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对我国产业研发活动的政策建议
对我国产业研发活动的政策建议摘要:国际经验已经证明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研发投入强度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的应用和执行。
美国以及后起的韩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始终都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美国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已超过了2%,韩国在1984 年就已达到了2.6%,这也正是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正是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得这些国家以自主创新取代了技术引进和仿制来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道路。
再者,本文的实证部分也已经充分证明了研发活动与经济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由此可见,R&D 活动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和R&D 活动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一、企业应当发挥主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在研发活动上,企业也应当发挥研发主体的作用。
从企业角度出发,本文给出的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主体我国企业整体研发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因此缺乏追求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应该用现代企业制度来代替传统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用现代企业制度代替传统企业制度,就是要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明确清晰各方的职责,使企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
一旦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也就必然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迫使企业积极去寻求一条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发展道路,而技术创新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思路。
同时,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企业创新权益得不到合理分配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压力问题。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近几年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迅速,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定位、运作机制、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技术研究院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如火如荼,当前针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1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
国内目前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时间不长,在国内仍是一项新生事物,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目前,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发展定位有待明确
目前,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技术创新体系及产业发展中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在发展模式上与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转移中心等有什么异同,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等,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各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虽然不乏有一些新的探索和举措,但是总体而言,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设计和考虑,有的甚至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在研究院的运作过程中,有的类似于科技园,有的更多承担着孵化器的角色,有的。
电工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及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电工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及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电工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现状1999年产业研究所转制时,原机械部所属的电工行业产业研究所或转制为科技企业归地方管理,或并入大型企业集团,或转为中介机构挂靠协会。
自此,原机械工业部历时近半个世纪逐步建立起来的产业研究体系解散了。
研究所转制为企业之后,具有了企业的特性——企业以营利为目的。
转制研究所为了追逐利益多数利用其多年积累的技术储备投入到产业大军之中,与曾经的服务企业进行竞争。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需要长时间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产业研究所转制之后,没有任何组织主动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资金缺口,国家更没有出台切实可行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政策,目前我国电工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已经缺失。
另一方面,近些年电工行业转制研究所与高校等有关组织在构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上海一校七院(所)组建协同创新联盟。
为了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的改革,上海理工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共同成立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研究生院的基础上,联合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七家科研机构,成立了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
其宗旨是通过“一校七院(所)”的技术联盟,加强机械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
2009年9月,上海电科所按照上海市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发挥转制院所原有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功能的要求,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专业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公益性技术服务的机构“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的章程明确:其税后利润将全部用于其承担的公共职能以及其公共职能相关的技术能力建设。
同时将原挂靠电科集团的标委会、学会、协会、创新平台移至电科院。
电科集团与电科院实行同一品牌、同一行业归属、分类运行和管理的方式。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路径
iIiil技与创颍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当前形势下。
政府抓紧制定技术创新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意义1.有助于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由于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市场、制度、分配等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
这些都可能引起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障碍.这种障碍可能会限制企业开发和有效利用市场的技术能力。
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支持创新者,并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和环境。
2.有助于解决市场失效问题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的许多情况下不能充分保证对社会有益的最优资源配置。
一方面,市场机制存在效率低下或干脆失效,产生了调节上的真空;另一方面,虽然市场机制具有充分的调节能力,但此时的市场调节方向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针对此种情况,政府应当进行干预。
解决市场失效问题,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3.有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就是知识总量和科技实力。
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很高外部经济的活动,一个产品的创新,有时不但推动着本产业的创新。
