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国式解读论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电影精选作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电影精选作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电影众所周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无非就是社会性、真实纪录性、采用实景拍摄、大量运用长镜头、雇用非职业演员、说着地方方言等等。
假如单纯去讨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有哪些,其实去百度一下便已了然,因此,今天我更乐于去探讨一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我们中国电影的比照。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后大行其道的,意大利电影人极其反感粉饰太平的虚伪,渴望用电影来真实反映出意大利的现实状况,反战意识尤为强烈。
而同样,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也更多的是关注生活在水深炽热中的劳苦大众。
《渔光曲》反映了贫困的渔民生活,《马路天使》展现了30年代大上海底层百姓的困苦境况,其注重现实的表达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较为注重明星效应,胡蝶、阮玲玉、周旋等一大批明星家喻户晓,而这恰恰与喜欢雇用非职业演员来拍戏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则相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极其遵循后来诞生的“巴赞长镜头理论”,即尽可能不用蒙太奇等拍摄技巧,而是以简单的手法去反映生活。
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在镜头的运用上基本仿照国外的,但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比注重表现整个社会现实而非个人情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略胜一筹的,而且深入发掘了人物的心理层面。
《马路天使》中,心爱活泼的主人公、正义而幽默的喇叭手,还有那位薄命抑郁的妓女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更能投入到人物的情感世界里,引起强烈共鸣。
比照了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接下来就来说说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一些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致敬的作品吧。
《十七岁的单车》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史的一座丰碑。
同样是把情节开展的线索放在“自行车”这个平凡的物体上,两者选取的事件都是贴近日常生活的,以弱势群体为主人公的故事平淡质朴,启用的大都是非职业演员,都有个开放性结局,让人回味无穷。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的理解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的理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
它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强调纪实性和真实感,追求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风格独特而真实,对于当时的电影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强调真实性和纪实性。
这种电影风格通过真实的拍摄手法、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角色,力图将电影还原为真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对于当时的意大利电影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与传统的商业电影不同,更注重真实感和纪实性。
通过真实的表达方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呈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追求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
在电影中,导演通常采用真实的拍摄手法,如手持摄影机、长镜头等,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同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也强调自然光线的运用,避免使用过多的灯光和特效,以保持电影的真实感。
这种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使观众更容易与电影中的角色和故事产生共鸣。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注重对细节的关注。
在电影中,导演经常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深层含义。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电影更加细腻和真实,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电影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强调人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
这种电影风格通常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以批判的眼光探讨社会现实。
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描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普通人的困境和挣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原因。
这种对人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以真实性、纪实性、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人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为特点。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原则比较分析论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原则的比较分析摘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纪实美学”风格为当代中国电影人提供了观照世界、审视人生的视角。
在中国电影史上, 现实主义电影一度留下了灿烂的轨迹,本文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贾樟柯为代表的一些新生代导演的“纪实美学”风格的影片进行美学角度去比较分析,试着分析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关键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国现实主义;新生代导演新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由新现实主义这一电影流派的理论创作者西柴列·柴伐梯尼总结提出:(1)不虚构,不要典型化,不塑造英雄人物。
(2)重视日常,重视细节,反对离奇曲折的故事。
(3)走出摄影棚,到街道上去拍摄。
(4)编导合一,不要职业演员。
这些美学原则对中国新生代导演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贾樟柯的电影风格俗称‘纪实美学’的中国实践派。
一、记录性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具代表性的成熟之作《偷自行车的人》,有着鲜明的纪实风格,以一件小事反映当时意大利深刻的社会问题,描写一个普通失业工人的故事,表现了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情怀。
这部影片完美的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与精神实质。
贾樟柯的《盲井》也是在深入接触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流露着浓重的人道主义情感。
