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讲义
最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讲义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结语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总的来说,意大利电影总是奢华的、与现实距离甚远的。 默片时代的意大利的史诗电影为其后电影的发展电影了基
础,直到二战结束,新现实主义电影兴起,意大利电影的 风格才为之一变。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一、默片仿。时文档代如的有不意当大之处利,请电联影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意大利电影在二十世纪最初十年中发展极为繁盛,影片数
量巨大,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并且远销国外,成为欧洲电影 业比较兴盛的国家之一。
从电影的类型来说,默片时代的意大利电影最引人注目的
们对一部电影具有了宏大的气势和格局,都喜欢 冠上史诗字样,例如战争史诗、英雄史诗等。
判断标准:
具有“史”的内容,一般都是对于一个完整事件
的历史描述
高投入、大制作的商业片(人物众多、场面宏大、
片时较长、制作精良)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2、默片仿时。文代档如意有大不当利之的处,史请联诗系片本人或网站删除。
的电影城,并委派他的儿子维多利奥进入电影业,此人后 来因为《飞行员鲁西阿诺·塞拉》一片成为著名导演。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发展概况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电影工业:一个中心(罗马)和一个学校(电影实验中
心)。
影片类型:法西斯宣传片;史诗片和情节剧;实验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有很多反法西斯的青年导演十分
维斯康蒂有意把小贩、妓女和侍者等普通的居民放到墨索
第七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作者和作品
(一)罗贝尔托.罗西里尼
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年)从根 本上改变了意大利电影的创作道路和思想,影片的 真实性、现代性和“当代感”突破了银幕的老框框, 是新现实主义的一部开山之作,成为新现实主义的 第一炮。 影片剧本是罗西里尼和阿米台依根据一个抵抗运动 领导人的口述,几乎是逐字逐句记录下来的,后者 向他们逐日讲述那些为准备解放而进行的秘密斗争。 罗西里尼在解放之后,立即着手拍摄这部影片,他 在一无拍片许可、二无资金的条件下,在事件发生 的地点,拍了这部重现当时情景的影片。影片在第 一届电影节上获得大奖——金棕榈奖。
《罗威雷将军》(]959)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罗西里尼后来还拍摄了《德意志零年》(1948)、 《欧洲51年》(1951)、《意大利万岁》(1953) 、 《斯特隆波利火山》(1959)、 和《罗马的夜晚》 (1960)等影片,这些只在电影工作者范围内得到 重视的影片,大部分在商业上并不成功。 从1964年开始,他转向教育性电视系列片,例如: 《铁器时代》(1964)、《路易十四的执政》 (1966)、《人为生存而斗争》(1967)、《圣 徒传》 (1968)、《苏格拉底》(1970)、《圣阿 戈斯蒂诺》(1972)、《小夜曲》(1972)、《笛卡 儿》(1974)和《救世主》(1975)。
新现实主义之前
勃拉塞蒂是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为数不多的意 大利导演,主要作品有: 《尼禄》(1930) 《1860年》(1933) 《老卫兵》 (1935) 《萨尔瓦特 罗莎情史》(1939) 《云中四部曲》(1942)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它对 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八部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一、产生的背景
1、历史与社会现实背景
二战的结束; 长达20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结束; 社会问题突出,社会底层众生活的痛苦与艰难。
“我们常常谈到艺术家对待现实的态度,谈到观众对待影片的态度, 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艺术力量的标准,这就是观众对艺术家 所描绘的现实生活的态度。当银幕的情节与人民固有的现实主义思想 方法相吻合时,作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任。这种信任实际上意味着影 片在观众中获得了成功。”(格拉西莫夫)
三、产生经过
1、创作源泉
1910到1920年间的几部现实主义的 影片,如吉奥内的《大盗扎-拉莫》、马尔 托里奥的《迷失在黑夜中》,爱德华-德- 菲里浦的方言戏剧和维尔加的小说。
2、先声
1942年 卢奇偌-维斯康蒂的《沉沦》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勃拉赛蒂的《云中四部曲》
尽管当时对于“现实”的理解众说纷纭, 但是建立拒绝浮夸、肤浅的风气,建立面 向大众的、真实的电影的情绪是一致的。
在新现实主义之前,第一次先锋运动已明显表 现出脱离民众的倾向;而其后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虽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镜头转向社会底层,大量 表现一些社会边缘人群,如《母狗》中的小职员和 妓女,《雾码头》中的逃兵和黑手党,《托尼》中 的劳工杀人犯,《底层》中的流氓世相等。但作者 的视点仍然是高人一等的,是作为一个万能的第三 者立场来叙述。或者利用这些小人物形象,来阐述 自己的理念。 而新现实主义的导演是真正站在民众的立场, 诚心观察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疾苦和快乐,用 镜头如实地记录他们的生活。
《温别尔托-D》(1951年)
(四)德-桑蒂斯
《艰辛的米》(1948年) 《橄榄树下无和平》(1949年) 《罗马十一时》(1952年)
第七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第七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
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
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前后在意大利出现的,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注意,甚至令人震惊,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一电影学派竟然异军突起于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面临全面崩溃的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崭新的独特的表现风貌,突破了以往西方电影的部分传统或陈规。
首先这一电影学派在内容、题材方面的明显社会性。
