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作家作品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起于战国,下到五代,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二、中心思想赵武灵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连年被兵,形势险恶。
赵武灵王之前,赵在二、三等小国中山的侵扰面前,都往往无力还击。
赵武灵王元年至胡服骑射前的19年间,赵国就被秦、魏攻伐战败6次,损兵折将,忍辱削地;同时三胡乘诸侯兼并特别是燕、赵全力御齐防秦的机会,连年发动军事掠夺,北边更无宁日。
赵武灵王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打破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兵制,效法北方游牧民族军事上轻骑远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相应的紧身胡服、于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下令举国变胡服,习骑射。
胡服骑射,即改革中原传统的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衣冠制度和车战体制,原来中原各国的衣冠,上衣下裳(裙),宽袍大袖,这种装束适于中原席地而坐的习惯,在战场上对于飞腾驰骋的乘骑,就显得笨重,极为不便。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即短身小袖,皮靴皮带,头上著以金或铜饰的羽冠。
骑兵的装备,首先是配备战马,其次是所用的武器,一般是弓矢和剑、矛。
摒弃了宽袍大袖装束和笨重战车,而身著胡服、乘驾轻骑、佩以管矢和剑矛的赵武灵王及其骑兵将士,机动灵活、飞腾驰骋。
胡服骑射作为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在酝酿和实施初期,朝野一片反对声。
赵武灵王对于变胡服、习射的态度,是坚决明确的。
经过一番努力,赵国的军事改革迅速取得成功,使其成为一等强国,一举扭转了往昔秦兵东进和胡马南下的被动挨打局面。
并且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射的发展,标志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了骑战时代,在中国军事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胡服骑射,大大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民族日趋融合。
因此,赵武灵王的改革,在促进我国统一的民族文化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课文翻译原文: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初临政时,赵都邯郸,疆土主 要有当今河北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 省东北一隅。
“四战之国”
赵国周围为齐、中山(都灵寿,今河北 灵寿西北)、燕、林胡(今内蒙古鄂尔 多斯高原)、楼烦(今山西西北部迤内 蒙古阴山一线)、东胡(今河北张家口 外长城以北),秦、韩、魏包围着,于 时人称“四战之国”。
贵族官僚集团以公子成、赵文、赵造、 赵燕、周绍、牛赞等为代表、从不同角 度.以本手段,极力抵制改革。他们既 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盲目自大,又握 有极大的权力.在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 影响。
其次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率先堂堂 正正穿上胡服上; 然后自上而下、先难后易,集中力量在 赵氏宗亲贵族和军队将领中,开展了革 新与守任。
邯郸文化入我心
成语典故进课堂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付冲
成语背景
战国时代,各国为了富国强兵,雄立于 诸侯之林,纷纷招贤纳士、锐意变法。 在这些变法中,给历史发展以深远影响 的,首推关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山东赵 国的武灵王胡服骑射。前者是政治变法 成功的代表,后者则是军事变法成功的 典型。
开辟了上千里
的疆域,并设 置云中、雁门、 代郡行政区, 管辖范围达到 今河套地区。
武灵王的个性特 点:
执着坚定; 有创新意识; 讲求实用; 富有谋略; 有政治进取心。
山西赵武灵王墓
赵国长城遗址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 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 人,因为他和秦始皇 、汉武帝、唐太宗、 宋武帝、明成祖一样 ,是少数可以取得对 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 利的人之一。
赵武灵王墓
历史学家翦伯赞: 骑射胡服捍北疆, 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 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 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 只剩蓬蒿伴土墙。
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学习要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学习要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习要点(选择)(1)本文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著史书《资治通鉴》中的一个选段,描述了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进行改革——让百姓穿胡服练骑射的历史事件,应属于记事散文。
