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护理
《肠套叠的护理》ppt课件
患儿应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 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定期随访
在康复期间,患儿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预防感染。
在康复期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康复随访
1 2
第一次随访
在患儿出院后一周进行,主要了解患儿的饮食、 睡眠、大小便等情况,评估其身体状况。
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不良情绪
问题。
06
THANKS
感谢观看
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展望
改进护理流程:优化肠套叠患
者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
。
01
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流程。
02
加强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技 能。
03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健
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式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04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
肠套叠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方
法。
05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健
病理
肠套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 叠多发生于成年人。
诊断与治疗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平 片、超声等)进行诊断。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空气灌肠、水压灌肠、手术等,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2
肠套叠的预防
预防措施
04
肠套叠的康复指导
康复阶段
初始阶段
在肠套叠发生后,患儿通常需要禁食,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营养 和水分。
恢复期阶段
在禁食一段时间后,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可以开始进食。
康复期阶段
在患儿完全康复后,仍需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肠套叠的护理》ppt课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活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适当活动与休 息,促进康复。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按时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肠套叠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洗双手,避免病菌 传播。
合理饮食
保证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避免摄入不洁、过期 食物。
增强免疫力
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
高危人群的筛查与预防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术前饮食,避免因饮食不当 影响手术效果。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有效措 施缓解疼痛。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饮食,逐步恢复正 常饮食。
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法,可观察肠套叠的 部位和程度,是诊断肠套 叠的首选方法。
X线钡剂灌肠
通过观察钡剂在肠道内的 流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 肠套叠,但存在一定的辐 射风险。
腹部CT检查
可以清晰显示肠套叠的部 位和程度,有助于判断是 否存在肠坏死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肠套叠且病情较轻的患者, 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禁食、胃肠减 压、解痉止痛等。
。
呕吐
呕吐是肠套叠的常见症状,初 期呕吐物多为食物残渣,后期 可含胆汁,严重者甚至吐出粪 便样液体。
血便
约85%的肠套叠患儿会出现血 便,多为果酱样大便,这是因 为套叠的肠管缺血坏死导致的 。
肠套叠的护理查房
肠套叠的护理查房肠套叠概要肠套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小儿身上,但也可能发生在成人身上。
它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导致肠腔阻塞。
肠套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肠套叠常见于小儿,而继发性肠套叠则多发生于成人,通常与息肉、炎症或其他肠道病变有关。
护理查房重点病情观察1. 一般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及意识状态和面部表情。
2. 腹部情况:观察患者的腹部形状、硬度和压痛部位,以及是否有腹膜刺激征象。
3. 排便情况:观察患者的排便次数、性状和颜色,以及是否有血便。
4. 呕吐情况:观察患者的呕吐次数、性状和内容,以及是否有胆汁。
辅助检查1.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凝血功能等。
2. 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B超、CT等。
3. 肛门指诊:必要时进行。
治疗原则1.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肠套叠,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
主要包括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等。
2.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肠套叠、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肠套叠复位术、肠切除术等。
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给予患者舒适体位,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如禁食、流质饮食等。
4. 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并保持导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 并发症护理:如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腹膜炎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
健康教育1. 疾病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套叠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知识。
2.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在恢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
3. 复诊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总结肠套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护理查房时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肠套叠的术后护理措施
肠套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
一旦发生肠套叠,患者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除肠管的套叠状态。
手术成功后,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肠套叠术后的一些护理措施:一、呼吸道护理1. 全麻手术后,患者清醒初期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应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对于需要吸氧的患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呼吸功能。
二、病情观察1. 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2. 观察患者的面色、四肢颜色及温度变化,注意有无体温升高现象。
3. 如术后三日体温升高,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并寻找其他原因。
三、胃肠减压护理1. 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
2. 如发现畏光的官腔狭窄,可能导致引流液堵塞,应及时处理。
四、饮食护理1. 术后初期,患者可能无法进食,需通过胃肠减压保持胃肠道通畅。
2. 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3.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肠道痉挛。
4. 可适当食用稀粥、稀面条、鸡蛋羹等易消化食物,以及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蛋白,如鱼、虾等。
五、切口护理1. 保持手术切口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如发现切口红肿、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六、预防感染1. 术后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
2. 避免与感冒、发热等传染病患者接触。
3. 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七、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关爱、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八、活动与休息1. 术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九、定期复查1. 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 如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肠套叠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减压护理、饮食护理、切口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活动与休息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
儿童肠套叠的医疗护理教材
目录 什么是儿童肠套叠? 儿童肠套叠的症状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注意事项
什么是儿童肠 套叠?
