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原创读后感(15篇)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原创读后感(15篇)【篇一】魏勇老师所提到的:做老师其实不难,只要你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我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识渊博;生动形象;思维缜密;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回想我脑海中印象深刻的老师,似乎都有这样的影子,联系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似乎也都与这些词语相关。
而这些词语中,有属于个性特点的,有可以后天改进的,当然,这都得本身有了相当的积累后。
看来,教师希望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后天的自我成长很重要。
魏勇老师还提到,想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你必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也就是说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之间,我们老师所起的作用是要搭建一座桥梁。
他举例说明,历史课讲宗法制,西周时期的宗法制距今三千多年了,如何让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制度被今天的学生充分理解呢?魏勇老师用“中国人的姓名和西方人的姓名有什么区别”作为桥梁,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直至理解。
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人,我们最喜欢听哪种老师的课呢?第一,风趣幽默;第二,他在课堂上总能给我们一种新的东西,让我们感觉意外,让我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
我们一直提倡要尊重学生。
我理解,最大的尊重,并不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交朋友,关心他的生命,而是在课堂上给他惊喜。
这个惊喜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我们课堂当中常常会有出乎学生意料的,又能够让学生感觉很有收获的一些东西,他可能想到了但是他没有我们课堂上所提供的东西那么深刻,于是他成长了。
他变得更深刻了,对他来说有惊喜。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压根就没想到,结果老师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观念,或者挖掘出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想法、观念,而且这个想法和观念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做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有时候是精神上的探险。
在旅游和探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所有学生看到的景观都是事先知识的,都是没有超出他的想象力范围和理解力范畴的东西,那么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旅游和探险,他会在课堂上感觉乏味,他可能就自己去旅游和探险了,俗话叫“走神”。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喜爱,从关注开始——《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走近一群单纯的学生,看似简单,可真正做到让学生喜爱课堂、喜爱自己,亲身实践起来却不容易。
读了北京十一学校特技教师魏勇的力作《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我从中获益匪浅。
全书共分为五辑,由浅入深地解释和解答了怎么上课才能让学生喜欢课堂这一问题。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辑的内容,“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魏老师在书中写到“成为好老师的途径很多,好老师的类型也很多,不过,我觉得所有的好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始终能够站在学生立场看待教学教育”,其实就是回想自己当年身为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如今自己成为老师,就能参照自己的想法来实现学生们的期望。
结合我自己的学生经验,我将自己的感触概括为三个词:耐心、了解、惊喜。
首先是耐心,许多老师常常号称“平等对待班级每位同学”,但我认为真正的“平等”不应是由老师来划定的界限,而应是作用于学生自身的真实感触,其中最应提起的是对待“后进生”的方式方法。
我的小学生活是比较普通的,成绩不属上等,性格不够活跃,接受能力比同学慢,课堂从未主动举手,因个头小,座位常在前排,上课总一脸懵懂看着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老师,每逢考试十有八九垫底,总而言之,小学的我是一个比较彻底的“后进生”。
而至今还让我心存感激的是当时教我们数学的班主任,她对我也算不得特别关照,但我能感受到她的“一视同仁”,在那个对学生成绩考评并不严格的年代,她从没有放弃我这样的学生,也正因此让我鼓起万分干劲去学习数学。
其次是了解,有前辈老师说过,年轻老师常犯的错误就是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或者说不知道学生们在老师的课堂上希望学到什么,这其实就是在教育我们要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再去挖掘他们不知道的知识。
当年我入学年龄小,也没有接受过足够的学前教育,与同学相比常常感到十分吃力,但老师一节课必须要授完相应的知识点,这就让我越来越倍感压力,直到学期末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相差一大截,那时我多么希望老师能把这个知识点讲再详细一点,语速再讲慢一点,我能多听懂一点。
细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
细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鳌江小学方高旦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只有上好课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三尺讲台,而仅仅是上好课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
而在近期,细读了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让我受益良多,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1作者介绍魏勇,1970年生,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出版有《用思想点燃课堂》、《教师的力量》等。
2分享精彩和体会(一)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不希望老师满堂灌,希望能辩论一下,而不是按照老师既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将重点、难点依次讲完就下课了。
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学生的经验和书本的知识中间搭建桥梁,一定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让知识变活。
如果我们的书本知识、教学内容不能够真正进入学生的经验世界,那么我们的教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把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育教学当中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风趣、幽默和惊喜,我觉得惊喜最重要。
(二)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让学生的脑袋一刻也不闲着,一直在高速运转,学生的收获反而不大,学生可能难以消化。