也给其它产业的发展以强烈的推动.对一些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创新尤为如此。
如电子产业革命,几乎对所有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技术创新的社会收益将大于私人收益。
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因此,加快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
我国政府也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创造一个鼓励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当前我国技术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出多门.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目前。
由于技术创新政策往往涉及到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责和工作.造成多个政府机构各自为政,纷纷出台包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是科技在经含本部门利益的技术创新政策,这必然涉及到各部门之济增长中能够发挥其核心作用,技术创新作间的利益冲突,导致政策措施相互冲突与摩擦,削弱了政为加快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策的权威性。
共性技术研究在我国科技政策中的地位与问题_1
共性技术研究在我国科技政策中的地位与问题内容摘要: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重点是以更合理的组织形式更有效地利用政府资金,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共性技术的研究、扩散和应用。
我国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由来已久,但共性技术研究的评价标准、组织方式和激励政策存在很多问题,已不能满足产业技术进步的需求。
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都迫切需要改革现有共性技术政策。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
政府管理模式、科技发展水平和财政资金等约束既是改革的动力,也是需要全力克服的障碍。
关键词:共性技术组织政策我国共性技术政策出台并不算晚,至少在1983年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支持共性技术研究”就已经成为一项政策目标。
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后,政府投入共性技术研究是否减少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但由于我国没有对共性技术研究中的政府投入进行专门统计,因而缺少有力的数据支持。
但从国际经验中我们看到,政府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不只是一个投入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以更合理的组织形式更有效地利用政府资金,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共性技术的研究、扩散和应用。
一、我国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的现状和问题现状第一,共性技术研究得到了中央政府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
共性技术被作为政府资助对象在我国科技政策中由来已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计划都明确支持共性技术研究。
有分析认为,“八五”科技攻关成果项目的177个项目中,有44个项目可归结为共性技术(汤世国等:科研机构企业化转之后的共性技术问题研究,第8页。
)。
事实上,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研究分散在各类科技计划之中,不仅往往与不同性质的研发项目相混杂,而且采取与之相同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政策,即统统由政府全额拨款、政府或科学家确定研究项目和技术领域、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等。
第二,行业性科研机构是长期以来支撑我国共性技术研究的主要力量。
1999年以前,原国家经贸委下的10个国家局直属的242个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究。
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科学与管理
, 科 学 研 究/ 软
0 个重大装备制 所 以,战略新兴 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 能够在上述 山东将在装备制造业领 域 ,强力推进 10 界定 的战略新 兴产业 中得 以广泛应用 的 ,处于竞争前 造业 创新 成果转化 ;在信息技术 、新材料 、新 能源和
0项 阶段 的共性技术 。2 1年7 1 0 月 日,工业 和信息化部 印 节能环保等领域 ,实施 10 自主创新 和高技术产业化 1 发了 《 产业关键 共性技术发 展指南 ( 0 1 )》 ,较 示 范成果 ;以生物 制药 、海洋 生物 、食 品生产技术为 2 1年 为详细地列 出 了有关产业 的关键共性 技术 ,其 中涉及 重点 ,选择 10 0 项创新成果 ,实施 联合攻关转化 。相应
1 、战略新兴产 业及 其共性技 术界定
1 战略新兴产业 的含 义 . 1
能装 备 ;新 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核 能 、太 阳能 、风能 、
生物 质能 ;新 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特 种功能和 高性 能复 合材 料 ;新 能源汽车产 业 ,重点发 展插 电式混合 动力
1 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 . 2
5 2 0 年 以来 ,山东省 人 大相 继颁 布 实施 了 《山 00 到1 家。
东省 高新 技术发展条 例 》、 《 山东 省专利保护条 例 》 等一 系列法律法规 ,使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走 上了法制 新体 系建设进一 步推进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 的决 定 》、
2 . 明确 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的重点 2
制 尚不 完善 ,技 术人 才相 对缺乏 ,推 广服 务体 系不完善等 问题 。推动战略 新兴产业共性技 术开发 ,应加快制订
完善 相关政 策 ,完善共性技 术供给体 系,建立共性技 术开发 的体 制保 障,形成 共性技 术 开发 的支撑体 系,完善
中国产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2014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中间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考核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学生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所在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姓名:学号:学生类别:应用型中国产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但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年会发布的《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国家竞争力仅列第29位,与中国的经济总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表明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目前,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与世界市场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然而,维系着已联系的是中国“两头在外”的出口模式,在相关行业的利益链条中,中国企业只是一个打工者,丰厚的利润被产业链前面的研发和后面的销售拿走了。
“中国出口”实际是外国生产要素——外国资本、技术、标准、品牌、销售网络——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
整个出口体现的是广义外国生产要素的竞争力,而不是中国的竞争力。
加工贸易的产品优势与销售渠道两大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均属于外资,中国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谷位置。
中国先后提出了科技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由倚重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到内外并重,强调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以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
自主创新战略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梳理产业自主创新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从集群、制度、区域等视角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并从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角度研究了大企业技术创新问题。