什么是儿童肠套叠?
定义:儿童肠套叠是指小肠或大肠 的一段被另一段肠道包绕,导致肠 腔的完全或部分梗阻。 病因:肠套叠可能由肠道肿瘤、肠 道息肉、肠道感染、先天性异常或 外伤等引起。
静脉输液:根据儿童的体重和临床情况 ,给予适量的静脉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 水电解质平衡。 疼痛控制:根据儿童的疼痛程度,给予 适当的镇痛药物。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准备手术: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 例,及时与外科医生沟通,做好手 术准备工作。 安全护理:保持儿童的环境安全, 防止意外发生。
儿童肠套叠的 护理注意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家庭指导: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 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儿童 。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注意事项
康复护理:术后恢复期要给予 儿童适当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 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儿童肠套叠的 症状
儿童肠套叠的症状
腹痛:剧烈、阵发性的腹痛,通常出现 在脐周或右下腹。
儿童肠套叠的 护理措施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病情评估:全面了解儿童的病 史、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体 格检查和相关检查。 保持通畅:保持儿童的呼吸道 通畅,及时处理呕吐物,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医院肠套叠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肠套叠患者护理常规肠套叠为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的婴儿最为多见,2岁以后逐渐减少。
一、病因肠套叠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仅5%的病儿有明显的机械性因素,如梅克尔憩室、肠息肉、肿瘤等,多为年长儿,亦称继发性肠套叠。
约95%的病儿病因不清,主要为婴幼儿,亦称原发性肠套叠。
婴幼儿的回盲部系膜固定不完善,活动度大,回肠与回盲瓣的比例较年长儿大,均可能是易发因素。
婴幼儿的肠蠕动容易紊乱,饮食改变和腹泻等可能是促进因素。
有报道腺病毒感染引起肠套叠。
二、病理肠套叠多为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内,套叠的肠管一般有3个筒:外层肠管为鞘部,进入鞘部的肠管称为套入部,内管的顶端称为头部。
一般按套入部的最近端和接受部(鞘部)的最远端肠段名分为:①小肠型;②回结型;③回盲型:盲肠及阑尾随之套入,最常见;④结肠型:很少见;⑤复套:多为回结型,部分回肠先套入远端回肠,然后整个套叠肠管再套入结肠。
肠套叠多发生于一处,偶可发生于两处以上。
肠套叠时,肠管与肠系膜一并套入。
由于鞘部尤其是颈部的痉挛收缩,挤压套入肠管,牵拉和压迫肠系膜,使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套入部的肠管淤血、水肿,肠壁增厚、颜色变紫,并有血性渗液及腺体粘液分泌增加,产生典型的果酱样血便。
随着肠系膜绞窄逐渐加重,静脉压及组织压力升高,影响动脉血运,最后套入的肠管缺血性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若肠管过度膨胀和长期严重痉挛,末梢小动脉血运障碍,亦可出现散在的灰白色缺血性坏死灶,易于穿孔和并发腹膜炎。
年长儿的肠腔较为广阔,肠梗阻以不完全性者居多。
三、护理评估(一)身心状态多为平素健康的婴儿,突然发病。
年长儿的发病稍缓,症状不如婴儿典型。
1.腹痛突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肠绞痛,哭闹不安,屈腿,两臂乱动,或以手抓按腹部,面色苍白,出汗。
持续数分钟后腹痛消失,间歇10-20分钟后又反复发作。
较大儿童发作的间隔时间较长。
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术期病情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术期病情的观察与护理小儿急性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是因为肠道蠕动强烈,将肠道的一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形成肠胃内的阻塞,引起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坏死和穿孔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
围手术期是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病情观察和护理。
一、术前准备(一)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在围手术期前,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史,制定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对小儿进行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
(二)术前准备:在围手术期前,应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病情评估、术前准备、麻醉评估、家长解释说明等。
(三)建立合理的麻醉方案:建立合理的麻醉方案,确保小儿顺利地完成手术,同时减轻其术后疼痛和不适感。
二、术中观察和护理(一)建立静脉通道:在围手术期,对小儿进行建立静脉通道,以确保输液和药物输注的顺利进行。
(二)麻醉的监控:在麻醉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应监测小儿的意识状态、血压、呼吸、心率等,及时调整麻醉的剂量和方式。
(三)术中镇痛:为减轻小儿的术后疼痛,可在术中进行镇痛处理,包括神经阻滞、全身镇痛等方式。
(四)术后监测:在完成手术后,应对小儿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术后并发症。
(一)病情监测:在完成手术后,应密切观察小儿的情况,包括呼吸、心跳、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其术后的排便和排气情况。
(二)术后护理:术后应对小儿进行合理的护理,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输液、饮食、白细胞计数等处理。
(三)早期康复:术后应加强小儿的康复护理,包括早期去除管道、营养支持和疼痛治疗等,促进小儿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中,应密切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促进小儿早日康复。
