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及
在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
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在英国的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此,为方便旅游者并服务于旅游者的旅行社诞生了,这标志着近代旅游业开启了新篇章。中国近代旅游业发源于上海。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社是爱国人士陈光蒲先生与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的旅行部,1927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国与1949年在厦门成立了华侨旅行社,现为中国旅行社;于1954年再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再北京创建了中国青年旅行社。从而,建成了我国知名度最高的三大旅行社。从旅行社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旅行社业发展起步较晚。并且虽然我国旅行社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行业。
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过程可将其话费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旅行社业发展的前期(1978年以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前,我国仅有中国国旅和中国旅行社及其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此阶段,旅行社数量少,从业人员少,旅游活动少,不具备行业规模,但却累积了不少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今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行社发展的初期(1978—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旅行社形成国旅、中旅、和青旅三足鼎立的行业垄断的局面。在1985年,为加强旅行社行业管理,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第一部管理法规。
3、旅行社发展的增长期(1990—1994年)。1989年国际国内形式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我国旅行社遇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在旅行社经营者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国际入境旅游得到恢复和更大的发展。
4、旅行社的调整时期(1995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定,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到2000年,我国旅行社总数为8993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到。
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产业在质和量
上将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多向度开发,并且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有。
2、旅游产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市场上的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市场跻身世界前列。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出了非常高的预期,其预测为:到2015年时,在世界旅游目的地中,我国将位列第一;在世界旅游客源国中,我国将位列第四;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的旅游产业增长速度。
3、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得到体现。旅游产业由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他的发展已经被我国列入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旅游总局于1995年和2000年分别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各个省、自治区从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出发,将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经济优势产业和重要产业,其中10多个省份将旅游产业定为支柱产业,7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和先导产业,6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三次产业的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
4、旅游产业正在扩大开放态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日趋加快。
三、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对外和对内开放,旅行社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旅行社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旅行社要加强内部科学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国内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等法规规章,并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通过对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过程的控制,优化旅游产业人力资源,对地接社的选择与评价、出国领队管理、导游陪同规范、顾客投诉处理、门市部服务要求等容易存在隐患问题的环节加强管理,提高旅行社的质量。旅行社还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
2、旅行社企业要重视品牌的树立。“品牌揽顾客、质量主沉浮”,旅行社推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形成广泛影响。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新理念,产品要适应旅游者日趋个性化的需求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
3、旅行社要完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优化旅游产业产品和旅游产业业务链。优化发展旅游产业的市场与政府双重职能,实现新的发展。
4、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为重点,向社会作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文明服务承诺制。把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向社会、消费者公开,制定专门的服务承诺制度,对前台营业员、国内游全陪、出境游领队、入境游陪同等业务操作及服务规范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同时还通过与接团的旅行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了旅行社的承诺落到实处。通过征求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率。
5、有创新意识,优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投资机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改变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发展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四、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旅游市场,要支撑如此庞大的产业,能否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十分关键。我们必须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尽快地为旅游市场培养出更适合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
(1)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
1、规模发展快,中国旅游教育在蓬勃发展,但旅游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总量不足,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统一协调行动,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旅游教育整体合力,旅游人才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2、年轻化,使队伍充满了干劲和活力,但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夜暴露了经验不足的差距;旅游教育特色不鲜明,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结构失衡,一些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对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旅游行业需求明显错位,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
3、整体素质偏低,包括职工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职称低;旅游人才结构中,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等旅游主体人才培养数量偏少。旅游教育模式不灵活,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素质偏低,有些旅游院校与旅游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方式落后,不能对旅游行业需求变化和新业态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旅游教育国际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低,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