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级医生负责制

合集下载

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第一篇: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查房频次及时限1、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1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有关人员参加。

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48小时内完成。

对危重患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即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

2、主治医师查房:对一般病情患者的查房每日至少1次,由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

对危重患者应随时查房,但至少不少于每日两次。

3、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对一般患者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危重患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检查处理。

4、新入院病人,值班医师应立即处理,住院医师在入院后及时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查房内容1、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病员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及进展,对查房记录在当天及时审阅修改、签字;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等。

2、主治医师查房:系统了解本组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对新病人、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确定新方案;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人的陈述,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应一一予以纠正,对查房记录必须在当日内审阅、修改、签名等。

3、住院医师查房: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观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重危、疑难待诊、新入院、手术前后及特殊检查治疗病员进行重点巡视;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检查各种辅检报告单,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检医嘱;了解病员思想情况,检查病员饮食,征求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认真及时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当日内记录完后送上级医师审阅签字;对危急重症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上级医师及时临时查房等。

中医科岗位职责中医科病房规章制度

中医科岗位职责中医科病房规章制度

中医科岗位职责中医科病房规章制度【篇一:中医科工作制度文档】中医科工作制度1、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中医工作以发掘、继承、整理祖国医学,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为宗旨,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设立中医门诊,开设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特色专科诊室。

设立中医病房。

3、医院中医科的病房,由中医负责管理。

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4、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突出中医特点,体现辩证论治理论,认真及时书写中医病历(包括门诊病历)。

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5、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

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6、承担中医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7、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8、中医诊疗过程中,在弘扬中医药的同时要有选择地吸收西医的知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

中医科主任岗位职责一、在院部领导下,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卫生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尤其关于中医、中药方面)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发现医疗缺陷或事故倾向,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制止事态的扩展,做好善后补救工作,并向医务科书面报告。

二、负责本科医疗质量管理和病区管理,领导本科医务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各项医疗任务。

三、具体参加和指导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经常检查门诊、病区的医疗护理质量,严格督促执行医疗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参加病区晨会交班,按时查房,及时组织新病员入院,参加疑难和死亡病例的分析讨论,决定病员诊断、治疗、会诊、转院及出院事宜。

四、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和中医的临床科研工作。

五、指导本科医师按中医对病历、处方要求书写医疗文书。

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文件名称: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文件编号: CJB-A1-001页码/页数: 1/1 主管部门:手麻室修订年限:每4年一次 发行日期:2015/11/2已修订次数:0次 最近修订日期:----/--/--版次:1版宝鸡市人民医院 手术麻科 编写: 审核: 批准:1. 目的1.1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是医疗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对提高医疗质量和麻醉科医师的科研、教学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范围2.1手术麻醉科全体职工。

3. 定义3.1三级医师负责制,即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按等级开展的诊疗活动。

住院医师是诊疗患者的直接实施者,主治医师是诊疗患者的责任者,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是诊疗活动中的领导者,各级麻醉医师应当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共同负责做好患者的各项麻醉工作。

4. 职责4.1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科室二线医师)应当对住院医师(一级医师、麻醉主管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4.2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三级医师、科室三线医师)应当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4.3 对复杂麻醉操作实行主治医师负责制,取得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职务)者方能独立从事风险高、难度大的麻醉操作,住院医师应当在主治医师指导下从事上述麻醉操作。

5. 标准5.1 三级医师负责制应充分体现在临床麻醉、术前讨论、门诊、急诊、值班、抢救、会诊、解决疑难病例、医疗文件书写、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

5.2 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

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诊疗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5.3 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

5.3.1若下级医师不请示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患者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由下级医师负责;5.3.2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患者即作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5.3.3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 。

国家分级诊疗制度

国家分级诊疗制度

国家分级诊疗制度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与。

(二)目标任务。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X。

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首诊。

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X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双向转诊。

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

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

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上下联动。

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

医院管理学复习题

医院管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医院概述一、填空:1、我国医院是按级等,实行分级管理。

(三、五)2、按运行目标,医院可分为和。

(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3. 医院的功能是:、、、。

(医疗、教学、科研、预防)4、医院必需具备的条件是:、、基本医疗设备、系统人员编配、基本工作制度。

(正式的病房,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5、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 社会。