从美学角度看,这部影片隐喻着浓厚的悲剧格调,用鲜明的戏剧手法与之融合,反映严肃深刻的社会性主题。
影片观众反映现实和表现生活本真形态的现实主义美学的要求。
二、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比较《偷自行车的人》和《小武》二者的主题内容,都是在真实反应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被忽略、不受关注的另类群体的生活及其情感状态。
德西卡和贾樟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用电影这样一种相同的表述方式,向世人传达了同样一种不容被忽略的社会事实。
《小武》的整个故事很简单,它讲述了一个落后的小县城中,一个小偷作为这个社会底层人物的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片子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小偷也有自己的爱恨情仇,这样一个被常人唾弃的社会身份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东西。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为全球电影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包括其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画面表现和声音处理等方面。
二、题材选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主要围绕社会现实,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创作基础。
电影创作者们深入到社会底层,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以真实的生活为蓝本,呈现出社会现实的真实面貌。
这种题材选择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叙事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以自然、真实为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还原。
电影创作者们摒弃了传统电影的戏剧化叙事手法,采用更为自然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真实。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叙事上注重细节的描绘,通过对人物行为、环境背景等细节的刻画,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画面表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画面表现以自然、朴实为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电影创作者们注重现场拍摄,追求自然的光线效果和现场的质感,使画面更加真实、生动。
同时,他们善于运用长镜头和近景等手法,让观众感受到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注重运用象征性的画面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
五、声音处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声音处理也是其艺术特征之一。
创作者们注重环境音效的真实再现,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环境的气氛和人物的互动。
同时,他们善于运用配乐来表现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感的变,化通过与画面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六、总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为全球电影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其以社会现实为题材选择、以自然真实的叙事风格、朴实自然的画面表现以及真实的环境音效和配乐等艺术手法,使得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种艺术特征不仅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创作上具有独特性,也使得其成为了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作为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在影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新现实主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新方向。
本文旨在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以期对这一电影流派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现实主义题材选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题材选择上,强调真实性和社会性。
影片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为主要角色,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选择,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表现手法上,强调自然主义。
影片中的画面、音效、剪辑等元素都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现实生活的原貌。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这种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四、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揭示社会问题上,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影片往往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遭遇,揭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战争创伤、社会不公等,都通过新现实主义电影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和反思。
五、多样化的叙事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叙事结构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影片往往采用多线索、多角度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展现事件的全貌。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情节的紧凑性和节奏感,使得影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能保持观众的观影兴趣。
六、情感的真实表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情感表达上,强调真实。
影片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通过角色的情感表达来传递影片的情感内涵。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情感的细腻处理,使得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七、结论综上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现实主义题材选择、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多样化的叙事结构以及情感的真实表达等方面。
中国第六代电影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比较研究探略
意大利新现实主 义的兴起是 第二次
利 新 现 实主 义 艺 术 风 格 的相 似 性
纪 实性是中国第 六代电影 与意大 利 新现实主义作品之间最为显要 的共性特
征 。意大 利新现 实主义作 品的纪 实性源 于创作群 体要揭示战后 国家破败落 后的
世界大战后西方 电影 史上最 为重 要的现
的粉 饰和对观众 的精 神麻痹 ;中国第六
实 主义
术创作者 对世界认知的 客观性 、真 实性 与严肃性 ,意大利新现 实主义对 欧洲现
代 电影产生 了深远影 响。 中国第六代 电影作 品 自上世 纪九十