为什么课堂需要老师重复一些内容甚至留白,就是要放慢节奏,让学生有时间回顾知识;为什么课堂中出现的幽默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因为幽默的时段虽然并无干货,但却给了学生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学生有好心情来接受干货或思考干货;为什么课堂里有一些无效的环节和内容是必要的,因为这跟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一样,这有助于学生将生活中形成的聪明才智用于学术。
所以好课还有一个标准,就是教师能够迅速地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成思想的碰撞,达到认知的升华。
教育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活下去,活得好,还能够再进一步发展。
所以,我认为教育先是要把孩子教聪明,而不是教傻。
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让孩子变得更有智慧、更聪明,我们的教育至少是一个正数。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想体会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想体会《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想体会最近读了魏勇老师编写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内心感触很深刻。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每天守望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景。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也是我常常追问的一个话题。
此书中,魏勇老师从“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好教师擅于提出好问题”……等五个专辑中,给一线教师作了很好的解读。
怎么让教室充满魅力?怎么彰显课堂的力量?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觉得魏勇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下面,我简单地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感想:一、自己也曾是学生魏老师在书中说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千万别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
魏老师的课堂设计总能别出心裁,这些都来源于魏老师从学生的经验来上课,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时刻记住:自己也曾是学生,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惊喜,这样的惊喜才会有“侵略性”,才会有有“颠覆性”。
作为教师,我们无需总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甚至不可侵犯的位置,这无形中让自己与学生有了距离感,我们要懂得以最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对他们施加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上受到一定的教育及影响。
新时期的教育更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过于霸道和专制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作为教师我们有各项规定需要遵守,但不代表我们没有自己的主权,所以我们要像魏勇老师说的那样,守住教育的一厘米主权,用良性的变革去促进教育的发展。
努力做一个幽默智慧放松孩子气的老师,这样更受学生的欢迎.二、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得上是好课?相信这是所有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
魏老师认为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模糊性,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有一定的边界性。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一切为顺应学生的成长而设置。
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时,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
《如何讲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如何讲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如何讲课,学生才喜欢 - 读书心得
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对如何讲课才能让学生喜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策略:
1. 关注学生需求:学生对于他们所学的内容应该感兴趣和有所需求。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研究目标,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和呈现课程内容。
2. 创造积极研究环境:学生更容易喜欢那些鼓励积极参与和互动的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和演示等方式来创建这样的环境。
3. 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研究方式各不相同,教师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包括使用故事叙述、图表分析、案例研究等等。
4. 注重课堂互动:积极的课堂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组织小组活动和倡导同学互相研究。
5. 创学手段:利用技术和多媒体工具可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演示文稿、视频教学、在线讨论等方式,以创新的方式传递知识。
6. 反馈和评估:教师应该经常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研究进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及时的评估和回馈,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些是我在读书中学到的关于如何讲课让学生喜欢的重要原则和策略。
希望这些观点能对您有所启发,提高您的教学效果。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上课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成绩。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重要途径。
一个老师只有上好课,才能站稳讲台的位置,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他。
他可以喜欢作为老师的自己和他所教的科目。
.多年后,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回忆起它。
怎么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魏勇老师在《怎样上课学生喜欢》一书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翻开这本书,没有高深的观点和理论,只有魏勇老师作为一线教师对教育现象或教学思想的反思。
他真的是从课堂上,从学生身上,从如何教,如何提问,从老师的学。
等等。
他以粗犷、清晰、笼统的文笔,向人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照亮了老师心中的困惑:勿忘!我曾经是一名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要从学生的“体验”开始;好好上课,才是对孩子的尊重!“别忘了,我们都是学生,我们最喜欢听什么样的老师的课?第一,幽默;第二,他总能在课堂上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让我们很惊喜,它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头被打了一巴掌。