6、医院分等,可以鼓励同级医院适当竞争。

我国在三级医院中增设了特等。

二、单选:1、我国的医院是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将医院分成:【 A 】A.三级五等B.二级三等C.四级五等D.三级两等2. 医院的功能是:【C】A.为人群诊治疾病的医疗机构B.公益性的事业单位C.人群保健服务活动的中心D.为病人提供住院服务的场所3. 医院的类型按照运行目标可以分为:【D】A.一级、二级、三级医院B.综合、专科、康复医院等C.城市、农村医院D.营利性、非营利性医院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院的发展趋势的是:【 D 】A. 医院管理职业化、信息化、系统化B.医院环境向家庭化、艺术化发展C.分工精细与多种综合的新型医疗技术结构D.医院趋于医疗型,一切将以医疗工作为中心5、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医院性质的:( D)A.生产性B.福利性C.经营性D.分散性6、现代医学模式为:( D )A. 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B.生物一社会医学模式C. 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7、医院的工作是以什么为中心:( B )A.教育B.医疗C.科研D.社区卫生服务三、名词解释:1、医院:医院是以诊疗疾病、照料病人为主要目的医疗机构。

医院是运用医学科学和技术,对病人、特定人群或健康人群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的场所。

医院拥有一定的床位、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

四、简答:1、简述医院工作的特点。

以医疗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医院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医院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医院工作的随机性与规范性;医院工作的时间性和连续性。

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手册

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手册

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手册(征求意见稿)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前言为规范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促进我省精神卫生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制定本医疗质量控制手册,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本省二级以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均应按此标准执行。

综合医院精神科、一级及民办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各地分中心负责对本手册执行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反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定期或不定期复查。

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3年12月第一章医疗质量控制第一节组织结构及其职责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建立院级、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严格履行监管、服务、指导等职能,定期分析、反馈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整改。

配合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检查、督导工作。

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完善评价体系和奖惩措施。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督导评价1次。

二、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一)参照《河南省精神科医疗质量考核细则》对医疗质量进行全程控制,严格履行监管、服务、指导等职能。

每月至少一次对医院各科室的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指导、考核、通报和督促整改。

每月至少组织1次由各质控小组组长参加的质控会议,通报、分析、反馈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整改。

(三)定期检查各科室质控小组医疗质量自查、整改记录及科主任的相关工作记录(本科室质控会议记录、学习记录、工作计划等)。

(四)建立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多部门联席会,履行协调职能,并定期进行评估。

(五)每周至少深入科室查房2次。

督导查房、病例讨论及保护性约束等制度的落实情况;督查晨会交接班工作及记录情况。

(六)定期组织专家抽查运行及归档病历,对检查结果及时分析、总结。

(七)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制订并落实医疗不良事件和医疗过失行为防范与处理制度,落实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强制报告制度。

医疗管理【55页】

医疗管理【55页】

第四节 重点病人诊疗的管理
加强监护是近40处来在医学科学领 域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成 为一个独立的医疗领域。加强监护 病房也在医院中逐渐建立。国内外 已把ICU的建立,包括床位数占医院 总床位数的比例、设备完善、人员 素质以及抢救效果等方面,作为判 断一个医院的医疗功能分化程度与 总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门诊工作的流程
(一)分诊 (二)挂号 (三)候诊 (四)就诊 (五)医技科室检查及治疗 (六)取药 (七)离院、留院观察或入院
检验、功能 检查和治疗
收费或记账
门诊流程图
来诊治 分诊 挂号 候诊
急诊
就诊医师 检查诊断
取药
离院
转院 入院或留观察室
三、门诊任务
1、负责卫生行政领导部门分配地区范围 内病人的门诊工作,对病情不适于在门 诊处置的病人要收入院或转院治疗。
(二)住院诊疗管理是发挥医院功能 的中心环节,是医疗质量的基本保证
门诊与住院诊疗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两大 组成部分,住院诊疗主要是对患病个人 进行连续、系统诊疗,管理难度大,复 杂性高,技术性强,并且涉及到医院的 各个科室及各部门。住院诊疗质量不仅 是医疗质量集中体现,也是医院整体工 作的基础。因而住院诊疗管理是发挥中 心环节带动全面工作,为医院的公有制 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三)医疗功能的连续性、协同性、 系统性、综合性
住院诊疗服务是综合性的,包括医学 服务和生活服务的综合。就诊疗来说, 包括医疗、护理、医技、心理、营养等 方面的服务;就生活服务来说,包括饮 食、清洁卫生等。住院诊疗服务的综合 性带来住院诊疗工作的协同性,综合服 务有赖于各种专业人员的共同协作支持 配合。
(一)双重领导形式
门诊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工勤后 勤人员、财务人员等都要接受门诊部 主任和所在科室主任的双重领导。门 诊部主任和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 负责检查、督促、联系、组织、协调 工作,解决日常门诊工作中发生的事 宜。医护人员的安排主要分别由各临 床科室和护理部指定专人负责。

