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一般护理——病情的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原则
(一)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 1.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在临床护理 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 ,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时刻把患者的生命 安危放在首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 现一些细微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 有效、优质的服务。如血证患者,若患者自 诉自觉咽喉部有血腥味,则为咯血或呕血的 先兆,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 而危及患者生命。
1.望诊--望舌色
淡白舌:虚证、寒证。 红舌:热证。 青紫舌:寒证、瘀血、热证。
1.望诊--望舌形
胖大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多属脾肾阳虚,水 湿内停。 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多属气血阴液不足。 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干燥皱缩,舌色较暗,多 属实证。 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色淡质嫩,多属虚证。 裂纹舌:舌面有明显裂沟,多因精血亏损,舌体失 养所致。 芒刺舌:舌面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 手,多因里热炽盛,邪热内结所致。
“传之于脾”,因肝藏血,脾主运化,肝血有赖于脾
的滋生,脾的运化又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气郁结 ,疏泄不畅,则脾失健运,可见腹胀、纳呆、恶心 、呕吐、腹泻等症状。 “气舍于肾”,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与肾精互相滋 养,若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而至水不涵木, 在病情观察时可见头痛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 等症状。 “至肺而死”,因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气的升发 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若肝失疏泄影响肺气的 肃降功能,可见患者胸满喘促,甚则不能平卧等危 重症候。
1.望诊
望诊:是指运用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
病情,如色、神、形、态、头颈、五官、躯 体、四肢、皮肤、络脉,以及排泄物、舌象 等,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以推断体内的变化 ,作为辨证施护的依据。

中医护理学基础:一般护理——病情的观察

中医护理学基础:一般护理——病情的观察

中医护理学对病情观察有其独特之处,有⼀套完整的辨证施护的⽅法,在病情观察时运⽤中医基础理论,准确地发现病情变化,掌握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配合抢救,以挽救病⼈的⽣命 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有利于全⾯了解病情,正确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周到的护理。

有利于积累丰富的科研资料和总结经验。

病情观察的要求 掌握病情观察的原则 掌握证候传变规律: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观察经络反应 病情观察的⽅法 运⽤四诊的⽅法,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员运⽤望、闻、问、切有⽬的地搜集病⼈病情资料,调查了解疾病发⽣发展变化,对病情进⾏观察和分析,从⽽确定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计划。

1 望诊 护理⼈员利⽤视觉,对⼈体全⾝和局部的⼀切情况及其排泄物等,进⾏有⽬的地观察,即是望诊。

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体的神、⾊、形、态,以推断体内的变化,作为辨证施护的依据。

如《灵枢·本脏篇》中所说。

◎观察神◎观察⾯⾊◎观察形态◎观察头颈五官◎观察齿、龈、咽喉◎观察⽪肤◎观察⼩⼉⾷指络脉◎观察排泄物◎观察⾆象 2 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和嗅⽓味两⽅⾯。

早在《内经》时代就有闻诊的记载,通过闻诊可以了解脏腑的功能变化。

◎听声⾳◎嗅⽓味 3 问诊 问诊是临床诊察疾病的重要⼀项,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医家向来重视问诊,如《素问·三部九候论》、《疏五过论》。

问诊包括以下⽅⾯的内容:◎问⼀般情况◎问⽣活史◎问家族史和既往史◎问起病◎问现在症状  4 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对病⼈的肌肤、⼿⾜、脘腹及其他部位的触、摸、按、压,从⽽获得辨证资料的⼀种诊疗⽅法。

《内经》认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可见,脉诊是中医学的精华之⼀,对于临床的病情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脉诊◎按诊 运⽤辨证的⽅法分析病情 对于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应通过辨证的⽅法进⾏分析,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临床常⽤的辨证⽅法包括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营⾎辨证、三焦辨证等。

