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以马来西亚华人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刨伤性历史成长记忆
在诗 的西边/ 但麒麟疲 惫/ 我又不想继承爷爷眸子里的秋天
/ 吊诡 的条 形码 / 印在 台 北 的 第 十 二个 盛 夏/ 一 次 激 活 打 我 了十首/ 南洋 的史诗 外加 两 头 鹿 部 的兽/ 暴 雨/ 滥所 有 像 泛 马 华故 事 的上游 ” ④。以上 这些 历 史史 料片 断 、 文化 记 忆想
这使得新生代创作呈现出一种畏惧 、 疏离 、 反叛传统的创伤 性心灵体验 ; 二是马来西亚国内的种族歧视政策和尖锐的
族群矛盾冲突所导致 的大马华人 内心潜在的恐惧、 警惕和
角落等我”对传统宏大历史叙事的消解 、 ; 颠覆 :吨重的叙 “
述在 史实 里 轻轻 翻 ” 以 斗 众 ;
的成长 记忆书 写 了海外华 人漂 泊无根 的 多元 精神创 伤 。
我” 史 历 叙事挑战、 颠覆传统主流历史, 从而建构一种全新
的个人 化 、 细节化 历 史叙 事 , 此来纾解 诗 人 内心失 根 的心 以
灵创伤和身份认同的危机感。 《 在台北》 从诗人 自身现在的位置 出发 , 提出一个作家 可能与( 洋) 南 历史发生的种种关 系, 其对历 史命题 的探 索, 彻底颠覆、 解构了传统写实的家族史, 而呈现出个人化
眼 光中的 自我成 长 史和 家族变 迁 史 。作 为南 洋 史诗 的压轴
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创伤性记忆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 :
一
之作 , 诗中展示的“ 私语体” 历史叙事 方式仿佛在建构 、 叩 问南洋史料的历史真实感 , 它在诗人想象和记忆的话语系
统对 照下 , 解了 诗 中 的南 洋历 史感 。如 对 历 史真 实 感 的 消
子, 他们作 为马 来西亚 的边缘 少数族 裔 , 政 治 、 济 、 化 在 经 文 等各个层 面都 处于被 马来 官方政 权排斥 、 压制 的 弱势 地位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姚 敏(北京华文学院 专修部 北京 102206)提 要马来西亚在华语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堪称典范。
马来西亚经历了从华人社会到华语社区的过程,马来西亚的华语社区和华语生活,保障了华语的活力和生命力,是马来西亚华语得到很好传承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马来西亚华语社区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华语传承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型华文传媒的作用更加凸显,华语的功能空间继续扩展,为马来西亚华语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动力。
对马来西亚华语传承实践的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华语社区和华语传承的关系,可为全球华语传承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华语传承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014(2021)04-0011-08DOI 10.19689/10-1361/h.20210401Chinese Diaspora, Huayu Community and Huayu Inheritance in MalaysiaYao MinAbstract Malaysia can be regarded as a model in Huayu inheritance and it has obtained rich experiences in the practice of keeping Huayu alive. Over recent decades, Malaysian Chinese has 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from an ethnic Chinese society to a Huayu community, which means a true realization of using Huayu in daily life. This change ensures the vitality of Chinese and has proved to be a signifi cant and eff ective way for Huayu inheritance.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 salient change has happened in the Huayu community in Malaysian: the eff ort in Huayu inheritance has broken the limitation in space constraints, extending Huayu use to more functional domains and changing the mode of Huayu inheritance. The role of new Chinese medi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the function of Huayu continues to expand, which in turn provides new motivation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spreading of Malaysian Huayu. Research on Malaysian Huayu inheritance help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yu community and Huayu inheritance and is bound to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global eff orts of Huayu inheritance.Key words Malaysia; Chinese diaspora; Huayu community; Huayu inheritance一、引 言近年来,华语传承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 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
多元文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多元文化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国家,自然也面临着文化融合和冲突的问题。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报告将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冲突与适应方面进行研究。
一、背景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国家,其中华人是其中最大的少数族裔之一。
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是以华语作为日常语言和教育语言的,华语在马来西亚是最主要的第二语言,由于这种语言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在依然比较重要,华人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的。
二、冲突与适应1. 教育政策的实施马来西亚采取了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但在实际实施中,马来西亚政府对各族群的关注度却不同。
由于马来西亚政府鼓励使用马来语,同时也制定了大量的政策,以此促进马来语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因此马来语在教育领域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华语在这种情况下的地位则日益下降。
这就造成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华文教育面临了比较严重的冲突。
2. 教育资源的分配在马来西亚,由于政府对马来语教育的重视,导致马来西亚华语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
一些华语学校面临着校舍老化、教师缺乏以及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也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受到了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华文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政策支持,使华文教育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3. 文化融合的问题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华人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也会面临到一些挑战。
由于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之下,在华文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不协调问题,因此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更好的促进和管理,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协调。
三、对策建议1. 政策制定为了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对华文教育给与更多的支持。
在教育政策的制定时,应该给于华文教育足够的权利和资源,同时应该支持和鼓励华文教育的发展,避免出现教育资源不均等的问题。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综述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对马来西亚华人问题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马来西亚华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历史华人政策与政治华人经济与文化教育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民族,占总人口的25.3%,控制了马来西亚国家财富的55%,马来西亚华人问题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试就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关于马来西亚华人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华人移居和移民的历史与认同问题关于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研究,主要有三本著作:林水檺等编写的《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1),分为三卷,概述了华人自开始移居马来西亚至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历程,以及华人在马来西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情况。
该书由集体编撰,发挥了个人专长,但整体性不足。
林远辉与张应龙合著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2),追溯了汉唐时期中国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关系,一直写到马来西亚独立前,是一部这方面的力作。