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科技,创新,问题,解决中国产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特点:企业正在成为我国产业技术进步体系的主体;技术密集型行业主导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活动;跨国公司已成为我国产业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模仿创新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模式。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统一的产业布局政策由于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地区文化等条件,而是根据国家或政府即期出台的产业政策、会议精神,为了“建区”而建区,争相发展性质相近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产业集群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再加上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小而全”使很多群内企业丧失了创新空间和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地区优惠政策差距缩小,增加了企业的区间流动,从而导致了同类企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同。
2.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层次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主体是无核心企业的中小企业集群,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弱,集群技术创新模仿有余而消化吸收及自主创新不足。
在技术专利保护、技术隐密性和复杂性等原因使外源性技术模仿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模仿战略对产业集群已经不再适用,这样产业集群就可能陷入技术闭锁导致的发展停滞。
我国有一些地方产业集群已经濒临这种模仿无能、创新无力的境域的边缘。
3.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协同创新网络不完备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活动应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来提高产业组织效率。
我国产业集群产业关联度低,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充分,尤其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业务关联更少,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集体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缺乏集群应有的社会植根性,从而使集群的整体效率得不到提高,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的网络环境。
4.集群技术创新所具有的基础能力不足首先,在各基础能力中,不足最突出的是人力资源。
大多数集群都相当缺乏从事科研开发的高层次技术人员、研究人员。
其次,由于缺乏良好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渠道,大多数集群企业普遍缺乏资金。
由于财务能力不足,进一步导致了集群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不足。
5.缺乏良好的集群创新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法律等公共物品和信息、技术、声誉等准公共物品的投资建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因而群内企业不可能大量投入,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王健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近几年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迅速,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定位、运作机制、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产业技术研究院问题对策随着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如火如荼,当前针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1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国内目前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时间不长,在国内仍是一项新生事物,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目前,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1 发展定位有待明确目前,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技术创新体系及产业发展中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在发展模式上与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转移中心等有什么异同,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等,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各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虽然不乏有一些新的探索和举措,但是总体而言,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设计和考虑,有的甚至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在研究院的运作过程中,有的类似于科技园,有的更多承担着孵化器的角色,有的与原先的部门研究所没有实质性区别等等。
如果不把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定位明确,只是简单地仿效建设,那么就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宗旨相去甚远了。
1.2 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无法享受作为新生事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在创新体系中还没有准确的定位,加上现有认识和政策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难以享受采购仪器设备免税的政策优惠;承担政府科研项目受限制;引才和留才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直接融资较难。
由于很多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民办非企”性质,造成融资比较困难,充当“天使”的民间资本、创业资本、风险投资观望居多,投资谨慎。
如何促进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
第 ’ 期 ! "##$ 年 % 月 &
中国科技论坛
・
’・
共性技术研发应注意三个层次 顾淑林(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及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教授 )
共性技术的第一个层次是机器设备和其它“ 投入品” 技术。创新经济学家罗森伯格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指 出, 生产机器设备的装备行业是一个经济的“ 创新中心” , 它用物化在生产设备中的新技术装备国民经济的各 行各业。 装备行业的主力是机械工业和信息技术工业, 在信息技术工业有人认为最紧要的是软件。 扩大了的 装备工业还应该包括能源和材料工业。 机器设备开发的一个特点是“ 用户特殊性” 。 就是说, 机器设备的制造 者一定要清楚它的用户的具体要求, 在机器设备中很好地体现用户需求的技术经济参数, 这样的装备行业才 是能干的有效率的创新中心。计划经济重视资本品技术, 但是计划的过程偏重上面的指令, 生产者与用户的 信息交流很弱, 不利于针对用户需求改进技术。市场机制有利于机器设备的生产者和用户间的快速互动, 但 是对具有风险和一定程度公共物品性质的装备技术, 又有激励不足的弱点。 共性技术的第二个层次是基础元件、 部件等共性的“ 核心” 技术能力。例如, 在办公设备领域, 成像技术、 精细光学、 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是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 数码相机和扫描仪这些终端产品共同的技术基础。 这些代表核心能力的基础元件、 部件和基础工艺技术, 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为某个终端产品开发的, 逐渐地成 熟并标准化, 积淀成企业技术能力的基础部分, 有些变成在市场上出售的技术或工程服务, 为更多的企业所 用。"# 世纪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降低了技术知识的编码和传输成本, 基础元件、 部件和软件工业加快与母体 企业分离。例如在硅谷, 高度专业化的元器件公司、 设计公司、 加工工程公司形成的网络, 构成了整个地区的 共性技术基础。在强大的共性技术基础支持下, 创新不再需要从头做起, 变得更灵活快捷、 更专门化。 共性技术的第三个层次是应用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 世纪是工程科学大发展的世纪。一方面技术进 步对工程科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工程科学发展提供技术实践的原始材料, 一方面, 工程科学为技术知 识的发展提供试验方法和进行理论概括的工具,这是一个技术进步愈益得到科学的支持从而科学与技术相 得益彰的过程。美国的创新经济学家例如纳尔逊认为, 美国创新系统的一大特点是强大的工程科学能力, "# 世纪的机电工程、 化学工程、 半导体与计算机工程, 是美国的工业在这些领域称雄的科学后盾。科学与工业 的互动需要双方之间有对话的基础。发达国家的企业三成至四成属于 “ 基础研究” 和“ 应用研究” 研发活动, 不仅是商业开发的需要, 也是为了 “ 听懂” 和“ 用上” 公共性质的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成果。基础元件、 部件、 工 艺等核心技术能力, 是科学与工程知识融进创新过程并整理创新经验的结晶; 现在, 单凭经验的积累已经远 远不足以形成强大的核心技术能力了。 以上共性技术的几个层次和它们的相互关系表明,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二三百年以来已经积累了内涵 丰富结构复杂的技术能力, 使我们在追赶中不得不面对巨大知识与能力壁垒。机器、 设备和核心元器件是发 达国家积累起来的丰厚共性技术能力的外在形式,而受专利保护的专有知识和工程科学基础是这个技术能 力的内容和依据,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过去往往注重硬件形态的样机而忽略用来指导、 整理样机技术的 工程技术知识, 反映了我们还基本上停留在以经验为基础的创新的初级阶段。现在我们研讨共性技术政策, 一定不要放松发展共性技术的基础知识。以上共性技术的层次和它们的演变还表明,共性技术的发展离不 开来自生产与创新需求的推动。共性技术是在解决某类产品的某些具体问题中积累和形成的。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现状、原因及对策【摘要】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当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现状、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虽有长足进展,但整体仍存在落后的制度环境。