中医护理基本内容ppt课件

中医护理基本内容ppt课件

神情 神志清晰 精神不 大虚:精神萎靡, 虽神识似
表情自然 振思维迟 意识模糊大实:神 清但烦躁

昏谵语,卒倒神昏 不安
体态 肌肉不削 反应灵敏
肌肉松 大虚:形体羸瘦, 虽思欲活
软 动作 反应迟钝大实:循 动但不能
迟缓
衣摸床,撮空理线 自转
握拳牙闭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二、望面色 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反映。
面目身俱黄(黄疸),属湿证 鲜明如橘色(阳黄),属湿热熏蒸
晦暗如烟熏(阴黄),属寒湿郁阻
【黄 色】
萎黄图例
黄胖图例
黄疸(阴黄)图例
【白 色】
主病: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面色淡白消瘦,属营血亏虚 面色晄白(白而虚浮),属阳虚或阳虚水泛证
面色突然苍白,伴冷汗淋漓,多为阳气暴脱;若 伴腹痛剧烈或战栗,多为阴寒内盛,寒凝结滞, 经脉拘急所致。
体瘦:形瘦食少,皮肤干燥, 多属阴虚有火之征,故有“瘦 人多火”之说。 若骨瘦如柴,肌肉干瘪,是脏 腑精气衰竭之象。
(二)望 态
【概念】
即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肢体的异常动作来 诊察病情的方法。
【内容】
望姿态






姿
姿




【望态要点】
凡动者、强者、仰者、伸者 ——多属阳证、热证、实证
【白 色】
苍白图例
晄白图例
【黑 色】
主病:肾虚、寒证、水饮证、瘀血证
面色黧黑,属肾阳虚衰,阴 寒凝滞的虚寒证
面黑干焦,属肾阴亏虚,虚 火上炎。
眼眶发黑,属肾虚或有水饮,妇人多有 崩中漏下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
《黄帝内经》中提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一天中常会出现早晨病情 渐轻,中午病情稳定,深夜病 情最重的周期性变化。
生活起居护理的原则
(二)环境适宜,慎避时邪
环境是指空气、水源、阳光、土壤、植被、住宅、社会人文等因素综合起来所形成的人 类 生活工作的外部条件。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的优劣,直 接影响人寿命的长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 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说明阴阳四时 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所以懂得养生的人,春夏保养阳气,秋冬保养阴气,从根 本上来 保养身体,才能和万物一样,顺应阴阳之性而生活于生长收藏的规律之中。如果违反 了四时阴 阳变化的根本规律,损害了生命的根本,真气亦随之败损。所以,阴阳四时的变化, 是万物成长的终始,是死生的根本,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是健康的法则。
生活起居护理的方法
(二)睡眠护理
1.顺应四时阴阳调睡眠:维持正常睡眠是维护人体健康的保 证。醒着的时候阳气在活动, 是阳气消耗的过程,长期剥夺睡眠时间,阳气则会过度消耗,人体阴阳失衡,疾病将会发 生。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护理措施,保证充足而适 当的睡眠时间,以利 其尽快恢复机体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达到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气候的异常变化与疾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生活起居护理的原则
(三)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起居有常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规 律。劳逸适度,是指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凡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都要保持适度的休息与活动。 中医学认为,过度劳累常常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坐、卧、立、行,若是 持续过 久,也会损害机体。因此在起居上要注意避免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 避免劳神。