巴素的《马来亚华侨史》(3),主要记述二战前马来西亚的华侨历史,分别对马六甲华侨、新加坡华侨、马来各邦华侨、战时马来亚华侨、光复后的华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华人认同问题即华人的效忠和归属问题。
王赓武先生在《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一书中认为:“华人从未有过认同这个概念,而只有华人属性的概念,即身为华人和变得不似华人。
”(4)他把华人划分为三个集团。
第一个集团即甲集团,与中国联系最紧密,政治色彩最强;第二集团即乙集团,由精明的华商组成,关心经济与贸易,很少涉及政治;第三集团即丙集团,由亲马来西亚的华人组成,成分比较复杂。
三个集团之间存在一些双向流动的现象。
他还把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发展演变分成了三个时期,即1874年至1900年前后、1900年前后到1945年、1945年至1969年。
但崔贵强认为王赓武忽视了对马来西亚共产党及其支持者的分类,他在《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若干考察》一书中把二战后至1959年华人社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1949年)的华人,多半仍眷念着中国,不愿认同当地社会;第二阶段(1950—1955年)是过渡时期,华人政治观念有了改变;到了第三阶段(1956—1959年),多半华人已经取得了公民权,对马来亚有了初步认同。
马来西亚华语与华人族群认同的历时共变
文扎找实力珂免2018年2月第1期第3卷STUDIES ON CULTURAL SOFT POWER Vol. 3. No. 1 February 2018. 62-70 DOI:10. 19468/ki.2096-1987. 2018. 01. 007爲束函iL萼语与萼人漤群试同的房財兵变徐神摘要:语言与族群和族群文化认同存在着必然联系,语言是族群及其文化认同的核心 要素之一。
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和发展,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形成 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也为华语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内在动力和良好的环境,两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随着华语和华人族群的“本土化”发展,如何保持华人华侨对母语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及认 同,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语华人族群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历时共变目前,学界对于“华语”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
从历史渊源上看,华语和汉 语是同义词;狭义的“华语”指全球华人的共同语(标准语),而广义的“华语”则指全球 华人的语言,包括标准语和方言及其各种变体。
①为了称说方便,本文所说的华语主要 指通用华语,即以普通话为基础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共同语。
所谓族群认同,就是族群个体成员对于本族群的评价和归属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 个体成员的一系列行为及其后果。
②族群认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族群认同的要素包括 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语言、宗教及习俗等。
③语言与族群和族群文化认同存在着必然联系。
语言既是族群成员交际和认识世界的 重要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重要载体,是族群成员的身份标志之一,族群成员可 从中获得归属感,是族群认同的重要方面。
马来西亚®华语作为华人各方言群体交际的 通用语,它的形成和发展,对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形成及发展发挥了重 要作用;同时,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形成及发展,也促进了马来西亚华① 赵世举:《华语的历时流变和共识格局及整体华语观》,《文化软实力研究》2〇17年第6期。
新生代马华小说中马来本土语境下“中国性”的呈现
137[摘 要] 从“中国意象”和“中国原乡书写”两方面探讨新生代马华小说中马来本土语境下“中国性”的呈现,发现“中国性”既是阻碍马华文学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巨大障碍,又是其创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这一矛盾也体现在众多新生代马华小说家的创作过程中。
“中国性”与马华文学的“本土性”和“现代性”永远不可能割裂开来,“中国性”总是以或隐或显的方式镶嵌在马华文学中,与其“本土性”和“现代性”并肩而行。
[关 键 词] 新生代马华小说;“中国性”;“本土性”;“现代性”新生代马华小说中马来本土语境下“中国性”的呈现陈瑶琼在海外华文文学体系中,“中国性”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国性’本身是弥漫权力的话语,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意义建构”[1],“中国性”决定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中国性指的是中国特质、特色与特性,“主要是指向美学与文化上的意义,诸如中国神话、意象、意境,中国古典和现当代文库以及中国的哲思,如儒、释、道思想”[2]。
“它强调的是它在文化想象上的‘纯粹性’。
因为中国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能动客体,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其大部分特质得以保存。
然而,在马华的想象中中国性更显出了其纯粹性。
”[3]“中国性”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便是中国文化,朱崇科教授把中国文化分成三个维度,第一重是相对古典的中华文化;第二重是 20 世纪以来(或现代)的中华文化;第三重是指中华文化在不同区域变异后仍然具有较强中国性的本土中国性文化。
[4]1995年,以黄锦树为代表的新生代马华作家发起“马华文学与中国性”的论争。
黄锦树指出,“中国性”一直以来是马华文学的重要创作灵感源泉,但另一个方面也成了马华文学的负担和桎梏,让文学具有了“表演”性质。
[5]如何处理“中国性”与马华文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开拓马华文学本身的主体性,是新生代马华作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方向,他们调动“原乡想象”,将“中国性”融入离散书写中,再现了马来西亚华人离散漂泊经验与原乡文化无法切断的关联。
华文媒体在海外的文化传承与互鉴相融——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为例
华文媒体在海外的文化传承与互鉴相融——以马来西亚《星
洲日报》为例
彭伟步
【期刊名称】《新闻爱好者》
【年(卷),期】2024()4
【摘要】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也是增强华侨华人身份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众多,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高,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星洲日报》是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
在将近百年的办报史中,它生
产优质内容,传承中华文化,担当不同文化对话的使者,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展现了华文媒体在维系华人身份认同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角色。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彭伟步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媒体融合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的开拓与创新——以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为例
2.新媒体时代海外华文报业的发展——以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为例
3.马来西亚华
文媒体的转型升级——以《中国报》与《星洲日报》转型对比为例4.马来西亚华
文媒体中的“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对《星洲日报》相关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5.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价值观及其表达:以《星洲日报》华文广告为观察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作者:刘泓汐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07期马来西亚华人公会会长黄家定曾说过的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除了中国之外,马来西亚华人(以下简称“马华”)是最像华人的华人……马国华人与其他国家华人的不同之处是,他们保持了中国之外最完整的华人传统文化。
”确实如他所言,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当中,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为“马来亚联合邦”,在此之前一直称为“马来亚”,直至1963年沙巴与沙劳越加入,正式改名为“马来西亚联邦”,常简称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是发展得最好的,而其重要原因可以归功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成功的本土化转型,即以前华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使华人子女以后可以“落叶归根”,而转型后的华文教育则融入了马来西亚的本地特色,变得更加多元、丰富,并以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为主要任务。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是成功的,但是其过程却是整个东南亚最漫长曲折、最艰辛的。
因此,本文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其转型成功的原因。
一、有效的转型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的20年时间,可以认为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本土化转型的前期准备。
在这20年里,殖民地政府采取种种措施试图实现华文教育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尽力从文化上割断它与中国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也受到华人社会的反抗,因此可以说这20年只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本土化转型的前期准备或尝试。
