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件上册第十六课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6张PPT)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4、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东汉末年,因 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 ,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 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 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 幸存的人有如百分之一,想起来 极大破坏,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 就让人感到苍凉。 严重破坏。 者相籍的场景。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3)蜀国经济的发展 蜀汉在丞相诸 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 的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开发。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吴
蜀
刘备
歌诀记忆
200年曹袁战官渡,统一北方奠基础。
208年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
4、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 曹操 侯”的是谁?
赤壁之战 6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曹操, 曹操率军迎战。这句话有没有错误? 为什么? 这句话有错误。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
5、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的战役。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三国鼎立
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 翻 车 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 建立之后,统治者农业生产,大力兴 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 盈溢”的景象。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东汉末年,因 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 ,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 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 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 幸存的人有如百分之一,想起来 极大破坏,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 就让人感到苍凉。 严重破坏。 者相籍的场景。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3)蜀国经济的发展 蜀汉在丞相诸 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 的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开发。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吴
蜀
刘备
歌诀记忆
200年曹袁战官渡,统一北方奠基础。
208年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
4、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 曹操 侯”的是谁?
赤壁之战 6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曹操, 曹操率军迎战。这句话有没有错误? 为什么? 这句话有错误。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
5、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的战役。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三国鼎立
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 翻 车 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 建立之后,统治者农业生产,大力兴 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 盈溢”的景象。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55张PPT)
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 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 来,不理会
⒈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 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⒉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 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⒊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 感情? ⒋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 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 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答: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 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 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5、如果这只猫没死,你认为“我”有改 正过失的机会吗?为什么? 6、选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选 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都心 怀愧疚,心 怀自责,反 思自己吧!
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
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吧!
关注弱小 尊重生命 善待他人 共建和谐
………………………………………………………… …………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
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篇文 章表面是写猫,却分明是一幕世态 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 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关爱我们的动 物,更关爱我们生活中的“可怜 猫”-----那些弱小的人,让真情真 爱流溢人间。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真 凶: 黑猫
冤 案 案件定性:
案件反思: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我”的心情是怎样 的?
难过、自责、内疚。
2、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你从这个 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平等公正,不能主观臆测, 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⒈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 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⒉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 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⒊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 感情? ⒋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 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 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答: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 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 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5、如果这只猫没死,你认为“我”有改 正过失的机会吗?为什么? 6、选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选 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都心 怀愧疚,心 怀自责,反 思自己吧!
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
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吧!
关注弱小 尊重生命 善待他人 共建和谐
………………………………………………………… …………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
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篇文 章表面是写猫,却分明是一幕世态 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 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关爱我们的动 物,更关爱我们生活中的“可怜 猫”-----那些弱小的人,让真情真 爱流溢人间。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真 凶: 黑猫
冤 案 案件定性:
案件反思: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我”的心情是怎样 的?
难过、自责、内疚。
2、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你从这个 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平等公正,不能主观臆测, 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第16课《诫子书》课件
背景知识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 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 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 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 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 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朗读节奏 诫子书
课堂总结
对偶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双重否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课文结构
简细 约微 处处 见见 力关 量怀
文章短小精
悍,言简意
赅,文字清 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新 雅 致 , 不
整体感知
1.本文的题目是“诫子书”,即劝诫儿子的信,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 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劝勉。朗读课文想一想,诸葛亮的这封家书劝勉 了儿子什么呢?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 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 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 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 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 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 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 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 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 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 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分析:多用对偶,精简地传递了作者的意图,鲜明地表述了作者的 观点。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更易为人接受;句子整齐,读来朗 朗上口,便于记忆。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紫藤萝瀑布》PPT课件
答:8节(“忽闻然记起„„改种了 果树。”)
解析:要理解这段文字,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
景。本文写作时间是1982年,十多年前正是十年浩劫的
文革时期,那时“四人帮”横行逆施,颠倒黑白,连花也 难逃厄运。粉碎了“四人帮”,拔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 荣。紫藤萝又开花了,繁花似锦。这正是十几年来
答:10节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 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划出)
解析:人类个体生命虽然有所不幸,但人类的 生命长河并不因此而停止流动,人类社会照样 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旨句,对生命的感悟:生命是永恒的。
5、正因为作者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从中获得 了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才有了结尾“不觉加快 了脚步”,决定振作精神投身到社会工作和生活 中去的心情变化。那么当我们生命遇到不幸的时 候应该怎样做呢? 完成练习一
2、心情变化皆有因,那么“我”为什 么感到焦虑和悲痛呢? 答:7节 “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 的” 解析:这里的手足比喻兄弟姐妹。这 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在西北高原工 作的比她小三岁的科学家因身患绝症, 生命垂危,做姐姐的十分焦虑悲痛。
3、“我”在看到这树茂盛的紫藤萝花后, 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繁密的花朵的光辉” 暂时带走了“焦虑和悲痛”,使“我”获 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那是因 为“我”从花中初感到生命力的顽强。听 老师读第8、9自然段,同学们用( )划出 “我”回忆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 藤萝的内容,并思考这段内容在文中有什 么作用?