众所周知,欧美电影的内容大多数是虚构的,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严重地脱离现实。
但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开始就十分坦率的毫不掩饰的去集中表现大战结束前后,意大利的社会动向和民族悲剧,这在新现实主义的首部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后,《游击队》、《太阳仍然升起》、《偷自行车的人》、《擦皮鞋》、《罗马11时》、《希望之路》、《强盗》、《艰辛的米》、《大地在波动》等影片中被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这些影片的内容题材几乎是在以往欧美影片中难以见到的,主人公也是清一色的小人物,包括神父,家庭主妇、农民、失业工人和游民,无所不有。
这本身就是西方电影中的一次创举。
第二是影片的真实性。
众所周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美学特征之一,是它力求场景的逼真感。
几乎所有的新现实主义影片都是把摄影机搬到实地去,在简陋的街巷,故事的实际发生地--贫民窟、破产的农场--倒塌的楼群中进行拍摄,这一做法在当初虽然是带有偶然性,但到了战后由于摄影栅大部分已破落,不能使用。
意大利电影
古希腊
掷铁饼者
铜奔马
新西兰橄榄球队的队员正在试图 突破南非橄榄球队队员的防线。
莱顿
音乐课
马蒂斯
舞蹈
影视艺术的动态性具体表现在: 1、影视艺术表现的人和物是处于运动状态中的。 2、影视作品要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如推、拉、摇、 移、跟等多种方式,让观众体会摄影机运动所营造 的动感和动势、节奏和韵律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复 杂、深刻微妙的美学意义。
三、影视艺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关系
1、逼真性与假定性是一种辩证统一 2、不同的艺术,对假定性的要求不同,假定 性的表现也不同 3、在不同题材、风格、样式的影视作品中对 真实性和假定的要求是不同的
第三节 新现实主义之后的意大利电影
一、内心的写实 安东尼奥尼 费里尼
二、其他作品 艺术的造型性与动态性
一、影视艺术的造型性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视听综合艺术,主要是以活动
的画面作为表现手段,通过直观生动、具体可感的
艺术形象,诉诸观众视听感官而产生艺术审美效果。
其主要手段是利用光、色、声音等元素作为造型语
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二、影视艺术的动态性
影视艺术是通过不断运动着的画面来表现运动着的 人和事物,正因为有了动态性这一特征,影视艺术 画面的造型才与绘画、摄影、雕塑等有了本质区别, 而且在延续的时间中以运动的画面获得叙事功能, 通过所创造的栩栩如生的艺术情景和艺术形象,真 实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
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2、德.西卡 《偷自行车的人》
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
一、影视艺术的逼真性
影视艺术作品以其直观可感、清晰可见的具体形象
最大限度地还原客观物质世界,接近物质现实的本
来面貌,高度逼真的还原物体本身。
第九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他们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了属于自己本 民族的电影文化。同时,它也是属于全世界的电 影文化。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 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 的成就。同时,他们 还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 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 创造出更 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意大利新现实主 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 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 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 界电影的 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三、长镜头的运用
巴赞的"段落镜头"理论(即长镜头理论,反对单镜头剪辑, 而主张像一些新现实主义影片一样,更多以"段落"或一场 戏作为一个剪辑单元。在他看来,只有这种剪辑方法,才 更符合生活。 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 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 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 为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 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 观性。
第九章 意大利新现实 主义电影
第一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及其 背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 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意大利杰出 的电影艺术家,从漫长的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下,从战后 的 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 摄影片。他们就象第一次世 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电影艺术家 们一样,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一批批新 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相继推出,引起了世界电影的关注。他 们以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 艺术影片,几乎打动了全世 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事实上,影片中所表现 出 的战后特定的题材和内容,也几乎是全世界所共有的。 然而,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却是 最直接、最迅速地在影片 中反映出来。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以导演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为例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以导演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为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以导演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为例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在意大利兴起的一股重要电影流派,该流派以真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战后意大利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困境。