具体来说,直到二战以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才开始了有成效的本土化转型。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充满了艰辛,它是在马华与当地政府不断的斗争与妥协中完成的。
所以要了解本区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就必须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当地政府(包括殖民地政府和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政府)的斗争过程有个了解。
1.二战后至独立前殖民地政府的措施二战后,由于英国殖民地政府缺乏魄力,马来西亚政府走的是一条民族色彩浓厚的教育政策路子,无法正视及公平对待华文教育,使得本区华文教育的本土化转型道路十分崎岖、漫长。
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
2013年第3期南洋问题研究No.32013(总第155期)SOUTHEAST ASIAN AFFAIRS General Serial No.155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院以马来西亚为例赵海立(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收稿日期:2013-05-06 作者简介:赵海立,男,河南项城人,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南洋研究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①这里所用的“族群”概念中,包含有种族族群和民族族群两个方面。
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即是种族族群,也是民族族群,是两者的结合,所以只能以族群概念表现之。
⏤⏤⏤⏤⏤⏤⏤⏤⏤⏤⏤⏤⏤⏤⏤⏤⏤⏤⏤⏤⏤⏤⏤⏤⏤⏤⏤⏤⏤⏤⏤⏤⏤⏤⏤⏤⏤摘 要:国家与族群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因而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要素,特别是二者的认同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二者关系的基本形态。
国家的公共性要求它不应该将政治政策偏向任何一个族群。
族群平等是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平衡点,否则,可能会导致政策所损害的族群对国家存在意义的质疑。
马来西亚独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实施的正是偏向马来人的政策,从而造成非马来人对国家的不满。
关键词:国家认同;族群认同;马来西亚 中图分类号:D73/77.33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13)03-0001-08⏤⏤⏤⏤⏤⏤⏤⏤⏤⏤⏤⏤⏤⏤⏤⏤⏤⏤⏤⏤⏤⏤⏤⏤⏤⏤⏤⏤⏤⏤⏤⏤⏤⏤⏤⏤⏤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有着丰富的成果,并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即二者既存在着张力,但也可以相互促进。
然而,人们不禁会追问,这种基本共识所依据的基础是什么呢?其张力和共同点存在于什么地方?又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呢?显然,国内学者们的论述对此强调得并不充分。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对“认同”属性的认知有偏差,对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基础研究不够等。
本文选择马来西亚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作为研究的样本,旨在考察二者关系的现状及其形成根源。
叙述认同与族群想象论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的认同主题
叙述认同与族群想象论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的认同主题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新生代文化日益崛起,其中包括了新一代的马华族群想象论。
这些人不再是传统的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他们有着新的认同和想象,这反映在文化创作中,尤其是在散文文体中。
本篇论文将探讨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中的认同主题,并列举以下提纲标题:1. 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的定义和背景本文将首先介绍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的定义,以及其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背景。
这将包括新生代作者的文化交流和经验,以及他们在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作品的特点本文将探讨散文作品在文化、语言和主题方面的特点。
这将包括马华新生代作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文化主题,以及他们对于自身认同和族群想象的表达方式。
3. 认同主题对于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的影响本文将分析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中认同主题的表达方式,以及其对作品和作者在社会中的影响。
这包括作者对身份认同的探索,以及对于“马来西亚文化”的理解和诠释。
4. 传统和当代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本文将探讨马华新生代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展现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如何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这将包括作者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文化的创新,并提高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5. 文化多元性和认同的共生本文将讨论马华新生代散文作品中的文化多元性,以及其对认同的影响。
作者在作品中如何表达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包容,并提高多元文化与认同感之间的联系。
6. 性别、种族和阶级对认同的影响本文将探讨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中性别、种族和阶级对认同的影响。
这将包括作者如何将个人身份和社会背景与文化表达结合,以及如何将个体经验转化为社会认同感。
7. 人种和文化的交织本文将探讨马华新生代散文作品中人种和文化的交织,以及其对认同的影响。
作者如何将个人和社会认同与文化、语言和传统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想象。
8. 社会问题和文化主题的表现方式本文将分析马华新生代文化散文中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文化主题,以及其对作品的表现方式。
东盟内部国家民族宗教恩怨
东盟内部国家民族宗教恩怨最近一段时间南海问题似乎一直热度不减。
我国在南海的主要对手都是东盟国家,而这些与我国有争议的国家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也一直在试图依托东盟来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似乎有些人对此也很担心,毕竟东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试点对象,如果抱成团再拉美国进来,事情就比较讨厌了。
其实这种担心我个人感觉有点杞人忧天,看了如下的东盟内部历史及矛盾汇总以后就知道,东盟虽然很早就成立区域化组织,但始终是一盘散沙,不可能捏合到一起。
老挝和文莱这俩没有存在感的货俺就不8了,下面8一8其他国家:越南总体而言这个国家在东盟内部是个异类。
从意识形态而言(别说这个不重要),作为本区域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军事实力相对强劲,越南是东盟成立时的主要防范对象(没错,东盟成立的时候主旨之一是防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扩散)。
1961年东盟成立,直到1995年越南才加入。
越南与菲律宾都对整个南沙提出主权要求,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武装冲突。
越南与柬埔寨的恩怨大家也都有所了解。
虽然现在已经和解,而且亲越派在柬国内也不是没有市场,但是王室方面和普通民众中对越反感的也不少。
越南的民族情况和我国差不多,有一个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民族京族,占人口总数85%以上。
其他还有一些跨界民族比如傣族、高棉族之类,比例都低于2%,因此民族内部矛盾几乎可以忽略。
不过在另外一个方面越南的民族问题和我国类似:越南的少数民族基本都聚居于高山地带(除了华族或者说汉族),地广人稀(相对而言),而京族主要聚居于南北两个冲击平原,人口稠密。
因此和我国类似,西部人口少,民族多;东部人口多,民族少。
老挝老挝官方分为49个民族,下面再具体细分为160个部族。
主体民族为佬族,占全国7百万人口的将近一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而言非常少,最多的也不过40万。
佬族从文化、语言和血统上来说更接近泰国的泰族(或者接近我国的傣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泰国是对于老挝自主独立比越南更有威胁的国家,因为泰国还控制着不少老挝通往外界的水陆交通要道,而且历史上暹罗王国也曾经控制过这里。
作为“中介物”的马来西亚娘惹服对华人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
作为“中介物”的马来西亚娘惹服对华人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作者:陈宣霖刘冰寒朱佳月来源:《美与时代·下》2023年第12期摘要:隨着“一带一路”建设愈发成为连接东南亚东道国的助推器,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研究在近年来一直是华人研究领域的焦点。
过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在场”视角以及社群的“边界建构”视角的探讨。
其中对于建构“边界”的象征符号的考察趋于多样性和整体性,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时期的外显标志的显著度,但也欠缺对某一外显标志内涵变化的关注,对华侨文化身份认同的分析仍存在一种割裂的理解。
基于此,本文视娘惹服为勾连马来西亚华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中介物,采取深度访谈结合文本情感分析的方法,探索“娘惹服”作为象征符号的意涵变迁以及阐明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的流变现状,以期丰富东南亚华人研究的研究视角并为东盟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娘惹服;中介物;身份认同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作为‘中介物’的马来西亚娘惹服对华人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2022XJ117)研究成果。
