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
媒体接触习惯调研报告
媒体接触习惯调研报告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接触到的媒体平台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媒体多元化已然成为现实。
今天赚零用就生活中各类媒体来做一个调研,旨在通过分析人们对媒体的使用程度来分析现代媒体趋势如何。
调查时间:2014年04月20—2014年04月20
样本设计:18周岁以上人群,投放样本:2000;实际回收有效样本:1970
报告要点:
1.媒体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
2.大部分人更喜欢互联网这类媒体;
3.人们对电视和互联网的信任度最大
报告摘要:
一、人们使用的媒体种类繁多
现在的社交媒体多种多样,使用也非常方便。
根据调查,互联网(97%)是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体,另外电视(86%)、平面媒体(85%)、交通媒体(85%)、APP应用程序(82%)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媒体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互联网成为大众喜爱的媒体平台
那在如此繁多的媒体平台中,人们更喜欢哪一类媒体呢?72%的人群选择了互联网。
不难理解,因为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程度非常大,尤其是城市。
办公、娱乐、网购等一切功能几乎都能在网上实现,交互式媒体比之电视或平面媒体优势巨大,现代人对其自然更加喜欢。
三、大众对电视和互联网信任度很高
在人们对各类媒体的信任度方面,大家对电视(59%)和互联网(60%)的信任度相差不大。
电视上传播的信息一般都经过多次斟酌后播放,一直以来都被受众认可。
而互联网其本身信息传播起来更快,更广,一些门户网站的信息资讯也都相对准确,长期以来在互联网上的经营,也逐渐收到了受众信任。
调查报告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与分析
调查报告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与分析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个人都使用社交媒体来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获取新闻和资讯,以及分享自己的生活。
在此调查报告中,我们将对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喜好和偏好。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来自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500名社交媒体用户。
我们通过发布网络问卷并邀请个人面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内容包括社交媒体平台的选择、每日使用时间、偏好功能、对广告的反应等等。
二、社交媒体平台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是微信、微博和抖音。
其中,微信是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被超过80%的受访者选择。
其次是微博和抖音,分别被70%和50%的受访者使用。
这些平台的受欢迎程度与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用户体验的好坏紧密相关。
三、每日使用时间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
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在1-3小时之间,其中有约20%的受访者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
这说明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离开的一部分。
四、偏好功能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偏好功能。
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喜欢使用社交媒体来浏览朋友圈和关注名人动态。
此外,相当一部分受访者也喜欢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来观看短视频和直播。
这些功能的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和娱乐需求。
五、对广告的反应调查中,我们了解了受访者对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广告的反应。
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会注意和点击他们感兴趣的广告,而约20%的受访者会在看到好的推广时进行购买。
然而,也有近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于社交媒体上的广告不感兴趣或者会直接忽略。
六、调查结果分析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
主要结论如下:1. 微信、微博和抖音是当前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
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
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目录新校区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调查方案 (4)新校区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抽样方案 (6)新校区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调查报告 (8)附录 (18)1新校区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调查方案一、引言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身边的变化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媒体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高速发展,媒介资源丰富多样。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共同作用,影响了社会上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媒体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与大学生二者密不可分。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呈现怎样的趋势,本次调查我们将以xxxxxxxx校区的学生为例,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随着我们国家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所面临的成长环境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媒介的变化发展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只要是生活早当今社会中的人,就必然会和媒介打交道,应该来说,媒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媒介的接触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接触媒介是我们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一种主要途径,以手机、电脑等新型媒体为例,作为大学生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接触到它们,而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甚至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支配其行为。
正是由于媒介直接关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对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的研究也非常有必要,因此本小组欲通过对xxxxxxxx新校区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调查,了解在大学生的媒体接触状况,以及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而使大学生更好的利用大众传媒,也更好的对如何改善当前媒体环境以及学生媒体接触环境进行有益探索,为学者提出有益借鉴。
本小组在充分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当今媒体所营造的环境的基础之上,从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对媒介传播内容的辨别与判断,对媒介的使用、接触媒介的途径、获取媒介信息的内容、媒介选择的标准及媒介公信力、自身的兴趣偏好、对生活和学习有何影响等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了解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情况。