”书中的这段话最让我感动,当学生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有趣的老师教课,现在我也是老师了,应该回想一下学生时代对老师的期望,我们可以成为老师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就喜欢,那应该能够让今天的孩子们感到惊讶。
魏勇认为,课堂其实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次心灵之旅或心灵探险。
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惊喜中享受发现的乐趣。
在这样的探险中,老师的角色接近于导游,总是带领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不为人知的湖光山色,在茂林修竹中探索一处幽静之地。
教师要善于从高高在上的老师转变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醒自己曾经是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拨开师生之间的阴霾。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喜爱,从关注开始——《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走近一群单纯的学生,看似简单,可真正做到让学生喜爱课堂、喜爱自己,亲身实践起来却不容易。
读了北京十一学校特技教师魏勇的力作《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我从中获益匪浅。
全书共分为五辑,由浅入深地解释和解答了怎么上课才能让学生喜欢课堂这一问题。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辑的内容,“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教育和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一堂好课让学生满腹狐疑,而营造一堂好课首先要做的是懂得解读学生的内心。
书中道,所有的好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始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学教育,只要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成为一名好的教师便不难。
以生为本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经验。
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如同医生对待病人那般对症下药,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一堂好的课堂绝不是教师的舞台,那种在课堂上热衷于大秀自身基本功、把自身经历讲得天花乱坠的教师注定不能明白上课的真正含义。
课堂也不是学生的游乐场,那种毫无秩序的懒散热闹与通往真理和文化的道路相去甚远,课堂更不是单纯追求催肥效率的填鸭厂,给学生灌多少学生就能吃多少。
作者魏勇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其实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精神旅行或者精神探险,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惊喜中享受发现的乐趣。
在这种探险中,教师的角色趋近于导游,始终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引领游客有计划地领略未知的湖光山色,去探寻茂林修竹中的某一处幽静。
教师要善于从教师这个高冷的角色转换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醒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拨开横亘在师生之间的雾霾。
以生为本还要求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面对知识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作为一个谦卑者,要经常提醒自己所知道的极其有限,只不过年龄大一点、接受教育多一点,生活阅历丰富一点,在创造力、想象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教师不一定强于学生,教师最多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不能常常表现出一种绝对权威的状态。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要以真实的自我跟学生相处,选择与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学方式,需要跨界,要设计好的问题。
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
下面是店铺我为您准备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3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一今天拿起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一书,打开便不愿放下。
书中魏老师把书的内容展开成五个章节娓娓道来,阐述了做老师的基本立足点,也深入浅出的谈了教育教学的观点。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点:一、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从这个角度出发,大概就能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和什么样的老师相处,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喜欢什么样的作业等等。
从这个观点也不难看出,魏老师是提醒我们亲近孩子,换位思考,同时也要保持一颗童心。
二、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优质课就是好课吗?优质课大多是表演课,一节好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一节教师和学生灵魂碰撞的课,一节有批判精神的课,一节孩子们思想有提升的课,一节醍醐灌顶的课,一节有新颖观点的课。
一节课可以很深入也可以很应付,可以很有表演性也可以很扎实,教师追求的是什么课堂呈现出来的就是什么。
一个好老师一定是有个性的,关注学术前沿的,追求与众不同的,基础扎实的,不断追求创新的。
他的课堂也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所以他的课才会是好课!读书使人清醒,读书使人明志,一本好书开启了2019年新的征程,为了我深爱的教育事业继续砥砺前行,加油!《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二利用寒假的休息时间读了魏勇老师所著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一书,读着让我对好老师的定义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对好老师的理解与认识都有很多相识之处,此刻我也有了许多的想法。
魏勇老师谈到如果把学生比作学校的产品,那学校对产品的售后就应负责。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候会有这样的这想法,毕业之后就与自己无关,甚至有的老师教要一些不太好的学生时候,心里总是想着赶紧送走了事,这样的想法能教育好学生吗?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好理想信念,让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而不是现实中简单的知识传授。
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
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也是我常常追问的一个话题。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我们每天守望的地方。
