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言文学著作中的思想
莫言作品: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作品:魔幻现实主义莫言作品:魔幻现实主义引导语: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是他的写作风格,以下内容是关于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简析。
魔幻现实主义是上个世纪在拉丁美洲所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是在小说领域表现得比较突出。
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思路,一些作家努力将现实投放到了虚幻的气氛之中,然后进行详细的描述,从而使得现实被一层光怪陆离的外衣所笼罩。
魔幻现实主义是在文学作品中插入了许多神奇和怪诞的幻想,整个画面也呈现出真假难辨、虚实不分的情况。
莫言作品中有着一定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与莫言对于拉美文学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在作品中又结合了自身特有的一些语言特点,他的作品是一种情境澎湃的感情倾诉,这和莫言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读者在读莫言作品的时候,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莫言小说中所富有的穿通力的语言,能够给读者的心灵造成很大的震撼。
莫言这种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魅力和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以下结合莫言的作品开展论述,重点阐述了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以期能够更好的增强对于莫言文学作品的理解。
1 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在莫言作品中的作用莫言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比较奇幻的,这些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一种比较强烈的震撼,让作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人生的内涵。
《檀香刑》是莫言小说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小说中钱丁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民间英雄孙丙,去了更高一级官员那里去说情,但不幸的是钱丁在回来的路上摔倒了,连自己的官帽也都掉到了污水坑了。
读者在理解这一段内容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和整个故事的发展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如果能够和当时的时局进行联系,以及和钱丁后来的自杀,孙丙的被杀,媚娘发疯联系起来,就能够感受到人物反讽的作用,最终使得魔幻的故事情节功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增强了文学作品的渲染力。
莫言的经典作品解析和文学创作理念
莫言的经典作品解析和文学创作理念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匠,在文学创作上一直都有着独特的理念和风格。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等作品。
本文将从莫言的经典作品角度出发,对其文学创作理念进行一定的解析。
一、《红高粱家族》作为1987年“文学十年”运动的重头戏,《红高粱家族》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小说以中国北方一个偏僻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以五个红高粱的命运为引子,展开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家族史诗。
通过对家族发展的叙述,作者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中国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缺陷。
在表现手法上,莫言采用了荒诞、寓言和神话等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鲜明形象和传奇故事。
小说的主题是人的命运,家族命运,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寄托。
莫言在小说中给予了红高粱五子极富人性的形象化描写,以此通过一个小家庭将中国人历历在目的情感状况和时代局限表达出来。
这种将小家庭、小人物与民族历史、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的写作方法在莫言后来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二、《丰乳肥臀》《丰乳肥臀》是莫言的另一部经典之作。
小说着重描绘了中国老百姓家庭明快生动的生活,通过对五代同堂女性丰乳肥臀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女性的命途多舛、奋斗历程和生命悲欢离合。
小说着重探讨了女性家庭地位、家族兴衰和社会变化的深刻内涵。
莫言试图让读者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想象世界和女性命运的变化。
小说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对生命的崇敬、对女性的关注,是莫言笔下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三、《蛙》莫言最新的作品《蛙》是一部对当代中国草根年轻人生活的关注和呈现,莫言在小说中以一个小县城的所镇痛过镇出发,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和背景。
莫言以一家散居在农村的三代人为刻画主线,展示了走过一生的农民亲人的生活和命运,感情生活的沉浸和转向,这部小说展现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的色彩。
小说中揭示了中国社会一些最为普遍的问题,揭示了社会的界限,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增加构思难度,人物个性明显鲜明,构思丰富。
莫言的文学与现实
莫言的文学与现实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备受瞩目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莫言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现实世界。
他的文学作品既反映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困境,也唤起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莫言的作品通常以农村为背景,以底层民众为主角,展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和变革时期的命运。
他的作品融合了浓厚的乡土风情和真实的社会拷问,既有对抗封建礼教的决绝力量,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莫言通过对细腻描写和鲜活人物形象的构建,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些农民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也引起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莫言的文学作品多以短篇小说形式呈现,他深入研究土地、权力、家庭及人性等主题,剖析了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丑恶。
他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方式,展现出封建社会的假面具和残酷现实的冲击,提醒人们对社会现象保持警觉,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如何改变现实。
莫言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写作地带是现实。
”他笔下的角色往往是贫苦农民、不幸儿童和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他们在作品中扮演着反抗和呐喊的角色。
莫言的作品不仅是对现实的批判,更是对人性的研究和人道主义的呼唤。
他通过文学的力量,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真相,也让人们对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慨和思考。
莫言在他的作品中,探讨了诸如家庭关系、农村土地问题、压迫与反抗等一系列重要议题。
他的作品《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经典之作,展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善恶并存。
他将对现实的敏感与对文学形式的娴熟运用融为一体,呈现出了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思考。
莫言的文学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国内,他的作品也获得了国际认可。
