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接 纳外 来 农 民工 子 女 i 9 3 9人 。” 民 工子 女 目前就 学 状 况 有 喜 也 校 的综 合 成 绩 和 升学 率等 问题 。 反 应 ,公 立 学 校 对借 读 生 的考 农 据 “ 借 有 忧 。喜 的是 目前 我 市 为 农 民 工 子 女 进入 公 办 学 校 入 学 实 施 优 惠 试 成 绩 不 记 人 教 师 的教 学 考 评 中 . 读 生 学 好 学 坏 都 与 教 师 的教 政 策 。市教 育 行 政 管 理 部 门专 门 作 出 规定 ,从 2 0 “ 0 4年 9月起 , 凡 学 业 绩 和 利 益 不 相关 。” 因此 教 师 不 拿借 读 生 当 自己的 学 生 看 , 对 进 城 务 工 就 业农 民 工 子 女 就 读 公 办 中小 学 的 , 始 年 级 学 生 凭 父 其 学 习放 任 不 管 , 者 干 脆 不 接 纳 农 民工 子 女 人 学 。这 样 也 造 成 起 或 母 身 份证 等 相 关 材 料 证 明 进 行 登记 , 收 借 读 费 。” 免 同时 还 要 求 公 办 学 校 敞 开 大 门 , 纳 农 民 工子 女入 学 。 令 人 担 忧 的 是 虽 然 政 策 接 了农 民工 子 女 就 学 困难 , 教 育 权 利不 平等 。 受 3 解 决 农 民 工 子 女就 学 问题 的对 策 、
近年来 。农 民工 子女 就学 难 的 问题 虽 然 已逐步 引起 了贵 阳市各 级 党委 、 府重 视 和社 会各 界 的关 注 , 阳市 的教 育部 门及 有 关 部 门 政 贵 23 教育 公 平 发 生 偏 差 _、 部 分 学 校 和 老 师 由于 各 种 原 因歧 视 农 民工 子 女 学 生 , 者 以 或 非 也做 了 大量工 作 , 还是 收 效甚 微 。因此 , 但 有效 解决 农 民工 子 女 就学 各 种 理 由拒 绝 农 民工 子女 入 学 , 法 无 情 地 剥 夺 了农 民工 子 女 学 问题 . 国家的可 持续 发展 和和谐 社会 的构 建有着 深远 的意义 。 对 生 与 城 市 学 生 同 等 的 教育 权 利 。 样 不 仅 会 给 农 民 工 子 女就 学 带 这
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剖析及应对
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剖析及应对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涌进城市,造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难题。
其实质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社会保障每个人对教育资源、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都有平等的享受权,都有机会全面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
①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受教育权利实现过程中,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以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因而,运用利益分析法---即是对各种社会现象从物质利益上探究它的内在动因和深刻根源②---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有助于认清这一问题的本质,并针对此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是诸多利益冲突的结果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个利益主体:一是输入地城市学生的利益,二是输入地农民工子女的利益。
错综复杂地存在着流入地政府、流出地政府、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利益相关者。
正是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利益冲突的存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各种阻碍,产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一)城市市民子女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利益冲突一个城市的公立正规学校是有限的,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有一定的限度,城市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受到在校在读学生数量的影响。
学生数量越多,一定数量可用的教育资源就会变得有限。
加之城市市民一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普遍比较高,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声誉较高的公立学校,同时也期望一个班的学生尽量少一些。
然而随着大量农民的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也大量涌入城市,进入学校,挤占城市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
另外,城市市民担心农民工子女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会对农民工子女有排斥抵触的心理。
而且在教育领域里,由于受到各方面利益的驱使,教育制度为两者提供的教育资源也会存有差异。
优质的教育资源会倾向于处于强势的城市市民子女,强势群体绝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既得利益,因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对教育资源的占有也变得异常艰难。
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
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本文正是基于此,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首先概述了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的含义及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重大意义;其次,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具体措施,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教育目录内容摘要 (1)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概述 (1)(一)农民工子女的界定 (1)(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情况 (1)(三)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意义 (1)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原因分析 (2)(一)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问题 (2)(二)户籍问题和两证问题 (2)(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经费问题 (2)(四)民办学校情况差 (2)(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问题 (3)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解决途径 (3)(一)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 (3)(二)扶植民办学校 (4)(三)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环境 (4)参考文献 (6)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
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而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隐患。
为了普及我国教育,维护社会安定以及提高全民素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势在必行。
出于此原因,本文将首先详细论述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原因,继而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措施,希望借此文引起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更希冀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能够早日解决。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概述(一)农民工子女的界定要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概念,首先应明确农民工的概念。
解决工人子女入学问题的措施
解决工人子女入学问题的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阶层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工人子女入学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这一群体的难题。
由于种种原因,工人子女往往面临着入学难、就学贵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权利,也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因此,解决工人子女入学问题,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大政府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工人子女教育的投入。
通过增加教育经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人子女提供更好的入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度,确保工人子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二、建立健全的工人子女入学政策。
其次,建立健全的工人子女入学政策,为工人子女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和优惠政策。
比如,可以在学校招生时给予工人子女适当的加分,或者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名额,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入学。
同时,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为工人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减轻他们的教育负担。
三、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关心支持。
此外,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工人子女的关心和支持。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工人子女班级或班级,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社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为工人子女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四、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意识。
最后,工人家长也应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意识。
