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根》教学案例
《算术平方根》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算术平方根教学案例【案例背景】一、教材分析:《算术平方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三章第一节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重点结合实际问题情景认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意义,能够对算术平方根进行符号表示,能够利用概念的本质探获求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方法,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性质。
本节共三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从学生熟悉的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已知面积探求边长的问题,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
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又可以渗透化归思想(将求算术平方根的运算转化为求幂底数的运算)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平方根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经历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数与代数知识的学习,知道有理数刻画现实问题的局限性,具有乘方有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理解乘方运算的本质,对加减、乘除运算的互逆关系有了明晰的认识,拥有计算正方形等几何图形面积的技能,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的经验,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探索等活动中,获得对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特点的认识情感与态度目标:1.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其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再用数学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难点:让学生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从具体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
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教案(第二课时)-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6.2平方根(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方根、开平方的概念.2.明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3.进一步明确平方与开平方是互逆的运算关系.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方根概念的构成过程,让先生不仅掌握概念,而且进步和巩固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2.培养先生求同与求异的思想,经过比较进步考虑成绩、辨析成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的精神.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平方根开、平方根的概念.2.了解开方与乘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3.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难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2.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平方根的运算.三.学习方法:自主 合作 探求四.学习过程设计检查先生完成情况(:教师经行抽查,找出典型的成绩经行讲解)(一).自学范围:请自学教材第3页至第5页;(二).知识回顾:1. 64.0的算术平方根是 ;16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2)6( ;=971(二)算术平方根的平方:(1) 的平方等于3; (2)比较大小:32与23;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平方根包含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的一种.2.只需非负数才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3. 0的平方根是0,算术平方根也是0.区别:1.个数不同: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但只需一个算术平方根.2.表示法不同:平方根表示为 a ± ,而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3-②25的平方根是5;③-36的平方根是-6;④平方根等于0的数是0;⑤64的平方根是8.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的平方根是0 (B)22-的平方根是2±(C)非负数的平方根是互为相反数 (D)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必然大于这个数的相反数3. 已知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则该自然数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C) a2+14. 指出以下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4 (2)1645. 面积为9的正方形,边长=;面积为7的正方形,边长=;6.比较大小:8313-与81本节小结先生自主总结,先生畅谈本人的学习播种。
七年级数学下《平方根》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方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平方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他们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正方形的面积,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8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方根的概念。
同时,强调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3.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平方根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探究活动可以包括求一些数的平方根、比较不同数的平方根的大小等。
4.应用实践: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求一些实际问题中的平方根等。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与提升:总结平方根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通过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同时,注重实例教学,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PPT演示、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
同时,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1.1算术平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能够运用算术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3.了解算术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建筑设计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3.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一块土地的面积是36平方米,求它的边长。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数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首先,通过复习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接下来,运用数学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一系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最后,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爱,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算术平方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6.1平方根概念教学
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练习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4.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实例和练习题,方便学生观看和参与。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让学生总结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并给出实例进行说明,检查他们对方法的掌握程度。这种总结归纳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责任心。
5.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了解平方根的性质,能够运用平方根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解决一些与平方根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2.平方根的性质:讲解平方根的性质,如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实数平方根等,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
数学平方根在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案例
数学平方根在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案例作为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大多数高中数学课程中,平方根的教学都是要的,因为它是学习一些高等数学概念和应用的重要前提。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平方根在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案例一:高速公路的边坡设计边坡设计是建设高速公路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使用平方根概念来计算边坡的倾斜度和护坡的宽度。
