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基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管理者的技能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人际技能---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3、技术技能---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基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不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
管理者的层次越高,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越需要掌握与业务有关的技术技能,而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少。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p141.劳动分工的观点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2.经济人观点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简答)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他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工作定额---方法:把工人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将每一个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去掉多余的动作和不必要的时间。
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组织的概念: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组织的要素:人、目标、结构、资源3、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他们个人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某些需求二、管理的本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三、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活动按计划完成【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职能是:做这四件事情就是职能的实现】四、管理的效率与效果1、衡量管理水平的指标:有效性(1)效果:是否实现管理活动预定的目标,即做正确的事(2)效率: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即正确地做事五、管理者和操作者1、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2、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六、管理者的职位层次与基本素质技能(一)职位层次1、决策层-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等;2、执行层-中层管理者: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和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所确定的目标、战略付诸实现;3、操作层-基层管理者:按中层管理者的安排去组织、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某一特殊活动(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2、人际技能:与人协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总揽全局,判断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根据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三)1、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2、中层管理者:三者差不多3、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七、管理者的角色理论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八、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九、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2、主要思想:(1)工时研究和工作定额(2)劳动方法的标准化(3)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1、权力论:(1)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2)权力的类型:合理的法定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魅力型的权力2、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1)劳动分工(2)权力体系(3)正式的甄选(4)正式的规则和法规(5)非个人性(6)职业生涯导向【都是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霍桑实验2、主要思想:(1)企业中的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职工士气取决于他们感受到的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四、权变学派1、权变管理思想:世界上不存在普遍使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2、最大特点:希望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使用场合第三章一.组织的性质:组织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互动的开放系统二.环境的内容:(一)外部环境:1、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国际、技术2、微观(具体)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潜在竞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可能相互转换】(二)内部环境:1、物质环境:(1)人力资源:数量,素质、使用状况等(2)财力资源:资金拥有,构成,筹措,利用情况(3)物质资源:拥有数量和利用程度(4)信息资源:采集和挖掘情况,利用情况等(5)关系资源:拥有情况,利用情况2、文化环境:组织文化:组织创建者的经营理念;员工甄选标准;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员工的社会化三、组织环境差异与权变管理方法一.决策概念: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二.决策的步骤:(1)判断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和标准(3)确定各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可供选择的的行动方案(5)分析评价各行动方案(6)选择满意方案(7)付诸实施(8)评价决策效果三.决策的原则:满意度原则四.决策的分类:(1)长期决策,短期决策(2)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五.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一)个人决策:决策速度快,责任清楚,依赖个人信息(二)集体决策:1、优点:集思广益,多方案,信息完整,提高可接受性2、缺点:消耗时间,无人对结果负责,屈从压力,少数统治3、基于群体决策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广泛应用于激发新的构思与创意(2)专家会议法:①优:集思广益,知识共享、相互启发、智能叠加、简单易行②缺:乐队效应、从众效应、走形式③适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大,环境复杂,缺乏类似经验与相关数据的决策(3)德菲尔法:①概念:匿名通信方式,通过几轮意见征询表发放与回收征求专家意见,组委会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一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任务:⑴实现本组织的目的和使命⑵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所成就⑶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所对应的主要任务:⑴管理的计划职能 (任务: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计划配置方案)⑵管理的组织职能 (任务: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组织发展)⑶管理的领导职能 (任务:引领和指导员工,沟通协调,解决冲突,激励下属)⑷管理的控制职能 (任务:确定控制标准,衡量业绩,差异分析,纠偏措施)4.管理的特点: (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含义)科学性:反映了管理活动普遍应遵循的准则艺术性:管理必须因地制宜,讲究方式和方法,避免机械、呆板的管理。
即管理的独创性和灵活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5.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⑶决策方面的角色6.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⑴概念职能⑵专业技术职能⑶人际关系职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人际关系职能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职能。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1.巴贝奇的管理思想①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思想。
②提出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2.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⑴工作定额管理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⑶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⑷标准化管理⑸实行管理职能分工⑹例外管理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被人们称为“现代组织理论之父” 。
⑴三种组织权力的类型:①传统权力,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组织。
②神授权力,对应的是“神秘化”的组织。
③法定权力,对应的是“合理化—法律化”组织。
(★最合理的)⑵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官僚体制”或称为“科层体制”。
第三章管理学的发展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⑴霍桑实验:即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研究管理实践中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是一种社会科学,是以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应用各种原理、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管理的学科。