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社交媒体的崛起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人们用它来分享生活点滴、交流信息和建立社交网络。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不同群体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习惯的差异。
通过这一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社交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并为未来的社交媒体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我们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有来自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受访者参与。
问卷涵盖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间、使用目的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时间为一个月,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
三、调查结果1. 使用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每天都使用社交媒体。
其中,80%的人表示每天使用的频率超过3小时,而仅有1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使用时间在1小时以内。
2. 使用时间分布关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使用者在晚上8点至11点之间的时间段使用社交媒体。
这主要是因为晚上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时候。
3. 使用目的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多种多样。
其中,50%的人表示他们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获取最新新闻和信息,40%的人表示他们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10%的人表示他们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发布自己的动态和分享生活。
四、对个人的影响1. 社交关系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扩大了社交圈子。
然而,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也往往会过度依赖虚拟社交。
长时间的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导致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减少,甚至造成社交孤立感。
2. 时间管理调查结果显示,过多使用社交媒体会占用个人的大量时间。
人们往往会因花费太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事情,如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
因此,合理管理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对个人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五、对社会的影响1. 信息传播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流动和传播。
媒体受众接触习惯调研报告
媒体受众接触习惯调研报告此调研报告主要从不同年龄层级结合彩民媒体接触习惯、彩票宣传渠道覆盖现状、站点渠道宣传效果、“疯狂采果王”活动媒体监控四个方面探讨重庆福彩在未来营销宣传过程中媒体选择策略,通过降低媒体投放的单人成本,最终实现投放媒体效用的最大化。
彩民定位学历的彩民占据二分之一,本科以上学历占比20.4%。
在职业调查中,彩民多为企业职工及自由职业者。
85.9%彩民喜欢购买双色球,42.4%彩民喜欢购买幸运农场,双色球的喜爱程度约为幸运农场的两倍。
数据显示参与调研彩民多在40岁以下,其中33.2%的彩民在30岁以下,30.8%的彩民在30-40岁。
彩民媒体接触习惯基于年龄彩禾将彩民定义30岁以下的为潜力彩民,30-50岁的为主力彩民,50岁以上的为沉淀彩民三个层级进行分析。
潜力彩民(30岁以下)观点:女性彩民占比最高,购彩频率相对最低,新进彩民相对最高。
主要渠道接触率:网络>智能手机数据显示,潜力彩民女性占比23.2%,拉高了女性彩民占比的整体水平。
在125名潜力彩民中,主要偏向购买双色球和幸运农场,购买频率集中在2-3天/周,且1年以下彩龄彩民约占潜力彩民的26.4%,新彩民相对最多。
潜力彩民主要通过网络、智能手机和电视获取日常信息。
52.8%表示偶尔看见彩票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和投注站渠道,智能手机和电视渠道获取彩票信息依次排列其后。
且对中彩网关注度略高于重庆彩票网。
主力彩民(30岁-50岁)观点:彩民数量占比最高,媒体覆盖率最高且均衡主要媒体接触率:智能手机>电视>网络>报纸(差距较小)主力彩民彩龄多为3年以上,而购彩1年以下仅占4.8%,彩民新进速度较慢。
双色球和幸运农场为主要购买彩种,但主力彩民对双色球的喜爱程度高于潜力彩民,购买频率集中在2-5天。
其主要通过智能手机、电视、网络、报纸获取日常信息,主要媒体覆盖较为均匀,且以重庆时报和重庆晨报为主的报媒在日常信息和彩票信息获取上均发挥不可忽视作用。
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
在校学生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一、引言媒介接触习惯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和接触不同媒介的频率、时间、地点和方式等,对于学生来说,媒介接触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本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调查方式和对象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一所中学的100名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
问卷设计了各类媒介接触的频率、时间、地点和方式等问题,采用了五级评分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评分。
三、调查结果1.媒介接触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媒介,其中56%的学生每天接触媒介超过4小时,20%的学生每天接触媒介在2-4小时之间,只有14%的学生每天接触媒介不到2小时。
2.媒介接触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82%的学生媒介接触集中在放学后的晚上时间段,其中43%的学生每天晚上接触媒介超过3小时,31%的学生晚上接触媒介在1-3小时之间,只有8%的学生晚上接触媒介不到1小时。
3.媒介接触的地点: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学生在家使用媒介,23%的学生在学校使用媒介,19%的学生在公共场所使用媒介。
这说明学生在家里使用媒介的时间更长,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媒介使用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
4.媒介接触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通过手机接触媒介,57%的学生通过电视接触媒介,35%的学生通过电脑接触媒介,26%的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接触媒介。
手机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媒介接触方式,这可能与手机的普及和便携性有关。
四、分析和讨论1.学生媒介接触习惯较为普遍,每天接触媒介超过4小时的学生比例较高。
这可能与现代社会多样化的媒介环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吻合。
同时,长时间接触媒介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运动和社交等其他活动,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媒介接触主要集中在放学后的晚上时间段,可能是由于学生在上学期间需要专心学习,媒介使用时间相对较少。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
&" 年代末的状态已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农村受众对新
闻内容的偏好和需求,充分说明了现代农民的观念现代 ! 新闻记者 233"4 55
!"