代电影导演群体 则在 创作初 期恰逢社会
转 型期 , 社 会群 体 日益分化 , 第 六代创作 群 体 宣称 “ 我 的摄影 机不 说谎 ” , 他 们 以 “ 纪实” 的方式记 录下社会转型 中新 旧文
象。 从根本 上来 说 , 以“ 真实美学” 为特征
的意大利新现 实主 义 , 更 加接近 电影 “ 物
质复原现 实” 的本 体特征 ; 从 艺术创作 主
中 国第
题角度来说 ,意大利新现实 主义 电影 反 对作 品对 世界的刻意粉饰 ,强调 电影 艺
悲 惨现 状 , 以对 抗“ 白色 电话 片” 对现 实
的奇妙组合 , 音乐的极美效果 。魏尔兰在《 诗 的艺术》 中说 : 诗
歌应该首 先具有 音乐性 , 那是 流动 的 、 朦胧的、 清灵 的 ; 选词
识, 这也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诗歌的美学追求 。
穆木天认为 : “ 诗要 有强大的暗 示功 能 , 诗的世 界固在平 上要求模 糊和精 确相 结合 ; 要色晕 而不 要色彩 ; 不要格 言 警 常的生活 中 , 但在平常生活 的深处 , 诗 是要暗示 的 , 是最 忌说 句 、 插科打诨类的东西 。《 弃妇》 中“ 夕阳之 火不能把时 间之 烦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流派,在20世纪中叶的欧洲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人文关怀,成为了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电影文化现象。
本文旨在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探究其电影艺术中的深刻内涵。
二、新现实主义的定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继古典好莱坞时期后的电影流派,是对电影传统现实主义的发展与变革。
这一电影风格将视线投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贫困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它的创作重点是对现实的客观描绘和纪实风格的探索。
三、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1. 题材选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强调对真实生活的再现。
这些作品往往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如贫困、失业、家庭矛盾等。
2. 叙事方式: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方式更加贴近生活,注重情节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在叙事结构上,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通过多角度、多线索的叙述方式,展现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3. 纪实风格: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对现实的客观描绘,注重现场感和真实感。
在拍摄手法上,采用实景拍摄、长镜头、跟镜头等手法,使观众感受到电影的纪实性和现场感。
4. 人物塑造:新现实主义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通过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深入挖掘,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进而理解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5. 视觉美学:新现实主义电影在视觉美学上追求简洁、自然。
在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追求真实、朴素的风格,使观众能够更加专注于影片的内容。
四、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价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人文关怀,对当时的欧洲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来的电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现实的窗口。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艺术经验:即以真实的视角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通过艺术的方式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解释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解释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
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新现实主义历史,一般从1945年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期欧洲电影和艺术史上的一种重要流派,其特点鲜明、内容真实、视角贴近人民生活,被誉为当代艺术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它对欧洲和全球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独特之处。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1. 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宗旨,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直接观察和记录。
这种真实感来自于对普通人的关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和社会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2. 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采用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尽量在影片中减少夸张和表演的成分,注重还原生活本色。
同时,该流派的电影注重在非专业演员中挑选演员,使得演员的表演更具有真实感。
此外,在画面构图、音效和配乐等方面也追求自然、真实的效果。
3. 独特的叙事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结构独特,往往采用多线索、多角度的叙事方式,通过对不同人物、事件的描述,展现社会的多元面貌。
同时,该流派的电影往往以小见大,通过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反映社会的深刻问题。
此外,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情节发展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和期待。
4. 强烈的政治和社会意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较强的政治和社会意识,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反映,传递出对社会公正、人权和民主的追求。
同时,该流派的电影往往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关注弱者、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权益,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论综上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强烈的政治与社会意识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艺术和电影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反思,也推动了欧洲和全球艺术和电影的发展。
2024年意大利的新艺术论文
2024年意大利的新艺术论文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意大利的新艺术运动,如同欧洲其他地区一样,是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