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尽量减轻小儿的不适感和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肠套叠护理常规
小儿肠套叠【定义】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
【分类】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
1岁以内多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罕见。
男女之比为2~3:1。
四季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
慢性肠套叠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久的病例。
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
【临床表现】1、婴儿肠套叠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以前者多见。
婴儿肠套叠的患者一般<2岁,常为肥胖健康儿,其症状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1)阵发性哭闹不安:突然哭吵、烦躁,阵发性15—30分钟,与肠蠕动相符合,因肠系膜被牵拉, 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90%以上。
其他疼痛表现为神萎、面色发白、痉挛。
(2)呕吐:呕吐物早期为乳汁,稍后带有胆汁, 晚期为粪质。
(3)便血:果酱色血便,多发生在疾病开始后8~12小时。
(4)腹部肿块:腊肠样包块,早期多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
(5)全身情况: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钝、嗜唾、高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
2、儿童肠套叠年龄越大,发病过程越缓慢,呈亚急性肠梗阻的症状。
肠梗阻是不完全性, 肠坏死发生较迟。
症状不典型,有阵发性腹痛,腹块能明显触及,常无便血或发病数天后出现,呕吐亦不多见。
【术前护理诊断】1、电解质紊乱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造成血液浓缩,水分丢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囊肿破裂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本病预防、护理知识有关。
【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减轻家长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给予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
3、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
若患儿经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后症状缓解,常表现为:①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停止呕吐;②腹部肿块消失;③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臭味的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④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师作进一步处理。
肠套叠护理常规
肠套叠护理常规一、执行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一)一般护理1.饮食禁饮食,行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
根据患儿脱水的程度,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
2.加强抗感染治疗,注意输液的速度和量。
3.行空气灌肠复位前,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使患儿安静。
(二)病情观察1.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2.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
3.观察并记录呕吐的次数、量、性质,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以免误吸。
4.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
三、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1.体位病人回室后,取平卧位,病情允许时,鼓励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以利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2.禁饮食,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遵医嘱补液和应用抗生素,肠功能恢复后,先给予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普通饮食。
3.术后使用腹带加压包扎防止切口裂开。
(二)病情观察1.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2.观察切口敷料情况,保持其清洁干燥,发现敷料有潮湿或渗出及时更换。
3.对于空气灌肠复位者,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安静,大便是否转为黄色,腹胀是否消失;口服活性碳0.5~1g,6~8h后排出说明复位成功。
如复位不全,需做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
4.对于肠造瘘者需要观察外置肠管的色泽、活力和蠕动功能。
加强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三)引流管的护理病人回室后,予以正确连接引流装置,保持有效的引流,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其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注意引流液的量、颜色及变化,定时倾倒、记录引流量。
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注意患儿饮食清洁卫生,勿进食生、冷食物,忌暴饮暴食。