新闻调查档案
化的提升。 这对于促进我国乡村的发展, 是一个关键而根 本的因素。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广大农村受众对印刷媒介 的接触仍不如电子媒介,电视、录像的接触率都高于报 纸、 书籍和杂志。 因为阅读与理解文字媒体需要一定的文 化水平, 所以,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受众的教育水 平仍然很低。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日益发达, 经 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也把各国推向更激烈的 “ 第三次浪潮文明建设新的信息领 竞争之中。托夫勒说:
! 赋值 " 几乎每天 #$ , 经常 #%, 有时 #&, 偶尔 #’, 从不 #( )
表"
我国农村受众接触媒介的平均受众接触大众媒介的模式发生了改变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 电视、 报纸和广播仍是农村受众 接触的三大强势媒介, 尤其是电视独占鳌头, 与报纸、 广 播拉开很大差距。 在接触率、 接触频度和接触时间上出现 《 现代大众 张国良在其著作 了电视 + 报纸 + 广播的模式。 传播学 》 中指出: 传播学界有一种共识, 认为受众接触媒 介的理想模式是电视 + 报纸 + 广播,并从中国受众的调 查分析中, 认为中国已走出了 $" 世纪 ," 年代初到 ," 年 代末期的广播 + 电视 + 报纸的初级阶段, ," 年代末到 -" 年代末正处于电视 + 广播 + 报纸的过渡阶段。从此次调
作
为一个拥有将近 !"# 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只有 实现农村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
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媒体接触报告实践类别:课程实践实践时间:2014年10月27-2014年10月30 指导老师:王爱华学院: 艺术学院班级: 广告122班学号:20120615043姓名: 莫允瑜摘要本调查报告是对山东建筑大学的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调查成果。
通过10份的随机调查实施和回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和手机,绝大部分同学每天接触媒介都在5-7小时,通过接触媒体主要是为了获得娱乐消遣、国内外新闻、社交、学习需要和消费购物,接触的内容主要包括新闻资讯、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外语资讯和与专业课程相关类等。
大学生在接触媒介时最主要考虑的是媒介信息传播更新速度,便利性,可重复性,娱乐性强,信息量等也都是大学生选择媒介的重要因素。
电视、报纸这两种媒体是最值得信任的,科技的技术飞快发展是互联网和手机被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认为媒介竞争激烈主要是因为是消费者需求媒介投资商的经济利益驱使。
此外,大学生作为一个素质较高的群体,对媒介有着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接受媒介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批判能力。
关键词:媒介接触习惯问卷调查目录摘要............................................................... I I一、引言 (1)二、调查概况 (1)(一)调查背景 (1)(二)调查目的 (1)(三)调查时间及对象 (1)(四)调查方式 (2)(五)调查内容 (2)三、结果分析 (2)(一)媒介接触途径 (2)(二)媒介接触频率 (3)(三)媒介接触动机 (4)(四)媒介接触内容 (6)(五)对媒介的批判能力 (6)四、总结 (7)相关对策和建议 (7)附录一 (9)一、引言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渗透作用日益突显,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传播介质,媒介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媒体接触习惯调研报告
扬大学生媒体接触习惯调研报告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以便更好地运用媒介组合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
调查内容:大学生接触的媒介种类、接触时间,媒介接触目的,媒介偏好情况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确保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学生被测机会均等),此外,与其中一部分被调查者进行深入的访谈调查(比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0%)调查对象:扬州大学(某一校区)在校大学生(实际调查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只选取了广陵校区的学生)本次问卷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57份,回收率95%。
被调查学生各项比例:一年级39.1%,二年级37.6%,三年级15.2%,四年级8.1%调查结论与分析:大学生平时接触的媒介类型主要有六大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和网络。
调查涉及媒介接触方面的主题主要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接触时间、接触动机、媒介信任程度、媒介的实际作用1.媒介接触途径:新兴的媒体——网络,以85%的绝对优势占第一位。
其他依次为手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比例分别为63%、50%、11%、2%。
网络、手机遥遥领先。
传统的媒介如广播、电视在大学校园里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就其原因分析如下:网络、手机较其他传统媒介更具有信息量全面、时效性强、休闲娱乐、便利性强,便宜等优势;除了大一的宿舍,其他年级宿舍均可以上网,网络费用便宜;大学校园,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手机不仅仅是通话的工具,更像一部电脑,再有,移动运营商为吸引业务,面向学生消费者推出各种上网包月套餐,手机上网费用下调,报纸杂志费用的上涨,本身没有网络、手机获取信息方便快捷,还有宿舍条件有限,没有电视机这些都造成网络、手机在大学校园里取代传统的媒介。
