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气系课程

合集下载

东大964电路大纲

东大964电路大纲

《电工基础》课程复习与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电路基础课程是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一门主干课(学位课),对高等学校本学科的本科毕业生,该课程必须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该课程列为报考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考专业课,以满分150分计入考研总分。

保证被录取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电工基础的考试范围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常用的电路定理,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电路的暂态分析,相量的概念,正弦电流电路(包括含互感及三相电路)的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等。

考试要点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电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电路的能力。

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明确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中的两类约束关系。

2、熟悉电路的常用定理,并能灵活应用。

3、掌握分析电路的主要方法:等效变换法,节点法,网孔法,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拉式变换法等。

4、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和具备相关的电工测量知识。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填空题和计算题。

五、主要参考书目1、邱关源主编. 电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黄学良主编. 电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基本概念、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常用的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等)、基尔霍夫定律二、直流电路:电阻串联、并联、星形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求解等效电阻的方法;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方程,求解电路;灵活应用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诺顿)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第一章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第一章
1
f1(k)
–3 –2 –1 0 1 2 3 4 5 6 k f2(k) 1 –3 –2 –1 0 1 2 3 4 5 6 k –1 f1(k)+f2(k) 2 –3 –2 –1 0 –1 1 1 2 3 4 5 6 k f1(k)·f2(k)
E = lim
N→∞ k=−N
| f ( k ) |2 ∑
+N
+N 1 P = lim | f ( k ) |2 ∑N N → ∞ 2N + 1 k =−
19
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一. 加法和乘法 定义同一瞬时两信 定义同一瞬时两信 号值相加或相乘 f(·)=f1(·)+f2(·) = f(·)=f1(·)×f2(·) = ×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Analysis of Signals and Linear Systems
东南大学电气学院 主讲: 主讲:张金望
1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1.1 ······································· 绪言 1.2 ··························· 信号的分类 1.3 ··················· 信号的基本运算 1.4 ···········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1.5 ··························· 系统的描述 1.6 ······· 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f(t) f(t)
0
t
0
t
12
• 连续复指数信号 f(t)=Cest (C、s为复常数 为复常数) = 、 为复常数 应用复指数信号时,常用到Euler公式 应用复指数信号时,常用到 公式 ϕ ϕ ejϕ=cosϕ+jsinϕ e–jϕ=cosϕ–jsinϕ ϕ ϕ ϕ ϕ

2017东南大学电气工程954大纲

2017东南大学电气工程954大纲

954《电路(电气工程)》~2016年‎启用时间:2016-06-17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954《电路(电气工程)》课程复习与‎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1.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电路(电气工程)是电气工程‎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报考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考专业课,以满分15‎0分计入入‎学初试总分‎。

通过该课程‎的考试以保‎证被录取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电路(电气工程)》考试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电路基础(占120分‎);第二部分为‎电力系统、电机或电力‎电子三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占30分),考试时,考生在电力‎系统、电机或电力‎电子三门课‎程中仅限于‎选一门进行‎答题,多选无效。

考试要点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电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电路‎的能力。

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明确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中‎的两类约束‎关系。

2、熟悉电路的‎常用定理,并能灵活应‎用。

3、掌握分析电‎路的主要方‎法。

4、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和具‎备相关的电‎工测量知识‎。

5、掌握电力系‎统、电机或电力‎电子的基本‎理论,熟练使用电‎路相关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电路基础考‎试内容范围‎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基本概‎念、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常用的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等)、基尔霍夫定‎律2、直流电路:电阻串联、并联、星形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求解等效电‎阻的方法;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方程,求解电路;灵活应用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诺顿)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二)

东南大学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二)
RL=1kΩImax≤12.7mA
c)当R1=1 kΩ、RL为1 kΩ,输入电压Vi为0.5V、1V和3V时,计算负载电阻RL的取值范围。
Vi=0.5VRl≤27 KΩ
Vi=1VRl≤13 KΩ
Vi=3VRl≤3.7 KΩ
4、设运算放大器为双电源供电,最大输出电压为±VOM,试根据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的原理,推导图10-2的传输特性曲线,写出推导过程并画出传输特性曲线。
答:当输入Vi>0时,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故V0l=Vn=Vi,运放A2为差分输入放大器,由叠加原理知V0=-2R/2R*Vi=-vi+2*vi=vi。当输入Vi<0时,二极管D2导通,D1截止,此时,运放A1为同相比例放大器,V0l=vi(1+R/R)=2Vi,同样由叠加原理可得运放A2的输出为V0=V0l(-2R/R)+Vi(1+2R/R)=-Vi,故最后可将输出电压表示为
三、预习思考题
1、根据29页实验内容1的指标要求设计电路并确定元件参数。
a)设计原理图
b)设计过程
选取R1=1 kΩ,C=1uF,R3=100kΩ,R2=1kΩ,R4=10kΩ。
2、在积分器实验中,若信号源提供不出平均值为零的方波,能否通过耦合电容隔直流?若能的话,电容量怎样取?
答:可以,选取较大的电容,电容通交流阻直流,可阻碍其直流成分
11mV
7.05V
1V
1.48V
-1.42V
100Hz
20mV
1.42V
10mV
15.2mV
-16.0mV
100Hz
0.6mV
16.8mV
1.精密半波整流输入、输出波形图——有效值为5V
2.精密半波整流输入、输出波形图——有效值为1V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科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科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科目一、电气工程基础1.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电路理论、戴维南定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交流电路等。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技术。

