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
《认识周长》教案(精选13篇)《认识周长》篇1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尺子,树叶,卡片等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描一描】1,同学们,天是越来越冷了,到处树叶飘落.老师来的时候搜集到了一些树叶,想欣赏一下吗你收集了哪些(举起来)这些树叶真漂亮,你能在纸上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吗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实物投影展示)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沿着什么,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说得真好!谁再来说(板书:边线)【如果没出现这样的词语,在演示后教师说:我们把这样的一周(手势)的长叫做:边线】【说一说】看我们画的图形,这画的其实就是树叶的什么啊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摸一摸】那我们能一起摸一摸你手中树叶一周的边线吗边摸边说说什么是它一周的边线.(一名展示说)4,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或摸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 这一周边线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师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又让学生用描的方式把图形保留下来描树叶的轮廓,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在不断地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二,通过实例,认识周长【指一指,说一说】我们通过树叶的边线,认识了树叶的周长,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游泳池,),你能指出他的边线吗先指给同桌看看,然后指名上台指.池口边线是什么颜色黑色的一圈就是池口的边线.那么这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我们就叫做池口的什么呢 (周长) 【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周长还有很多,看.(课件出示其他图片)【描一描】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上的边线,那这些平面图形有边线吗如果选择你喜欢描的一幅你选择谁能一笔描出它的边线吗其他人都能吗(课件练习2)打开书翻到62页,拿出水彩笔,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描完后展示.我们同学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谁来说说它们的周长 (长方形先开始)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无论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我们都可以叫做边线,而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练一练】看我们同学学的这么认真,两只小甲虫也来凑热闹拉,它们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只爬的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教师进一步来揭示周长的含义,通过实际物体的边线周长抽象到平面图形的周长,再到数叶的小甲虫围周长的富有童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完善周长的概念,同时为周长的测量引入到实际物体埋下伏笔.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赋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纯真的儿童气息和快乐的生活情趣,而且切实帮助学生建构了对"周长"的理解,加深对"周长"的认识.)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测量周长】1,那么小甲虫到底爬了多远我们有办法测量吗谁来说说 (集体交流)然后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2,试一试:是不是所有的周长都要围一围呢请看,谁先说说它的周长是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周长,同桌各选一个量一量,算一算.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树叶和平面图形周长,说明我们一定是要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直线图形选择直尺比较合适,曲线图形选择围的方法比较好.3,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出示五角星)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呢有不同的方法吗(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先让学生从"数叶的周长的测量"过度到"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这样符合儿童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进而总结出周长的测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曲线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象这样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 【练一练】咱们研究了周长的测量方法,下面图形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的周长吗要求用算式表达出计算的过程谁来口答 (练一练4)为什么这样就是它的周长这些图形周长你能很快算出来吗要不要用尺子去量为什么小组合作自由解决这个问题.练一练5你怎么算的 (结合学生的算法板书)同学们真聪明,不仅会用各种方法计算周长,还能感借助方格图,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在方格纸上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重点是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渗透了转化,割补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总结评价】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我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你觉的小组里谁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拓展】今天的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课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做树叶书签.今天你们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大家一起记住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我们喜欢的树叶制成书签.在背面写上上课时间.展示(成品)《认识周长》教案篇2教学目标: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和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难点: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感受周长同学们都有在操场上跑圈的经历,如果,我想跑一圈,该怎么跑生:……哦,选好起点,从起点出发,跑一圈回到起点,这就是操场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这有一片树叶,有3只小甲虫,沿着树叶爬了一圈,仔细观察,谁爬的距离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演示)生:第1只……为什么第2只不是 (不够一圈)为什么第3只也不是 (超过一圈)二,动手操作,体验周长刚才我们找到了操场,树叶表面的周长,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图形的周长呢生:长方形,圆形,……请你看看你的周围,什么东西的面就是长方形的生:……拿好你的书,请你摸一摸,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体验门的面也是长方形的,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上台指你能指出黑板表面的周长吗请你来试试.学生上台指为什么黑板这条线段你不指呢生:它不是……(课件出示长方形)哦,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板书)"围成"是什么意思生:封闭.(课件出示正方形)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学生上台指.