2.媒介接触时间:网络最多,电视最少考虑到部分被调查者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几天、一周、或其他)未接触某些媒介,所以请被访者估算其平均每周或每天接触某种媒介的时间。
经过综合计算得出:85%的被调查的女生选择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平均在3小时以内,剩余的15%超过3小时,而只有39%的被调查男生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平均在3小时以内,其余61%均超过了3小时。
关于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的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形态日益丰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各种媒介的接触也日益频繁。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在媒介使用方面的习惯和需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本文将根据所得数据,对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二、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媒介使用习惯、对媒介的认知和态度等方面。
通过SPSS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以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为主要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1.媒介使用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常使用的媒介前三位分别是手机(92.3%)、电脑(88.6%)和电视(76.5%)。
在手机上,他们最常使用的是社交媒体(84.6%)、新闻资讯类应用(75.3%)和音乐、视频类应用(67.8%)。
而在电脑端,他们更偏向于使用搜索引擎(83.2%)、社交媒体(74.5%)和新闻网站(69.3%)。
此外,他们也经常使用手机应用如滴滴打车、饿了么等生活服务类应用。
2.媒介认知和态度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每天接触的媒介有较为清晰的认知(76.3%),并认为媒介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影响(89.1%)。
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媒介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83.2%),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媒介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6.9%)。
四、讨论1.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与他们的媒介使用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倾向于使用电脑进行游戏和娱乐;文科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手机进行阅读和学习;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电脑进行学习和工作。
此外,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
大学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知识水平最高的群体,很多信息均来源于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大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状况对大学生自身以及大众传媒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解﹡﹡大学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现状,2004年12月份,我对﹡﹡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确定学生匿名填答问卷的方式,总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被调查者的各项比例为:女生52%,男生48%;文科60%,理工科40%;一年级10%,二年级20%,三年级60%,四年级10%;从调查对象的性别、学科、年级等主要指标看,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大学生接触大众媒体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接触互联网的时间最多,电视最少而且趋向于零。
问卷要求被调查者以一周为例,提供接触大众传媒的相关情况。
经过综合测算,﹡﹡大学学生平均每天花在上网的时间是45分钟、报纸26分钟、广播18分钟、电视2分钟。
很明显,大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是互联网,而且所有参加调查的学生都有过接触网络的经历。
当问及在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了解详细信息的首选媒介时,有62%的学生选择了网络,26%的学生选择报纸,10%的学生选择了广播,只有2%的人选择了电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大众传媒。
出现这一情况,主要与大学生所处的媒体环境与媒体接触成本等因素有关。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除了电子阅览室、学校附近的网吧外,学生宿舍里大都有了宽带接口,上网越来越方便。
但是整个之江学院的电视机的普及率却很低,只有食堂一楼有几台电视机。
而报纸和收音机由于接触成本较低,也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