2.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相关数学方法和物理实验技术。

3. 电工材料与元器件电工材料与元器件是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之一,主要包括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工材料与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掌握其选型和设计方法。

二、电机与传动1. 电机原理电机原理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控制技术和应用领域。

2. 电机设计与制造电机设计与制造是电气工程的核心知识之一,主要包括电机设计基础、磁场计算、结构设计、绕组设计、工艺技术、制造工艺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电机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和方法。

3.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动传动、电液传动、电气传动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控制技术和应用领域。

三、电气与控制1. 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基础、信号与系统、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性能指标、校正技术等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控制设备、配电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控制技术和应用领域。

3. 工业控制技术工业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控制、自适应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知识。

八、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八、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四、最小二乘法

状态估计计算是状态估计的核心,一般意义的状态估 计就指估计计算功能,或称状态估计器(STATE ESTIMATOR)。 这类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传统的统计方法,这 类方法假设量测量误差分布属于正态分布。主要有目 前广泛采用的最小二乘算法,并发展了快速分解法、 正交化算法等。这类算法的一个特点是算法计算过程 与不良数据的检测辨识过程是分离的。 第二类是属于稳健估计(ROBUST ESTIMATION)方 法,这类算法不认为量测量符合正态分布,属于有偏 估计,其特点是从理论上计算过程与不良数据的检测 辨识甚至排除一体化。这类方法有基于Huber分布的加 权对小绝对值估计等。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其中,h(x)是以状态量x及导纳矩阵建立的量测 函数向量。 量测个数与状态量个数一致,因此,哪怕这些输入 量z中有一个数据无法获得,常规的潮流计算也无 法进行。


当一个或多个输入量z中存在粗差(gross error,又 称不良数据)时,也会导致潮流计算结果状态量x 出现偏差而无用。

属于滤波问题,是对系统某一时间断面的遥测量和 遥信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该时刻的状态量的估 计值。 是对静态的时间断面上进行,故属于静态估计。 状态估计是由Schweppe于七十年代引入电力系统, 利用的是基本加权最小二乘法。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采集数据存在的问题

采集的数据是有噪音或误差的,或者局部信息不完 整。 模拟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母线电压、线路功率、负载功率。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三、可观测性与量测配置

状态估计计算是在特定的网络结线及量测量配置情况 下进行的,在计算之前,应当对系统量测是否可以在 该网络结线下进行状态估计计算加以分析 当收集到的量测量通过量测方程能够覆盖所有母线的 电压幅值和相角时,则通过状态估计可以得到这些值, 称该网络是可观测的 。 研究的主要问题: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专业介绍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专业介绍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专业介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主要学科点。

1986年被授予博士点,1994年被江苏省评为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建设始终跟踪学科的前沿,紧密结合电力系统的生产实际,学科研究方向既注重超前研究,又能围绕电力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

众多科学研究成果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给电力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本学科点形成了以下优势:1.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个方向1)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2)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电力市场理论与实践4)数字技术在保护、控制与管理中的应用以上研究方向都是根据电力系统生产实际的需要而确定,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其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本学科坚持基础研究与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两手抓的方针。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攀登B"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还承担了电厂、变电站仿真系统、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配电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等数十项横向科研项目。

在计算机数字保护、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GPS系统、负荷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已处于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先后获得过各种科技成果奖十余次。

从1986年开始从事大型发电机-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方面的研究工作,于90年代在国内第一个研制成功了该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集成电路型保护装置,大大提高了机组的保护水平。

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和二等奖;所从事的电能质量补偿器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已完成样机试制,将投入现场运行。