在这个流派中,导演托纳多雷(Federico Fellini)凭借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视觉艺术,成为了该流派的代表性人物。
本文将重点研究托纳多雷导演的“时空三部曲”所展现出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背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涌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意大利经历了严重的战争破坏和社会变革,这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该电影流派以真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探讨了社会中的贫困、失业、道德堕落等问题。
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托纳多雷导演的“时空三部曲”包括《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八半》(8 1/2)和《罗马》(Roma)。
这三部电影都是导演托纳多雷对意大利社会的观察和思考的产物。
首先,我们来看《甜蜜生活》。
这部电影以一个名叫马斯特尼(Marcello)的记者为主角,揭示了罗马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朽。
影片通过马斯特尼的视角,展示了一系列肤浅、空洞的生活和纵欲场景。
导演通过电影细致入微的画面、独特的镜头语言,传达了对现代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甜蜜生活》让观众思考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追求和人性的堕落。
接下来是《八半》,这是一部对导演自身创作危机的自传式电影。
影片以导演嘉西亚诺·费里尼(Guido Anselmi)为原型,通过他的内心独白和回忆,展现了导演的创作困境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八半》不仅是一部反映电影产业问题的作品,也是对人性和存在的深入思考。
托纳多雷在这部电影中通过多重意象和非线性结构,对人类存在的矛盾和迷茫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最后是《罗马》,这部电影是托纳多雷对罗马这座城市的又一次呈现。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讲义
B 特征 追求视觉奇观,场面宏伟华丽 明星担当主角 剧情曲折离奇 开创了运动摄影的新方法:导轨的运用
结语
总的来说,意大利电影总是奢华的、与现实 距离甚远的。 默片时代的意大利的史诗电影为其后电影的 发展电影了基础,直到二战结束,新现实主 义电影兴起,意大利电影的风格才为之一变。
2、1945-1948: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代表作品,如《罗马, 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偷自行车 的人》等。 这一时期的电影多是对二战期间平民百姓的 反法西斯斗争和战后诸多社会问题的真实描 述,带有社会批判意向。 这一时期的电影带有典型的新现实主义电影 风格
3、1948-1951(1956):变异和超越时期 这一时期的电影虽然还是以平民的生活为题 材,但是在批判的力度、电影的风格上都有 了很大的变化,注重从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角 度表现普通人的生活。 这一时期几位后来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的导 演崭露头角,代表性的人物是安东尼奥尼。
五、代表影人影作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 队》、《德意志零年》——“战争三部曲”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 桑德斯:《橄榄树下无和平》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 桑蒂斯:《罗马11时》
六、继承与演变
五十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方 式和影片风格被基本保持下来,但是,与40 年代电影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不同,这一时期 的电影主要继承了其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个 人问题。 从处理手法上来讲,电影不再通过描述斗争 来展现社会现实,而是深入探索当代生活对 人们的心理影响,并尝试用纪录的、现实的、 诗意的甚至实验的手法来表现。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背景
1、电影工业基础 意大利在二战结束以后,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影生产 基地。 2、新现实主义电影主张的先声 早在1942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张就已经在酝酿 形成之中,1942年,由卢奇诺·维斯康蒂拍摄的《沉 沦》、德·西卡拍摄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和勃拉 塞蒂拍摄的《云中四步曲》等,几部影片的出现, 使人们看到了意大利电影的悄然变化。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以其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成为了电影艺术史上的一股重要流派。
该风格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1. 现实主义题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揭示社会问题。
影片往往以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展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观众产生共鸣。
2. 纪实性拍摄手法新现实主义电影采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注重现场感和真实感。
影片中的场景、服装、道具等都力求真实,以还原生活的原貌。
同时,影片的镜头运用和剪辑也更加自然流畅,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3. 人物塑造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
影片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发展历程1. 起源与形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起源于二战后的意大利。