急性肠套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内, 以保持走道 宽敞无障碍 ; ⑤ 当您使用床栏保 护 时, 若需下床要先通知护士将床栏放下 , 切勿 自行翻 越; ⑥当您所 照顾 的患者 出现 躁动不安、 意识 不清 时, 请将床栏拉起 , 必要时加 以约束保护 。⑦请 向护
士叙 述可 能 导致您 跌倒 的原 因 ; ⑧ 请穿 防滑鞋 , 切勿
坐起 3 0 s , 站立 3 0 s , 再 行走 的三部 曲。下 床 前先 坐
于床缘 , 再 由照顾者扶着下床 , 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
护, 行走 时 出现头 晕 、 双眼发 黑 、 下肢无 力 、 步态 不稳 时应 原地 坐或蹲下 , 呼叫他 人帮 助 。
2 . 6 加强 护理 管理
2 0 1 3 年5 月本院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 4 5 例, 经积极 治疗 、 精心护理 , 均痊愈出院, 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料 本组 4 5例 , 男 3 2例 , 女 1 3例 ; 年 龄 4—3 6月 。
排手术治疗 , 术中根据肠管血运情况决定是 否行肠 切除 , 血运 良好 者复位 即可【 3 ] 。本 组发生肠坏死 3 例, 行肠切除肠吻合术 。其余均行切开复位 加阑尾
肠 套叠 是 婴 儿期 常见 的 急腹 症 , 发 病 年龄 以 4
—
扪及肿 物 , B超 辅助 检查确 诊为肠 套 叠 [ 。
2 手术方 法
1 0 个月婴儿为多【 1 】 , 早期诊断 、 早期 治疗 可大大
提高治愈率 和减 少并发症 的发 生。2 0 1 1 年 7月
在B 超下行空气灌肠整复 , 如复位失败 立即安
2. 5 活动告 知
[ 3 ] 姜旭雯 , 陈影影 . 住院 患者跌倒 原 因分析及 护理 干预
肠套叠护理查房ppt课件
06 相关知识与技能拓展
CHAPTER
与肠套叠相关的医学知识
1 2
肠套叠定义
肠套叠是指肠的一段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多 见于婴幼儿,常表现为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
病因
肠套叠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婴幼儿肠蠕 动功能紊乱、肠道慢性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
3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腹部超声、X线 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肠套叠。
护理措施
在等待手术期间,应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 失衡、给予抗生素治疗等。
案例二:肠套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与护理
术后并发症
肠套叠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肠粘连、肠瘘等并发症。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出血;遵医嘱使用 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判断是否有肠瘘 。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腹痛、血便、呕吐等典型症状
腹部超声
可见同心圆征或套筒征
X线钡剂灌肠
可见肠套叠的充盈缺损和杯口 征
CT检查
可辅助诊断肠套叠,并有助于 判断病因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灌肠疗法、空气灌肠疗法、钡剂 灌肠疗法等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套叠的肠段,并根据情 况决定是否进行肠吻合术
手术治疗与护理
配合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 需要熟练配合手术医生进 行手术操作。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
发症。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 食,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正常饮食 。
肠套叠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肠套叠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肠套叠是指某一段肠管及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所造成的急性肠梗阻,为婴儿期常见的急腹症。
【护理常规】
1.术前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精神、食欲、粪便的变化,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以及腹痛部位等。
(2)禁饮食患儿应保证液体需要量。
(3)必要时抽血查电解质。
2.术后同肠梗阻术后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鼓励患儿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并告知其早期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饮食指导饮食量要由少到多,忌暴饮暴食、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3.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出院带药者按时服药。
4.心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其家长疾病情况,减轻其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注意适量活动,避免感冒。
6.复诊须知常规出院2周后门诊复查,观察患儿有无再次肠套叠的表现,如有,及时就诊。
肠套叠的护理 3
疼痛
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常规吸氧,氧流量为1~2L/min,保持输氧管道通畅。 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时报告医生,进行 处理,予以舒适安静的环境以利于休息,指导患者家属分 散患儿注意力,缓解其疼痛; 指导、协助家属做好各项清洁工作,及时更换尿布,衣物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四轻”原则 加强管道固定,防牵拉引起不适。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 术后定时扩肛或作肛管排气,缓解腹痛、腹胀症状
诊断治疗
非手术治疗
我科目前采用水压 灌肠复位法。
手术治疗
1、手法复位
2、肠肠吻术
