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旗袍的艺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开放创新、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浸染下,海派旗袍在上海发祥,从石库门到花园洋房,不受职业和身份的限制,处处可见穿着旗袍的女性身姿;电影银幕、戏剧舞台、杂志封面、月份牌上,到处留存着海派旗袍的印迹。海派旗袍突破了中国妇女传统服装的保守拘谨和宽衣博袖,吸取欧美流行时装的元素,将旗袍缩短长度,装上领衬,收紧腰身,用合体适度的款式,第一次把东方女性细致动人的曲线展示出来。中西合璧的款式、精良细致的装饰、流畅曼妙的曲线、高贵典雅的气韵,把海派旗袍的风姿永久地定格在中国近代史的记忆之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旗袍开始在上海妇女界流行,很快就扩大到全国,成为当时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服装之一。当时的旗袍腰身宽大,下摆垂至脚面,袖口多为“倒大袖”,款式搭配都较为保守。
二十年代末,上海女性受社会风气及欧美流行短裙的影响,将旗袍的下摆提高至膝下,袖口也开始缩小,旗袍开始走上时尚的快车道。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旗袍最绚烂多姿的时期,旗袍袖口、下摆、衣衩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三十年代中期,下摆曳地的“扫地旗袍”流行,这种旗袍多为高领,装着三粒纽扣,领高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夏天也不改风尚。随着旗袍的加长,旗袍开衩也越来越高。时尚女郎穿着这种旗袍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玉腿乍现。
三十年底中期后,旗袍又流行低衩,开衩仅到小腿,但袍身颀长,时髦女子穿着低衩旗袍走路时舒缓优雅,坐下时含蓄大方。抗日战争时期,各界女性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为了行走方便,袍身逐年缩短,开衩也逐渐升高,袖子也变得细长合体。
四十年代后,由于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旗袍总体未及三十年代变化多端,但仍然在时尚的风向下转动,直至五十年代后逐渐销声匿迹。
海派旗袍的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精华之一,在中国服装工艺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精妙的制作技艺造就了灵动美妙的海派旗袍。
镶、嵌、滚、宕、盘、贴、绣、绘、钉等工艺为海派旗袍的主要工艺构成,它们继承与发扬了中国传统制衣工艺的精髓。
“镶”指镶边工艺,指制作旗袍时在衣襟、领口等边缘拼接上另外裁剪的一条或一块质
料;
“嵌”指嵌线或嵌条工艺,制作时将长条面料对折,两边抛光,然后制成嵌线或嵌条缝在两片衣缝之间;
“滚”指滚边工艺。制作时将布条斜裁制成滚条,然后将滚条在旗袍的袖口或领口包边抛光。“宕”指宕条工艺,制作旗袍时先作好宕条,然后在旗袍的边缘缝接上各种窄长的宕条,宕条工艺使旗袍线条灵动、气韵流畅。
镶、嵌、滚、宕的运用既增加了旗袍边缘的牢度,又增添了整体的美观,而且可以自由组合,一滚一嵌、两滚两嵌、一滚一嵌一宕……层出不穷的组合,让旗袍的制作技艺变得奇妙而神秘。
“盘”指盘纽工艺,制作盘纽时首先剪出布条,两边折光,用编结技艺把布条盘结成花型。旗袍领口的盘纽位置明显,既有实用的系结功能又有装饰功能,因此盘纽的数量、造型、色彩都需与旗袍的整体造型协调统一。经过工艺师的精心设计和制作,盘纽的造型变化层出不穷,钉缀在身上,具有画龙点睛的之妙。
“绣”指刺绣工艺,将传统花卉、几何图案、吉祥纹样彩绣于旗袍上,这种传统的工艺为旗袍增添了古老的东方韵味。
“贴”指贴制工艺,制作时用颜色相近的面料,挖制成云头、花卉等形状,缝制在旗袍的领口、前襟、下摆等部位,增添旗袍高贵典雅的气韵。
“绘”指绘制工艺,是采用工笔、泼墨等绘画技法在旗袍上绘画。通过画笔渲染的人物、山水、
花卉,将旗袍装点成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
“钉”指钉制工艺,是将珠片、花边等装饰物,由手工一针一线钉制在旗袍上,增加了旗袍的
立体灵动之感。
海派旗袍的裁剪和造型特点则受西方服装立体造型的影响,使衣身在造型上由平面构成形
式转变为立体构成形式。从正面看,肩宽、收腰和宽下摆,构成“X”形;从侧面看,高胸翘臀
形成“S”。东方女性细腰削肩的特点在不经意中以天然的方式体现出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派旗袍在结构上开始采用了收拢腋下省和胸省的结构处理方式(省
指折裥),用收省的方法,使胸部造型更加丰满;腰部收窄以至贴体使其更接近人体曲线,整
体廓形简练流畅。
四十年代的旗袍继续朝西化方向发展,传统旗袍是一个平面结构,前、后片及袖片在一起,当衣袖下垂时,肩与袖下处面料堆积过多,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师将前后片分离,前片、后片
各自形成符合人体自然站立时双肩下垂的肩斜线。同时,袖子与衣身分离,连袖变为装袖。垫肩、拉链也逐渐也被广泛地使用。
中西合璧的款式与制作技术既保留了中国女性温婉含蓄的传统气韵,又增加了简洁干练的
现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