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不⽤⽂字的书和信》是⼀篇说明⽂,介绍了创造了⽂字之前,⼈类记事的⽅法和通信的⽅法,语⾔通俗易懂,⽂章结构清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不⽤⽂字的书和信》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不⽤⽂字的书和信》原⽂ ⼈类在创造⽂字之前,常常⽤⼀些奇妙的⽅法来帮助记忆。
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法。
发⽣了⼀件事⼉,就在绳⼦上打⼀个结。
各个结⼤⼩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那些事⼉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
现在世界上还有⼀些民族没有⽂字,他们还⽤“结绳记事”的⽅法。
还有⼀些民族⽤贝壳代替绳结。
贝壳⼤⼩不⼀,颜⾊形状也有许多种,⽐绳结容易分辨。
⼀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在他们看来,就是⼀本书。
读了这本书,他们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创造⽂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法。
跟记事⽤绳结或贝壳⼀个样,也⽤⼀些东西来表⽰意思。
譬如这⼀族送给那⼀族⼀杆枪或者⼀⽀箭,这就是⼀封宣战书。
那⼀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封信。
这封信⼀共四样东西:⼀只死鸟,⼀只死⽼⿏,⼀只死青蛙,还有五⽀箭。
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它是在说:“你们能像鸟⼉⼀样在天空中飞,像⽼⿏⼀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样在湖⾯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
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地,我们就⽤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天,我们从邮递员⼿⾥收到⼀个包裹,解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个淘⽓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
谁知道在古代,这样⼀包东西却是⼀封严厉的信。
【篇⼆】⼩学三年级语⽂《不⽤⽂字的书和信》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把课⽂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字前⼈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法,了解⼀些不⽤⽂字的书和信,知道⼀些传递信息的⽅式。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历史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思考和讨论。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第二章:图像和符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图像和符号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图像和符号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像和符号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图像和符号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中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图像和符号的差异和共性。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像和符号。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图像和符号表达。
第三章:用手势和肢体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手势和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手势和肢体语言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手势和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差异和共性。
3.3 教学方法使用视频或现场演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势和肢体语言。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实践和分享自己的手势和肢体语言经验。
第四章: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信号和标志的差异和共性。
4.3 教学方法进行户外观察或展示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的图片或视频。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学会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学习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学生描述后,老师引导:“这就是不用文字的书,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3.老师出示一封信,问:“这封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老师举例说明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漫画、表情包等。
6.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三)实践环节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在纸上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工具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
2.学生创作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3.创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用生活中的事物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并分享给家人。
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他们初步理解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对话设计: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书吗?”学生:“书是用来读的,上面有字。
三年级上册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生字组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生字组词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不用字的书和信》生字组词北师大版【类】读音:lèi巧记:“大”“米”。
字义:①种,好多相似事物的综合②类似,好像组词:①人类分类类别②类人猿画虎类犬造字:形声造句:劳动创造了人类。
笔顺:“米”捺变点;“大”横稍长,撇、捺舒展。
字歌:类别很清晰土粪需堆积谁在捅娄子老鼠爱大米2 【历】读音:lì巧记:在“厂”出了“力”,它把经过记。
字义:①经过了的②经历,经过③遍,逐一组词:①历次历史历代历年②历尽甘苦历时十年③历览造字:形声造句:在历次竞赛中他都表现得很突出。
笔顺:“厂”要包住“力”;“”起笔右上,左下折出。
3 【状】读音:zhuàng巧记:将后头去掉(丬)还“大”一点(丶)。
字义:①形态②事情表现出的情形③叙述事的字组词:①形状奇形怪状②状态状况③诉状造字:形声法造句:病人现在处于昏迷状态。
笔顺:左部竖直,为垂露竖;右部捺画伸展。
字歌:得奖状穿新装状态好巧梳妆4 【斗】读音:dòu巧记:“十”字街头西北角,两个小点比高低。
字义:【dòu】①对打②比赛胜负【dǒu】①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②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斗,多为方形组词:【dòu】①战斗搏斗斗殴格斗龙争虎斗②斗智斗力斗嘴争奇斗艳【dǒu】①泰斗北斗星②一斗斗量造字:象形造句:【dòu】这场战斗我军胜利了。
【dǒu】北斗星的形状像一把勺子。
笔顺:上下点不要重叠,重心在一条线上。
字歌:战斗到天明抖擞向前行科目都过硬料定能成功【藏】读音:áng巧记:草(艹)下躲小“臣”,反片(爿)“戈”帮。
字义:①隐蔽②收存组词:①躲藏捉迷藏藏龙卧虎东躲x藏藏头露尾②藏书储藏珍藏收藏冷藏造字:形声法造句:间,我经常和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
笔顺:“艹”横略长;“戈”斜钩带弯势,与撇相协调。
字歌:捉迷藏(áng)找宝藏(zàng)巧藏(áng)身会躲藏(áng)6 【乱】读音:luàn巧记:“舌”头带钩(乚)。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不同类型和形式,如图形、符号、动作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步骤4: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展示并进行分享。