他多次获得重要的文学奖项,其中最著名的是2012年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所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的揭示,使得国际读者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
他的作品让人们深思社会现象,认识自我并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总结起来,莫言的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真实揭示和对人性的深度反思。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他以其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它将魔幻与现实融合,展现了超乎寻常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叙述方式。
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深厚和独特之处。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从农村角度出发,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复杂性。
他描绘了一个与日常现实相交融的世界,其中包含了许多超自然的元素和离奇的情节。
例如,在他的小说《红高粱》中,乡村的神秘力量和传说成为故事的核心,引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莫言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艺术创造。
他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与现实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他对中国传统神话、民间故事和历史事件的灵感来源于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入探索。
例如,在《蛙》一书中,他通过一个变色蛙的形象来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缺陷。
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讽刺。
莫言的作品也不例外,他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荒谬之处。
通过对中国社会现象的出色评论,《蛙》和《丰乳肥臀》等小说打破了读者对真实的定式观念,使读者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此外,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还体现了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他将常人的经历与非凡的遭遇相结合,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矛盾。
在他的小说《红高粱》和《许三观卖血记》中,主人公们的命运因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而起伏不定,彰显了人类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无奈。
总的来说,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备受赞誉。
他的作品以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情节描绘了魔幻与现实的边界,引领读者探索人性和社会的奥秘。
他不仅在文学界获得了声誉,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迷人而多样化的文学世界。
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解读
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解读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创作以多元文化的生态为基础,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
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是他对环境和人类互动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解读。
本文将从生态保护、生态多样性、生态修复三个方面对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进行解读。
一、生态保护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珍视。
他关注自然界的变迁和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呼吁人们应该珍视自然、保护环境。
他通过小说表现了对清洁水源、大气污染和生态平衡等问题的关切,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环保意识。
例如莫言的小说《檀香刑》中,描写了一个因为环境污染而引起的意外事故,并通过小说揭示出了政府和企业的损害环境的行为,表达了对环保意识的呼吁。
另外,莫言的小说中也表达了一种崇尚自然的态度。
他描绘了高原草地、森林、沙漠等自然风光,赞美了它们的壮美和原始性,传达了一种保护自然的理念。
例如小说《丰乳肥臀》中,莫言通过女主人公庄村花对自然的爱护和保护,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二、生态多样性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也关注生物多样性。
他通过小说表现了丰富的自然界和生命形态,呼吁人们应该重视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和相互依存。
他深入描绘了传统农业文化和基于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描写红高粱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表达了对自然多样性的重视和传统农业文化的珍视。
三、生态修复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还体现在他对环境破坏后的生态修复方面的关注。
他认为人类应该通过生态修复来弥补对环境的破坏,赋予自然以生命,帮助生物重新建立生态平衡。
他通过小说反映了恢复生态的愿望和行动,呼吁人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环境。
例如莫言的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中,描写了一个被污染的地方经过生态修复后的变化,呼吁人们应该爱护环境、重视生态修复。
莫言小说中的生态思想不仅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多样性的珍视,还呼吁人们应该通过生态修复、赋予自然以生命来实现生态和人类的和谐相处。
论莫言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观念
论莫言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观念人性是动物性、生物性、人之性的统一结合,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从多个角度多人性进行了揭示,如从食与性揭示出人的动物性,当人存在这两种生理需求时,就会成为动物;又从欺悔及人际关系展示出了人的动物性。
在莫言文学作品阅读中,注重对人性观念进行剖析,可以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其作品内涵,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标签:莫言;文学作品;人性观念前言冯友兰在《新理学》中提出“人不仅仅是人,同时也是物、生物、动物的综合体,一般生物、动物所同有的特性,人也有。
”这一阐述对人性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人之所以是“人”,一方面在于其与生物、动物、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又在于人与生物、动物、物之间有一定的共性。
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对人性有很深的描述,通过剖析莫言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观念,可以对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感知。
1.莫言文学作品对人“动物性”的揭示在莫言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是从食、性两个方面对人的“动物性”进行揭示的。
在莫言小说中,人会由于饥饿而变成动物,最显著的就是饥饿会让人出现动物的行为,如在作品《生死疲劳》中,猪场饲养员钻进大缸中舔糖水,而缸里的糖水已经被开会的人喝完了,人们喝水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吃糖,猪场饲养员着急喝缸底的水,但是缸太深,而猪场饲养员的脖子太短,结果就把大缸掀翻到地,钻进缸里去舔糖水,其形态与狗十分相似。
又如在《丰乳肥殿》中,炊事员张麻子利用馒头诱奸右派美女乔其莎,乔其莎为了吃到馒头,任由张麻子的肆意行为,如果对这一情境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知道,乔其莎在当时社会上的政治地位很低,一天只有一两口粮,甚至更少,其生命已经处于命悬一线的状态,而当一个人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他只会对食物感兴趣,也就说饥饿首先会将人性“饿死”,只留下垂死挣扎的动物。