课堂每天又有着不同的风景。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魏勇,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本书是他的随笔集。
怎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怎样的课堂学生才喜欢?书中,魏勇老师从“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好教师擅于提出好问题”“好课堂来自平时的积累”五个专辑给一线教师作了很好的解读。
掩卷之余,深受启发。
下面,我简单地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感悟:一、好课堂要搭建“桥梁”“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之间,我要搭建一座桥梁",在魏勇老师的眼中,教师其实就是一个桥梁的作用,桥梁的两头,一边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一边是老师要传授的书本知识,无论是哪个学科,如果能借助“桥梁”把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那么,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自我去探究,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才是真正地把教育教学当中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将学生的经验与书本知识相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书本,并与之达到共鸣。
将经验和书本相结合,从学生经验出发,则能够看到学生长足的发展,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算是发挥了真正的作用,教师这个桥梁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二、好课堂要追求“自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魏勇老师也强调教育要追求“思”的存在。
“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我想,魏老师强调思的重要性,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在强调教材、教学都只是训练思维的载体和媒介,教师的终极目的是用素材来训练思维,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智慧之泉在生成的课堂中自由流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营造自由呼吸的气氛,打造自由思考的课堂,这样定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上你的课堂。
教师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12篇)
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12篇)【篇一】近来读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感触颇深。
魏勇老师在书中以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浅出的分享好课的秘密。
这些心得源于作者独特的思考和实践,尤其是作者作为一名历史特级教师,关于历史方面的思考和感触更使我茅塞顿开,引人深思,给了我很多现有教学模式下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
关于怎样的课程是好课,怎么教学学生才喜欢,魏老师通过多个精彩的教学案例来阐释,教学中的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思维的突破与不同,才是教学的精华。
魏老师也从自身的经历说到重新回归教育本质的成长过程和经验,让人感觉非常亲切。
一切的教师与教学都是从理想跌入现实,在现实的泥沼中苦苦挣扎,再渐渐找到突破口并不断升华的过程。
这给予我这个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很大的信心,而增强这一信心的途径便是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阅读、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习惯,还有必不可少的对现实社会与社会人的真切关怀。
而魏老师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使人敬佩,他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正襟危坐,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这样的读书叫“啃”,而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啃一些好书,也会使我们上课的状态不一样。
我想魏老师之所以出众的根源便是有这样读书的态度,而这也使我坚定了以后读书的信念,以书温养身体,以书塑造灵魂!而最道出我的心声的便是你在学生时代希望教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想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使教师自己成为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座桥梁。
而课堂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而对于旅游的感触学生与教师也许并不相同。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认为的好课并非是学生认识的好课,而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心意,认同你的付出呢?作者认为只有搭建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使其唤起师生共同的情绪体验,而这样才能使老师的每句话学生都会容易有认同感,学生的每个感受也会使教师能够倾心体会,也就是教师要先有代入感才能成就认同感。
教师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12篇)
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有感(12篇)【篇一】近来读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本书,感触颇深。
魏勇老师在书中以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浅出的分享好课的秘密。
这些心得源于作者独特的思考和实践,尤其是作者作为一名历史特级教师,关于历史方面的思考和感触更使我茅塞顿开,引人深思,给了我很多现有教学模式下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
关于怎样的课程是好课,怎么教学学生才喜欢,魏老师通过多个精彩的教学案例来阐释,教学中的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思维的突破与不同,才是教学的精华。
魏老师也从自身的经历说到重新回归教育本质的成长过程和经验,让人感觉非常亲切。
一切的教师与教学都是从理想跌入现实,在现实的泥沼中苦苦挣扎,再渐渐找到突破口并不断升华的过程。
这给予我这个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很大的信心,而增强这一信心的途径便是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阅读、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习惯,还有必不可少的对现实社会与社会人的真切关怀。
而魏老师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使人敬佩,他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正襟危坐,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这样的读书叫“啃”,而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啃一些好书,也会使我们上课的状态不一样。
我想魏老师之所以出众的根源便是有这样读书的态度,而这也使我坚定了以后读书的信念,以书温养身体,以书塑造灵魂!而最道出我的心声的便是你在学生时代希望教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想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跟学生对话,使教师自己成为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一座桥梁。