我们可以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边坡,然后讲解如何计算它的倾斜度和护坡的宽度。
例如,一条高速公路的边坡是100米长,高度为10米,倾斜度为1:2。
这是指,边的宽度是20米,高度是10米。
学生可以使用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来计算边坡的倾斜度和护坡的宽度。
学生需要知道怎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如果边坡的倾斜度是1:2,那么可以将边坡分为三段:水平段、中间段和固定段。
学生需要计算每一段的长度和高度,然后使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
最后将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整个边坡的面积。
学生需要知道如何计算边坡的护坡宽度。
一般来说,护坡宽度至少要占到边坡高度的四分之一。
因此,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将边坡的高度除以4,然后再将倒数开根号,得到护坡宽度。
案例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在现代社会,建筑物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
防雷是建筑物安全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应用平方根的概念来计算建筑物的放电距离和防雷网的尺寸。
例如,一幢建筑物的高度是50米,需要设计一个防雷网。
那么学生可以使用平方根公式来计算防雷网的尺寸。
先计算建筑物的放电距离,即建筑物的高度的平方根。
然后将放电距离乘以2,即得到防雷网的尺寸。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防雷的基本知识,例如什么是避雷针、如何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
案例三:金融计算金融领域是平方根概念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应用平方根来计算复利和利率。
这个案例中包括单利和复利两种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平方根》教案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平方根》教案4一. 教材分析《平方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的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以及了解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方根的概念。
2.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3.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和实例。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进而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平方根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意义。
例如,求16的平方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数乘以自己等于16?学生可以通过试错法,找到16的平方根是4。
同时,讲解负数的平方根,以及无理数和有理数平方根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平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层次性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心得,大家共同总结出求平方根的步骤。
教案名称平方根
教案名称平方根教案名称:平方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及求解方法;2. 熟练运用平方根求解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白板、黑板笔;3. 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教师:同学们,请看这幢建筑,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教师:对,这是埃菲尔铁塔,它是法国巴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在建造这座铁塔的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计算铁塔的高度,请问他们会用到什么数学知识?学生:平方根。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平方根。
2. 讲解平方根的概念及求解方法教师:平方根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学生: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原数的平方根。
教师: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计算√16等于多少?(教师用黑板上的图示进行讲解,介绍平方根的计算方法)3. 平方根的运算练习教师:现在,请你们打开练习册第三页,完成下列习题。
(教师在黑板上做示范,学生们在练习册上完成习题)4. 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张三以8米每秒的速度向前跑了5秒钟,那么他共跑了多远的距离?学生:(思考)教师:对,我们可以用平方根来求解这个问题。
你们先尝试一下,然后我们一起讨论。
5. 拓展练习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打开练习册第四页,完成下列练习。
(学生们在练习册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6. 总结与反思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及求解方法,并且运用平方根解决了实际问题。
你们觉得这节课对你们有帮助吗?学生:有帮助。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体会和收获。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7. 课堂作业教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完成练习册第五页的作业,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掌握了平方根的概念及求解方法,并且成功运用平方根解决了实际问题。
《平方根》教案.doc
《平方根》教案.doc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我们探讨数学中的平方根概念及其运算。
主要内容包括:平方根的定义、平方根的性质、平方根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能根据概念解答有关问题。
2.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的平方根。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3.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2.导入问题法。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动手解决问题。
3.讲授法。
采取问题式讲授,将知识点和实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4.练习和讨论。
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问题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2.引出平方根学完上面的问题,我们会很容易想到,这个数是4。
我们称4是16的平方根。
平方根用符号√表示,可以写成√16 = 4。
同样的,√25 = 5,√36 = 6,√49 = 7,√64 = 8。
请大家发现它们之间的特征。
3.解读平方根(1)平方根是一个数。
因此,√16 = 4,中的4是16的平方根。
注意:平方根不一定是整数。
比如,√2就不是整数。
√4=2,-2 , √36 =6,-6说明:因为正数的平方和负数的平方都相同,所以一个数的平方根可以有两个,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但在数学中只有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称为该数的正平方根。
所以,√16 = 4,它的负平方根是-4。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说“16 的平方根是4”,不加说明的话,一般指正平方根。
(3)两个数的差的平方根,称作这两个数之间的距离。
任意两个数a和b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即|a - b|。
这可以从两数间的距离公式中得出:两点(x1,y1)和(x2,y2)之间的距离= √[(x2 - x1)² + (y2 - y1)²](4)奇数的平方一定是奇数,偶数的平方仍然是偶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教案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教案4一. 教材分析《平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平方根的概念、求平方根的方法以及平方根的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实数系统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学习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等概念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理解平方根的性质,能够运用平方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和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完全平方数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巩固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的应用,如在几何、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平方根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案例 《平方根》教学案例【区一等奖】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 际是紧密联系着的。
教学
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重点
教学
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想。
难点
教法 演示法 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具 小黑板 计算器
教学 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内容
设计 意 图
一、情境导入
情景导入,激发
(1) 3136 (2) 2 (精确到 0.001)
注意计算器的用法,指出计算器上显示的也只是近似值,
但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方便地求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
近似值. 例 3(课本 P43).
