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专题强化练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九电解质溶液3

技能强化专练(九) 电解质溶液1.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存在的平衡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象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NH4Cl,而NH4Cl 溶液呈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pH=3.1~4.4,故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A项错误;当V(盐酸)=20.0 mL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酸性,B 项错误;M点时由溶液中电荷守恒知c(NH+4)+c(H+)=c(Cl-)+c(OH-),而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H+4)=c(Cl-),但c(NH+4)=c(Cl-)≫c(H+)=c(OH-),C项错误;该温度下,0.10 mol·L-1一元强碱溶液的pH=13,若0.10 mol·L-1一元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为10%,则其pH=12,而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小于10%,故溶液的pH<12,D项正确。
答案:D2.如图所示是T1、T2不同温度下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10-12mol·L-1 (HY)c+c-=12c+c-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更大,故HX,故A错c+c-=1210-14,可知mol·L-)等于溶液中lg c+c-=6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为等浓度的点溶液中:c(Y-)>c(HY)二者按物质的量反应,故常温下,Ag2SO4、SO4+(aq) 4固体析出,D溶液中c-c-3增大H2-3+c-c-3增大;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讲电解质溶液课堂练习

第九讲 电解质溶液[最新考纲]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4.了解溶液pH 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
5.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K sp )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及pH [学生用书P47]1.(2017·高考全国卷Ⅰ,13,6分)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 表示pH 与lg Ac (HX -)c (H 2X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c (H +)>c (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 (Na +)>c (HX -)>c (X 2-)>c (OH -)=c (H +) 解析:选D 。
H 2X 的电离方程式为H 2XH ++HX -,HX-H ++X 2-。
当c (HX -)c (H 2X )=c (X 2-)c (HX -)=1时,即横坐标为0.0时,K a1=c (H +),K a2=c ′(H +),因为K a1>K a2,故c (H +)>c ′(H +),即pH<pH′,结合图像知,曲线N 代表第一步电离,曲线M 代表第二步电离。
K a2≈10-5.4,A 项正确;由上述分析知,B 项正确;选择曲线M 分析,当NaHX 、Na 2X 浓度相等时,溶液pH 约为5.4,溶液呈酸性,所以,NaHX 溶液中c (H +)>c (OH -),C 项正确;电荷守恒式为c (Na +)+c (H +)=c (OH -)+c (HX -)+2c (X 2-),中性溶液中存在c (H +)=c (OH -),故有c (Na+)=c(HX-)+2c(X2-),假设c(HX-)=c(X2-)或c(HX-)>c(X2-)(见C项分析),则溶液一定呈酸性,故中性溶液中c(HX-)<c(X2-),D项错误。
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9电解质溶液真题研练

专题九电解质溶液真题研练·析考情真题研练1.[2023·新课标卷]向AgCl饱和溶液(有足量AgCl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和+NH3⇌,lg[c(M)/(mol·L-1)]与lg[c(NH3)/(mol·L-1)]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Ag+、Cl-、或[Ag(NH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Ⅰ可视为AgCl溶解度随NH3浓度变化曲线B.AgCl的溶度积常数K sp=c(Ag+)·c(Cl-)=10-9.75C.反应++NH3⇌[Ag(NH3)2]+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103.81D.c(NH3)=0.01mol·L-1时,溶液中c([Ag(NH3)2]+)>c(+)>c(Ag+)2.[2023·湖南卷]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0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η(η=)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 a(CH3COOH)约为10-4.76B.点a:c(Na+)=c(Cl-)=c(CH3COO-)+c(CH3COOH)C.点b:c(CH3COOH)<c(CH3COO-)D.水的电离程度:a<b<c<d3.[2023·辽宁卷]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c(H2S)=0.1mol·L-1,通过调节pH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lg c关系如下图所示,c为HS-、S2-、Ni2+和Cd2+的浓度,单位为mol·L-1。
已知KK sp(Cd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p(NiS)>A .K sp (CdS)=10-18.4B .③为pH 与-lg c (HS -)的关系曲线C .K a1(H 2S)=10-8.1D .K a2(H 2S)=10-14.74.[2022·浙江6月]25℃时,向20mL 浓度均为0.1mol·L -1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1的NaOH 溶液(醋酸的K a =1.8×10-5;用0.1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mL 等浓度的盐酸,滴定终点的pH 突跃范围4.3~9.7)。
高考化学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9电解质溶液(含解析)