(选择、简析)(2)“胡服”比力轻便当索,适宜于骑马作战;“骑射”能驰骋沙场,灵活机动,利于克敌制胜。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为了加强战备,巩固国土,防御周边邻国的侵犯,雪洗先前受欺的耻辱。
这在当时是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
(选择、简析)(3)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与中原民情风习、战争模式相悖,与士大夫“夷夏有别”的不雅念冲突,“国人皆不欲”,群臣均反对。
面对这种情况,赵武灵王没有退缩,丽是坚持改革。
他首先抓住了解决“群臣”这个关键,要群臣先通;而要群臣通的关键是朝中重臣、本身的叔父,于是他就以叔父为突破口;他说服的第一步是派使者去劝,晓以君臣之礼、治国之道、叔侄之情,并殷切希望叔父帮忙本身;当叔父不通时,则亲自登门,耐心说服,以理服人,先讲国家形势险峻,再讲备战的必要性,三讲历史耻辱,四讲反对的性质,环环推进,最终使叔父改变态度,带头执行。
重点突破了,其余的问题便可水到渠成了。
所以说“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是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途径。
(选择、简析)(4)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
文章主要写了三段话。
一是使者带的话,有理有情,既讲原则又有希望,完全符合赵武灵王既是君王又是侄子的身份。
二是公子成的话,先讲儒家的大原则,又指出他认为的胡服骑射的不对之处,最后以委婉的口吻提出希望,也完全符合他既是臣子又是叔父的身份。
三是赵武灵王亲自讲的话,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受辱的历史为耻,最后严厉指出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错误性质,有理有据,环环推进,所向无敌,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两段话,既表达了他伤时感事,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表示了他勇于变化、坚持变化的决心和办事、说话的智慧。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司马光学习目标1、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体会这一变革的必要性。
2、体会本文所体现的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的改革成功途径。
3、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4、比较赵武灵王与公子成的不同观点,体会变革精神的普遍意义。
预习案一、文学常识1、司马光,()时期著名()2、他主持编写了《》是一部()体()史。
3、作品有《》4、我们所学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早见于《》,后《》也有记载。
司马光在《》中也作了简练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1、什么是“胡服骑射”?探究案二、分析课文原文: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译文: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城,抵达代地,再向北直至大漠中的无穷,向西攻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与大臣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崐学骑马与射箭。
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
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样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于是带头改穿胡服。
重点字词解释:分析:1、本段写什么?表现了赵武灵王什么性格特征?2、这段话中决定推行胡服骑射的人是谁?3、这段话中的“虽驱世以笑我”是何意?原文: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
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使者以报。
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胡服骑射 高见远视——《大秦帝国之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高见远视
——《大秦帝国之赵武灵王》统一中国的是秦始皇嬴政,他创下一场伟业,成功终结了春秋战国以来,兵荒马乱的局面。
而赵国的一位君主——赵武灵王另辟蹊径,发动了“胡服骑射”的重大改革,逆转赵国将亡国的局面。
赵雍在十五岁时迎接了父故的悲痛,兼任了一国之君的重担。
他刚上位时,由于四面皆是强国,常受到多方面的侵占,已是处于极度不利的局面,如同案板上的熟肉——待人宰割。
前任多位君王都试图冲出包围圈,但都失败了。
直到赵武灵王这一代,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赵国与胡人所行动地区也接壤。
由此,国力也由此逐渐变弱。
胡人攻击特点就在于“来无影,去无踪”,骑行作战更使其速度变快(当时都是车战,不是骑行)。
“从敌人身上学习”,赵武灵王便读懂了这句话,以这特点为突破口,发动了被他称为的“胡服骑射”的改革——向北方人学习,并以自身为榜样,带头穿胡服。
相对于中原人的长裙,胡人的马裤更为简便,适合长期的骑行,使作战能力更上一层楼。
敌人是我们的磨刀石,而赵武灵王以此为垫脚石,先进行效仿,接着就进行创新与改革。
这场改革使中国首次出现了“正规军”,也是骑兵在中国的首次出现。
这场改革使即将灭亡的赵国军事力量大幅增强。
灭了曾大量侵占赵国土地的中山国。
由此,后人也十分敬佩“不耻下问”的赵武灵王,有人写了一段诗:“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
这是一场重大的改革,这可比一些国家早了许久发生。
它还使中国的服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逆转了赵国被动局势,使前人震撼,使后人敬佩!