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此举标志着一带一路政策在东南亚的全面铺开,作为全球海外华人最多的地区,东南亚对我国顶层设计战略的实施,有着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优势。
而作为东盟地区第四大经济体的马来西亚,有着将近670万华人人口,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百年来数以万计的华人在此落地生根,在保留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与居住国的土著文化和西方殖民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成为东南亚各地华人的认同标志和精神支柱。
本研究则致力于媒介物的中介化探究,以娘惹服装为基点,将其视为一种构建华人身份认同和保持与过去祖先以及精神世界相联系的媒介。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认同调查分析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认同调查分析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是华侨大学开设的专门面向海外华人及华侨子女的教育专业,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并提升他们的汉语能力。
其中,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数量较多,因此,本文将对这些留学生在华侨大学的汉语认同进行调查和分析。
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选取了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东南亚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了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了解了留学生们对汉语认同程度的评价以及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留学生们对自己的汉语认同程度普遍偏低,其中有67%的学生自认为汉语认同程度为一般及以下。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
1. 文化差异: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们通常在学习汉语之前已接触到自己的母语和文化,因此对于汉语这种新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理解上存在难度。
同时,部分学生的祖先语言为英语或马来语等,这也增加了学习汉语的难度。
2. 教学方式:针对汉语教学,留学生们普遍认为华侨大学的教学方式偏向于传统,缺乏趣味性,因此学生们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不高,感到枯燥无味。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成果。
3. 社交圈子:部分学生反映,缺乏机会与中国籍学生交流,无法了解中华文化和实际生活,也难以建立深厚的社交关系。
对此,有必要在学生中间建立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社交环境,使学生间的交流更加简单自然。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总结了以下建议:1. 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文化差异,可以借助相应语言文化专业的老师进行文化解释,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
2. 针对教学方式的问题,教师们可以通过更生动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尽可能的让新鲜有趣的内容给学生们带来直接的感受。
3. 针对社交圈子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和沟通机会。
可以通过家庭寄宿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和生活。
华语教育与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研究分析
华语教育与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的研究分析作者:雷英凡来源:《世界家苑》2020年第04期摘要:在教育局势危机的情况下以马来西亚华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华族在以华语为媒介的多元文化里身份认同形成的方式和途径。
并以此为突破口,探寻推进汉语言教育发展壮大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对华人身份认同的概念发展脉络的梳理,从危机的教育局势出发,在华语教育途径上寻求其身份认同形成的基础,从而构建富有解释力的华人身份认同的基础分析框架,着实是一幅激动人心且催人奋进的宏大学术图景。
关键词:华语教育;华人;身份认同身份认同(Identity),指的是个体对自我认同的确认、对所属群体的认知以及伴随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的心理过程。
华人的身份认同是指一定程度上保持中华文化、中国人血缘的非中国公民。
而如何判断个体是否“保持中华文化”则是一个复杂的认同问题。
透过华人身份认同的本质,挖掘在华语教育环境下华人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途径。
培养华人热爱华语的理性研究态度和承担中华文化的责任心,并进一步加强维护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1 华人历史背景马来西亚是独特的多元民族移民国家,具有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和多元语言的特色,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社会,马来西亚三大民族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都是外来移民。
各民族多年来基本上和平相处,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并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马来西亚华人在多元文化社会的经验中,华人主要来自华南的福建、广东两省,次要的是来自海南和广西两省。
这些华人形成不同方言群,分别为七大乡团(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潮州、客家、三江)。
马来西亚华人基本上都会说四、五种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相同籍贯的华人通常都讲籍贯所在地的方言。
不同籍贯的华人在一起,所说的语言就会依据大家的语言能力比如使用华文或者是方言沟通。
2 华人华语危机马来西亚华裔先辈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华文教育的种子,华人社会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到大专院校的华语教育体系。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其政府一直在推行单语政策,将马来语规定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边缘化华语,并打压华文教育。
印尼和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华人文化认同简析
2018年第%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1%7期D01:10. 16335/ki.issn1672-2604. 2018. 03. 007印尼和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华人文化认同简析林欣(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1168)摘要:对来自印尼的华裔留学生的语言使用与文化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华人家庭成员代与代之间的汉语水平差异明显。
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新一代华裔青少年的集体认同意识明确,接触汉语言文化后对祖籍有亲近感,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但与其祖辈、父辈相比,在许多方面的文化认同程度有所减弱。
关键词:华裔;文化差异;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 -2604(2018)03 -0027 -02认同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与其他人、其他群体 产生心理或者情感上的趋同。
本文将海外华人认 同分为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
集体认同是以个人 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地域、阶级和历史等为基 础综合形成的。
文化认同是个体受所属群体文化 的影响,从而对这种文化乃至所属群体产生认同感。
文化认同的范畴较广,主要包括对本民族的语 言、历史、宗教、祖先及文化象征符号等方面的认同。
一、印尼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印尼是世界上华人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20 世纪60年代中期,印尼发生排华事件后,政府推出 一些规定,严厉禁止华人说汉语、使用汉字。
曾经 有学者对出生于这一时期的华裔的语言水平进行 全方位跟踪调查,结果显示:(1)从第三、四代开始 至当代的印尼华裔青年能灵活运用印尼语、英语、汉语;(2)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仍然存在)(3)对印尼华裔而言,汉语的习得主要是 指汉语方言的习得,由于祖籍不同,不同地区的华 裔所习得的汉语方言差异较大;(4)近年来,大陆及 港台地区的华语影视作品、歌曲等对印尼华裔青少 年的影响比较大。
如今,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逐步 改善,印尼政府不再禁止华裔说汉语、使用汉字。
东南亚华裔幼童华人身份养成--以马来西亚槟城闽粤华人为例