1.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和规律。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
1.3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科学管理时代、人际关系时代和现代管理时代。
主要理论流派包括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理论。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2.1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逻辑基础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企业目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它们是管理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2.2 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对管理学的影响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在管理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为管理学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2.3 运用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和方法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包括绩效考核、效率和效益、可持续性发展、员工参与和激励机制等。
方法包括标准化、流程控制、信息化和自动化等。
三、管理者的基本技能3.1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3.2 领导者的类型和领导者选择的原则领导者的类型包括权威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
领导者选择的原则包括适时、适人、适材、适地和适事等原则。
3.3 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和有效沟通方法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解释、反馈和澄清等。
有效沟通方法包括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等。
四、组织管理4.1 组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所进行的协作和协调的活动,它具有目标、结构和效率等特点。
组织的功能包括实现目标、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益等。
4.2 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内部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利关系,包括机构设置、层次关系和决策程序等。
管理学期末重点
管理的概念:管理制度在特定的环境下(背景),对组织的各类资源(对象)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是组织成员高效率的实现既定目标(目标)的活动过程。
泰罗(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确切知道要干什么,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斯蒂芬罗宾斯: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非相互对立、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印证的。
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七自身运动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
1.管理具有系统性。
2.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可掌握的知识,是可以用来指导管理实践的。
3.客观规律学说,形成完整、独立的学科,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不断进步。
1.管理是一门艺术。
2.管理者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管理技能的能力。
3.善于在实践中应用管理理论,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通过实践创造和发展管理理论。
(创新)管理者角色的差别与作用(明茨伯格角色划分理论)正式权威和特殊地位产生人际关系工作中的角色、获得信息独特地位的信息传递角色、与决策相关的工作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角色: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义务的角色。
挂名首脑:学院院长出席毕业典礼,企业经理参加颁奖等;领导者:指挥领导他人;联络者2.信息传递方面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制定方面角色:在组织各层次拥有决策指挥权的管理者。
“一把手”怎样理解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传统管理、沟通(有效)、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成功)不同:维护网络关系对管理者的成功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对贡献较小。
在有效管理者中,沟通贡献最大,维护网络关系贡献最小。
说明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管理者在组织中晋升十分重要。
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1.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重要手段: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3.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思想上彻底变革1.对工人提出科学操作方法,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工资制度施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科学选择、培训、提高4.制定科学工艺规程,以文件形式固定推广5.管理劳动分离,分计划职能、执行职能6.例外原则:企业高层讲日常授权给下属管理,保留对例外事件的决策控制权如何评价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贡献:1.冲破传统落后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 2.提高生产效率,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3.管理职能、执行职能分离,有专人从商管理,管理理论创立发展有实践基础。
管理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一、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协调。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结构、分工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
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分配、职权的划分、决策的流程等,以促进组织的高效运转。
此外,组织结构还需要考虑到组织的规模和发展阶段,以适应不同阶段组织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获取、培养和管理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三、领导与决策领导是指通过激励、指导和管理来影响他人的行为。
领导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能力以及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在领导的过程中,需要向员工传递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并激励员工去实现这些目标。
而决策是指从多种可能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制定、评估和选择等。
四、沟通与协作沟通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交换信息、共享意见和观点的过程。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和协作。
沟通的方式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而有效的沟通需要遵循准确性、清晰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等原则。
协作是指不同个体之间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
协作的核心内容包括团队合作、冲突管理和协同技能。
五、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内部结构、流程或文化上的重大改变。
组织变革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自身的问题或机会等。
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变革的动因、变革的策略和变革的实施等。
创新是指通过开发新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创造性思维、创新的组织文化和创新的管理方法。
六、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分析内外环境,确定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战略来实现目标的过程。
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
管理学大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管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一、1、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即管理要科学化,管理是一门科学,形成了自己的原理原则方法论。
艺术性: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样子。
2、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管理学的定义:(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5、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6、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7、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经济人:通过物质满足欲望)8、欧文——“人事管理之父”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即时间研究(2)标准化,即动作研究(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进行标准操作培训)(4)差别计件总资质(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10、管理的14条原则:④统一指挥。
