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贞观长歌》中李世民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贞观长歌》中李世民形象分析
摘要:小说《贞观长歌》中的贞观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拥有独特魅力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浪漫与激情的时代。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封建政治家李世民的形象, 表现出李世民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思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他那鉴古知今的历史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克己纳谏的治国方略,最终开创了贞观盛世,并且他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原则,“夷汉一家”的民族团结政策也影响至今。
关键词:《贞观长歌》;李世民;形象
由周志方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贞观长歌》,是一部中华民族励精图治的宏伟诗篇;是一副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激越长歌;是一部中国人和平崛起的灿烂篇章。[1]它以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题材,在充分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形象地再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经历“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主政后唐朝初期二十三年的历史,塑造出一代英主的光辉形象。
一、迥异的思想追求和精神风貌
小说《贞观长歌》的作者成功地借鉴并吸收了古代中国传统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经验,将历史史实与艺术性创造相统一。虽然取材于历史史实,但是它对“贞观之治”所做的并非是历史的如实诠释,而是主体化的艺术创作。虽然呈现出一些特别能打动人的浪漫主义特质,但我认为它实质上是一部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或者说是一部浪漫主义外壳包裹下的写实主义作品。
小说《贞观长歌》的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大群丰富多采、栩栩如生地历史人物形象,他们有北方草原上的可汗、领军的统帅与将领、普通的侍卫、商人,又有皇帝、后妃、藩王、朝臣以及刺史等大批的地方官吏等。而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作品中的主要中心人物。在作品中集中展现了初唐李世民及其大臣们克服困难、励精图治使国家由乱到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处处表现了李世民不同于其他帝王的治国方略与性格特点,将一代雄主、伟大的封建政治家李世民积极向上的一面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他面临的主要对象,无非是对民、对下、对自
己。对民,以民为本,重视民意,重视民众利益;对臣,能够用其所长,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让他们的付出有所回报;对自己,尤其要克制私欲,以身后名声为重。[2]
评判一个皇帝的好坏,需要看很多方面。就武功而言,很多时候要看历史是否给这样的机会。不是生逢乱世,再高的军事才能也没有用武之地,而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更需要的是文治上的功夫,毕竟战乱的时间属于少数。小说《贞观长歌》中的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地历史功绩,其原因首先就是李世民能够作到克己纳谏善始善终,其次就是李世民能够坚持以人为本,抚民以静,偃武修文,提倡“夷汉一家”的民族政策,做到以史为鉴,鉴古知今。而这些也更多的是融入在李世民治理国家中所贯彻的正确理念与立场,所推行的主要政策和方略。
(一)克己纳谏的明主风范
在小说《贞观长歌》中,我们可以处处看到李世民鼓励群臣进谏,自己乐于纳谏,勇于改过的情节。将克己纳谏做到了真正的从善如流,这既是李世民身上最大的优点,也是李世民一生美德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点李世民的充其量不过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一样,是一名开国之君而已。[3]李世民的克己纳谏,大都集中表现在魏征的进谏,李世民的纳谏上,而魏征一生进谏二百余次都能使李世民接受,就在于魏征善于“一礼制主之情”,促使纳谏制度化。
小说《贞观长歌》的第四章“苍狼”节中,李世民在长孙无忌押着魏征、韦挺、王硅等人赴刑场的路上碰时,李世民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征曰:“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4]李世民认为魏征是个敢言的忠臣,便释放了他们,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魏征便进谏说;“改礼葬隐太子。”李世民沉思片刻,便下诏:“追封建成为息王,元吉为海陵王,按礼制厚葬。”[4]并亲自扶起魏征说:“只有礼葬隐太子,才能安天下百姓之心,全朕仁悌之义,你的劝谏,可抵十万精兵。”接着,又任命其出京宣慰山东,从而稳定了山东二十州的局势。为李世民刚登基,稳定山东局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有在小说《贞观长歌》的第三十一章“谏风”节中,魏征劝谏李世民不要大兴土木,超规制修建乾元殿。认为“今民力未及隋日,而役残创之人,袭亡国之弊,臣恐陛下之过,甚于炀帝矣。”以桀、纣喻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听说大怒。回到内宫吃饭时,皇后问是谁顶撞了
陛下,李世民说:“一定要杀了这个田舍翁。”于是皇后便回宫穿上朝服,向太宗祝贺说:“臣妾听说主明而臣直,如今魏征刚直,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自古进谏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之。”李世民听后便原谅了魏征的无礼,因为魏征的无礼恰恰显示出李世民的贤明。虽然既是没有皇后的巧妙解围,魏征也不会有掉脑袋的危险,但这件事说明李世民以有初期的重金求谏,乐于纳谏,变成了勉强纳谏。但终其一生,李世民在克己纳谏上还是作到了善始善终。[3]李世民还下诏命让五品以上官员三人以后都上一道奏章议论朝政得失,以后每半年上书一次。在多数奏章都充满赞扬之声声,李世民发现常何有门客起草的奏章将二十多项朝政评论的项项切中要害,还纵论古今兴亡下事。将马周由庶人升为监察御史,要求大臣们要向其学习,鼓励进谏,最终使进谏制度化。
贞观十七年,一代诤臣——魏征去逝,李世民站在凌烟阁魏征的巨幅画像旁,流着泪自言自语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4]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不正说明了李世民克己纳谏吗?同时也成就了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纳谏与进谏的美谈。
(二)民本思想和“依法治国”理念
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民为本”。也就是以前“民为邦本”的一种新的说法。“以民为本”的思想并不是李世民发明的,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存在了,比如孟子就特别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也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后人就把它们简单地概括为“民贵君轻”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成为了儒家的一个代表性观点。“民贵君轻”思想,在小说《贞观长歌》中李世民也多有阐发,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都建立在治国应先养民的前提下,李世民也成为了“民贵君轻”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小说《贞观长歌》中李世民“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主要集中在李世民无论是对待各族百姓,还是对待朝廷的官吏,都能一律平等。在治国中,坚持“抚民以静”“偃武修文”的策略,以史为鉴,为百姓计,重视百姓在国家中的地位,认真地实践着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
在小说《贞观长歌》的第三十五、三十六章“血狱”“雾散”两节中,集中给我们讲述了因刺史赵士达贪污腐败被人检举出来,有长孙顺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