正方形的周长是生: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课件出示三角形)那三角形的周长是生: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总长.学生说老师指.(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这么多图形,一个一个说太麻烦了,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它们的周长生:围成图形所有边的总长.(板书)什么是周长学会了吗吹牛吧!那我来试试,这有几个图形,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学生辨析三,探索办法,测量周长认识了周长,现在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我该怎么办生:用尺子量.量几次呢 (3次)再把3次的结果加起来就知道它的周长了.长方形呢它的周长,你觉得要量几次呢生:4次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生:2次为什么可以只量2次呢生:它对边相等.量出一条就知道另一条的长度了.你们听明白了吗如果是正方形,最少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生:1次为什么生:四条边一样长.像这些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用尺子量,那有的边不是直的,(课件出示圆形)我们怎么办生:用软尺,用绳子围……这些办法真不错.不能直接量的,我们可以借助别的东西来量.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你觉得你学得怎么样……想不想继续挑战自己(课件出示思考题)想一想,下面这个图形量几次就能知道它的周长生:……(课件演示)刚才他说的方法就是……,瞧!移完以后,这是个什么图形呢那我们可以量几次就知道它的周长了呢下课.《认识周长》教案篇3教学内容:三年级认识周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理周长高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余人合作,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客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的自信.教学过程:一 ,导入:1,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说.①小朋友围着操场跑了一圈②彩灯沿着心形牌匾走了一圈③老爷爷在白菜地一圈周围上栏杆④在照片四周边上镶了一个相框2,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结:像这样一圈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二,感悟生活中事物面的周长1,3个实物图,指指表示他们的周长(树叶,方巾,红领巾)互相说说,上来指指表示它们是从那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的(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我是从这里开始又到这里结束) 第一个2生指,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小结:不管我们从哪里开始,都是沿着地图走了一周2,找找生活中物体面的周长(互相说说,注意语言要规范)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腰围,头围.3,找一找:——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长——面的周长比桌面周长短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有周长,而且还有长有短.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1,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如果有请指出来,为什么第四个图形没有周长2,有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周长吗⑴小组内先商量办法,再用工具试试.⑵合作时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3,交流⑴长方形{a.4条边量后,相加b.只量长宽再分别×2 追问:长方形有4条边,为什么只量2条边,利用长方形特点就可以更方便地求出周长了}⑵圆:{a.用毛线,圈圈,量一量毛线的长度 b.对折,围半圈×2把曲线圆形利用毛线来围,再拉直了量,化直为曲,很方便}⑶{a.量个边长度相加 b.转化成正方形 1条边乘以4求出}小结:刚刚同学们发挥聪明财智用绳,量一量,加一加或转化再量,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求出了它们的周长.四,练习一个人想围甲走一圈,另一个想围乙走一圈,谁走的路长,想想回答,为什么五,你今天学了什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认识周长》教案篇4学习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预设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推荐阅读]
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推荐阅读]第一篇: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课程标准对于“周长的认识”这一具体的课程内容,在内容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目标要求,即“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1一、教材说明1、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2、教材简析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同时也将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理解周长的概念则是本单元的学习基础。
这里的周长概念不仅局限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包含所有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编写的目的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图形,另一方面学生只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真正理解。
把认识周长单列为一个教学内容是西师版教材编写的一个创新。
教材通过让学生摸、描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对周长的理解,组织学生测量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力求让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我们应当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
二、说学生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另外,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
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教师要注意启发、指导学生的学习。
周长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
周长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一名优秀的教师即使是课前准备也不会放过,教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规划一份合理的教案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周长数学说课稿,感谢您的浏览!周长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与探究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字面上来看,周长的概念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学习面积之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总是容易发生混淆。
究其原因,还是对周长概念认识的不到位。
周长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词:封闭图形、一周、长度。
教学时我们通常将封闭图形及一周的理解作为周长概念的重点,很容易把“长度”这个关键词忽略掉。
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与长度的联系,逐步引领学生建构周长的概念。
另外,初步感知周长概念时,要注意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从任意图形入手,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才有周长的思维定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的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1.感知、理解“一周”。
(1)描一描。
①学生独立描出树叶的一周。
②汇报交流。