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⑨等级链与跳板。
11、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
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的工作态度记忆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
12、学习型组织(1)含义:是指具有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2)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的不同。
书p1813、核心能力理论含义: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能力,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二、几种道德观1、几种相关的道德观:①功利主义道德观②权力至上道德观③公平公正道德观④社会契约道德观⑤推人及己道德观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①道德发展阶段②个人特性③组织结构④组织文化⑤问题强度3、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管理学期末重点
管理学1.管理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发现,管理者的用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文——泰勒)①工作定额②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制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⑥例外管理3.行为科学管理思想——霍桑研究(梅奥)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②在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足(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④存在着霍桑效应→[观察者效应,喜欢被关注]4.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般或宏观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政治法律、自然资原)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制机制、战略同盟伙伴)组织内部环境(物质、文化)①一般或宏观环境是指任何时期对所有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②具体或微观环境指那些对组织的影响更频繁、更直接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与某一具体的决策活动和处理转换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特殊力量,是那些与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
③组织内部环境是那些对组织影响最频繁、最直接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组织的日常运营、生存和发展。
5.SWOT分析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是由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等人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
SWOT分析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的简称.这种方法把环境分析结果归纳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部分,形成环境分析矩阵. SWOT分析首先: ①它把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时地调整组织的经营策略,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②它把错终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关系用一个二维平面矩阵反映出来,直观而且简单。
③它促使人们辩证地思考问题。
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对比分析中才能识别.④SWOT分析可以形成多种行动方案供人们选择,加上这些方案又是在认真对比分析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
第六章简答5W1H:1 WHAT 做什么活动与内容。
2 WHY 为什么做原因。
3 WHO 谁去做人员。
4 WHERE 在哪做地点。
5 WHEN 何时做时间。
6 HOW 怎样做方式与方法。
计划与决策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组织在活动内容、方向与方式上的选择。
2.计划是组织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体的行动安排。
3.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4.决策与计划往往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
计划的性质:1.目的性2.首要性3.普遍性4.秩序性5.效率性计划的作用:1.为管理者提供了协调组织活动的依据。
2.为管理者提供了减少未来冲击的手段。
3.为管理者提供了配置资源的工具。
4.为管理者提供了鼓舞士气的利器。
5.为组织提供了检查与控制的依据。
6.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计划的层次体系: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准确的预测并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
5.选择拟定可行性计划。
6.制定可行性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实施PESNT分析法:pesnt指的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技术五个方面。
五力分析法:1.根据波特的研究,每个行业都有五种基本作用力,这五种作用力的合力,决定着企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会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企业间的研究。
3.入侵者的研究。
4.替代品生产商的研究。
5.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6.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内外部进行综合分析的经典方法。
SWOT分析法内容:1.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字母缩写。
2.用优势抓住机会组合成so战略对策。
3.用优势客服劣势组合成st战略对策。
4.用机会弥补劣势组合成wo战略对策。
5.克服劣势避免威胁组合成wt战略对策。
价值链分析法:1.每个企业都有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和起辅助作用的多种价值活动的集合。
《管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1管理的四大职能及定义2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3管理者的定义、内涵及分类1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1管理者的三种技能及定义1科学管理思想(1)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2)该理论的价值及局限性7.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8.霍桑实验9.权变理论10.组织具体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怎样影响组织业绩11.解释组织文化的定义及其三方面的含义12.社会化13.企业社会责任14.决策制定过程15.决策类型16.目标的含义17.一个设计良好的目标的特征18.目标管理19.战略和战略管理的定义20.三种战略类型21.企业战略的类型22.战略管理的过程23.组织设计涉及六个方面的关键要素24.管理幅度的定义,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25.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26.群体发展的阶段27.大五人格模型28.沟通的定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29.沟通的过程、要素30.人际沟通的障碍及克服3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3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34.领导者权力的五种来源35.控制的定义36.控制的过程37.控制的类型38.控制的方法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管理及其具体含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定义包含三层含义:(1)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目标。
这些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协调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
(3)管理活动强调效率和效果。
效率是指正确地做事,不浪费资源,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通过完成任务而使组织达到目标。
效率注重过程,效果注重结果。
因此,管理当局不能只是关注达到和实现组织目标,还要尽可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二、管理的职能1)计划是设立和明确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和方案。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讲管理与管理科学管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理解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管理是生产力要素的粘合剂。
管理的决定性作用 管理既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存在状态 又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还决定着现代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管理本身还能造成一种新的生产力——管理所形成的整体功能 1+1+1>3 系统论 欧洲展开的大讨论 欧洲的科学技术不比美国落后 可经济为何落在美国后面 讨论所形成的共识 欧洲与美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与其说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 不如说是管理上的差距。