2020年第4期第45卷(总第22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No.4ꎬ2020GeneralNo.229Vol.45东南亚华裔幼童华人身份养成以马来西亚槟城闽粤华人为例∗王建红(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ꎬ福建漳州363000)摘㊀要:文化与价值是塑造个体与人群身份的关键ꎮ马来西亚槟城作为闽粤华人较早移民的海外区域ꎬ拥有系统较为完整的华人社区ꎮ中国原乡故里的宗族组织㊁民间神祇以及建筑群落等日常生活空间的 复制 ꎬ成为当地华人身份养成的重要文化源头ꎻ中华习俗及其价值习得使华裔幼童华人身份获得真实感ꎻ祭祀仪式㊁口述历史等促进了文化意义的再生产ꎬ让华裔幼童华人身份认同感得到延续ꎮ关键词:华人身份养成ꎻ马来西亚槟城ꎻ华人社区中图分类号:G40 ̄0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1 ̄5035(2020)04 ̄0115 ̄06㊀㊀文化启蒙对幼童认知自身与社会至关重要ꎮ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元素在华人身份塑造方面ꎬ具有独一无二的功能ꎮ在东南亚华人群体中ꎬ除汉语言知识外ꎬ其原有本土的民间信仰㊁家族祭祀㊁节俗礼仪㊁价值观念等ꎬ都是华人礼仪习惯㊁言行举止的关键养成要素ꎮ其实ꎬ一个华人幼童除幼习汉文之外ꎬ周遭一切涉及中华文化的元素ꎬ都是开智启蒙并养成华人身份的重要依托ꎮ本研究以马来西亚槟城闽粤华人社区作为考察重点ꎬ对华人身份启蒙的异域母文化环境㊁中华习俗㊁宗族文化等的教化功能进行探讨ꎮ①一㊁异文化背景与华人身份的定向居在南洋的华人群体ꎬ因习用汉文㊁日用礼俗㊁节令㊁言行禁忌㊁信仰祭祀㊁敬宗收族以及交往方式等ꎬ能较为突出地体现自身特殊身份及其具有的 文化 因素ꎬ进而与当地群体区分开来ꎮ马来西亚槟城又名槟榔屿ꎬ是闽粤华人较早的海外移居地之一ꎬ以广东潮州㊁惠州与福建闽南地区移民居多ꎮ马来西亚现有华人约70万ꎬ其中槟城华人总数超过40万ꎮ20世纪70年代ꎬ仅槟城州威斯利省首府大山脚市镇及邻县市镇ꎬ华人数量就达到12万多ꎮ[1]槟城华人社区相对集中ꎬ中华传统群体特征显著ꎮ在非原乡文化的环境里ꎬ华人群体历史记忆中的中华文化思维㊁认知方式和归属意识ꎬ形成了其与他者不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ꎮ当然ꎬ马来西亚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ꎮ所以ꎬ当地政府有意向槟城持续迁入马来人和印度人ꎬ以 稀释 华人绝对主导当地人口分布格局的情况ꎮ2010年ꎬ有学者统计表明ꎬ大山脚华人仅为9630多人ꎬ[2]该地区华人人口数量的变少ꎬ足以说明政府的文化 稀释 策略是成功的ꎮ但无论如511∗收稿日期:2019 ̄11 ̄08作者简介:王建红(1972 )ꎬ男ꎬ甘肃灵台人ꎬ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史学博士ꎮ基金项目:国家侨联项目 闽南文化与马来西亚闽南人群体内外两 乡 认同变迁研究 (QLXM-2020)ꎻ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 侨乡文化与东南亚闽南人群体身份塑造研究 (FJ2018JDZ051)何ꎬ华人在历史延续中形成特殊的差异感与归属感ꎬ使华人群体作为 特殊 部分ꎬ保有自己的 文化认同 ꎮ[3]形成这种文化认同的过程ꎬ是中华传统文化固守与变迁的过程ꎬ也是华人群体代际传承的历史过程ꎮ在这个过程中ꎬ华人幼童从中华文化启蒙中开始华人身份的识别和养成ꎮ华人幼童关于其华人身份的文化定向ꎬ以及如何进行定向和价值确认ꎬ对其身份养成至关重要ꎮ现实世界里的利益博弈㊁生存策略ꎬ建立在人群的原初文化属性基础之上ꎮ尽管殖民主义的西方文化规约㊁政治诱导等因素ꎬ促生了华人幼童身份建构的多元性ꎬ但其原初所具有的文化属性ꎬ以及个体身份认知与理解的过程ꎬ仍以华人的历史与文化为基础ꎮ因此ꎬ虽然有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ꎬ但中华传统文化在塑造东南亚华人幼童身份的过程中仍然具有主导性ꎮ在诸多异文化情景对比之下ꎬ 差异 及其 边界 激发了华人幼童的自我身份觉醒ꎮ[4]华人幼童所习语言㊁交往人群㊁居所陈设㊁日常空间等ꎬ均与欧洲及东南亚本地有异ꎬ 为何不同 这种日常式疑问ꎬ就是指向其自身身份的质疑ꎮ 不同的是什么 和 谁与我相同 这样看似日常ꎬ却根植文化深层的 同质 普遍性追问ꎬ是华人幼童身份意识形成与成长的开始ꎮ华人作为承载同质文化的群体ꎬ联结在集体同源的历史脉络当中ꎬ其共同的历史经验与相异文化接触的边界同时存在ꎮ华人幼童与马来西亚㊁印度㊁英国以及荷兰幼童ꎬ均有各自的母文化之源ꎮ这个充满不同文化的环境以及相互比较的境况ꎬ形成了华人幼童在华人身份定位过程中更宏阔的历史文化与社会格局ꎮ[5]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ꎬ华人往往联结自身同类群体ꎬ社群权力越大ꎬ其文化价值越稳定ꎮ[6]文化结构关系远远大于华人自己的关系群网范畴ꎮ所以ꎬ华人文化身份的定位与塑造ꎬ并不是孤立的ꎬ而是在大于自身文化关系群网中ꎬ找到自己的位置ꎬ在与其他族群及其文化相互对照㊁反观的基础上ꎬ与原有中华文化形成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ꎮ华人通过彰显与其他族群文化符号的差异ꎬ以此为边界标识出自己的华人身份ꎬ 开通风气ꎬ育成侨胞子弟 ꎬ[7]从而找到自己 共同体 的归属ꎮ华人幼童在原乡相对一元的中华文化背景下进行身份感知ꎬ较少有对比和相异的情况ꎬ基本上是一元的单向塑造过程ꎮ他们经固定文化符号及价值取向的塑造㊁持续重复出现而形成华人身份认同ꎮ但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幼童ꎬ从群属到个体的身份认同ꎬ是在与异文化的宽泛对比中完成的ꎮ因而ꎬ这种文化差异和被己群之外视为 特殊性 的文化元素ꎬ不仅是塑造华人幼童 自己 和 我 的元素ꎬ也是保证华人幼童群属身份不被强势的西方文化以及多元的其他文化符号所淹没的基础ꎮ二㊁原乡生活空间 复制 与华人身份意识的唤醒华人身份形成于特定的生活空间ꎮ大量的华人宗祠㊁庙宇㊁坟山以及行业社团活动空间ꎬ是华人社会人口聚集与交流最为关键的场所ꎬ以此空间凝聚的血缘与地缘之间㊁交错跨界而成的多元复合人群ꎬ形成 宗乡社团组织 ꎮ[8]不论原乡方言何腔㊁地域何处ꎬ华人聚居活动的场所ꎬ大都移植原乡祖地建筑样态ꎬ并极力恢复记忆中原乡的生活场景ꎬ跨代际持续努力营造异地 原乡 日常生活空间ꎮ马来西亚华人以闽粤两地迁播移民为主ꎬ粤式建筑圆方中正不露圭角ꎬ但闽南人心仪的建筑却是燕脊马背㊁檐牙翘脚㊁低压尖挺的建筑样式ꎬ这是东南亚闽南华人原乡日常生活的基础空间ꎬ所有关于自己 的记忆ꎬ都源自这里ꎮ闽南建筑风格也被福建海外移民 复制移植 到马来西亚的所居之地ꎮ红砖祖厝ꎬ砖石相衔ꎬ栋屋连片ꎬ是闽南人生活场所的特色ꎮ这种可就地取材的建筑样式ꎬ一般以祖屋㊁祠堂㊁庙宇作为主要形式在闽南人日常生活中被在地 复制 ꎬ在马来西亚槟城也是如此ꎮ最具代表性的闽南红砖建筑当属槟城邱公司 龙山堂 ꎬ②其乃邱姓祠堂所取堂号ꎮ邱姓在英属海峡殖民地时代发展为槟城五大姓之一ꎬ族人从原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三都新垵保新江社前往东南亚ꎬ③这611是血缘与地缘结合式移民在东南亚的典型代表ꎮ根据«重修龙山堂邱公司碑记»载: 槟榔屿龙山堂为吾新江邱氏庙堂ꎬ清道光乙未年(1835)吾族侨屿百余人鸠资肇造者也ꎮ其名称沿革形胜祀典以及礼俗记述ꎬ旧碑载述备矣 新江 诒谷堂 二十世裔孙蔚青谨撰ꎮ ④碑文明确提及 龙山堂 是故里原乡祖堂 诒谷堂 在槟榔屿的再造和复制ꎬ邱姓族人崇尚华夏礼俗ꎬ在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区延续中华传统ꎬ旨在慎终追远ꎬ敬宗收族ꎮ更为重要的是ꎬ另一石刻«龙山堂碑»记载了该宗祠场所具有警醒华人后昆身份持续养成的关键功能ꎮ邱姓族人下南洋较早ꎬ似乎悟出中华原乡文化与海外 殊异 的道理ꎬ故而明白原乡空间作为文化载体对华人身份养成的重要性ꎮ 外国与中华殊俗ꎬ所谓槟榔屿ꎬ则儿远隔重洋ꎬ众亲相别ꎬ留客兹土者ꎬ典礼缛节恪守诸夏常仪 君子故能随处振励ꎬ以不失文采风流也ꎮ然羁旅之乡ꎬ创造尚随遇乐盛典ꎬ胜会必先期释地而后行礼ꎬ扫除劳瘁ꎬ冗杂非宜ꎮ有心者欲建一所ꎬ仿闽地会馆之德ꎮ阅历多年未得其便ꎬ去秋邱氏族来自海澄新江者ꎬ相准其地买得之 凡族之神福赛会及新婚诸事ꎬ概于是堂ꎮ以序长幼ꎬ敦敬让ꎬ修和睦ꎮ盖是堂关于教化匪懈也ꎮ龙山堂邱氏祖源出于泉郡龙山曾氏ꎮ谱载家乘取以名堂ꎬ不忘本也ꎮ ⑤该碑刻所记与龙山堂现藏«新江邱曾氏族谱»所载一致ꎬ新垵邱姓原始祖姓曾ꎬ自迁荣公始ꎬ从温陵郡(今泉州)迁往龙溪(漳州府)三都郑墩村(后称新江)ꎬ继承邱姓家业ꎬ后世尊称海澄邱氏开基祖ꎬ其子晚成添姓邱氏ꎬ其后代遂改姓邱ꎮ⑥龙山堂庭院前左建邱氏 宗议所 ꎬ内设祖先牌位ꎬ昭穆有序ꎬ为宗族祭祀议事之场所ꎮ龙山堂内同时敬奉原乡 福德正神 ꎬ兼有邱姓族人来马顿脚歇鞍㊁聚议族内货殖贸易的会馆职能ꎮ龙山堂正对面建戏台一座ꎬ一座祠堂ꎬ无论其名称如何ꎬ在中国本土不算稀罕ꎬ但在远隔重洋的马来西亚槟城ꎬ复制闽南原乡日常生活空间ꎬ教化后昆ꎬ自觉养成对华人身份的认同ꎬ是为 不忘本也 ꎮ龙山堂建筑不仅外观样态极尽原乡闽南风格ꎬ就是内部厅堂功能设计也处处尽显儒家教化之用心ꎮ家族重视幼童孝道养成ꎬ祠堂后厅为私塾ꎬ塾内有楹联曰 第一等人忠臣与孝子ꎬ只两件事耕田与读书 ꎮ⑦上联突出了儒家伦理中 忠 孝 两个核心观念ꎬ配以 八仙过海 渔樵耕读 人丁兴旺 等绘图ꎮ另有联文 龙含峥嵘闾巷相联敦仁敦让ꎬ山峰挺秀岁时并集奉礼奉盛 龙虎会风云文武衣冠光俎豆ꎬ山川呈秀丽芝兰昌茂衍箕裘 龙瑞振南邦斯第奠安称梓里ꎬ山峰垂北阙几人盛翥咏梧桐 分置在堂内各处ꎮ族内幼童自 龙山堂 前拾阶而上ꎬ穿厢房入私塾ꎮ阶砌两旁立柱楹联 龙见于天钧轴世传溯当日丕显丕承ꎬ江山厥秀人文继起愿从兹为忠为孝 ꎬ同样有 入境即教 的功能ꎮ⑧可见ꎬ血缘与地缘联宗的邱姓族人ꎬ起堂之年在槟城便已蔚成势ꎬ丁口滋繁ꎬ起堂之后更再造海外中华ꎬ延续中华斯文ꎬ唤醒并培养生在 异地江山 的华裔幼童的华人身份意识ꎮ中华文化价值观念附着在华人身份的历史脉络与原乡建构的文化主体性上ꎬ而原乡故里的宗族组织㊁民间神祇以及建筑群落等的在地 复制 ꎬ便成为唤醒华人身份认知的空间枢纽ꎮ三㊁中华习俗㊁价值习得与华人身份真实感的强化明清南洋区域华人移民的祭祀活动ꎬ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的两个关键领域ꎬ即家族祖先祭祀与原乡神灵祭祀ꎮ节俗仪式是为体现重复记忆所需而设的ꎬ重复或反复是为了不忘却历史持久㊁永续发生的华人社会所具有的传统文化ꎮ闽南人俗重祭祀ꎬ敬重神明ꎬ有淫祀之风ꎮ古人云: 国之大事ꎬ在祀与戎ꎮ 故祭祀是人群集体精神生活的大事ꎬ明清移居南洋的闽南人社会祭祀祖先㊁神灵的仪式ꎬ就是原乡中华文化传统的在地依存ꎮ«礼记 祭统»曰: 夫祭之为物大矣ꎬ其兴物备矣ꎮ顺以备者也ꎬ其教之本与! 崇事宗庙社稷ꎬ则711子孙孝顺ꎮ尽其道ꎬ端其义ꎬ而教生焉ꎮ 是故君子之教也ꎬ必由其本ꎬ顺之至也ꎬ祭其是与!故曰: 祭者ꎬ教之本也已ꎮ [9]1354可见祭祀活动的重要意义ꎮ因阻山隔水ꎬ返乡祭祖困难重重ꎬ华人移民多通过在地 复制 中华传统节俗ꎬ以敬祀先祖ꎮ南洋各地的 清明节 便是颂恩尽孝之意的华夏节俗之一ꎮ因四时变化ꎬ孝子感时念亲ꎬ禘㊁尝祭祀最为重要ꎬ多用 春祭 春禘之祭ꎬ是夏㊁殷之礼 春祭曰祠 ꎬ[9]1310«礼记 祭义»曰: 教由顺生也ꎮ [9]1310 尽其道ꎬ端其义ꎬ而教生焉ꎮ [9]1353通过原乡祖地的节俗庆典ꎬ以志记忆ꎮ由于不具备与原乡相对应的时节与习俗ꎬ马来西亚无法举办原乡意义上的传统清明节活动ꎮ因为节令转移与当地制度限制ꎬ南洋地区也根本没有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清明时节ꎬ所以ꎬ礼俗形态独特的清明文化ꎬ便成了在马华人群体的文化符号ꎮ而作为节日期间约定俗成的节庆纪念活动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集体教化功能ꎮ清明节的祭祖仪式ꎬ旨在向晚辈展示 孝 顺 敬 等重要的华人伦理价值及行为规范ꎬ使其在特定的节俗时空里ꎬ体验并感受原乡祖地的文化情感ꎬ从而强化对自身华人身份的认同ꎮ习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以回忆的途径重建 共时 体验ꎬ在塑造当地华人身份的同时ꎬ也维系着华人社会中华习俗的在地自觉延续ꎮ 记忆把那些说过的话㊁做过的事按往昔的样子拉到一起ꎬ并使之与当前观念ꎬ与明日将要说的话㊁将要做的事协调一致ꎮ没有这种历史知识ꎬ没有这种关于所说的话㊁所做的事的记忆ꎬ他们的今日将变得盲目ꎬ明日也将没有意义ꎮ [10]习俗具备易于接受的共同认识和情感ꎬ共同的情感经历往往能唤醒潜藏在意识深处的记忆和社群认同ꎮ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认同ꎬ是中华文化身份认同持续强化的象征ꎮ反复㊁规律的集体演示ꎬ重复着与清明节祭祀活动相关的生活记忆ꎬ有助于现实关联并教化华人幼童身份的建构ꎮ清明节对 祖先 的祭祀ꎬ是当地华人世界能够看到的一个与 人 的世界紧密相连的 神 的世界ꎮ[11]根据笔者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可知ꎬ移自原乡的共同神祇信奉ꎬ是闽粤移民群体在地日常生活空间的另一重要元素ꎮ闽粤故里的民间神祇在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分布ꎬ麻坡永春大邱头林氏公所设祭的 玄天上帝 ꎬ[12]29永春湖洋彭城刘姓公会敬祀的 圣祖金仙 ꎬ[12]41麻坡永春高阳于氏家族的 仟堂宫 等ꎬ[13]均是由同一祖籍或同姓宗亲组织与宗姓庙为联络中心的华人群体移神而来ꎮ还有其他民间共同信仰的神明ꎬ如保生大帝㊁妈祖㊁三坪祖师㊁清水祖师㊁王爷信仰等ꎬ均是移民携移或尊请至马来西亚的ꎮ中华传统文化要素ꎬ在迥异的地域空间里ꎬ顽强地适应当地形势ꎬ生长成新样态ꎮ当地与原乡的文化ꎬ依然保持原有斯文样态ꎬ原初地塑造华人童蒙文化身份ꎮ孝 作为中华文化崇尚的核心价值ꎬ是马来西亚槟城华人帮群坟山碑刻使用频率最高的词ꎬ取以昭示后昆ꎬ启蒙身份ꎮ槟城北海是闽粤华人抵达较早的临海县域ꎬ作为共同开发的华人社区ꎬ共同信仰 玉皇上帝 以凝聚不同地域来源的华人移民ꎬ建 天地堂 供奉玉皇ꎮ先祖购置的坟山内墓碑多见 孝 字ꎬ且是后人子孙树碑书丹ꎬ以志铭记先人ꎮ光绪戊申年(1908)七月立安溪经岭 皇清显考讳贻国黄公墓 ꎬ立碑者其子黄复基称 孝 男ꎬ还有 清显妣陈门才娘王氏墓 ꎬ儿女立碑自称 孝 男 孝 女ꎻ壬午年(1942)桂月立 南邑蕉山显妣谥富娘吴门李氏之墓 ꎬ立碑者子世千称 孝 男ꎻ1939年5月立 揭邑新河顶新厝祖考良奇黄公墓 ꎬ立碑者其二子士发㊁瑞金均自称 孝 男ꎮ⑨立碑者为晚辈ꎬ以华人丧葬之俗ꎬ自低称 孝 