专题09 电解质溶液【母题来源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母题题文】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邻苯二甲酸氢钾为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邻苯二甲酸根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A项、向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Na+和A2—的浓度增大。
由图像可知,溶液导电性增强,说明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故A正确;B项、a点和b点K+的物质的量相同,K+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不明显,HA—转化为A2—,b点导电性强于a点,说明Na+和A2—的导电能力强于HA—,故B正确;C项、b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邻苯二甲酸钾为强碱弱酸盐,A2—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溶液pH>7,故C错误;D项、b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c(Na+)和c(K+)相等,c点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得到邻苯二甲酸钾、邻苯二甲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则溶液中c(Na+)>c(K+),由图可知,a点到b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大于b点到c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则溶液中c(K+)>c(OH—),溶液中三者大小顺序为c(Na+)>c(K+)>c(OH—),故D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 电解质溶液二轮专题强化练doce

专题九电解质溶液1.(2021·安徽理综,13)25 ℃时,在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 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盐酸,以下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参加10 mL盐酸时:c(NH+4)+c(H+)=c(OH-)C.参加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参加20 mL盐酸时:c(Cl-)=c(NH+4)+c(Na+)2.(2021·福建省宁德市高三质检)常温下,现有0.01 mol·L-1NaHY(酸式盐,Y表示原子或原子团)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一定呈酸性B.溶液中一定存在:Y2-+H2O OH-+HY-C.溶液加水稀释,离子浓度都减小D.溶液中:c(Na+)≥c(Y2-)3.(2021·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常温下,以下电解质溶液的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NH4Cl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 w均增大B.在NaHCO3溶液中:c(OH-)+c(CO2-3)=c(H+)+c(H2CO3)C.pH=4的CH3COOH溶液和pH=4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D.浓度都为0.1 mol·L-1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那么c(Na +)>c(CH3COO-)>c(OH-)>c(H+)4.(2021·辽宁省沈阳五中高三三模)某温度下,相同pH的硫酸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是×10-10 mol·L-1和×10-3 mol·L-1,那么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w为() A.×10-15B.×10-14C.×10-13D.×10-75.(2021·衡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以下有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0.1 mol·L-1 FeCl3溶液中,Na+、NH+4、HCO-3、ClO-一定能大量共存B.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1,那么该溶液的pH一定为a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以下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3·H2O。
2019高三化学二轮练习检测题:电解质溶液

2019 高三化学二轮练习检测题:电解质溶液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断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1、纯水在 25℃时的 c(H ) 与 90℃时的 c(H ) 的关系是 ()C、前者小于后者D、不可以必定2、用水稀释 0.1mol · L-1的氨水时,溶液中跟着水量的增添而减小的是()c-c NH·HOOHA. B.32c NH·HO c-OH32C、c(H+ ) 和 c(OH- ) 的乘积D、c(H+ )3、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pH的变色范围以下:甲基橙: 3.1 ~4.4 石蕊: 5.0 ~8.0 酚酞: 8.2 ~10.0用 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溶液,反响恰巧完整时,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溶液呈中性,最好采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最好采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最好采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最好采用酚酞作指示剂4、(2017 ·济南模拟 ) ,常温下, K sp(AgCl) =1.8 ×10-10,K sp(AgI) =8.3 ×10-17,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下, AgCl 在饱和 NaCl 溶液中的 K sp比在纯水中的 K sp小B、向 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 KI 溶液,积淀由白色转变为黄色C、将 0.001mol ·L-1的 AgNO3溶液滴入 KCl 和 KI 的混淆溶液中,必定先产生 AgI 积淀D、向 AgCl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NaCl 晶体,有 AgCl 析出且溶液中 c(Ag + ) =c(Cl - )5、某温度下,同样 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均衡 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以下列图。
2019年高考题汇编化学电解质溶液-15页文档资料