他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子女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解决工人子女入学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为工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工人子女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农村外出务工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外出到城市或其他地方从事非农工作。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民子女留在家乡生活,他们面临着特殊的教育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教育状况1.学校条件不足:农村地区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2.学习压力较大: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普遍表现出学习压力较大的现象。
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们常常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学业,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指导。
3.心理问题突出:孤独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中较为突出。
他们在家乡与父母分离,与外地的环境和人群融入困难,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4.教育机会不均衡:因家庭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享受的教育机会不均衡。
一些家庭无法负担高额的教育费用,而一些偏远地区又缺乏教育资源。
二、原因分析2.教育观念问题:部分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务工收入更为重要,忽视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
3.社会支持不足: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支持还不够充分。
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导致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改善措施1.加强校园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为农民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3.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家庭的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教育的重视。
同时,提供家庭教育辅导培训,帮助父母更好地教育子女。
4.加强教育扶贫: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扶贫政策,为他们提供资助和奖助学金,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5.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提供捐赠物资或志愿服务,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结论。
农民工子弟入学问题原因
农民工子女入学与教育难的原因如今农民工子女上学与教育困难的现象在城市里日益显著,许许多多的孩子只是因为户籍问题而被城市内的众多公立学校所拒之门外。
另外,由于农民工子女的流动性比较不稳定,较之城市儿童,其教育难度便会随之加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工子女入学以及教育难的问题。
根据深入探究,原因如下所示:1.经济原因。
城乡间收入的差异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里的大量涌入,使城市内人口在原有基础上同比增长了许多。
与之同时,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农民工父母的子女,孩子数量的增加比学校数量的增加速度要大的多。
大多数城市内的公立学校是按照一定比例来分派学生入学名额的,大多数的公立学校并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
另外,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也直接带来教育投入的不均衡,首先是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差别很大。
总体上看,中国义务教育投入的水平还非常低,2003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只有3.41%,不仅低于发达国家(OECD)平均5.2%的水平(l999年),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4%的水平,而且这部分经费大部分用于城市,用于农村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其次,教育设施的条件和师资队伍质量的质量差别很大。
根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对302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有58%的农村学校危房改造经费无法落实,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缺少课桌凳的小学接近40%,农村一些学校学生自带桌椅板凳上课。
[1]还有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了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不平衡,这些都是息息相关。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没有一位公办教师,基本是初中毕业生教小学,有的连初中都没毕业。
如果没有优秀的师资力量,那么孩子们的教育水平也会持低不上。
2.政策体制存在巨大缺陷。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分析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城镇经济不断发展,广大农民为了更高收入,选择了进城就业。
他们的子女也一直面临着教育不公的问题,这种不公平提现在不同的方面,通过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查目前他们的受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原因分析和措施。
希望对这一社会想象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入学难,即便是就读公立学校也是十分困难的。
据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数量十分庞大,随行的子女更非常多。
由于家庭困难等因素,我国约20%学生不能及时入学。
公立学校学费相对较高,并且它们存在入学名额,所以很多农民工子女选择去相应的子弟学校读书。
但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水平薄弱,教育设备落后。
那么他们所受的教育肯定会比正常学生落后,导致不公平现状的出现。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1.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农民工子女的学费都要由学校和流入地政府来承担,虽然政府已经投入相应的资金给义务教育,但这些资金仅仅满足提高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农民工子女入学给由流入地政府和学校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当地不愿意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重要原因。
2.家庭原因,导致存在心理问题缺乏交流,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农民工子女从小在农村生活,他们相比城市的孩子来说,没有现代的生活习惯甚至习惯性的用方言说话。
那么突然进入城市学习,必然会让城市孩子无法接受,严重地,还会收到排挤或校园暴力。
在这种时候,他们如果和父母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必然会使他们的内心造成伤害,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只有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他们才会更好的去投入学习,获得正常的校园生活。
3.教育起点不公平城乡户籍本身的问题虽然没办法改变,但我国的教育制度本身就造成了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状。
相比于当地的公立学校学生,农民工子女本身教育起点就很低,在加上生活差异,会受到歧视和区别对待,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也是不够的。
这种差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成长,再加上学校的管理也不适合很到位。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我们学校现有在岗教师128名,学生1051人,下设5所村小,学生居住在三个乡镇26个村。
其中,农民工子女127名,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2%;农村留守儿童12名。
最近,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学校地处近郊农村,6所学校分布于新城子现代副城周边。
事实上,已成为大量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小学。
我们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体现,不是简单的城乡差异,而是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间的差异。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全校所有的农民工子女的问卷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
三、结果分析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群体,一个是流动儿童,一个是留守儿童。
从这样一个整体的概念出发,这两个群体都是我们所要关注的。
这两个群体之间,从整个变化态势来讲,是动态的,今天的流动儿童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留守儿童,今天的留守儿童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流动儿童。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
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1.心理问题突出。
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
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
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农民工子弟上学难、教育质量差等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国家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
本报告旨在调研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1、了解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
2、分析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
3、探讨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
2、实地调研法:走访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社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内容1、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
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
