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震灾害损失的统计

合集下载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解读(一)——统计范围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解读(一)——统计范围
04 02 00
赤潮灾害 其他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植物病虫害
疫 病 灾 害 鼠害
暂 不 适 用 暂 不 适 用
暂不适用
暂 不 适 用
类损 失均 要求 按 照 “ 在地 统 计 ”的原
则填报 。
0 4 0 3 0 0 0 4 0 4 0 0 0 4 0 5 0 0 0 4 0 6 0 0 0 4 9 9 0 0 0 5 0 0 0 0 0 5 0 1 0 0
表1 《 统计制度 》的灾种适用范围
海冰 灾 害、赤潮 灾害 ,以及 一些 生物 灾害 和生 态环 境 灾害等 ,则 因为 其造 成的 损失 类型 、程度 等 与前 述几 种灾 害有较大差 异而暂不适用 ( 见袁 1 )。
豳翻
0 1 0 0 0 0
01 01 O 0
气象水文灾害
干 旱 灾 害 洪 涝 灾 害 台 风 灾 害 洪 涝 灾 害 暂 不 适 用
适 用
0 1 0 2 0 0
0 1 0 3 0 0
0 l 0 4 0 0
台风灾害


暴雨灾害
大 风 灾 害 台 风 、洪 涝 灾害 部分适用 , 尤 其 是 多 灾 种 的 共 同影 响
0 5 0 4 0 0 0 5 9 9 0 0
体, 不论其 行政 隶属关 系、 所有 制性质 、
其他生态环境 灾害
海 浪 灾 害 海 冰 灾 害 海 啸 灾 害 海 啸 灾 害
部分适用 .需据具体情况分析
文化 遗产 、资源 与环 境 的受 灾情况 只 统计数量 ,不计经济损 失 ( 见表 2 )。
0 3 0 l O 0
0 3 0 2 0 0

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统计

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统计

2002年,欧洲两次遭遇洪水袭击,造成32亿美元的损失。

袭击美国的龙卷风造成的损失达15亿美元。

席卷加勒比海和美国的“莉莉”飓风,导致损失6.5亿.洲南部和中部严重缺水,美国有37%的地区遭受严重旱灾。

印度和尼日尔则水、旱灾害同时发生,印度的酷热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

导致人员伤亡最严重的灾害是3月份在阿富汗北部发生的地震,共2000人死亡。

2003年,全球有超过5万人被地震、洪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夺去生命。

其中,2月在中国新疆伽师-巴楚发生的里氏6.8级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及重大财产损失;5月在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的里氏6.2级强烈地震造成近2300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12月在伊朗克尔曼省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至少造成3万人死亡,5万多人受伤。

2004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数为366件,死亡人数约32万人。

2005年,2月份发生在巴基斯坦的大雨、泥石流和雪崩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2030人。

3月份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2600人。

7月份发生在印度的水灾和山体滑坡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1150人。

8月份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和巴哈马群岛的“卡特里娜”飓风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1193人。

9月份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和古巴的“丽塔”飓风共造成经济损失100亿美元。

10月份发生在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的地震、余震及山体滑坡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87000人。

10月份发生在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斯坦”飓风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1600人。

2006年,据联合国网站报道,统计显示,在2006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包括226次洪水,66次风暴和30次极端气温灾害,丧生人数是21342人。

平均每天至少一场天灾2万多人死亡。

2007年,11月15日孟加拉国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同样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时速高达100多英里的风暴将电线刮断,把树木连根拔起,并将大量房屋吹倒。

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统计与分析

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统计与分析

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统计与分析地震是一种地壳发生破裂或者地壳内部构造发生变动所造成的自然灾害现象。

地震的发生常常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其中人员伤亡情况是衡量地震灾害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地震对人们的影响,为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一、人员伤亡统计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情况常常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历史记录和统计数据,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死亡:地震引起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土石流等情况,导致人员被压埋、被困、遭受重创甚至死亡。

2. 受伤:地震引发的震源破坏和次生地质灾害,使人员受伤、多发外伤、骨折等。

3. 失踪:地震后,受灾地区通讯中断、交通中断等情况下,部分人员可能失踪,家属无法联系。

4. 疏散:地震造成的恐慌情绪、建筑物受损等情况下,人员被紧急疏散,可能会出现失散情况。

二、人员伤亡分析对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制定更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1. 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与地震强度密切相关。