中医护理基础-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基础-病情观察

19:6
(一)望诊
望小儿指纹: 1.望神 通过观察3岁小儿食指内 2.望色 侧络脉的形色(粗细和五种 3.望形体、望姿态 颜色)、浮沉、长短(有风、 4.望头颈五官 气、命三关),来判断疾病 性质、轻重及预后 。 5.望皮肤 白色 6.望小儿指纹 7.观察排泄物 8.望舌
(1)望形体:形体强壮者其五脏功能旺盛。病 ( 1)得神:目光炯炯有神,神志清楚,语言 (1)观察头面颈项:病人头形过大(脑积水) 通过观察通过观察排泄物 如大便、小便、呕吐物、 人虚胖,面色苍白,多为阳气不足;形瘦肌削、 清晰,反应灵敏,身体活动自如,表示正气充 或过小;颜面或四肢浮肿;颈部痰核或瘰疬;病 痰涎的形、色、质、量的变化,以了解各有关脏腑 面色苍黄,多为阴血不足; 畸形如鸡胸龟背, 沛,预后良好。 人头项强直;头项软弱,不能昂首等。 的病变和邪气的性质。 头长颈细,多见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脾胃失养。 望皮肤: 主要是观察皮肤色泽和皮疹等。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或惊风 ( 2 )失神:目光呆滞,语无伦次,反应迟钝, (2)观察头发:头发状态反映精血的盛衰。正 (1)观察大便 :大便色黄如糜且恶臭;大便泻下 病人动作异常,如见病人眼、面、手足趾 出现 皮肤色黄伴目黄、尿黄的属黄疸,色鲜明为阳黄, 寒邪凝滞,经脉瘀阻 动作迟缓,或撮空理线(出现幻觉),四肢冰 常人发黑浓密而润泽;发黄稀疏,干枯不荣;头 如水或夹有未消化食物;腹泻肠鸣、身重倦怠;大 震颤、抽搐,是热盛动风,或阴虚、血虚动风。 色暗晦为阴黄。皮肤发斑,斑色红为温热之邪入营 发大量可见脱落或花白干枯。 冷,大肉瘦削等,是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 便有血,色鲜红且先血后便的是近血(来自肠道、 若见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 血,红润为顺,暗红或紫赤则为逆;皮肤斑疹,如 提示预后不良。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称为“少 (3)观察五官:包括观察目、耳、鼻、口唇。 肛门),色黑褐且先便后血的是远血(来自胃幽门 2.赤色:主热证(实、虚) 于痉证(破伤风)。 粟米高出皮肤者为疹,不出皮肤者为斑。麻疹色红 神”。 病人双目白晴发黄为黄疸,白晴红赤为热证;目 以上部位),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的是痢疾。 (2)望姿态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体位状态可 邪热亢盛,脉络贲张或阴虚阳亢,虚火上炎 润,依次出疹为顺,赤紫暗滞则为热毒内盛,淡而 ( 3 )假神: 危重久病之人,突然精神好转, 巢浮肿,两目斜视,两目上。耳内流脓,耳轮干 (2)观察小便 :小便清长,短少赤涩。艰涩疼痛; 推知病情。如病人喜动者多属阳;喜静者多属阴; 不红或突然蜇伏不见是正虚邪气内陷,是属逆象, 欲见亲人,目光转亮,言语不休,语音清亮, 枯焦黑;鼻翼煽动;鼻柱溃烂塌陷;口唇淡白; 尿如脂膏,尿中有沙石。 病人卧时喜面向里避光,伴精神差,多为阴寒、 应当提高警惕。皮肤白瘩是白色丘疹,晶莹透亮, 饮食突然大增等,意谓患者陷入阴阳即将离绝 口唇红赤;口唇暗紫;病人口开不闭;口眼歪斜; 3.黄色:主湿盛:湿热或寒湿 (3)观察呕吐物 :清稀味淡;呕吐物酸臭且夹杂 虚证;病人喜仰面露足,常揭去衣被,多属热证; 属湿郁热盛;皮肤干枯无弹性,是热盛伤津或肺阴 状态,多见于濒死前。 口噤不语。 未消化食物;咳吐鲜血或痰中带血,含有食物残渣。 内外寒湿,或中寒脾虚湿盛 病人躺卧缩成一团,喜加衣被,或喜热者,多属 亏损。 (4)观察齿、龈、咽喉:牙根疼痛,牙龈红肿, (4)观察痰涎 :痰色清淡,有泡沫,无泡而黏; 寒证。病人坐而仰首喘息为痰涎壅盛肺实证;病 观察皮肤形态还应观察有无疔、疖、疽、痈等。 4. 痰白滑;痰黄而稠;咳唾之物脓如米粥,或见脓血 :虚证、寒证、血虚 牙根松动而隐隐作痛,牙龈易出血。咽喉红肿疼 人坐而俯首,气短懒食,则属肺气虚或肾不纳气。 寒邪、失血或久病气虚血亏 痛或化脓,咽峡娇嫩鲜红;咽喉间若见白膜,刮 腥臭;多唾者;口苦涎黏。 病人坐而不得卧,属心阳不足,水气凌心之重证。 之不除,重刮则出血又生白膜的为白喉。 5.黑色:肾虚、寒、痛证、水饮或血 肾亏、寒凝、水泛、血瘀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病情观察