作家·作品
宗璞,1928年生,女,当代作家。原 名冯钟璞,笔名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 学家冯友兰 之女,自 幼生长于清华 园,吸 取了中国传统文 化与 西方文化之精粹, 学 养深厚,气韵独特。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 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 界文学》编缉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精美课件(共87张PPT)
预习检查
惩戒 蜷伏 怅然 悲楚 畏罪潜逃 妄下断语
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跑。 随便地下结论。 通过处罚来警戒。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悲伤凄楚;悲苦。 弯着身体卧着。
预习检查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怒气冲天】 怒气直冲天际。形容极其愤怒。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⑤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 强烈的抒情作用。
⑥开头还有可能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精读细研
2. 三次亡失小猫之后“我”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一缕酸辛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
第二次
怅然地、愤恨地,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取我们 所爱的东西的人。
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
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跑” “爬”“扑”“捉”“跃” 的动作描写,描绘出了小猫的活 泼可爱。字里行间透露出“我们” 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精读细研
(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 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 地爬上去了。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小猫,这只小猫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整体感知
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2段):第一次养猫的情景 第二部分(3—14段):第二次养猫的情景 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次养猫的情景
精读细研
1. 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摘录课文内容, 填写下表。
来历 第一次: 从隔壁 花白猫 要来的 (1、2)
好久不养猫
第三次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第16课《诫子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词多义
学 非学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成 非志无以成学(动词,完成、实现) 遂成枯落(动词,成为、变为)
行 君子之行(名词,品行、行为) 日月之行(动词,运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动词,行走)
去 意与日去(动词,失去) 太丘舍去(动词,离开) 日始出时去人近(动词,距离)
惜时。时光飞逝,如果不珍惜时间对社会做出贡献, 到年老志衰,却还一事无成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6.从全文来看,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 条件?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
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第 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 以广才”;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一生功绩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二
目标任务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夫(fú)
淫慢(yín)
把握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读出语气:
可用担忧的语气读,要读出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无奈;也可用劝诫
的语气读,语气语调要表现父爱的冷静与智慧;或可用期盼的语气 读,语气要热切,热切中有期盼,期盼中有警示。
第16课《诫子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品读课文
说一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 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合作探究
1.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最终儿子能明志致远 而“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 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
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__形_容__词__使__动__用_法__,__使__…_…__明__确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__形__容__词_活__用__为__名__词__,_远__大__目_______ 非志无以成学__名__词__活_用__为__动__词__,__立_志_____________
不矛盾。(1)“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 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服务于社会国家,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下 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
(2)“接世”,是在儒家文化濡染下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们的人生
价值追求,他们入仕为官不是为了物质利益需求,而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大学》里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 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 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 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 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 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 的借鉴,其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达到远大 目标。致, 达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课件
秩序井然: 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0 3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 代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 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 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 《海燕》《山中杂记》等。
0 4 复述课文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人物、事件 )
随堂练习
联系本课,完成一篇题为《如果我碰到一只 流浪猫》的小作文,不少于200字。
走近生活,去寻找那些可怜的小动物,并 给予它们一些关爱,然后把你的行动记录下 来
GRADUATE
感谢收看
消耗
忧郁
怠惰
怂恿
qǐ gài
yù jǐng chàng rán quán fú ān xiáng
乞丐
预警
怅然
蜷伏 安详
yuān wang duàn yǔ bēi chǔ chéng jiè dīng zhǔ
冤枉
断语
悲楚
惩戒 嘱咐
nüè dài fú róng wèi zuì qián táo
虐待 芙蓉鸟 畏 罪 潜 逃
GRADUATE
猫
郑振铎
学习目标
了解三只猫不同的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 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并努力实践。
0 1 字词识记
dòu
lǚ
逗
缕
yī
wàng
依
妄
xiāo hào yōu yù lǎn duò sǒng yǒng
悲剧的制造者
重点品读15-34段,回答下列问题
案发现场情况 芙蓉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17张PPT)
张妈捡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 看,又很瘦;毛被 烧脱了几块,更觉 难看;后来吃胖了 天生忧郁,不活 泼,懒惰
性情 地位 结局
活泼 很受喜爱
不为大家所喜欢, 很受家人宠爱 若有若无
病死
丢失
死亡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第三只猫。 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 “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 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第1句表现了这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 受,但不至于太伤心,为下文第二只猫的到来做 铺垫。 第2句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程度加深,起着总结上文 的作用,为下面被动收养流浪猫做铺垫。 第3句程度更深,态度也坚决,呼应开头,开拓文 意,总结全文。
深层探究 7.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 的人生道理?
