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物毒理学期末总结

合集下载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

第13章药物致癌作用一、(了解)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将化学致癌物分为:1、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如各种烷化剂和某些金属致癌物等。

2、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等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如黄曲霉毒素、环孢素、硝基杂烷类等。

(直接致癌物:各种烷化剂(亲电子):内酯类、烯化环氧化物、氮芥间接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毒素B1)(活化前:前致癌物;活化中间:近致癌物;最后:终致癌物)二、(了解)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少数化学致癌物对遗传物质没有影响,其致癌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变相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促进细胞的过度增殖。

(1)促癌剂(tumor promotor):具有促癌作用的物质,通过促进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而发挥致癌作用。

(2)细胞毒物:能导致细胞死亡的物质,可引起代偿性增生,通过增加细胞对内源性致癌物的敏感性而发挥致癌作用。

(3)激素及内分泌干扰剂:雌性激素和干扰内分泌器官功能的物质可引起动物肿瘤或使肿瘤形成增多。

(4)免疫抑制剂:是通过增强病毒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等多方面作用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常引起人和动物发生白血病或淋巴瘤。

(5)特殊固态物质:某些特殊固态物质长期接触机体,可诱发接触部位发生肿瘤。

(6)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能使啮齿类动物肝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的各种物质,均可诱发肝脏肿瘤,其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等有关。

第14药物的生殖和发育毒性1、基本概念生殖毒性(父+母)生殖细胞的发育与成熟性交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发育与着床胚胎器官发生与发育分娩新生幼仔发育与哺乳发育毒性(母)药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致畸(结构+功能)2、药物对男性的生殖毒性影响精子的发生和成熟1)损伤DNA: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白消安)2)损伤蛋白质:甲氨蝶岭、阿霉素、环磷酰胺影响精子输送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的调节:乙醇、普萘洛尔、利舍平2)自主神经系统:可乐定、乙醇、氯丙嗪3、药物对女性的生殖毒性1. 药物对卵细胞和生殖道的毒性1)影响卵子发育:环磷酰胺、氮芥、白消安2)影响卵子输送:镉、吸烟2. 药物对生殖功能激素调节的毒性1)影响孕激素:铅2)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吸烟、乙醇3)影响雌激素:氯米芬、吸烟第15章药物的遗传毒性1、基本概念遗传毒性≠可遗传毒性遗传毒性:DNA损伤、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染色体数量改变突变:一种遗传状态、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永久性改变致突变性:通过基因组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可遗传的表型改变药物的遗传毒性,通过致突变作用来评价遗传毒性往往由突变引起,但不是突变引起的唯一结果,只是突变的后果之一。

药物毒理学归纳总结

药物毒理学归纳总结

13药学9班药物毒理学总结归纳(选)1.(1)沙利度胺---婴儿海豹肢畸形)(2)氯碘喹---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炎(3)心得宁---眼-皮肤-黏膜综合征(4)异维A酸---婴儿心脏畸形(5)替马沙星---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6)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肾病(7)盐酸苯丙醇---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过敏(8)调脂药西立伐他丁钠---横纹肌溶解(9)非甾体抗炎药罗非昔布---心脏病、脑卒中2.(选)(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2)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产生损害,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毒理作用的靶部位,被损伤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毒性靶组织或毒性靶器官(3)同一药物可能有一个或若干个毒性靶部位,若干个药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4)药物对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有直接或间接两种,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靶部位并不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3.(名)(1)毒物: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涉及合成或生物类药物。

(2)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3)最小中毒量:在临床常用剂量下,药物不应出现毒性效应,只有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才会出现药物毒性作用。

出现药物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4)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5)量反应:中毒性效应强弱呈连续增减的量变。

(6)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7)治疗指数:实验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8)安全范围:药物安全性指标是ED95~LD5(或ED99~LD1)之间的距离。

该值越大越安全。

4.药物毒性作用特点:(1)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2)药物本身固有的,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出现(3)可以预知,但不一定能避免(4)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5.(论述)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1)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及所用剂量均无关,用拮抗药无效,停药后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复发。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教学内容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教学内容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第三章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4.肝血窦结构特殊5.胆汁形成排泄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第四章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①性肾小管坏死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③质性肾炎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流丰富2.肾小管浓缩3.尿液PH变化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第五章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1.心力衰竭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3.心肌炎与心肌病4.心包炎5.心脏瓣膜病6.高血压7.低血压 8.血管炎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离子稳定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第六章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1、呼吸抑制(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整理《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整理许华⽼师部分1、药物毒理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法的⼀门独⽴的学科,它也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