要注意学生是否弄清了题意;然后分析解题思路:能否
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就是要比较两个图形的边长,而由题意,
易知正方形的边长是 20 cm,所以只需求出长方形的边长,
二、导入新课:
1、 问题: 2 究竟有多大?
让学生思考讨论并估计大概有多大.由直观可知招大于 1
而小于 2,那么了 2 是 1 点几呢?(接下来由试验可得到平
方数最接近 2 的 1 位小数是 1.4,而平方数大于 2 且最接近的
1 位小数是 1.5, 2 大于 1.4 而小于 1.5......
关于 2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向学生详细说明.为
课题
6.1 平方根(2)
备课
马军
单位
梅河口市第四中学
教师
1、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被开方
知识与技能
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 律.
教学
2、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目标
过程与方法
2024年初中数学《平方根》教案
2024年初中数学《平方根》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包括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
学生能够掌握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并知道算术平方根和平方之间的基本关系。
学生能够应用平方根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活动,能够形成探究平方根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归纳、类比等方法,发现平方根的一些基本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平方的概念,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展示生活中的平方根应用实例,如计算面积、体积等,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归纳等方式,理解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3. 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教师讲解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求解平方根的过程。
学生自主练习求解不同数的平方根,包括完全平方数和非完全平方数。
开展小组合作,相互检查计算结果,纠正错误,总结计算方法。
4. 平方根的应用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如计算正方形的边长、求解方程等,引导学生运用平方根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并分享解题思路和过程。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5. 课堂小结与拓展总结平方根的学习要点,包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等。
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化学等。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和拓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平方根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辨析优秀教学案例
4.选取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2.学生通过总结,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为新课的学习做好过渡。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景,如面积、体积计算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实际意义。
2.设计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他们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兴趣。
3.通过图形、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算术平方根是一个非负实数的正平方根,它是一个实数,等于其自身的平方根。学生在学习平方根的概念后,可能会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产生混淆。因此,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对比和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基础的数学概念,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通过对比、实例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平方根”教学案例
“平方根”教学案例教学目的①掌握平方根的概念,明白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络和区别;②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了解开平方运算和乘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③培育先生的探求才干和归结效果的才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数的平方根。
难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联络与区别。
教学预备教员:有关平方根的历史资料。
教学设计教学进程设计意图说明思索归结,引入概念假设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先生思索并讨论,使先生明白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3和-3。
受前面知识的影响先生能够不易想到-3这个数,这时可提示先生,这里的这个数可以是正数。
留意〔-3〕2=9中括号的作用。
又如:x2=,那么x等于多少呢?使先生完成课本165页的填表练习。
给出平方根的概念:假设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假设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观察:课本165页中的图10.1-2。
图10.1-2中的两个图描画了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运算进程,提醒了开平方运算的实质。
让先生体验平方和开平方的互逆关系,并依据这个关系说出1,4,9的平方根。
留意:这阶段主要是让先生树立平方根的概念,先不引入平方根的符号,给出的数是完全平方数。
例1〔课本165页的例4〕求以下各数的平方根:〔1〕100;〔2〕;〔3〕0.25。
建议:教员要规范书写格式。
这个思索题是引入平方根概念的切入点,要让先生有充沛的时间停止思索和体验。
在等式中求出x的值,为填表做预备。
经过填表中的x的值,进一步加深对〝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等于同一个数〞的印象,为平方根的引入做预备。
教学中可以引导先生经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平方根发生开展的进程。
〔通常称为平方根。
在研讨有关n次方根的效果时,为使各次方根的说法协调起见,常采用二次方根的说法。
人教版七下第六章6.1.2平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2.总结平方根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判断一个数的平方根,并熟练运用平方根的性质进行计算。
3.总结平方根与乘方的关系:讲解平方根与乘方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与乘方的运算规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能否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否主动学习平方根知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例如,可以通过讲解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求长和宽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平方根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
1.平方根的概念:讲解平方根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平方根的性质:讲解平方根的性质,例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等。
3.平方根的计算:讲解如何判断一个数的平方根,并熟练运用平方根的性质进行计算。
4.平方根与乘方的关系:讲解平方根与乘方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与乘方的运算规律。
3.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毅力,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平方根的性质,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平方根的概念的理解,平方根的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问题解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方根》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方根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3.熟练掌握平方根的运算性质,如平方根的乘法、除法等。
4.了解平方根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基础题:求给定正数的平方根;