2. 把握方向,开展超前研究,力争领先地位在变电站无人值守、配电系统自动化、电能质量控制器(用户电力技术)、灵活交流输电(FACT)技术、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先进装置研究,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东南大学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东南大学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变电站编号 最大负荷(100MVA)
负荷 1 1.45
负荷 2 1.1
负荷 3 1.2
4
典型方式负荷(100MVA) 最小负荷(100MVA) Tmax (小时)
1.25 1.05 5000 0.85 10 30% 逆调压 重要
0.9 0.6 4000 0.8 10 40% 顺调压 重要
1.0 0.7 4500 0.85 10 30% 常调压 一般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5 年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报告
班 姓 学
级 名 号
******班 *** ****** *** *****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1
目录
一、设计任务.................................................................................................................. 4 1、原始资料................................................................................................................ 4 1.1 网络拓扑............................................................................................................ 4 1.2 发电机稳态数据................................................................................................. 4 1.3 变电站数据 ........................................................................................................ 4 1.4 线路数据............................................................................................................ 5 1.5 发电机暂态数据................................................................................................. 5 1.6 计算方法............................................................................................................ 5 2、设计内容................................................................................................................ 6 3、设计成品................................................................................................................ 6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各方向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各方向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东南大学电机与电器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1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2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3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4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5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

东南大学数字电路实验报告(三)

东南大学数字电路实验报告(三)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逻辑设计实践第三次实验实验名称:MSI设计逻辑电路院(系):电气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姓名:黄博然学号:16012616实验室: 104 实验时间:13年11月21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逻辑函数工程设计方法;3. 掌握存储器实现复杂逻辑函数的原理和存储器的使用过程。

二、实验原理全减器:全减器是两个二进制的数进行减法运算时使用的一种运算单元。

最简单的全减器是采用本位结果和借位来显示,二进制中是借一当二,所以可以使用两个输出变量的高低电平变化来实现减法运算。

i-1)+B i D i-1三、实验内容A)3.3节实验:用MSI进行组合逻辑函数电路设计内容1.用多种方法设计全减器电路图如下:方案二:用译码器实现电路图如下:方案四:用全加器和门电路实现实验所得真值表与理论一致2.用一个4选1数据选择器实现如下逻辑函数:Y(DCBA)=Σm(0,1,2,5,8,10,12,13)。

Y=D’C’B’A’+D’C’B’A+D’C’BA’+D’CB’A+DC’B’A’+DC’BA’+DCB’A’+DCB’A=(DC’)’+(D’C)’+C’3.人类有4 种血型:A、B、AB 和O 型。

输血时,输血者与受血者必须符合图3.3.1 的规定,否则有生命危险,利用一个4 选1 数据选择器和最少数量的与非门,完成血型配对任务。

答:设计思路:真值表:化简可得:Y=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 =A'B'+A'D+B'C+CD使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74153和两个与非门74LS00实现功能设计电路如下:经验证,该电路可实现上述功能。

东南大学数字电路实验报告(二)

东南大学数字电路实验报告(二)
选取 。
设计图如右图所示
接线图如下
2静态验证:控制输入和数据输入端加高低电平,用电压表测量输出高低电平的电压值,注意测量A2A1A0=000时的输出值。
Ec=5.1V
A2
A1
A0
D2
D1
D0
输出Y
电压/V
0
0
1
X
X
0
0
0.195
0
0
1
X
X
1
1
5.017
0
1
0
X
0
X
0
0.194
0
1
0
X
1
X
1
5.013
2将A2A1A0设为“000”,D2D1D0设为“111”,此时输出端为高阻状态,测量输出端电压值,总结如何用万用表判断高阻态。
用三态门实现三路信号分时传送的总线结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实验接线图如下
真值表如下:
A2
A1
A0
D2
D1
D0
Y
电压/V
0
0
1
X
X
0
0
0.012
0
0
1
X
X
1
1
4.845
0
1
0
X
输出波形
100.0
5.04
4.98
-0.06
波形图如下:
2(1)2.10节实验:SSI组合逻辑设计及竞争-冒险现象
内容1.数值判别电路
1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它接收8421BCD码B3B2B1B0,仅当2<B3B2B1B0<7时,输出Y才为1。
B3
B2

输电线路电压

输电线路电压


设电压损耗近似等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则
U1 U 2 电压损耗% 1000 0 UN BX b1 x1 2 0 100 0 l 1000 0 2 2

即电压损耗与线路长度l的平方成正比。线路长度 超过一定值时,如不采用特殊的防止电压过高的 措施,则当始端电压为额定值UN,末端电压将超 过允许值(1.1~1.15)UN。

将上图逆时针旋转α =tg-1(R/X),使PP、QQ线分 布于纵、横轴重合。
第三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力线路末端功率圆图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电能系统基础