当时,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在这种背景下,新现实主义电影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 繁荣与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等,都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成为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对后世的影响1. 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反思,使电影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性拍摄手法和人物塑造等技巧,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第八部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勃兴是西方世界战后最重要的现象。
乔治.萨杜尔综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废墟上兴起,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电影美学革命,继承了电影史上的写实主义传统,把纪实性电影美学观推向了高峰。
●它反映反法西斯斗争以及战后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描写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中、下层阶级,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它在真实、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了它的整体审美原则。
●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是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电影美学运动,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电影的走向和格局。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一、产生背景二、发展经过三、风格指征四、代表导演、作品五、消失与影响一、产生背景1、历史与社会现实背景二战的结束;长达20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结束;社会问题突出,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痛苦与艰难。
“我们常常谈到艺术家对待现实的态度,谈到观众对待影片的态度,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艺术力量的标准,这就是观众对艺术家所描绘的现实生活的态度。
当银幕的情节与人民固有的现实主义思想方法相吻合时,作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这种信任实际上意味着影片在观众中获得了成功。
”(格拉西莫夫)幻灯片62、电影状况本身西里西塔电影城蒙蔽人民的三种电影样式:(1)“政宣片”(2)“白色电话片”(3)“书法派电影”幻灯片73、其他写实主义流派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雷诺阿。
幻灯片8立场态度︱“把摄影机抬到大街上”浓厚的人道主义立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把镜头对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与斗争,反映战后尖锐的社会问题,揭露穷困与失业给底层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我们认为它首先是一个观察世界的道德立场。
后来变成一个审美立场,但它是从道德开始的。
”(罗西里尼)创作内容决定了它的创作风格与美学追求。
以严格的纪实风格反映社会,真正实现“还我普通人”的美学追求。
在新现实主义之前,第一次先锋运动已明显表现出脱离民众的倾向;其后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虽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镜头转向社会底层,大量表现一些社会边缘人群,如《母狗》中的小职员和妓女,《雾码头》中的逃兵和黑手党,《托尼》中的劳工杀人犯,《底层》中的流氓世相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老师的部分优秀PPT
7
三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 (1942年——1945年) ❖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年) ❖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5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提出和概念
❖ (一)“新现实主义”一词的来源 ❖ 意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在《电影》杂志上评
述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中。 ❖ (二)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电影中心)在
看了《沉沦》后,于1943年在《电影》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新现实主义宣言”的文章。
6
❖ (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概念
❖ 3、“书法派”电影,这类电影只讲究技巧, 远离现实。
❖ 在改编旧的文学作品中,只注重形式,不注 重内容,故称为“书法派”电影。
❖ 在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厌倦了电影 谎言,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4
❖ (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 的创作热情。
❖ 意大利的电影艺术家们要批判法西斯主义, 要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于是形成了现实主 义这样一个运动。
20
❖ (二)形式特征: 1、纪录性:用记录片的手法拍摄电影; 主要现为:实景拍摄和非职业演员 2、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 3、地方方言的运用。
21
(三)叙事特征
❖ 1、按照自然时间顺序叙述。 ❖ 2、去戏剧化的叙事处理:情节松散,无因无
果,高潮低调化、所有事件不分主次,一一 展开。 ❖ 3、开放式的结局,没有出路的结尾。
❖ 特点:在渔村实地拍摄,把人物、背景和风 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七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1、反对充塞在意大利大部分作品中的那种幼稚和做作 的庸俗作风; 2、反对那种没有思想和不反映人的问题的荒唐怪诞的 作品; 3、不要听腻了的故事,也不要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 4、反对一切夸张,将所有的意大利人都描写成同一类 型、具有同样高贵的感情并且同样意识到生活中一些问 题的人。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盛期(1945-1950)
