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09T10:50:22.22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朱吉翠

[导读] 且输注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从套管内输入。

朱吉翠(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562400)

在新生儿疾病的诊治中,静脉输液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也是促进新生儿疾病患者康复的主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在接受药物治疗及摄入营养物质时,从静脉供给是必需途径。在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型输液工具—静脉留置针的出现和使用,不仅给我们护理工作者进行护理操作带来了简便,也给患儿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为临床及时用药、随时调整用药提供了方便,同时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配合治疗,促进康复。近些年来,我科引进并大量使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提高了我们护理工作效率,为观察病情赢得了时间。不但避免了每天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不安,而且也为临床随时用药提供了方便,并得到了众多患儿家属的好评。由于该留置针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性小,痛苦轻,还可随血管性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外,使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儿及家属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等优点;因此深为广大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所接受。当然,在临床实践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长期置管,对静脉血管较细,皮肤薄嫩的新生儿,加之静脉高营养药物的输入,往往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程序是:洗净双手,遵医嘱先按无菌操作配制患儿所需药液,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旁,有家属时向其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检查并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连接到一次性输液器针头上,用胶布固定针头,排尽空气待用。选择血管,尽量选择粗、直且弹性好、避开静脉窦的血管。常规使用2%碘酒消毒1 次、用75%酒精棉签脱碘2 次穿刺部位的皮肤,其消毒范围应在8厘米以上,待干后操作者再次排尽空气,用拇指与食指夹持留置针针翼,与皮肤呈15 至30 度角进针,见回血后放平留置针顺势进针或见回血后在往前进针的同时往后退针芯,确认滴流通畅后,将软管部分全部送入血管,若疑有污染可能,则再次用消毒液消毒皮肤待干,用透明敷贴固定,注明穿刺日期、操作者姓名即可。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的发生也是越来越多了。从我科近些年来的使用情况看,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是液体渗漏引起局部皮肤红肿,输入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导致局部皮肤破溃,甚至坏死。其次是静脉炎也会发生。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做好预防的同时,必须加强护理。

首先,在置管前应将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病儿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肢体及其它穿刺部位过度活动,同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病儿痛苦。

最后,要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除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外,穿刺部位的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酒、酒精棉签消毒1~2次。在输液过程中,需注意滴流的通畅,防止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而滴注过慢又影响疗效,严防液体滴空导致空气柱塞等。特别是对于应用输液泵控制滴速的病儿,应确保输液针头在血管内,局部皮肤无红肿,液体无渗漏。

我科对千余例病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疾病以来,对医、护、患三方来说,无疑都是利大于弊,尤其在实施整体护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时代,我们不愧将它称为“护理好帮手”。

现将本人的一些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1 并发症的发生与护理对策: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容易发生下列几种并发症:

①液体渗漏。由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小,固定不牢,加之病儿躁动不合作,或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我们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有家属时应向其交待细心照看病儿,勿使穿刺留置针肢体或头部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同时还应注意穿刺部位上方的衣服不得过紧,以免阻断血液循环,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发现液体导致皮肤肿胀或坏死,应及时拔针,给予相应处理,应用95%或75%酒精湿敷消肿,用酚妥拉明湿敷改善循环,出现皮肤破损时,可外用银尔爽、百多邦、雷弗奴尔溶液等喷洒或涂擦。

②静脉炎。为较常发生的一类,其原因有化学性及感染性两种,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血管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我们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高浓度药液、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③导管阻塞。通常与输入静脉高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导管脱出、打折、封管液选择不当或病儿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我们护理人员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该类药物治疗疾病时,应当正确封管即采用正压封管,穿刺时尽量将软管部分送入血管,用敷贴平整固定牢靠,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宜的封管液和量。推注速度应越慢越好。封管肝素钠生理盐水浓度通常为2.5u~10 u/ml,推注量一般以3~5 ml 为宜。因为肝素可抑制纤维蛋白及凝血酶形成,保持套管的通畅。若有肝素禁忌症的病儿,可选用生理盐水溶液直接封管,具有经济价廉、应用范围广、不需配液、免受污染、保留时间达6~8小时等优点。同时有避免肝素的配伍禁忌及肝素具有的过敏现象等副作用,为临床常用。

④皮下气肿。是由于穿刺及置管操作不够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静脉留置针刺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气肿。因此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在穿刺时做到轻、稳、准。要掌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以避免和减少皮下气肿的发生。

⑤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长期卧床病情危重的病儿,多次反复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促成血栓形成的因素。因此为了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我们在穿刺时应该选择粗直静脉,尽量选择前额正中、颞浅、耳后、手背、大隐静脉等较粗直的血管,要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但对于肢端活动度差的患儿,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在推注冲管液体时,禁止将导管内的残留血液注入机体,以免形成血栓。

2 造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穿刺时角度过大,穿透了血管;二是见回血后没有压低角度进针,使留置针套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