-提高题: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1.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平方根的概念。
2.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讲解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如使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估算方法等。
-结合实例,演示求平方根的过程,让学生跟着操作,加深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怎样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平方根的性质有哪些。
2.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并总结。
2.强调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节课结束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认为学生在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后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的内容。在教学前,我进行了学情分析,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但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熟悉。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了解平方根的性质,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运用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各种形式的平方根问题。
4.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引入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平方根的性质。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与平方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我提出了“什么是平方根?如何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的性质,如“一个数的平方根是正数还是负数?两个平方根是否相等?”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五)作业小结
6.1平方根(教案)
4.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掌握求平方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
5.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平方根的性质和应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方根的基本概念。平方根是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即另一个非负数b,使得b的平方等于a。平方根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几何图形的计算、物理学中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9平方单位,我们需要求解其边长。通过求解9的平方根,我们得到边长为3单位。这个案例展示了平方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平方根的课程后,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首先,我发现同学们在理解平方根的定义时,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在接触负数没有平方根这一概念时,显得有些困惑。我意识到,这里需要通过更直观的方式,比如数轴的展示,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平方根符号的理解。
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用简单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阐述平方根的求法,同学们对此反应良好。但是,我也注意到,当涉及到估算平方根的精确度时,部分同学还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估算方法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成果分享来看,同学们对于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信。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课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他们在掌握平方根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4.通过平方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的数学美感,激发对数学文化的探索欲望。
本章节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策略
a.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有哪些?
b.如何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根?
c.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平方根的知识。
3.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知识——平方根,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一起探索平方根的奥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平方根的定义,解释平方根的含义,如:“平方根是一个数乘以自己等于另一个数时,这个数叫做原数的平方根。”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如:4的平方根是2,因为2×2=4。
3.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反思与评价中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方根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理解开平方运算和乘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数的平方根。
教学难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引入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并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3和-3。
受前面知识的影响学生可能不易想到-3这个数,这时可提醒学生,这里的这个数可以是负数。
注意(-3)2=9中括号的作用。
又如:x2= 9,则x等于多少呢?
又如:x2= 9,则x等于多少呢?
使学生完成课本45页的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中的x的值,进一步加深对“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等于同一个数”的印象,为平方根的引入做准备。
给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观察:课本45页中的图6.1-2。
中的两个图描述了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运算过程,揭示了开平方运算的本质。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使学生明白平方根可以从平方运算中求得,并能规范地表述一个数的平方根.这个例题也为后面探讨平方根的特征做好准备。
例1(课本45页的例4)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00;(2);(3)0.25。
教师要规范书写格式。
深化概念
按照平方根的概念,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
建议: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x2=a中的a和x的取值范围和取值个数得出。
根据上面讨论得出的结果得课本46归纳
设计意图加深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和对平方根概念的灵活应用。
测试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掌握情况。
例2 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出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64,0,(-4)2,10-2
设计意图巩固被开方数取值及开平方
例3(课本46页的例5)求下列各式的值:
设计意图熟练应用平方根的概念,计算有关算式的值,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练习巩固
课本46的练习。
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作业课本47页练习3 习题3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在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建立平方根的概念,要以等式x2=a和已有算术平方根概念为基础,并使学生明确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开平方与平方之间的互逆关系,把握了这些平方根的有关概念,正数、
零、负数的平方根的规律也就不难掌握了。
本节课不足是开平方时,有点同学少负值。
还有个别同学计算与开平方区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