面对饥饿,人与动物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法律、道德已经无法对他们起到约束作用,所有大规模的饥饿会对社会安定带来极大破坏,并且还会促使社会从文明状态进入野蛮状态。
谈谈你对莫言的理解和认知论述题
谈谈你对莫言的理解和认知论述题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他以其深刻的观察力、饱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成为文坛的瑰宝。
在我的理解和认知中,莫言是一位拥有独特思想和文学天赋的作家,他的作品深深吸引着读者并引发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描绘。
他以农村为背景,通过描写农民、乡村故事和历史事件,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细微之处。
他深入人物内心,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琐碎、痛苦、欢乐和追求,引发了读者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触动。
莫言的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和独特叙述手法。
他善于运用幻想和夸张的元素,将现实与虚构融合,塑造出各种离奇的形象和情节。
这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和思考的启迪。
莫言的作品也常常涉及历史和社会议题,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再现和反思,挖掘出了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人性的辩证性。
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思想的意蕴。
莫言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集中展现了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描绘、奇思妙想的叙事风格和对历史与社会的反思。
他的作品通过文学的力量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并引发了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莫言的作品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独特的光彩,也为读者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和启发。
浅谈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
浅谈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特点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进行浅谈。
首先,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实主义描写。
莫言的作品往往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描写来展现社会的现实状况。
例如,在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中,他通过对中国农村的生活细节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种对现实的描写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又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社会问题产生深刻的思考。
其次,莫言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他的作品往往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对当地文化、土地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这些描写不仅使作品更加具体生动,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独特风土人情。
例如,在莫言的《蛙》中,他以一个农村医生的视角,描绘了中国乡村医疗事业的艰辛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这种地域特色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使读者对中国农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回溯和批判。
莫言在作品中常常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揭示其中的弊端和矛盾。
他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描写,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瑰丽和深度,又揭露了其中的问题和隐患。
例如,在《檀香刑》中,莫言用一个禁欲僧人的故事,探讨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回溯和批判,使得莫言的小说具有了强烈的思想性和社会性。
最后,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之一是重视个体情感和人性的探索。
莫言的作品往往以复杂的人性问题为核心,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他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情感纠葛。
例如,在莫言的《丰乳肥臀》中,他通过对一个女性人物一生的描写,展示了她对家庭、爱情和权力的追求和坚持。
这种个体情感的探索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人类的情感体验。
莫言的经典作品赏析
莫言的经典作品赏析莫言,中国当代作家,因其深刻的作品和对中国乡土文化的描绘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他的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们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本文将以莫言的经典作品为题,对他的作品进行赏析。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一个农村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家族成员的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家族的兴衰为主线,通过多代人的命运和情感纠葛,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沧桑和变迁。
莫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深刻。
《蛙》。
《蛙》是莫言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中国文化大革命为背景,通过一个农村医生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以医生孙少安的视角,描写了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艰辛和磨难,以及他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莫言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敏感,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摧残和对人性的扭曲,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是莫言的又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通过一个女性的命运,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女主人公的视角,描写了她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和情感纠葛,以及她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莫言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人性的敏感,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莫言的经典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乡土文化的丰富和人性的深刻,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莫言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析莫言著作中体现的思想
浅析莫言著作中体现的思想浅析莫言著作中体现的思想1、幻现实主义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莫言和拉美文学联系在一起。
当然,我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