结果记录客观真实
对观察结果要及时进行细致、 准确的记录
观察方法科学有效
掌握各种病情的观察方法、及 时、准确地了解病情的变化
病情观察的 方法
病情观察 内容
在此输入您的标题文字
四诊
望、闻、问、切是中医收集病情 资料的基本方法
辩证
运用各种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进一步判断与确定疾病的性质、 部位
01
舌象
. 判断疾病 转归和预 后的重要 依据
02
03
脉象
反映全身脏 腑功能、气 血、阴阳的 生理信息.
排泄物
观察大小便、 呕吐物、痰液、 汗液 、经带等 排泄物的性状、 量、色、次数
小结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
参考资料 《中医护理学》第4版 孙秋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谢 谢!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第五节 病情观察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3/ 掌握病情观察的要求、舌象
的观察
02/ 熟悉病情观察的目的、方法 和内容
病情观察的 目的和要求
病情观察 方法和内容

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判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

及早发现危重证候和的
观察内容重点明确
护士应熟悉病人病情和当前治 疗护理的要求,有重点、有目 的的对疾病的症候进行观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中医护理学第十二章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学第十二章病情观察

中医基础知识 11/5第七章第一节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目的(一)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二)了解病势,准确判断预后(三)及时发现危重证及并发症,为抢救赢得时间(四)了解治疗效果和反应二、病情观察的要求(一)用中医理论指导病情观察(二)必须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三)熟练掌握抢救技术三、病情观察的方法(一)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变化(二)开展辨证分析,实施护理计划四、病情观察的内容(一)一般状况(二)主要症状与体征(三)舌象与脉象(四)各种排泄物(五)药物效果与反应(六)情志变化病人烫伤的防护措施【预防措施】1. 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烫伤高风险患者,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并落实预防措施。

2. 需保暖的患者:使用热水袋时,外加布套;加强巡视,班班交接,检查病人皮肤情况。

3. 使用烤灯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烫伤。

4. 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妥善放置暖瓶及开水、热汤等热源物质,防止发生烫伤。

5. 加强开水房的管理,防止儿科病人误烫伤。

【程序】————【应急预案】1.发生烫伤后,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根据情况处理,记录详细情况(发现时间、烫伤范围、深度)。

2.班班交接烫伤创面,直到愈合。

3.护士长24小时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隐患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和医务部。

【程序】————中医基础知识 11/12第七章第二节生活起居护理概念:生活起居护理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病患罹身,生活起居方面不能自理,按照医院的等级护理制度和护理计划,分别给予病人合理的护理和照料。