赵武灵王,我敬你位打胜仗英雄!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谋士!。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PPT课件
.
16
赵武灵王胡. 服骑射 1
一、司马光简介
司 马 光 ( 1019-1086 ) , 姓 司 马 ( 复 姓),名光,字君实,宋陕州夏(今属山 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 家。
.
2
主持修纂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一生忠信正直,不徇私情,不 贪富贵,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68岁那年, 司马光因病辞世。
.
15
原文略
答:第一步,说服尚书于果和平阳公两位要 臣,讲明治国不应墨守陈规,也不能诉诸迷信。 第二步,在朝廷上,当众问明群臣意见;采用严 厉的措施,命令全国上下坚决执行,违者治罪。
孝文帝也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是最主要的; 其次,他能抓住主要官员进行劝说,讲明道理; 对一般臣民,则采用严厉的惩罚制度,迫令执行。
县(今属山西)人。 家和文学家。
时期著名的历史学
• 2.由司马光主持修纂的
,以 体
记载了我国自西周至五代一千八百年的历
史,其鸿篇巨制,大逾前代。
.
9
• (二)字词解释题 • ⒈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 略: • 2.先时中山负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
民,引水入鄗。 • 系累:
.
10
• 3.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 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 中国:
• 则效:
• 4.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 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 孰图:
.
11
• (三)简答题 • 简述赵武灵王的人物形象。
.
12
Hale Waihona Puke 、研习与思考1.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 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 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 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一、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伟大的史学家、政治家。
司马光出身于仕宦之家,其父司马池为官清廉正直,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就出生于其父在光山(今属河南)知县任上,因取名光。
司马光六岁(1024年)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即《左传》),用功诵读,深思明辨。
他20岁(1038年)中进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
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1071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著史。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死,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政,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召反对新法的司马光入主国事,被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他执政期间,废弃新法。
同时仍事史学,推荐黄庭坚与范祖禹、司马康同校《通鉴》,还编了《稽古录》一书。
他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终年68岁。
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虽然政治上保守,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教条,竭力反对、阻挠王安石变法,但他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为官清廉,恭谦正直,襟怀坦白。
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
”(《宋史·司马光传》)他热心治国,为国事殚精竭虑,深得百姓拥戴。
他任相国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而死。
当时“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在灵柩送往夏县时,送葬之“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
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
至于画像祭奠的“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宋史·司马光传》)。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教学要求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主题。
2.了解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学习要点1、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途径2、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意义三、作者生平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
司马光六岁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用功诵读,深思明辨。
他后来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并非偶然。
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写《通鉴》。
神宗初年为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
次年,又被贬到到洛阳,从此住在洛阳。
他致力于编写《通鉴》。
后因为上交《通鉴》有功,被起用。
神宗死后,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摄政。
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欲废除新法。
司马光这时也连上奏疏,要求废弃新法。
上下一拍即合。
于是高氏起用司马光等原被压抑的反新法的老臣。
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司马光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
在此前几个月,王安石于四月六日病卒。