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所以我们需要讨论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例如《铁皮鼓》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马尔克斯和格拉斯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他们真正的重要性在于让中国式的故事讲述方式变得合法了,他们让中国作家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传统艺术写作。
“所以我想,将虚幻的与现实的结合起来是莫言自己的创造,因为将中国的传统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起来,是他自己的创造。
莫言小说受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多,作品中充满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当然不同的人对小说的解读和理解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
所以我们解读莫言的作品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的。
幻现实主义是人们从莫言的小说的整体的语言氛围和环境的塑造特点来进行分。
2、黑色幽默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后,引起美国文坛不小回响。
美国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数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的一句话——“现实即是讽刺”。
法国文学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巧妙避开了时下的各种问题,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让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讽刺手法的运用,莫言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
”对于自己作品中的幽默成分,莫言曾说:“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幽默感,这种幽默是老百姓使自己活下去的一种方式,是解脱自己、减轻压力和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
”黑色的幽默在莫言的很多的小说中都有着反应,他不仅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农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所作出的一种无奈的借口和对生活窘境的另外一种的接受态度。
浅析莫言著作中体现的思想
浅析莫言著作中体现的思想1、幻现实主义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和拉美联系在一起。
当然,我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
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所以我们需要讨论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例如《铁皮鼓》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马尔克斯和格拉斯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他们真正的重要性在于让中国式的讲述方式变得合法了,他们让中国作家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传统艺术写作。
“所以我想,将虚幻的与现实的结合起来是莫言自己的创造,因为将中国的传统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起来,是他自己的创造。
莫言受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多,作品中充满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当然不同的人对小说的解读和理解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
所以我们解读莫言的作品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的。
幻现实主义是人们从莫言的小说的整体的语言氛围和环境的塑造特点来进行分。
2、黑色幽默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后,引起美国文坛不小回响。
美国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数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的一句话——“现实即是讽刺”。
法国文学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巧妙避开了时下的各种问题,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让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讽刺手法的运用,莫言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
”对于自己作品中的幽默成分,莫言曾说:“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幽默感,这种幽默是老百姓使自己活下去的一种方式,是解脱自己、减轻压力和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
”黑色的幽默在莫言的很多的小说中都有着反应,他不仅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农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所作出的一种无奈的借口和对生活窘境的另外一种的接受态度。
《莫言文集》读后感
《莫言文集》读后感
《莫言文集》是一部集合了莫言多年创作成果的作品集,其中包含了他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作为一名专业读者,我深深被这部文集所感动和震撼。
首先,莫言的小说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小说情节曲折,人物性格
鲜明,语言生动。
在《红高粱家族》中,他通过对家族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在《蛙》中,他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荒诞和矛盾。
这些作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莫言对中国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其次,莫言的散文作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观
点独特。
在《沉默的大多数》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引人深思。
在《狂人日记》中,他以幽默的笔调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虚伪。
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莫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最后,莫言的诗歌作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
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野草》中,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
在《夜》中,他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
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莫言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莫言文集》是一部充满了智慧和思想的作品集,它不仅展现了莫
言卓越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对人性、社会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这部文集,我不仅得到了文学上的享受,更获得了对人生的启迪和对世界的认识。
我相信,《莫言文集》将成为我心灵深处永远的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现代小说解析莫言的文学风格与主题探究
现代小说解析莫言的文学风格与主题探究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莫言的文学风格和主题进行解析和探究。
一、莫言的文学风格莫言的文学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并融入了浓厚的乡土色彩。
他的小说常常以农村为背景,呈现了中国农民的艰辛生活和社会矛盾。
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和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当中。
同时,莫言善于运用夸张和幽默的手法,使小说充满了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个性。