2019年高考题汇编(化学)12-08 电解质溶液1.[2019·江苏化学卷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 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一是盐析,一是变性;一是可逆变化,一是不可逆变化。
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是不合理的,若溶液中有SO32-也出现白色沉淀。
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结论应为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结论应该是Ksp(AgCl)>Ksp(AgI)。
【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2.[2019·江苏化学卷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B 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
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中化学方向的判断。
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
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复习训练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题复习训练恩平一中冯健文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中和10mL0.1 mol/L醋酸与中和100mL0.01 mol/L醋酸所需同种碱液的量不同②体积相同、pH相等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相等③常温下,pH=3的甲酸溶液中c(H+)与pH=11的氨水中的c(OH—)相等④锌与pH= 4的盐酸反应比跟pH=3的醋酸溶液反应程度剧烈A.①③B.①④C.②D.②③2、向pH=1的某酸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其原因可能是A.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B.若酸为一元强酸,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C.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3、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氨水,其pH为11。
①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将为a;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1的HCl混合,在混合溶液中:n(NH4+)+n(H+)-n(OH-)=b mol 。
则a、b正确的答案组合是 A.9~11之间;0.1 B.9~11之间;0.2C.12~13之间;0.2 D.13;0.14、向pH=1的某酸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其原因可能是A.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B.若酸为一元强酸,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C.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5、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②0.01mol/LHCl;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将②、③混合,若有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C.将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D.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6、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Fe2+不生成沉淀,而Fe3+几乎完全沉淀。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项训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专项训练一、选择题(一)关于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1.20 ℃时向20 mL 0.1 mol ·L -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 ·L -1NaOH(aq),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
此过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 点:c (CH 3COO -)>c (Na +)>c (H +)>c (OH -)B .b 点:c (Na +)=c (CH 3COO -)>c (H +)=c (OH -)C .c 点:c (H +)=c (CH 3COOH)+c (OH -)D .d 点:c (Na +)>c (CH 3COO -)>c (OH -)>c (H +)2.室温下,将0.10mol ·L -1盐酸逐滴滴入20.0mL0.10mol ·L -1氨水中,溶液中pH 和pOH 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 =-lgc(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点所示溶液中:()()()432c NH c NH H O c Cl +-+⋅=B.N 点所示溶液中:()()4c NH c Cl +->C.Q 点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D.M 点和N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相同3.常温下,用0.10mol ·L -1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浓度均为0.10mol ·L -1的CH 3COOH 溶液和HCN 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溶液的()c CN -<点②溶液的()3c CH COO - B.点②溶液中:()()()()3c Na c H c CH COO c OH ++--+=+C.点③溶液中:()()()33c Na c CH COO c CH COOH +-=+D.点④溶液中:()()()()3c Na c CH COO c OH c H +--+>>>(二)关于强弱电解质电离及加水稀释题目4.(2015·全国卷Ⅰ,13)浓度均为0.10 mol ·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 VV 0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2.9电解质溶液(含答案)

课时作业(九)一、选择题1.(2018·河南郑州质检)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0 mol·L -1的三种酸HX 、HY 、HZ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浓度时,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HX>HY>HZB .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 (HX)=10-3 mol·L -1C .滴定HY ,V(NaOH)=20 mL 时,c(Na +)=c(Y -)>c(OH -)=c(H +)D .滴定HZ ,V(NaOH)=15 mL 时,c(Z -)>c(Na +)>c(H +)>c(OH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0 mL 时,0.1000 mol·L -1的三种酸HX 、HY 、HZ 的pH 依次减小,故酸性强弱为HX<HY<HZ ,A 项错误;0.1000 mol·L -1HX 的pH =4,HXH ++X -,c(H +)=10-4 mol·L -1,c(X -)=10-4 mol·L -1,c(HX)≈0.1000 mol·L -1,K a (HX)=+-=10-7 mol·L -1,B 项错误;0.1000 mol·L-1 HY 溶液的pH 约为3,故HY 为弱酸,当NaOH 溶液体积为20 mL 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Y ,Y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c(Na +)>c(Y -)>c(OH -)>c(H +),C 项错误;0.1000 mol·L -1 HZ 溶液的pH =1,故HZ 为强酸,当NaOH 溶液体积为15 mL 时,溶液显酸性,即c(H +)>c(OH -),又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 +)+c(Na +)=c(Z -)+c(OH -)。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专题真题再现(学生版)