曼哈顿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奥本·海默 “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威力的不是别的 而是科学的组织管理”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 管理的基本涵义在字面上的涵义 管辖和处理在管理科学中的涵义 1、职能说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代表人物 法约尔2、人本说 管理就是指导别人、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
代 穆尼3、协调说 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 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代 周三多4、资源说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等环节 分配和运用各种资源 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代 徐国华5、决策说 决策就是管理的同义语。
代 西蒙张院对管理涵义的看法 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和发展的愿景 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 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促进其相互协调 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四个基本观点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进行的。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 从社会环境中输入必要资源 人、财、物、信息等 向社会输出一定的资源 劳务或产品 。
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和发展愿景 除了要作出技术上的努力之外 还有作出管理上的努力。
管理学期末重点汇总
1、管理的内涵是什么?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资源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的核心:决策载体是什么?组成管理与民族文化有什么关系?2、管理者分为哪几层?职能是什么?高层管理者(经营策略层,最重要的目标是增进组织利润),中层管理者(战术阶层),基层管理者(依法行事者),业务人员(实际完成工作的人)3、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在管理中主要扮演什么角色?每种角色各包括哪些具体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人、联络人,信息角色:信息收集、信息传达、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资源分配者、谈判者4、管理者应具有一般技能包括哪些方面?各自的内涵是什么?与管理者的层次有何关系?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
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了解、指导、激励与之相关的个体和团队工作的能力。
技术性技能:指管理者应用专业性知识或经验的能力5、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
作业管理:(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①进行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②实行作业工具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
③按照标准的作业方法和合理的组织安排,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工作量。
(2)科学挑选与合理培训工人(3)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组织管理:(1)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2)实行职能工长制(3)实行例外原则6、梅奥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工人的士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除正式组织之外,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新型领导方式应当以社会和人际技能为基础。
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7、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有何管理意义。
人与人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团体行为。
意义是成为管理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8、简述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的管理思想。
管理学期末重点
管理学期末重点一、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二、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因素1、环境的稳定性:①环境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进行②而在环境剧烈变化额情况下,决策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2、市场结构:①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易使组织形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思想②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易使组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3、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①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作为卖方在市场居于主动、主导地位,以生产条件与能力为出发点②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作为卖方在市场居于被动、被支配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二、组织自身的因素1、组织文化:①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生存的人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倾向于维持现状,害怕变化,更害怕失败。
在进取型组织文化中生存的人们欢迎变化,勇于创新,宽容地对待失败。
②具有伦理精神的组织文化会引导决策者采取符合伦理的行动方案,没有伦理精神的组织文化可能会导致决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2、组织的信息化程度:高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3、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这种模式指导着组织今后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如何思考问题,如何选择行动等三、决策问题的性质1、问题的紧迫性:①时间敏感型决策: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急需处理②知识敏感型决策: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
2、问题的重要性:对决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重要的问题可能会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从而保证决策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②越重要的问题越有可能由群体决策因此更全面,决策质量更高③越重要的问题越需要决策者慎重四、决策主体的因素1、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爱好型2、个人能力:①对问题的认识能力越强,越有可能提出切中要害的决策②获取信息的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加快决策速度并提高决策质量③沟通能力越强,提出的方案越容易获得通过④组织能力越强,方案越容易获实施,越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3、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4、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①影响较好行动方案被通过的可能性②影响决策的成本三、计划的性质(计划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计划工作是决策逻辑延续,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事实提供了组织实施保证;另一方面,计划工作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不同成员行动的依据)1、【目的性】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计划为组织目标服务,计划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计划工作: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主客观条件提出的在未来一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的过程。
2.领导工作: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3.决策:管理就是决策。
狭义的决策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行为。
广义的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的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多种可行方案,从中挑选合理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4.激励: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使员工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动的过程。
5.管理: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配置组织机构内外的人员及其他资源,使别人同自己一起或通过别人高效率、愉快地完成既定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
6.控制工作:对各项活动监视,从而保证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项显著偏差的过程。
7.组织工作:从管理科学体系来看:组织工作就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一种分工协作体系或网络体系的过程,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基本保证,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8.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就是把一些日常发生处理某一问题的决策过程规范化,写成操作说明书,处理程序。