政坛上两颗放射不同光芒的巨星同年陨落。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所包括的时代,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五代末年,按年叙事,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通鉴》是继《左传》而起的一部重要史籍。
四、创作背景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
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正处于国势衰落时期,赵国地处北边,经常被周围少数民族势力林胡、楼烦、东胡等侵扰,赵国是连吃败仗。
赵武灵王意识到,赵国被动挨打,并非赵国国力衰微,而是因为军队的军装不适于骑兵和车站的作战形式,于是,他提出“着胡服”“习骑射”。
但是政令还没有下,就遭到很多王公大臣的反对,公子成等人认为祖宗定下来的法度不可随意更改,否则必将人心涣散,引来大祸。
赵武灵王对他们的观点一一给予了驳斥,提出要想富国强兵,则不能拘泥于旧法,应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观点。
最终说服了朝中的反对派,成功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18年第9期赵武灵王(约前340—前295),嬴姓赵氏,名雍,战国后期赵国国君。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在军事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使赵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继秦、齐之后的第三大强国。
赵国国君称王也是从赵武灵王开始的。
锋芒初露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公子雍即位,他就是后来的赵武灵王。
赵肃侯生前很有作为,与魏、秦、齐等国家连年征战并处强势,尤其是联合其他国家攻打称霸近百年的魏国,使魏国受到重创。
在赵肃侯的励精图治下,赵国已经初显北方霸主的地位。
赵肃侯去世后,魏国联合秦、楚、燕、齐、中山等国,以吊丧为名,带领精兵意欲对赵国不利。
此时,十五岁的赵王雍显示出杰出的指挥才能和惊人的谋略。
在托孤重臣肥义的协助之下,他下令全国戒严,驻防代郡、太原、上党和邯郸的军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又联合韩国和宋国形成品字形的防守格局。
这样,秦、楚、燕、齐等国就陷入了两面或者三面受敌的境地。
之后,他又重贿越国攻楚、楼烦国攻燕和中山国。
经过这样的精心布置,五国之中的燕和楚已经动摇,中山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赵国的危险处境大为缓解。
然后他严令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只允许使者带着国君的礼物前来吊唁。
使者进入赵国之后,由赵国的士兵直接送往邯郸,不得在赵国自由行动。
这样,在外有赵、韩、宋三国联盟,在内有赵军戒备森严,五国使臣只好在吊唁之后就匆匆离开了赵国。
在年轻的赵王雍的周密部署下,赵国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国君的新旧交替,赵王雍也初步显露出了过人的领导才能。
锐意改革虽然赵肃侯在位期间奋发图强、惯于征战,但是并没有解除赵国的危险处境。
赵王雍即位后,赵国周围的强邻魏、秦、齐、燕虎视眈眈,另外中山国不断制造麻烦。
中山国是赵国真正的“心腹之患”。
这个小国的国土几乎为赵国所围,只有一个小口紧邻燕国。
中山横亘在中央,使赵国腹地与北部国土之间管理、策应都不方便。
中山国还时不时挑起对赵国的战争,严重威胁着赵国的安全。
初中历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初中历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赵武灵王的改革措施——胡服骑射,理解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改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改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简要介绍赵武灵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和赵武灵王的形象。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课堂讲解讲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过程:赵武灵王亲自带头,要求士兵们脱掉传统的汉服,改穿胡服,学习骑射。
这一改革得到了赵国人民的积极响应。
讲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影响:改革使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赵国逐渐成为战国时期强国之一。
4.案例分析老师给出两个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案例一:赵武灵王亲自示范胡服骑射,得到士兵们的积极响应。
案例二:赵国军队在胡服骑射改革后,战斗力显著提高,成功抵御了游牧民族的侵扰。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改革背后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教学资源1.教材:《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辅助资料:《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相关历史文献、图片等。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结合历史背景,讲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一、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伟大的史学家、政治家。
司马光出身于仕宦之家,其父司马池为官清廉正直,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就出生于其父在光山(今属河南)知县任上,因取名光。
司马光六岁(1024年)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即《左传》),用功诵读,深思明辨。
他20岁(1038年)中进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
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1071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著史。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死,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政,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召反对新法的司马光入主国事,被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他执政期间,废弃新法。
同时仍事史学,推荐黄庭坚与范祖禹、司马康同校《通鉴》,还编了《稽古录》一书。
他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终年68岁。