你家养过猫么?它给你的印象如何?
猫,是月光下的独行者,专注机警; 猫,是阳光间的休闲者,悠然自得; 猫,是桠枝上的穿梭者,轻捷灵敏。
16.猫
郑振铎
郑振铎——(1898—1958), 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 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 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 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 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 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
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尊重它们,才能感 受到生命之美;判断问题不要主观臆断,依靠自 己的强势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及无辜。
8.阅读这篇文章,你读到一个怎样的郑振铎呢?
他是一个善良、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的人, 有自我剖析的精神,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敬畏 生命的人。
语言品析 见课本P96【积累拓展】四。
深层探究 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 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 猫的遭遇是什么?
性情 地位 结局
活泼 很受喜爱
不为大家所喜欢, 很受家人宠爱 若有若无
病死
丢失
死亡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第三只猫。 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 “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 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第1句表现了这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 受,但不至于太伤心,为下文第二只猫的到来做 铺垫。 第2句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程度加深,起着总结上文 的作用,为下面被动收养流浪猫做铺垫。 第3句程度更深,态度也坚决,呼应开头,开拓文 意,总结全文。
深层探究 7.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 的人生道理?
你家养过猫么?它给你的印象如何?
猫,是月光下的独行者,专注机警; 猫,是阳光间的休闲者,悠然自得; 猫,是桠枝上的穿梭者,轻捷灵敏。
16.猫
郑振铎
郑振铎——(1898—1958), 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 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 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 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 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 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
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尊重它们,才能感 受到生命之美;判断问题不要主观臆断,依靠自 己的强势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及无辜。
8.阅读这篇文章,你读到一个怎样的郑振铎呢?
他是一个善良、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的人, 有自我剖析的精神,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敬畏 生命的人。
语言品析 见课本P96【积累拓展】四。
深层探究 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 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 猫的遭遇是什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33张PPT)
文中只有三只猫吗?它的出现又有什么作用呢?
第四只 ”黑猫“
黑猫的出现揭示了真相,如果没有黑猫出现,三猫会永远 被冤枉。
说一说:黑猫出现前,主人们是怎么判定是三猫吃了芙蓉鸟 的?
张妈发现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 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我”看见果然一只鸟是 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 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01
梳理行文结构,初识三只小猫。
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录
研读写猫语段,辨明思想感情。
03
品析人物形象,感悟知易行难之理。
新课导入
第 一 节
有人说忘记烦恼的方式有两种:音乐和猫。许多我们熟知的文人大 师都与猫有着风趣的故事。比如,帮猫儿一起打架的钱钟书、最爱 爬在丰子恺头上的猫咪,苦苦等候夏衍八年的老猫……
而今天,我们聆听一个与猫有关的忧伤的故事。
世界上有两种东 西是完美无缺的, 一是时钟,一是 猫。
——爱弥尔·奥古斯 特·夏提埃
猫除了做猫不想 成为任何别的, 每只猫都是一只 纯粹的猫。
——聂鲁达
人类指着猫说, 你看,猫多快活 啊。 猫只道, 谁又要求你们人 类非得把自己搞 得这么累呢。
——夏目漱石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倡导 者之一。
一定是猫, 一定是三猫!
为什么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 凝望着。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
能不能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
“似乎”和“好像”表明这是“我”的猜测和主观判断,并不能十分肯定 这是事实。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语,就表明“我”能肯定是猫吃了鸟,从后文 中得知并非如此,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相符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紫藤萝瀑布》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我来说说生命
生命就像……
• 生命就像小草一样,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
• 生命就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 己,照亮了别人。
• 生命就像焰火一样,虽然短暂, 但却无比辉煌。
结束语
生命中会有磨 难,但磨难终会过去, 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 藤萝花,努力张满自 己的风帆,绽放自己 生命的异彩,为人类 生命的长河增添光彩 和芳香。
色:一 着片点辉点煌银的光淡,紫就色像迸/紫溅色的的水大花条。幅上,泛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 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 闹
花瀑
花穗 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
我来品位文章的语言
可以按照“我最欣赏的佳句
是
,它所运用的修辞
手法是
,这样写的
好处在于
”的方式说
话。
我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站在花前的我怎么想, 情感起了怎样的变化, 你能找出句子并体会吗?