互联网是学生获取信息、资料和娱乐的主要媒体,电视的部分功能已逐渐被互联网代替。
有五分之四的学生每次上网至少浏览4个网站,表现出广泛涉猎的浓厚兴趣。
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
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关键词: 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介接触一媒介大环境:媒介接触从分散走向聚合,移动社交成宠儿1.媒介种类及形式日益丰富,但媒介接触种类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从最早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形式,到现今的户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介形式,人们能够接触到的媒介种类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
以户外媒体为例,从电梯海报、条幅广告等传统户外广告形式到液晶电视、户外电子大屏、交通出行等新型户外广告,人们可以选择的媒介种类越来越多。
然而,在媒介种类及形式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接触的媒介种类却越来越少了。
在媒介种类不断丰富的初期,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是开放的,同时接触多种媒介的复合受众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但这种多媒介选择性接触行为并没有一直分散下去,而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分散后开始出现了聚合的趋势。
如图1显示,日接触4种及以上媒体的城市居民比例从2011年开始下滑,2011年,日接触4种以上媒体的城市居民比例为40%,至2014年时已经下滑到34%。
同样,这样的拐点也出现在80后/90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上,甚至来得更早,日接触4种及以上媒体的80后/90后比例从2010年就开始下降。
2010年,日接触4种及以上媒体的80后/90后比例为44%,至2014年时减少到34%(见图1)。
图1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中每天至少接触4种的人群比例2.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成为攫取媒介接触份额的主要原因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缩小了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2012年的微博热潮、2013年的微信热潮,让城市居民表现出“毒品式”的媒介接触特征,玩手机、玩iPad 上瘾,城市中各个角落充斥着大量的“低头族”。
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显示,在100个城市居民中,每天有将近一半的人会活动在在线社交网站或软件上,而每10个在线社交的人中就约有9人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活动。
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不断提升,从2013年的81%提升至2014年的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调查分析,揭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特点和习惯,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社交媒体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占比高达90%以上。
其中,大部分人每天使用的时间超过2小时,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还有一小部分受访者表示对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价值和影响持怀疑态度。
二、社交媒体使用平台选择在受访者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中,微信、微博和QQ排名前三,占据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
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不仅便捷快速,同时也提供了朋友圈、公众号等功能,满足了用户在信息获取和社交交流方面的需求。
微博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用户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分享生活点滴,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加入。
而QQ则作为一个老牌社交媒体平台,虽然功能相对简单,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用户群体。
三、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1. 查看和发布动态信息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每天都会查看和发布动态信息,包括好友的动态、文章的阅读和评论等。
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使得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到身边人的近况和各种热点事件,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布自己的动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关注和参与社交媒体专页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专页对用户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会关注和参与社交媒体上的专页活动。