教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教师: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沿树叶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这一点,这就是树叶的一周。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第三课时《周长的认识》。
《周长的认识》是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中有关“图形认识和测量”里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周长的认识》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我们这节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周长的概念,并且为以后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学过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根据教材内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正确量出物体表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测量物体表面周长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一片树叶、直尺、线。
二、说教法、学法(一)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尝试探究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
上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出三个小动物围绕树叶做运动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积极探究、思考获得成功体验。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引言概述:周长是一个几何概念,用于描述封闭曲线的长度。
在数学中,周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几何学、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周长的认识,包括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领域和相关概念。
一、周长的定义1.1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度,它是曲线上所有点到曲线起点的距离之和。
1.2 周长的单位:周长的单位通常是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
1.3 周长的特点:周长是一个正值,它的大小与曲线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二、周长的计算方法2.1 直线的周长计算:对于直线,周长等于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2.2 曲线的周长计算:对于曲线,可以通过逼近法或数值积分法来计算周长。
逼近法是将曲线分割为若干小线段,然后计算每个小线段的长度,再求和得到周长。
数值积分法是将曲线的参数方程代入积分公式进行计算。
2.3 复杂图形的周长计算:对于复杂图形,可以通过将其分割为若干简单图形,然后计算每个简单图形的周长,再求和得到总周长。
三、周长的应用领域3.1 几何学中的应用:周长是计算图形的重要参数,它可以用于计算多边形、圆形等图形的周长。
3.2 代数学中的应用:周长可以用于解决一些代数方程的问题,如求解线性方程组、解析几何等。
3.3 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周长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计算图像的边界、轮廓等。
四、相关概念4.1 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周长和面积是几何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周长与面积是正相关的,即周长越大,面积也越大。
4.2 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对于圆形,周长与直径之间存在着π的关系,即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4.3 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对于圆形,周长与半径之间也存在着π的关系,即周长等于半径乘以2π。
总结:周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它用于描述封闭曲线的长度。
本文从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领域和相关概念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周长的认识。
通过对周长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周长概念,在解决几何问题和计算机图形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认识周长说课稿14篇
认识周长说课稿14篇认识周长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认识周长》。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磨课过程及课后思考这四个板块来说明。
【教材分析】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的学情。
新课标中指出: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认识周长》是一节概念课。
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新旧教材对比,可以发现:1、旧人教版的例题中国旗和数学书的封面都是长方形的,新人教版将国旗换成了学生熟悉的三角尺,使实物图形更加多样化。
2、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像这类问题出现在旧人教版单元整理的练习中,还加了星号,在新人教中是放在周长这一课结束的练习十八中,没有加星号。
可见习题的难度增大了,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
为了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知情况,我们小组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PPT放前测图)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9人能表示出周长的含义,占所有学生的35.5%。
还有64.5%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比较模糊。
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表示周长,更多学生认为图形的一条或两条边称为周长。
这个需要通过教学来解决。
根据新课标精神,学情的分析以及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通过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2. 通过指、描、量、算等操作活动,探索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渗透化曲为直、变与不变的数学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周长的本质特征。
【教法学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完成以上的三维目标,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个版块: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们主张“以学定教”。
在学法上,主要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理解周长是指封闭图形边界的长度;2. 学生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圆周长与直线周长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理解周长,如何计算。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整理课件,准备展示实物或图片,例如有周长的图形、尺子等。
2. 制作课堂常用词语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二、引入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个圆圈,问学生圆圈的长是多少,当发现学生并不明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圆圈的长是多少?能不能有这样一种单位来表示?这样的问题引入周长的概念。
三、讲解1. 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封闭图形边界的长度。
2. 常见图形的周长公式:①矩形的周长=2a+2b(a,b分别为长和宽)②正方形的周长=4a(a为边长)③三角形的周长=a+b+c(a,b,c位三边长)3. 圆周长的公式:C=2πr(r为半径)4. 圆周长与直线周长的比较:由于圆的形状特殊,圆的周长公式与其他图形相比不同。