电解质溶液专题真题再现1.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D.其溶液的pH=132.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C.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的值减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pM=-lgc(M),pc(CO32-)=-lgc(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CO3、CaCO3、MnCO3的K sp依次增大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32-)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5.0.1mol/L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c(H+)> c(F-) B.c(H+)> c(HF)C.c(OH-)> c(HF) D.c(HF) > c(F-)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 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 c(X—),故K(AgI)<K(AgCl)7.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B.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 = c(K+) —c(A—) = mol/L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 + c(HA) > 0.1 mol/L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8.5.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A.显中性,pH等于7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显酸性,pH小于7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9.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HS-和HS-H++S2-。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电解质溶液专题强化练

专题九电解质溶液专题强化练1 已知25 C HB 电离常数K= 4 X 10"。
HA===H+ HA, HA* "》H+ + A ( K= 3X 106);有关0.1 mol jT的两种酸HA、HB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A. 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H2A)<pH(HB)B. NaHA溶液一定显酸性C. 两种酸中和等量NaOH消耗两种酸的体积2V(H2A) = V(HB)D. 过量的H2A溶液加入到NaB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H2A+2B「===2HB- A解析: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25 C HB电离常数K= 4X 10"。
H2A===H + HA , HA、+ A(K= 3X 10「6),说明酸性HA>HA>HB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稀释100倍后,由于H2A的第一步完全电离,因此pH(H2A)<pH(HB),故A正确;NaHA溶液,不存在水解,只存在电离,溶液一定显酸性,故B正确;两种酸的浓度相等,中和等量NaOH H2A为二元酸,HB为一元酸,因此消耗两种酸的体积2V(HA) = MHB),故C正确;H2A的第一步完全电离,过量的H2A溶液加入到NaB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H+ HA - 2B「===2H—A2「,故D 错误。
答案:D2. 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HO--------- 三HS + OH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加入CuSO固体,HS浓度减小c (HS )C. 升高温度,2- 减小c (S )D. 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A错误;加入CuSQ固体,生成CuS沉淀,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HS浓度减小,B正确;水解反应是吸c ( H S )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S2「)减小,c(HS「)增大,所以c增大,C错误;加入NaOH固体是一种强碱,溶液pH增大,D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水溶液反应专项练习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解质水溶液反应专项练习
1.(202111泰安高一检测)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凡是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的方式来表示
B.离子反响一定使溶液中一切离子的浓度都发作变化
C.复分解反响必需具有离子反响的某个条件
D.酸碱中和反响都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
解析:不溶性的盐大少数为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的方式表示,A错;不参与反响的离子其浓度不变,B项错;弱酸或弱碱参与的中和反响不能用H++OH-===H2 O表示,D错。
答案: C
2.(202110福州一中质检)以下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碳酸钠溶液与石灰乳的反响:
CO2-3+Ca2+===CaCO3
B.硝酸银溶液与食盐水的反响:Ag++Cl-===AgCl
C .锌与盐酸的反响:
Zn+2H++2Cl-===Zn2++2Cl-+H2
D.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xkb1
Fe3++3H2O=====△Fe(OH)3+3H+
解析: A项应为CO2-3+Ca(OH)2===CaCO3+2OH-;C项应为
Zn+2H+===Zn2++H2D项应为Fe3++3H2O=====△Fe(OH)3(胶
体)+3H+。
答案: B。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技能强化专练九电解质溶液