ꎬ率族内幼童等宗亲尊崇逝者ꎬ以此自认并强化华人身份认同ꎮ四、文化意义再生产与华人身份认同的延续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ꎬ作为规约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标示或符号ꎬ影响并建构着日常生活方式与习俗ꎮ这些生活方式与习俗在华人群体交往中连续反复出现ꎬ不仅促成文化意义再生产ꎬ更延续着幼童的华人身份认同ꎮ811陈氏是 槟城五大姓 之一ꎮ[14]陈氏宗亲房支遍布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地区ꎬ其 开漳圣王 陈元光祭祀盛典威仪千面ꎬ游行浩荡ꎬ路人礼敬ꎮ槟城其他姓氏宗亲㊁神祇信仰组织分别派彩车前往ꎬ庆赞示好ꎮ⑩陈元光作为槟城大山脚陈氏追认的共同祖先ꎬ他的祭祀盛典礼仪繁琐ꎮ漳州原乡有些仪式已失传ꎬ但在马来西亚依然齐备ꎬ大有 礼失而求诸野 之喻ꎮ祭祖仪式在大山脚陈氏宗祠内举行ꎬ祭方少牢ꎬ左神右祖ꎬ先敬土地ꎬ后祭祖先ꎮ五服伦常ꎬ差序进祭ꎮ关键是大山脚陈氏的族内幼童多在祭祀致敬亲属当中ꎬ唱颂祭文ꎬ敬宗收族ꎬ有慎终追远之意ꎬ在陈氏幼童的揖跪敬拜和华人血亲体认中ꎬ生发出孝 与 敬 两个中华文化的特有意涵ꎮ家族祭祀作为中华民间礼仪ꎬ在幼童个体精神层面ꎬ完成了文化与历史意义的再生产ꎬ这一再生产过程促进了华人幼童对自身身份的强化ꎮ两个闽南人社区各有其下设的 村 和 社 ꎬ各村舍内多有各氏祠堂和家庙ꎬ但高于村社内各家庙㊁具有整体凝聚功能并号召全村各姓的却是160多年前来自福建南安的 王爷信仰 ꎮ其中ꎬ日落爪哇闽南人社区ꎬ供奉孙㊁佘㊁池㊁雷 四府大人 ꎬ 庙宇名北海 灵应社 ꎮ庙宇管委会基本由潮汕人组成ꎬ这群有潮汕调说闽南语的广东人ꎬ尊崇着160多年前福建闽南南安移民群体携至马来西亚槟城的王爷信仰ꎬ并且以此信仰为中心ꎬ形成华人垦殖的社区与村落ꎮ庙宇管委会与村民不强调其原乡地域分别和方言差异ꎬ只强调该社区是华人空间这一点ꎮ村民口述历史中的关于闽南籍祖先与潮汕籍祖先的交往故事ꎬ最强调的也是 同是华人同胞 ꎮ由于闽粤两地移民一直秉持 共同成员和睦相处 的宗旨ꎬ该口述历史代代相传ꎬ以回忆形式保留至今ꎮ通过口述故事及敬祀王爷神祇ꎬ将幼童不曾见到的抽象文化ꎬ变成可感知的华人身份记忆ꎬ输入华人幼童的个体思想ꎮ闽南人社区其群体与空间在王爷信仰这一象征意义层面ꎬ持久性建构着一个有机的华人共同体ꎬ社区华人幼童身份的养成与自我认知ꎬ也产生于这一群体与时空的关联之中ꎮ华人幼童身份的自我认知ꎬ是对其所属群体文化属性的个体重塑式再确认ꎮ英国文化批评家霍尔以为ꎬ 文化属性既属于过去ꎬ也属于未来ꎮ文化属性不是已经存在的东西ꎬ并非超越了空间㊁时间㊁历史㊁文化ꎮ文化属性来自某处ꎬ具有历史ꎮ但就如每一件历史事物一样ꎬ会不断变形ꎮ它们绝非永恒固定于某些本质化的过去ꎬ而是受制于历史㊁文化㊁权力的持续游戏 ꎮ[15]华人身份养成正是其文化属性穿越历史时空持久存在的塑造过程ꎮ在节俗祭祀与神祇崇拜的特殊空间里ꎬ仪式作为社会交往的神圣程序ꎬ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在华人集体认同系统中仍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ꎬ而且通过仪式ꎬ将与华人身份认同相关的内容和文化传达给每一位参与者ꎮ宗族信仰㊁历史口述等活动ꎬ是文化意义的循环与再生产过程ꎬ其成为华人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部分ꎬ将华人文化融入现实生活ꎬ规范了华人日常行为习惯ꎬ维系了华人身份认同的延续ꎮ注释:①关于华文语言教育在塑造华人社会方面的论述已相当丰富ꎬ文中不予赘述ꎬ可参见詹伯慧:«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与华文教育»ꎬ«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ꎬ第1 ̄3㊁12页ꎻ姚敏:«中国官方语言的演变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年第2期ꎬ第64 ̄70页ꎻ白娟:«华文教育中的家庭语言政策驱动机制和影响分析»ꎬ«语言战略研究»2019年第4期ꎬ第81 ̄89页ꎮ②现存龙山堂即新江邱姓祠堂ꎮ③今为厦门海沧区新垵社ꎮ④马来西亚槟城龙山堂邱公司碑刻«重修龙山堂邱公司碑记»ꎬ田野调查实拍资料ꎮ⑤马来西亚槟城龙山堂邱公司碑刻«龙山堂碑»ꎬ田野调查实拍资料ꎮ⑥龙山堂藏«新江邱曾氏族谱»ꎮ⑦马来西亚槟城龙山堂 私塾 楹联文字ꎬ田野调查实拍资料ꎮ⑧马来西亚槟城邱公司龙山堂阶前庭柱楹联文字ꎬ田野调查实拍资料ꎮ⑨马老西亚槟城北海 天地堂 «墓园碑刻»ꎬ田野调查实拍资料ꎮ911⑩马来西亚槟城大山脚 颖川堂 陈氏宗祠祭祖ꎬ田野调查收集资料ꎮ马来西亚槟城北海日落爪哇华人社区调研实拍资料ꎮ参考文献:[1]郑树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ꎬ1998:31 ̄32.[2]王琛发.清末民初马来西亚大山脚市镇潮州人与 惠-潮乡亲共同体 的历史演变[J].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ꎬ2020(3):16 ̄17. [3]TANCB.PeopleofChinesedescentandChina:attitudeandidentity[J].Solidarityꎬ1989(3):113 ̄120.[4]巴斯.族群与边界[M].李丽琴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ꎬ2014.[5]张少宽.槟榔屿华人史话[M].吉隆坡:燧人有限公司ꎬ2002:56.[6]BANSH.Relativecommunitypoweranddegreesofassimilation:explorationofatheoreticalsynthesisofChineseinColonialSoutheastAsiaandinNorthAmerica[M]//OZAYM.PovertyandsocialchangeinSoutheastAsia.Ottawa:UniversityofOttawaPressꎬ1979:252 ̄264. [7]热心公益之可风[N].槟城新报ꎬ1914 ̄11 ̄28(1).[8]曾玲.新加坡华人宗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ꎬ2019:3.[9]李学勤.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1999.[10]贝克尔.人人都是他的历史学家:论历史与政治[M].马万利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2013:198.[11]巴素.马来西亚刘前度译华侨史[M].刘前度ꎬ译.槟榔屿:光华日报出版行ꎬ1950:82.[12]林成隆.马来西亚永春大旗头林氏公所50周年金禧纪念刊[Z].马六甲:大旗头林氏信托基金会ꎬ2008:28 ̄29.[13]郑名烈.拓荒扎根:武吉巴西永德公冢与地方拓殖史[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ꎬ2013:102.[14]黄裕端.19世纪槟城华商五大姓的崛起与没落[M].陈耀宗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ꎬ2016:9.[15]HALLS.Ethnicity:identityanddifference[J].RadicalAmericaꎬ1989(4):9 ̄20.ChineseidentitycultivationofChineseyouthinSoutheastAsia:acasestudyonChinesecommunityofMinandYueinPenangꎬMalaysiaWANGJianhong(SchoolofHistoryandGeographyꎬMinnanNormalUniversityꎬZhangzhou363000ꎬChina)Abstract:Cultureandvaluesarekeytoshapingtheidentityofindividualsandgroups.PenangꎬMalaysiaꎬasanearlierimmigrationdestinationofFujianandGuangdongChineseimmigrantsꎬhasacompleteandsys ̄tematicChinesecommunity.TheclanorganizationsꎬfolkgodsandbuildingblocksintheoriginalhometownofChinaare replicated inthelocaldailylivingspaceꎬwhichhasbecomeanimportantculturalsourceforthecultivationoflocalChineseidentity.TheacquisitionofChinesecustomsandvaluesenablestheyoungChinesetogainasenseofrealChineseidentity.SacrificialceremonyꎬhistoricaloralnarrationandsoonꎬensurethereproductionofculturalmeaningsandcontinuetheChineseidentityoftheChineseyouth.Keywords:ChineseidentitycultivationꎻPenangofMalaysiaꎻChinesecommunity(责任编辑㊀张丽珍)021。
马来西亚华人文学
马来西亚华人文学
马来西亚华人文学作品评价
作者看到中国和马来西亚海外一些华人的问题并触及一点历史, 构思了这个故事来反映大马华族普遍的感受,展现了华人在马 来西亚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的努力,然后也看出华人在教育上不 忘记根源的努力,也反映华族处境不受重视,用心良苦
1
我的课程讲解结束,谢谢大家
在如此严峻的文化打击下,许多的华人文学奖项活动在马来西亚展开,使得华人文学得以 进一步展开
马来西亚华人文学
1955*,*,*。*,*,*。*,*,*。*"*,*"*,*
相当一部分的马来西亚华人受困于身份的迷思。一方面,华人历经多年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和实践, 本土情结不断增强,这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产生矛盾,冲击着华人族群身份的认同;另一方面,"华二 代""华三代"的成长远离中华土壤,对祖籍国的认知局促而有限,初代华人移民浓稠的中华情结日渐 消淡,历史记忆的唤醒和文化基因的重建迫在眉睫,传承和延续中华文化的使命赖以实践
-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马来西亚华人文 学
答辩人:xxx
指导教师:xxx
-
目录
我的课程讲解结 束,谢谢大家
0 马来西亚华人文学
马来西亚华人文学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马来西亚华人文学 马来西亚里华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在马来西亚人的心里,会觉得华人是马来西亚的"入 侵者"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丧失了民族文化,便丧失了民族性。马来西亚以马来族文化为核 心的国家文化体制对华人族群文化既不宽容,也不接纳。"华人文化不能直接纳入成为国 家文化的一部分,政府就没有义务去发展它,更加严重的是,它还推前一步,不允许华人 发展自己的文化。"
华裔族群:语言、国籍与认同(1)
华裔族群:语言、国籍与认同(1)华裔族群:语言、国籍与认同陈志明/著冯光火/译袁同凯/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21卷第4期】[摘要] 华裔族群认同的持续并不在于任何汉语使用的持续,因此需区分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
然而文化——特别是其中的语言部分——可表现认同的类型;而文化涵化的不同层次导致了对华人认同的不同理解。
因此研究华裔族群的认同应该从“语言、语言的涵化与认同的关系;中文能力与认同的关系;国籍与认同的关系”综合考虑。
[关键词] 华裔族群;语言;国籍;认同一、引言我们在此文中主要关注的是居住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以外并自我认同为华人的族群。
他们分属不同国籍并已在社会和文化上分别融入了各自所处的社区和民族群体。
他们还会一种或多种华人语言,也都会讲当地的主要语言。
虽然他们还讲华人方言,但他们所讲的方言可能已被当地的主要语言涵化。
所以考察语言与语言的变化的关系、族群与族群认同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华裔族群的不同经历使得这种比较研究更具价值。
语言,毋庸置疑是族群认同的一个重要指标。
