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生理学

1.单位膜:电镜下,细胞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即内外两层亲水极和中间一层的疏水极。蛋白质附

着、镶嵌或横跨脂膜。

2.被动转运:物质或离子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能量(单纯扩散如:

染液)

3.被动转运:借助细胞膜蛋白发生的扩散。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化学依赖性)

4.主动转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转运过程。需要能量(离子泵:钠、

钾、钙、氧、氢等)Na + -K +泵:3 Na + 2 K +1ATP

5.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肝素、组织胺)、浆细胞

纤维成分:胶原纤维(韧性强)、弹性纤维(弹性)、网状纤维(无弹有韧)

基质:无定形胶状物,化学成分为黏多糖蛋白质

6.骨骼肌(横纹肌)

结构:明带、暗带、肌节(一个暗带和半个明带)

细肌丝(明带):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粗肌丝(暗带):肌球蛋白(教材: 肌肉收缩章节P69 )

神经活动→肌细胞膜→钙离子从终池(特化的滑面内质网)→释放入胞质→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构象改变→ATP分解→粗细肌丝滑动(1.5~3.5微米/肌节)

7.神经元结构:

胞体

细胞膜:可兴奋性膜

膜上的离子通道:

电位门控通道:有些通道受电刺激而开放

化学门控通道:当化学物质与受体结合时才开放

膜受体:可与相应的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或产生其他细胞活动变化。

8.尼氏体: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

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9.神经原纤维:呈线状交织分布,在神经元内起支持和运输的作用。

10.树突:分支多,呈树枝状,愈向外周分支越细,表面有刺状物,是其他神经元终末支与树突的

接触点。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11.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1根粗细均匀的轴突。轴突主干上有时分出侧支。

胞体发出轴突的部分呈圆锥形,称轴丘

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

12.有髓神经纤维:突起外面包有髓鞘结构(施万细胞)。髓鞘是由磷脂和蛋白质层层相间组合而成,

呈圆筒状包在突起外面,有绝缘作用,可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根神经纤维扩散到相邻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纤维受损伤或离断后,施万细胞对神经纤维的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神经纤维的髓鞘的组成并非连续不断的,而呈有规则的节段,两节段之间细窄部分称为郎飞氏结(Ranvier node)。

脑神经和脊神经多数由有髓神经纤维组成。

13.解剖学标准姿势:通常以人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眼向

前方平视

14.方位名词:近头部为上,近足部为下,靠近躯干或脏器中心为内(里),靠近体表或脏器表面为

外(表)。按人体直立位置,通过身体自上而下与地面垂直的假想轴称垂直轴;与垂直轴垂直的

前后方向的轴称矢状轴;与两轴都垂直的左右轴称冠状轴(额状轴)。

水平面(横切面):从身体上下方向,通过矢状轴和冠状轴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矢状面(纵切面):从身体前后方向,通过矢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冠状面(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器官方位的表示:与长轴平行的面为纵切面,与长轴垂直的面为横切面。

15.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极化: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现象

形成机制:由离子在膜两侧的不平衡分布和细胞膜对离子的相对通透性不同所致。【浓度差和电位差(电场力)对离子作用力的代数和构成膜两侧离子的跨膜流动力。K+通道开放(其他离子通道均不完全开放),使K +内外流动达到平衡,从而静息电位达到K +平衡电位(二者相等)。】平衡电位:离子通道完全开放,该离子内外流动达到平衡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

16.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由K、Na通道参与完成,包括:

去极化:Na通道开放(差500倍)Na+的通透性比静息时增大了500倍

超射(反极化):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反转为外负内正

波峰:Na平衡电位。膜外负内正的电势差阻止了Na+的进一步向细胞内扩散

复极化:K通道开放增大,Na通道失活,K外流远超过Na内流,回到静息状态

后超级化: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已经发现Na离子通道3种,K离子通道5种,Ca离子通道3种)对跨膜电位变化极其敏感并能迅速对其作出反应。

17.神经冲动的传导的基本特征:①生理完整性②双向传导③非递减性④绝缘性⑤相对不疲劳性

18.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9.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接头前膜→Ca离子通道开放(电压依赖性) →Ca入轴突接头前膜内→

小泡内乙酰胆碱释放→终板膜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Na离子通道开放(化学依赖性) →终板膜局部去极化→动作电位

20.神经递质和调质:

神经递质条件: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前体和酶合成系统→对应囊泡→突触后膜含对应受体

半衰期短:迅速分解或摄取(前后膜)

神经递质分类:

胆碱类(Acetylcholine, Ach乙酰胆碱)分布于植物神经节(交感节后除外),脊髓前角(控制肌肉运动)

单胺类(monoamines):catecholamines CA儿茶酚胺、dopamine DA多巴胺、epinephrine E肾上腺素、nonepinephrine NE去甲肾上腺素、5-HT :与钾氯离子通道开启有关

氨基酸类:Glutamine谷氨酸(激动剂:拮抗剂)Glyamine甘氨酸(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与钙、氯离子通道相关)、GABA γ-氨基丁酸、ASP 天冬氨酸

其他:SP(与疼痛调节有关)、HIS(组氨酸)(与胃酸分泌有关)

神经调质:对效应细胞不直接起信息传递,而控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或突触后膜对递质的反应。

21.受体分类:①与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本身即离子通道受体):分化学门控通道(电压依赖性)

②与G蛋白偶联受体:成分:受体、G蛋白、效应器

2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①单向传递②中枢延搁0.5-0.9ms③总和:阈下兴奋④后放:

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

23.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①辐射:神经末梢分支

②聚合:胞体和树突接受不同突触

③连锁和环状联系:产生正负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