这一现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制度体系的滞后、政策扶持不够具体和有效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措施,比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等。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潮流,走向更加繁荣和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制度环境、现状、原因、对策、发展、我国、引言、结论。
1. 引言1.1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制度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和障碍。
这些挑战包括市场准入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行政审批繁琐等问题。
一些制度不够完善和灵活也制约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打破束缚和陈旧的体制机制,促进市场的竞争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我们也需要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努力实现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 正文2.1 现状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各种高新技术企业纷纷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随着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高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我国研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研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研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加剧,研发产业作为科技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加大了对研发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发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介绍我国研发产业的情况。
首先,就我国研发产业的现状来看,我国在科研投入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
我国研究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研发人力资源规模庞大。
同时,我国在一些新兴领域的科技创新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
这些成绩都为我国研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国研发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相对欠缺,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
其次,我国研发人才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虽然研究人员数量已经很大,但高水平的科研人才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仍然不够紧密,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效果不佳。
这些问题限制了我国研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研发产业正朝着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努力。
首先,我国研发产业将进一步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提高科研投入比例。
政府将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并且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的原始动力。
其次,我国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
通过建立科研创新机制和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平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加强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力度,吸引留住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提高研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第三,我国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速度和效果,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有机衔接。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
随着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加强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研究以适应国家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研究动态及评价国外学者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共性技术产学研合作方式,他们认为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准是产学研各方创造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和扩散的能力。
如国外学者Elias(2000)认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跨组织的现象,其动机是共享知识,其重点在于如何设计一种好的跨组织模式来确保知识最大限度的共享。
因此,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作为一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对其组织模式的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
国内学者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研究探讨产学研合作方式。
如孙福全等按照研发组织的持久性从弱到强,总结了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四种类型:项目组织、技术联盟、研发基地和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
马名杰认为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
并提出政府支持共性技术可分为四大类:专项计划,设立非政府的专门组织,国家研究所(院)和促进合作研究。
薛捷,张振刚等提出了我国应鼓励发展“官产学研”合作组织来开发产业共性技术,要注重发挥企业在共性技术平台中的主体作用。
关韶峰,田新民,康力等提出要多层次培育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及服务主体,并提出了若干种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机构的模式。
吴桂生,李纪珍从产业间共性技术和产业内共性技术两个层次构建了我国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并给出了5种供给形式:政府牵头直接组织攻关,已有的国家工程中心和行业共性技术基地,大学或非营利机构,企业自主组成联合体,单个企业。
从行政生态理论角度看,行政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也就是说,特定的组织模式要依赖于特定的组织环境而存在,这可形象的称之为组织模式的适应性创新。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
随着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加强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研究以适应国家对共性技术的需求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研究动态及评价国外学者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共性技术产学研合作方式,他们认为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标准是产学研各方创造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和扩散的能力。
如国外学者Elias(2000)认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跨组织的现象,其动机是共享知识,其重点在于如何设计一种好的跨组织模式来确保知识最大限度的共享。