这些专页包括明星、品牌、新闻媒体等,通过发布各种有趣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增强用户对品牌或个人的认知和好感。
3. 互动和交流社交媒体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在社交媒体上会与好友进行私信、聊天和评论等互动行为。
通过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心情。
四、社交媒体使用的正面影响虽然社交媒体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拖延时间、信息泛滥等问题,但更多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给他们带来了正面影响。
大学生媒体使用调查:女生更偏爱传统媒体★
大学生媒体使用调查:女生更偏爱传统媒体★第一篇:大学生媒体使用调查:女生更偏爱传统媒体大学生媒体使用调查:女生更偏爱传统媒体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学生的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日常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集中在1-4小时,对传统媒体的接触则逐步减少,有的学生甚至不看报、不听广播、不看电视和杂志。
但东部地区有超过半数大学生还爱看报,比西部地区学生多。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3000万,居全球第一。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不仅是我国最活跃的媒体受众群体,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我国最具消费潜能的核心消费群体。
其媒介使用习惯、媒体和栏目喜爱度以及价值倾向直接影响媒介未来的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接触率在持续下滑,不接触的比例中,报纸最高达47.7%、广播为44.5%、电视39.3%和杂志26.5%。
相比之下,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则集中在1-4小时,占比61.3%,其中,上网时长在2-3小时的人数最多,占总体的25.3%,还有14.0%的受访大学生每天接触互联网的时长超过6小时。
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大学生的传统媒体接触习惯存在性别差异。
整体上,女生的传统媒体接触比例高于男生。
就广播媒介来说,58.0%的女生接触广播,而男生中接触广播的比例为52.1%;就电视媒介来说,女生中接触电视的比例为63.5%,男生接触电视的比例为57.3%;女生中接触杂志的比例最高,达76.5%,男生中接触杂志的比例为69.6%。
而且中国大学生的传统媒体接触比例存在地域差异。
按东、中、西部对调查院校进行划分,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大学生中接触报纸的比例最高为52.8%,中部次之为51.1%,西部最少50.8%。
不同专业的中国大学生的传统媒体接触习惯存在差异。
其中,文科生接触报纸比例最高,农科生接触广播、杂志的比例最高,理科生的电视接触比例最高。
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
社交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
为了解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以及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的目的、方式、结果及结论,以期为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查目的我们的调查旨在了解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包括用户的使用频率、使用时长、使用目的以及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
此外,我们还关注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交关系、信息获取和心理健康方面是否存在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调查方式我们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
问卷以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为主,旨在获取全面而准确的数据。
受访者的年龄分布覆盖了18岁到50岁的不同年龄段,以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1. 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每天都使用社交媒体,其中67%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超过2小时。
这显示了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 社交媒体的使用目的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包括与朋友保持联系(78%)、获取新闻和信息(65%)以及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57%)。
此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购物(23%)和寻找工作机会(12%)等其他目的。
3. 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调查显示,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8%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扩大了他们的社交圈子,让他们更容易结识新朋友;62%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媒体为他们提供了信息和娱乐的渠道;54%的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和活动。