19世纪末,意大利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对于生活品质和艺术审美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这种社会需求为新艺术运动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同时,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也为新艺术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二、主要特点与风格意大利的新艺术运动在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对自然元素的深入探索,也有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
其中,曲线和有机形态是这一运动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设计师们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植物的形态、纹理和色彩融入到设计中,创造出一种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艺术风格。
此外,意大利的新艺术运动还强调手工艺的重要性,认为手工艺能够赋予物品更多的情感和价值。
这种对于手工艺的推崇,使得意大利的新艺术作品往往带有一种精致和细腻的特点,与机械生产的冷硬和刻板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代表性人物与作品意大利的新艺术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成为了新艺术运动的经典之作。
其中,朱塞佩·贾科莫·普尼(Giuseppe Jacomo Pini)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如“三合一”书桌,将书桌、书架和柜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设计独特且实用。
同时,他还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另一位代表性人物是埃米尔·加尔德(Emile Gallé)。
他的作品以玻璃和金属为主要材料,设计风格独特且充满创意。
他的玻璃器皿设计,如“威尼斯玻璃花瓶”,将玻璃的透明性和金属的质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影响与意义意大利的新艺术运动不仅对欧洲的艺术和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它强调了设计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使得设计不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艺术形式。
试论意大利现代设计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试论意大利现代设计之路对中国的启示作者:郭倩来源:《参花》2017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剖析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成独特的设计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原因,同时分析中国现代设计现状,总结不足,提出在发展现代设计中应向意大利学习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意大利现代设计中国启示意大利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时尚王国之一,其各领域的设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而同样拥有悠久的歷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今仍在现代设计的路上摸索前进。
意大利在现代设计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设计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和特点,特别是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做法,给中国现阶段的现代设计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启示。
一、从理性主义到激进主义意大利具有浓厚的艺术传统,它在走向现代设计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战前的理性主义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意大利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手工业有着极富韧性的悠久传统。
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少数冒险的设计家做出反应,开始遵循“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原则。
(二)战后重建——“新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时期重建时期的意大利,在设计上提倡“有用的形式”,不仅仅满足简单的功能需求,设计界一片新鲜感,充满活力。
经济的复苏、政府支持和美国的扶持,使得当时的意大利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刺激了个人风格、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逐渐形成意大利特色。
(三)战后20年——“激进设计”崭露头角此时的意大利告别了手工制作传统,转向新型工业产品,设计上既有传统的思考,也有前卫艺术的影子,出现了“反设计文化革命”。
设计理论家、批评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对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中国设计现状同意大利一样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积淀的国家,但是,由于中国刚刚由之前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仅仅有30多年的时间。
现代设计在中国只能说是在刚刚萌芽的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批的留学生和专家学者到国外学习、进修和交流,他们接受了西方国家最新的设计教育和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并把西方各国优秀的设计教育方法带到我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电影作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电影作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电影作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电影众所周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无非就是社会性、真实纪录性、采用实景拍摄、大量运用长镜头、雇用非职业演员、说着地方方言等等。
如果单纯去讨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有哪些,其实去百度一下便已了然,因此,今天我更乐于去探讨一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我们中国电影的对比。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后大行其道的,意大利电影人极其反感粉饰太平的虚伪,渴望用电影来真实反映出意大利的现实状况,反战意识尤为强烈。
而同样,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也更多的是关注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
《渔光曲》反映了贫苦的渔民生活,《马路天使》展现了30年代大上海底层百姓的困苦境况,其注重现实的表达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较为注重明星效应,胡蝶、阮玲玉、周旋等一大批明星家喻户晓,而这恰恰与喜欢雇用非职业演员来拍戏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则相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极其遵循后来诞生的“巴赞长镜头理论”,即尽可能不用蒙太奇等拍摄技巧,而是以简单的手法去反映生活。
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在镜头的运用上基本仿照国外的,但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比注重表现整个社会现实而非个人情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略胜一筹的,而且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心理层面。