因此,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作为一种典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对其组织模式的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
国内学者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研究探讨产学研合作方式。
如孙福全等按照研发组织的持久性从弱到强,总结了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四种类型:项目组织、技术联盟、研发基地和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
马名杰认为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
并提出政府支持共性技术可分为四大类:专项计划,设立非政府的专门组织,国家研究所(院)和促进合作研究。
薛捷,张振刚等提出了我国应鼓励发展“官产学研”合作组织来开发产业共性技术,要注重发挥企业在共性技术平台中的主体作用。
关韶峰,田新民,康力等提出要多层次培育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及服务主体,并提出了若干种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机构的模式。
吴桂生,李纪珍从产业间共性技术和产业内共性技术两个层次构建了我国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并给出了5种供给形式:政府牵头直接组织攻关,已有的国家工程中心和行业共性技术基地,大学或非营利机构,企业自主组成联合体,单个企业。
从行政生态理论角度看,行政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也就是说,特定的组织模式要依赖于特定的组织环境而存在,这可形象的称之为组织模式的适应性创新。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王健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近几年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迅速,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定位、运作机制、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产业技术研究院问题对策随着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如火如荼,当前针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1 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国内目前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时间不长,在国内仍是一项新生事物,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目前,许多困难和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1 发展定位有待明确目前,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技术创新体系及产业发展中应当处于什么位置,在发展模式上与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器、转移中心等有什么异同,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等,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各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虽然不乏有一些新的探索和举措,但是总体而言,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设计和考虑,有的甚至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在研究院的运作过程中,有的类似于科技园,有的更多承担着孵化器的角色,有的与原先的部门研究所没有实质性区别等等。
如果不把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定位明确,只是简单地仿效建设,那么就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宗旨相去甚远了。
1.2 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无法享受作为新生事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在创新体系中还没有准确的定位,加上现有认识和政策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难以享受采购仪器设备免税的政策优惠;承担政府科研项目受限制;引才和留才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直接融资较难。
由于很多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民办非企”性质,造成融资比较困难,充当“天使”的民间资本、创业资本、风险投资观望居多,投资谨慎。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弱、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缺失、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和企业缺乏充足的创新资金等,并就如何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环境;融资环境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三个层面1、空间集聚层面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的“钻石”模型包含四种因素,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厂商战略结构和竞争,指出地理上的集中使四种相分离的因素相互作用,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出现,会使邻近的竞争者嫉妒与模仿;企业群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接近便于二者的相互支持,推进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供应商也会因靠近研究与开发活动而创新;企业员工间的互动、跳槽等行为也会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产业集群内“挑剔”的顾客通常也是产业集群的一分子,所以产业集群内的公司与独立的公司相比,能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以便及时进行创新;当地的同处于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紧密地参与创新过程,并进一步确保与客户需求一致。
2、知识交流层面国内外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产业集群内存在知识的“累积效应”以及快速的流动。
产业集群内存在两类知识,一类是编码化知识,一类是隐含经验类知识。
第一类知识可通过书本、媒体、网络等手段获得,基于这类知识的技术创新活动对区位选择的要求相对不是特别严格。
然而占据整个产业集群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技术创新极为重要的是第二类知识,这类知识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它们通常隐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头脑中,个人属性极强。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在地理上的集聚便于企业通过产业集群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和不同组织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和扩散创造条件,从而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3、相似文化和价值观层面产业所集聚的区域,通常是一个拥有相似或相近文化背景下的区域。
产业共性技术政策措施
一、产业共性技术发展 (1)(一)国家层面的产业共性技术政策、措施 (1)1、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是“十一五”期间自主创新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 (1)2、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3、发改委:出台《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4、科技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2)(二)各地发展产业共性技术的政策、措施 (3)北京 (3)上海 (4)浙江 (5)一、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一)国家层面的产业共性技术政策、措施1、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是“十一五”期间自主创新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规划》是我国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系统构建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和引导社会投入的方向,提出营造创新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而制定的规划。
《规划》规定在“十一五”期间,通过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一是原始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支撑条件得到强化,科技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条件比较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有效提升。