医疗机构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疗机构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6.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1.按会诊范围,会诊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

机构内多学科会诊应当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

2.按病情紧急程度,会诊分为急会诊和普通会诊。

机构内急会诊应当在会诊请求发出后10分钟内到位,普通会诊应当在会诊发出后24小时内完成。

3.医疗机构应当统一会诊单格式及填写规范,明确各类会诊的具体流程。

三级医院评审相关法律法规

三级医院评审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2004.1.162、临床诊疗指南(卫医发[2006]139号),2006.4.7施行3、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2009.10.13施行4、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卫医政发[2011]55号),2011.6.15施行5、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层部分),(卫办药政发[2009]232号),2009.12.29施行6、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卫办药政发【2009】232号)2009.12.29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2004.12.1(施行)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5.9(施行)9、统计法(主席令第15号)2009.6.27 自2010.1.1起施行第二章、医院服务1、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2009.5.25施行2、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111号),2009.11.26施行3、无烟卫生医疗机构标准(试行),(卫妇社发[2008]15号),2008.3.10施行14、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卫妇社发[2009]48号),2009.5.20第三章患者安全1、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卫医发[2002]206号),2002.8.16,自2002.9.1起施行2、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2011.1.14印发,自2011.4.1起施行3、河南省卫生厅转发卫生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通知,(豫卫医[2011]54号),2011、2、17转发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法律4、法规2、规章40)14—1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2009.3.2,自2009.5.1起施行15—2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2010.1.22,自2010.3.1正式施行16—3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123号),2009.12.25施行17—4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2009.5.25施行18—5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2006.7.6,自2006.9.1起施行19—6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23号),2009.2.13施行20—7 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2004.8.28,自2004.12.1起施行21—8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施行22—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7号)2006.8.24实施23—10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2005.12.27,从2006.1.1起施行24—11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部长令第36号,2003.10.15施行25—12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6号,2009.3.16施行26—13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2009.3.16施行27—14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2009.5.5施行28—15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2011.1.31,自2011.3.1起施行29—16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2007.2.14,自2007.5.1起施行30—17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62号,2010.4.20施行31—18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卫医政发[2010]62号,2010.4.20执行32—19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2.10施行33—20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卫办药发[2009]232号,2009.12.2935—21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卫生部令第69号,2009.8.18,自2009.9.21起施行36—2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004.8.1937—2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2010.11.29。

三级医院标准及实施细则核心条款(2012版)任务分解

三级医院标准及实施细则核心条款(2012版)任务分解

三级医院标准及实施细则核心条款(2012版)任务分解海门市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责任分解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3.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重点)1.3.1.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及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重点)【C】1.支援下级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有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 院办)2.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下级医院支援协调工作。

(医务科)3.针对受援医院的需求,制订重点扶持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一、二级专业中选择2~3个重点,实施系统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管理帮扶。

(医务科)4.参与支援下级医院服务纳入各级人员晋升考评内容。

(人事科)【B】符合“C”,并主管部门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监督管理,尤其是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定期对受援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总结,提高帮扶效果。

(医务科)【A】符合“B”,并通过三年对口帮扶,使受援县医院整体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原来受援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的,通过帮扶,其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医务科)(四)应急管理1.4.2加强领导,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落实责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的机制(★重点)1.4.2.1建立健全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和应急指挥系统,负责医院应急管理工作。

(★重点)【C】1.有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应急管理。

(院办)2.有医院应指挥系统,院长是医院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院办)3.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院办)4.有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在应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

(院办)5.医院总值班有应急管理的明确职责和流程。

三级医师负责制

三级医师负责制

三级医师负责制
1、医院实行医疗组长、主管医师、经管医师三级分工负责制,受聘的三级人员原则上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担任,可实行高职低聘,必要时也可低职高聘。

2、医疗组长在科主任领导下,对本组的医疗质量负责,具体指导下级医师,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和急危重病员的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组织急危重病例的抢救,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听取诊疗护理意见,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医院交给的相关工作。

3、主管医师受医疗组长领导,负责本组病员的诊治和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具体对本组病员定期进行系统查房,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护汇报,倾听病员意见,修正病历记录,应邀参加会诊,决定出院计划,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制订持续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各级交给的相关工作。