五、研究结果1、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的现状:(一)入学难部分农民工子弟难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面临入学门槛。
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二)教育质量差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
农民工子弟学业成绩普遍低于城市学生。
(三)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弟面临身份认同、文化差异等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2、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一)政策因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学校资源紧张。
部分地区存在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弟入学困难。
(二)经济因素农民工家庭收入较低,难以承担子女教育费用。
农民工子弟学校收费较高,增加了家庭负担。
(三)社会因素社会对农民工子弟存在歧视,影响其教育环境。
农民工子弟自身适应城市教育环境存在困难。
(一)政策层面完善教育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二)经济层面建立农民工子弟教育基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教育,提供资助。
(三)社会层面加强社会宣传,消除对农民工子弟的歧视。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子弟适应新环境。
(四)学校层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与思考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大量农民工涌入一线城市,他们的下一代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
这些孩子在城市环境中长大,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
本文将就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进行调查与思考,探讨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调查结果1. 教育资源不均衡: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经常就读于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城市一般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校舍设施简陋。
2. 学业压力大:由于家庭经济环境较低,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子女需要自谋生计,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兼职工作,导致学习时间不足。
3. 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的不稳定以及与城市孩子所面临的差距,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感到自卑或挫败,对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不良影响。
二、困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层面: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不能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福利。
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的一个壁垒。
2. 经济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在学业上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
3. 心理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子女长期身处于陌生的城市环境中,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解决方案1. 政策改革: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打破户籍限制,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益。
2. 加强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解决师资力量和校舍设施问题,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3. 建立关爱机制: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起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机制,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 社会互助: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和援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5. 家庭教育:家长应重视子女的教育,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发展,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入学不易升学更难农民工随迁子女之教育困境及对策探讨
中小学管理• 2020/ 12 i 本刊视点13入学不易升学更难:农民工随迁子女之教育困境及对策探讨^卢伟(沈阳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辽宁沈阳110034)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两为主两纳入两统一” “同城化四个代表性核心政策以及若干异地中高考政策,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异地升学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现有 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户籍制度等是制约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主要制度性障碍。
对此,建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实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公平;推进异地中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高考招生制度,从根本上破解随迁子 女异地升学等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民工随迁子女;新型城镇化;异地中考:异地高考中图分类号G 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 ( 2020 ) 12-0013-04(请扫衣刊二絍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实施“新型城镇 化”“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是人的“市民化”,即实现农村迁移人口享有均等化的公 共服务和同城化待遇的实际获得。
然而,由于城乡二元 格局以及户籍与公共服务捆绑等一系列现实体制的制 约,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相对不均衡现象仍然不同程度 地存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 缩影。
面对民众对教育公平的强烈渴求,如何缩小乃至 消除农民工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与流入地 城市学生之间以教育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差距,已成为新 时代影响教育公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现状聚焦: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仍面临 诸多挑战从现实状况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主 要涉及义务教育公平以及异地中考、异地高考三方面, 具体问题也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1.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仍存在入学难、融入难 等多种问题为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公平接 受义务教育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 重要政策,先后经历从‘‘两为主”"两纳入’’ “两统一”到“同城化"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在中国,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
由于家庭的特殊背景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面临着与城市孩子明显的差距。
本文将探讨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一、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的原因1.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校数量少且师资力量弱,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也不够完善。
相比之下,城市地区的学校数量多、师资力量强大,并且教学设施先进。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明显差距。
2.户籍和流动性限制农民工的身份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由于户籍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
同时,农民工常年在城市打工,不稳定的流动性使得他们的子女无法连续在一个学校接受教育。
这种弱势地位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教育的优势。
3.文化差异与教育观念农村与城市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观念存在差异。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农民工家庭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同时,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农民工家庭由于经济压力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支持。
二、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对策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的培训和待遇。
增加农村学校的数量,并向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入学机会,从根本上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
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消除户籍限制应该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消除户籍制度对于教育的影响。
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权利,让他们有机会享受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