是研究药物对⽣命有机体有害作⽤的科学是毒理学的分⽀学科之⼀是⼀门与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密切相关和交叉的药学边缘学科。

2、毒物: 指在⼀定条件下,以较⼩剂量进⼊机体就能⼲扰正常的⽣化过程或⽣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危及⽣命的化学物质。

3、终毒物: 指与内源靶分⼦(如受体、酶、DNA、微丝蛋⽩、脂质)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物学(微)环境、启动结构和(或)功能⽽表现出毒性的物质。

4、治疗指数: 药物的LD50和 ED50的⽐值称为治疗指数 (therapeutic index,TI),⽤以表⽰药物的安全性。

TI= LD50/ ED50此值越⼤越安全。

但仅仅⽤TI来判断两个药物的安全性并完全可靠5、毒性反应 : 在剂量过⼤、⽤药时间过长或体内药物蓄积过多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反应。

如异烟肼-肝损伤;氯霉素-灰婴综合征等.6、毒代动⼒学: 运⽤药代动⼒学的原理和⽅法,定量地研究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特点, 进⽽探讨药物毒性发⽣和发展规律性的⼀门学科。

7、半数致死量LD50: 指动物单次⼤剂量给药或在24⼩时内接受多次⼤剂量受试药物后,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8、安全范围: LD5和ED95 的⽐值,称作安全范围。

MOS=LD5/ED9越⼤越安全9、最⼤耐受量(MTD):指动物单次⼤剂量给药或在24⼩时内接受多次⼤剂量受试药物后,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给药量的试验。

10、停药反应: 长期⽤药因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反跳现象”(原病复发或加重)及“停药症状”(病⼈出现⼀些原来疾病没有的症状)。

11、镇痛剂肾病: Analgesicnephropathy,AN,指由于长期滥⽤或⼤剂量使⽤⾮甾体镇痛药物,所引起的慢性⼩管间质损害和(或)肾乳头坏死,此种疾病被称为镇痛剂肾病。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毒理学期末总结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毒理学期末总结

药物毒理学学习要点一.名词解释促长剂:Growth promoting agent,本身并无致癌性,但可使化学物诱发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与致癌物共同作用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这类物质反复作用于细胞,具有促进癌的发生或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的间接致癌作用。

常见的促癌物有佛波酯(TPA),巴豆油,煤焦油中的酚类、卤代烃,烟草中的某些成分等。

完全致癌物:complete carcinogen,指同时具有引发、促长和恶性进展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致畸指数:teratogenic index,指药物对母体的LD50与最小致畸剂量之比。

指数<10者判为不致畸,10~100为致畸,>100为强致畸。

交叉依赖性:cross dependence,有的药物可以抑制另一种药物戒断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并有替代或维持后者所产生的身体依赖状态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之为交叉依赖性。

这种相互替代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

例如中枢抑制剂之间,阿片类药物之间具有交叉依赖性,镇静催眠药与酒精之间具有部分交叉依赖性。

催促戒断试验:precipitation or withdrawal test,在较短时间里药物以较大剂量、多次递增方式对动物给药,然后以阿片类拮抗剂,催促其产生戒断反应,若出现吗啡样阶段症状,说明其与吗啡属同类型药物。

催促试验戒断症状发作快,症状重且典型,持续时间短,便于观察比较。

此法只适用于有竞争性受体拮抗剂的阿片类药物。

常用的受体拮抗剂有纳洛酮,亦可用环丙羟丙吗啡。

生殖毒理学:reproductive toxicology,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细胞发生、卵细胞受精、胚胎形成、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的损害作用及其评定-生殖毒性试验。

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胚胎发育、胎仔发育以及出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发育毒性试验,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指药物对胚胎的选择毒性作用。

药物毒理学归纳总结

药物毒理学归纳总结

13药学9班药物毒理学总结归纳(选)1.(1)沙利度胺---婴儿海豹肢畸形)(2)氯碘喹---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炎(3)心得宁---眼-皮肤-黏膜综合征(4)异维A酸---婴儿心脏畸形(5)替马沙星---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6)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肾病(7)盐酸苯丙醇---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过敏(8)调脂药西立伐他丁钠---横纹肌溶解(9)非甾体抗炎药罗非昔布---心脏病、脑卒中2.(选)(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2)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产生损害,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毒理作用的靶部位,被损伤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毒性靶组织或毒性靶器官(3)同一药物可能有一个或若干个毒性靶部位,若干个药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4)药物对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有直接或间接两种,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靶部位并不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3.(名)(1)毒物: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涉及合成或生物类药物。