1. 非手术治疗 发病24小时之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腹 壁柔软者最佳适应证;发病24-48小时,全身情况 良好,腹胀较轻,无高热、中毒症状者相对适应 证。 禁忌证:病程48小时以上,伴高热、脱水等中 毒症状者;腹胀明显,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疑有肠 坏死者;套叠部位已达结肠远端或直肠者;空气 灌肠加压,套叠阴影不变,不移动,套叠肿块不 缩小者。
常用液体:ORS
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 (ORS)
WHO推荐改良ORS
(低渗透压)
NaCl KCl 枸橼酸钠 葡萄糖 加水至
2.6 g 1.5 g 2.9 g 13.5 g 1000 ml
有受伤的危险
患儿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应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 主动向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了解术中病情变化,如采用气 管插管麻醉,床边须备吸痰器,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拉好床栏,给患儿穿合适的衣服 加强护理巡视
胃管的护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 更換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 一皮肤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 E. 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 牙刷清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F. 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 时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肠套叠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套叠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套叠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手术,术后患者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1. 饮食方面: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恢复期饮食,早期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稀饭、面条汤等。
逐渐恢复后,可逐渐添加蔬果、肉类等食物,但要避免过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负担。
2. 注意观察伤口:术后要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渗液等情况。
如出现明显红肿、溢液或出血等,要及时就医。
3.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引发并发症。
4. 恢复期注意个人卫生:术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细菌感染。
5. 规律生活:术后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但要保持规律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6.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7. 饮水注意:术后患者可以适量饮水,但要避免大量饮水和喝过冷或过热的饮料,以免刺激胃肠道。
8. 注意药物使用:术后患者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按照医生的嘱托正确使用,并避免滥用或自行停药。
9. 避免便秘:术后要保持正常的排便,避免便秘。
可以适当增加膳食中的纤维质量,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10. 定期随访: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术后随访,告知医生有无不适症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总的来说,肠套叠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伤口护理、个人卫生、定期复查等方面,合理安排生活和注意异常情况,以促进康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一切以医生的建议为准,并及时就医处理患者自身不能处理的问题。
肠套叠护理常规
肠套叠护理常规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的一种肠梗阻,以4月到2岁以内婴儿多见,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临床特点】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肿块、右下腹空虚感。
肛门指诊:指套上染有果酱样血便。
其他:晚期患儿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嗜睡甚至休克。
【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患儿发病前有无感冒、突然饮食改变及腹泻、高热等症状。
询问以前有无肠套史。
2、症状、体征询问腹痛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和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有无腹部肿块及血便。
评估呕吐情况,有无发热及脱水症状。
3、社会、心理评估家长对小儿喂养的认知水平和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预后是否担心。
4、辅助检查分析辅助检查结果,了解腹部B超、腹部X线立位片的结果。
【护理问题】1、疼痛与肠管套叠、腹胀有关2、体液不足与禁饮食、呕吐、灌肠、水电解质紊乱有关3、腹胀与肠蠕动减慢或消失、肠套叠有关【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儿精神、意识状态、有无脱水症状及腹痛性质、部位、程度、观察呕吐次数、量及性质,呕吐时头侧向一边,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
②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③做好术前禁食、备皮、皮试等术前准备,禁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2、术后护理①术后患儿回病房后,去枕平卧46小时,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畅通,麻醉清醒后可取平卧或半卧位。
