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 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饮食改变,对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
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
• 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 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加上该区淋巴 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 肿、肥厚,肠蠕动已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 肠管形成套叠。
• 5.腹部肿块:腊肠样包块,约70~80%, 随疾病不同时期肿块位置发生改变,早期多位于 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 远可达直肠内。
• 6.全身情况: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钝、 嗜唾、高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
儿童肠套叠
• 年龄越大,发病过程越缓慢,呈亚急性肠 梗阻的症状。肠梗阻是不完全性, 肠坏死 发生较迟。
B超和空气灌肠协助检查。
• 4.梅克尔憩室出血 鉴别要点:梅克尔憩室溃疡出血系突然发生。便
血量往往很多,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出血无腹痛 或仅有轻微腹痛。 梅克尔憩室也可以引发肠套叠,并与原发性肠套 叠很难鉴别,多在手术中发现。
• 5.蛔虫性肠梗阻 鉴别要点:多见于幼儿及儿童,阵发性腹痛,可 有呕、便蛔虫史;其腹部包块呈索状或面粉团样, 压之可变形;临床很少有便血;腹部
病因
• 病毒感染,国内有报道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 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由于各种食物、炎症、 腹泻、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 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 也有人提出由于交感神经发育迟缓,自主神经系 统活动失调引起套叠。
• 遗传因素,近年来报道肠套叠有家族发病史。
• 2.急性坏死小肠炎 鉴别要点:以腹泻为主,高热,呕吐频繁,腹胀 明显,严重脱水,皮肤花纹和昏迷等休克症状。
• 3.过敏性紫癜 鉴别要点:有阵发性腹痛及呕吐,有腹泻或便 血,呈暗红色,可叩击肿块。应注意出血性皮疹, 膝及踝关节肿痛,部分病例可有血尿。年龄较大 儿童多见。
25%腹型紫癜可伴发肠套叠,此时应作
• 肠套叠的病理类型:
约50一60% 特点:回盲瓣是头部 肠套入回肠
盲肠、阑尾套入结肠内
约30% 特点:回肠是头部
穿过回盲瓣进入结肠
约10% 特点:复套,回
后再套入结肠内
• 较少见 很少见
极少见
病理改变:
• 血液循环障碍。充血水肿。坏死穿孔。
鞘部收缩
肠 颈部压迫 套 叠 过度膨胀
血循环 障碍
小动脉 受压
• 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 •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1岁以内多见,
占60%~65%,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着 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女之比为 2~3:1。四季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与此 时期上呼吸道炎症和腺病毒感染较多有关。另一 点多发生于营养状况良好,身体肥胖的 小儿。 • 慢性肠套叠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 久的病例。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
套入部 时间 肠管充 ↑ 血水肿
发黑 坏死
鞘部肠 管呈小 块缺血
穿孔
性坏死
临床表现
婴儿肠套叠
• 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临床 以前者多见。
• 婴儿肠套叠的患者一般<2岁,常为肥胖健康儿, 其症状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
• 1.阵发性哭闹不安:突然哭吵、烦躁,阵发性 15—30分钟,与肠蠕动相符合,因肠系膜
• 症状不典型,有阵发性腹痛,腹块能明显 触及,常无便血或发病数天后出现, 约占40%,呕吐亦不多见。
诊断
• 1.根据肠套叠四大主要症状:
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 、肠样肿块。
一个或两个症状均要考虑该病,三个可确诊。
• 2.对不明原因婴儿哭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
便血尚未发生时可作直肠指检,观察指套上有无 血便。
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查
• 1.腹部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通过特征性影像 协助临床确定诊断,并可通过监测水压灌肠复位 肠套叠的全过程完成治疗。在横断面上显示“同
心圆”或“靶环”征,纵切面呈“套筒”征。
• 2.空气灌肠:用50-60mmHg(8.0kPa)压力灌肠,气 柱前端形成“杯口影”、“钳状阴影”或“葫芦 状”“哑铃状”“球形”等。
病理
• 肠套叠的方向:一般肠套叠是顺行的,与肠 蠕动方向一致,肠套叠发生 后,套入部随着肠蠕动不断 推进,该段肠管及其肠系膜 也一并套入鞘内,颈部紧束 使之不能自动退出,逆行套 叠极少见。
肠套叠的构成
头部 套入部 颈部 鞘部
• 简单肠套叠—绝大多数 • 复套—少数病例整个简单的肠套叠
在套入远端肠管内
• 3.腹部CT和放射性核素消化道扫描检查: 对临床怀疑继发性肠套叠患儿有一定参考价值, 如消化道重复畸形和梅克尔憩室。
鉴别诊断
• 1.细菌性痢疾 鉴别要点:多见于夏季,体温在早期即可达 39℃以上,大便次数频繁,含大量粘液脓血(桃 花脓),无腹块叩击。B型超声见不到肠套叠的典 型影像。 菌痢可引起肠套叠。
被牵拉, 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90%以上。 • 其他疼痛表现:神萎 、面色发白 、痉挛
• 2.呕吐:早期症状之一, 发生率>90%。呕吐物早
期为乳汁,稍后带有胆汁, 晚期为粪质。
• 3.便血:果酱色血便,发生率>80%,发生在疾 病开始后8~12小时。
• 4.肛门指诊:肛指检查对早期发现和帮助诊断有 重要意义。
术前护理目的
1.给予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
2.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
3.家长能够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家长能 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住院期间熟悉医院 环境。
超声显示肠腔内蛔虫影像。
• 6直肠脱垂
鉴别要点:直肠脱垂时,可见肠粘膜延续肛门 周围的皮肤;直肠脱垂无急腹症症状,多发生在 用力排便和增加腹压时。
术前护理诊断
• 1、有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造成血液浓缩, 水分丢失,电解质紊乱的危险
• 2、有感染的危险 与囊肿破裂有关
• 3、知识缺乏 与缺乏本病预防、护理知 识有关
小儿肠套叠的护理
授课对象
临床护士 定科人员
授 了解肠套叠的定义 课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 目 的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
掌握术前术后护理
肠套叠的实物图
定义
•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 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
• 本症状是婴儿期最 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
肠套叠的分类及发病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