一、目的:1、保养病人机体的元气2、提高自身驱邪与修复机制。

3、使体内阴阳达到平衡,祛病康复。

二、内容: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

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指顺从四时阴阳寒暑的变化以及四季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来调养病人的形神,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这些认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 医 护 理 病 情 观 察
刘 志 梅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思考题:
1、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主要内容。
2、五色主病。
3、得神与失神、自汗与盗汗 、癃闭与遗尿 。
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特色护理的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情志 护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愈后调护等。 这些护理措施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 康复。
2、要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任何病人都要做到 关心、体贴、爱护、缜密地观察病情变化, 要多深入病房,多与病人接触,对一切细 微的变化都应注意观察,做到多看、多问、 多观察,不要放过任何可能发生危险的症 状变化,以获得抢救的最佳时机。如血证 病人,若病人自诉自觉咽部有血腥味,则 为咳血或呕血的先兆,应立即采取止血措 施,防止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望舌态是观察舌体的动态,包括强硬、痿软、 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等。
观察舌苔,包括望苔色与苔质两方面。望苔 色,若见白苔,是为表证、寒证;白苔而舌淡, 多为里寒证。舌上满面白苔,如白粉堆积,为外 感秽浊不正之气,热毒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或 内痈;若见黄苔,是为热证,里证。苔黄甚即邪 热甚。若见黑苔,是为热极或寒湿证。苔黑而燥 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苔黑而润滑, 则多属阳虚寒盛。望苔质,若见薄苔,为病邪在 表,病情较轻;若见舌苔厚者,多为病邪入里, 病情较重内有饮食痰湿积滞。
图片
• 图片
观察颈项,若见病人颈部有肿物,常 见瘿瘤或瘰疬。如果发现病人头项强直, 则为痉证实邪;若见头项软弱,头重倾垂, 则为正气虚弱。 观察头发,可以了解肾气的盛衰,发 黑浓密而润泽,是属肾气盛而精气充足; 若见发黄稀疏干枯不荣,是属精血不足, 肾气亏虚。若大病之后或虚损日久,可见 到病人头发全部脱光。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完整版)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完整版)
养形:饮食、活动、休息、环境 养神:情志调摄
二、劳逸适度
(一)避免过劳 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神劳(久思)
(二)避免过逸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三、环境适宜
(一)病室安排恰当:
寒证、阳虚证: 热证、阴虚证:
(二)通风整洁 (三)温湿适宜 (四)光线适度
健康真好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 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 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第三节 情志护理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一)情志正常,脏器调和
脏腑 气血 阴阳 调和
情志 正常
调畅脏气 助正抗邪 促进健康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二)情志异常,内伤脏腑 1.直接伤及内脏 易伤及心、肝、脾三脏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变化
疗法
激怒
• 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
疗法
• 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思虑
疗法
张子和.《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
药食法 暗示法
说理 开导
以情 胜情
顺情 从欲
发泄 解郁
移情 解惑
六、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一)清静养神:淡泊宁静、意守 (二)情志舒畅:乐观、开朗 (三)修身养性 (四)平和七情
四、情志护理的原则
(一)诚挚体贴,全面照顾(护理提供)
(二)因人施护,有的放矢(护理提供)
(三)乐观豁达,怡情养性(护患双方)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

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意义:病情观察对中医内科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护士可以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而且,观察病情还有助于与医生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二、病情观察内容:1.生命体征的观察: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测量和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

2.病情表现:观察患者的主诉、症状和体征,包括患者的味觉、食欲、排尿、排便等方面的改变。

尤其注意病情的恶化或者突然变化,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3.患者行为和精神状态的观察:观察患者的行为活动、精神状况、睡眠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要关注其情绪的波动,是否出现自残倾向等。

4.皮肤的观察: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弹性等情况,了解患者的体液情况和水肿程度。

5.疼痛的观察: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位置、性质以及对疼痛的感受等。

可以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或面部表情法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6.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观察:观察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三、病情观察的方法与技巧:1.定期观察: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制定观察的时间表,定期观察患者的状况。

及时记录观察结果,与之前的结果比较,发现问题时,及时向医生报告。

2.聆听患者的诉求: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鼓励患者自主表达症状和感受,注意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3.观察整体:观察患者所呈现的整体状况,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行走步态等。

通过观察整体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一般状况。

4.观察细节:观察患者的细节,如皮肤颜色是否正常、呼吸是否平稳等。

通过观察细节可以发现患者的特殊状况。

5.联合多学科观察:在观察患者病情时,可以联合多学科进行观察。

中医内科护士可以与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等进行合作,共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四、结语: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学第十二章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学第十二章病情观察