他对细节的描写非常用心,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其次,莫言的作品常常涉及历史背景和时代变迁。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转型的描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
例如,在《红高粱家族》中,他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展现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变迁以及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生活状态。
另外,莫言的作品中还常常流露出浓厚的人性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艰难选择时的挣扎和矛盾。
他对人物的描写深入细致,使人们能够看到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纠结。
莫言所创造的人物多为普通人,他们的命运与社会历史相交织,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感召力和思考价值。
二、莫言的文学主题莫言的作品涵盖了多个主题,既有对家族和乡土的关怀,也有对历史和社会变化的反思。
他常常以个人的经历和命运为切入点,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性。
首先,莫言的作品关注家族传承和乡土文化。
他以家族为线索,表达了对家族命运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他通过对家族的描述,呈现了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揭示了其脆弱性和危机感。
其次,莫言的作品关注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转型的描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剧变和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生存状态。
他关注历史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探讨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扭曲和变形。
最后,莫言的作品关注人性和人类命运。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艰难选择时的挣扎和矛盾。
莫言小说意象研究
莫言小说意象研究莫言,当代中国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多次斩获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
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也展现了他对人类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
在莫言的小说中,意象研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他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关键工具。
在莫言的小说中,意象的运用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他通过对自然、人物、社会现象等具体形象的描绘,将抽象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象的视觉形象,让读者通过感性的认识去理解理性的主题。
这种转换与贯通的手法,使莫言的小说充满了生命力和表现力。
以《丰乳肥臀》为例,莫言借助母亲的形象,通过对她孕育和抚养孩子的艰辛经历的描绘,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同时,通过将母亲与自然界的生物起来,如鸟儿、动物等,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具体的意象,使读者对母爱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直观。
在《生死疲劳》中,莫言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六道轮回中的生死轮回,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他通过将人物与动物相互转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跨物种意象。
这种意象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而在《晚熟的人》中,莫言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乡土中国的眷恋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他通过将人物与社会背景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刻社会寓言性质的意象。
这些意象不仅揭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也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莫言小说中的意象研究,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莫言的《红高粱》是新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农村、家族、历史等关键词的深度挖掘,成功地塑造了一段生动而独特的历史图景。
在《红高粱》中,莫言通过对农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
小说中的村庄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村民们过着简朴的生活,遵循着传统的价值观念。
这种封建氛围为故事开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社会背景,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时代特点。
在家族方面,莫言对家族历史、文化和族谱的讲述,展示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家族体系。
浅析莫言文学著作中的思想
浅析莫言文学著作中的思想摘要伴随着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对他的著作和研究和分析也在不断的进行中。
对莫言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有利于我们很好的把握和理解世界文学发展中人们的主体意识的变化和各种的思潮的涌动的情况。
本课题从莫言的著作的特点和内容、文学思想、表现形式等方面来对莫言的著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以方便人们对莫言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认识。
提供有关的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莫言文学著作思想(一)作者和作品介绍1、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上世莫言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始于1901年的世界性文学大奖,终于破天荒地镌刻上了中国本土作家的名字,首次显现了中国文学代表的身影,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作品主要有《枯河》、《秋水》、《民间音乐》、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酒国》、《食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传奇莫言》、《莫言散文》、《莫言中篇小说选》、《莫言王尧对话录》、《战友重逢》、《蛙》等。
2、作品简介《红高粱家族》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余占鳌是个热血男儿,正义又野蛮。
他杀死了一个与自己守寡多年的母亲发生关系的和尚,而后母亲也吊死了。
他为了女人杀人放火,霸占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戴凤莲。
他为了报仇雪耻,苦练枪法,将曾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伙一网打尽。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浅析莫言小说创作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浅析莫言小说创作作者:马优梅来源:《牡丹》2019年第14期莫言于198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并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篇小说在创作心理、主题意蕴、风格营造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使得许多研究者从作品的语言风格、怀乡主题方面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本文试从精神分析角度剖析小说主人公“黑孩”的精神世界及莫言创作心理,试图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更进一步发掘小说的深刻内涵。
一、莫言的“童年情结”及在黑孩形象里的体现个人无意识有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特性,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称之为“情结”。