第二章:图形和符号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图形和符号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形和符号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图形和符号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同类型的图形和符号,如几何图形、交通标志、编程代码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图形和符号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步骤4: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图形和符号,展示并进行分享。
第三章:动作和表情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作和表情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动作和表情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动作和表情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同类型的动作和表情,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舞蹈动作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动作和表情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
激发学生对非文字形式书籍和信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多样化的阅读材料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的种类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非文字形式书籍和信件的意义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图像书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像书籍的特点和魅力。
培养学生对图像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像书籍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图像书籍的魅力和价值。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图像书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书籍,理解其特点和魅力。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图像书籍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用手势和表情传递信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手势和表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种类和特点。
分析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和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和表达。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用音乐和声音传递信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和声音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种类和特点。
分析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和声音进行沟通和表达。
4.3 教学方法采用音乐和声音的示例,让学生体验和理解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非文字书信的特点和价值。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非文字沟通方式,如肢体语言、图形、符号等。
2. 培养学生运用非文字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非文字沟通在特定情境下的优势和局限,学会适时运用。
二、教学内容1. 非文字沟通的定义和类型2. 肢体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适用场景3. 图形和符号在交流中的作用4. 非文字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5. 非文字沟通的局限性和应对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非文字沟通的基本方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不使用文字的情况下,运用非文字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非文字沟通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 示范法:展示肢体语言、图形和符号等非文字沟通的实例。
3.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练习,运用非文字方式进行沟通。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非文字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局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非文字沟通案例,引发学生对非文字沟通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非文字沟通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3. 实例讲解:展示肢体语言、图形和符号等非文字沟通的实例。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运用非文字方式进行沟通。
5.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探讨非文字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局限。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非文字沟通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非文字方式进行沟通,并总结体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运用非文字沟通的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非文字沟通表达效果,给予建议。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拓展1. 非文字沟通的文化差异: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文字沟通方式的差异和特点。
2. 非文字沟通在特定行业的应用:分析非文字沟通在某些特定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课件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04
总结与反思
对不用文字的书信的认识
古老而普遍
不用文字的书信是一种古老而 普遍的通信方式,历史上许多 文化都使用过这种非文字的方
式进行信息交流。
多样化表达方式
这种书信形式通过图像、符号、声 音、物品等多种方式表达意思,丰 富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手段。
跨越文字障碍
不用文字的书信能够跨越文字障碍 ,使得不懂同一种文字的人也能进 行一定程度的交流。
03
不用文字的信
烟火信号
01 02
定义与历史
烟火信号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通过燃放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烟火来传 递信息。早在中世纪,人们就开始使用烟火信号来传递简单的信息,如 警报或庆祝。
工作原理
烟火信号利用烟火在空中的燃烧轨迹、颜色、数量等特征来表示特定的 信息。接收者通过解读这些特征来理解发送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 文化、不同交流方式 的态度。
理解非文字书信在人 际交往中的独特作用 和意义。
课程概述
• 本课程将首先介绍聋哑人使用的手语书,包括其历史、特点、使用方式等,以及其在聋哑人社区中的重要作用 。
• 接着,课程将介绍图像信,即以图像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信件。我们将了解图像信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情境,并 分析图像信在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方面的优势。
02
不用文字的书
结绳记事
01
02
03式,人们通过在绳子 上打结来记录重要事件和 信息。
绳子与意义
不同的结绳方式和绳子颜 色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这种隐晦的记录方式需要 当事人进行解读。
传承与应用
结绳记事在一些原始部落 和民族中仍然得以传承和 应用,成为了他们独特的 交流方式。
03
使用场景