中医基础知识 11/5第七章第一节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目的(一)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二)了解病势,准确判断预后(三)及时发现危重证及并发症,为抢救赢得时间(四)了解治疗效果和反应二、病情观察的要求(一)用中医理论指导病情观察(二)必须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三)熟练掌握抢救技术三、病情观察的方法(一)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变化(二)开展辨证分析,实施护理计划四、病情观察的内容(一)一般状况(二)主要症状与体征(三)舌象与脉象(四)各种排泄物(五)药物效果与反应(六)情志变化病人烫伤的防护措施【预防措施】1. 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烫伤高风险患者,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并落实预防措施。

2. 需保暖的患者:使用热水袋时,外加布套;加强巡视,班班交接,检查病人皮肤情况。

3. 使用烤灯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烫伤。

4. 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妥善放置暖瓶及开水、热汤等热源物质,防止发生烫伤。

5. 加强开水房的管理,防止儿科病人误烫伤。

【程序】————【应急预案】1.发生烫伤后,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根据情况处理,记录详细情况(发现时间、烫伤范围、深度)。

2.班班交接烫伤创面,直到愈合。

3.护士长24小时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隐患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和医务部。

【程序】————中医基础知识 11/12第七章第二节生活起居护理概念:生活起居护理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病患罹身,生活起居方面不能自理,按照医院的等级护理制度和护理计划,分别给予病人合理的护理和照料。

一、目的:1、保养病人机体的元气2、提高自身驱邪与修复机制。

3、使体内阴阳达到平衡,祛病康复。

二、内容: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

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指顺从四时阴阳寒暑的变化以及四季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来调养病人的形神,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这些认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

中医一般护理(一)

中医一般护理(一)

中医一般护理(一)内容概要: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定义:通过对患者疾病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对病情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中医护理学病情观察的特色: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结合西医视、触、叩、听准确了解病情变化。

1.病情观察的目的:(1)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2)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3)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4)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2.病情观察的原则(1).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2.)掌握证候传变规律,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观察经络的反映。

3.病情观察的要求(1)要具备高尚的护理道德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观察内容全面重点明确护理人员应熟悉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要求,有重点、有目的地对疾病的症候进行观察。

(3)细致而准确地观察病情能用计量表示的要用具体数量;不能量化的症状和体征,描述客观、真实。

(4)排除干扰获取正确结果A.患者性格秉性不同,可能影响观察结果B.患者对病情的忍耐程度不同,形成表现上的差异C.由于患者的特殊思想情况造成病情叙述中的差异D.其他情况(5)全面综合分析判断(6)认真记录观察结果,必要时进行床头交接班,发现异常或危重情况时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4.病情观察的内容(1)一般状况神志、精神、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睡眠、饮食、二便、活动等。

(2)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病情观察的重点(3)舌象和脉象舌象:a.判断正气盛衰.b.辨别病位深浅c.区别病邪性质d.推断病情进展脉象:a.了解病位深浅b.推断疾病的性质c.推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5.病情观察的方法A.听取患者主诉,详细了解病情发展B.深入病室观察,获取准确资料C.运用四诊的方法,观察病情变化D.运用辩证方法分析病情E.观察治疗和护理效果,及时修改护理计划生活起居护理《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1. 引言中医内科护理是指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观察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

2. 重要性病情观察是中医内科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舌苔、脉象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康复速度。

同时,病情观察还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病情恶化的风险。

3. 病情观察的内容病情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症状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

护士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身体的不适感、疼痛情况、体温变化等,记录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3.2 舌苔观察舌苔是中医诊断常用的观察指标之一。

护士应该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厚度、湿润程度等变化,记录并向医生汇报,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3.3 脉象观察脉象是中医诊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护士应该观察患者的脉搏情况,包括脉搏的频率、强度、规律性等变化,记录并向医生通报,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3.4 病情记录与汇报护士应该及时记录各项病情观察结果,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病情汇报。