所以,当人们说某人沉溺于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时,可以说他有一种‘瘾’”。
莫言似乎对饥饿、孤独的描写有瘾的趋势。
莫言1956年出生于中国北方的农村,正值左倾思想严重、农民物质极大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时候,大多数人处在温饱线下,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努力。
据他回忆,他12岁时被派去参加修建水利工程当小工,因为偷吃一根红萝卜而被几百人批斗,之后并没有结束,不仅要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而且回家后又立即挨了一顿毒打。
这个孩童时期真实被羞辱的事件在他的记忆深入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令他刻骨铭心。
同样,《透明的红萝卜》中出现了他人语言和肉体上的肆意暴虐,对黑孩的生命能量进行着无尽的压榨,作品开头平淡地写道,队长看到黑孩时说:“黑孩儿,你这个小狗日的还活着?我寻思着你该去见阎王了。
”这句看似日常问候实则冷血无情的话,让人心生寒意。
一个刚刚十岁还处于充满希望的少年时期的孩子,他人生旅程仅仅开启了极小的一部分,被期待和被祝福理应是最该有的情感,可现在别人却怀疑他活着的常理性。
冷漠、麻木的队长和村民是困苦年代里的真实再现,随意到令人震惊,是那个时代无法抹去的印痕。
作品中残酷无情的生存环境和坚强的孩童形象,是莫言自己和自己童年社会生活现实再创造的结果,在黑孩身上投射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绝望,这是为黑孩悲泣,亦是为他曾经的自己。
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
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一、本文概述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乡土生活的深刻描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小说世界充满了奇幻与现实的交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被称为“虚幻现实主义”。
本文旨在探讨莫言小说中虚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创作背景及其对作品整体艺术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莫言多部代表性作品的细致分析,我们将揭示这位作家如何将乡土记忆、民间传说、历史细节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入虚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框架,从而创造出一个个既魔幻又真实的小说世界。
本文还将探讨莫言虚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与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以期对莫言小说的艺术魅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特点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虚幻现实主义风格,深受读者和批评家的喜爱。
这种风格既包含了现实主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又通过超现实、魔幻的元素,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神秘和奇幻色彩。
莫言小说中的虚幻现实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魔幻与现实的交融。
他擅长在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注入奇幻的元素,使得普通人的生活变得充满神秘和不可思议。
这种交融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现实生活,感受到其中的荒诞与不可思议。
莫言的小说常常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重构和想象,与现实生活进行对话。
他巧妙地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使得读者能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理解人物的命运和选择。
莫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常常运用虚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具有超现实的特征,如拥有特殊的能力或经历奇特的事件。
这种超现实的塑造方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
莫言小说的叙事结构常常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时空跳跃、多重视角等叙事手法,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的限制,使得故事更加富有张力和深度。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
人们一直对莫言的作品有何种评价?
人们一直对莫言的作品有何种评价?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一直备受关注,催生了无数的思考与讨论。
那么,人们对莫言的作品到底有何种评价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成就显著莫言以其深入人心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他的作品不仅具备鲜明的个人特色,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思考与见解。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莫言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局限,使其作品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揭示社会风貌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中国乡村,描绘了乡村社会的种种人情冷暖。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乡村人民的内心世界,并以此折射出了社会的喧嚣与沉默。
莫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审视,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思考与思索。
三、传承文学传统莫言的作品虽然以乡村为背景,但却融合了许多古典文学的元素,如山水诗、对联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显示了莫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学艺术的深度理解。
莫言的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更是对现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
四、思想内涵深刻莫言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思想内涵,他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世界,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的作品常常引人深思,让人们对生活和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莫言的作品被认为是启示人们思考的一面镜子,引发了人们对自我、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
五、语言技巧独特莫言的作品语言技巧独特,深受读者的喜爱。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对比和对立等手法,使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和冲突感。
莫言的语言技巧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总之,人们对莫言的作品赞誉有加。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卓越的成就,更在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采。
莫言通过刻画小人物、挖掘生活细节来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思考。
相信莫言的作品将持续影响和启发人们,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
《莫言》读后感
《莫言》读后感《莫言》,这个名字对于中国文学界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作为一位享誉国际的作家,莫言的作品早已深入人心,成为许多读者心中的经典。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莫言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想谈谈莫言的作品风格。