而课堂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的一次精神上的旅游,而对于旅游的感触学生与教师也许并不相同。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认为的好课并非是学生认识的好课,而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心意,认同你的付出呢?作者认为只有搭建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使其唤起师生共同的情绪体验,而这样才能使老师的每句话学生都会容易有认同感,学生的每个感受也会使教师能够倾心体会,也就是教师要先有代入感才能成就认同感。
提高个人修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提高个人修养,展现课堂魅力----《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
并且多年以后学生回忆起来仍然兴趣盎然。
怎样做,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呢?魏勇老师在书中《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为我们指明方向。
翻开这本书,里面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和理论,而是魏勇老师作为一线老师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是教学随想,真真切切地从课堂、学生、如何上课、如何提问、教师学习等方面娓娓道来。
这本书,我反复研读多遍,感觉“英雄所见略同”。
魏勇的观点和做法,与我有许多相同之处。
我爱好文学,喜欢读书,笔耕不辍。
从事语文教学,正好发挥本人特长,如鱼得水。
我从来都不批评、惩罚学生,而是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我看着学生个个出口成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满满的成就感。
该背的都会背了,该掌握的都掌握了,阅读写作进步飞快。
我就带他们在科学园种花,在操场放风筝,在图书室看书,在音乐教室欣赏我弹钢琴......我想,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
因此,学生都很喜欢我,爱屋及乌,喜欢上了语文。
我班的语文成绩在本地区遥遥领先。
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估计着我大概会布置什么作业,在上别的课时偷偷地写。
我不得不提醒其他任课教师,提防着学生偷写语文;还得鼓励学生们不能只学语文,不能偏科,要全面发展。
学生们为什么喜欢我上课呢?结合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在读这本书的一些启迪和感受。
一、多读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魏勇说,要在每节课给学生带来惊喜,教师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学术素养。
这一直是魏勇的努力方向。
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人是有智慧的生物。
课堂上,面对几十个高级动物,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学生会问些什么。
在三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恐龙》这一课。
恐龙的神秘世界,早就深深吸引这些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们。
《怎么上课,学生才会喜欢》读后感心得体会
《怎么上课,学生才会喜欢》读后感心得体会读完“怎么上课,学生才会喜欢”这本书,受益匪浅。
对于同学们熟识的认识不仅多了一分,对于如果做一位好老师更是有了发人深省的体会和认识。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
教育离不开老师。
所有的好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始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终点站来看待教学教育。
做老师其实不难,只要你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想要和指导老师要求,当时你希望老师怎样做,今天你就怎样做。
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已曾是学生!课堂就是和学生在一起做的一次精神之旅,有时也是精神旅程。
在旅行和探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险些,所有学生看到的景观都是事先大部分知道的,都没有超出他想象力的范围和理解范畴,学生就不喜欢这样的旅游和探险。
他在课堂上会感觉很乏味,这时他就可能独自去返家旅游和探险,俗称“走神。
”因此课堂上所需要制造惊喜。
杰克·伦敦说过:“如果一篇文章不能使我感到额头被猛击一掌,我还读它干什么!”如果老师没有给学生们带来惊喜,那么这样上课就是给学生布置几个任务,其实5分钟就够了,其他40分钟全是浪费别人时间。
一位历史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对老师的要求独到犀利“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应该是课堂上给他惊喜、对学生最大的轻视就是在课堂上整体表现成积平庸”;“启蒙就是持续性的自我反省和真实阐明,为他们创造一个不用撒谎和逢迎也能幸福生活的社会”;“哪怕你的自由空间只有一四米,你依然是自己的国王,对学生的现实并负责,还要对动身前往学校的未来负责”。
失败的教学模式是存储着很多信息的磁盘一个硬盘,然后拷贝给学生,并在学生的大脑脑组织角落里储备起来。
电脑展开的微控制器无法对存储的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认识和见解。
人脑最可贵之难能可贵处在于能够产生见解。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展这种处理复杂的学科信息能力,从而产生创见。
照本宣科读PPT。
将没有经过思考的结论和观点单独灌输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下来。
这不是教育,这仅仅是宣传。
《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
《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课堂是教师每天守望的地方,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景。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也是我常常追问的一个话题。
细读北京十一学校魏勇老师的《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让我受益颇多。
“别忘了,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人,我们最喜欢听哪种老师的课呢?第一,风趣幽默;第二,他在课堂上总能给我们一种新的东西,让我们感觉意外,让我们感觉脑袋被拍了一下。
”书中这段文字给我感触最深。
在学生时代,我也曾因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欣喜雀跃;因老师一个小小的微笑,浑身充满力量;因老师一句安慰的话语,至今仍铭刻在心。
而不知何时,我习惯了教师的角色,习惯性的用成人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言行。
有时候,缺乏一定的耐心和细心,与学生的距离渐行渐远。
不知不觉已经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一位学生……近段时间,我反复阅读魏勇老师的《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心更加明白: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就要先让学生喜欢自己。
我们应该做水一样的老师。
一像水分子的结构一样简单:内心简单,淡泊名利,默默付出,毫无所求,才会获得更多;二像水一般可溶万物:溶解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丰盈自己;也会包容孩子的一切,与学生融为一体;三像水一般善下:向低处流,能下台阶,虚怀若谷,具有谦卑之心;四像水分子一样结合度高:可成面、成团,但不易分离,具有极强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五像水一样“加热成气体,降温成固体”易变化:适应力强,但却不忘初心。