既然华裔族群已适应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以我们要研究涵化对族群的影响、不同的涵化层次,特别是语言涵化与同化的层次造成了华人认同的不同形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区分有中文读写能力和没有中文读写能力的华人,研究读写能力、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的关系。
如果可能的话,附带探讨语言与泛华人认同的意义。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族群认同的范畴中存在着各种方式和认同层次。
华人族群的认同似乎包含了三个部分:标志、主体意识和构成了认同的共同特性的客体特征(Tan,1998年,a: 14)。
世界各地的华裔族群被认为是华人,但是他们的主观经历和认知过程不尽相同。
因此,在认同的过程中,他们不一定以相同的文化特征强调为认同的象征。
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族群或更准确地说是族群类别的“华人”只有在与一个较大的社会中的其它族群类别相关联时,才有现实意义。
三个女人的国家民族寓言——读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
三个女人的国家民族寓言——读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狄霞晨【摘要】马来西亚作家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与其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寓言.小说的主人公苏其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华裔富家子弟,小说中的三位与他交往的女子可怡、春喜(春天)、白衣女子分别象征了庸俗的现实中国台湾、怀念中的马来西亚、潜在的恋人中国内地,讲述了一个民族国家寓言.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台湾的失望、对马来西亚的思念和对中国内地的追寻.作品呈现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中国性的杂糅和混血.【期刊名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5)006【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张贵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国家民族寓言;文化身份【作者】狄霞晨【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2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旅台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张贵兴的长篇小说《我思念的长眠中的南国公主》,与其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寓言。
小说的主人公苏其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华裔富家子弟,因极度厌弃、恐惧淫乱荒诞的家族生活,于是怀着逃离的心情去中国台湾求学。
在那儿,他认识了中国台湾女孩可怡并与其交往,然而他心中最爱的却是马来西亚女孩春喜(或者春天①春喜和春天是孪生姐妹。
),潜意识中还爱恋着一个半虚半实的白衣女子。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看来,这三个女子分别是他本我、自我、超我所爱恋的对象。
张贵兴赋予了这三个女子更深的文化内涵:分别象征了庸俗的现实中国台湾、怀念中的马来西亚、潜在的恋人中国内地。
美国学者詹姆逊认为,文学是社会的象征性行为。
他指出:“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是那些关于个人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
”[1]135的确,张贵兴在这部小说中,讲述的正是一个与他有着同样身份背景的青年的个人故事,他拥有多重文化身份,在不同地域、族群中彷徨,寻找自我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宜音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海外华族研究论集文化与认同台北407-420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北京从而获得一般来说国家认同现后华人在海外而当社会流动出的生存发展典型地展示了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本研究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进行了实地调查本研究发现其文化认同源自以下线索1Ç×ÊôÈÏͬÑݱäΪ¶ÔÕû¸öÂíÀ´Î÷ÑÇ»ª×åÕûºÏ»úÖÆÓÉÏȸ³ÐÔȺÌå±äΪ¾ßÓлªÈËÕûÌåÖÖ×åÎÄ»¯ÌØÕ÷µÄÏÖ´ú×éÖ¯2Ç×ÊôÈÏͬͻÏÔ³ö»ªÈËȺÌåµÄÎÄ»¯ÌØÕ÷3ÓÉÓÚÎÄ»¯¼ÛÖµÊÇ°üÀ¨Ò»ÕûÌ×±êÖ¾×ÅÎÄ»¯ÌØ殊性的观念系统因此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国家认同改变后并逐渐建构了独特的马华文化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in-group identity是指个体在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时文化价值和文化习俗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属性来进行族群中的成员的身份特征主要是文化性的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cultural Arraycategorization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197819841987 1990在个人层面上social identityself identity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文化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文化认同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巨大的社会心理资源文化认同以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标识着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要我我们自我认同其二是通过寻找与的差异而获得后者使得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一致性和同一性个体总是在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Brewer,19911996)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的我们感(sense of we-ness)的途径和过程文化认同通常源自亲缘与地缘连带的亲缘关系认同方言认同生活习俗认同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形成之后国家认同形成相互附着的关系因此祖籍地认同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有着相当程度的连带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附着的特别是移民这种连带关系则出现了分离或重构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复杂而多样某一种或某几种认同的功能大于另一种或另几种例如甚至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认同使用不同的方言在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宗教它们不断地被建构与被解构原本附着在祖籍地语言信仰国家等因素之上的文化认同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典型地展示了文化认同的这种独立性和动力性面对周遭的人和自己华人是指什么华人是指他的祖籍皮肤及外貌特征还是指他的信仰文化价值观中华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是否可以脱离祖籍语言什么是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保持文化价值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系统研究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 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和平移民史上不仅由于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长久而且由于东南亚华人对自己文化属性的选择的高度自觉又融于居地国家的社会文化之中保持自身的文化属性也为人类文明发展积累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1990ÕÅÓ¦Áú巫乐华经济地位以及华人社团的社会功能李明欢郭梁例如1991Ïã¸ÛÖÐÎÄ´óѧº£Í⻪ÈËÑо¿Éç社会的认识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和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层面——文化认同的层面另一方面华人将作出怎样的决定这一问题没有在学术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致力于推动海外华人研究的王赓武先生在他的一书中特别著有一文马来西亚华人学者林水濠就文化对于华人的整合等功能进行过研究马来西Array亚华人史新编1998ÁÖ¿ªÖÒ的研究更是从族群属性这些研究都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问题意识仍然因其缺乏实证研究的结果而使得这些观点和假设没有得到更加充分和深入的验证与分析我们成立了课题包括问卷调查个案深度访谈及分析实地观察等探讨其中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作为研究的第一步2000年6月至7月在五个被调查城市中focus group整理出访谈录音近20万字血缘性寺庙华人私人博物馆华文图书馆华人为主的政党华人社会研究中心和州及全国性的华人社团此外沿街的各类店铺华人生活环境中的其他种族文化现象清真寺诗巫印度庙宇古晋早期殖民时期外国人的公墓等等被调查的样本来自马来西亚中部东部共计1200位青年人和成年人海外华人文化认同量表通过调查马来西亚华人中华文化认同的代际差异同时华人居住社区进行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我们共计整理出57万字的访谈录音原始资料多元文化背景之中信奉印度教的印度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以此在马来西亚这片国土上生存和发展梳理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演变的基本线索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概念进行解析同时形成问卷调查和量表编制的内容框架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梳理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发展的线索文化认同作为个体对于文化的归属和承诺最初必然是附着于种族习俗地域等属性的认同之上是无法从这些属性中分割出来的根据比较公认的定义它反映在文化群体中成员的日常生活宗教教育经济体现了文化群体对文化价值的选择1999个体随着出生和社会化过程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这种文化属性然而对于个体来说个体对此不仅面临着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历程来看ÓÉ×æ¼®µØÈÏͬ¾-¼ÃÂíÀ´Î÷ÑÇ»ªÈ˵ÄÎÄ»¯ÈÏͬÊ×ÏȱíÏÖΪºÍÀ´×ÔÓÚ¶ÔÇ×Ôµ¹ØϵºÍ×æ¼®µØÈÏͬѪԵµØÔµÓÉÓÚÕâЩÈÏͬÓëѪԵ¹ØϵºÍµØÔµ¹ØϵÖаüº¬µÄÇø·Öϵͳ1998相联系信任以及亲情的人最为需要的马来西亚西马华人的地缘组织同乡会等乡团1891年至1941年新增了164个表1 