四、练习1. 让学生自己练习计算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2. 让学生实际测量某些物体,比如一本书的周长。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度量周长并写出计算过程。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
2. 让学生分享做作业时的体验,并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六、拓展1. 让学生自行查找其他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推导圆周率的值。
3. 通过实际测量计算比较不同大小、形状的圆的周长。
七、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以图形抽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片等形象化的方式来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课堂教学动作安排不得当、教学思路规划不足等方面仍需加强。
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观察及反馈,及时进行及时修正,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认识周长》第1课时。
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教学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结合课件,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二、说学生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活中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只有初步的体验,具体周长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怎样合理利用资源,来建立学生对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我的挑战。
三、说教法、学法学法:1、观察操作法;2、合作交流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注重实践。
四、说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卡片。
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共13篇)
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共13篇〕篇1: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一、说教材《什么是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
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根底上,学习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局部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获得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程度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才能目的:结合详细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的: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考虑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到达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的: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根底上,培养和开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开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时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为他们创立一个感知、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理论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考虑、概括、探究、创新才能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认识周长》说课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7单元《周长的认识》。
2、所处地位:此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周长,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而《认识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3、说学生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一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三年级上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个平面图形。
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也是本课的重点。
二、说思路:正因为《认识周长》是本单元的第3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为此建立周长的概念尤为重要为此本节课教学思路定为:1、通过多种体验活动感知周长,建立清晰的概念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感悟周长的计算方法。
3、利用变式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理念: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的作用,运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1、情境教学法。
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投入到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去。
2、活动体验法。
新课标提倡“做数学”。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周长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界长度。
周长的认识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几何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何图形的周长定义、周长的计算方法、周长的应用、周长的特性以及周长的拓展五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周长的认识。
一、几何图形的周长定义1.1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线是由一系列无限多个点组成的,面是由一系列无限多个线组成的。
1.2 边的概念:边是连接图形中两个相邻点的线段,是图形的边界。
1.3 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界长度,是图形的特征之一。
二、周长的计算方法2.1 矩形的周长计算:矩形的周长等于两个相邻边的长度之和的两倍。
2.2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2.3 圆的周长计算:圆的周长也被称为圆周长或圆周。
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π(圆周率)。
三、周长的应用3.1 周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周长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建筑物的边界长度,从而进行设计和施工。
3.2 周长在园艺设计中的应用:在园艺设计中,周长的计算可以帮助园艺师确定花坛、草坪等的边界长度,从而进行布局和种植。
3.3 周长在运动场地标注中的应用:在运动场地标注中,周长的计算可以帮助标注人员确定跑道、足球场等的边界长度,从而进行标注和规划。
四、周长的特性4.1 周长与形状的关系:周长与图形的形状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形状的图形具有不同的周长计算方法。
4.2 周长与尺度的关系:周长的计算结果与所使用的尺度有关,使用不同的尺度可能得到不同的周长值。
4.3 周长与单位的关系:周长的计算结果通常使用长度单位来表示,如米、厘米等。
五、周长的拓展5.1 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周长和面积是几何图形的两个重要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周长的平方等于面积的四倍。
5.2 周长与体积的关系:周长和体积是几何图形的两个重要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正方体的周长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为周长的立方等于体积的六倍。