通常来说,地震强度越大,引发的次生灾害越多,人员伤亡情况也相对严重。

2. 建筑物的韧性和抗震性是影响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抗震设防不足、建筑结构脆弱的地区,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倒塌引发的人员伤亡较多。

3. 灾后救援和抢险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降低人员伤亡有着决定性作用。

快速、有序的救援行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提高生存率。

4. 人员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是影响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震灾害中,人员应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行动,积极自救自护。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

通过对人员伤亡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震的危害性,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

在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应加强地震风险评估、加强建筑抗震设防、提高公众应急意识等方面的工作,以有效应对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灾情数据统计基础

自然灾害灾情数据统计基础
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数据透明度
加强公众对灾情数据的认知和参与度,推动政府和相关组织公开更多 灾情数据,提高数据透明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
数据完整性
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覆盖了所有需要统 计的区域和时间段。
数据准确性
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数据,核实数据的准确 性,确保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数据可靠性
分析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判断是否存在虚假 或夸大成分。
数据及时性
评估数据更新的频率和时效性,确保数据能 够反映最新灾情动态。
04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获取灾 区影像数据,包括光学和雷达遥感等。
群众上报
鼓励受灾群众主动上报灾情,提供房 屋、财产等损失情况。
地面调查
组织专业人员对灾区进行实地调查, 收集灾情信息,包括房屋、道路、桥 梁等基础设施受损情况。
媒体报道
收集主流媒体对灾情的报道,获取相 关信息。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标准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提高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比性。
研发新一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精 准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灾情数据共享,提高全球灾害应对 能力。
自然灾害灾情数据统计基础
目录
• 引言 • 自然灾害概述 • 灾情数据统计方法 • 灾情数据的应用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自然灾害是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 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地震数据总结报告范文

地震数据总结报告范文

一、报告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质活动加剧,地震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发生规律,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本报告对近年来地震数据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涉及地震数据来源于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地震目录,数据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22年。

三、地震数据统计1. 地震数量2010年至2022年,全球共发生地震事件约150万次,其中,3级以上地震约8万次,7级以上地震约300次。

2. 地震震级分布从地震震级分布来看,3级以下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9.8%,3级以上地震占0.2%。

其中,3级至5.9级地震占3级以上地震总数的99.6%,6级以上地震占0.4%。

3. 地震分布地区地震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其中,亚洲地区地震数量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60%;其次为南美洲、北美、欧洲和非洲地区。

4. 地震死亡人数2010年至2022年,全球地震共造成约10万人死亡。

其中,亚洲地区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死亡总数的70%;其次为南美洲、北美、欧洲和非洲地区。

四、地震特点分析1. 地震频发区全球地震频发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东非裂谷带等地区。

2. 地震季节性从地震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地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通常,地震活动在春末至夏初达到高峰,而在冬季相对较少。

3. 地震强度近年来,地震强度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7级以上地震的数量有所增加。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1)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区域性、季节性和强度上升趋势。

(2)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 建议(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

(2)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3)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4)加大地震科研投入,推动地震科学技术的进步。

世界百年大地震一览

世界百年大地震一览

近年世界大地震一览1、2011年2月新西兰发生6.3级地震。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受损,城市遭受重创。

2、2010年4月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

3、2010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802人死亡,近2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4、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

海地政府统计的数据显示,海地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48多万人流离失所,370多万人受灾。

5、2009年5月洪都拉斯里氏7.1级地震。

2009年5月28日,洪都拉斯北部海域发生7.1级地震,8人死亡,数千房屋倒塌,近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亿美元。

6、2009年4月意大利发生5.8级地震。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罗马以东拉奎拉发生5.8级地震,近300人死亡,约6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严重。

7、2008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强震。

2008年10月5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吉中边境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72人死亡。

8、2008年10月巴基斯坦连续两次强震。

2008年10月29日,巴基斯坦奎达市附近连续两次地震,第一次震级5.0级,第二次6.5级,300人死亡,3.56万人受伤。

9、2008年5月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截至当年9月25日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10、2007年7月日本中部发生6.9级地震。

2007年7月16日,日本中部地区发生里氏6.9级地震,造成新潟、长野、富山三县9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11、2007年4月所罗门群岛8级地震。

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至少两个村落严重受灾,近20人死亡,多人失踪。

12、2007年3月日本石川县7.1级地震。

世界地震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地震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00年来,世界地震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0091061126地震,是指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对地震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地震的原理和防灾减灾措施。

一、发生时间、地点、强度及影响范围和各次地震的损失(一)、2000年地震情况:2000年6月4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明古鲁省发生里氏7·9级地震。