4. 社交媒体对社会的影响调查显示,社交媒体在社会层面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83%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使人们更容易获得最新的新闻和动态;78%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媒体促进了社交交流,并帮助人们跨越地理和文化界限;66%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对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关键词: 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介接触一媒介大环境:媒介接触从分散走向聚合,移动社交成宠儿1.媒介种类及形式日益丰富,但媒介接触种类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从最早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形式,到现今的户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介形式,人们能够接触到的媒介种类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
以户外媒体为例,从电梯海报、条幅广告等传统户外广告形式到液晶电视、户外电子大屏、交通出行等新型户外广告,人们可以选择的媒介种类越来越多。
然而,在媒介种类及形式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接触的媒介种类却越来越少了。
在媒介种类不断丰富的初期,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是开放的,同时接触多种媒介的复合受众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但这种多媒介选择性接触行为并没有一直分散下去,而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分散后开始出现了聚合的趋势。
如图1显示,日接触4种及以上媒体的城市居民比例从2011年开始下滑,2011年,日接触4种以上媒体的城市居民比例为40%,至2014年时已经下滑到34%。
同样,这样的拐点也出现在80后/90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上,甚至来得更早,日接触4种及以上媒体的80后/90后比例从2010年就开始下降。
2010年,日接触4种及以上媒体的80后/90后比例为44%,至2014年时减少到34%(见图1)。
图1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中每天至少接触4种的人群比例2.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成为攫取媒介接触份额的主要原因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缩小了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2012年的微博热潮、2013年的微信热潮,让城市居民表现出“毒品式”的媒介接触特征,玩手机、玩iPad 上瘾,城市中各个角落充斥着大量的“低头族”。
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显示,在100个城市居民中,每天有将近一半的人会活动在在线社交网站或软件上,而每10个在线社交的人中就约有9人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活动。
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不断提升,从2013年的81%提升至2014年的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在移动互联网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和平台的上网活动(包括聊天/交友、游戏、视频、搜索信息、听音乐等)迅速填充着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大量分割了人们原本投放在其他媒介形式上的时间。
图2表明,2013~2014年,城市居民对移动互联网的各项应用的使用率都在稳步上升,其中尤以社交、新闻、游戏为甚。
某种程度上,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介,移动互联网已经超越了媒介的范围而成为一种传播平台,集各种内容、服务于一体。
我们不仅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来看新闻、看视频、听广播,我们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来购物、投资理财、玩游戏。
图2 城市居民前日使用移动互联网做的事情二报纸阅读:好内容依然是奢侈品,占领移动平台是关键1.纸质报纸继续下滑,电子化阅读逐步增加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显示,报纸在城市居民总体中的日到达率继续下滑,从2013年的53.5%降至2014年的45.5%,下降了8%(见图3)。
按城市级别来看,报纸在二线城市的日到达率最高(48%),领先一线城市(44%)和三线城市(42%)。
分区域来看,报纸日到达率前三位分别是华东地区(50.2%)、东北地区(48.3%)、华中地区(46.9%),其后依次为华北(45.3%)、西北(44.1%)、华南(40.4%)、西南(39.9%)。
与纸质报纸的情况相反,电子报纸的日到达率在稳步上升。
2012年,电子报纸的日到达率为11.9%,2013年增至13.4%,2014年时已达到21.9%(见图3)。
按年龄段来看,电子报纸在80后、70后中的日到达率最高,其中,80后为40%,70后为29%,其后为90后(16.8%)。
图3 2009~2014年报纸在城市居民总体中的日到达率2.报纸未来:因移动社交而衰落,或能借力移动社交而崛起?调查显示,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新闻资讯(57.6%)。
因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越是新闻资讯功能突出的媒体,受到的冲击自然就越大。
CTR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态度调查结果显示,84%的城市居民表示社交媒体对他们报纸阅读行为有影响,其中,41%的受众表示几乎不再阅读纸质报纸了。
在移动互联时代,报纸必须占领移动终端,唯有如此才可能进入受众的视野。