②监测血压、心率、尿量,评估皮肤弹性和粘膜湿润情况。
③监测体温变化,由于肠套整复后毒素的吸收,应特别注意高热的发生,防止高热凉厥。
④做好皮肤护理。
⑤观察肠套整复手术后有无并发性哭吵、呕吐、便血以防再次肠套。
⑥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根据医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溶液。
⑦密切观察腹部症状,有无呕吐、腹胀、肛门排气,观察排便情况并记录、保持胃肠减压引流畅通,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
⑧肠蠕动恢复后,饮食以少量多餐为宜,逐步过渡,避免产气、胀气食物等,并观察进食后有无我心、呕吐、腹胀情况。
肠套叠的护理课件及护理操作
穿孔
探讨肠套叠可能导致的穿孔, 并讨论应对和处理这种并发 症。
腹腔感染
了解腹腔感染的风险因素和 治疗方法,以防止后续并发 症发生。
再发套叠
介绍可能导致再发套叠的原 因,并讨论预防措施和处理 方法。
护理操作:康复和生活质量
了解肠套叠患者的康复需求,并提供支持和资源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 助患者应对手术和康复的 心理压力。
术后护理和教育
了解手术治疗完成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和患者教育,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1 伤口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和包 扎手术切口。
2 饮食建议
提供适宜的饮食建议, 如低纤维和易消化的食 物。
3 康复指导
向患者介绍适当的康复 锻炼和活动,以帮助恢 复良好的肠胃功能。
护理操作:并发症处理
讨论肠套叠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并学习如何处理和预防这些并发症的方法。
饮食指导
与患者合作,制定适合他 们的饮食计划,以促进身 体健康和恢复。
康复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定期随访和康复评估。
体格检查
进行触诊、听诊和观察等 检查,以获取更多诊断信 息。
实验室检查
指示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尿液和影像学检 查,以协助诊断。
护理操作:非手术治疗
了解非手术治疗肠套叠的方法,包括灌肠、止血药物和疼痛管理。
灌肠
使用灌肠进行治疗,以消除肠 道中的气体和粪便。
疼痛管理
止血药物
通过使用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 如药物和热敷,缓解患者的不 适。
使用适当的止血药物来控制肠 套叠导致的出血情况。
护理操作:手术治疗
介绍手术治疗肠套叠的常用方法,如内镜下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术后护理
肠套叠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
是婴儿时期特有的并常见的急腹症,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婴儿多见,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最多,发病性别,男孩比女孩多2-3倍。
发病季节节以春季多见,夏、冬季其次。
秋季少见。
常用治疗方法(1)非手术疗法,即空气灌肠和钡剂灌肠两种复位法
①空气灌肠复位法,适应症为病程不超过12小时,全身情况良好的病儿。
而超过24
小时,全身情况明显较差,如腹胀严重者,禁忌做空气灌肠。
②钡剂灌肠复位是将钡剂灌入直肠内,通过荧光板,观察肠套叠阴影,确诊后,按规定增加压力,使肠套叠复位。
③灌肠后口服炭末,经观察如能随大便排出,证明复位成功。
向家长交待,注意患儿保暖,防止着凉、腹泻,饮食以半流质为原则,以免造成套叠的再次发生。
(2)手术疗法,对晚期比较严重的病例,或用空气灌肠、钡剂灌肠,肠套叠未复位的病例,应剖腹行手法复位套叠肠管。
下面谈谈肠套叠的术后护理要点:
1.全麻术后护理全麻清醒初期,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
若护理不当,很可能出现窒息,所以做好术后全麻护理是术后护理工作的首要问题。
①患儿回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发生窒息。
②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和紫绀等症状,备好吸痰管,及时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患儿在清醒初期,会出现躁动,此时应注意固定好四肢,防止胃管及静脉点滴管脱落,保持术后最佳体位,利于引流和防止刀口呲开。
2.严密观察患儿术后病情变化①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面色、四肢颜色和温度变化,并根据患儿啼哭声找原因,如腹部切口疼痛、恐惧或其他不适等逐一对症治疗。
②每日测4次体温,以观察体温变化是否正常,并根据发热程度计算补液量。
术后3
日内,如果体温超过38℃应采取物理降温,例如用35%的酒精擦浴,使体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如果体温仍高可适当应用药物退热和寻找其他原因,使体温正常。
3.胃肠减压的护理和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和护理①胃肠减压的护理: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
小儿胃管的管腔狭窄,易被堵塞,使胃内容物不能排出,增加胃、肠负担,影响功能恢复,因此要经常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同时应妥善固定,防止胃管脱落、扭曲、打折造成阻塞。
并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的变化,一般引流液的颜色为深棕色、深绿色,随时间推移颜色逐渐变浅,量逐渐变少。
如在恢复过程中出现颜色加深、量增多的症状,则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及早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另外胃肠减压护理的同时还应做好口腔清洁卫生护理。
②对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和护理:由于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并缺乏准确性,所以难以准确确定排气时间。
因此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通过望、触、叩、听来判断肠管蠕动功能的恢复。
注意排气时间,排气后及时通知医生,以停止胃肠减压护理,并根据病情给予试验性饮水,无不良反应可少量进母乳,以后可逐渐加餐。
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等,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