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情境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情境运用
《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8.《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及由此而想象的景象的句子是:
第9篇文言文《小石潭记》
写作者发现小石潭记的语句是:_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_。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_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_。”正面描写小石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_水尤清冽_侧面描写潭水清冽的是:_潭水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记总的印象和感受的句子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6分)
【甲】《渔家做》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
【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毎空1分,共3分)
18.【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二) 古诗词鉴赏(6分)
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18.(3分)答案要点:结合词句内容1分,分析2分。甲词分析须立足于“委婉曲折”,乙诗分析须立足于“豪迈奔放”。
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1分),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 (1分),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1分)。(“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
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1分),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1分),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1分)。(“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3分)1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一)(5分)
11.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及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场面。评分:共3分。修辞方法占2分,作用占1分。
12.赞颂了边关战士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评分:共2分。
《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09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答: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十,《雁门太守行》李贺
,。
,。
,。
,。
1.词语积累:
摧:。甲
光:
。甲,指。
金鳞
开:
。
金:。
角:。塞上燕脂凝夜
紫:
。
临:。霜重鼓
寒:
。
声不起:。玉龙:君:
。
2.本诗选自,作者(790~
816),著名诗人,史称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
与,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
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1.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和比喻,渲
染
一个“压”字,把敌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第二句
写,借日光显
示。
颔联从听觉和两方面渲
染
。
颈联
写
的场面。
尾联引用写出将
士
。
4.后四句写唐军将
士,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
“,
”;“临易水”既表明,又暗
示。接着描
写: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
在,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
如、和,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战国
时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