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虽然政治上保守,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教条,竭力反对、阻挠王安石变法,但他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为官清廉,恭谦正直,襟怀坦白。
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
”(《宋史·司马光传》)他热心治国,为国事殚精竭虑,深得百姓拥戴。
他任相国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而死。
当时“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在灵柩送往夏县时,送葬之“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
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
至于画像祭奠的“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宋史·司马光传》)。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精品课件)
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
▪ 本文是一篇谈中国文化的文章,侧重 论述的是中国文化在当时世界(本文 写于解放前)的处境、前景和对策, 可以说,“东西文化”是文章关注的 真正核心,“城乡文化”则是文章用 作比较的对象。
八两鱼(可观看《美丽中国》纪录片)
▪ 城里人所有之较多底钱,又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乡下人身上盘 剥来底。旧日所谓盘剥,即今日所谓剥削一其名词稍有不同 ,但其为剥一也。我在广西的时候,看见渔人用鱼鹰打鱼。 他们用一环子,带在鱼鹰的脖子上。鱼鹰入水一次,吃了许 多鱼,但为环子挡住,只存入脖子里)鱼鹰上来的时候,渔人 用手将鱼自鱼鹰脖子里挤出,然后再以少量底鱼让鱼鹰吃, 比如自鱼鹰脖子里挤出十两鱼,渔人喂鱼鹰二两。那多余底 八两鱼,就渔人说,是他的利润,就鱼鹰说,是渔人对于它 底盘剥。城里人盘剥乡下人,正如渔人之盘剥鱼鹰。城里人 对于乡下人盘剥方式不一,如以工商底经营得利润,如以放 债收利息,如以田地收地租等、这些利润,利息,地租等, 均是渔人从鱼鹰脖子里挤出来底那多余底八两鱼。他们多得 了那八两鱼,他们就可以吃好底,穿好底,念书识字,以至 心广体胖,“红光满面”然后对乡下人说:我们在人种上本来 就是高你们一等底。
▪ 接着,作者分析了为何英美及西欧等国能成 为“城里人”。这是因为经济上的变革,以 及引起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第5-7段)
▪ 然后,作者分析面对这种转变,中国人应该 怎么办。他提出了两种做法:一种是如印度 的甘地一样,以印度的“精神”来抵制英国 ,另一种是中国也进行产业革命,使中国人 从“乡下人”也变成“城里人”。显然,作 者是赞同后者的。最后,作者对“中西之分 ”观念作进一步澄清(第8-11段)
▪ “三史”是指他的三部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即《中国哲 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分别代表
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课初中历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初中历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一、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了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出现的背景,总结出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分析和理解胡服骑射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与分析史料,商量胡服骑射的意义,提高分析归纳力量和养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内容,熟悉到进行改革时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增加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内容。
【难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老师展现邯郸市雕塑图片《胡服骑射》,并提出问题:图片上的雕塑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第壹页同学回答:这幅图片呈现了一位身穿戎装的将军,策马张弓射箭的场景。
老师进一步提问:这座雕塑的名字又是什幺呢?同学结合图片回答:胡服骑射。
老师追问: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当时的赵国为什幺要进行胡服骑射呢?它的出现又对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第贰页老师叙述: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叁家瓜分,至此华夏大地进入到战国时期。
老师在多媒体展现《战国时期列国形势图》与《赵国地势图》,并让同学结合地图思索:此时赵国的地理位置呈现着怎样的特点?同学明确: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赵国分布在齐、秦两个大国中间,而赵国的北面是一大片山地和丘陵,在这里生活着林胡和娄烦等游牧民族。
老师追问:赵国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状况下,赵国国君实行了怎样的行动?同学结合教材回答: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在赵国北面的游牧民族活动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老师请同学快速阅读教材,提问:赵武灵王的这次实地考察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收获?同学回答:他发觉塬来适用于中塬地区的战车在这样的地理位置状况下作战效果并不好,而活动于这一地区的游牧民族所实行的骑马射箭战法刚好能发挥出很好的战斗效果,因此打算进行军事改革。
第叁页老师补充说明:由于赵武灵王主见学习胡人的骑射技术和短衣装束,因此,这次改革便被称为"胡服骑射'。
文明的冲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
它有时造就多民族、多文化的强盛王朝, 它有时造就多民族、多文化的强盛王朝,有时消磨了异 质文化的特殊性,有时造成了民族文化的灭绝,有时是…… 质文化的特殊性,有时造成了民族文化的灭绝,有时是
对话: 对话:文明并存的前提
东海西海,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南学北学, 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钱钟书 钱钟书
文明: 文明:冲突与对话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冲突: 冲突:战争或融合
1、文明的冲突,最极端的表现形式——战争 、文明的冲突,最极端的表现形式 战争
在中国古代,永远是北方游牧文 明与南方农耕文明的冲突,如黄 帝战蚩尤,如汉朝与匈奴,如宋 朝与辽、西夏、金、蒙古,如明 朝与满清……到了近代,演变为 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冲突!