(二)、2002年地震情况:2002年3月31日:台湾地区发生7.5级大地震 2002年3月31日14时52分(北京时间),在台湾以东海中(北纬24.4度,东经122.1度)发生里氏7.5级地震。

震中距离位于台湾岛东北的苏澳、南澳一带约30公里,距台北约90公里,距花莲约70公里。

地震波及台北、台中、台东,花莲、宜兰等地出现灾情。

截至昨晚,最新的数据显示,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256人受伤,另有160多人被从倒塌的房屋中救出。

(三)、2003年地震情况:2月24日,中国新疆伽师巴楚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5月1日,土耳其东部宾格尔省发生里氏6.4级强烈地震,造成176人死亡、600多人受伤,近1200座建筑物受损。

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造成近2300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

其中9名中国员工遇难。

5月26日,日本本州岛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级强烈地震,造成145人受伤,450座房屋遭受程度不同的损坏。

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造成至少3万人死亡、5万多人受伤。

地震使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巴姆古城的70%住宅被夷为平地,有2500多年历史的著名砖体建筑巴姆古城堡在地震中基本坍塌。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及防灾减灾知识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及防灾减灾知识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及防灾减灾知识国际减灾日的设立及防灾减灾知识1. 引言国际减灾日是由联合国在2009年设立的一个国际性的纪念日,旨在提高全球范围内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并加强各国在预防和减少灾害方面的合作。

这一天的设立是为了向世界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共同努力,采取措施来保护人类和我们的星球免受灾害的影响。

2. 国际减灾日的背景和意义自然灾害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每年都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有超过2500起自然灾害发生,导致超过7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

这些灾害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等,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全球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设立国际减灾日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醒了人们关注灾害风险和应对能力的重要性。

它鼓励各国加强防灾和减灾的措施,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并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

只有通过全球共同合作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建立起一个安全、可持续的世界。

3. 防灾减灾的基本概念防灾和减灾是降低灾害风险的两个关键措施。

防灾主要是指通过预防措施和准备工作来减少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对人类的影响。

减灾则强调在灾害发生后,采取恢复和重建措施来降低灾害造成的伤害。

要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灾害的本质和特点。

不同类型的灾害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避到安全的位置,尽量避免被困或受伤。

而面对洪水,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防洪工作,包括加强堤防的建设和开展疏浚工作。

除了了解灾害的特点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预警系统,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教育等。

通过提前的准备和科学的防灾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的发生和对人类的影响。

4. 个人对防灾减灾的理解和观点防灾减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从个人和社区两个层面上共同努力,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做出贡献。

2023生活知识_自然灾害的知识

2023生活知识_自然灾害的知识

2023自然灾害的知识自然灾害的一般知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台风、冰雹、霜冻、病虫鼠草等灾害的袭击,地震灾害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播种面积)400万至4700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

再加上其它方面的损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00-500亿元人民币,大灾年份损失更加严重,1991年夏季仅江淮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亿元。

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对人类构成威胁最大的是地震灾害。

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死于地震灾害的人数占死于各种自然灾害总人数的58%。

一、地震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陆地上的7级以上地震,30%左右发生在中国。

中国除贵州、浙江省外,各省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其中发生过7级以上强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有19个。

全国7级以上高烈度区的面积达3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2%。

全国45%的大中城市位于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的高烈度区。

本世纪我国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80次,仅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就发生7级以上强震34次,这些大地震在时间上往往形成高潮与低潮相交替的活动格局。

本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个强震活动高潮,每个高潮期都持续十年左右,期间发生10多次7级以上强震,乃至发生一、二次8级左右大地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是我国大陆地区的第五个地震活动高潮期。

据历史记载,我国已发生过19次8级以上大地震,其中2次发生在台湾,17次发生在大陆。

本世纪以来,全球仅发生了3次8.5级以上特大地震,其中有两次是发生在中国(1920年宁夏海原8.6级地震和1950年西藏察隅8.6级地震,另一次是1960年智利8.5级地震)。