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一次性决策或非定型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复性决策。
9.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反馈控制是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把系统的输出值的部分信号引到输入端。
如此可使系统趋于稳定。
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大学
管理学重点1.组织是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2.组织的特征: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②有明确的目标③有特殊的活动④独立存在的3.形成组织的三要素: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顺畅的沟通4.为什么加入组织: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考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5.组织发挥功能:组织成员志同道合、能力互补、沟通顺畅是组织发挥其功能的前提6.组织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7.管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8.决策: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9.领导: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力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10.控制: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11.管理的基本原理:①人本原理:人是组织的中心,也是管理的中心,人本原理当是管理的首要原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了人的管理②系统原理: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2.社会经济组织系统共同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管理活动所要处理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系统中的问题●管理必须有层次观点●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13.效益原则: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一种比例关系14.适度原则:在矛盾中找到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15.管理的基本方法:左脑→理性分析(基础)右脑→直觉判断(依据)16.组织管理的基本工具:①权力:1.支配权-发号施令 2.强制权-不接受命令3.奖励权-激励从事额外工作【多用3,少用2,巧用1】命令和服从-单向;影响力-双向17..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是低成本的;发挥作用是无意识的18.只有在组织中从事并负责管理工作、有直接下属的人才是管理者19.古典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916年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理论》,主要研究问题是科学管理(泰勒)、一般管理(法约尔)以及科层组织(韦伯),范围主要限于企业内部、工程技术20.早期研究:●罗伯特.欧文:人本管理先驱、学前教育家、英国第一位全国工会主席●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经济人●查尔斯.巴贝奇:数学家21.泰勒制:①改进工作方法,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②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③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设置计划部门,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22.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3.科层组织/科层制度=官僚组织、官僚政治,是一种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理想的组织制度。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壹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计划: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3、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4、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5、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6、管理科学:将新出现的一系列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技术,称为管理科学。
7、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即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
8、管理原理: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
9、系统: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0、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11、管理哲学: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12、决策:我们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3、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比较常用的集体决策方法,便于发表创造性意见,因此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
14、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贰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16、滚动计划法: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17、管理幅度: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
18、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19、正式组织:设计的结果是形成所谓的正式组织。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管理学的定位与范畴、管理学的特征。
2. 管理学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方法。
3. 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有关因素。
二、组织基础1. 组织的定义与特征:组织的定义、组织的基本特征。
2. 组织的环境:组织环境的内涵、组织环境的特征、组织环境的分类、组织环境的分析。
3.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组织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4. 组织文化与管理:组织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的管理。
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基本特征。
2. 领导的理论与模型:权力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特质领导理论、事务领导理论、道德领导理论、魅力领导理论、隐性领导理论。
3. 领导行为与效能:领导行为的基本特征、领导行为的分类、领导行为与效能的关系。
4. 决策的概述与特点:决策的定义、决策的特点。
5. 决策过程与决策模型:决策过程的基本阶段、决策模型的类型、决策模型的应用。
四、计划与控制1. 计划的概念与特征:计划的定义、计划的基本特征。
2. 计划的层级与类型:战略计划、战术计划、操作计划、单一计划、综合计划。
3. 计划的内容与要素:计划的内容、计划的要素。
4. 控制的概念与特征:控制的定义、控制的特征。
5. 控制的过程与方法:控制过程的基本阶段、控制方法的分类、控制方法的应用。
五、组织行为学1. 个体与个体行为:人的行为基因、个体行为的动因、个体行为的分类。
2. 团队行为与动力学: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团队行为的特点、团队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3. 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的内涵、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效沟通的要素。
4. 管理中的激励与动机:激励的概述与特点、激励的理论模型、激励的方法与措施。
5. 冲突与冲突管理:冲突的概念与特征、冲突的分类、冲突管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管理: 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亨利.法约尔:法国一家大型矿业联合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过程学派理论奠基人。
具有长期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经历,对全面管理工作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霍桑实验: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5、波特竞争理论:理论重点是:五力模型、三大一般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产业集群6、领导: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7、激励: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
8、控制: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实现既定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检查和调整的活动和过程9、学习型组织: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10、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11、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在进行重复处理。
12、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13、员工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这种状态下的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高度的责任感。
14、组织变革三阶段:思想准备阶段、经营组织改进阶段、巩固强化阶段。
