法是衖,读音为“胡绛切”。
据清代大文字学家段玉裁说,“十七史言弄着,皆即巷字。
语言之异也。
今江苏俗尚云弄” 。
所以,如今江南一带所说的弄,里弄、弄堂的弄,一开始只是巷字的另一个读音,后来,索性分出来了。
实际上弄就是巷,一般人认为,弄更加小一点,而且常常是不通的即所谓“实窒弄堂”(死胡同)。
建于1930年的步高里与江南把巷读成弄类似,元大都的蒙古人,把巷读成了胡同,胡同就是巷。
这在拙文《胡同不是外来语》中已述,这里不再罗嗦。
上面所说的里,是居民区的名称。
有点像如今的居民小区,四周用墙围起来,“小区”的门称为“闾”。
这种“里”,实际上一直遗留到现在。
由“坊市”到“厢坊”的城市格局演变,看宋代城市管理模式的变化
由“坊市”到“厢坊”的城市格局演变,看宋代城市管理模式的变化大运河开通以后,我国经济逐步由“长安—洛阳”为轴心的内陆型横向发展形式,转变成东部沿海地区的纵向发展态势,东南沿海地区开发空前,商税收收入占宋朝国家财政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十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数十座,汴京和临安更是相继成为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小型集镇星罗棋布。
大量流动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工商业,空前活跃的城市经济,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构成宋朝不同以往朝代的社会特色。
而新的城市管理问题随之出现,秦汉隋唐时期以坊市封闭为基础的城市管理“静态管理模式”遇到严重挑战,难以继续推行。
宋人直面难题,突破历史定式,改“坊市”管理模式为“厢坊”管理模式,并施行一系列大胆变革,城市管理力度得到大幅提升。
宋朝胶东府平面图一、从“坊市”到“街市”的城市格局演变宋以前一直实行坊市建城我国城建体制,尤其是京城的建设体制,从西周起就已形成定制。
京城四周筑有城墙,墙体外有护城河。
城中核心位置是天子宫殿,以宫墙与外界隔开,形成宫城,是宫庭所在。
若干宫殿组成王城,环以高墙,是朝廷及中央主要行政机关等要害部门所在地。
王城开东西南北门,中间贯城通道为御道,御道两旁平行地开通街道;街道纵横交织,其间鳞次栉比地建着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坊”。
坊的四边用坊墙圈着,一般边长一里。
坊中是一排排房屋,居住市民。
用于商品贸易的坊特称为市坊,一般全城只建有两三个。
居民坊和市坊的大门都由专人守护,定时启闭。
商场和民户均不得向大街开门,由坊长实行严格的秩序管理。
这就是周秦汉唐时历久不变的“坊市结合、街市分离”的城建体制。
从周代起,历秦汉,到隋唐,历代政府都实行严格的城市秩序管理,封闭式静态管理的基本模式一直未变。
即,封闭坊里,实行宵禁、强力禁卫,其中,最重要措施是“宵禁制”,有专人看守坊门,入夜坊门即闭,清晨打开。
闭门期间不许自由通行与任意用火。
街上有专职军人分段巡察。
唐朝长安城白昼热闹非凡,入夜后却“大街鼓绝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唐代坊市制度
唐代坊市制度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在唐代,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坊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坊市制度是唐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唐代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坊市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唐代坊市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汉代时期,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开始实行坊制,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坊,每个坊设有坊官,负责管理坊内的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坊制逐渐演变为坊市制度,即在坊内设立市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唐代坊市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唐初至盛唐时期,这一时期坊市制度得到了初步建立和完善。
唐初时期,唐太宗开始实行坊制,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坊,每个坊设有坊官,负责管理坊内的事务。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坊市制度,即在坊内设立市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唐代坊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唐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晚唐至五代时期,这一时期坊市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晚唐时期,唐朝政府开始实行“坊市并举”政策,即将坊和市合并,由坊官兼任市官,实行统一管理。
五代时期,北方政权开始实行“州县制”,即将坊市制度纳入州县管理范围,实行统一管理。
这一时期的坊市制度,为唐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坊市制度的组成和职责唐代坊市制度由坊和市两部分组成,坊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市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坊市制度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坊的职责(1)管理坊内的事务,维护坊内的治安和秩序;(2)管理坊内的土地、房屋和人口,维护坊内的环境和卫生;(3)管理坊内的学校、寺庙和社会组织,促进坊内的文化和社会发展;(4)管理坊内的市场,维护市场的秩序和安全。
2. 市的职责(1)组织市场的经营和管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维护市场的秩序和安全,保障商贸活动的正常进行;(3)管理市场的税收和财政,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4)管理市场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的美化和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叙我国古代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过程与原因
(一)里坊制崩溃萌芽于唐中后期的长安城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
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
《诗·郑风·将仲子》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之句,毛传曰“里,居也”。
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
这时,在城市结构上,里坊整洁划一,“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诸坊“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
在市民生活上,实行严格的“夜禁”制度,即“昏而闭,五更而启”。
对于“诸犯夜者,笞二十”甚至曾出现“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的现象。
这样,唐长安城夜间坊门紧闭,坊外空无人行。
朱熹对唐代的里坊制度甚为赞赏,说:“唐宫殿制度正当甚好,居民在墙内,官街皆用墙,民出入处皆有坊门,坊中甚安”。