(三年级语文教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反思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反思三年级语文教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这是一篇说明文,虽然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联系,但其中的一些专业名词,如:光纤,电缆等学生都难以理解.在备课时,我决定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读通,读懂课文上,一节课只解决两个问题: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任务明确,训练到位,两个教学任务都得到了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索,怎样进行有效地教学,使学生在40分钟里真正有所获.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似乎找到了一丝感觉,教师应该精心备课,简化我们的教学环节,落实训练项目.语文课还是应该成为"读书课","语言文字训练课".《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反思——说明文教学这是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遇到很正式的说明文,在备课的时候就确定了教学的重点要向三个方面看齐——从文中找信息、归纳段意、发散思维。
先说说如何从文中找信息吧。
在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很多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文中的句子找出答案,例如“结绳记事”是如何进行的,先找在读,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阅读题的方法,为归纳段意的联系埋下伏笔。
在这一环节,学生基本上能一次说到,还很准确。
在分段方面,学生主要集中在把课文分成两段或者三段的比较多,其差异就在于把第一部分的两种记事方法分开了。
启发后找出正确的分段标准,开始归纳段意,第一部分可以训练学生找中心距来归纳,第二部分则需要更具板书提示来进行归纳,全班有80%的人能一次就归纳正确。
在思维训练方面,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古人记事的方法,还要参照这一标准来想象一下自己怎样记录一件事情,则是训练学生活学活用文中告诉的要领,可以大胆展开想象。
学生在这一环节发挥得特别好,从贝壳的大小、颜色分别说出了能代表的事情。
本课的朗读只要求读通读顺,两课时的时间没有去处理读出感情,我认为说明文的教学应该将侧重点放在前面三种上,不要去照搬传统的讲读课文的模式,很多内容孩子都懂,直入主题就可以了。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叶圣陶
奇妙的书:结绳记事
严厉的信:死鸟、死老鼠、死青蛙、五支箭
教学重点
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环境及
资源准备
因为课文所介绍的内容离学生距离较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对课堂上运用三个视频演示课文重点内容,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和理解什么是“结绳记事”;对重点生字用微课讲解与演示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演变历史,将字义与字形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自主学习,划清段落,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抓重点词语理解的体现学段特点。
视频演示更直观、生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升朗读兴趣和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视频演示便于学生记忆与感知
通过视频资料拓展,增加知识容量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便于学生理解。
3.动画演示我理解
(1)学习了解“不用文字的书”——“结绳记事”的方法(课文一、二自然段)。
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说明结绳记事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理解“奇妙”一词。
下面我们通过学习视频演示来感受结绳记事奇妙在哪里?
(2)学习了解“不用文字的通信”——没有文字的宣战书(课文三、四、五自然段)说说宣战书是什么样子的?
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学生练习配音朗读
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回答并朗读第五自然段
学生先根据学习经验小组合作交流再指名回答
学生举例回答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通讯”
课件出示课题
课件出示“?”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课件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手势信
定义
手势信是指通过手势语言来表达和传达信息的方式。
特点
手势信具有直观、形象和易于理解的特点,适用于无法用言语沟通 的情况。
形式
手势信可以包括手语、手势表达和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
电子信
定义
电子信是指通过电子媒介(如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等)来 传递信息的方式。
特点
电子信具有便捷、高效和易于保存的特点,适用于远程沟通和大 量信息的传递。
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通过使用图像、符号等非文字的方式,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表达 方式,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交流需求。
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可以让人们在交流中更加互动、参与感更强,更好 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06
总结和思考
总结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特点和价值
特点
传达信息的效率高:通过符号、图形、颜色等元素,传达信息的效率往往高于文字 。
02
不用文字的书
图画书
定义
图画书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 字为辅(甚至没有文字)的书
籍形式。
特点
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主角,具有叙事 性、故事性,能传达信息、表达情 感。
代表作品
《彼得兔》系列、《大卫上学记》 等。
图表书
01
02
03
定义
图表书是以图表为主要表 现形式的书籍,具有直观 、简洁的特点。
类型
包括地图、表格、统计图 等。
形式
电子信可以包括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
04
案例分析
《三字经》
总结词
中国最早的识字课本
详细描述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识字的课本,其特点是以三字为一句,形式简短且易于记忆。它的内容涵盖了历史、 文化、道德、礼仪等多个方面,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工具。
五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课件2 语文A版39页PPT
• 鸿雁传书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 风筝通信: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
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 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
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 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 竹筒传书
总结·升华
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 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 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 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 一个的文明。
五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课件2 语文A版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阅读叶圣陶的《叶圣陶童话选》、《稻草人》。
• 明代的烽火台是古代防止外敌入侵 的重要军事通讯设施,它的主要作用是 传递军事警报。烽火台通常建在高处, 一可以及时发现敌情,二可以迅速传递 消息。在烽火台上常备有柴草、硫和硝 石等,当发现敌情时,白天放烟,夜晚 点火并放炮,几千里防线可以迅速传递 敌情,是一个有着严密制度的防御通讯 网。
() √
3、一杆枪或一支箭在古代就是一封邀请信。
()
×
4、送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就是古代的
人在恶作剧。
() ×
思考·讨论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 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思考·讨论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
记事的呢?