赏花前:焦虑、悲痛 赏花时:宁静、喜悦 赏花后:振作、感悟
“生死谜,手足情”
(生死未卜,手足情深)
作者小弟当时正身患绝症, 生命垂危!
写作背景简介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 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
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 时作
布 紫萝盛
藤开
萝→ 的
瀑
紫 藤
紫藤萝是瀑布吗?
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很多 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像瀑 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 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 章叫《紫藤萝瀑布》。
璞宗
《紫藤萝瀑布》学习目标:
⑴诵读课文,感知整体内容。
⑵品析好词佳句,体会作者 感情变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第16课《诫子书》
(2)《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劝诫儿子应当“志存高远”千古 名句是:_非__淡__泊__无__以__明__志_____非,宁__静__无__以__致__远_______。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才__须__学__也___, _非__学__无__以__广__才____,__非__志__无__以__成__学___。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 修身养性,生活节俭 , 以此来 培养自己的品德 ,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 刻苦学习。
1.你认为,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 是哪一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
方法是 静 与 俭
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论述的?
代代相传的君子之范,志存高远,高傲气节,一门忠孝。
拓展:家书意万重
1.词类活用
文言现象归纳
(1)静以修身
形容词作动词,屏除杂念和干扰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作动词,明确、坚定 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
(4)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作动词,立下志向
2.一词多义
文言现象归纳
(1)学:非学无以广才 学习
作者抓住一个“静”字,请你完成以下填空。
淡泊 、宁静 是静的正面表现, 淫慢 、险躁 是 其反面表现。
再齐读《诫子书》,体会诸葛亮临终前的复杂心情 和殷殷期望。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 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 修身养性,生活节俭 , 以此来 培养自己的品德 ,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 刻苦学习。
1.你认为,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 是哪一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
方法是 静 与 俭
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论述的?
代代相传的君子之范,志存高远,高傲气节,一门忠孝。
拓展:家书意万重
1.词类活用
文言现象归纳
(1)静以修身
形容词作动词,屏除杂念和干扰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作动词,明确、坚定 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
(4)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作动词,立下志向
2.一词多义
文言现象归纳
(1)学:非学无以广才 学习
作者抓住一个“静”字,请你完成以下填空。
淡泊 、宁静 是静的正面表现, 淫慢 、险躁 是 其反面表现。
再齐读《诫子书》,体会诸葛亮临终前的复杂心情 和殷殷期望。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 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猫》课件(共44张PPT)
从内容上看,真相大白,原来花白猫 蒙受了冤屈,同时也为下文写“我”的自 责做了铺垫。
5、“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 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 心的针!”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1】 比喻;
【2】将原来对猫的暴怒、虐待比作 刺“我”” 的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表达 了“我”” 发现真相后内心的悔恨。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小猫的外貌。动词“滚 来滚去”用得准确,与“白雪球” 相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3、“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 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这句话中写三妹对这 只猫不太感兴趣表现了什么?
连一向喜欢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 注意”,突出表现了这只猫性情不活泼,不 讨人喜欢,为下文悲剧的发生做铺垫。
1、第二只猫丢失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试 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1】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 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 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
【2】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由于负罪感永 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于 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主题思想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 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 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 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 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也告诉我 们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更重要的是弄清 事实;应该善待生命,关爱弱小者。
小组讨论
4、“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 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 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如何 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5、“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 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 心的针!”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1】 比喻;
【2】将原来对猫的暴怒、虐待比作 刺“我”” 的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表达 了“我”” 发现真相后内心的悔恨。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小猫的外貌。动词“滚 来滚去”用得准确,与“白雪球” 相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3、“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 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这句话中写三妹对这 只猫不太感兴趣表现了什么?