萨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儒教文明、 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对抗基督教文明
冲突: 冲突:战争或融合
2、文明的冲突,往往的结局归入——融合 、文明的冲突,往往的结局归入 融合
举例:中国历 史上,不同文 明的冲突带来 的民族、文化 融合。 在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明与南 方农耕文明之间的融合也从未停 止,如炎、黄融合,汉朝张骞出 西域,佛教传入,南北朝,唐代 丝绸之路,蒙古一统,清朝被汉 人文明同化……到了近代,演变 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资治通鉴
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 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 294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 卷 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 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 魏三家分晋(公元前 年),下 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 后周)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公元 959年),凡1362年 959年),凡1362年。作者依时代先 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 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 记写史实; 记写史实;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 因后果, 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 清楚楚, 清楚楚,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 了然。 了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一、教学要求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主题。
2.了解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司马光:字君实,宋代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国君,其在位时期使得赵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胡服;骑射2.内容提示本文介绍了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赵武灵王与重臣公子成之间的争论展开,主要通过两方面的言论表现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三、作者生平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死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
其父司马池是个进士,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
据传他为官清廉正直。
他在光山(今属河南)知县任上,其妻聂氏生下了第二子,因取名光。
司马光六岁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即《左传》),用功诵读,深思明辨。
他后来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并非偶然。
他二十岁考中进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
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写《通鉴》。
神宗初年为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
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从此住在洛阳。
他六任冗官,致力于编写《通鉴》。
元丰七年(1084),完成《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还有《通鉴目录》三十卷、《通鉴考异》三十卷。
此书呈上之后,他获得奖谕之诏,并迁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病死,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摄政。
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欲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
司马光这时也振奋活跃起来,连上奏疏,要求废弃新法。
上下一拍即合。
于是高氏起用司马光和吕公著、文彦博等原被压抑的反新法的老臣。
司马光于是年五月当上了门下侍郎,又于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进为尚书左仆射,在政治上有了一定权力。