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等方面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研究试验设施显著增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任务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四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企业研发条件和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五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培养、吸引、凝聚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学科和产业技术带头人。
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科技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重要物质基础。
最新论述我国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我国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通过集群与科技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的,即产业集群借助科技创新而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很好的科技创新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并针对我国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当今的高新技术应用提高了各产业技术之间的互相依赖性,要求处于不同技术层的企业和不同产业的企业,以某种形式联合起来,突破专业技术的限制,互为技术来源和技术应用对象,共同协作,形成适应技术综合发展的再生存体系。
这就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内企业之间的传播和应用。
从而又使高新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 产业集群的概念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是它的地理根植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
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
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
2 创新的概念熊彼特(J.A. Schumpeter)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思想,并认为:不屈不挠的企业家具有挑战阻力和风险的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创新的前提是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行业分别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和组织机制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并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将为新时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建设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历史演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产业共性技术相伴而生并且在不断演进之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大致经过了个发展时期。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计划‘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科研经费由政府统一安排和支配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完全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
指令性研发”科研成果由政府向相关企业无偿推广使用。
这种以行政、计划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在不长的时期内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发挥了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作用。
年我国制订了第一个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至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确定了。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
以任务带学科”解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批关键性问题确保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与国防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该种模式也开始显露出。
类国有企业”的弊端科研机构职能不清、机构庞杂、科研积极性不高及效率低下。
同时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经济利益动机的增强导致原有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难以为继。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新旧体制过渡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为解决科技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国家制定了。
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指导方针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相继设立和实施了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组织研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瓶颈性、前沿性技术问题。
这一时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显著特点是逐渐摆脱计划体制影响从服从“计划要求”向适应。
市场需求”过渡一方面计划体制的惯性继续发挥作用例如政府要求研究机构。
另一方面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的赢利动机开始增强一些面向“市场”的项目开始增加。
但是传统的开发理念和旧有的体制因素造成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力量独立于企业之外企业尚未成为科技研发的主体符合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真正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体制并未建立起来。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新体系的探索时期。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个科研机构的转制问题要求科研机构转为企业、企业下属研究机构或技术交易机构。
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和探索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进人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新特点是“市场化”即绝大部分中央和地方所属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变为企业或中介机构。
科研机构转制一方面推动科研机构面向市场充分激发了原有科研机构的创新潜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直接结合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但是另一方面很多科研机构在转制之前承担着共性技术研发的任务在转制后由于企业追求营利的动机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在研发具有前瞻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导致了一些准公共物品属性的某些共性技术供给。
缺位”。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进入。
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我国于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以及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组织进入到了新体制构建与发展的新时期。
一是以重大专项等方式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与组织在信息、生物、海洋航天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高技术制高点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
这种模式突出了政府在国家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与组织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二是一些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共性技术研究的分配机制也逐渐趋于合理化共性技术研究主体也不断呈现多元化形成了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
三是政策措施更加全面和具体。
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采购等方式鼓励全社会增加技术投入特别通过产学研技术联盟等方式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进行基础性、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