莫言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浓烈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他善于用平实而真切的语言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乡村的风土人情,体会到那种朴实而深沉的生活哲学。
莫言的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我想说说莫言的文学思想。
莫言是一位深具批判精神的作家,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揭示常常令人触动。
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文字表达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权力、道德、人性等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和担忧。
莫言的文学思想激励着我们思考自己的处境和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更加深刻的内心世界。
最后,我想谈谈莫言的影响力。
作为一位享誉国际的作家,莫言的作品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许多读者,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各地。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文坛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莫言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的文学成就,更在于他对于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他的作品激励着我们追求真理和正义,引导我们思考人类的共同命运和责任。
总的来说,莫言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通过阅读莫言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思考人生的意义,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希望莫言的作品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激励更多的人追求真理、正义和美好的生活。
莫言的小说思想
创作研究・当代文坛・2007.1莫言的小说思想叶向东 莫言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家,也是当代具有思想个性的小说家。
在莫言的小说思想中,他对小说语言的独特认识,主要表现在对小说语言的民族化追求方面。
在世界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不仅物质生活日益趋同,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趋同,最集中地蕴藏着、表现了一个民族深层心理结构和文化积淀的语言,也加快了吸收其他民族语言营养的速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言却把小说语言的民族化当做了自己的追求。
“我想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最大的追求就是语言的或曰文体的追求,总是想发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声音或者不太一样的声音。
这个追求其实根本不涉及到民族语言的问题,当然也不关乎小说的民族化问题,说穿了这是作家个人的事情,但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你的创作不管好坏毕竟是民族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也就使作家的个人努力获得了一种集体的意义。
”①莫言认为小说一是要有故事,二是要有语言:“不知是不是观念的倒退,越来越觉得小说还是要讲故事,当然讲故事的方法也很重要,当然锤炼出一手优美的语言也很重要。
能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讲述妙趣横生的故事的人,我认为就是一个好的小说家。
”②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总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
某种语言在脑子里盘旋久了,就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一旦写起来就会有一种冲击力,在自己进入写作状态时,感到自己都控制不住,不是自己刻意要追求某种语言,而是某种叙述腔调一经确定并有东西要讲时,小说的语言就会自己蹦跳出来,自言自语,自我狂欢,小说语言有自己的惯性。
从《檀香刑》开始,莫言感到有了自己的语感,这是一种较为生活化的语言,贴近北方的说话习惯,语句不是太长,有时甚至是押韵的,读起来可以朗朗上口,速度偏快,在语言效果上可以有一种冲击力。
“到了写《檀香刑》时,我的追求已经十分自觉。
我想我首先要用一种跟自己过去的语言、跟流行的翻译腔调不一样的语言。
这时候我想到了猫腔的戏文。
所谓‘撤退’,其实就是向民间回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莫言文学著作中的思想摘要伴随着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对他的著作和研究和分析也在不断的进行中。
对莫言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有利于我们很好的把握和理解世界文学发展中人们的主体意识的变化和各种的思潮的涌动的情况。
本课题从莫言的著作的特点和内容、文学思想、表现形式等方面来对莫言的著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以方便人们对莫言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认识。
提供有关的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莫言文学著作思想(一)作者和作品介绍1、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上世莫言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始于1901年的世界性文学大奖,终于破天荒地镌刻上了中国本土作家的名字,首次显现了中国文学代表的身影,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作品主要有《枯河》、《秋水》、《民间音乐》、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酒国》、《食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传奇莫言》、《莫言散文》、《莫言中篇小说选》、《莫言王尧对话录》、《战友重逢》、《蛙》等。
2、作品简介《红高粱家族》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余占鳌是个热血男儿,正义又野蛮。
他杀死了一个与自己守寡多年的母亲发生关系的和尚,而后母亲也吊死了。
他为了女人杀人放火,霸占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戴凤莲。
他为了报仇雪耻,苦练枪法,将曾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伙一网打尽。
他为了还一个村姑的清白,不惜将酒后施奸的亲叔枪毙。
为了小妾恋儿不惜和妻子闹翻并分居。
他为了民族大义,毅然抗日但最终全军覆没。
《生死疲劳》这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丰乳肥臀》小说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
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
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YUN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莫言的新长篇《蛙》,因为书信和剧本糅合为一体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被认为极大丰富了小说的叙事空间。
而在主题上,当代中国生育史更是之前作家们很少涉及的话题。
据说,小说里面五封信的接受者“杉谷义人”是暗指当代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那是日本文学界的一位勇者。
《酒国》中的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才华高过他人,而是因为海量,并且食欲旺盛。
吃的影响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酒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反腐小说,莫言在酒国中还通过酒国酿造学院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一斗不断寄给作家莫言的小说中,几乎将整个20世纪中国各种各样小说,从狂人日记到武侠小说,再到魔幻小说、先锋小说之类都戏仿了一遍。
莫言是一位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家,他的作品内容深刻,题材广泛,情节诡秘曲折,语言绮丽多姿、汪洋恣肆,其作品之多,获奖之多,翻译成外文之多,在国内同类作家中都是极少见的。
莫言是中国在海外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做作品体现了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会贯通的结合,娴熟而洒脱淋漓的语言,变化迷离的想象力,非常大气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是莫言小说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二)著作的文学思想1、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莫言和拉美文学联系在一起。