2024《周长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2024《周长的认识》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周长的认识》,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周长在生活中具有实际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计算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周长的应用价值。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难点是:对于复杂图形的周长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等方式主动探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法上,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倡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示例图形和计算工具,如卷尺、直尺等,以便学生观察和测量图形的边长和周长。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将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我打算使用一些不规则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他们对周长的认知和兴趣。
环节二、探究新知,理解周长的概念。
我将展示一些简单的图形,并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边长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将逐渐理解周长的概念,并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后,我会提出一些挑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计算复杂图形的周长。
环节三、巩固运用,提高计算能力。
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和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和思考。
通过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我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周长的认识引言概述: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周长的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认识。
本文将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一、周长的定义1.1 边界长度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可以理解为图形的外围边缘的总长度。
1.2 与形状相关周长的计算与图形的形状密切相关,不同形状的图形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3 量纲周长的量纲与图形的单位长度一致,通常使用长度单位表示,如米、厘米等。
二、周长的计算方法2.1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可以通过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之和来计算,即周长等于直角边a加上直角边b再加上斜边c。
2.2 矩形矩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矩形的长和宽相加再乘以2来计算,即周长等于2乘以(长+宽)。
2.3 圆形圆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圆的直径与圆周率的乘积来计算,即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
三、周长的应用3.1 地理测量在地理测量中,周长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例如,计算一个湖泊的周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大小。
3.2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周长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建筑物的边界长度,从而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3.3 园艺设计在园艺设计中,周长的概念被用来计算花坛、草坪等园艺元素的边界长度,以便进行植物选择和布局。
四、周长的重要性4.1 帮助理解形状通过计算周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4.2 培养逻辑思维周长的计算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3 拓展应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周长的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提高应用能力。
五、总结周长作为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周长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对周长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周长的认识引言概述: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界长度,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周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周长的教学。
一、周长的定义1.1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界长度,可以理解为围绕图形的一条线段。
周长通常用符号“P”表示。
1.2 周长的单位周长的单位与边长的单位相同,常见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在计算周长时,需要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1.3 周长与图形形状的关系不同的图形形状具有不同的周长计算方法,例如矩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2(长+宽),而三角形的周长则需要计算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二、周长的计算方法2.1 矩形的周长计算矩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2(长+宽),其中长和宽分别代表矩形的两条相邻边的长度。
2.2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计算需要计算三条边的长度之和,即P = 边1 + 边2 + 边3。
2.3 圆的周长计算圆的周长也称为圆周长或圆周,计算公式为P = 2πr,其中r代表圆的半径,π为一个常数,约等于3.14。
三、周长的应用场景3.1 周长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中常常需要计算房间的周长,以确定材料的使用量,例如地板边缘的铺设需要知道房间的周长。
3.2 周长在围栏设计中的应用围栏的设计需要计算围栏的周长,以确定所需的围栏材料长度,确保围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3 周长在游乐场设计中的应用游乐场中的游乐设施通常需要围绕一个特定区域进行设计,计算该区域的周长可以确定游乐设施所需的材料和空间。
四、周长的教学策略4.1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边界,帮助他们理解周长的概念。
4.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例如测量教室的周长、围绕校园的周长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周长的计算方法。
认识周长说课稿(通用11篇)
认识周长说课稿(通用11篇)认识周长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苏教三年级(上册)p61~62《认识周长》。
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进行教学的。
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
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可以怎样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本课的教学将为下节课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准备。
3、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4、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我的思路是:1、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规律的联系。