班里的学生性格各异:或活泼开朗,或腼腆内敛;或聪明伶俐,或反应缓慢;或大大咧咧,或内心敏感;或霸气侧漏,或胆小懦弱;或乖巧听话,或调皮捣蛋;或干净利索,或拖拖拉拉……面对这些“千姿百态”的学生,我们也是感慨万千。
但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个体,我们必须理智、耐心地对待“以人为本”,要发自内心的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
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
如果孩子们都很完美,那完美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学会包容。
《怎么教学,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怎么教学,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怎么教学,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研究是每位教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在阅读相关文献后得出的一些建议和心得,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 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学生对研究的态度往往受到研究环境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研究,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研究环境。
这包括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机会等。
2.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自己研究的主动性和主导权感到满足和愉悦。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问、设计有吸引力的研究任务等。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会更主动地参与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的效果。
3. 融入互动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导致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下降。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加乐趣,我们可以尝试多种互动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使用小组合作研究、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 设计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学生在面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时,会更加投入和乐于探索。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游戏化研究、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研究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研究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与学生建立亲近和信任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可以激发他们对研究的热情。
当学生感到被重视和关注时,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研究,并且更容易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喜欢上研究,并提高他们的研究成效。
当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研究并享受其中的过程时,他们将更容易取得成功并实现个人目标。
该文档旨在介绍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融入互动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800字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800字-读后感大全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但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使得我们很多人难以静心读本书,与其心安理得地为不读书找如此多借口,为何不找一个借口读本书呢?看到网上“教师联盟读书会”招募书友,我立刻报名参加,组队读书,共抗惰性!本期阅读书目是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从购买到收到纸质书本只用短短的两天,捧着精美的图书,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
”这话一点不假。
刚开始阅读第一辑《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学生》,内心就触动极大,感到就是那种“额头被人猛击了一掌“后的豁然开朗。
学生最喜欢听哪种老师讲课?魏老师说:第一,幽默风趣;第二,老师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们一种新的东西。
老师要力争在每节课中都给学生惊喜,就像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礼物一样。
这种给学生惊喜的教学内容、课堂对话要具有一定的“侵略性”、“颠覆性”。
这些前瞻性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就要去努力做一个这样的老师,幽默风趣,有亲和力,尊重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要在课堂上搭建起一座桥梁,引领学生走进知识世界的殿堂,要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带领他们体验学习之旅的惊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不是高高在上扮演为人师表的形象,而是真真切切地乐观向上,以自己的不断成长为学生树立榜样。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其实就是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不断丰盈自己,争取让自己更优秀。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但同时我们需要往前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更没有必要传授给他人。
我们不喜欢的老师,我们不喜欢的课堂,我们不喜欢的评价……我们都应试着去摒弃,去改变。
如此,教育的星星之火才能燎原,否则,教育最终还是陷入了应试的囹圄中,而丢失了教育的初衷。
反思我们的教学,我总爱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上课不认真爱走神,自己费力不讨好,原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我们早已经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位学生,学生不喜欢我这样的老师。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1一、自己也曾是学生魏老师在书中说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千万别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
魏老师的课堂设计总能别出心裁,这些都来源于魏老师从学生的经验来上课,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时刻记住:自己也曾是学生,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惊喜,这样的惊喜才会有“侵略性”,才会有有“颠覆性”。