(2)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3)最小中毒量:在临床常用剂量下,药物不应出现毒性效应,只有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才会出现药物毒性作用。

出现药物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4)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5)量反应:中毒性效应强弱呈连续增减的量变。

(6)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7)治疗指数:实验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8)安全范围:药物安全性指标是ED95~LD5(或ED99~LD1)之间的距离。

该值越大越安全。

4.药物毒性作用特点:(1)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2)药物本身固有的,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出现(3)可以预知,但不一定能避免(4)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5.(论述)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1)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及所用剂量均无关,用拮抗药无效,停药后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复发。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毒理学第一章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2、靶部位、毒性靶组织(器官)3、同一药物可能有不同的毒性靶部位,而不同的药物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4、毒性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毒性作用靶部位并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量反应:毒性效应强弱呈持续增减的量变。

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TI=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ED95~LD5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围。

该值越大越安全。

药物毒性作用分类1、速发性、迟发性2、可逆性、不可逆性3、局部毒性、全身毒性药物毒性作用机制一、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二、终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三、细胞功能紊乱及损伤四、修复紊乱或错误修复第二章(一)经消化道吸收1、单纯扩散,脂溶性大、解离度小2、多种因素可影响吸收:药物本身理化性质、pH值、胃肠蠕动、食物量和质3、金属离子及盐类可与药物结合,降低溶解度而影响吸收4、重金属及盐类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沉淀而影响吸收5、首过效应是影响消化道吸收的重要因素(二)经呼吸道吸收1、吸收迅速且完全的是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药物2、易溶于水的气体药物在上呼吸道吸收,鼻粘膜可减轻水溶性气体和高反应性气体对肺部的损伤3、水溶性较差的气体药物主要吸收部位在肺泡4、粉状物质或气溶胶则在呼吸道表面附着,易引起毒性4、经呼吸道吸收药物的毒性取决于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及与血细胞结合的程度5、呼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三)经皮肤吸收1、表皮脂质屏障、附属器官2、第一相为透过角质层,限速过程,皮肤的通透性取决于扩散力和角质层厚度3、第二相为透过表皮层,扩散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4、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方面主要为角质层的厚度及含水量药物方面主要为脂溶性和分子量(四)注射吸收1、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主要取决于局部循环2、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不存在吸收问题,较易产生毒性二、药物分布环节的毒性初期主要靠血流后期主要取决于组织亲和力药物进入细胞过程:被动扩散(脂溶性、解离程度)、主动转运(一)表观分布容积1、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2、药物发生毒性作用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并非一定是其分布浓度最高的组织3、组织亲和力、蓄积存储组织(二)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蓄积1、血浆蛋白结合:可逆性、结合型药理(毒理)活性暂时消失呈储存状态、特异性低易发生置换、广泛性2、在肝肾中蓄积:浓度较高3、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亲脂性,自我保护机制4、在骨骼组织中蓄积:在骨骼表面物质(无机羟磷灰石结晶)和周围液体(细胞内液)之间发生吸附交换(三)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脂溶性小或极性大药物难以穿透,自我保护机制2、胎盘屏障:进入较慢,胎盘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3、血眼屏障、血睾屏障等三、药物生物转化环节的毒性1、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2、I相反应显著改变药物固有活性,II相反应增加药物的极性3、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谷胱甘肽S-转移酶2、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II相(结合)反应中的重要酶系(2) 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药物(毒物)结合(3)可被亲电子基、超氧阴离子、活性氧和活性氮修饰激活,加快灭活亲电子基团四、药物排泄环节的毒性(一)经肾排泄1、肾小球滤过:分子量,血浆蛋白结合率2、被动扩散:pKa、pH3、主动分泌:弱酸性通道、弱碱性通道,竞争性抑制(二)经消化道排泄肝肠循环,易引起毒性(三)经呼吸道排泄挥发性药物或气体(四)其它途径排泄乳汁:易对婴儿产生毒性,杀虫剂、乙醚、咖啡因、金属等药物进入体内产生毒性作用的因素:1、药物固有的作用特征2、药物到达靶器官的量和滞留时间3、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4、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一、毒代动力学研究目的1、阐明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预测靶器官,解释机制3、明确重复给药对动力学特征影响4、探索种属差异,推荐临床剂量5、明确终毒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二、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1、房室模型(1)一室模型①静脉注射染毒②非静脉注射染毒③重复染毒(2)二室模型①大多数药物(毒物)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②包括中央室和周边室③可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各相的药动学参数不同2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1、速率常数:(1)零级动力学苯妥英钠、阿司匹林、氯丙嗪等①恒量(恒速)消除②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③t1/2随起始浓度下降而缩短④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中毒个体化用药(2)一级消除动力学①消除速率与体内药物量成比例②血浆半对数浓度与相应的时间呈直线关系③t1/2恒定④按固定消除速率常数消除(3)非线性消除动力学①药物浓度高时服从零级动力学②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浓度时服从一级动力学③大部分毒物的体内变化过程2表观分布容积越大,毒性越大。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期末整理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期末整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1、首关效应: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灭活代谢一部分(主要在肝脏),导致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的现象。