4、经管医师受医疗组长、主治医师和总住院医师领导,负责分管病员的诊疗工作,认真执行查房制度,及时接管新进病员,按时完成住院病志,制定初步诊疗计划,征询上级医师意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实施各项诊疗措施,监督医嘱执行情况,分析各项检查报告,观察处理病情变化,据实做好病程记录,主动征求病员意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负有指导实习、见习和进修医师工作的职责,完成科室交给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各级交办的相关工作。

医院分级诊疗管理制度

医院分级诊疗管理制度

医院分级诊疗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建立和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结合非公立三级医院牵头或参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2.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依据,建立牵头医院负总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分工协作、预防-医疗-康复一体化的协同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分级诊疗。

(二)医联体组织管理1.以三级医院牵头建立城市医疗服务集团(县域医共体)以特色优势学科建立专科联盟,开展远程医疗协作网等组织形式,为医疗集团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供统筹管理、协同发展、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利益共赢的发展平台,为服务区域内居民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与同质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2.城市医疗服务集团、县域医共体,是在当地政府设立的医院管理委员会以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导下,规划区域医疗服务资源网格化布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合作各方的意愿,结成紧密型或是松散型的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医共体的治理结构为该医联体理事会领导下的牵头医院为总院长负责制,设立常设办公机构,负责日常事务。

3.跨区域专科联盟是以某一专业学科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医院牵头,跨区域多层级的医院为成员单位,以该专业学科为核心力量,业学科技术协作为纽带,实现学科建设帮带、专科技术互联、专科疾病会诊转诊、教学科研协作的整合型技术合作联盟。

跨区域专科联盟设立理事会,由牵头医院主要负责人或核心专业学科带头人担任理事长负责统筹专科联盟工作,由兼职秘书承担办公室日常工作。

4.远程医疗协作网是由牵头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为远程医疗协作成员单位的统一资源共享平台,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合理流动,持续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管理学医疗管理

医院管理学医疗管理

2023/11/4
25
第五节 急诊管理 二、院前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科急救和ICU急救三部分
(一)院前急救的内容 1.现场急救 2.搬运 3.监护运送 (二)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1.广州模式 2.重庆模式 3.上海模式
2023/11/4
26
第五节 急诊管理 二、院前急救
(五)急诊科布局
1. 有一相对独立的急诊区 2. 急诊区环境有独立入口 3. 急诊科大门要宽敞,候诊走廊要宽大 4. 布局要求减少交叉穿行和往返,以利于节省病人时
间 5. 要求有利于预防交叉感染,保持通风和采光 6. 急诊科必须设有独立的挂号、收费、取药、检验、
放射、住院处等或靠近这些部门,保证急诊工作的 顺利进行。
(七)离院、留院观察或 入院
2023/11/4
6
第二节 门诊管理
三、门诊类型
(一)按医院科室设置划分
(二)按医院分级管理划分 (三)按就诊人的情况划分
• 按照就诊人的健康情况及病情需要处理的迫切 程度,可分为一般门诊、急诊和保健门诊。
• 按照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可分为基本医疗门 诊和特需医疗门诊,基本医疗门诊可分为:一 般门诊,简易门诊,体检服务,家庭服务。
2023/11/4
29
第六节 康复管理
一、康复医学概述
(一)残疾的分类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由于损伤以及急 、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 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
➢1997年WHO建立的有关残疾的分类标准 ,定名为《国际残损、活动和参与分类 》(ICIDH-2)。
2023/11/4
30
第六节 康复管理
图4-4 WHO对残疾的分类示意图

医疗不良事件培训

医疗不良事件培训
查管理部门资料。
【A】符合“B”,并
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
现场调网络资料。
第二节、上饶市人民医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1.查职能部门、内外科各两个病区有无制度、流裎和报告程序。 2.查有无制度和教育和培训资料(每年不少于一次)。 3.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
【B】符合“C” ,并
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 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5件。 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 二、二级预源自范围及处置办法二级预警的范围:
1、系一级预警范围内的情况,患者向主管部门投诉则直接上升为二级预警; 2、病人死亡(猝死)原因不明。 3、出现较重的并发症。 4、病情突然恶化。 5、第一次手术后又因病情变化,需要行第二次手术者。 6、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病人及家属有不满的表现。 7、一旦演变为医疗纠纷处置的难度较大的其他情况。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9.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知晓
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3.9.1.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C】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 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

医疗责任安全五级防控体系管理制度

医疗责任安全五级防控体系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责任安全五级防控体系管理制度
一、责任分级
(一)一级首诊医师负责
1、责任人首诊医师
2、责任首诊医师接诊病人后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医嘱、完善辅助检查并及时书写首次病程录。