虚线P2P2为负荷有功功率为定值,无功功率Q2变 动时,始端电压端点的运动轨迹。 虚线Q2Q2为负荷无功功率为定值,有功功率变动 时始端电压的运行轨迹。 虚线ψ 2ψ 2为负荷功率因素为定值,视在功率变 动时始端电压的运行轨迹。 圆弧S2是视在功率为定值,功率因数变化时始端 电压的运行轨迹。

第三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电能系统基础

末端仅有无功功率负荷Q2时的电压相量图如下所 示: Q2 X
U U2
Q2 R U U2

随Q2的变得,始端电压相量U1的端点将延图中直 线QQ移动。QQ和末端电压相量U2间的夹角取决于 线路电抗和电阻的比值。负荷为纯感性无功功率 时,始端电压总高于末端,但它的相位却总滞后 于末端,即功率角δ 为负。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三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能系统基相量图如下所示 :
P2 R U U2
P2 X U U2

负荷为纯有功功率时,始端电压总高于并超前于 末端。而且,P2越大,超前越多,即功率角愈大。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工程硕士)一、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综合素质;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装备研制等工作,具有将电气工程领域最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创造潜能,具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与协调大型工程的领导潜质的复合型精英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3.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三、培养体系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卓越工程师采用(3+1)+(1+1)+(1+2)模式,贯通培养方案,分本科、全日制工程硕士、全日制工程博士三个阶段进行。

其中“3+1”为本科(工学学士)培养阶段,学制4年。

前3年为理论课程学习阶段,第4学年1年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

经过考核合格后,进入全日制工程硕士阶段学习。

“1+1”对应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阶段,学制2年。

第1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第2年进入企业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等工作(﹥0.5年)。

经过单位和学院考评合格后,在企业或学校准备毕业答辩或提交相关成果(﹤0.5年),最终取得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

“1+1”对应全日制工程博士培养阶段,学制3年。

第1年在校完成博士课程学习,并通过与企业紧密沟通确定研究方向并开题。

第2、3年进入企业做研究,提出研究内容及思路、技术路线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经过单位和学院考评合格后,完成博士论文。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601101 学分-学时4-64)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物理“电学”的基础上,较深入研究电路基本理论的课程,着重集中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必要的电路理论基础。

同时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理解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功率、能量。

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以及常用多端元件的概念和伏安特性、功率计算,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正确列写方程。

(2)直流电路的分析: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基本思想,掌握电阻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及用等效变换方法分析电路。

了解支路法、回路法,掌握网孔(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方法,学会利用电路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掌握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及其应用,了解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

掌握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3)正弦电流电路: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R、L、C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理解导纳与阻抗概念,掌握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

理解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弦稳态电路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功率因数办法。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方法及最大平均功率传输的处理方法。

掌握互感的概念和具有互感电路的计算,掌握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及电路分析。

掌握三相电路的概念和对称、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4)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电路谐振的特点和频率响应。