作为教师,我们无需总把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甚至不可侵犯的位置,这无形中让自己与学生有了距离感,我们要懂得以最真实的自我去面对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对他们施加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上受到一定的教育及影响。
新时期的教育更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过于霸道和专制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作为教师我们有各项规定需要遵守,但不代表我们没有自己的主权,所以我们要像魏勇老师说的那样,守住教育的一厘米主权,用良性的变革去促进教育的发展。
努力做一个幽默智慧放松孩子气的老师,这样更受学生的欢迎。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得上是好课?相信这是所有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
魏老师认为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模糊性,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有一定的边界性。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一切为顺应学生的成长而设置。
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时,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
但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以及各种突发状况并不是老师所能预料到的,而老师如何处理这一系列的状况是这节好课的重点。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教学,学科间是融会贯通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受益良多。
开放性的课堂要求我们吸纳更多不一样的观点和内容,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边界,对于那些远离事实及逻辑的言论,我们要坚决抵制,要给学生们构建一节美好的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爱,从关注开始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走近一群单纯的学生,看似简单,可真正做到让学生喜爱课堂、喜爱自己,亲身实践起来却不容易。
读了北京十一学校特技教师魏勇的力作《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我从中获益匪浅。
全书共分为五辑,由浅入深地解释和解答了怎么上课才能让学生喜欢课堂这一问题。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辑的内容,“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学生”。
教育和课堂是拆围墙、开窗户的工程,一堂好课让学生满腹狐疑,而营造一堂好课首先要做的是懂得解读学生的内心。
书中道,所有的好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始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教学教育,只要不忘记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成为一名好的教师便不难。
以生为本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经验。
教师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如同医生对待病人那般对症下药,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一堂好的课堂绝不是教师的舞台,那种在课堂上热衷于大秀自身基本功、把自身经历讲得天花乱坠的教师注定不能明白上课的真正含义。
课堂也不是学生的游乐场,那种毫无秩序的懒散热闹与通往真理和文化的道路相去甚远,课堂更不是单纯追求催肥效率的填鸭厂,给学生灌多少学生就能吃多少。
作者魏勇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其实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精神旅行或者精神探险,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惊喜中享受发现的乐趣。
在这种探险中,教师的角色趋近于导游,始终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引领游客有计划地领略未知的湖光山色,去探寻茂林修竹中的某一处幽静。
教师要善于从教师这个高冷的角色转换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醒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拨开横亘在师生之间的雾霾。
以生为本还要求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面对知识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作为一个谦卑者,要经常提醒自己所知道的极其有限,只不过年龄大一点、接受教育多一点,生活阅历丰富一点,在创造力、想象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教师不一定强于学生,教师最多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不能常常表现出一种绝对权威的状态。
书中作者反思今天的课堂,认为现在的课堂上多了一些眼花缭乱,少了些许真实古朴,尤其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执教者除了不遗余力的展示自身过硬的基本功之外,还显得有过于和蔼可亲的做作,如魏勇老师参加的国家级赛课活动时看到名师执教后学生的茫然。
我们知道真正的课堂不是那个样子的,真正的课堂究竟需要留给学生什么值得一生铭记的东西。
课堂中可能留给学生很多东西,包括知识、情感、文化等等,但最让学生受益的可能是一种思维方式,要通过这日复一日的课教会学生思考,进而学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这样课堂才真正变得富有意义,才能焕发出生机和光彩。
因此,思考学生最需要什么,让学生喜欢课堂十分重要。
有一句名言曾经说过,人没有不良的品质,只有用错地方的性格。
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对学生欣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准备一堂课,提问他们一些相关问题,让不同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思考是人脑最可宝贵的品质,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的大脑就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就不会生发出最有成就感的创见,更容易让大脑变得懒惰懈怠。
独立思考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怀疑。
萨边说:怀疑是知识的钥匙。
没有怀疑的精神,就只会人云亦云,就无法接近真理。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课堂,才会喜欢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还必须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聆听学生。
这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或从上看、或从下看或从前看、或从后看,这样才能全方位了解事物的真相,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两次踏进相同的河流。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一时一个样所以需要一时一个眼光。
这样,才会将学生培养成通情达理的人,并让学生喜爱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