他在执政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同道的支持下,大行其志,废弃新法不遗余力。
同时,他仍然注意于史学,推荐黄庭坚与范祖禹、司马康同校《通鉴》,还编了《稽古录》一书。
他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终年68岁。
在此前几个月,王安石于四月六日病卒,终年66岁。
政坛上两颗放射不同光芒的巨星同年陨落。
王氏失意于前,谢世于前;司马氏得志于后,逝世于后,似乎后者命定了历史性的胜局。
四、作者作品1.作品概述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生活俭朴,“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他写作认真,字迹工整,著作很多。
《宋史?文艺志》著录有三十七种,虽因日长时久有所散佚,到了清代中期,《四库全书总目》仍著录有十六种,其中当以《资治通鉴》为代表作。
编写《资治通鉴》这样的巨著,决非司马光一人所能胜任。
司马光是主编,还有三名助编。
他选请来的三名助编是,刘恕(字道原,1032—1078)、刘攽(字贡父,1023—1089)、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1041—1098)。
司马光选择这三人参加编写工作,既是因为他们政治观点和态度基本上一致,在当时都不赞成王这石变法,企图通过编写史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又考虑到他们每个人都学有专长或有志于史学。
刘恕对几千年的史事了如指掌,刘攽精于汉代历史,范祖禹年轻而有干劲,专治唐代历史。
他们掌握了当时官府和私家的图书资料,除采用《史记》至《新五代史》十九种正史外,还参考了杂史、奏议、笔记、文集等三百多种。
2.重点作品《资治通鉴》简介自从司马迁作《史记》以后,多少年来没有人敢继续再写这样一部贯串古今的通史,只有班固汉书以下那些断代史,仅仅保存着《史记》部分的形式,至于《史记》的贯串精神却失去了。
就连形式也是勉强凑合,不甚适用的。
因为《史记》有它自己的观点,它可以成一家之言,班固以下的史家,往往只能作刻板文章,不能发挥相体裁衣的妙用。
所以读史的人大都感觉史书的繁重琐碎,没有头绪,没有重点、没有脉络层次,认为难以掌握。
东汉末年,荀悦拿汉书的资料重行拆散,改编成汉纪一书,由八十万字缩八万字,这纔有了用编年体编成可供普通人阅读的一部书,然而内容限于西汉一朝,而且所采取的材料未免过于狭隘。
编年体的史书,有一点是确实胜过《史记》、《汉书》的。
这就是:叙起事来按着史事的发展层次、如同影片一般,一幕一幕映了出来,使读者可以有比较明晰的观感。
特别是汉以后的史实,情事复杂,头绪纷繁,即使司马迁来编这部通史,恐怕用《史记》的办法也行不通。
一直到了宋朝,时在公元一○六六年至一○八四年,才由司马光着手来完成这种新的著作,这就是在史学上放出异彩的《资治通鉴》。
《通鉴》所包括的时代,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五代末年,按年叙事,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往上去是和《左传》相衔接的,因为左传最后一段叙智伯的事,而通鉴从魏、赵、韩初命为诸侯叙起,也正是智氏被灭的结果。
虽然中间还差七十几年,事实却是一贯下来的。
所以也可以说《通鉴》是继《左传》而起的一部重要史籍。
这部著作是汇合当时第一流史学家的智慧能力,费十九年不断努力的光阴而完成的。
成书以后,又经许多学者钻研讨论,给后来读史的人不少便利。
上面所说编年史的要求,从此可以满足了。
五、创作背景赵武灵王改革赵国东北同东胡相接,北面同匈奴相邻,西北又同林胡和楼烦接壤。
这些都是游牧部族,他们经常以骑兵侵扰赵国,破坏赵国边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为加强边防,公元前三○七年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鈎,戴着插有貂尾或鸟羽的武冠,穿皮靴,藉以发展骑兵,训练在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
虽然这场改革侧重于军事方面,实际上就是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这时肥义等大臣是改革的支持者,贵族公子成、赵文、赵燕等人是反对者。
公子成认为不该“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赵文认为“衣服有常,礼之制也”;赵造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俗而动”。
赵武灵王驳斥了这些谬论,说:“理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战略策?赵策二》)。
后来赵在攻取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之后,把它改为“骑邑”,用来训练骑兵,牛赞又出来反对,声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
变籍则乱,失经则弱”;赵武灵王当即加以驳斥,指出“古今异利,远近异用”,“今重甲修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战国策?赵策二》)。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是逐步推广的,先是以身作则,推广于家族中和朝廷上,再推广到官府中和军队中。
赵武灵王严厉驳斥了贵族中原有守旧的思想,从而提倡革新进取的政策。