由于我国的地震属大陆板内型地震,一般震源都比较浅,在东部地区一般震源深15至20公里。

由于震源浅,人口稠密,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差,因此造成的危害特别严重,也就是说,我国东部地区如果发生一个6级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可能比西部地区发生一个7级地震的损失还要大。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解读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解读
分散安置人口:指由政府安排安置在分散搭建的帐篷、 指定的临时居住场所等地点,或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安置的 紧急转移安置人员数量。
2021/7/20
14
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
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指一次灾害过程后,住房未受到 严重破坏、不需要转移安置,但因灾造成当下吃穿用等发生 困难,不能维持正常生活,需要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人员数 量(含非常住人口)。主要包括以下6种情形: ① 因灾造成口粮、衣被和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毁坏、灭失,无
间内严重受伤,但是由于伤势过重,长期治疗无效而死亡 的人员。( × )
2021/7/20
10
因灾死亡人口
因灾死亡人口
✓ 统计因灾死亡人口时应包括本行政区域内非常住 人口。
✓ 一旦发现因灾死亡人员,需立即了解掌握该人员 的基本情况和死亡原因,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 账》。
因灾死亡人口反映了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及一些不可
一般损坏房屋
一般损坏房屋:指因灾导致房屋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 部分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需一般修理,采 取安全措施后可继续使用的房屋间数。以自然间为计算单位; 因灾遭受损坏,需进行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继续使 用的牧区帐篷,每顶按3间计算。
一般损坏农房:指因灾一般损坏的农村住房。
12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指因自然灾害造成不能在现有住房 中居住,需由政府进行安置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人员数量 (包括非常住人口)。 包括受自然灾害袭击导致房屋倒塌、严重损坏(含应急期
间未经安全鉴定的其他损房)造成无房可住的人员; 或受自然灾害风险影响,由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区域,不
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
✓ 农作物受灾面积主要反映的是受到灾害影响的农作物的范 围。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解读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解读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公布日期】2024.04.29•【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解读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印发新修订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以下简称两项统计制度),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修订两项统计制度的背景是什么?《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于1993年颁布实施,是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制度基础。

自然灾害发生后,省、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及乡镇(街道)、村(社区)灾害信息员等依照该制度组织开展灾情统计报送,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掌握灾害损失情况,及时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于2014年颁布实施,主要针对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需要组织开展国家层面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情况。

该制度为近年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京津冀严重暴雨洪涝灾害以及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等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

自颁布实施以来,两项统计制度已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灾情管理工作效能,不断适应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结合灾情管理工作实际,在充分吸收借鉴各地实践经验做法,并广泛征求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和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对两项统计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并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后印发实施。

二、两项统计制度主要修订哪些内容?两项统计制度包括总说明、统计表等主要部分。

总说明明确了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统计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组织实施、报送要求、统计资料公布与统计信息共享等内容。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表汇总.docx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表汇总.docx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与灾害相关的各类数据是进行灾害预测、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等工作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和部门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非常重视,纷纷启动数据库建设项目,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灾害数据库建设工作。

据统计,网上可检索到的灾害数据库就有40个,国外组织机构建设和维护的灾害数据库有26个,中国有14个(刘耀龙等,2008)。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特别重视灾害数据库建设及灾害数据信息共享,已建成的灾害数据库一般都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

表1列出了15个国外主要的灾害数据库,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欧盟(EU)、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组织建设的各类灾害数据库(含全球性的或本国内的)。

美国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贡献甚大,不仅建成了全球性的综合灾害数据库,还建成了包括海啸、地震等在内的各类专题灾害数据库。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灾害数据库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数据共享的需要,在数量、可访问性到记录灾害种类(复合灾害群)、检索条件及查询结果等的设计上均有利于灾害信息在本国及国际范围的流通与共享,灾害数据库建设较为规范,灾害数据信息共享程度高。

从互联网上可以查到,我国已建成一批灾害数据库,但是这些数据库中灾害数据的标准不统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广泛性有待商榷,数据管理范式,包括灾害特征类、字段名称、对应数据类型等规范的确定、典型的关系数据库结构应用与国际同类数据库不一致,互访与接轨中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难以实现有效共享。

并且,已建成并在网上发布的这些灾害数据库一般是依托某个项目进行,数据的后续更新和维护不及时,甚至某些数据库中的数据截止某个时间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表2列出了国内8个主要灾害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其中大部分在线发布的数据已不再更新。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周怀东曾建议,我国应建立一个地震灾害的数据库,对灾后环境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称“数据库的建立对今后发生类似灾害时的预警预报很有帮助”。