病情记录要准确、详细,包括观察时间、患者基本信息、主要症状、舌苔和脉象的变化等,并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病情观察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4.1 仔细观察护士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和脉象的变化,避免遗漏重要信息,确保病情观察的准确性。

4.2 及时反馈护士发现患者症状变化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避免延误病情。

4.3 按要求记录护士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和标准记录病情观察结果,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 总结中医内科护理病情观察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和脉象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

只有通过全面而准确的病情观察,才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确保患者的康复。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内容和方法:1、一般状况包括神色、精神、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睡眠、饮食等。

这些内容虽比较简单易取的项目,但却十分重要。

例如神色的改变,常是反映机体正气的盛衰,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上有较大的意义。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被称为生命体征,也说明在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

2、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病证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主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

而这些症状的好转与恶化,常反映病情的她转与恶化。

主要症状的转移,又常提示病证在质上的变化。

所以,围绕主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察的重点。

例如腹泻病人的主症为大便次数多而稀溏,观察重点应是大便的次数、性状,以及围绕腹泻而出现的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证。

这些症状一般可随大便次数减少而减轻。

但如出现腹泻突然中止,而主症转为高热、四肢厥冷、出冷汗、面色发灰等证,则是病证转为湿阻热遏、阴阳离绝的危症。

3、舌象和脉象(1)舌象:舌象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

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辩证施护中尤为重要。

它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病情的进展,是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①判断正气盛衰:观察舌质可知正气盛衰,观察舌苔可知邪之出入。

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是胃气旺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

②辨别病位深浅: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初期,病邪较浅,病位在表: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红绛为热入营血,病情危重。

③区别病邪性质:如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多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腻苔则是湿热。

舌偏歪多为风邪,舌有瘀斑或瘀点则为瘀血等。

④可推断病情的进展:舌苔与舌质,往往随正邪的消长和病情的进展有动态的变化,尤其是外感热病中更为显著。

如舌苔由薄白转黄,进而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为热盛伤津。

反之,舌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往往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病情好转之象。

所以,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中,一定要仔细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舌象的变化。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常舌象及病理舌象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2. 掌握寒热、汗、疼痛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3. 熟悉全身望诊、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4.熟悉正常脉象和常见病理脉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5.了解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问耳目、问头身胸腹不适、问妇女、问小儿的基本内 容及临床意义。 6. 了解闻诊、按诊的基本内容与临床意义。
第一节 望 诊
二、局部望诊
望痰涎——热痰、湿痰、燥痰、咯血、肺痈 望呕吐物——寒呕、热呕、伤食、湿热、血瘀 望大便——清稀、黄褐、陶土、干结、便血 望小便——清长、短黄、带血、血淋、尿浊、石淋
第一节
四、舌诊 脏腑分属 望舌方法 望舌意义 望舌质 望舌苔
望诊
四、舌诊
第一节 望 诊
舌色
望舌质
舌形
舌态
预习案例
李某,男,25岁。 患者身体素盛。三天前因气温骤高,汗出当风,次日即见咳嗽,发热微恶风寒, 今日上症加剧而来门诊。症见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 喉红肿疼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思考: 1.上述临床表现分别是通过哪一诊法收集到的资料? 答:咯痰黄稠、咽喉红肿疼痛、舌尖红、苔薄黄等通过望诊而收集;咳嗽通过 闻诊而收集;微恶风寒、口微渴、鼻塞流涕等是通过问诊而收集;少汗、发热、 脉浮数等通过切诊而收集。 2.请运用四诊及其它有关知识,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 答:该患者三天前因汗出当风、腠理开泄而外感风热之邪。风热犯肺,卫气奋 起抗邪,肺卫失调,故见上述临床表现。其病因为风热外邪,病性为热,病位 在肺卫,此时邪盛而正未衰,邪正斗争剧烈,故呈现有余亢盛之侯。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内容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内容