胡服是胡人便于骑射的服装,推行胡服是为了学习胡人骑射的战斗技术,从而增强赵国的兵力。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亲自带头集中精力来进行的,是有计划而亲自逐步贯彻的。
他不但攻取中山和攻略胡地,藉此扩大领土,而且使这些游牧部族服从;并且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骑兵,藉以增强兵力,使赵国从此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之一。
公元前三○七年赵攻中山到房子(今河北高邑西),次年攻中山到宁葭(河北石家庄西北),西略胡地到榆中,“林胡王献马”,由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榆中在秦上郡之北,北河以南,今陕西榆林以北地区,原为林胡游牧地区,因有广大的榆柳之林而得名,林胡这个部族就因游居在榆中而得名。
“林胡王献马”,就是表示从此归属于赵国。
“代相赵固主胡”,就是从此由赵固兼管这个林胡部族,“致其兵”就是收编林胡的军队。
公元前三○五年赵大举攻中山,由武灵王亲率右、左、中三军,并由牛翦率车骑,赵希统率林胡和代的军队,会合于曲阳(今河北曲阳西北),向北攻到恒山的华阳,向南攻到石邑、封龙(今石家庄西南)、鄗(今高邑东)等地。
次年攻取了榆中以北黄河上游河宗氏和休溷诸貉之地,设置了九原郡和云中郡。
“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命将军、大夫、適(嫡)子、戍吏皆貉服”(《水经?河水注》引《纪年》魏襄王十七年,《今本竹书纪年》“戍”改作“代”,“貉”改作“貂”)。
因为这一带居住民是貉族,因而穿貉服。
貉服和胡服大概是大同小异的。
公元前三○三年又攻中山,攘地北至燕,西至云中、九原。
公元前二九七年赵武灵王巡行新得之地,“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就是收编了楼烦的军队。
次年中山灭亡,迁其君于虏施(今陕西榆林南)。
赵武灵王不但推行了胡服骑射,攻取得大片胡地和中山土地,而且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军队,因而军事力量大为加强。
六、课文讲解1.课文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时代转变为骑战时代的重要一页,并且对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服饰制度的演变、思想文化的变革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段历史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故事情节性强,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佳作。
本文是从《资治通鉴》中节选而来,所以文章的开头并没有多少事件的背景,请参考上文的创作背景详细了解一下。
文章先从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谈起,对赵武灵王带兵打仗的踪迹描述了一下,从这些地名来看,主要是从东北打到北方,再到西北,这一片地方主要在河北、山西、内蒙、陕西一带,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时被称作“胡地”。
赵武灵王应该是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认识到了胡服骑射的战斗力,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第一自然段等于是交待了胡服骑射在实践方面的由来。
第二自然段是整个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通过赵武灵王及其使者与王叔公子成之间的论战展开。
课文的大部分都是对话,且富含感情色彩,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赵武灵王的形象是一个智慧的有谋略的君王形象,他为了推行改革,先把公关对象放在了大臣之首王叔公子成身上,他认为“从政先信于贵”,所以先从尊贵的王叔入手,想先说服他,以为国人提供一个示范。
但是他又是很讲究策略的,他并没有直接去找公子成,而是先派使者去探听公子成的看法,等掌握了公子成的意图之后,他才亲自登门拜访,用过去先王受过的耻辱来激励公子成,使得公子成接受了自己的意见。
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计谋深沉、雄才大略的君王形象。
此外,本文采取的对话体是古代历史散文经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常常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互相论辩,在正反两方面的叙述中,阐明事情的由来、利害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立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的作用。
2.译文:赵武灵王向北攻占中山国的土地,到了房子一带,接着到了代地,又往北到了很远的地方,往西到了黄河,登上黄华山的山顶。
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量把胡人的服装和骑射技术教给百姓,他说:“愚蠢的人所嘲笑的东西,贤明的人反而注意它。
即使所有的世人都笑话我,胡人的土地、中山国,我一定要占有它们!”于是就改穿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