当然,我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
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所以我们需要讨论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例如《铁皮鼓》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马尔克斯和格拉斯的影响不是直接的,他们真正的重要性在于让中国式的故事讲述方式变得合法了,他们让中国作家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传统艺术写作。
“所以我想,将虚幻的与现实的结合起来是莫言自己的创造,因为将中国的传统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起来,是他自己的创造。
莫言小说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多,作品中充满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当然不同的人对小说的解读和理解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
所以我们解读莫言的作品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的。
魔幻现实主义是人们从莫言的小说的整体的语言氛围和环境的塑造特点来进行分析。
2、黑色幽默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后,引起美国文坛不小回响。
美国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数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的一句话——'现实即是讽刺'”。
法国文学评论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巧妙避开了时下的各种问题,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让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讽刺手法的运用,莫言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
”对于自己作品中的幽默成分,莫言曾说:“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幽默感,这种幽默是老百姓使自己活下去的一种方式,是解脱自己、减轻压力和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
”黑色的幽默在莫言的很多的小说中都有着反应,他不仅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农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是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所作出的一种无奈的借口和对生活窘境的另外一种的接受态度。
在黑色幽默的表现中任务的描写和环境的变化的塑造是莫言非常成功的一个方面。
通过各种的艰苦、贫穷、没落的环境和历史背景的书写将人物放置在那样的环境中更好的进行写作。
这样才能更加灵活、更加自如的凸显出小说中的黑色情节。
3、卡夫卡式荒诞莫言的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经常被拿来与《变形记》作比较。
他的《小说九段》也被认为是卡夫卡式的荒诞寓言。
西班牙凯拉斯出版社创始人安赫尔·费尔南德斯说:“莫言的文学作品令我们想起两位熟悉的作家,我们仿佛是在同时阅读卡夫卡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
”弗吉尼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查尔斯·劳克林说:“他的大部分小说有一种神话般荒诞的特质。
”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晓明认为:“莫言《生死疲劳》是一个变形记的故事,卡夫卡的形而上的变形记,在这里被改变为一种历史的变形记,一个阶级的变形记,人在历史中的变形记。
在这个意义,莫言把卡夫卡中国本土化了,并超越了卡夫卡。
”《幽默与趣味》和《生死疲劳》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变形、人物的变形、各种各样的事物的变形,每一样的变形都充满着荒诞和趣味。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卡夫卡式的小说中的寓言变形的情况。
也许莫言的作品多少受到了卡夫卡的小说的影响和感染。
4、其他思想莫言在自己的小说里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包括内心独白、多视角叙事、慢镜头描写、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等,代表作品如《红高粱》《枯河》《球状闪电》《爆炸》《欢乐》《红蝗》等。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说:“《红高粱》通过戴凤莲和余占鳌的故事,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19]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
”1987年莫言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的中篇小说《欢乐》曾引起文坛较大争议,由于小说中赤裸裸的描写和“那些超时空的变换,那些人称的跳跃,那些几乎是不加节制的意识流”,令到当时很多保守派文人无法接受,《欢乐》也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对象。
当时《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刘心武遭到停职检查。
1996年余华重提这篇小说,特意撰文支持莫言,他在《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一文中说,莫言对事物赤裸裸的描写激怒了那些批判者,而他却因为这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而流下了眼泪。
他对周围的文学氛围和创作走向极为敏感。
在最初的一批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会模仿当时一些流行小说的叙述腔调和故事结构。
像《春夜雨霏霏》等作品,的确很接近当时的流行小说,模拟得很有生气。
在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之后,莫言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干了,这时他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就开始呈现出来。
如他创作《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时,正是“寻根文学”蓬蓬勃勃发展之际。
莫言感觉到这些小说的探索意识,精神上与之相呼应,但价值观念、美学风格上却无法走近。
莫言眼中的农村、农民,并不像“寻根文学”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世界,在莫言看来,乡野大地元气淋漓,它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逻辑。
那些高粱地里的草莽英雄,并不只是打打杀杀的鲁莽汉,而是情感复杂、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民间英雄。
莫言的这种感受、体会,在《红高粱家族》中的余占鳌身上淋漓尽致地得到表现。
这一土匪形象的出现,改变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形象谱系,在农民形象身上,多了一层英雄色彩和民间智慧。
莫言与“寻根文学”作家不同,他是较早意识到走进民族文化传统的当代作家。
当很多作家在模仿西方的现代派以及实验文学时,莫言说这些西方文学是灼热的炉火,过分接近会将作家自己的个性融化掉。
所以,他从福克纳、川端康成、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中获取灵感,接下来就是大踏步地后退,退回到传统之中,从《檀香刑》开始,进入到“说书人”的传统世界。
我们从文学艺术出发,从作家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其运用语言艺术的独特性出发,从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出发,运用实际对照的方法感受和分析之后,就不难确认莫言获奖是理所当然,“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
”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这样的评价,的确高度概括了莫言获奖的理由,是令人信服的。
笔者认为,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语言艺术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因此,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这样的英雄越多,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就越丰富多彩,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