连一向喜欢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 注意”,突出表现了这只猫性情不活泼,不 讨人喜欢,为下文悲剧的发生做铺垫。
1、第二只猫丢失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试 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1】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 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 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
【2】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由于负罪感永 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于 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主题思想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 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 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 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 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也告诉我 们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更重要的是弄清 事实;应该善待生命,关爱弱小者。
小组讨论
4、“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 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 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如何 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16课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重点词语解释
掌握关键词汇
本课出现了一些重点词语,如“憧憬”、“屹立”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和用法解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细节 和深层含义,同时也能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句子解析与赏析
深入剖析精彩句子
本课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句子,如“他像一座山屹立在孩子们心中”等。通过对这些句子的解析和赏 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段落解析
总结词
包含多个难点句子和词语的段落
VS
详细描述
本文的某些段落,如描述主人公内心世界 的段落,可能包含较多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这些段落, 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和句意,理解段落的 主题和意义。同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
04
课文拓展阅读
课后练习与答案
基础练习题
巩固基础
基础练习题主要针对课文中的基础知 识,包括生字词、语法结构、修辞手 法等进行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内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练习题
拓展思维
提高练习题在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题目难度加大 ,涉及的知识面更广,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和解答,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推荐
《七年级语文16课课文赏析》
01
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赏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
想。
《七年级语文16课背景介绍》
02
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
环境和背景。
《七年级语文16课人物形象分析》
03
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课件
来历 外貌
张妈拾来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性情 家人态度
不活泼、忧郁,懒惰 不喜欢、若有若无、不感兴趣
结局
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
我的反应 更加难过,深深愧疚,永不养猫
整体感知
第一次: 花白猫
(1、2)
第二次: 小黄猫 (3—14)
来历
从隔壁 要来的
外貌
花白的毛,如 带着泥土的 白雪球似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从舅舅家 要来的
品味语言
4、“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 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 ,在那里晒太阳。”
分析:“跃”“跑”“晒”几个连续的动词 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
写出了小猫东跑西颠的情态,突出了小 猫的活泼。
整体感知
第一只猫
第一只猫是我们从隔壁抱来的,像个白雪球, 它活泼可爱,喜欢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 去地和三妹做游戏。可是不久,它生病了, 它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我们眼睁睁地看 着它在两个月以后离开了我们。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章内容。
2.了解“我”家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的结构。 3.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 写,体会作者感情。
积累字词
污涩( sè ) 诅( zǔ )骂 懒惰( duò ) 怅(chànɡ)然 蜷( quán )伏 衔( xián )着 虐( nüè ) 待 惩(chénɡ)戒 怂恿(sǒnɡ yǒnɡ) 郁( yù )闷 妄(wànɡ)下断语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 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 多。
来历 外貌
性情 家人态度
结局 我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思考:
从这两幅图片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 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结果:
这是一种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 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 藤萝花的生逢其时,从中曲折地反 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 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 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向日葵
拓 展 迁 移
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 发挥联想,想想产生 哪些感悟,托物言志。
朗 读 欣 赏
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朗读指导: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注意句子的重读; 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梳
赏花之情 第1-7 自然段
理 出
文
文
章 思
惜花之憾 第8-9 自然段
章 的
路
结
思花之感
第10-11自然段
构 思
路
。
思考:
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③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
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问题: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 紫藤萝树?
⑴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
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
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 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⑶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信阳工业城中心学校:周露
宗璞
学习导航
A、作者简介
C、疑难字词
B、了解紫藤
D、诵读欣赏
宗 璞 (1927 ~ ) ,
原名冯宗璞,当代女 作家,为著名哲学家、 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 创作了大量游记、散 文,清雅脱俗,温馨 自然,充满了情趣、 理趣和文化气息。成 名作《红豆》。
⑵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 停地生长。”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 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 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 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 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写作背景简介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 时作者的小 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 弟病逝),徘徊于庭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 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紫藤”简介:
亦称“朱藤”、“藤萝”, 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 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 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 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 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 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 果实、根入药医用。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 嚷。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合作探究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 的。”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立意高远,哲理深刻,花和人 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 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才是无限的、永恒 的;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人们没有理 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应珍惜生命、 拥抱生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汇入到生 命的长河中去,高奏讴歌生命、焕发活 力的交响乐。
串
喇
串
叭
红
花
赏图言志
畅所欲言
爬山虎
词语解释
注音练习
迸溅(bèng)
⑴迸溅: 向外溅出或喷射。 ⑵繁密: 多而密。
忍俊不禁(jīn) ⑶稀落:
⑷伶仃:
仙露琼浆(qióng)⑸酒酿:
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孤独,没有依靠。 江米酒。
盘虬卧龙(qiú) ⑹挑逗: 逗引,招惹。
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⑻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⑼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 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⑴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 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 先写花穗的色彩: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 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
“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 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
“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 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