2007年世界灾害地震综述

2007年世界灾害地震综述
07 .4次 ) 。 1 2 地 震 总 强 度 .
2 东 亚 灾 情 最 重 , 美 洲 次 之 南
印度尼西 亚发 生地 震 3次 , 中苏 门答 其
腊 南部 海 沟 水 域 发 生 两 次 ≥8巨 大 地 震 ( 1 表 ,表 中 的地 震 参 数 根据 中 国 地 震 台 网 观 测报 告资 料 和美 国 N I 子 邮件 。地 震 EC电 灾情 根 据外 电报 导 。用 国 际 时一 T ) U C ,所 幸 灾 情不 重 ( 6死 , 4 1 2 0伤 ) 。
以地 震 ( ) 量 表 示 ,单 位 取 1 J 波 能 O 。 全 年 ≥6级地震 释 放 能量 总 计 大约 8 . 9 9× 1 J 是 过 去百年 期 间年平 均 3 . O , 5 5×1 J 0 的 2 5倍 。 . 10 9 0至 2 0 0 0年期 间全 世界地 震能 量 总
关键词 2 0 ; 球 地 震 灾 害 ; 球 地 震 活 动 水 平 07 全 全
P 1 . 359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 分 类 号
1 地震 次数 和地震 总强度均非 常大于
往 年
1 1 地震 次数 .
合约 为 35 7×1 J 在 29 0×1 ~ 7 4 0 ( 2 0 4 14
与往 年 比较 ,1 5 9 0至 19 9 9年 5 O年 期
因为 10 9 0至 14 9 9年期 间 , 纪初 的世 世 界 台 网检 测 能 力 有 限 ,“ 战 ” “ 战 ” 一 和 二 欧
洲 和亚洲 等地 区部 分地 震 台站 中断观测 ,以
致 资料 缺失 , 不作 为统计 对 比标准 。后 5 O年 的世 界地 震观 测 比较稳 定 。
海地 区先后 各 1次 。其 中秘 鲁地 震 3 7人 死 3 亡,2 8 7人 受 伤 ,是今 年地 震 死 亡 人 数 最 多 的 1 , 经济 损失 与 日本相 比很 轻 。智 利 次 但 北 部地震 灾情 不太 严重 ,但 因地 震 的轻 度 破 坏 , 时导致 世界 铜 的期货 市场 波动 。 一

2002年全世界灾害性地震综述

2002年全世界灾害性地震综述

2002年全世界灾害性地震综述李卫平;王科英;赵荣国【摘要】2002年全球地震活动水平属中等偏低,地震灾情比往年要轻.全年地震共造成1 795人死亡,5 363人受伤,经济损失约7.1亿美元,与2001年基本相同.上半年地震灾情明显重于下半年.【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03(000)002【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2002年;全世界灾害性地震;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作者】李卫平;王科英;赵荣国【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1 2002年全球地震活动水平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信息中心的互联网数据,2002年1~12月,全球共发生M≥6地震146次,比最近10年(1990~2000)期间的年平均数153次偏低,比近100年来(1900~1999)的年平均数126次偏高;其中M≥7的地震14次,比最近10年的年平均数18次偏低,与近100年来的年平均数14次相同。

2002年发生M≥8地震1次,与往年的年均1次相同。

基于以上的这些统计和比较,看来2002年全球地震活动水平应属于中等偏低。

2 2002年地震灾情总览2002年全世界共发生灾害地震20次,其中较大的灾害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0人)有9次。

2002年全世界震灾伤亡的总人数约7 160人,其中死亡约1 795人,伤约5 363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1亿美元。

死亡超过100人的灾害地震有3次,其中有2次发生在阿富汗:一次是3月3日发生在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的7.2级地震,造成至少150人死亡,200人受伤;另一次是3月25日发生在阿富汗巴格兰省纳赫林地区的6.0级地震,造成800~1 200人死亡,至少2 000人受伤,3万人无家可归。

还有一次死亡超过100人的灾害地震是6月22日发生在伊朗加兹温省和哈马丹省接壤地区的6.3级地震,造成223人死亡,1 200人受伤。

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前十大地震

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前十大地震

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前十大地震地震,是一种令人畏惧的自然力量,它能在瞬间摧毁城市,夺走无数生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以下为大家介绍世界地震历史排行榜上的前十大地震。

第十位:1906 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06 年 4 月 18 日清晨 5 点 12 分左右,美国旧金山发生了 78 级大地震。

地震导致旧金山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火灾,使得城市的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

许多建筑倒塌,道路断裂,人员伤亡惨重。

这次地震及后续的火灾造成了约 3000 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也促使了美国在建筑规范和抗震设计方面的改进。

第九位:1939 年土耳其埃尔津詹大地震1939 年 12 月 27 日,土耳其东部的埃尔津詹发生了 80 级大地震。

地震造成了约 32700 人死亡,众多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由于当时的救援和重建能力有限,许多幸存者在寒冬中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第八位:1923 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23 年 9 月 1 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 79 级大地震。