《马路天使》中,可爱活泼的主人公、正义而幽默的喇叭手,还有那位苦命抑郁的妓女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更能投入到人物的情感世界里,引起强烈共鸣。
对比了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接下来就来说说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一些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致敬的作品吧。
《十七岁的单车》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史的一座丰碑。
同样是把情节发展的`线索放在“自行车”这个平凡的物体上,两者选取的事件都是贴近日常生活的,以弱势群体为主人公的故事平淡质朴,启用的大都是非职业演员,都有个开放性结局,让人回味无穷。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艺术运动,它在战后的意大利社会中应运而生,并对全球电影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从其主题选择、叙事手法、镜头语言、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主题选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题往往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尤其是战争和战后社会问题。
电影创作者们以真实的社会事件为背景,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揭示社会矛盾。
这种主题选择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三、叙事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叙事手法上强调真实性和自然性。
创作者们往往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以时间顺序呈现故事情节,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同时,他们注重细节的描绘,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常常采用多线索叙事手法,通过不同线索的交织来展现复杂的社会现象。
四、镜头语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镜头语言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创作者们善于运用自然光和实景拍摄,以展现真实的画面效果。
同时,他们注重运用长镜头和跟镜头等手法,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故事的发展。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常常运用手持摄影等拍摄方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五、演员表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演员表演具有自然、真实的风格。
演员们往往以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角色,不追求夸张的表演方式。
这种表演风格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情感。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注重演员与角色的融合,使演员成为角色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扮演角色。
六、总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主题选择、叙事手法、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等方面。
这种艺术形式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以真实的社会事件为背景,通过线性和多线索的叙事手法展现故事情节。
在镜头语言上,新现实主义电影注重运用自然光和实景拍摄,以及长镜头和跟镜头等手法。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运动,该运动集中表现了艺术家对战争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他们对工业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影响的反思。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以及它在当时及后来的艺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家试图揭示战后时期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他们追求超越战争的破坏,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不公。
这一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意大利前现实主义的发展的延续,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首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描绘。
艺术家们选择通过真实的、底层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他们的创作观点。
他们不仅在城市中寻找灵感,也到农村地区去观察和描绘农民的生活。
这种刻画的目的是使观众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困境,并试图唤起人们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和关注。
其次,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注重形象的精确细腻。
艺术家们使用了写实主义的技巧,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真实感。
他们力求捕捉光线和质感的变化,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递情感和思想。
这种精确的细腻创作风格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使观众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第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创作强调日常生活的真实性。
艺术家们关注日常的小事物,例如市场上的各种摊位、交通堵塞的街道、人们的行为举止等等。
通过强调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艺术家试图呈现一个真实的社会画面,并从中传达对于普通民众生活状况的反思。
最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对于新的表现技巧和媒介的运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他们试图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
例如,他们使用了立体主义的技巧,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度和事物进行了组合和拼接;同时也使用了摄影、电影等媒介,使他们的创作更加可视化和生动。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对于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024年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范文
《浅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篇一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二战后欧洲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艺术革新。
它不仅在电影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影响了其他艺术形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新现实主义的背景、主题、叙事风格、视觉风格等,浅析其艺术特征。