2、合作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将学生分为2或4人一组,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3、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认识周长的含义,能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认识周长说课稿
认识周长说课稿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3篇)认识周长说课稿1恭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中“认识周长”这部份知识。
本课指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者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能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一、说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故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竭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通过“森林运动会”――小蚂蚁围着树叶作运动,初步感知小蚂蚁的运动路线就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对游泳池池口和篮球场周围边线进行观察,明确这条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
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此外,还要求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
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味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者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
《周长》数学说课稿《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1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9—70页例1,练习二十五中的习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建立长方形周长的概念,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具准备: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吹塑纸一张;用两根9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剪刀一把;教师用钉子板一块,细尼龙绳一根。
学生准备火柴盒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一张,细线一根。
四、教学过程:师:[出示小黑板,上面画有5个标上序号的不同图形]请同学们说一说,黑板上的哪几号图形是长方形?生:第2号和第5号图形是长方形。
师:其他的呢?生:其他的都不是。
师:第1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生:因为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对。
长方形应该有四条边,四个角,而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
那第3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呢?生:因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看?生:因为它的对边不相等。
师:第4号为什么也不是长方形?生:它的对边虽然相等,但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那么,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还有,有四条边。
师:应该说,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很多学生跟着教师说]师:[出示钉子板,演示]现在老师在这个钉子板上围了一个长方形。
谁来指一指,哪是长,哪是宽?[一学生上前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师:长方形有几个长,几个宽?生:有两个长和两个宽。
师: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有多少厘米?生:[齐]不知道。
师:怎样才能知道呢?生:[齐]要用尺量。
师:[用米尺量长方形的上面一条边]现在老师量了这个长是28厘米,那这个长[指下面一条边]是多少厘米?生:[齐]也是28厘米。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数学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实际应用周长计算问题。
能力目标1.能够辨认图形周长,并进行计算。
2.能够应用周长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养成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应用周长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课前预习1.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了解周长的概念。
2.布置课前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1.热身:通过小游戏和互动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2.介绍周长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入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加强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计算周长: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4.应用周长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联系,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周长概念解决问题。
5.总结回顾: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展开相关佳句讲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课后作业1.巩固练习:针对周长的计算与应用练习相关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了解周长的实际应用,从生活中寻找周长计算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讨论法3.体验法4.情景教学法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2.教学实物3.互动游戏4.教学练习五、教学评价评价内容1.对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2.对应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对数学兴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评价方式1.经常性课堂测评;2.课堂活动表现评价;3.家庭作业评价;4.期末考试;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概念,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因此在计算的练习环节,我采用了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但在互动环节的设计上,还有提高的空间,下节课我将更加注意学生的参与度。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这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的内容。
学生在二年级时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周长的认识教学。
这里的周长概念不仅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这样编写的原因是由于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图形,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列入学生的认识范围,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它图形周长的计算作好准备。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心理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绳子、软尺、直尺、学生的学具等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观察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并把新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件展示小蚂蚁沿着树叶做运动的场景,然后让学生伸出手和它一起做运动,利用小蚂蚁运动的这条红色的路线就是树叶的周长来导入新课。