了解通频带和选频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专题将概括电动车的主要特点,回顾电动车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地介绍现代电动车的力学和电磁学基础,分析现代电动车的能源系统、电机驱动系统、智能化能量管理系统、充电系统、车载空调系统和变速系统,讨论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未来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使学生对现代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发展战略等有一个基本而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内容简介:主要阐述变压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的运行特性,以及各类电机共同性问题,内容还涉及电机的谐波问题、不对称问题和暂态过程。突出电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课程编号: 1601103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英文名称):Electric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学分:4
总学时:64
开课学期:二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教师队伍:秦申蓓、王平、张金望、滕岩峰
内容简介:本课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电工技术,主要内容是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安全用电常识,及各种电机的简介与基本控制方法。下册为电子技术部分,主要介绍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最基本的概念与最基本电路。
总学时:4周
开课学期:三(1)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Email:
教师队伍:黄允凯、樊英、蒋玉俊、楼 雪、许伟健
内容简介:本课程以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介绍电机生产全过程,重点介绍电机的绕组故障、定子绕组重绕工艺和电动机修理的一般试验,对定子绕组重绕过程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着重讲解电机绕组的型式,绕组绕制,嵌线与接线,绕组绝缘结构与绝缘材料使用,电机装配调试等内容,为学生进行电机绕组重绕实习作准备;本课程还借助参观电机生产厂家、看录像等多种辅助教学形式,进一步了解电机生产过程,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本课程对电机CAD也作了简单介绍。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教材:《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
教学参考书:《电路原理》周守昌主编、《电路》周长源主编
课程编号: 1601104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英文名称):Electric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学分:3
总学时:48
开课学期:二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教师队伍:王平、张金望、秦申蓓、滕岩峰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Email:
教师队伍:林明耀、程 明
内容简介:包括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多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和可逆调速系统,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交流变压调速系统和串级调速系统及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高等数学(微积分、场论等)、大学物理
教材:冯慈璋主编:电磁场(第二版)
教学参考书:黄礼镇编:电磁场
课程编号:1602401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电力传动技术(Power Drive Technique)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学分:3
总学时:48
开课学期:四(2)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本专题将包括超声波电机的原理,设计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尽快掌握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现代电动车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燃油汽车排放的废气。为了有效改善城市环境,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工业界正在加大对电动车开发的投资力度,我国的“863”计划中,设立了电动车重大专项,投入百亿元资金,推动电动车的产业化。
内容简介:本课系非电专业(机械、动力、土木、交运、化工、材料等)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介绍电工基本理论(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电路暂态和非正弦交流电路的概念)和常用电机、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物理、高等数学
教材:《电工学》(第五版)秦曾煌主编
教学参考书:《电路》等
课程说明:为电机生产实习作准备
先修课要求:电机学
教材: 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工艺和CAD(自编)
教学参考书:电机设计
课程编号:1602403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概论(Electrical fault diagnosis)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学分:2
总学时:32
开课学期:四(2)
总学时:64
开课学期:二(3)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教师队伍:张金望、张慧媛
内容简介:本课程全面系统介绍了信号分析、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的变频域分析、系统函数及系统性能分析,各部分均以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并重,并按先连续后离散构成课程的体系。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教师队伍:蒋浩、王宝安
内容简介:
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静电场,介绍静止电荷产生电场的基本规律和性质,还介绍了一些计算方法。第二、三部分分别为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这是匀速运动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介绍了它们的基本规律、性质和计算方法。第四部分为时变电磁场,主要讲述了电磁感应定律、全电流定律、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坡印亭定理和坡印亭向量及其它们的相量形式、动态位、达朗贝尔方程的解和辐射等。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电机学、电力电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
教材:陈伯时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0
教学参考书:1.张明达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2.Leonhard,w. Control of Electrical Drives, Springer Verlag,1985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高等数学、电路基础
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吴大正主编
教学参考书:《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主编、《信号与系统》郑君里主编
课程编号: 1601301 课程名称: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
课程类别:大类学科基础课
学分:2分
总学时:32
开课学期:三(2)
课程说明:本课程为非电专业的必修课
先修课要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教材:《电工学》秦曾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电工学》学习指导、《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编号:1601102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英文名称):Signal and Linear System
课程类别:大类学科基础课
学分:4
课程说明:适合全校高年级本科生
先修课要求:无
教材:
教学参考书:1)陈清泉、詹宜巨,《21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车》,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2)C.C. Chan and K.T Chau,Modern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教师队伍:胡虔生、周建华等
内容简介:主要阐述旋转电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以电磁计算为主,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介绍电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应用专家系统实现智能化设计。
课程说明: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选修,上机时间6小时
先修课要求:电机学,计算机语言
教材:
教学参考书:1.陈世坤主编,电机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微特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校正元件、反馈元件或测量元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对伺服电机、测速发电机、步进电机、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永磁无刷电机等微特电机与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性能指标、控制方法、系统构成等做系统全面的介绍,并以典型实例说明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课程编号:1602101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电机学(Electrical Machines)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学分:6
总学时:96
开课学期:二(3),三(2)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胡虔生
联系电话:3794169-7
Email:huqs@
教师队伍:胡虔生、周建华、黄学良、余海涛、林鹤云、金龙等虔生,林鹤云,周建华等
课程说明: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选修
先修课要求:无
教材:多媒体演示讲义
教学参考书:1.沈标正,电机故障诊断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
2. [日]和田昱二等。电气设备诊断技术及其自动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
课程编号: 1602406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Topics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周建华
联系电话:37941பைடு நூலகம்9-4
Email:zjhmax@
教师队伍:周建华
内容简介:电气主设备,如电力变压器、发电机、高压电动机等是构成电力循环链的主体,其安全运行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即努力实现电气主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其技术关键是检测、监测、诊断、决策。本课程揭示故障诊断的全过程,介绍诊断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着重于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具体有电气设备故障特征分析、故障特征量研究及电与非电量的检(监)测、现代测试技术手段、信息处理方法、智能化诊断分析、先进装置简述等。
课程编号:1602302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微特电机及系统(Micro-machines and system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3
总学时:48
开课学期:四(2)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程明
联系电话:3794152
Email:mche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