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动机意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我动机意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作者:翟禹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3期
摘要:随着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深入,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
本文从动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等方面对自我动机意识进行了探讨。
解释动机的重要性和良好的动机可以帮助建立学习目标,并产生成功的语言学习。
基于动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二语习得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自我意识;动机;分类;第二语言习得
我国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我国二语言习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动机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最重要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动机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第二语言研究的背景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描述,并说明第二语言习得特征的主要目的。
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4-1993):理论的介绍、讨论和应用。
在这一阶段,国内语言学期刊发表的翻译、论文、书评的主要内容有:理论与研究,如二语习得理论的翻译、语言习得研究与发展综述等。
第二阶段(1994-2004):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成熟。
这一阶段国内学术期刊上有关两语习得研究论文的数量增长了很多倍。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培养二语习得研究方向的人才。
二、第二语言研究的意义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兴起是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的作用,第二语言习得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两语习得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习得的本质: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能力,因为所有语言都具有共同的语言结构,以及各种特殊的、特定的语言规则。
第二,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在初级阶段,第一语言学习者只有先天的语言习得能力,而二语习得者具有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和互动技能。
就习得过程而言,第一语言习得是儿童认知逐渐成熟的过程,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语言能力转移的过程。
第三,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相对成功和轻松,与高度复杂的语言和儿童尚未成熟的认知机制相比,产生了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三、自我动机意识理论
由于动机本身的复杂性,对动机的定义缺乏统一性。
动机是学习者出于需要或自愿学习的努力。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态度与动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动机的划分是基于学习者完成不同学习任务时的态度。
(一)综合动机和工具动机。
加德纳和兰伯特认为,自我学习动机有两种类型:工具动机,即用语言做工具来达到实际目的,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
工具动机的特点是从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获得一些实用或具体的东西。
有了这样的动机,第二语言习得的目标就更加实用了,比如满足学校或大学毕业的要求,申请工作等。
另一种是综合动机,即以理解和融入文化学习为目标。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综合动机优于工具动机。
研究人员发现综合动机与第二语言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内在动机和结果动机。
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内在动机是为了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学习者会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并在没有持续的鼓励或指导的情况下也会继续保持学习。
教师应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
此外,内在兴趣是多变的,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大多数人认为动机是一个因果变量,有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动机受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机和成就可以相互作用。
(三)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布朗把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来自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的强烈兴趣。
而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外在的影响,比如为了得到奖励。
然而,由外部动机驱动的学习是被动的。
内在动机是由自己的意愿决定的,因此学习动机的持续时间较长。
四、自我动机意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有很大的影响。
动机强的学习者倾向于使用更多的策略来学习第二语言。
动机是动态的,随着学习者情绪的变化和认知状态的变化,动机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
(一)动机影响学生第二语言的掌握。
动机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动机的培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的主要特点与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相似。
而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以掌握目标语言的过程。
如果学生缺乏动机,会直接导致第二语言习得成绩下降。
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习活动的内外部因素,许多学习者可能会逐渐从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
内在能力不断地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水平。
工具动机使学习者具有客观的学习目的,使他们努力实现特定的目标。
外在动机在外部力量的影响下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内在力量,努力是意向转化为行动的具体表现。
(二)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
在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能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上,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很强,他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越多,对成功掌握第二语言也就越有帮
助。
自我动机意识是动态的,随着学习者情绪的变化、认知状态的变化,动机会慢慢改变。
当你设定好一个目标时,你应该主动付诸行动,當学习获得一定的效果时,它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二语习得更有利。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大的动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因素都是以动机为前提的。
另一方面,充分的动机可以弥补语言学习能力的不足。
虽然个体语言天赋差异在语言学习成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与语言能力相比,动机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
动机反映在二语习得的速度和成功上,首先动机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其次动机与任务完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任务合适,那么动机是强有力的。
因此,动机与任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激发学生的自我动机意识促进学习。
学习动机使学生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能力。
教师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给予了重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如“刻苦学习”的抽象建议,而且要给学生提供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和方法指导。
这将使学生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当学习收到一定的效果时,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高度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而这些良好的效果反过来又会刺激学习者进一步的学习动机。
无论过程是什么,它们之间有着高度的联系。
五、结论
动机是二语习得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复杂问题,发展学生二语习得的自我动机意识对提高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语言教学中,动机因素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因此,教师应结合动机理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二语习得的成功率。
当然,动机意识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探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将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罗德·埃利斯.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丁艳仁.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胡晓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01.
[4]王一凡.二语习得动态系统理论综述[J].科教文汇,2015,12.
[5]胡曼曼,刘杰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散文百家,2018,05.
[6]简文.浅析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因素[J].赤峰学院学报,2011,08.
[7]毛凡宇.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因素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01.
[8]高媛媛.国内近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