令人欣喜的是,许多报纸目前正在尝试借力移动社交吸引新的读者,或开设公共微信账号,或设立APP客户端,前者如《南方周末》,后者如《澎湃新闻》,这是移动时代报业的新尝试,也收到了明显成效,如以《北京青年报》为依托的微信号“团结湖参考”,2014年5月30日正式启动,由该微信号主编主笔的3篇文章在3天内便狂卷8万余粉丝,阅读数过万次。
可见,只要利用好新的平台,好内容依然是大众传播中的奢侈品与关键点。
三杂志阅读:纸版杂志小幅下降APP杂志或成未来主流1.杂志阅读率小幅下降,女性时尚类杂志最受欢迎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杂志的到达率整体呈现较平稳态势,2014年,杂志的月到达率为33.8%,相比2013年,有略微下降。
但与此相反,电子杂志的月达到率却在稳步上升,从2012年的11.3%上升到2014年的27.4%(见图4)。
从城市居民总体阅读的杂志类型来看,最受读者喜爱的杂志阅读类型仍然为女性时尚类杂志,在总体城市中以12%的阅读率位居首位,并且在一线城市(15.4%)和二线城市(11.2%)中均位于阅读类型首位。
文学/文摘类杂志紧追其后(10.1%),作为现代都市人心灵鸡汤的文学/文摘类杂志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中也都仅次于女性时尚类杂志的阅读率,而在三线城市,文学/文摘类杂志领先女性时尚类杂志位居阅读首位。
商业财经类杂志从2013年第九位跃居至2014年第三位,在总体城市居民中的阅读率达5.5%。
而在2013年时,排在第三位的是男性时尚类杂志。
图4 2009~2014年杂志在城市居民总体中的月到达率2.APP杂志开拓杂志发展新天地消遣性需求的移动阅读正在深刻地影响传统纸质阅读,其中APP对纸版杂志替代作用明显。
2014年CNRS杂志读者调查显示,过去一个月阅读过时尚杂志的读者中,APP读者占比49%。
而在这些APP读者中,有41.6%的人是纸版杂志和APP杂志的重叠受众;有39.5%的人放弃阅读纸质版杂志而转为只读APP杂志。
有近20%的读者仅阅读APP杂志,这些读者以前并不阅读纸质杂志,是杂志的新增用户。
APP付费阅读也不再成为难题,调查显示平台内容能否引起读者兴趣是促使用户为电子杂志付费的关键因素,近四成时尚杂志APP用户有付费订阅意向。
四电视收看:可信度仍然居首位节目创新是根本1.电视到达率下滑,但可信度仍然最高2014年,电视的日到达率为78.8%,较2013年下降3.4%。
尽管电视的到达率在总体下滑,但是电视仍然是到达率最高的传统媒体,仅次于户外媒体。
按城市层级来看,电视在一线城市的日到达率最高,为81.3%,其次为三线城市(80.6%)和二线城市(76.6%)。
同时,调查显示,电视的可信度仍然位居首位,37.1%的城市居民认为:“电视是信息非常可靠的媒体”,领先于报纸、互联网、杂志、广播。
同时,在媒体的好感度调查中,电视同样位居榜首,34%的城市居民认为“在电视上打广告的品牌,会给我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2.网络视频与电视相生相伴,节目创新仍然是根本在电视日到达率不断下降的同时,网络视频的到达率则在继续上升,从2012年18.7%上升到2014年的53.8%(见图5)。
同时,电视与网络视频的融合趋势也在加强。
2013年,电视的独占受众为73.3%,网络视频的独占受众为6.5%,两者的重叠受众为20.2%。
2014年,电视的独占受众减少至35.5%,降幅达52%;网络视频独占受众上升至10.6%,增幅达63%;两者的重叠受众增加到43.3%,增幅高达114%。
电视与网络视频相生相伴是未来发展格局。
多屏收看环境下,电视需继续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不断创新节目类型。
从近几年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收视率来看,好的内容是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
以多屏为平台,大力开发吸引观众的新节目内容及形式,尤其是要加大原创力度,这才是电视生存之道。
图5 2009~2014年电视在城市居民总体中的日到达率五广播收听:六大区域齐增长,移动收听开创新格局1.广播日到达率上升全国六大区域呈现稳增长2014年广播日到达率为15.5%,相比2013年,增长了2.1%,是传统媒体中唯一日到达率在增长的媒体(见图6)。
不仅广播的日到达率在上升,广播的日收听时间也在增加。
2013年,城市居民在工作日平均每天收听广播的时间为16分钟,2014年增长至18分钟。
按地区来看,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广播日到达率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其中,华北地区的广播日到达保持稳定,2013年为21%,2014年为21.1%;华东地区的广播日到达从2013年9%增长至2014年15.3%;西北地区广播日到达率从11.9%上升到14.7%;华中地区广播日到达率从12.1%增加到14%;华南地区广播日到达率从10.5%上升到13.3%;西南地区广播日到达率从7%上升到7.1%。
而东北地区的广播日到达率则从23%下降至20%。
图6 2009~2014广播在城市居民总体中的日到达率2.移动收听开创广播发展新格局,音乐节目最受青睐从听众的年龄层来看,广播在70后(35~44岁)和65岁+两个群体中的日到达率最高,在70后中的日到达率为21%,在65岁+群体中的日到达率为19.3%。
这与广播的两大收听方式是对应的,65岁+群体是广播固定收听的主体,而70后群体则是广播移动收听的主体。
得益于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三种移动收听的发展推动,广播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稳中有升。
2014年,户外受众占广播总体受众的66%。
在户外受众中,在私家车上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为42%,在公共汽车上收听广播的听众为14.3%,在出租车上收听广播的受众比例为16.3%。
此外,从听众最喜爱收听的广播类型来看,音乐节目位居首位(26%),其次为新闻节目(20.3%),交通路况信息位居第三位(11.1%)。
六户外媒体:移动时代逆势增长,液晶电视广告最受青睐1.移动社交时代户外媒体逆势增长户外媒体在移动/社交时代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出现逆势增长。
2011~2014年4年间,户外媒体的日到达率总体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尤其在2013年户外媒体呈现出飞跃式增长,从2012年的75.4%上升至90.3%,增长了14.9%,2014年户外媒体日到达率在正常浮动范围内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见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