技能强化专练(九) 电解质溶液1.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存在的平衡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象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NH4Cl,而NH4Cl 溶液呈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pH=3.1~4.4,故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A项错误;当V(盐酸)=20.0 mL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酸性,B 项错误;M点时由溶液中电荷守恒知c(NH+4)+c(H+)=c(Cl-)+c(OH-),而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H+4)=c(Cl-),但c(NH+4)=c(Cl-)≫c(H+)=c(OH-),C项错误;该温度下,0.10 mol·L-1一元强碱溶液的pH=13,若0.10 mol·L-1一元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为10%,则其pH=12,而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小于10%,故溶液的pH<12,D项正确。
答案:D2.如图所示是T1、T2不同温度下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10-12mol·L-1 (HY)c+c-=12c+c-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更大,故HX,故A错c+c-=1210-14,可知mol·L-)等于溶液中lg c+c OH-=6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为等浓度的点溶液中:c(Y-)>c(HY)二者按物质的量反应,故常温下,Ag2SO4、SO4+(aq) 4固体析出,D溶液中c-c-3增大H2-3+c-c-3增大;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专题强化练1.已知25 ℃ HB 电离常数K =4×10-7。
H 2A===H ++HA -,HA -H ++A -(K =3×10-6);有关0.1 mol·L -1的两种酸H 2A 、HB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H 2A)<pH(HB)B .NaHA 溶液一定显酸性C .两种酸中和等量NaOH ,消耗两种酸的体积2V (H 2A)=V (HB)D .过量的H 2A 溶液加入到NaB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H 2A +2B -===2HB +A 2-解析: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25℃HB 电离常数K =4×10-7。
H 2A===H ++HA -,HA -H ++A -(K =3×10-6),说明酸性H 2A>HA ->HB 。
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稀释100倍后,由于H 2A 的第一步完全电离,因此pH(H 2A)<pH(HB),故A 正确;NaHA 溶液,不存在水解,只存在电离,溶液一定显酸性,故B 正确;两种酸的浓度相等,中和等量NaOH ,H 2A 为二元酸,HB 为一元酸,因此消耗两种酸的体积2V (H 2A)=V (HB),故C 正确;H 2A 的第一步完全电离,过量的H 2A 溶液加入到NaB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H ++HA -+2B -===2HB +A 2-,故D错误。
答案:D2.在一定条件下,Na 2S 溶液存在水解平衡:S 2-+H 2OHS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加入CuSO 4固体,HS -浓度减小C .升高温度,c (HS -)c (S 2-)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解析: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A 错误;加入CuSO 4固体,生成CuS 沉淀,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HS -浓度减小,B 正确;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 (S 2-)减小,c (HS -)增大,所以c (HS -)c (S 2-)增大,C 错误;加入NaOH 固体是一种强碱,溶液pH 增大,D 错误。
答案:B3.浓度均为0.1 mol·L -1、体积均为V 0的HX 、HY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pH随lg VV 0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X 、HY 都是弱酸,且HX 的酸性比HY 的弱B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 (H +)·c (OH -):a<bC .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 (HX):a>bD .lg V V 0=3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 、HY 和H 2O 的挥发),则c (X -)c (Y -)减小 解析:A 项,根据题图分析,当lg V V 0=0时,HX 的pH>1,说明HX 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HY 的pH =1,说明其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所以HY 的酸性大于HX 的酸性,错误;B项,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酸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小,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小,根据题图分析,b 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a 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则水的电离程度a<b ,所以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a<b ,正确;C 项,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相同的温度下,电离常数a =b ,错误;D 项,lg VV 0=3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X -物质的量增多,Y -物质的量不变,二者溶液的体积相等,所以c (X -)c (Y -)比值变大,错误。