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以强化城市治理、防范盗贼为目的,却给市民生活、生产及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中期以后,长安城内侵街建房、坊内开店、开设夜市等破坏里坊制的行为不断出现。
随着“侵街”现象的增多,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月,又下了“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
但是,这些均未能阻止“侵街”的浪潮。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七月,左街使上奏:“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
与“侵街”行为相伴的,还有对“夜禁”的破坏。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已”。
在交易地点上,出现了坊内开店的现象。
本来,唐长安城内设有东、西二市,作为交易的集中场所。
与坊一样,市亦为市墙围合的封闭场所,且聚散以时,“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中唐以后,工商店铺冲破“市”的樊篱,渗入坊内。
(二)北宋东京的“侵街”与里坊制崩溃
早在隋唐汴州城(宋东京前身)已见端倪。
隋开皇年间,文帝东封泰山后返回长安,路过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乃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
可见当时汴州已出现商业繁荣、向街开门的现象。
至唐代,随着汴河漕运的发达,汴州商业更为发达,“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
并且“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竟然出现了通宵夜市。
五代梁、晋、汉、周皆定都开封,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后周时期,“东京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民侵街衢为舍,通大车者盖寡,上命悉直而广之,广者至三十步”,却招致一片“怨谤之语”。
于是,官方作出让步,“其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于五步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
其三十步以下至二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
相比之下,在唐长安城大街上,连植树也是禁止的,因为代宗广德元年(763)曾下诏:“城内诸街衢,勿令诸使及百姓辄有种植”。
这是官方对突破坊墙,进行营造活动的认可,为以后北宋开封的“侵街”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北宋时期,东京城“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商业繁盛,客观上要求拆除坊墙,建立新的街市制度。
但是,宋廷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力图维护与恢复昔日的里坊制,于是官私双方展开了激烈斗争,这场斗争以“侵街”为标志。
北宋伊始,即已出现“侵街”浪潮。
面对“侵街”浪潮,真宗时期,宋廷曾动真格予以制止。
咸平五年(1002)二月,“京城衢巷狭隘,诏右侍禁閤门祗侯谢德权广之。
德权即受诏,则先毁贵要邸舍,群议纷然。
有诏
止之,德权面请曰:‘今沮事者,皆权豪辈,吝屋室僦资耳,非有它也,臣死不敢奉诏。
’上不得已,从之。
德权因条上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之制,皆复长安旧制,乃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得侵占”。
但表木的竖立并非意味着“侵街”现象的终结:《宋史·王博文传》也说:“都城豪右邸舍侵通衢,(王)博文制表木按籍,命左右判官分撤之,月余毕。
”神宗元丰年间,“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居然出现了“侵河”现象。
也许,熟悉到“侵街”潮流势不可当,于是在宋徽宗崇宁年间,宋廷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等于承认了其合法性。
结果,商业店铺纷纷沿街而建,形成了街市,这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有形象的描绘。
(三)宋东京街鼓的兴废与里坊制的恢复、崩溃
街鼓,为设置在街道上的警夜鼓,宵禁开始与终止时击鼓通报。
唐太宗时,长安城“始置街鼓,俗号冬冬鼓,公私便焉”。
宋太宗时期,在制止东京“侵街”的同时,亦效法唐长安城,设置街鼓。
许多学者,还往往将街鼓在仁宗年间的废除,视作宋东京里坊崩溃的时间依据。
北宋末年,随着侵街建筑的合法化,夜禁与坊墙一样,失去了存在价值,而退出历史舞台。
从此,东京城内普遍出现了“夜市”与“早市”。
如州桥夜市“直至三更”。
马行街一带,“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处,通晓不绝”。
东京大街上,“至三更还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
四宋东京里坊崩溃的表现:街市、楼阁及官民混居
坊墙与夜禁的废除,标志了里坊制的崩溃,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除此之外,由于宋东京商品经济的繁盛,人口的猛增,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景观。
1首先是繁华街市的出现。
对此,北宋末南宋初年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详尽记载,如朱雀门外街巷、东角楼街巷、潘楼东街巷、州桥东街巷、相国寺东街巷等。
2其次,东京城中,尤其是街市中,楼阁普遍出现,也是里坊崩溃的表现。
北宋东京城大建高楼,其中有酒店、邸店、民居等,“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
3宋东京城与隋唐长安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官民混居”的形成。
北宋东京城,除了中书省、都堂及枢密院保留在皇城内之外,其他众多的中心机关则安排在皇城前南北御街两侧的街巷中。
同时,北宋官员也散居于民间。
有住内城者,还有移于外城者。
小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街巷制比里坊制更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需要,“盛极必衰”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政治上建城制度、管理制度、军事对街巷制形成影响巨大:由于漕运的发展以及军事的
需要,城市不再严格遵守周礼的建城规则,不再要求十分方正规则,内部也不再强行要求棋盘式的道路以及里坊布局。
管理制度方面统治者允许街道两侧种树、掘井、修盖凉棚:三鼓以来不得禁止行人,对夜禁的放宽;收取侵街房廊钱及废除夜禁,及街鼓的取消,都加速里坊制的瓦解。
宋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市制的崩溃,瓦肆出现,可以夜市,并到坊外设立不同行业的商店,各种商店遍布大街小巷。
街巷制适合居民生活需要。
同时庞大的军事消费加速了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的发展。
文化上市民阶层抬头、文化活动增多:科举制兴起,文人意识觉醒。
市民阶级不断壮大,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充满时代色彩的市民文艺、市民活动场所开始变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得街巷制的发展更加必要。
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街巷制取代里坊制的最主要原因。
浅叙我国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的过程与原因
景园1102
王美忱
2010305201409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