(二)二级床位医师
1、责任人床位医师
2、责任床位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检查首诊医师病历完善情况及病历质量,跟踪完善日常病程,审核辅助检查的完整性、及时性及各种知情同意书签字等。

(三)三级值班医师定时巡查
1、责任人值班医师
2、责任巡查周期根据住院患者的危重程度巡视周期如下:①危重患者交接班前各巡查一次,中班巡查一次,夜班巡查一次,病情变化随时巡视。

②普通病人交接班巡视一次,夜班巡查一次。

③巡视内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及其他不适症状,按时记录病程。

病情变化时及时和床位医生及上级医生沟通汇报。

(四)四级科主任随时抽查
1、责任人科主任
2、责任每周至少查房一次,不定时抽查,根据值班医师巡查情况,随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

(五)五级医务科科长不定期督查
1、责任人医务科科长质控办主任
2、巡查周期每月巡查(不少于3次)
3、巡查内容根据各级医生应尽职责进行检查,具体内容见附表。

二、奖惩办法
自XXXX年X月开始,每月对各病区进行1-2次医疗巡查,随机抽查各病区当日住院及当日出院病历3-5份,并访问病人针对五级防控责任一一对应检查,若发现职责未执行将由医务科结合每月绩效考核,进行相应处罚,并在绩效反馈会上予以实名通报批评。

医务科医疗责任安全防控巡查反馈表。

医疗质量管三级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管三级管理体系

九原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三级管理体系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医疗质量量管三级管理体系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办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 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的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立质量管理网络,实施院科两级质量管理。

2.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研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日常监控的工作方法。

3. 加强医院服务质量日常监控、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和评价判定指标完成情况、提出改革措施。

4.监督医务人员各项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治疗、护理规范、常规的执行情况,对各科室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5.组织做好医疗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统计工作。

6.建立健全指导性文件、运行性文件和见证文件,积累文件资料,完善基础工作。

实施质量否决和奖励。

7.做好各项质量目标诊断,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地进行医疗质量分析、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医疗质量。

2、质控办职责(1)、医务科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国家卫健委)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国家卫健委)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国家卫健委)目录一、首诊负责制度 (4)二、三级查房制度 (6)三、会诊制度 (11)四、分级护理制度 (14)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7)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20)七、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22)八、术前讨论制度 (25)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7)十、查对制度 (29)十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31)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34)十三、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37)十四、危急值报告制度 (41)十五、病历管理制度 (44)十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47)十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50)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54)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60)导言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医疗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制度全覆盖。

2016 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以部门规章形式颁布施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明确了医疗质量管理各项要求,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法治化管理轨道。

其中,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凝练为18 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以下简称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

2018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专家对18 项核心制度的定义、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了细化,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并印发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 号,以下简称《要点》),以更好地指导地方和医疗机构进一步理解和贯彻落实核心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要点》将多年来医疗行业内落实核心制度的共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了精炼概括,对每项核心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提出了要求,对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要求进行了固化,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制定和执行本机构的核心制度细则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统一的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1. 根据床位、工作量、医师的资质层次分成诊疗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实行认真履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体现在急诊、手术、抢救、查房、值班、解决疑难、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管理等方面),逐级请示。

组长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担任,对本组收治患者的诊疗活动承担责任,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2. 医疗组长在科主任领导下,对本医疗组的医疗质量负责,具体指导下级医师,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和急危重患者的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组织急危重病例的抢救,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听取诊疗护理意见,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各级交办的相关工作。

3. 主治医师科主任及医疗组长领导,负责本医疗组分管患者的诊治和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具体对所管患者定期进行系统查房,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护汇报,倾听患者意见,修正病历记录,应邀参加会诊,决定出院计划,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制订持续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各级交给的相关工作。

4. 住院医师受科主任、医疗组长、主治医师及总住院医师领导,负责分管患者的诊疗工作,认真执行查房制度,及时接管新进患者,按时完成住院病历,制定初步诊疗计划,征询上级医师意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实施各项诊疗措施,监督医嘱执行情况,分析各项检查报告,观察处理病情变化,据实做好病程记录,主动征求患者意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负有指导实习、见习和进修医师工作的职责,完成科室交给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各级交办的相关工作。

5. 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6. 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未请示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患者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推诿、拒绝或未亲自查看患者即作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
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

7. 若下级医师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事后再与上级医师进行诊疗意见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