建立一套公平的教育入学机制,使每个孩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3.加强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意识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工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意识。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人民教育慈善基金会农民工子女关爱与教育国别调研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近4000万农民工子女面临入学难的问题。
分析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经济条件、户籍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首先,经济条件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均收入较低,许多农民工无法负担起子女的教育开支,导致孩子难以获得入学资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或教育资助计划,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降低或免除。
同时,可以鼓励企业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教育赞助,让孩子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其次,户籍问题也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重要原因。
许多农民工来自农村,由于户籍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就读。
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工子女接受城市教育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考虑放宽户籍限制,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权利。
此外,可以建立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学校的特殊渠道,为他们提供入学机会。
最后,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导致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较为先进,而农村学校则相对简陋。
这种差距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入学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条件。
同时,可以鼓励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通过师资支持、教育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
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教育基金和提供赞助等方式,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社会各界应当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加强公益慈善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
总之,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2023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3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2023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1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民工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滞塞造就了大批的城市候鸟,并因着其特殊的工作和生存环境而体味着别样的喜怒哀乐。
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民工的孩子则因为义务教育体制、户藉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等原因,求学的问题受到种种障碍和限制。
一、昂贵的借读费让民工的子女望而怯步。
在北京,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措施比较到位,但由于费用等问题,民工子女在入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取消借读费后,因财政没有补助资金,这一矛盾更显突出。
城市学校多以非学区户口和学生容量已满为由拒收农民工子女,而民办学校较高的收费又使农民工家庭难以承受,致使一些农民工子女失学。
北京市教委和民政局规定,需要父母中有一方持有北京市的正式常住户口,其子女开具《子女关系证明信》后就可免费借读本市中小学,按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学生对待。
这样的情况下,外地来京的民工子女要想在北京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必需交纳昂贵的借读费。
从秦皇岛来京务工的小张夫妇,七岁的女儿正是入学年龄,按照北京小学生就读的相关政策,夫妻俩既没有北京户口又没有房产证明,不符合北京入学规定的几种情况,被答复为应回户籍所在地就读。
夫妇俩求熟人帮忙,再三申请为了不让孩子作留守儿童,给孩子一个阳光健康的心态,希望进入所在暂住地相近的小学入学。
最后接到答复为可按暂居地相对就近入学,具体向暂居地附近小学或所在区教育局申请,必须交纳借读费一万两千元,即每年两千,一次交清六年费用。
小张夫妇在北京打工,丈夫开车给一家餐馆送货,每月五千元的收入,妻子没有工作,只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和日常家务。
月工资五千元除掉房租每月一千元、生活费及其它各种费用两千多元,实在所剩无几。
一万两千元对夫妻俩来说实在不是小数目,而且还是最低的借读费,按学校质量条件等,多的可达三万六千元。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民工家庭的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本文将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出发,提出一些解决途径以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农民工常迁徙于城市,他们的子女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公立学校的资源,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
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育质量往往无法与城市公立学校相比。
其次,经济负担重。
农民工收入较低,生活压力大,很难承担高昂的教育费用。
他们的子女可能面临无法购买教材和学习用品的困境,甚至无法负担学杂费和课外活动的费用。
再次,文化隔阂。
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城市生活存在较大差异。
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文化认同感不强、适应城市学校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最后,家庭教育支持不足。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学习和情感支持。
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民工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素养。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机会有限。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提高其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应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就近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减免农民工子女的学杂费和课外活动费用,并提供相应的资助。
此外,社会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设立专项基金,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奖助学金和资助。
第三,加强文化融合。
学校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文化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城市学校环境。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这一群体的扩大,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子女,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其现状、原因,并探讨解决措施,以期为这一群体的子女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
二、问题现状(一)入学难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他们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子女同等的教育资源。
例如,在A城市,一位农民工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就读附近的一所小学,不得不提交了包括暂住证、务工证明、租房合同等一系列复杂材料,即便如此,孩子仍然因为户籍问题被拒绝入学。
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往往只能选择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区。
以B城市为例,城区的学校配备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先进设施,而城郊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则设施简陋,图书匮乏。
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使得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起点上就处于劣势。
(三)教学质量差距教学质量是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然而,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方法和内容往往落后于城区学校。
以C城市为例,该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中,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心理问题突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容易产生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以D城市为例,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因方言、生活习惯等差异,常常遭受同学排斥,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这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更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原因分析(一)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户籍制度将人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
1. 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随迁子女往往聚居在城市的一些偏远地区,当地的义务教育资源有限,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2. 学业压力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父母往往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提供很好的学术支持。