四是许多地方政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纷纷加大了地方重点产业的共性技术开发与组织力度。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基本现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调整为了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逐步形成了在政府协调和引导下、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体系。
首先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构成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基本主体。
一是大型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
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国际国内竞争压力下具有强烈的研发动力同时又储备了科研力量购置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这些企业承担着某些前瞻性的共性技术研发任务对整个行业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行业科研院所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在转制后科研院所的共性技术研发职能有所削弱但是这些行业科研院所具有为本行业的重大共性技术研发服务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行业内企业技术需求。
三是高校利用其科研实力从基础研究向共性技术研究延伸。
高校为了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研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和信息交流搭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以满足行业的共性技术需求。
例如北京科技大学于年牵头组建了。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共同针对行业中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专家“会诊”并整合冶金、材料、机械、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势组建了冶金工程研究院从而形成了多学科互动的创新平台。
其次依托不同类型的主体建立了一批科研基地力图形成持续的共性技术研发能力。
我国从上世纪年代开始在政府支持下依托高校、中国科学院、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了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希望通过科研基地的建设以点带面增强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能力。
这批科研基地在解决产业共性技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数控系统国万方数据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完成。
华中型高性能数控系统”、。
华中型数控系统”、。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等多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项目等并与装备制造业机床厂家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突破了一批解决数控系统规模化生产所需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
第三。
不同主体之间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建科研实体和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等多种新的组织形式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例如在科技部等六部委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的推动下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煤炭开发利用和农业装备产业四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图围绕整个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以带动产业升级。
又如中国网通以。
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基础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华为、上海贝尔等单位组建了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形成了紧密合作的实体形式。
同时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涉及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科技主管部门也包括一些具体的产业职能管理部门。
一是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发挥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作用。
如组织产学研的洽谈与对接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
二是通过设立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以财政拨款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直接的资助。
三是通过政策的制定鼓励和引导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明确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点领域。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研发组织基础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同时面临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我国产业发展对共性技术研发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基础的变化与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从属性上看转制后科研院所已经完全是独立的企业与行业内企业是市场竞争关系。
因此转制后科研院所首先考虑是如何生存如何在市场中赚取更多的利益在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有所削弱。
尽管在政府组织和指导下已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科研基地但是这些科研基地的组织制度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制约。
依托企业建立的科研基地或者不愿意承担那些难以取得经济效益的共性技术研究或者独占共性技术。
违背了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并向整个行业扩散的初衷依托高校组建的科研基地。
研究人员的主要考核指标侧重于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的发表以便于体现学术水平、评定职称、成果鉴定及获奖对于产业共性技术成果向整个行业供给以及技术辐射的效果不够重视。
而对于能够直接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往往采用校办公司的方式将关键技术转化为产品技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不同主体之间联合建立的研发组织层次不高。
产业技术重大创新投入高、风险大系统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要求各参与创新的各部门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而我国目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形式比较松散缺乏战略性合作不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
尽管近期开始探索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但整体上缺乏产业层次的研发组织。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学研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引导不够。
三是反映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求不充分。
共性技术研究最终目的是市场应用因此共性技术研究要以满足企业需求和服务于产业为目标。
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某些共性技术研究由独立于企业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承担由于受其思维惯性、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的影响往往对市场不够了解。
另一方面对于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项目选择上项目是否列入国家计划支持力度多大大多由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内的专家评判确定来自企业的专家参与计划项目评估评审的机会不多同时也没有建立起征询企业对共性技术需求的持续稳定机制由此导致有些研究脱离企业现实需求。
四是对共性技术研发缺乏连续稳定支持。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项目的组织往往采取课题制的形式。
课题制的优点是具有明显的技术开发任务导向性便于考核和管理而且能够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然而以课题制的形式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往往缺乏连贯性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长期性存在着矛盾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的积累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