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脏转化后可由胆汁排出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使结合型药物水解成游离药物。

这些游离药物可再吸收入肠道的毛细血管中,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3、血脑屏障组织学基础:脑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内皮细胞之间无间隙,且毛细血管外表面几乎均为星形胶质细胞包围,这种特殊结构形成了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生理学意义:阻碍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通过。

药理学意义:两个方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稳态、治疗时可诱导血脑屏障的开放)4、胎盘屏障: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

生理学意义:胎盘对药物的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无显著差别,不能保获胎儿免遭外源性化合物的影响。

药理学意义:孕妇应禁用致畸或胎毒性药物5、药物的肝肠循环: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药物有的直接从粪便排出,但多数结合型药物在肠道中经水解后再吸收进入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是药物的作用明显延长。

6、血浆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7、生物利用度: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8、药代参数的临床意义如:某病人病情危急,需立即达到稳态浓度以控制,应如何给药?最佳给药方案: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予一个有效量,首剂加倍。

生理药理学1、研究的3个水平:细胞水平、器官水平、整体水平2、研究方法:急性实验法(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慢性实验法3、人体的4大组织: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4、肌组织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成长纤维型,又称为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称为肌膜,细胞质称为肌浆,肌浆中有许多与细胞长轴相平行排列的肌丝,它们是肌纤维舒缩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

肌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毒理学第一章1、药物在机体发挥药理作用或产生毒理作用的组织器官可完全不同2、靶部位、毒性靶组织(器官)3、同一药物可能有不同的毒性靶部位,而不同的药物可能具有相同的靶部位4、毒性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毒性作用靶部位并一定是其浓度最高的部位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量反应:毒性效应强弱呈持续增减的量变。

质反应:有些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TI=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ED95~LD5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围。