此外,移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转换也对他们的学业造成了困难。
3. 交流困难: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当地学生相差较大,导致相互间的理解、交流难度增加。
解决对策:
1.增加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增加在城市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师供应,以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需求。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能够提供合适的课程和学科支持,同时也要在学习、社交和健康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
3.拓宽参与途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与父母共同合作,创造助学场所,提供家长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参与子女的学习。
此外还要加强与农民工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的沟通。
4.改善校园文化:学校应该营造出适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校园学习氛围,包括提供多样化的课堂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并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志愿服务机会,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当地社会和文化环境。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是中国农村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
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完善政策和制度1.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机制,确保他们享受与城市户籍学生相同的义务教育权益。
2.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资助力度,建立专项资金,提供免费的学杂费、交通费等。
3.改善农村学校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
二、发挥社会力量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设立专项基金,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
2.加强农村教育志愿者的培训和组织工作,提供更多志愿者支持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
3.引导大学生、社会人士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提供教育辅导和心理支持。
三、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2.建立和完善农村学校网络,提供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资源,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
3.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四、加强农村教育管理1.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权益。
2.建立健全农村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确保农民工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3.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管理,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五、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1.开设适合农民工子女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提供丰富的职业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建立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基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共同发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让每个农民工子女都能获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同时,农民工本身也要明确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心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信息1001 吴丽星2010010375
中国教育的瓶颈——农民工子女教育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制度过度分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
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
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
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
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所反映的教育不公品性在各地实例中均有体现如,在合肥市丁香
花园三期建筑工地上工作的张师傅也越来越焦虑:如果8月25日之前还找不到学校上学,
他将不得不把6岁的女儿送回乡下读书。
那不仅意味着他希望女儿能够上一所好学校的愿望
落空,也意味着他的妻子要同时回到乡下陪女儿读书。
张师傅是河南信阳县人,老家的教育
资源落后,“家门口的小学只有三个年级,学生要想继续上就得去离家较远的另一所学校。
从7月份开始,张师傅就先后到其工地附近的华府俊苑小学、六十七中小学部等数所定点接
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打听报名的事。
结果不是拒收农民工子女就是收取名额有限已经
录满,再者就是强制要求填写自愿交纳借读费并一次付全,这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民工来说无
疑是直接堵塞其子女上学的机会,当然设置的其子女进校的条件是“让进城农民工提供这样
一些证件,其实是对他们身份的一种基本确定。
即便是设置了这样一个“确定基本身份”的
简单条件,很多进城务工人员仍然由于不符合这个基本条件而无法让其子女进城上学,其中,
由于无法提供劳动合同而被学校拒之门外的更是非常之多。
其体现的当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表现为: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就学过程不公平。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
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
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
第二,就
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
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
第四,
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
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
抽样调查显示有65%的适龄儿童在
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
第六,部分农
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就学过程的不公平体现在:第一,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
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
要低很多。
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
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
独编班”。
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
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
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部分
教师素质不高,往往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
的权利。
第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
条件被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
安全方面的隐患等。
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
而且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不但不落实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学校
进行财政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
差等不合规范为理由将学校关闭,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全然不顾流离失所的学生。
解决现有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必须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
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针对于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2010年河南省
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意见》,对困扰进城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难题均做出了明确规定,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明确规定在流入地政府,明确要求把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管理体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
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的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不得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
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
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
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监督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根本上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
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当我们真正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之时也是中国教育站在一个更高水平的平台上飞往更高质量的教育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