影片揭示了意大利社会——失业的困扰、道德的堕 落及现实的混乱。虽然影片的语调是温和的,但感 情冲突却是强烈的;故事虽是简单的,但社会含义 又是极其深刻的。影片的结构以现实为依托,以一 组组“平民化”的剧情推进,展现了一个普通劳动 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
艺术技巧的处理
不需要搭制的布景,完全在真实环境中所进行的拍 摄;因为是实景拍摄,摄影机也就自然而然地跟随 故事的主人公走上市街,自由地穿梭、游移于罗马 的大街小巷此时此刻这些地方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摄 影机“即兴”捕捉进镜头。 不需要任何演技经验的非职业演员,依靠他们对于 自身生活的深切体验,再次的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 实际空间之中。饰演主角安东尼奥的演员就是从街 上找来的,原来毫无表演经验。 镜头剪辑打破了常规的戏剧性事件发展逻辑,摄影 机跟随人物的运动,传统的场面调度消失了,没有 所谓的叙事推动力,也没有环环相扣的所谓戏剧化 高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意义 的作者与作品有: 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年) 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1947年) 德· 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 德· 桑蒂斯的《罗马十一时》(1951年)
在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创作中,还有 一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既是 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理论家,同 时又是杰出的剧作家——西柴 列· 柴伐梯尼。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盛时期 (1945—1950)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游击队》(1946)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7);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48)、
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1951)
2,1945-1950年是全盛期。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开始,历时6年。
3, 1951-1956为衰落时期。以《屋顶》为结束。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1942—1945)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影片的创作特点:
1,表现抵抗运动,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反映社会问题
2,将摄影机扛上街头,运用自然光 ,在街头拍摄实景,以达到纪录片的逼真的效果。
3,启用非职业演员,片中除神父和女主人公两个人外,其余都由非职业演员扮演。
C,“书法派”电影。 这些电影与广大民众格格不入。尤其是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更是厌倦了这种电影谎言,普遍要求了解真相,更是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
第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形成的。
西柴烈?柴伐梯尼: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
理论家 、剧作家。
? 罗西里尼
罗伯特? 罗西里尼 (1906——1977)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该片是根据一位抵抗运动领导人的口述拍成的,描写意共在战争中抵抗法西斯斗争的故事,被看作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影片。
则(风格)可以归纳为:
1,内容是反映反法西斯斗争或战后
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
第七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本国的现实主义传统、苏联影片以及法国 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以纪录性的原则,朴实无华的结 构形式,非职业演员的真实演绎,长镜头和地方 方言的大量使用,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其最 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出了 “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的创 作口号。代表制片人和代表影片有:罗伯托· 罗西 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卢奇 诺·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8)、德· 西卡 《偷自行车的人》(1948)等。
“如果不是电影,我想我会过得更好一些.” 费里尼的影片中虽然经常可以看到某些新现实主义 的痕迹,但他与新现实主义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以 丰富的想象力来表现情感、现实和梦想,大量使用 离奇的象征和怪诞的场景来营造一种既严肃又诙谐 的气氛。他的影片有一种强烈的自传性。 1950,费里尼与拉都达合作执导了他的处女作《杂 技之光》,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些在城镇中 巡回演出的杂耍艺人的悲惨生活。 1951年他导演了《白酋长》,描写一个连环故事画 的女读者遇上了自己梦想中的白酋长,才发现他其 实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
1960年的《甜蜜生活》,描述的是由马斯楚安尼饰演的花边
新闻记者,混迹于明星和富豪们的生活圈子当中,目击了这些上流寄生虫们的虚 浮、堕落和丑闻。他空虚,恶心,但是也无力自拔,因为他本身也是其中的参加 者和同谋。影片中那骄奢淫逸的场面和光怪陆离的段落,引起了罗马教堂和资产 阶级的强烈反对,即使是一些费里尼的支持者也认为他的电影已经离开了底层人 民,用华而不实的奢靡场景铺陈着上流社会的颓废。
片中的游击队员修道士美国兵平民妇女擦鞋童等等都是从兵营女修道院里或街头拍下来的这些人在摄影机前重现了他们过去的生活插罗西里尼后来还拍摄了德意志零年1948欧洲51年1951意大利万岁1953斯特隆波利火山1959和罗马的夜晚1960等影片这些只在电影工作者范围内得到重视的影片大部分在商业上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