本环节我利用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周长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周长。
(二)尝试操作,理解周长1、摸一摸。
我让学生从学具中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摸一摸它的周长,让学生感知一周的长度,安排学生间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认识周长》。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磨课过程及课后思考这四个板块来说明。
【教材分析】
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的学情。
新课标中指出: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认识周长》是一节概念课。
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新旧教材对比,可以发现:
1、旧人教版的例题中国旗和数学书的封面都是长方形的,新人教版将国旗换成了学生熟悉的三角尺,使实物图形更加多样化。
2、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像这类问题出现在旧人教版单元整理的练习中,还加了星号,在新人教中是放在周长这一课结束的练习十八中,没有加星号。
可见习题的难度增大了,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
为了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知情况,我们小组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PPT放前测图)
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9人能表示出周长的含义,占所有学生的35.5%。
还有64.5%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比较模糊。
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表示周长,更多学生认为图形的一条或两条边称为周长。
这个需要通过教学来解决。
根据新课标精神,学情的分析以及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2.通过指、描、量、算等操作活动,探索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3.渗透化曲为直、变与不变的数学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周长的本质特征。
【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完成以上的三维目标,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个版块: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们主张“以学定教”。
在学法上,主要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具体又如何操作让我们打开第三版块:说教学过程。
我们经历了多次磨课,最后我们的教学分以下四大环节进行:环节一:情境导入,理解概念
环节二:活动探究,深入本质
环节三:理解巩固,升华概念
环节四:课堂总结,静思回顾
我们一起走进环节一,情境导入,理解概念。
这个环节第一次磨课,我们采用绘本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说一说围栅栏的经过,指一指栅栏的一周在哪儿。
但绘本中围栅栏的过程是静态的,而且情境单一,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浮于表面。
为了充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几经研讨,最终采用猪猪侠跑步,蚂蚁爬树叶,照片围边框这三个用动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
让学生找一找这三幅动态图的共同点,引出“一周”。
化静态、抽象为动态、形象,让学生在大量生活素材中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紧接着出示在周长的课前调查活动中的典型例子。
通过判断对与错这样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学情,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对周长理解的误区。
第二个环节,活动探究,深入本质。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主要分三个活动进行。
活动一,指一指。
结合身边的物体,举个例子,来说一说哪部分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通过指一指的活动,学生不仅知道生活中有“周长”,还会在生活中找到物体的某一部分的周长。
活动二,描一描。
把你认为有周长的图形找出来,用彩色笔描出它的周长。
反馈时,我们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三号和四号图形上。
通过三号的辨析,对周长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4号图形与其他
三个图形的对比,发现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区别,明确了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活动三,量一量,是这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内化对周长的理解,探索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策略。
第一次磨课,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身边任意的三件物品进行测量。
但学生提供的素材随机性比较强,测量方法得不到很好的总结。
于是在第二次磨课中改成了小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封面,等腰三角形,爱心。
利用图形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
但等腰三角形,爱心,数学书的封面都是对称图形,缺少了每条边都需要测量的一般图形。
而且小组汇报时,数学书太大不方便展示。
于是,最后商定:将等腰三角形换成了一般的三角形,将数学书换成了长方形卡片。
这里所测量的物品各有使命。
三角形是直边图形,爱心是曲边图形,长方形是直边图形,又隐含了简便的测量方法。
在明确了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后,追问:正方形呢?五角星呢?通过以上测量方法的对比使学生明白:可以利用图形的特点来求它的周长,同时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第三个环节是理解巩固,升华概念。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
由于考虑到一些练习已经渗透到新课教学环节中,所以第一次磨课时,只设计了两道习题。
第一题,拉动四根小棒组成的正方形,为什么形状在变,周长却不变?第二题A区和B区的周长,哪个长?但是,我们在磨课中发现,这两题趣味性不浓,习题之间的跳跃性比较强。
很多学生在比较周长的时候,还是受到面
积的干扰。
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整:第一题猪猪侠和超人强跑步比赛,但是猪猪侠觉得不公平,认为自己操场的周长比较长!你们认为呢?第二题:他们更换了跑道,现在公平吗?第三次再换跑道,怎么样?这三道题在猪猪侠和超人强跑步比赛的情境中展开。
灵活运用了周长的含义,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无论图形如何变化,只要一周边线的长度不变,周长也就不变的道理,突破了难点,一步一步渗透了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最后,整堂课在安静地看书中结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还推荐了一本有关周长的绘本故事《栅栏栅栏围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让课堂学习延续到了课外。
【课后思考】
这堂课我们经历了一个月6次的磨课,虽然期间走了很多弯路,但我们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本着学本课堂的教学理念。
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团队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共同成长。
但是由于我们团队队伍比较年轻,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
如上课过程中对于课堂生成问题的把握能力还有所欠缺。
课堂评价语言稍显单一。
如何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生成?如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下一步的思考和讨论?这将成为我们团队今后继续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