人们用的是结绳记事、贝壳记事 等方法来记事的。
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小学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教学设计理念:《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表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对于享受着现代高科技通讯技术长大的八、九岁孩子来说,一时难以理解和想象古人的做法。
因此,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
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准确而略带风趣,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所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
只要巧妙引导,学生就能在品味语言中感悟,在拓展想象中创造。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认识文字的重要性。
2.认字9个,写字9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通过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培养语感。
4.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认识文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师生分别收集有关人类早期文字和通讯资料,以及有关现代的通讯资料,体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化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理解课文做基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导入,激趣生疑师:出示一条打满各种结的草绳,问学生,这是什么?师:(出示信封)拿出信封里的东西(没有信纸,只有一束细绳),请同学们猜猜这表示什么意思?小结:今天看起来很普通的一条带结的绳子,在上古时代却是一个记事本;像这样的信,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我们要学习语文,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别人一看就明白了。
在远古的时候,文字还没有创造出来,人们是怎样记事和写信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设计意图:课伊始,通过实物引导学生畅谈、想象,不仅可使学生初步感知“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而且会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增强探究的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师:齐读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二、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记录和传递信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艺术、建筑等。
二、教学内容:1. 图像记录:介绍古代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及它们在记录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2. 符号传递:讲解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以及符号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3. 建筑设计:分析古代建筑特点,了解其如何传递信息和表达文化。
4. 现代应用:探讨现代社会中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如电影、音乐、网络等。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份不用文字的书或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像记录、符号传递、建筑设计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实践法: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创作,增强直观感受。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2. 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耗材:纸张、画笔、音乐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积极性。
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不用文字的书或信,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壁画或雕塑,引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兴趣。
2. 讲授知识点:讲解图像记录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古代建筑中的符号和图案,如希腊神庙、印度佛塔等,引导学生了解其传递信息的方式。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选择一种不用文字的书或信的形式,进行创作和展示。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讲授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初读课文 ” “ 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 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 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 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 不重要,属于壳代替 结绳。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 状也有许多种,比结绳容易分 辨。
结绳记事
初读课文
不但如此,再创造文字之前, 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 记事用结绳或贝壳一个样,也用一 些东西来表示意思。 为什么不用结绳通信,而用实 物通信?