这次地震引发了巨大的火灾,东京、横滨等地几乎被烧成了废墟。

据统计,约1428 万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200 多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还导致了霍乱等传染病的流行,给日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第七位:1976 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76 年 7 月 28 日 3 时 42 分 538 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 78 级大地震。

短短 23 秒的时间,唐山被夷为平地。

这场地震造成 24 万多人死亡,16 万多人重伤,是 20 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后,中国在抗震救灾和城市重建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座新的唐山在废墟上崛起。

第六位:2004 年印度洋大地震及海啸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发生了 91 级至 93 级的大地震。

这次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等。

据统计,这次灾难造成了约 226 万人死亡,是近 200 多年来最严重的海啸灾难。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的国际比较(三)——基于国外知名HAZUS-MH、EMA-DLA、ECL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的国际比较(三)——基于国外知名HAZUS-MH、EMA-DLA、ECL

fIAZt- Ⅵl1系统 址 炎 联 邦 』、 急 灾 政 策 卡IJ上 地 利 』lJ力 案 、上 地 划 它 、 l萄川 、公 筑 /之

管 (FEMA,h!t i c)i、n l l'merge ̄1(,y 以及 筑 标 准 等 ,制 定 l、 急 响 应 汁 后 行 足 指 I J’ 或 … 的 火 ,
¨ {然 科 学 、 。 和 :{s技 受 灾物 资 和I矢院床 他 求 等 。
合 … {、_,.J {fl】nl】勒 【匕 }}I.川 ”
术 , 埘洪 水 、 飕 地 震 的 物 川 破
2. MA 1)1 A
会 )于 2003"1-捉 …的 “火 的
坏 、 济 火和社 会 III;iJ进 评 价 。
的 称 , 【!『J_炎 永 彩灾 种 评 系 分忻 仃 叮能受 剑 火 ! 冲 . 的地 ,
l{.ECI A(、
统 。 系统 建 (;I 综 合平 台 , 提 供 火和 伤 亡的 伙 速 报 , 确 定
l C1 A 系 统 怂 【f1【 N/ l L、I A(’(iI
- 王 曦 周 洪 建
系统概 况
通 过 洪 水 的 半 均 火 分 析 , 提 供 量 损 l, 夫 , 0 可 J¨货 l 撕 :l J(或
报 告
。 灾 害 发 ,} , 使 片j该 可 呕 的 )损 火, 他 J J 、 j
1.1IAZ[ S MH
幞 块 t,¨ 助 收 府 和 仃 部 门 制 定 减 础 设 施 fll农 、 中 义分 为 f{=
史 资料 分忻 等 多种 力 法 ,从 幽家 、 血 接 干¨父 的 损 ,大, , 洪 水 或 人 』、 急 处 的额 外 化 货, 1 资 收 入 降

1900年以来的最大地震统计

1900年以来的最大地震统计

1900年以来的最大地震统计从2008年至今全世界发生了三次骇人听闻的大地震从2008年至今,全世界发生了三次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它们分别是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汶川大地震,遇难人数69277人,发生于2009年1月12日的海地大地震,遇难人数20万左右,以及发生于2010年2月27日的智利大地震,截止目前,已有700多人遇难,但从地震破坏的惨烈程度来看,遇难人数将会继续上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 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2010年2月27日14:34(智利)“比较汶川、海地、智利三次地震,都发生在月圆前后,发现规律了吗?”网上一位网友提出,月亮引力与地震有很大关系,“月亮离地球越近,看起来也就越大,月亮离地球越近,两者之间的引力也就越大,就像两块磁铁。

而月圆之夜,更容易引起潮汐,导致地震、火山爆发、动物烦躁等现象。

”对此,昨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王云飞也认为“此说”有道理:仔细研究每次地震发生时间就会发现,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初一或者十五。

“这是因为,农历初一和十五,月亮和地球在同一直线上,这时候月亮和地球是最亲密的时刻,但造成了一个后果,月亮的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地球的潜能。

导致地壳能量在这个时候被释放出来,从而导致了地球的某个部位就发生地震了。

” 古今中外许多大地震都发生在夜间。

1300年-1976年的600多年间,中国发生的29次特大地震,有21次发生在夜晚,占72%;1990年-2000年全球有重大伤亡破坏的8次大地震中,有7次发生在夜晚,占87%。

据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统计,全球6级以上的强震平均每年近200次,7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20次,8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