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 第4期

2010年7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N O.4Vol.12J ul.2010

谈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

汤树德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22)

摘 要: 杜牧的咏史诗多涉政事,借古讽今,含义深刻,以此来寄托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和批评。

关键词: 杜牧;咏史诗;借古讽今;豪放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 (2010)04-0114-03

收稿日期:2009-12-24

作者简介:汤树德(1959-),男,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广告学、修辞学。

杜牧是晚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成就很高,和李商隐齐名。其诗风格明快、豪放,而他的咏史诗更具现实意义,诗文多涉政事,常借古讽今,含义深刻。

杜牧咏史之作首推《阿房宫赋》。赋中有诗有文,可以说是半诗半文的混合体。《阿房宫赋》,语言凝炼,意境广阔,深得诗的奥妙。从表面上看,《阿房宫赋》是谴责秦始皇的荒淫无耻的糜烂生活,而骨子里却是讽刺唐敬宗的大修宫室,贪好声色。作者以强烈的对照手法,指出秦国亡国的原因是不爱惜天下的人力和物力:“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天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样就造成了“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悲惨结局。唐敬宗时,不理国事、沉溺声色、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杜牧深有所感、借古讽今。赋的前半部,极力铺叙宫室建造的奢华,深刻揭露了封建帝国的淫乐误国和咎由自取。在文章结尾,作者含义深刻地指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他希望封建帝王能从秦亡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这既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也表现了对封建帝王的忠告。文章写秦的豪奢时,极力铺陈夸张,发表议论时,酣畅淋漓,结尾总结历史教训发人深省。在杜牧死后的二十一年,即公元八七四年,爆发了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农民大革命,历时十年之久,终于促成了唐王朝的灭亡。这确是一篇咏史的佳作,词采瑰丽,发人深思,后人评这篇作品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

和所有封建时代的爱国文人一样,杜牧把实现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皇帝精明能干,节用爱民。但晚唐的皇帝多不成材,生活上荒淫无度,引起杜牧的极大不满。因此,他往往以咏史的笔法,给予他们辛辣的讽刺,希望他们迷途知返,从谏如流,中兴帝业。

如《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写景寓意,在极短的篇幅中,表达一种深刻的内容,这是杜牧绝句的特点之一,《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正是表现了这个特点。杜牧在这组诗中仍然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写的是唐玄宗的荒淫生活,批判的是晚唐皇帝,告诫晚唐皇帝不要再迷恋“山顶千门次第开”的荒唐生活,要他们吸取“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的历史教训。第三首“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多么醉人的狂欢生活,这与后来发生的安禄山之乱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对唐玄宗又是何等辛辣的嘲弄。杜牧在另一首《华清宫三十韵》中说:“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玩兵师汉武,回手倒干将。”杜牧借唐玄宗的腐化、荒淫、堕落的生活和四处滥用兵力的历史事实,针刺晚唐皇帝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笔锋也是极其犀利、尖刻的。

杜牧通过咏史诗对历史上的暴君进行揭露和鞭答,还可以举出《过骊山作》一首“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欲为道旁穷百性。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扰未枯。”

411・

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致断送天下的愚蠢,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

杜牧写这些作品和他深刻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不可分割的,是他忧国忧民的思想的形象表现。杜牧在《郡斋独酌》一诗中说:“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擅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杜牧在这里表达了他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是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修补唐王朝之不足,使燕赵河涅的人民都安居乐业,沐浴圣贤的教化,扫荡外敌的侵扰。杜牧就是抱着这种“平生五色线,愿补

《过骊山作》等这些杰出的现实主义诗文来的。

《过华清宫》、

舜衣裳”的理想,写出了《阿房宫赋》、

杜牧出身于显贵高门之家,祖父杜佑历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又是《通典》的编撰者。他的堂兄杜徐选配宪宗长女岐阳公主,“隆贵显荣,莫与为比”(《妓阳公主墓志铭》)。杜牧于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进士及第,又登制科,他的《赠终南兰若僧》诗中说:“家在城南杜曲傍,两枝仙桂一时芳”,就是指的这两件事。杜牧出身如此显贵之家,又少年科第,且致力于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垂书》),按说他在政治仕途上应该是有所作为的,然而,事实上相反,他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长期受到排斥,主要是李德裕的排斥,不得施展其才华。他又很自负,在某些咏史诗中便表达了他恃才自负的深沉的感情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杜牧看来,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不表现周瑜的天才军事策略,他不过是借助当时东风之力,侥幸成功而已。如果当时不刮东风,大乔小乔二美人均为曹所掳矣。杜牧小视周瑜,溢于词表。诗中作者对已有结论的历史事件加以重新评论,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表现了自己的胸怀、胆识和才华,英气逼人、令人叹服。杜牧的这种不同众议的论句,往往能抓住历史事件中的重要环节,这对于破旧论立新论是一个成功的因素。作者抓住“东风”这个火烧赤璧中的重要一环来作文章,就把周瑜取胜的侥幸隐含其中,因为在当时这种天气的转变,并非人力所能做到的,这样立论不勉强,能自圆其说,诗歌不同历史论文,能写到这种地步,表达的既含蓄又清晰,实在难能可贵。

杜牧的这种论史绝句,往往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人所共知的事物入诗,写得意趣盎然,毫不呆板,说的是存亡成败的国家大事,却偏偏从“东风”的“便”与“不便”说起,本来应该说东吴的覆亡,却偏偏说那人所共知的大乔、小乔。这样写有诗意的醇美,这就不是一般的历史论文所能比拟的了。

《题乌江亭》表现了杜牧那种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品格和能含辱忍垢、从失败中去夺取胜利的胆识:“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胜败本兵家常事,包羞忍耻,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本色。江东子弟,俊彩星驰,卷土重来,再决一雌雄,胜利是大有希望的。杜牧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他不灰心,不

《题商山四皓庙》是杜牧感叹自己怀气馁,更不自暴自弃,这首诗是包含他有夺取最后胜利的意思的。如果说《赤壁》、

才不遇,那么,《题乌江亭》则是他一定要把“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理想付诸实现,决不半途而废的表达。《苕溪渔隐丛话》批评杜牧此诗是“好异而畔于理”,意思是说,杜牧好作翻案文章,而于理无当。他认为:“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但杜牧是作诗,而不是写历史论文。《历代诗话》的编者即不以《苕溪渔隐丛话》为然,“呜呼!此岂深于诗者哉!”《历代诗话》的批评是正确的,《苕溪渔隐丛话》是不深于诗的。《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言志的,论史不是他的目的,言志才是他的本意,杜牧是以论史为由表达他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的。

杜牧作《春申君》诗说:“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真的猛士都想着去酬报以国士之礼待自己的人的恩惠,然而春申之冤谁给昭雪?三千门客,都受了春申君的恩惠,珠围翠绕,待之以国士,究竟有谁成为国士去杀掉李园?杜牧写这首诗是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哀叹,和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知道杜牧生活在晚唐,晚唐皇帝多为宦官所挟制。虽然朝廷用了许多俸禄养了大批官吏,难道不是“三千宾客总珠履”,可又有谁去歼灭宦官,为皇帝分忧和报仇?诗人用心之苦,用心之深,用心之痛,在于极力挽救世道人心,以古来告诫当世。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河徨》)。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咏史诗,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以此来寄托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和批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转第124页)

1

5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