(2)脉象:通过脉象的诊察,也可作为判断疾病 的病位、病性和推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①了解病例位的深浅: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②推断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 热证;洪脉多为邪实,脉细数多主正虚;芤脉见 于失血,脉微欲色为阳气衰微等。
③推断疾病的进展和转归: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 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虚损,亡血失精而反 见洪脉,则多属于阴竭阳脱之危象。外感热病,热 退脉见缓和,是病向愈之候,若脉急而数,烦躁者 ,则病进。战汗时,若汗出脉静身凉,为病情好转 ,若见脉象急疾,病人又烦躁不安,汗出热不退, 为正不胜邪之危候。但在脉象观察中,要注意病、 脉、证合参。在一般情况下,病、脉、证是相符的 ,但也可出现不相符的特殊情况。因此,在临床运 用时需通过四诊合参后再决定是“舍证从脉”还是 “舍脉从证。”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内容
(一)一般状况
包括神色、精神、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睡 眠、饮食等。这些内容虽比较简单易取的项目, 但却十分重要。例如神色的改变,常是反映机体 正气的盛衰,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上有较大的意 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被称为生命体征, 也说明在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
病证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 主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好 转与恶化,常反映病情的她转与恶化。主要症状 的转移,又常提示病证在质上的变化。所以,围 绕主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察的重点。例如腹 泻病人的主症为大便次数多而稀溏,观察重点应 是大便的次数、性状,以及围绕腹泻而出现的腹 痛、发热、里急后重等证。这些症状一般可随大 便次数减少而减轻。但如出现腹泻突然中止,而 主症转为高热、四肢厥冷、出冷汗、面色发灰等 证,则是病证转为湿阻热遏、阴阳离绝的危症
②辨别病位深浅: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初期,病邪较 浅,病位在表: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红 绛为热入营血,病情危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基础:一般护理——病情的观察
中医护理学对病情观察有其独特之处,有一套完整的辨证施护的方法,在病情观察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准确地发现病情变化,掌握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配合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有利于全面了解病情,正确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周到的护理。

有利于积累丰富的科研资料和总结经验。

病情观察的要求
掌握病情观察的原则
掌握证候传变规律: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观察经络反应
病情观察的方法
运用四诊的方法,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有目的地搜集病人病情资料,调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对病情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确定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计划。

1 望诊
护理人员利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即是望诊。

望诊的主要内容是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推断体内的变化,作为辨证施护的依据。

如《灵枢·本脏篇》中所说。

◎ 观察神◎ 观察面色◎ 观察形态
◎ 观察头颈五官◎ 观察齿、龈、咽喉◎ 观察皮肤
◎ 观察小儿食指络脉◎ 观察排泄物◎ 观察舌象
2 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

早在《内经》时代就有闻诊的记载,通过闻诊可以了解脏腑的功能变化。

◎ 听声音◎ 嗅气味
3 问诊
问诊是临床诊察疾病的重要一项,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医家向来重视问诊,如《素问·三部九候论》、《疏五过论》。

问诊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 问一般情况◎ 问生活史◎ 问家族史和既往史
◎ 问起病◎ 问现在症状
4 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脘腹及其他部位的触、摸、按、压,从而获得辨证资料的一种诊疗方法。

《内经》认为“微妙在脉,不
可不察”,可见,脉诊是中医学的精华之一,对于临床的病情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 脉诊◎ 按诊
运用辨证的方法分析病情
对于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应通过辨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在进行病情观察时,根据不同的病证采取相应的辨证方法,如外感病中“伤寒”运用六经辨证方法,外感病中“温病”则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对病情进行辨证分析,为辨证施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察治疗与护理效果,及时修改施护措施
在进行病情观察时,不仅要收集有关病情变化的资料,还应观察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如何,以便验证所制定的护理计划是否正确,是否应该进行修改和补充,使护理措施能够与疾病的变化相适应。

病情观察是辨证施护的前提,只有掌握了病情观察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做到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防止并发症和危重急症的出现,使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所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