初读课文
因为( )表示 ( ),所以决不会 误会成别的意思。
赏析· 领会
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一个 包裹,里面没有别的东西, 只有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 一只死青蛙、五枝箭这些东 西,你会怎么想呢?这个古 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现代通讯
书 信 电 话
移 动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绳文时代 人类利用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时代, 即还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人类的文明是从一根 绳子开始的。我们不妨将这一历程命名为“绳文 时代”。所谓的绳文,就是指远古时期的结绳记 事。绳文时代与石器时代大抵是同步的,因为大 概在公元5000年前,也就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类就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个时候,绳子已 不再充当记事的主要载体了。 结绳记事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采用过的方法,
其中南美洲古印加人的结绳方法最为著名,他们 把涂有红、黄、绿、白、黑、褐等原料的绳子悬 挂在室内横梁之上,用绳结表示各类财物的数量 变化,以及时间的变化、战争所投入的兵力等等。 一根绳索如同一本账簿,由专门的“结绳官”来 解说各类帐目的记录方法。直到本世纪五、六十 年代,世界上依然有不少民族以结绳计数、记事, 如中国的佤族人用结绳记录复杂账务的清算,傈 僳族用结绳清算各项费用,另外还有一些民族以 结绳记事法来确定公事会晤的时间或情侣约会的 日期及地点。当然,他们的结绳记事多少受了些 现代文明的影响,与古人类是不大一样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课文,知道人类有哪些不用文字的记事和通讯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学认生字10个。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得是什么?(出示“书”“信”)生:一本书和一封信。
板书:书和信师;这里面都写满了什么?(字、汉字、文字)板书:文字师: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可是在汉字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学生思考、讨论) 生:那时候的人们是不交往的。
生:他们可以用语言交流。
生:他们可以送东西。
……师:你们知道那时候人们也有自己的书信,却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们信吗?(学生半信半疑)不信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隧道去看看。
红笔板书课题:不用评析:创设认知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生词、生字,教师巡视,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分组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标出段序(5段)集体评价。
评析:在学生已有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基础上,在整个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说、读、写、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体验和认知水平不同,记忆生字的方法自然也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识记,让学生自己悟出汉字的特点,编口诀记忆生字,互相教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点拨者、引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 信 电 话
移 动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课文导入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我 们的记事和通讯的方式已经很先进了, 们的记事和通讯的方式已经很先进了,常 见的有书信、电话、网络…… ……人们之间的 见的有书信、电话、网络……人们之间的 沟通十分方便。 沟通十分方便。而这些一般都是靠文字或 者声音传递的。然而在古代, 者声音传递的。然而在古代,那时候还没 有文字, 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 那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 了,那他们是侵 的重要军事通讯设施,它的主要作 用是传递军事警报。烽火台通常建 在高处,一可以及时发现敌情,二 可以迅速传递消息。在烽火台上常 备有柴草、硫和硝石等,当发现敌 情时,白天放烟,夜晚点火并放炮, 几千里防线可以迅速传递敌情,是 一个有着严密制度的防御通讯网。
• 邮驿很像现在的邮政通信,主要是把 消息用书信的方式由专门的人员进行 传递。古时候,传递消息使用的最好 的交通工具就是快马,但是马的体力 和奔跑距离有限,运距离的消息传递 就需要换马,因此,在许多道路上建 立起一个个马站,这就是在中国历史 上有着重要作用的驿站。驿站的作用 好像现代的邮局,传递各种信息和邮 件,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
结 绳 记 事
贝壳记事
思考·讨论 思考 讨论
3.想象一下,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 想象一下, 想象一下 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 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 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 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 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 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结绳。 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结绳。贝壳大 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 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结绳容易 分辨。 分辨。
赏析·领会 赏析 领会
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一个包裹, 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一个包裹, 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只死鸟、 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只死鸟、 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 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五枝箭 这些东西,你会怎么想呢? 这些东西,你会怎么想呢?这个古 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之多 少,随物众寡.
具茨山符号的发明,应该来源于最初古代 人“结绳记事”的大结和小结。古代人嫌 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 符号刻在石头上。大结用“○”来表示, 小结用“△”来表示,重叠结用“米”来 表示。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比结绳记 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 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 于是人们逐渐改用“符号刻记”来代替 “结绳记事”,并且陆续发明了数十种不 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种符号是 我国远古时代最初的绘画文字表现。
赏析·领会 赏析 领会
如果收到这样的一个包裹, 如果收到这样的一个包裹,我们会认 为是哪一位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 为是哪一位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 但在古代,这是一封严厉的信。它的 但在古代,这是一封严厉的信。 意思是: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 意思是: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 像老鼠一样在地下藏, 像老鼠一样在地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 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 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 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 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 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 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思考·讨论 思考 讨论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 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 事的呢? 事的呢? 人们用的是结绳记事、 人们用的是结绳记事、贝壳记事 等方法来记事的。 等方法来记事的。
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鸿雁传书 风筝通信: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 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 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 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 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 来。 竹筒传书
总结·升华 总结 升华
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 先进的科学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 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 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 在所用的文字, 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 一个的文明。 一个的文明。
感知课文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 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 的呢? 的呢? 想象一下, 3.想象一下,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 想象一下 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思考·讨论 思考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