答案:B4.常温下,向1 L 0.1 mol·L -1NH 4Cl 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 后,NH +4与NH 3·H 2O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B .a =0.05C .当n (NaOH)=0.05 mol 时,溶液中有:c (Cl -)>c (Na +)>c (NH +4)>c (OH -)>c (H +)D.在M点时,n(OH-)-n(H+)=(a-0.05)mol解析:M点是向1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后反应得到氯化铵和一水合氨溶液,铵根离子浓度和一水合氨浓度相同,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抑制水的电离,此时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原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故A错误;若a=0.05,得到物质的量均为0.05 mol的NH4Cl、NaCl和NH3·H2O的混合物,由于NH3·H2O电离大于NH4Cl水解,则c(NH+4)>c(NH3·H2O),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向1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后,当n(NaOH)=0.05 mol时,得到物质的量均为0.05 mol的NH4Cl、NaCl 和NH3·H2O的混合物,由于NH3·H2O电离大于NH4Cl水解,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4)>c(Na+)>c(OH-)>c(H+),故C错误;在M点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OH-)+n(Cl-)=n(H+)+n(Na+)+n(NH+4),n(OH-)-n(H+)=0.05+n(Na+)-n(Cl-)=(a-0.05)mol,故D正确。
答案:D5.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2CrO4(s)2Ag+(aq)+CrO2-4(aq)B.②中溶液变澄清的原因:AgOH+2NH3·H2O===[Ag(NH3)2]OH+2H2O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Cl生成D.该实验可以证明AgCl比Ag2CrO4更难溶解析: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2CrO4(s)2Ag+(aq)+CrO2-4(aq),故A正确;银离子与NH3·H2O结合生成络离子,则②中溶液澄清说明AgOH+2NH3·H2O===[Ag(NH3)2]OH+2H2O,故B正确;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则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Cl生成,故C正确;硝酸银过量,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余下的浊液中含银离子,与KCl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AgCl比Ag2CrO4更难溶,故D错误。
答案:D6.25 ℃时,PbR(R2-为SO2-4或CO2-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K sp(PbCO3)<K sp(Pb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a 表示PbCO 3B .以PbSO 4、Na 2CO 3和焦炭为原料可制备PbC .当PbSO 4和PbCO 3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 (SO 2-4)c (CO 2-3)=1×105 D .向X 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Pb(NO 3)2,可转化为Y 点对应的溶液解析:横坐标为2[即c (Pb 2+)为1×10-2mol·L -1]时,a 曲线对应的纵坐标为11,b 曲线对应的纵坐标为6,即R 2-的浓度分别为1×10-11mol·L -1和1×10-6mol·L -1,所以a 曲线的K sp =1×10-13,b 曲线的K sp =1×10-8,由于K sp (PbCO 3)<K sp (PbSO 4),所以a 曲线表示PbCO 3,A 项不符合题意;PbSO 4与Na 2CO 3反应转化为更难溶的PbCO 3,PbCO 3受热分解为PbO ,被焦炭还原可制得Pb ,B 项不符合题意;PbSO 4与PbCO 3共存时,c (Pb 2+)相等,则c (SO 2-4)c (CO 2-3)=K sp (PbSO 4)K sp (PbCO 3)=1×10-81×10-13=1×105,C 项不符合题意;向X 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Pb(NO 3)2,c (Pb 2+)增大,PbSO 4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 (SO 2-4)减小,所以不能转化为Y 点对应的溶液,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7.(2017·全国卷Ⅰ)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a2(H 2X)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lg c (HX -)c (H 2X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c (H +)>c (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 (Na +)>c (HX -)>c (X 2-)>c (OH -)= c (H +)解析:横坐标取0时,曲线M 对应pH 约为5.4,曲线N 对应pH 约为4.4,因为是NaOH滴定H 2X 溶液,所以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会存在c (HX -)=c (H 2X),所以曲线N 表示pH 与lg c (HX -)c (H 2X )的变化关系,B 正确;c (X 2-)c (HX -)=1时,即lg c (X 2-)c (HX -)=0,pH =5.4,c (H +)=1×10-5.4m ol·L -1,K a2=c (H +)·c (X 2-)c (HX -)≈1×10-5.4=100.6×10-6,A 正确;NaHX 溶液中,c (HX -)>c (X 2-),即c (X 2-)c (HX -)<1,lg c (X 2-)c (HX -)<0,此时溶液呈酸性,C 正确;当溶液呈中性时,由曲线M 可知lg c (X 2-)c (HX -)>0,c (X 2-)c (HX -)>1,即c (X 2-)>c (HX -),D 错误。
答案:D8.(1)(2017·天津理综)已知25 ℃,NH 3·H 2O 的K b =1.8×10-5,H 2SO 3的K a1=1.3×10-2,K a2=6.2×10-8。
若氨水的浓度为2.0 mol·L -1,溶液中的c (OH -)=________mol·L -1。
将SO 2通入该氨水中,当c (OH -)降至1.0×10-7mol·L -1时,溶液中的c (SO 2-3)c (HSO -3)=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