该值越大越安全。

药物毒性作用分类1、速发性、迟发性2、可逆性、不可逆性3、局部毒性、全身毒性药物毒性作用机制一、从给药部位到靶组织二、终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三、细胞功能紊乱及损伤四、修复紊乱或错误修复第二章(一)经消化道吸收1、单纯扩散,脂溶性大、解离度小2、多种因素可影响吸收:药物本身理化性质、pH值、胃肠蠕动、食物量和质3、金属离子及盐类可与药物结合,降低溶解度而影响吸收4、重金属及盐类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沉淀而影响吸收5、首过效应是影响消化道吸收的重要因素(二)经呼吸道吸收1、吸收迅速且完全的是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药物2、易溶于水的气体药物在上呼吸道吸收,鼻粘膜可减轻水溶性气体和高反应性气体对肺部的损伤3、水溶性较差的气体药物主要吸收部位在肺泡4、粉状物质或气溶胶则在呼吸道表面附着,易引起毒性4、经呼吸道吸收药物的毒性取决于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及与血细胞结合的程度5、呼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三)经皮肤吸收1、表皮脂质屏障、附属器官2、第一相为透过角质层,限速过程,皮肤的通透性取决于扩散力和角质层厚度3、第二相为透过表皮层,扩散吸道清除颗粒相对较困难,长期吸入颗粒易引起纤维样病变4、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方面主要为角质层的厚度及含水量药物方面主要为脂溶性和分子量(四)注射吸收1、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主要取决于局部循环2、静脉注射及动脉注射不存在吸收问题,较易产生毒性二、药物分布环节的毒性初期主要靠血流后期主要取决于组织亲和力药物进入细胞过程:被动扩散(脂溶性、解离程度)、主动转运(一)表观分布容积1、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2、药物发生毒性作用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并非一定是其分布浓度最高的组织3、组织亲和力、蓄积存储组织(二)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蓄积1、血浆蛋白结合:可逆性、结合型药理(毒理)活性暂时消失呈储存状态、特异性低易发生置换、广泛性2、在肝肾中蓄积:浓度较高3、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亲脂性,自我保护机制4、在骨骼组织中蓄积:在骨骼表面物质(无机羟磷灰石结晶)和周围液体(细胞内液)之间发生吸附交换(三)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脂溶性小或极性大药物难以穿透,自我保护机制2、胎盘屏障:进入较慢,胎盘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3、血眼屏障、血睾屏障等三、药物生物转化环节的毒性1、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2、I相反应显著改变药物固有活性,II相反应增加药物的极性3、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谷胱甘肽S-转移酶2、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II相(结合)反应中的重要酶系(2) 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药物(毒物)结合(3)可被亲电子基、超氧阴离子、活性氧和活性氮修饰激活,加快灭活亲电子基团四、药物排泄环节的毒性(一)经肾排泄1、肾小球滤过:分子量,血浆蛋白结合率2、被动扩散:pKa、pH3、主动分泌:弱酸性通道、弱碱性通道,竞争性抑制(二)经消化道排泄肝肠循环,易引起毒性(三)经呼吸道排泄挥发性药物或气体(四)其它途径排泄乳汁:易对婴儿产生毒性,杀虫剂、乙醚、咖啡因、金属等药物进入体内产生毒性作用的因素:1、药物固有的作用特征2、药物到达靶器官的量和滞留时间3、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4、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一、毒代动力学研究目的1、阐明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预测靶器官,解释机制3、明确重复给药对动力学特征影响4、探索种属差异,推荐临床剂量5、明确终毒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二、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1、房室模型(1)一室模型①静脉注射染毒②非静脉注射染毒③重复染毒(2)二室模型①大多数药物(毒物)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②包括中央室和周边室③可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各相的药动学参数不同2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1、速率常数:(1)零级动力学苯妥英钠、阿司匹林、氯丙嗪等①恒量(恒速)消除②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③t1/2随起始浓度下降而缩短④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中毒个体化用药(2)一级消除动力学①消除速率与体内药物量成比例②血浆半对数浓度与相应的时间呈直线关系③t1/2恒定④按固定消除速率常数消除(3)非线性消除动力学①药物浓度高时服从零级动力学②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浓度时服从一级动力学③大部分毒物的体内变化过程2表观分布容积越大,毒性越大。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总结药物毒理学复习大纲1. 毒理学“toxicology”的词义?u 毒理学“toxicology”的词义是指“毒物研究”。

u 现代毒物学是一门有关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而产生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

u 毒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有害作用发生发展表观特征和机制、最终结果及其危险因素,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2. “药物毒理学、毒性反应、毒代动力学、急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等概念及英文翻译。

u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是一门关于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类在应用药物防病治病过程中,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全身或局部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致死作用;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毒理机制及其危险因素的科学。

u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u 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s):它是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探讨药物毒性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动物体内、外和人体外的研究方法,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定性定量地研究实验动物体内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与特点。

u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一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u 半数致死量(LD50):指能引起50%的动物或实验标本产生死亡的浓度或剂量。

3.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领域:u 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u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

药理学期末总结

药理学期末总结

药理学期末总结第一篇:药理学期末总结药效学:即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药动学:即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不良反应副作用:治疗量,与治疗无关,轻微。

难避免。

毒性反应:过量或久用,严重。

变态反应:与特异质有关,与剂量无关,难预测。

继发反应:继发于治疗作用。

致畸作用:影响胚胎发育。

习惯性:长期用药停药后有继续用药的欲望。

成瘾性:长期用药停药后有戒断症状。

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最大生物学反应。

部分激动剂的内在活性很低,只产生较弱的生物效应。

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相互竞争受体,拮抗作用可逆。

生物效应取决于二者的浓度和亲和力。

非竞争性拮抗剂:与受体结合后阻碍激动剂的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的浓度也不能达到最大效应。

量反应: 药理效应的多少可以用数字或量级表示(心率、血压、血糖浓度)。

质反应:药理效应用阳性或阴性表示(死亡、睡眠、惊厥是否出现)。

治疗指数:越大越安全TI=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大于一。

安全指数=最小中毒量LD5/最大治疗量ED95。

安全界限=(LD1-ED99)/ED99*100%被动转运(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酶促,不耗能,不依赖载体。