二、背景与主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诞生于二战后的艰难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
新现实主义电影以此为背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电影主题多涉及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战争创伤等,旨在反映现实,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三、叙事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风格朴实无华,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现实。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多以普通人为基础,通过平凡的视角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
在叙事结构上,新现实主义电影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通过多线索、多角度的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四、视觉风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视觉风格以纪实性为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在拍摄过程中,新现实主义电影往往采用实景拍摄,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
同时,电影画面简洁明了,不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而是通过真实的画面展现生活的原貌。
此外,新现实主义电影还注重光影的运用,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营造氛围和情感。
五、艺术特征总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人民的生活,以真实的生活为创作基础;二是叙事风格朴实无华,注重细节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三是视觉风格以纪实性为主,追求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画面。
这些艺术特征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感染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六、结语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它的出现不仅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还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新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中汲取灵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用真实的视角和朴实的叙事方式来展现生活的原貌。
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注意关键词:突出失业问题,将普通群众作为表现中心,跟随人物在实际空间中运动,实现了电影观念上的突破,非戏剧化戏剧结构,景深镜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兴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个电影创作运动,这一时期的电影人有感于战后社会现实的严峻形势,拍摄了了一系列具有社会进步的影片,这些电影抛弃了好莱坞的电影美学,转而从纪录电影中汲取养料,他们将摄像机搬到大街小巷的实景里。
跟随人物在实际空间中运动,实现了电影观念上的突破。
他们以失业犯罪贫穷等现实问题为题材,将普通人的生活搬上荧幕,表达了反对法西斯战争、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的主题。
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被“新现实主义之父”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在1942年提出的,而它真正兴起的标志则是在罗西尼里《不设防的城市》。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还有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德桑蒂斯的《罗马十一时》,以及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
其中最典型最突出的作品是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这部电影集中体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以及对真实的追求。
影片采用非戏剧化的“日常性”叙事结构,通过一位普通的工人失业、得到工作、丢车、找车、偷车的过程,深刻的描绘了彼时意大利被失业问题笼罩的社会现实。
导演大量地运用中景、远景,以及冷静而克制的长镜头,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勾勒了一幅罗马城的众生相,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即主人公偷自行车的段落,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蒙太奇处理,而是以一个大全景贯穿始终,这种难以言表的距离感,反而给观众带来了极大地心灵震撼。
影片的结尾引人深思,偷车不成的工人当成儿子面被抓被打,尊严丧尽,最终儿子理解的牵着他的手,二人逐渐消失在人群之中,这时一个没有结尾的结局,故事还在继续,而问题也仍在发生。
在这部电影里,苦难是一个轮回,丢自行车的人变成了偷自行车的人,谁又知道那个遍寻不到的小偷会不会就是主人公的另一个翻版,或者他们都是一个人,都是残酷现实的缩影。
解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_评安德烈_巴赞_电影是什么_
大 众 文 艺大48摘 要:本文从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入手,分析安德烈•巴赞关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思想火花,从中解读与感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魅力。
关键词:安德烈•巴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从《电影是什么?》的前言,本书的翻译者崔君衍先生与该书的结缘读起,了解到在译者眼中的安德烈•巴赞的思想,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真实二字,安德烈•巴赞想在现实生活与虚拟场景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那就是他眼中电影应有的模样。
他所倡导的电影,应该是能够再现现实意念,具有真实的美感的升华,具有教化精神,能让观影者变得高尚的媒介。
他倡导真实,但是具有思辨精神,了解电影不可能完全再现真实原貌,于是追求现实主义;他的现实主义是升华的现实,而不是记录现实,或者新闻理论中的客观真实。
而最接近他理想的,莫过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了。
一、关于背景结合《电影是什么?》与相关的专著材料,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前后出现的,一出现,就让人们对其独特风格颇为惊叹。
然而现实主义并不是意大利电影的独创,安德烈•巴赞在书中提到,这是“复兴”,而人们由于对意大利电影知之甚少,因而误以为是“奇迹”。
意大利电影成功的原因不仅是“解放时期以及这一时期意大利的社会、道德、经济形态对电影生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还有电影中理性的思辨以及影评与导演工作之间的联系,还有意大利法西斯对艺术多元化一定程度上的允许,以及重视电影,甚至举办了威尼斯电影节这样的国际电影节。
墨索里尼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还建立了“电影城”,用以与好莱坞抗衡。
自1936年到1945年,意大利电影有三种样式。
一是狂热地为法西斯黩武主义作宣传的“宣传片”,如《白色的船》是通过一艘医疗船上伤兵的经历颂扬当时侵略阿比让的意大利士兵的“英勇”行为。
二是在臆造、虚构的基础上,表现资产阶级爱情纠葛的“白色电话片”,由于这类影片的背景都有象征豪华与富有的白色电话而得名。