马来西亚华人乡团组织数量时期华人人口乡团组织数量人口与乡团比例1890以前 391,418 77 50831 1991 5260,000 769 6840¸ù¾ÝÁõ³çºº¶ÀÁ¢ºó»ªÈËÏçÍÅ×éÖ¯ÖÓÁٽܶ«Âí»ªÈËÈË¿Ú±äǨÔØÁÖˮ婺ÎÆôÁ¼1998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整理经济文化宗教成为华人归属的社会群体大多数是只身来南洋谋生乡团组织甚至成为高于家庭的归属群体1995在这个时期当血缘华人各会馆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联合由血缘展现出更大的力量突发的历史事件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继而侵占马来亚关注中国的命运这时中国人华人客家人广府人海南人成为华人新的身份认定中华文化此外马来西亚华人也不得不寻求自己更有代表性的种族特性与马来人福建人潮州人等更具有的族群相似性华人有理由形成更加有效的族群区别战后在1991年成立了马来西亚华人大会堂联合会伴随着华人的认同从过去的一族一镇转变为对整个中华文化的认同华人社会组织的认同也开始形成除了亲缘与地缘社团的乡团联合会以及目前居住区域的社团Array教育等业缘群体全国华校教师联合总会促进与其他民族沟通刘崇汉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经历了从归属传统的先赋性群体到归属现代社会政治的获得性组织的过程它表达了华人对于所作出的选择份认同的结构体系在国家政治上认同马来西亚的前提下它也包容了一部分人的各自的方言群认同华人整体的种族文化特征必然成为超越一宗一族的血缘纽带而凝聚华人的重要因素二表现为华校因为方言是辨识祖籍地的明显特征同时从而形成内群体( in-group )认同山多地少方言种类繁多不同的方言标志着不同的祖籍地认同方言称为划分群落的指标说哪里的话辨识关系网络不同的方言群所形成的人际区隔因此华人福建人客家人海南人选择大众沟通媒介的语言问题也就被凸现出来在不同中存在着相同这样并且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终于采用了普通话作为进行言语沟通华文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介也培养和保证了使用华语的基本人群语言认同始终作为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华人的文化认同因此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受华文教育的人与受英文或马来文教育的人形成的文化差别表2 马来西亚华人教育背景分类所受教育受教育的时段华文教育小学英文教育小学接受华文教育马来文教育小学接受华文教育非华文中学接受英文教育教育背景马来文教育小学何国忠何国忠赖观福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出版正是由于看到了不同语言教育的背景对文化认同的巨大影响其倾注的心力和财力之大之多学校会馆报社都在关心华文独立中学的成长和发展华文独立中学的发展便成为华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规模较大在华人社会产Array生的影响也比较大19981998六十所华文独立中学尽管只吸纳了10%左右的华人子弟它们所蕴含的文化认同的意义的确是很大的那些只能或必须使用母语表达的文化才可能被体会在语言认同的基础上它们把华人群体的文化特征最明确地突显出来由此可见一种标志ÓÉ×Ú½ÌÈÏͬ¼ÛÖµ¹ÛÈÏͬÃñ¼äÐÅÑöµÄ±£³ÖÒÔ¼°¼ÛÖµ¹ÛÄîµÄ¼áÊغͷ¢Ñï由于中华文化中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有着特殊的功能这不仅表现为华人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社会观和个人观文化价值之间大量和深入的相互蕴含例如从而成为宗乡组织的发端地方会馆以及学校往往就在庙宇宗祠的基础上扩建形成华人的宗教信仰认同与祖籍地认同方言认同相互强化宗教信仰回答的是人与自然无论是几大世界宗教无一不体现了人类的终极关怀和他们的价值选择生活之中而其中的文化价值更是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它至少包括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生个人理想社会公平等等一整套标志着文化特殊性的观念系统杨宜音也是这一文化种群的特征这正是文化认同所表达的作为文化种群的人们对自己精神家园的最终守护也是个体态度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与此同时它成为划分群体的依据之一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就将被独立出来祖籍地而成为构成文化的内核文化认同才可能逐渐脱离先赋的一些特性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上确实可以看到那些不会说华文却保持文化习俗的和基督教保持文化习俗的人们他们也许不再坚守文化习俗和信仰却在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观念上依然不放弃孝道面子报答中庸分享等中华文化价值化认同的存在形态反过来语言和习俗信仰起着凸显其价值意义的功能这种选择可能是被动的例如岜岜由个体意愿决定的信奉基督教文化价值选择形成的认同已经不同于生而与俱文化价值认同的另一个特性在于它的建构性必然使社会组织成员影响有意识有热情地推动组织的发展马来西亚华人在自己的实践中认定华文教育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他们还将另外四项社团报社李业霖还体现为文化群体成员对文化价值的能动创新马华文化他们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华人文化协会可以看出已经不仅以延续舞狮茶艺等习俗为标志而是以探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和生长的中华文化的定位三文化认同对海外华人的意义有两个以中华文化为首要属性选择和建构自己的概念民族方言我们其二我们因此我我们与原有的地缘我们新的概念是超越原有地缘血缘性的我们概念的我也就是说这是我的文化上的我们生而与俱费孝通的先赋性认同从社会学关于群体形成等理论的角度看获得与保持的结果而且将成为群体划分与凝聚的重要因素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社会流动的出现使得个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个别差异被扩大了随之就形成了与先赋性群体村落相对应的获得性群体爱好群体价值观相同的群体宗教信仰群体文化认同成为凝聚群体成员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区别不同群体的标志都将是获得性的当一个多元文化人们将能够依据个人的意愿对于不同文化属性进行选择和建构无法改变的先赋性文化身份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特性与程度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测量1Ç×ÔµÈÏͬµ½»ªÈËÈÏͬÕâһά¶ÈÉÏ´¦ÓÚʲôλÖÃ2从宗教信仰这三个维度构成华人文化认同的操作性构念从而发展出具有当地特征的文化认同从个体文化认同来看我是华人我是马来西亚华人这样的文化身份认同的特征是而不是封闭和保守的而不是被完全同化和放弃的多元的四经过国家认同上的改变过程之后并且逐渐建构了独特的在马来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多元文化中立足的马华文化则是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意义也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最终结果所以在马来西亚华人中演变为对马华文化的认同区别不断为本文化定位发展的过程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案例不仅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文献来源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1985年经济科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海外华人研究社华侨华人研究广州1995年何国宏载林水濠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吉隆坡1998年何启良载林水濠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吉隆坡1998年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厦门1995年李业霖2000年7月Array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吉隆坡1999林水豪东南亚文化冲突与整合吉隆坡马来西亚大学联合出版<独立前的华文教育>何国忠赖观福合编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出版<独立后的华文教育>何国忠赖观福合编Array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出版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广州1991年刘崇汉载林水濠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吉隆坡1998年刘崇汉载林水濠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吉隆坡1998年饶尚东载林水濠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吉隆坡1998年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北京1997年Array杨宜音第2期杨宜音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页38-52<×Ô¼ºÈËÔØÑîÖз¼Ö÷±àÔ¶Á÷ͼÊé³ö°æ¹«Ë¾<中国人真是集体主义的吗载杨国枢Array主编台湾桂冠图书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钟临杰载林水濠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吉隆坡1998年页197-2031951) . 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Tajfel, 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Tajfel, H. The social dimension: European developments in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1984).Turner, J. C., Hogg, M. A., Oakes, P. J., Reicher, S. D. & Weth erell, M. S.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 BasilBlackwell, 1987).Wang Gungwu,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Singapore: Time Academic Press, 1991), pp198-221.i本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改革试点课题中的一部分课题组成员为陈午晴王镭刘影翔在此感谢课题组成员的合作和马来西亚华人大会堂的热情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邱立本教授对本文提出的批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