15、运营预算:是指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二、简答:1、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答:诊断问题,识别机会-----识别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作出决定-----选择实施战略------监督和评估2、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⑴目的性,即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⑵主导性,即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只有在计划工作确定了目标后才能进行,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⑶普遍性,即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⑷效率性,即某项计划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目标。
3、简述管理的组织职能。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与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4、沟通的作用?⑴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⑵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⑶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建立联系的桥梁。
5、什么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6、战略管理过程?1.战略分析2.战略制定及评价阶段、3.战略实施及控制阶段7、组织文化的作用?1.精神动力,智力源泉;2.组织行为的导向标与评判标准;3.激励与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4.筛选符合组织的人才;5.增强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
(1)整合功能(2)适应功能(3)导向功能(4)发展功能(5)持续功能8、领导艺术的本质特征?(1)做领导的本职工作(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3)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4)做自己时间的主人9、高成就需要者的特征?1.自己设定挑战性的目标2.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3.要求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弄清工作结果10、初创企业的创业程序?一、工商登记二、刻制图章三、申请企业代码证四、税务登记11、管理创新的主题是什么?答:1)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2)管理制度上的创新;3)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12、为什么说管理具有二重性?学习管理二重性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答:原因: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有效指挥共同劳动,组织社会生产力的特性: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协作劳动本身的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监督劳动,维护生产关系的特性。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意义: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有利于深入认识管理的性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学习和应用。
13、管理有哪些职能?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4、管理者在组织中都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答: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15、管理者应具有那些能力素质?答:人格魅力、包容心、团体观念、个人态度16、管理的环境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17、什么是管理?管理具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管理的特征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特征:1.二重性 2.科学性和艺术性 3.普遍性 4.任务的共同性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有效指挥共同劳动,组织社会生产力的特性: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协作劳动本身的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监督劳动,维护生产关系的特性。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管理活动的过程可以通过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同时它具有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的实践性上,在实践中发挥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为有效地进行管理创造条件。
3.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普遍性表现为管理活动是协作活动,涉及到人类每一个社会角落,它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各种组织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
从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集体活动的分工和协作开始,管理便随之产生。
管理的普遍性决定它所涉及的范围。
4.管理或管理人员任务的共同性管理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维持一种系统,使在这一系统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信息),去实现他们预定的目标。
18、简要说明管理中计划工作的意义。
答:(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
19、简述非正式沟通的含义及类型。
答:含义: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类型:集群连锁,密语连锁,随机连锁,单线连锁20、简要说明组织结构中扁平结构的优缺点。
答:优点: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不级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
而且由于管理幅度较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满足感;缺点:由于管理幅度较宽,权力分散,不易实施严密控制,加重了对下属组织及人员进行协调的负担。
21、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授权是管理者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选择;请简要说明有效授权应遵循的要求。
(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信任下级(5)要善于适度控制三、填空题1、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 计划, 检查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2、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个人魅力,所属权限两种。
3、管理控制按照组织整个营运过程,可分为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是指: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6、管理的人本原理包括:1、尊重人 2、依靠人 3、发展人 4、为了人7、基本控制过程都包括三个步骤: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8、沟通方法可分为1、口头沟通2、书面沟通3、非语言沟通4、电子媒介沟通。
9、法约尔认为企业职能包括: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管理应遵循10、正确决策的五个特点: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建立一项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11、计划工作的程序是: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确定备选方案。
4、评价备选方案。
5、选择方案。
6、拟定派生计划。
7、编制预算12、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有1、以顾客为中心。
2、以价值为导向。
3、以人为本。
四、论述题:1. 试从管理学角度剖析三鹿奶粉事件?答:我认为主要的因素有计划、管理和决策。
首先是计划。
计划就是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组织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筹划和安排,以保证组织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本例中,很明显的看出了三鹿集团在计划这一方面没有做好,当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三鹿集团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处理,于是瞒骗媒体的追问,没有作出及时的处理。
可见,企业发展的计划包括对危机处理的方案对企业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发生,说明企业在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企业应从自身内部寻找原因,并及时解决。
最后是决策。
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人们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过程。
决策不同,对企业的未来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鹿集团面对毒奶粉事件,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结果导致三鹿集团最后破产。
由此可见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试述组织设计工作的定义及工作内容?如果领导让你对一个新成立的公司进行组织设计,你的工作思路是什么(谈谈你的工作步骤)?定义: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
工作内容:组织设计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的工作1.职务设计与分析 2.部门划分 3.结构的形成4.试述目标管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