三是拘泥于形式的“书法派”影片,这类影片对拍摄形式的精细要求就像对待书法一样,如《理想主义者约克》中,作者对待形式的讲究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如对背景的窗帘和妇女的长裙应有多少个褶都有精确的要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宁瀛电影创作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宁瀛电影创作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对全球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宁瀛,则是中国电影导演,也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其电影创作中融入了新现实主义的元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提倡真实、真实和真实。
它反对虚构和虚伪的表达方式,倡导通过真实记录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
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宁瀛电影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更多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描述。
在他的作品《卧虎藏龙》中,宁瀛通过细致的场景描写和真实的表演,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浪漫的江湖世界。
这种真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使观众更容易对剧情和角色产生共鸣,体验到真实生活中的情感和冲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呈现。
它试图通过电影表达对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的批判,展示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在宁瀛的电影创作中,也可以看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的作品《活着》中,描绘了一个农民的艰难生活和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揭示,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这种社会意识的呈现使宁瀛的电影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注重影像语言的观念和创新。
它在电影表达中探索了一系列新的拍摄手法和技术,通过实验性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意义。
在宁瀛的电影创作中,也可以看到对影像语言的追求和创新。
在他的作品《芳华》中,通过运用黑白和彩色的对比、镜头运动等影像手法,传达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和变化的故事。
这种对影像语言的创新使宁瀛的电影更加独特和具有艺术性,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情感共鸣。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宁瀛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使宁瀛的电影更加真实、呈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关注了个人命运,同时也推动了电影语言的创新和探索。
这些影响使宁瀛的电影作品更富有艺术性,更贴近观众的生活,并且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于宁瀛电影创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电影作品中,也体现了一种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在电影创作中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新现实主义》的探究
对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探究定义电影新写实主义又叫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
特点关怀人类对抗非人社会力的奋斗,以非职业演员在外景拍摄,从头至尾都以尖锐的写实主义来表达。
主要代表人物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
主要作品卢奇诺•维斯康蒂《沉沦》《大地在波动》罗伯特•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意志零年》维托里奥•德•西卡《孩子在看着我们》《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风烛泪》朱塞佩•德•桑蒂斯《粒粒皆辛苦》主要题材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
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
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产生的时代背景政治上在二战后期的废墟上诞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其实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其美学主张受到了苏联电影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其实践可能又涉及到手提摄影机的出现,而对它产生最为直接影响的因素,却是莫索里尼时代粉饰太平的影片创作。
作为对虚假现实的一种拨乱反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一种近乎纪录性的真实,为意大利保留了一段真诚的影像档案。
“事实上,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战后特定的题材和内容,也几乎是全世界所共有的。
然而,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却是最直接、最迅速地在影片中反映出来。
他们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了属于自己本民族的电影文化。
”为意大利取得荣誉并将自己和作品永远的铭刻在电影殿堂之上的历史意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中国式解读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87-02
摘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战后发生在电影界的具有强烈社会进步和民主倾向的运动,它在电影美学上倡导的纪实美学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若干年后深刻地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作为欧洲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意大利艺术热烈和奔放的气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巴罗克艺术的巅峰还是文艺复兴的辉煌,意大利一直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
今天,新现实主义的灵魂同样游荡在世界影坛的各个角落,只是有了不同的国家、民族的特色。
在我国当今的影坛上,我们会发现一个有着明显新现实主义特色的影子---贾樟柯。
关键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实景拍摄非戏剧化模式贾樟柯
在欧洲电影中,意大利电影一直独树一帜。
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产生,则要归功于那本著名的《电影》杂志,它的编辑们在法西斯统治的恐怖中勇敢地站出来,抨击昔日的意大利电影而将希望寄托于明日的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张扬的纪实美学,通过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升华到理论的高度。
在这一背景下,被认为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沉沦》诞生了。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在意大利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继承了电影史上的写实主义传统,把纪实电影美学推向了高峰。