外源性物质转运方式。

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酶促,耗能,依赖载体;有竞争性抑制;饱和现象;内源性代谢物质的转运方式。

吸收速度:吸入>舌下>肌注>皮下>直肠>口服>皮肤首过效应:药物口服后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经肝脏代谢,绝大部分药物的药理效应降低或失活。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药物的脂溶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率;局部器官血流量大小;特殊屏障(血脑屏障)药物代谢及其意义:药物代谢即药物在体内发生结构变化。

解毒(灭活):绝大多数药物通过代谢后失去药理活性。

活化:少数药物经代谢变化后效力反而增强。

毒理期末考试三部分整理答案完整版

毒理期末考试三部分整理答案完整版

几点说明:1.“功能容量”不用掌握,老师说误放了。

2.第一个老师说除了填空,其余题型的复习题还是蛮靠谱的,你们懂的。

3.“人肝细胞的类型”和“试述几种主要的药物身体依赖性实验的异同”感觉总结的不太好,望补充哦。

第一部分复习题一. 名解蓄积毒性:当较长时间连续给药或给药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清除药物的能力时,出现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出的速度和总量的现象,这时药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起来而产生毒性。

选择毒性: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

代偿能力: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处功能下降,此时病变外组织通过自身功能加强来弥补病变处功能不足的能力。

绝对致死量(LD100):或绝对致死浓度,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最小致死量(MLD):或最小致死浓度,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最大耐受量(MTD):或最大耐受浓度,指药物在动物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最大无作用剂量(ED0或EC0):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查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中毒阈剂量):是能使机体在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

慢性毒性阈剂量:指长期连续接触药物而出现毒性反应的阈剂量。

急性毒作用带(Zac):是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

此值越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的差距就越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小。

慢性毒作用带(Zch):是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长期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教学内容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教学内容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第三章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4.肝血窦结构特殊5.胆汁形成排泄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第四章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①性肾小管坏死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③质性肾炎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1.血流丰富2.肾小管浓缩3.尿液PH变化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第五章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1.心力衰竭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3.心肌炎与心肌病4.心包炎5.心脏瓣膜病6.高血压7.低血压 8.血管炎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离子稳定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第六章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1、呼吸抑制(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毒理安全评价期末考整理范文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毒理安全评价期末考整理范文

毒理学复习题季晖一. 名词解释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病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药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及环境化合物等。

蓄积毒性:当较长时间连续反复给药,或者说给药的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时,出现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出的速度或总量的现象。

这时,药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起来产生毒性。

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代偿能力:当体内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处功能降低,此时非病变出组织通过自身功能的加强来弥补病变处功能不足的能力最大无作用剂量: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中毒阈剂量:是指能使机体的某项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急性毒作用带: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急性毒性,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作用剂量的比值表示。

慢性毒作用带:用药物的急性毒性最小作用剂量与长期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表示,亦可用于表示一种药物的长期毒性。

QAU:质量保证部门,指负责保证安全性研究机构的各项研究工作符合本规定要求的机构。

SOP:标准操作规程,为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要求正确而且统一的操作,对所有实验操作应以SOP为标准,是GLP中最重要的工作软件。

急性毒性: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递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近似致死量:是指介于最小致死量和最大非致死量之间的剂量SPF动物:是指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机体内无特殊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实验动物。

悉生动物:对无菌动物人工投予某些已知微生物(一般为埃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乳酸杆菌等)而获得。

药物毒理期末考知识点重点整理

药物毒理期末考知识点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一门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后呈现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

2、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类在应用药物防病治病过程中,药物不可避免的导致机体局部或全身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致死作用,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与转归,毒理机制及其危险因素,因此也包括对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3、毒性(toxicity)指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有害作用。

4、毒物(toxicant)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

5、毒素(toxin)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6、量反应(Granded response)药物的毒性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连续增减的量变。

7、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药物的毒性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

8、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能引起50%的动物或实验标本死亡的浓度或剂量。

9、安全范围(margin safety)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用ED95~LD5或ED99~LD1的距离来表示,该值越大越安全。

10、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在符合适应症且在常用剂量下,出现不符合药用目的的并未病人带来痛苦或不适的有害反应。

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含特殊毒性),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11、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ces,TK)指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的研究在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药物毒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12、零级动力学(zero order kinetics)指血中药物按恒定速率(单位时间消除药量)进行消除,消除速率和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