中国的导演也受到这一流派的影响,如贾樟柯的《小武》、张艺谋
的《一个都不能少》、李扬的《盲山》、《盲井》等等,都使用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遵循了其美学法则,而今来我们来讲贾樟柯电影的美学特征应该是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进行中国式解读。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追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电影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有着独居一新的美学审美。
情节的淡化、在原生态的生活展现过程中阐释着普通人的生存本性,这是这一电影流派的一个共同的美学诉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并不追求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后大营救似的情节的紧
张起伏。
新现实主义电影淡化情节的叙事模式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
当然,并不是说新现实主义电影没有一丁点情节的影子。
因为任何一种叙述故事的过程都必然有着因果关系的主宰,因此也必然有着情节的影子伴随。
淡化情节,纯粹对生活作原生态的银幕展现,在许多电影艺术家看来是一种电影艺术的倒退。
实质上正是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们的高明之处。
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们追求的就是这样的信条: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在电影艺术中虚构它对在戏剧和其它电影中作为命脉的情节的抛弃,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一大特色,与以往的现实主义电影也有了大大的不同。
在对戏剧模式的电影手法的扬弃的背后,是新现实主义电影对普通人纯现实生活本性的关注。
新现实主义电影中的人物都不是某种类型人物的代表,人物没有先入为主的模式(即人物不是首先就是某种思想的代替物)。
“其实,在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存在都具有感人
的真实性。
任何人都没有被归结为一种物态,或一种象征。
这就使你在恨一些人的时候,心情也是坦然的,不必事先超越他们复杂的人性。
”人物的形象在生活的画卷中自然流露出来。
巴赞对新现实主义的评论一针见血:“就内容而言,我愿意把当代意大利影片中的人道主义看作是影片最主要的价值。
”
非戏剧化模式和对普通人现实生存本性的关注结合,使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意蕴犹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蕴,只有在不断的品味中才能咀嚼出其中的滋味。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中国式解读
邵牧君在《西方电影史概论》中说,“新现实主义在意大利产生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战后经济萧条,一个长镜头、深焦距理论的兴起。
前者使导演无法找到大的投资,从而对技术主义却步;而后者又恰恰给当时电影导演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柱。
”
如果把这两个因素放到中国也是成立的,只不过因素存在的原因不同而已。
“第五代”中的张艺谋、陈凯歌等一直占据着中国电影的话语权,使“第六代”的冒头显得异常艰难。
”第六代”的很多导演都是从“地下”开始的,贾樟柯也不例外。
对于“地下”导演来说,最大的难处也就是重点就在于没有投资,或者是地下投资,或者是独立制片,或者是小投资纸片,这正和意大利战后的经济萧条所造成的意大利的导演资金极度的紧张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并且造成的效果也是相似的。
但这些并不是构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中国化的根本因素。
贾樟柯也承认自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很大,他列举了十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对其中之一的《偷自行车的人》有着极高的评价,他说“我觉得,关于《偷自行车的人》,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误读”。
同样他对中国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极大的兴趣,比如《马路天使》《新不了情》等。
这些无疑都构成了他电影纪实美学特征的理论基础。
纪实性是贾樟柯电影极明显的一个特征,从《世界》和《三峡好人》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对长镜头的偏爱。
《世界》开始的运动长镜头极好地展示主人公的生存环境;而《三峡好人》开篇的长镜头让我感动,那一张张脸让我觉得如此真实,特别是在看到一个人在给另外一个人开手相的时候。
贾樟柯认为新现实主义“把电影从摄影棚里解放出来,进入到了一个真实的空间里面进行拍摄”。
这也是“长镜头”理论者的观点,巴赞以为电影画框是通往画框以外世界的窗口,这观点正好和爱森斯坦的“银幕是使影像成型的画框”观点相反。
贾樟柯秉承了前者的观点,使他的电影表现出了极强的纪实性。
非专业演员的运用也是贾樟柯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同样是对新现实主义的一脉相承。
他的首部长片《小武》全部由非专业演员出演,其他诸如《站台》《任逍遥》也都是如此。
再者是地方方言的运用。
《小武》中的山西方言,《三峡好人》中原滋原味的四川方言。
地方方言有利于增强影片的纪实性和观众的认同感。
不只是贾樟柯,整个“第六代”甚至其他很多电影都表现出
这样的特征,第六代中比如王小帅的《青红》、王超的《江城夏日》;再比如徐克的《七剑》、宁浩的《疯狂的石头》。
乡土情节或者叫乡愁是贾樟柯和很多艺术家甚至全人类的一个共性。
很明显,乡愁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和素材,可以给人以安全感、归宿感。
《小武》的整个故事都发生在汾阳,《世界》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北京,人物却全部拥有汾阳背景,除了那个温州女人。
不妨说《世界》是一部发生在北京的汾阳电影。
同样北京是他上学和现在生活的地方,算得第二故乡。
平行视角和对底层的关注是贾樟柯以及整个“第六代”的一种情节。
《青红》、《江城夏日》、《澜溪江》、《巫山云雨》无不如此。
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对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的反叛或者颠覆。
“第五代”——以陈凯歌为代表——有着很强的“文以载道”意识,他们把艺术的教育性质放到了首位,认为艺术就该表现真理。
当然,我也不赞同把艺术的“服务性”放在首位。
艺术仅仅是艺术,它无法载道、也载不动,载到是哲学的事情;同样服务性是娱乐的性质,而不是艺术的性质。
艺术仅仅就是表现,是高度浓缩生活真实然后在还原于艺术真实的过程。
三、结论
在其他国家的影视艺术中,新现实主义的灵魂同样清晰的存在。
亚洲电影的佼佼者之一的伊朗,我们可以看到两部有着新现实主义电影影子经典电影:《小鞋子》、《天堂的颜色》。
现在备受国人青睐的韩国电视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孪生兄妹》等,都有着新现
实主义的精神。
实质上,新现实主义的精神在我国的第六代导演中烙印相当深刻,贾樟柯只能说是一个典型的佼佼者。
第六代导演中楼烨、王小帅的影片都以自己的视角阐释周围的现实。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精神没有枯萎,而且在当今的世界影坛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江苏教育出版社.
[3]洛朗斯·斯基法诺.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
[4]电影艺术研究部.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5]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6]谭春发.“十大名片”展现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之路.中外文化交流.1995(5).
[7]少舟.论中国四十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品格.电影艺术.1995(6).
[8]李道新.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电影艺
术.1999(5、6).
[9]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